第一篇:教学设计《动物的卵》 用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教场小学 李锦玲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采用了“自助观察——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亲历科学”。
学情分析
《动物的卵》一课是“新的生命”单元的最后一个研究课题。学生在此之前学习、研究了植物的繁殖的一些知识,由植物的繁衍联系到动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种子联系到动物的卵,在探究植物新生命孕育的同时,探究动物新生命的孕育便开始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经历了三年级的种一棵凤仙花和养蚕的实践后,生命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对于动物卵的研究是第一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推测,并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阅读治疗寻找证据。
2、明白鸡蛋的结构部分在孵化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作用。
3、学生能认真观察,轻轻讨论,及时记录。
4、学生感受探究动物繁殖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鸡蛋的结构特点和它们各自的作用。
难点:观察发现蛋黄上的胚胎,并逐步形成胚胎能发育成小鸡的认识。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托盘1个、受精生鸡蛋1个、对剖切开的熟鸡蛋1个、观察皿2个、放大镜2把、镊子1支、强光手电筒1把、抹布1条、实验报告单1张。
教师材料: 演示材料(鸡的卵细胞和鸡蛋、手电筒、镊子、透明小碗)、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春天来了,冰雪融化,小溪唱起了欢乐的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了脑袋,小树抽出了迎春的枝叶,花儿绽开了灿烂的笑脸,同学们,这是哪种生物的繁殖呢?(植物)动物们也开始繁殖后代了,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在干什么?(电脑课件:几种动物产卵孵卵的图片)
2.这些我们把它叫做卵,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许多动物是考卵繁殖后代的。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动物的卵》。(板书:动物的卵)3.我们先来明确我们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请一位同学来读出目标)4.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卵?(生说)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想不想看老师准备的?(想)5.看是有条件的哦!在看的同时你发现了什么? 6.学生反馈、交流。
7.看来各种动物的卵丛外形看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但他们都酝酿着一个小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鸡蛋,一起来寻找鸡蛋中的这些生命奥秘吧。
二、观察鸡蛋的结构: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1.谈话:回忆鸡蛋由哪几部分组成。2.请同学来反馈。(在反馈的同时贴图片)
(二)观察鸡蛋。
师: 是不是你们说的这些呢?还有你们没有观察到的吗?下面就让我们来观察鸡蛋。师: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大家想应该先观察鸡蛋的哪部分?(外部)
师:跟老师想到一块去了。那么在观察的过程中将你观察到的画在记录表中,外部的特点,画在鸡蛋的外面,内部的特点画在鸡蛋的里面。同时请你思考你画的这些特点,对小鸡的孵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出示实验提示(一)
1、用手电筒和放大镜观察鸡蛋壳上面有什么。
2、不要忘记观察鸡蛋壳的内壁哦!
3、要确保蛋黄的完整,并仔细观察蛋黄上有些什么东西,还可以用手轻轻感觉蛋黄表面。
4、观察熟鸡蛋蛋黄和蛋壳内壁。
5、及时记录,注意卫生。
师:放大镜大家都会用,下面老师先来演示一下如何使用手电筒观察鸡蛋。师:老师再来演示打开鸡蛋的方式。(用镊子钝头)轻轻敲击(鸡蛋中部),小心掰开,注意使蛋黄保持完整。不要忘记观察鸡蛋壳的内壁哦!
师:好,看明白的同学请举手。请问未来的科学家们有信心完成实验吗? 师:请每一组材料员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6.学生观察,师巡视并组织小组间交换鸡蛋进行观察。师巡视并适时发放对剖切开的熟鸡蛋。(1)汇报交流
①整顿纪律,收拾材料。(材料员收拾材料,只留下鸡蛋和熟鸡蛋,其他东西请放在边上。)②提问哪位同学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观察成果。分享的同时将所看到的粘贴在黑板上。(生:我发现蛋黄上面有一个白点。)师:白点在哪里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师:其他同学发现了这个白点吗?
师:其他动物的卵也有这个结构吗?(请同学来猜想)让我们在这些图片中寻找答案吧!师:原来其他动物的卵也和鸡蛋一样,也有相似的结构。(2)师:科学家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也发现到我们说的这个白点,并且把这部分命名为胚盘,简称胚。(贴图)
三、推测并验证:鸡蛋各部分对新生命发育的作用 师:大家想一想鸡蛋里的胚有什么作用呢?(生:可能发育成小鸡)。
师: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再来看图片,正确的答案还需要你们在里面找。(播放图片)
师:胚到底有什么作用啊?(生:发育成小鸡。)师:嗯现在答案肯定了。
师:我们弄清楚了胚的作用,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蛋白和蛋黄的作用。哪位同学发表一下你的见解。
师:究竟是其他结构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你的推测对不对呢?阅读资料,把你们的观点与科学家进行比较。
(发放“鸡蛋各部分对新生命发育的作用”的文本材料)师:学生反馈师总结
蛋壳、膜、气室、小孔为小鸡提供了氧气,蛋白、蛋黄提供了营养。
看来鸡蛋的结构每一部分都为小鸡的孵化提供了帮助,看似简单的鸡蛋里面却蕴含了这么多的生命奥秘,看来小鸡能来到世上,真是不容易。所以我们以后要多多爱护小动物。每个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都是不容易的。
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学生记录单设计
四()班 记录员: 时间:
一、观察鸡蛋的结构,画在下面表格中,注意:哪些东西是你以前没关注的?
第二篇:《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G4 A 2095-3089(2018)06-0132-02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了解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2、知道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像青蛙、?u蛋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1、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2、观察青蛙卵的孵化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2、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物的卵的构造。
教学难点卵的内部结构及其对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1、电脑课件各种动物的卵的图片;鸡蛋的知识及小鸡的孵化过程图片、青蛙卵的发育繁殖过程影片。
2、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动物卵的知识的资料。
3、教师准备鸡蛋,托盘、培养皿,放大镜,小镊子,纸巾若干、实验报告单。
五、过程设计
一、课堂导入
1、观看各种动物卵的图片
(1)导语夏天,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也是动物们繁殖的大好时节,许多动物就是靠卵繁殖的,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动物的卵》(板书课题)。
播放课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卵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回答问题,师生总结得出不同点大小、颜色、斑点、轻重……
相同点形状(椭圆形)
2、今天,我们要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取其中一种卵为例进行研究,我们取最常见的鸡蛋,来研究动物卵繁殖的秘密。
二、观察鸡蛋
(一)观察鸡蛋的外部
1、教师提问老师要求课下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鸡蛋,请同学们将它拿出来,像科学家一样仔细观察它的外表。
2、现在请各小组进行观察
3、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发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蛋壳 椭圆形 有小孔
(二)观察鸡蛋的内部
1、刚才我们研究了鸡蛋的外表,你们还想怎样观察鸡蛋呢?
那你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一下鸡蛋的里面有什么?
鸡蛋里面除了蛋清、蛋黄外还有很多东西,今天的我们就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同学的观察能力最强,发现最多。
为了保证我们能清楚完整的看到鸡蛋内部情况,我们要怎么打开鸡蛋呢?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在实验过程中还要注意什么?
2、学生分组探究鸡蛋的内部构造,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观察了鸡蛋的内部,现在老师请一组同学来汇报。
指名学生汇报。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蛋壳膜、蛋清、蛋黄、胚、气室
老师这里为每组准备了一个煮熟的鸡蛋,你们想看看吗?我们可以看到鸡蛋内部凝固后的情况,内部结构可能比生鸡蛋更加清楚。
教师分发鸡蛋,学生剥开观察。
4、同学们,我们观察了鸡蛋的外表和里面,有许多的新发现,现在请你们结合你们以前的知识和经验(5、种子的萌发)推测一下,鸡蛋各部分对胚胎的发育都有什么作用呢?小组内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
5、了解了鸡蛋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到底鸡蛋是怎样经过孵化变成小鸡的呢?下面,同学们请看小鸡的孵化过程(电脑课件播放小鸡的孵化过程)并考虑小鸡的孵化过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后回答小鸡的孵化过程需要具备的条件。
6、小结在鸡蛋孵化的过程中,除了自身内部条件要健康外,还需要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外部条件,你们在课余的时候,再去了解更多的关于鸡蛋孵化的知识。
三、拓展,欣赏、小结
1、了解了小鸡的孵化过程,下面我们再来观看青蛙卵的孵化过程,看一看青蛙的卵是如何经过孵化变成青蛙的。
2、小结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希望你们经过这一课的学习,对生命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后继续你们的探究活动!课下搜集更多的关于“动物的繁殖活动”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第三篇:动物的卵 教学设计1
《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 邱洪新
【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6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的卵是各种各样的,许多动物是产卵繁殖的;
2.从寻找生命特征入手观察鸡蛋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并对它们的作用进行推测;
3.了解鸡蛋孵化的过程;对卵的世界、生命的诞生有奇妙、美妙的感觉。感受到生命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观察鸡蛋的外、内部构造和作用。【教学难点】观察胚,了解胚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
2.有胚的鸡蛋每组1只;放大镜、手持显微镜每组2只、陶瓷碗1只、塑料杯、抹布;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课桌上看到了什么?鸡蛋从哪里来的?我有个问题: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说出你的理由?科学结论一定要有科学依据!)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
1.今天邱老师也带来了一只小鸡,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小鸡和鸡蛋图片)请注意观察(移动放大镜)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未成形的小鸡)这只小鸡就是从鸡蛋里出来的,你们想知道小鸡是怎样出壳的吗?(课件播放小鸡出壳录像)
2.学生看小鸡出壳录像 3.谈话:同学们,看了小鸡从鸡蛋里孵化出来的过程你们有什么感想?(学生谈自己的感想)是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把像鸡蛋这一类能发育成新生命的物体叫做动物的卵(板书课题动物的卵)
2、引导学生观察探究鸡蛋的外、内部构造了解它们的作用
1.谈话:(师手上拿着一个鸡蛋)鸡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卵,鸡蛋里面孕育着一个新生命。像这样的鸡蛋,你们觉得可以从哪些地方寻找它的生命特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外部 内部
下面我们就试着从鸡蛋的外部来寻找生命特征!(课件出示:鸡蛋的外部寻找生命特征)在探究过程中,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简图的方式记录在实验记录单的外部一栏中,比一比,哪一小组发现的最多最有价值!开始寻找吧!
2.学生观察鸡蛋的外部特征。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可以用多种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如果需要借助器材,可以上面来领取!
3.学生汇报:寻找到鸡蛋的生命特征了吗?说说你们的发现!【你用什么方法?发现了什么?】 a当学生说到小孔:(小孔、这些小孔科学课上我们称它为气孔(板书:气孔),在蛋壳上有很多的气孔(课件出示)蛋壳上为什么要有这些气孔?起什么作用?(说明鸡蛋是有生命的呼吸空气)
b当学生说到鸡蛋是椭圆形:(就问:是很标准的椭圆形吗?一头大,一头小!这样的形状对它有什么好处吗?想像一下,在鸡窝里会怎么滚动?【滚的时候不容易滚到远处去,起到了保护作用!】
板书:气孔
椭圆形
C当学生说到手摇晃鸡蛋能听到里面有响声:(哦,里面有什么东西呢?难道小鸡要穿出来了?等会我们打开看看!)d当学生说到用手捏鸡蛋捏不碎: 问学生:我们平时打鸡蛋很容易碎的呀?你是怎么捏的?(5个手指从不同方向用力)这是鸡蛋壳(出示)(教师将蛋壳一点点掰碎)说明蛋壳有什么特点?(比较脆、不牢固)我现在这么握在手掌心中,能把鸡蛋捏碎吗(示范握鸡蛋)!你们班谁的力气最大?喊一名学生上来试)弄不碎?大家一起喊加油!
4.为什么刚才脆弱的鸡蛋壳现在变的这么结实?(学生解释)【你从哪里知道的?说说你的理由?】
5小结:这是鸡蛋的一种自我保护,当我们握住鸡蛋的时候,椭圆形的外壳会分散受到的力,所以不会破了!鸡蛋的这种结构被广泛的用到了一些建筑上,像悉尼歌剧院的薄壳结构就是受到了鸡蛋壳的启发。(课件出示)6.谈话:我们从鸡蛋的外部找到的生命特征比较少,怎么办?(课件出示:鸡蛋的内部寻找生命特征)鸡蛋怎么打开?打碎过鸡蛋吗?教师演示打鸡蛋。(在碗边上敲击鸡蛋的中间部位,用力一掰,蛋壳放塑料杯中,如果不小心弄脏桌子和手,用桌上的抹布擦下)
在观察的时候思考:课件出示问题:
1、鸡蛋内部有几部分组成?(简图或者文字)记录在你们桌上的实验记录单上。
2、推测各部分在小鸡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7.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记录好自己的发现!
8.谈话: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哪一组愿意上来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2个小组)小组汇报(实物投影上展示实验记录单 带好鸡蛋)指给大家看看!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蛋黄、蛋白、胚、有没有补充的地方? 其它小组有没有不同的发现?
谈话:蛋黄上面有一个白白的点,这个点叫做胚!课件出示鸡蛋结构图用聚光灯功能出示,气室(用红子圈出)刚才你们观察到了吗?鸡蛋一头大,一头小气室在哪个部位呢?拿一个熟鸡蛋轻轻在两头打开观察一下!请每组组长上来领熟鸡蛋!学生领熟鸡蛋进行观察!看到气室了吗?在哪个部位?(学生观察后汇报)为什么鸡蛋的大头部分有气室呢?起什么作用?(储存和提供氧气)有没有发现蛋壳和蛋白中间有层白色的膜?看看刚才你们打碎的鸡蛋壳,看到膜了吗?我们把这层膜叫鸡蛋膜!板书:鸡蛋膜
9谈话: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鸡蛋的结构有:出示鸡蛋结构Flash,点击出示!10:谈话:我们了解了鸡蛋的各部分组成,现在大家推测一下,这些结构在小鸡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小组讨论下!
(谁来说说你们的推测?)学生讨论后回答。(有没有补充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小鸡的孵化
1.谈话:你们这些猜测是不是正确呢?科学家已经拍摄了小鸡孵化的录像和图片,我们来看一下!课件播放小鸡孵化录像!2.这是鸡蛋孵化的第一天(课件出示图片),大家可以看到在它的中间,这边有白白的一个点,这是胚。注意观察胚和蛋黄的变化!第四天(课件出示图片),哪里发生了变化?第七天(课件出示图片),哦,已经变了,是吧?蛋黄上面布满了什么?(血管)这些血管在吸收谁的营养?(蛋黄)再来看第十一天(课件出示图片)蛋黄越来越小了,血管变得越来越粗,第15天蛋黄的颜色怎样了?(变浅了)为什么会变浅?里面的营养被吸收的差不多了。蛋白也减少了!第18天小鸡快成形了,蛋黄也慢慢消失了!二十一天的时候小鸡出来了,大家来看(出示变化流程图)根据这样一个变化过程,那你现在觉得刚才的推测中,你觉得哪一部分发育成了小鸡?(胚)其他部分呢?蛋黄和蛋白呢?提供营养和水份 鸡蛋膜呢?想象下我们冰箱里用的保鲜膜?(保护和使营养物质不流失)引导学生认识卵生和卵生动物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完成了寻找鸡蛋生命特征的任务!除了鸡蛋之外,在我们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动物的卵,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卵,仔细观察这些动物的卵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引导学生得出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件出示!
4.出示青蛙图,你们知道青蛙是怎样生长发育的?(学生答)白板播放青蛙繁殖录像 5.谈话:在自然界中除了青蛙是靠产卵孵化外,还有很多动物也是靠产卵孵化。课件出示不同动物孵化图。
6课件出示卵生和卵生动物的概念
板书 卵生(卵生动物)
拓展延伸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鸡蛋的外部和内部寻找了鸡蛋的生命特征, 了解了卵生和卵生动物的特点。现在邱老师有个疑问?我手里的鸡蛋为什么小鸡还没有孵化出来?你们家里的鸡蛋是不是都变成小鸡了?小鸡的孵化过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课后你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登录动物卵专题学习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出示课件)2.学生整理桌面 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卵生(卵生动物)
外部:气孔 椭圆形
鸡蛋
内部:蛋黄 蛋白 胚 气室 鸡蛋膜
第四篇:动物的卵
一、教材内容分析 《动物的卵》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内容。在此之前研究了关于植物繁殖的一些知识,由植物的繁殖联系到动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种子牵引出动物的卵。在探究植物新生命孕育的同时,探究动物新生命的孕育便开始了。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对各种动物的卵、青蛙和鸡卵发育变化的观察活动,了解到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在一定条件下它就会发育成长为一个新的动物。本课是本单元学习动物繁殖的第一课,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课《动物的繁殖活动》作了良好的铺垫。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了解到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孵化成动物。② 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到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
为了更好地完成三维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动物卵的基本构造,知道卵可以孕育成新生命。教学难点为:卵孵化过程的观察,了解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更要对学生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与好奇心增强,喜欢动手动脑,对科学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之前已经学习探究了植物的繁殖过程,对动物的卵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生活中也接触过常见的动物的卵,但是这些动物受精卵过程他们是无法看到的,并对动物的受精产卵过程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这些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的考虑因素。
三、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有助于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因此,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本堂课我将采用创设情景—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意识,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具体谈谈本课的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授、拓展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前,我将收集各种鸟的卵,有鸡的卵、鸭的卵、鹌鹑的卵、鹅的卵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上课时,请同学来摸一摸里面是什么?当我打开袋子时,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可以很快地说出各种蛋的名称,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动物的卵。此时,我将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这些蛋的名称—动物的卵,同时导出本节新课。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实验活动
活动一:观察各种动物的卵
先让学生说出他们知道哪些动物的卵。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已经知道了不少动物的卵。但是地球上大约有150多万种动物都是以产卵方式来繁殖的,学生所熟悉的卵生动物相对还是很少很少的。所以我组织学生观察大量卵的图片,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蝴蝶的卵、青蛙的卵、鱼的卵以及各种鸟的卵。蝴蝶的卵形状各不相同,有圆球形,馒头形,扁圆形等。它的颜色有橙、黄、绿和白色等,而青蛙的卵像小米粒那么大的小黑籽,外面还有透明的胶质膜且彼此相连结成一大团卵块。学生在观察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了这些动物的卵在形状、颜色、斑纹、大小和数量等方面是不同的。再通过一些鸟类卵的比较,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同一类的动物,它们的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卵的多样性。在本环节我选择鸡蛋作为切入点因为鸡蛋容易得到,学生经常吃,对鸡蛋的内部结构有感性的认识,但对其细微部分缺乏仔细观察。于是我将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首先是观察鸡蛋的外部特征,用肉眼和放大镜两种方法观察,可以发现鸡蛋的壳很脆,一碰就破,并附有一些小气孔,它的外形是椭圆形。接着解剖一个熟鸡蛋来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重点观察气室。再解剖一个生鸡蛋让学生重点观察胚,因为熟鸡蛋难以发现胚。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疑问:为什么有的鸡蛋有胚,有的鸡蛋没有胚。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利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只有受精的卵才有胚,也知道了新的生命是由胚开始的,接着让学生画一画鸡蛋的各个部分,让学生对鸡蛋的构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我让学生完成上面活动之后,再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大胆推测鸡蛋各个部分对胚胎发育有什么作用。大家推测的对否,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去查阅资料来验证自己推测。此时学生的推测结果是:蛋黄和蛋白给小鸡提供营养,壳保护小鸡,气室给小鸡提供氧气,这也将是我们探究的结果。
这一环节我运用了灵活的教学机智,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能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培养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敢于向未知领域挑战的勇气。活动二:观察小鸡的孵化
通过播放PPT图片观察鸡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变化,了解小鸡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首先由一个受精卵经过24h的孵育,胚盘变大变厚,出现跳动着的小红点。经过十几天的发育,胚胎的外形已具备禽类的特点,头和眼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前后肢分化明显。在20天后已有雏鸡破壳而出,刚破壳而出的雏鸡全身被水浸湿,行动不便。经过慢慢长大成了一只行动有力的小鸡。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环境下才能完成的。最后小组讨论,像青蛙、蝴蝶、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的动物叫什么动物呢?我总结:像他们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并称为卵生动物。三.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卵是有生命的,学生已经了解了鸡蛋变成小鸡的过程。接着引发新的思考,其他动物的卵又是怎样孕育新的生命的呢? 要求学生课后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或者亲历观察其他动物卵的孵化,了解、观察并记录青蛙卵是怎样孵化的。
这个环节再次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探究,并且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四.板书设计
最后来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首先展示我的板书: 动物的卵:形状相近,大小不一,颜色各异 鸡蛋的结构:壳--------保护
蛋白、蛋黄------供养分
气室-------供氧气
胚--------发育成小鸡
简洁、形象、直观和概括的板书设计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天气炎热,你们辛苦了!
第五篇:动物的卵
动物的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过程与方法:
观察青蛙卵孵化的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动物的卵
(1)出示各种各样的卵: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小组观察鸡蛋、鲫鱼卵、蚕卵:有什么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2、青蛙卵的孵化观察指导
(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吗?(2)讨论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记录表。
三、小结
像青蛙、鸡、蚕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
动物的繁殖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很多动物的繁殖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点,都要受精。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情景再现,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新生命的可贵,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教学难点】卵生和胎生的比较总结。【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探究过程
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自读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2)交流。
(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1)胎生与胎生动物。(2)哺乳。
三、小结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4、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建立我们的假说。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三、小结
5、金属热胀冷缩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过程与方法:
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垫圈(钢丝条)、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三、金属热胀冷缩吗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观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做个提升,需要组织学生加顾一系列观察实验的现象,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板书设计: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