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谈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思路与立意设计。 (2000字)
3、试谈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思路与立意设计。
什么是教学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知识是在交互过程中构建的,因此,教学就是这样一个交互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原则也可以说是教学设计的思路,可以归纳成9个字: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
为何学: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目的 学什么: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
怎么学:为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需要的学习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的方法。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立意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常说课堂,就是一个中心、一条主线、一个灵魂,如果教学没有中心、没有主线、没有灵魂,教学就不会成功。而这一切与教学设计的立意密切相关,若立错了“意”,会致使课堂结构散乱,中心、主线、灵魂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不应该过于繁琐的罗列材料,可以省掉而无损于教育目的那些详细史料,随便介绍给学生。一个中学生所需要了解的,是历史的基础知识,也就是那些为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所必要的史实。像有些教师为了活生生地把历史经过讲给学生,喜欢大找材料,全盘端给学生,而学生往往反映“太乱”,弄得费力不讨好。
我们不应当把学生不能想象,不能理解的东西,教给学生。即使是历史中最重要的东西,也只好舍弃。
史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围绕教学的中心并使之形成一条主线。倘若教育蜕变为训练,就会使青少年形成一种对上专会顺从,对下专会凌暴的双重人格。
课程标准是弹性的,它对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科书的编写只作出指导和建议。课程标准给教学与评价留下了选择的余地和灵活运用的空间。在新课程中,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总之,无论从学生认知需要或从培育人才来看,教学要有中心,有主线,有灵魂。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教学设计中的思路与教学立意。
第二篇:历史课堂教学中活动设计初探
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初探
“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的基本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吸取了传统历史课堂模式的长处,借鉴了许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而形成的创新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在这对矛盾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把双方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需对此模式的原则、理论依据、特点有个总体上的把握。
教育部门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很多老师倾心于教改工作的研究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教改成果。通过吸收别人宝贵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实践教学,我深感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研究课堂上师生互动关系,是教改的最佳突破口,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建立一个和谐、融洽、轻松的师生关系呢?那便是建立“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如学生朗读、观赏、表演历史剧、看图说史、绘图大比拼等活动,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历史情感,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自然就掌握了该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道德情感;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下面本人就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做了一些简单的初探,意在“引玉”。
一、发挥教师主导能动作用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有教师的能动作用的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的有序地紧凑地进行。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作用,一是“导读”,通过精心设计阅读提纲,指导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提纲包括简要提示、教材基本线索和学习要求。如讲授《洋务运动》时① 以历史特征作为提示:A、封建统治危机
B、西方技术传入
C、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②、基本线索: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影响。③、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划出重点知识、比较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评价洋务运动。二是“导思”,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潜能。
2、问题和活动的设计要立足教材,突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使学生成为有独立行为的人和有习惯的、有意识的人,才能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教学的结果。要落实学生学习主动性原则,必须在“我要学习”——“我能学习”——“我会学习”几个环节下功夫。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思维空间拓展,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二、从课堂教学目的出发预设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可见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设计的时候,应该首先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才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策略、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为实施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并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
2、历史教学目标是指通过历史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为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如在七年级下册《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里的八股取士一目中,我安排了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让学生看《观榜图》“看图说史” 的活动,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通过了争议对图中把封建文人迫切期望中举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初一学生的天真本性使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有说是货郎的、有说是书童的。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偏离主题,于是活动的目的让我提醒他们的时机也到来了,我对他们的发言都做了肯定表扬“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结果学生们也就很快言归正转,并都能说到当时八股取士考试制度下读书人的复杂心理,并能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对本课的学习。因此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能重形式而轻知识,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主题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既要创新又要主题鲜明,并且要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三、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引领教学“活动”
1、近年来,时常讲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行生本教育。所谓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其灵魂为“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然而,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场面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达不到实效性。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2、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朗读、记忆等,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拓延伸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历史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例如 “小老师”的活动教师们都不陌生,在七年级下《盛世危机》一课中我就安排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办法把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康乾盛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的教学。课前进行分工准备,每一大组的组长负责分布任务,并让自己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任务(查阅资料、备课、选出“老师”等)课堂上就由三位“小老师”正式“上课”,“小老师”们也大力发挥学生主体性,表演课本剧、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最终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非常新鲜。通过这样“活动”后,学生们不仅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自信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历史课堂的学生“活动”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学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素质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帮助。
四、从三维目标一体化来达成教学“活动”
1、在这次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活动的环节无疑成为课堂教学最大的亮点。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学生活动对于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甚至成为评价教师能否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标准。于是乎许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盲目追求新课程改革的“新”字,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下了大工夫,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试图变传统的“满堂灌”为“满堂动”,却忽视了知识的传授和情感、价值观教育。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各类精心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方法的创新以及组织的智慧,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作为新课程改革亮点的课堂活动恰恰也是历史与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实践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学生痴迷于对课堂活动形式的新颖,教师不得不在过程与方法上不断创新,挖空心思,别出心裁,以求在课堂活动的环节出奇出新,不论活动的意图是否明确,效果是否符合课程的要求,只求学生“满堂动”。然而,片面追求过程与方法的创新,忽视知识与能力的构建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最终还是难以实现有机统一。
2、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而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不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历史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要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使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一体化。我们每设计一个学生活动都应该想到此活动要使学生记住什么历史知识?理解什么历史现象?对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样的思考启示?如历史剧的表演“活动”,首先得让引导学生课前精心设计台词、反复排演,台词中既要有知识又要情感,表演中既要生动也要尊重历史。我曾让学生表演过“西安事变”背景和过程,之前下了大量的功夫做准备,课堂里小“张学良”绘声绘色的“劝谏”到“哭谏”让好多学生眼中闪动着泪花,这样让他们非常容易的理解了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并突破了这个难点。表演“西安事变过程”中“蒋介石”悲愤地反复仰天长叹:“1936,12月12日,西安,辱死我啊!”让大家终身难忘。这样学生们自然记住了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基础知识也完成了这些知识目标。这样也使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中自然体会了张杨二人的强烈的爱国激情,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最终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达成。
五、从学生的实际思考教学活动的“现实”性
1、学生在生存和发展中的活动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学生生活在家庭环境中,但是他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的,要让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就要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也要联系其家庭和社会生活实际。在学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内容时,让学生观看两幅“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让学生观察宣传画之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两幅‘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这两幅宣传画是大跃进时期的真实写照,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浮夸现象,为什么要浮夸?这种不实事求是的浮夸带来的是什么结果?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从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历史图画引发出来的,学生在学习中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透过这两幅图画,理解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现象及其危害。
2、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学生“活动”。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还应该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或者大多数学生 参与,活动中分组、分工都要具体、合理、详细。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初
一、初二学生表现欲望最强,就可以设计学生表演、绘图大比拼、讲历史故事比赛等活动,而初三学生不再喜欢简单的过于张扬的活动,他们的能力思维层次已经上了更高的台阶,所以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辩论、讲座、记者采访等历史活动。所以历史课堂的“活动”要具有针对性,符号学生实际,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生“活动”。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还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并让历史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要做到这些,尽可能让学生在我们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是唯一最好的选择。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信心的情感油然而生。
钟兴国
大合坪九校
2014-6-9
第三篇:浅谈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
浅谈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 作者:......单位:......点击:225 评论:0 举报:0
网评分:69
5评分人次:7
终评分:174
我校首轮课堂质量达标工程历经两个多月后圆满地结束了,老师们谈论最多的是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如何上好一节课?怎样设计课堂教学思路? 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经常考虑的。
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师和课本,课堂教学所呈现的方式大多是注入式、添鸭式或满堂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这些情况在我们育才中学还不能说没有,从过去的一学年的听课和上学期的课堂质量达标工程中我们发现,个别老师的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拿专家的话说,大多数老师的教学仍然比较传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我经常思考的是,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怎样设计教学思路?如何将每一节课都能上成好课? 一、一节好课的标准 对于一节好课的标准,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教学理念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又有不同的评价方式。我校首轮课堂质量达标工程带给我很多思考,一些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我个人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一节好课的标准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1、教师的教学如行云流水,学生的课堂学习如沐春风。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束红宁老师的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一课,整个课堂气氛和谐,师生配合默契。教学有涨有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在不知不觉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者洒脱自如,流畅自如,学生的学习情感投入、兴趣高涨,思维的碰撞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2、课堂教学高效,师生主动开心。如物理组张建华老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和体育组方艾力老师的障碍跑两节课,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顺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动有机结合,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机智、幽默和精彩不断闪现。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及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3、创设恰当教学情境,师生合作愉快。如王红霞老师的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和陈廷博老师的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师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平等,教学民主。
4、教师显个性,教学有特色。这一点我觉得有几个年轻教师表现的非常好。如马晓英老师讲的等差数列、陈福湘老师讲的伴性遗传、李晓雯老师讲的信息的技术化表示、还有郭志财老师、邹玉峰老师等,体现出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课堂调控能力,课堂应变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我认为他们是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建议老师们多去听听他们的课。
实际上,一堂课必须体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才算一节好课。因此我认为一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才是我们去追求的理想的课。
二、上好一节课的思路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涉及面广,灵活性强,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好的开讲是成功的一半,而恰到好处的课尾小结,则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回味无穷的作用。因此,我认为上好一节课应该有以下思路:(1)导语的设计。好的开讲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颖的导言,巧妙的导语,像一支兴奋剂一开课就注入学生的心田,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1、问题导入法。设计新颖、有趣、简短的问题导入新课,能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并积极探索。达标课中,达江云老师讲圆周运动时用一根绳子拴着一个小球分别在水平、竖直方向上旋转,问其轨迹是什么?我在平面向量的导入中设计的问题是:一只猫沿正东方向去追一只向西北方向逃窜的老鼠,问能否追上?使学生明白向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这样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
2、故事引入法。从与课题有关的趣事、传奇、笑话等趣味事例出发,描绘一下故事的曲折微妙之处,引起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兴趣。陈福湘老师用木兰诗引入伴性遗传,好几个生物老师讲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就非常好。王红霞老师的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向国王要奖励的故事也很动听。而我在讲等差数列求和时,给学生介绍了德国数学家高斯小学三年级求1+2+3+…+100的方法。
3、温故知新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教者有意识地抓住新旧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似之处或不同点进行沟通对比,利用学生的已知,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到追求未知上来。例如宋明武老师在讲余弦定理时,先复习正弦定理,紧接着让学生思考:已知两边及夹角,如何解三角形?从而自然地引出余弦定理。
4、教具、多媒体直观引入法。教具、实物或多媒体比语言更具说服力和真切感,展示挂图、实物、模型等有助于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经验。特别是多媒体的教学更使导入新课显得更直接、更形象、更生动、更声情并茂。如生物组马丽娜老师讲 结构就用了好多挂图引入,效果非常好。王红霞老师将自己画的国际象棋的棋盘挂在黑板上,一目了然。(2)课堂提问的艺术
1、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实际,要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善于从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旧知识中找准新知识的增长点,从而激起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看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激起他们固有的好奇心,于是主动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究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教师提问过于浮浅,问题所含的信息量过小,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课堂提问深度和难度过大,问题所包含的信息太多,超过了学生力所能及的程度,那就不恰当了。因此,课堂提问要有: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感觉时才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这一点我觉得我校首轮达标的教师做得都挺好的。
2、课堂提问的表达必须清楚、明确、简洁。教师的提问用词应准确,语言要清楚、流畅、连贯、简练。要把握好语言的节奏,要有情感。例:①有理数集的补集是什么?②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多少?前一个问题没交待清楚全集,后一个问题不知是指哪一项或什么项的系数?这种提问使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马晓英老师课堂提问拿捏的就比较准,什么时候该提什么样的问题,怎么问,在提问的方式、方法、技巧上是下了功夫的。
3、要有一定的教学艺术性和趣味性。课堂提问,提法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教师要想方设法使课堂提问提法新颖,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提高学生去回答问题的兴趣。比如学习排列组合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①3封不同的信投入2个不同的信箱,有几种投法?②3位同学争夺2项不同的冠军,有几种夺冠方法?
4、提问要有一定的梯度。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这就需要增加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束红宁老师采取的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方法,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5、课堂提问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提问后,不能马上指定学生回答,应有一定的空白时间,让学生参与思考,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全面;另外,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留有适当的空白时间,然后再评论学生的答案,从而提高学困生与一般学生的参与度。张志云老师讲等差数列时,给学生充足的空白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讨论,学生的参与面广,思考很积极,讨论很热烈。
6、提问还应重视分析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学生回答的信息,及时反馈。纠正学生的问题和弥补漏洞。马占军老师的达标课数列的概念很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纠错的力度很大。(3)结束(尾)的设计
如果说巧妙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的话,那么恰到好处的课尾小结,则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回味无究的作用,它既能使学生把知识的认知结构变得更加完善,同时又让学生每堂课的结束阶段,仍然保持深厚的兴趣,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因而一节课的收尾必须讲究。我总结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1、概括式结尾
这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把本节课的内容以纲要的形式列成图表式。这种结尾,重点突出,条理清楚。通过结束语使全部内容历历在目,能在脑海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姜冬云老师、康会娟老师和杨丽红老师概括式结尾做得很到位。
2、问题式结尾
有些课可以由教师设计出与本节课所学知识、所用方法相关的问题,由全体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补充的形式小结。如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结尾我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①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③可以用哪些方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悬念式结尾
知识一般都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特点,一节课并非是知识方法传授的终止,恰恰又是新知识滋生的开始,所以在一些课的结尾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启发式,诱导性的问题,但不作答,使学生产生悬念。有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味道。生物组的任建明老师就用了这种方法。
4、激励性结尾
这种结尾多适用于对学生解题的评价,评判解法的正误优势,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在激励中使学生进入后续内容的学习,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成果的充分肯定,如:某某同学这种解法比较灵活;某某同学这种思路很独特等。
以上是我对课堂教学的导入、提问、结尾三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感悟,我把它写出来,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对课堂教学艺术和设计思路的进一步的思考。有很多不成熟或不恰当的地方,望大家批评指正。课堂教学艺术涉及面广,灵活性强,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学好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作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才能将课堂教学这门艺术演绎的更加完美。
第四篇: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历史课堂问题教学的设计研究
田学茹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课堂问题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问题设计作为一种技能,是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通过师生的谈话,检查学习,运用知识,促进思维,进行思想教育的行为方式。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一直是我们历史教师应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知识,还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设计问题首先要针对历史教材的实际,而不是虚构出来的。诸如针对历史事件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基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历史现象的本质、历史人物的功过、革命或战争的意义等涉及到教材重点、难点之处设计问题。以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为例,可向学生提出战争爆发的原因,1787年美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如何评价华盛顿,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等问题,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绝不能不去认真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致影响学生对重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是,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而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我们知道,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领会新知识,即“温故而知新”。如果在学生没有学习有关知识之前,教师就提出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势必造成“冷场”,或者出现“胡答乱猜”的情况,拖延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师未讲美国种植园经济、大陆会议等知识前,就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性质,学生当然无法回答。可见,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一是要有针对性,即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不能不加思考地拿过来就问,不能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问题设计的大小和着眼点怎样,否则,就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老师问的是什么,该说哪一方面的。从前,这种毛病在我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过,有时还瞒怨学生,结果师生合作不愉快。于是我们也不断反思,是不是高估了学生,是不是问题设计的空而大、是不是我们的问题学生根本没理解。比如:了解完“玄武门之变”经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看“玄武门之变”?好一阵时间学生没反应。课后我们研究,问题出在哪?可能是问题设计的范围稍大,学生无从下手,后来我们又重新设计了问法:“请你从兄弟亲情和历史发展的角度谈一下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这次问后,学生马上有了反应,而且主动发言的同学很多,甚至有的同学之间互相质疑辩驳,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即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又如,在学习《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时,刚好是李老师到我校检查指导,听了这节课,在学习宋代商业繁荣发展的表现时,我设计的问题是:从宋代商业繁荣发展中,哪些能体现出具有现代气息?好在当时有个同学认真回答出了“广告和商标”。课后李老师我们三个一起评课时提到了这个问题,这时我才意识到当时教师设计的问题针对性确实不强,后来的几节平行课中,我把这个问题稍做修改,即“从宋代商业繁荣发展中,哪些能体现出具有竞争意识的现代气息呢?”这时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特别多,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
以后我们再设计问题时,就特别注意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同时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
设计课堂问题,学生虽然以口头回答为主,但问题必须科学、具体、明确。由浅入深,难易适度。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用较少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问题抽象、笼统、模棱两可,学生则无从回答。比如,教师向学生发问:“美国独立战争的时间”,学生可以做出不同的回答:开始年代、结束时间、起止年限、持续六年等。其实,只要在时间的前面加上“起止”二字,答案就是唯一的。同样,教师提出的应是范围不易过大,答案不宜过于复杂的问题。教师讲授新课前,问学生“17至18世纪,西方殖民者在亚洲、非洲、拉丁 美各侵占了哪些地方?”就是犯了上述的毛病。对于内容较多的问题,可以化繁为简,分解开来,变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逐个回答。
有时候教师设计问题时,自己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了?学生回答不上来,很着急,又如,在复习二战时,我问:二战时法西斯国家德、意、日犯下了哪些罪行?学生回答的都是二战中的罪行,一连几个同学都没能说出,当时我有点着急了,自己说了出来。后来我们做一起研究时我才意识到当时问题设计范围太大,针对性不强,仅一字之差就相差万里,一个“前”字,就把答案锁定,即二战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犯下了哪些罪行?再问时,学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设计问题不能求快,求全,不能一步到位。即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占有能力,又要考虑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层进关系,让学生从初步认识到深入理解,而不是跨跃式,比如:“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举制,在学生展示完资料后,结合书中叙述,我设计了以下讨论题:①什么是科举制,②科举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具体考什么内容?③“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④科举制与以前选官制对比优缺点?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⑤你认为我们现行考试制度如何,哪些需要完善的?通过问题的层层的深入,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古代科举制的内容及优缺点,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品评古今相似的制度,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评价能力。
三、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但是,教师在一堂课上,不能过多地设计学生回答“是”与“不是”的简单的回忆性问题。比如,“17至18世纪,英法在北美会不会产生冲突?”或“西方殖民者是不是贪得无厌?”或者是,提出的问题,只让学生复述或朗读教材上的某段话作为回答。这样,长此以往,学生没有运用自己语言表述思想的机会,将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设计出启发性的问题呢?除了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之外,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如,有位教师在复习巩固新课时,让学生“结合史实,分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教材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回答是有困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战争性质、杰出人物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然后归纳出独立战争的正义性,华盛顿的杰出领导,人民群众的踊跃参加,北美军队的 英勇奋战,以及法国、荷兰的有力援助等原因。诸如此类分析性、理解性的问题,肯定会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在这里,不能把问答式与启发式等同起来,认为只有提问才是启发式,未免失之片面。问题设计得好,就有启发性;反之,既浪费时间又引起学生的厌烦。总之,课堂上的简单一问一答并不等于启发性,而启发性的问题则必须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价值性的问题。
四、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首先要讲究开头,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一上课就被吸引、就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比如:我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我先介绍了自己假期去山东旅游,并先登了泰山,让学生猜测我登上泰山会有什么感受,学生很感兴趣,谈了很多,甚至有些是我没有体会到的,然后又让学生猜,带着这么多的感受,在出东境内我还会去哪儿?有的学生说会到曲阜,我说去山东别的地方不去,我一定要去曲阜,你猜测一下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那儿是孔子的故乡,那孔子是谁?由此学生带着一种好奇便进入新课的探讨研究中。学生在乐趣中探寻。没有一丝的反感和强迫,而且一开头气氛就很融洽,为整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很好的辅垫。
其次要巧设疑问,以疑激趣。在新课进行中也注意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学到新知识,尽量让他们没有乏味枯躁的感觉。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释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张老师她已经有了两年了经验,所以,很多时候我就直接向她请教。我在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纸的发明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们做了这样的设计,教师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做出“中国”和“西汉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的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图 “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第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由于课文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很难准确,而这个问题又是必须了解的。我告诉学生:“在蔡伦之前造的纸质量差,易脆裂,厚薄不一,急需 改进。”我又指着《蔡伦》图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造纸原料是什么呢?”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释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这样,经过校本教研,我就走了很多的捷径。
一堂好课,不仅有好的开头,也应该设疑而终。教师应于结课处,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既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关联,又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老师在讲《战国七雄》一课时,把战国250多年比作一次长跑比赛:“起跑最快的是魏国。魏国经李悝变法,一马当先,称雄中原。马陵之战后,齐国赶到了魏国前面。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力大振,和齐你追我赶,在七个参赛者中遥遥领先,一统天下的金杯被秦国抱走。那么临近终点的这最后一圈,秦国是怎样奋力冲刺,实现统一大业的呢?我们以后再一起学吧。”
五、问题设计要有对比性。
有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往往将相同、相似的知识相对比、相联系,如古今对比,同时代对比,相同经历、相同品性的人物、事件对比等。比如《开放与交流》一课中对鉴真、玄奘两位人物的了解和认识,探讨完两位人物的相关内容后,我让同学们把两位人物画像对比观察思考:你认为两位人物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学生会说很多,如从身份、贡献、品质等方面谈相似之处。再如:科举制与以前考官制、现代考试制度对比有那些优缺点?如何完善?等等,这样既深入地理解了知识,又培养了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学生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感悟能力增强了。
六、问题设计要有时代性。
让学生真正感兴趣,喜欢学习历史就要从身边的事着手,从感兴趣的事着手,同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他探讨问题的兴趣,使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达到探讨的最佳效果。比如:探讨唐朝经济的繁荣的表现,其中一项的表现是人口增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该知识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人口增值是经济发展的表现,而今天我们为什么限制人口增长?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发言极为活跃。再如:学习《百家争鸣》一课,我在结束时设计: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一校之长,一班之长你会采用哪种思想统治或管理?针对此问题,学生的热情达到高潮,而且有些同学的设想相当出色。
一堂课上没有提问,没有交谈,就无法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而没有问题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但是,教师绝不能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滥用提问,“多多益善”,而应视教学需要,把握问题的量度,适可而止。否则会大大冲淡学生对重点问题的掌握程度。
此外,教师提问时,要注意面向全班学生,不能只是教师与某几个学生之间的问答活动。提出问题后,要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再指导学生回答。不要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后,只给一分钟看书或考虑的时间,致使 学生一时难于回答。这是因为思考是需要时间的。提问时,教师还应讲究用语,“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想想看”、“谁来做补充”等等,以便随时暗示这是师生之间共同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还要考虑解题思路和答案要点。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注视学生,认真倾听,不能旁若无事,漫不经心。说道“认真倾听”,我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在学习《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时,宋代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四个方面,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并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总结归纳,当时,负责农业和手工业的两个小组都汇报得非常全面具体,当到第三组时,组长徐洪彬同学是个“双差生”,但他非常积极愿意当小组长,我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当轮到他们组汇报商业的成就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小组的话题都让他们给说完了,你看他说了手工业„„我说啥呀?”当时,学生都乐了,其他同学来帮助他做了汇报。课后我们一起研究时,指出当时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教师就要及时进行点拨、启发,并区分“商业”和“手工业”的区别,不能一笑了之。另外,学生回答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最好先让学生加以补充、纠正,借以培养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小结,既要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又要指出不确切的地方。对学生发表的独立的创新的见解,要当场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有时,当学生不同意或批评教师的意见时,教师要有宽容精神。应当承认,教师并不是在每个问题上都能给学生以启迪。这样做,教师不会丢面子,反而能获得学生更大的信任。总之,教师对待学生的回答,不能不加可否,只是一味地做出“对”、“正确”、“很好”的简单评断,而应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以上只是刚刚开始的尝试,有些问题设计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思考、完善,并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真正达到启发心智,培养能力。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第五篇:如何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备课组 金然
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实施是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这是一个纷繁浩大的系统工程,也将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历史过程。面对这次新课改澎湃大潮,我们这些身处教学第一线“弄潮儿”一方面感受到新课程全新理念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经过系统“师训”和自身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也深切体悟到无论是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三维目标”落实等等都在悄然发生着新课程改革所期冀的积极可喜变化。
经过一学年的新课改课改学习和实践,笔者体会最深的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所进行的设想和计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作出的精心教学筹划,而不只是文本化的教案。课堂教学设计之所以必要和重要,是因为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而课堂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可以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关系到新课程改革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成败的关键所在。结合新课程理念和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也是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侧重:
第一,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严格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依托《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同时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情况,全面整合和落实“三维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高中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和法规。教师只有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了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新课程目标是指本课程要达到的结果,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新课程理念方面创新的主要标志之一。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结合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实际情况,在研究相关文件、课程标准和教材基础上,制定的本学科教学、学业评价、学生毕业及升学考试的基本依据。从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上看,《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高度统一和关联的,都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牢牢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这一“标”和“本”,唯有如此,新课程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以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七专题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目标(学习要求)是,“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知道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理解美国的总统制;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感受1787年宪法中的“制约与平衡”原则这一人类政治智慧。”相比而言,《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课程目标上一方面严格遵循《历史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又对《历史课程标准》目标进行了细化、扩充和升华,使新课程目标更加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学实际。由于新课程特别关注和强调要改变传统课程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通过教与学要求学生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且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所以,在考量、设计此课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三管齐下”,适当向“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倾斜。因此,在《美国1787年宪法》“三维目标”教学设计时,笔者就相对比较侧重后二者,设计了通过采取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方式,探讨“美国联邦政府在启蒙思...想指导下并结合国情如何进行制度创新的(权力分立和制约平衡)?”这一探究.......................题,以此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又设计了“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有何异同?中国封建君主制和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一比较题,以此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民.........主政治也是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也是可以借........鉴的,从而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总之,教师在具体制定三维目标.时,这三维目标可以分别制定,但在具体运用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比较强,有的课知识性强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
第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完整、准确地优化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化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所谓教学内容,具体可以分为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等。《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课程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所选择的学科知识;新课程教材内容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将课程内容组织在教材中的学科知识;课堂教学内容:即课程资源,指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和教材,并结合各种实际传授给学生的各种知识(信息)。三者内容也是高度辩证统一的,其中新课程教材内容就是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内容要求而编制的,其呈现出观点新、材料新、结构新、内容新、要求高等特点。但是由于新教材教学内容是采取模块、专题形式,而每个模块、专题又是各成体系的。如必修Ⅰ政治模块“专题的排列采用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遵循着对学生而言先易后难、由远及近的方式,并不完全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因此在时序性上没有逻辑而“混乱”的,给人“形散”感觉。如何做到教学内容的“形散而神不散”,提高教学效率的高效性,那就必须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对各模块、专题内容进行完整准确地把握,并且加以优化,使其主题化、集约化(抓重点,大胆取舍)、结构化、层次化等等。
譬如,高中历史必修Ⅰ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政治与制度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制度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在必修I 教学设计时,笔者就对必修I的知识体系重新加以梳理,重构三条主线来进行教学:主线一: 政治制度史(中国、西方),下辖四个主题,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专题1)、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专题6)、近代西方代议制度(专题7)、科学社会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专题8);主线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史和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下辖三个主题,即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3)、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4);主线三: 现代中国外交史与世界多极化趋势,下辖二个主题,即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5)、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专 2
题9)。通过对必修Ⅰ政治模块知识结构优化设计和教学,其主题就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结构更清晰,层次更分明,实践也证明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再如在处理模块与模块之间关系时,有些教学内容也是可以加以优化的,如必修Ⅰ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必修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专题单元、必修Ⅰ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必修Ⅱ的“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单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必修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单元等,由于这些专题之间内在联系密切,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往往能从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适当地相互参照、统筹兼顾,整合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则更加显著,学生更容易全面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提高了学习有效性。
而涉及到专题之下的具体课时,则要在对教学内容完整准确厘清、把握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且加以改造设计成一个个可以解决的问题,使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化,即通过问题来解决重点和难点,这是笔者在教学内容设计时的一种经常性处理办法。
比如,《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深层原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笔者曾设计了这样二个问题:“1895—1918年时期和1870--1894年时期相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试从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重工业发展不利条件和轻工业发展的相对有利条件。据此你认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何主要特征?”。从课堂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过程来看,这二个问题是有利于学生来突破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当然,在设计教学问题时,一定注意科学性、挑战性、开放性、思考性、层次性、引导性。
第三,在教学形式设计上,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因此,我们的中心是如何处理学校中最基本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过于单
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形式设计时,一方面必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地教。
在教学形式设计时,对学生无论采取什么学习方式,对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做一项基础性工作,那就是进行“学情分析”。科学、客观的学情分析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依据,是突出学生主体教学的前提。如笔者在为嘉兴市历史学科基地准备必修Ⅱ《发展的亚太》教学设计时,是这样分析学情的:“本课主要涉及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由于学生缺乏世界现代史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给本课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同时学生们身处当代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之中,而且已经学过必修Ⅰ的第九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积极地参与和融合到这一潮流之中,加之经过一段时间的新课程学习,学生的历史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所提高,为本课的自主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学情分析基础之上,在教学设计时就能因人而宜、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笔者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大都采取这样的学习(教学)流程:即“提出问题(主题分析)——在课本或新情境中发现——从身边的历史中发现—— 拓展研究”。在上述必修Ⅱ《发展的亚太》笔者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探究题(“2004年1月1日,由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3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已整整10周年。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墨西哥(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的利弊得失有哪些?中国加入WTO组织已有五年多的今天是否也有这些利弊得失?举例说明。”),也大致能够反映此学习(教学)流程。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不应眼光只盯住探究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应该侧重设计如何以方向引导、学法指导、动态地把握探究过程以便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等等(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在教学设计探究问题时,要注意防止下列不良倾向:什么都搞“探究”,否定接受式和观察、模仿学习;不顾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也没有具体目标,彻底放开,让学生凭空想象,无据辩论等等。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一般地说常规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讲授法、情景复现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等等。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具体来说比如“讲授法”是一种最传统最基本的历史教学方式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方式仍然有它的特点和优点,在一些概念(如“半殖民地”和“资本原始积累”等)、制度(如“分封制”和“代议制”等)、或史学理论和方法(如“辩证唯物论”和“文明史观”等)或知识难点学习时,“讲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学方式设计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取舍各种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标新立异”,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第四,在教学总结上,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善于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作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教学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有“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之嫌。教学设计和“原生态课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统一、曾至是大相径庭的。因为课堂是动态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条不同的河”。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对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学习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总结和反思教与学的得与失。因此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没有反思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不科学、不合理的设计,从此层意义上讲,反思教学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
例如,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训练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贴近社会和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新课程也鼓励教师倡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式的学习。但是看一主题是否合适社会实践式的学习,一要看是否具备一些必要条件(如大量的时间、学生兴趣能力等),二要看主题是否有价值。笔者在对《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教学设计时,曾借鉴采用了他人设计的四个社会实践式题目,“搜集家中的老式服装,搞一次老式服装秀,感受服装文化的魅力”、“调查嘉兴地区还保留了哪些传统菜肴?体验一次西餐”、“调查嘉兴地区目前保留的西式建筑”、“参加一次婚礼,走访老人比较嘉兴地区百年婚俗变化”,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句“我没钱吃西餐,老师你
请客呀?!”才让我有所反思、体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学目标,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社会实践式的学习,而且实践的价值较浅层,而事实上这四题社会实践题也仅仅在课堂上“走过场”展示一下而已,更何况学生在期末考试前已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社会实践。所以在课后教学反思过程中自己总结形成了以下几点反思:对这些实践主题建议删除或改为在直接呈现一些新情境材料基础上从而组织学生进行一般性讨论;要慎重使用社会调查;出现的上述问题,究其实质主要因为自己没有吃透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有点盲目地赶潮流,过分追求在形式上做文章。
所以,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成长。
综上所述,在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之侧重点应当将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反思教学得失上,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对新课程教学中情境式习题的编制和练习、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全面测评等等也要高度重视的。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没有一种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在新课改中,“不畏浮云遮望眼”,锲而不舍,不断地自觉学习、总结、反思、去伪存真,在创新中与时俱进,不断向益友型、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目标努力践行,那么新课程必然会结出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