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
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
山东聊城第一中学 郝书香
如何看待考试焦虑: 运动会上,某一著名跳远运动员在比赛前十分紧张,当他看到对手试跳失败后,完全放松了,一点儿也不紧张了。然而比赛结果大失所望,他竟败给了一个实力不如他的对手。据一位日本学者研究:决定一个人考试成绩的因素,竞技状态占30%,知识水平占70%。由此可见,焦虑不能一概否定,适度的焦虑和紧张能使注意力集中,大脑运转加快,能调动身体的能量,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但过度焦虑会分散和阻碍注意过程,从而干扰和破坏思维的效果。过度焦虑还会引起身心反应,如头晕、手抖、心慌、头疼、腹泻等。焦虑不可过度,也不可全无,关键是把握一个度。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与学生各种内外因素有关,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1、帮助学生改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考试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是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1)坚决杜绝学生用“惨了,糟了,我肯定考不好等等”这类话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2)不应过于顾虑失败的后果,而是尽量用“尽力而为,无怨无悔,问心无愧”这类话宽慰放松自己。(3)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而丧失信心,要不怕挫折,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2、帮助家长正确对待考试,不给学生增加过多的精神压力。
3、帮助学生按照以下小技巧放松自己:(1)、适时发泄: 可以选择一些需要付出体力的活动,如踢球,跑步,拳击等,通过体力活动来发泄自己的消极情感。可以做一些不需特别动脑但需特别投入的活动,如打字,练字等,使自己在充实的活动中等待成绩公布。(2)、听、看、走方法: 听一段欢快的乐曲、看看报纸上的漫画、到大自然中去散步。(3)、腹式呼吸法: 很自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双眼微闭,排除杂念,进行腹式呼吸,通过鼻孔慢慢将气吸入,使腹部鼓胀起来,气吸足之后,再缓缓地用嘴和鼻子同时将气呼出。(4)、想象放松法: 放松前首先请焦虑者坐好,闭上双眼,然后教师用轻柔的语气,适中的节奏告诉焦虑者:“我静静地躺在舒适的海边,周围没有其他人,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海浪有节奏地唱着歌,我感到全身无比的舒适„„”接下来请焦虑者配合深呼吸进行自我想像。(5)、口头宣泄法: 将内心言语化为口头语言,大声地宣称自己的感觉,通过讲话宣泄掉内心的不安,一切结束后你就会平静下来。(6)、冥想排忧法: 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双眼微闭,面带微笑,呼吸均匀,回忆过去发生过的一件愉快的事,回忆的越具体,越生动,越形象越好-。(7)、本森放松法: 在安静的环境中舒适的静坐,闭目,放松全身肌肉,平静缓慢地用鼻子呼吸,使自己能感到自己的呼吸。在每次呼气的同时,默诵“一”字,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字上,并保持一种随和的心境,对头脑中不时涌现的杂念,不必为之着急,不要理会它们,继续重复“一”„用不了多少时间,松弛自然到来,训练结束时,先闭目静坐几分钟,然后睁开眼睛,每次训练约20分钟。(8)、自信训练法: 自信训练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让考试焦虑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使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借以削弱或清除其考试焦虑。自信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觉察出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要求清晰地在纸上把它们逐条记下,第二步是用自我分辨的方法向消极的自我意识逐条进行挑战,包括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取的态度。[例]:消极意识:“我讨厌考试,它让我如此紧张,忧心不止。”自我质辨:“这种担心有必要吗?平时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月考成绩也证明了发挥是正常的。因此,只要做好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就一定能考好,这种无端的忧虑而苦恼完全没必要”。“此种担忧有危害吗?这种担忧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扰乱自己的精神状态,对当前复习百害无一利。”个人应取怎样的态度? “当前最要紧的是有计划地进行复习,查缺补漏,对考试充满自信”。皮格马利翁和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 古希腊有位叫皮格马利翁的年轻王子,把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少女雕像,王子每天注视着这位身材婀娜多姿,眼睛充满希望之光的美丽公主,热切地希望“她”有血有肉会说话,希望“她”能变成真正的少女,并与她终生为伴。终于,王子的爱情感动了天神,天神让这位象牙少女拥有了真正的生命,成为了真正的公主。这个神话故事说明了一个现象:热切的期望会使被你期望的人实现你的预言。这种神奇的作用是通过对对方的暗示作用实现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森为了研究暗示的作用,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发展测验”,她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知教师说,这些学生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发展测验结束8个月以后,结果发现这些学生们的学业成绩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而且这些学生的情感健康,好奇心强,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学习努力,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特别融洽,教师们连连点头说心理学家的测验准确,有很多学生是它们原先根本想不到的,竟会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其实,这些学生是心理学家随机抽取出来的学生,他们想通过这个实验研究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所起的作用!心理学家通过“权威”的暗示,坚定了教师对这些学生发展的信心,也调动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感情,这些学生时时感受到老师的热切期望,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老师的暗示,最终实现了心理学家的预言,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去发展了。皮尔.保罗校长对当年调皮的罗尔斯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成长。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很快成了班里的优等生。终于在51岁那年,他成了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这个故事进一步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因此,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可见,“期望效应”是一种高智商的培养方法。暗示的结果会使一个人发生改变,甚至是很巨大的改变。有些同学的考试焦虑较重,其原因往往在于钻进了消极的自我暗示的怪圈,人有时候是很奇怪的,你以为自己怎样,常常就会怎样。所以,知道了自我暗示的巨大效应,你就应该把消极的自我暗示转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之后,关于考试焦虑我给每一位教师都印发了一份,王老师把它贴在后面的墙上,时刻在提醒着学生最后这个班升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2010、12、9号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聊城已快到五点了,校长打电话在五楼多媒体开教研、备课组长会,于是我“打的”来到学校,快速来到开会现场,开完会回到家已是快七点了,突然想到今晚有自习值班,去不去呢?正在矛盾之时,我想到了学生那期待的眼神,想到已好几天没见学生的身影了,想到好几天没听到学生的欢声笑语了,我匆匆吃点饭赶到教室,“老师,你可来了,想死我们了,让我拥抱你一下吧,你开什么会了?„„”“解放你们的会,使你们快乐的会,使你们有个性的会„„”看到学生那发自内心的、纯真的、触动心灵的“呐喊和召唤”,我情不自禁的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劳累全无了,和学生共度了一个“探讨问题”的良宵美夜„„ 我在思考,我给学生什么了?工作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幸福感、满足感、轻松感„„我的课堂变化了,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我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随时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大部分我鼓励学生解答,个别的给予点拨,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兴趣浓厚了,也喜欢我了,也喜欢物理了„„ 除此我认为关键是我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关注了和学生的情感的交流,学生时常给我说:“老师,我都厌学了”“老师,真无聊,烦躁„„”“老师,睡不够,作业做不完„„”大家想一想,孩子从早到晚从宿舍到教室除了听课就是做作业,孩子的生活太单调了,太乏味了,太枯燥了,学生明白学习重要也不愿意学习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尽力制作一些小实验,讲一些小故事调节一下课堂的气氛,每隔一段时间我就给学生意外的惊喜,比如发一只笔,发一张奖品,发一只糖块,发一个“大米”糖球,发一袋爆米花„„一次又一次升温了我和学生的感情交流,放假时我把QQ号给了学生,便于学生和我交流谈心,同时便于假期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交流„„ 2010.9月份我接了这样一个高一班级,班内共有64人,有10人左右基础特别差,理科知识几乎什么都学不会,20人左右学的很慢,几乎跟不上课,20人左右学的稍快,几乎能跟上课,10人左右学的比较好,面对这样一批学生,我想到放弃过,急躁过,烦恼过„„但想一想他们非常痛苦,非常无聊,简直是煎熬„„他们每一个都是家里的希望,都是国家的未来„„,我怎能放弃他们呢?思来想去,我的目标不能直定位在学生的成绩上,我把目标定位在“怎样让每一位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一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问问题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读书的习惯,审题的方法,想办法让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对这些学生的定位没有定位在高考,我就是想办法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快乐,充满阳光,对将来充满希望,他们才十几岁呀,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告诉他们,我们首先学会读书自学,怎样在课本中会找到概念的关键点,让学生划下来,引导学生如何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比如弹力的概念,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再引导学生怎样应用物理概念、规律解决问题,怎样审题,怎样建立物理情景,已知那些量,未知哪些量,这些信息用哪个物理规律最合适,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的应用如自由落体中已知中间位移和时间、频闪照相求加速度?? 并经常鼓励学生,大家刚上高中,由于初中的知识感性知识较多,而高中的知识理性较强,大家感到难学,有一定的适应过程非常正常,大家不要惧怕物理,物理建模思想非常重要,物理解题过程思路方法大致一样,慢慢的大家会感到物理好学的,这样学生的信心慢慢提高了,自学能力提高了,同时我经常遇到的现象是学生上课说话、作业收不齐、学生整体学的慢,怎么办?后来我想办法啦,我说同学们这样好不好?如果跟不上课,自己看书、看指导书行不行?同学们说好,大家想总比说话好,比睡觉好。一般我布置2个作业,可以做一个,也可以做一个例题,大家想总比不交强。针对学得慢我坚持的原则是进度慢下来、难度降下来,容量小下来,敢于舍弃,难度控制在课本习题和学业水平测试相当,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加一些指导书习题,比如匀变速运动规律的推论我就划掉了,并且我一般采用了三阶段教学法,第一阶段:领着学生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权利让学生讨论、质疑、评析,在此基础上教师点拨提升,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经常的温习巩固,保证一些基本知识、重要知识在脑海中扎根,比如课前10分钟训练等。后来我发现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怎么办?在一次《力的分解》物理课上,我给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同桌为一组,在课堂教学中看哪一组思维积极、发言踊跃,合作交流效果好,下课的时候评选课堂教学积极分子,发奖品,以资鼓励,好不好?“好”同学们答道,“有没有信心”“有”同学们一口同声,这堂课我一共设计了十个环节,有时看书自学然后回答问题,有时让学生亲身体验体会力的分解的实际作用效果,有时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力的分解的一般思路„„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度,参与度非常高,学生特别的快乐高兴,我也感到非常的幸福„„从此,每节课我都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调动差生的积极性,只要他们敢于问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开口我都鼓励他们,给他们累计加分,并发奖品给予奖励,正是对他们的敬畏和尊重,这些孩子的生活才有些色彩,有点活力,有些期待„„ 在张厅长的博客“生命的长度与高度”这篇文
第二篇:研究思路与方法
选题内容: 江苏省苏州市镇湖镇刺绣产业发展状况调研,及深入苏州刺绣产业密集区镇湖镇,通过实地考察记录,对这项传统工艺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合理评估,并初步判定发展前景,提出合理化建议。
研究意义: 刺绣是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在产业规模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也极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压力与风险。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考察一个产业如何实现与时俱进,如何克服发展可能存在的阻力,找到适应时代要求,产业特点的最佳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研究思路与方法 研究思路: 将整体调研对象分解为多个分项,逐一核实。
第一步,对产业集群的一般理论进行学习,如产业集群的条件、优势等。
第二步,实地考察,在调研过程中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具体分析镇湖当地具体特点、条件、优势及不足等。
第三步:整理调研资料,统计并进一步分析,总结当地可推广的普遍经验,适当提出建议。研究方法: 通过资料来源和调查对象两方面的综合考虑,得出“观察法”和“问卷法”结合、“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结合的方法,最终用统计方法定量分析。
从资料来源来看,由于实地调研的特点,多数资料属于原始资料(即未固定未加工的素材)。小组成员将进入相关产业基地渗入交流研究,因此采用观察法,同时将分别对该产业业内人员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因此采用问卷法。从调查对象来看,由于时间和人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主要针对典型且具有当地特色的企业展开研究,以此来近似代替当地整体状况。
第三篇:新闻单元教学思路
在“新闻”单元的视野中备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单元教学的构思:
本课属于教材中的新闻单元,有四篇课文: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定位为“特写”)
报告文学《包身工》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
本单元有多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先读其他几篇较容易理解的课文,复习、巩固新闻知识之后,熟悉了一般新闻的常规样式后,再来读本文。在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属于新闻文体的“变式”。只有掌握了“常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变式”。还可以做此处理:让学生自己找一篇“标准”的新闻(或自认为不错的新闻);教师找一篇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或解放事件的1945年的新闻,与本文作对比。
如果不做任何铺垫和准备,如果没有单元意识,就本文读本文,很容易造成教学目标的模糊和教学意图的茫然。
作为单元教学的设计,单元内的一组文章都可以处理成新闻知识的例文。当然,本文也可以处理成定篇,但定篇的解读也一定少不了形式的鉴赏,没有新闻知识的准备,就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对本文的全面解读,很容易止于对内容的大概了解、对部分语句的揣摩而已,不足以教出定篇的味道。
课文教学,要突显文本自身的特点,不能把所有文章都教得千篇一律。就本文而言,我想抓住“新闻”二字做文章。这是因为:
一、课文本来就是新闻名作;
二、本文题目又自称“没有新闻”(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三、本文乍一看来,的确不“像”人们常见的新闻。课前的学生调研:
(1)学生在初中学过哪些新闻作品?(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有毛泽东的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他们对新闻有哪些了解?他们印象中的新闻是什么样子?
(2)学生对“奥斯维辛”有些什么了解?看过哪些二战集中营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初中教材中,也有这类的课文)语文知识的研究: 对于新闻,高中生应该了解哪些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即“什么是新闻”与“怎样读新闻”)?(学生应掌握的语文知识)
再退一步,先看看我们教师对新闻又有哪些认识?(教师的语文知识)新闻的基本特点:
内容上:真实、及时(时效性)、有意义的、引人关注的人物和事件(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形式上:比较短小、倒金字塔结构、五“w”要素„„ 怎样阅读新闻?
一般而言,阅读新闻不需要逐字逐句地鉴赏,只需快速、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另外,要善于区分事实与观点,学会批判性阅读;再深一层,是能领会新闻文字背后的情感态度或意识形态(比如:说了什么,不说什么,大说特说还是一略而过,乃至放在什么版面、什么时段)。这三点,也就是阅读新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但我们的教材中,很少有提供上述训练的合用的新闻作品。
本文,不适合在新闻的形式方面展开教学,也不适用于训练阅读新闻的一般方法。所以,打算在新闻内容的三个特点展开。(1)真实。这一点没问题。
(2)及时。本文标题“没有新闻”,是指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历史,这里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事件;本文记述的不是14年前的大屠杀事件,而是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件,因为这是1959年的当下事件,所以并未失去新闻的“实效性”。——明确这一点,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本文内容的重心。
(3)有意义的、引人关注的人物和事件。本文记述人们14年后参观集中营的情景,意图是让人们不要遗忘历史。所谓“没有新闻”,以及开头结尾的对比场景(最可怕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意义就在这里!——明确这一点,使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将不止于对法西斯的仇恨,更是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深思;使学生明白:优秀新闻永恒的生命,在于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情怀,而不是盲目地追新猎奇。教学重点:
始终抓住“新闻”这根主线,让学生在复习新闻一般特点的基础上,把握本文别具一格的特点,懂得新闻深层的价值(社会关怀)。教学难点:(1)怎样照顾学生与时代背景的隔膜,缩小心理距离?
(2)学生对含蓄文字的感悟鉴赏能力不足,对一些难句的理解和体会,需要不少时间和铺垫。
(3)这节课又不能上成德育课、历史课,怎样把内容理解、情感教育与新闻知识结合好? 教学目标:
1.赏析《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理解本文成为新闻史名篇的原因,受到反法西斯教育:增强对遇难者的深切同情,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思考。(定篇)2.通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了解新闻的变式,懂得优秀新闻永恒的价值在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良知,以及对司空见惯现象的敏锐的感知与捕捉能力。(例文)
3.在研读过程中,继续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1)品味语言文字,用心体会内涵;(2)鉴赏优秀作品,不仅理解内容,而且关注形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问题是带领学生有序而深入地研读课文的线索。一节课的流程顺畅、环节清晰而紧凑、重点突出、学生思维被激活,关键在问题的设计。如果要简化头绪,可设计两个问题:
1.本文是不是新闻?如果不是,为什么?如果是,它和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同时指向内容理解和形式把握。提问的目的: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
2.本文作为新闻史上的名篇,有什么震撼人心的力量?力量从何而来?(这一问题,也同时指向内容与形式)教学基本环节:
1.导语(2分钟):我们从预习中得知了什么?提问学生(1分钟)。教师:了解了奥斯威辛;知道了这是新闻史的名篇。二战与集中营题材的作品很多,为什么这篇成为名作了呢?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导语的价值,一是拉进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二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营造情境,激起阅读欲望。三是摸学情。
2.默读(3分钟):准备谈阅读感受,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是感到有味道、值得深入揣摩的语句。(如果发现学生预习不足,对课文不熟悉,就压缩时间)——除了自由发言,还要指名提问,关注后进生(任何人只要认真读,都会有感受,有问题)。
3.学生谈感受,提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概要板书。谁能回答问题就先回答。(10分钟)。
——以上环节(10—15分钟)的目的是:(1)让学生亲熟文本,培养用心读书的习惯,而不是让多媒体材料先声夺人。(2)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以学生的感受和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3)侧重文章内容的初步理解。(后面的环节,则要侧重形式的鉴赏)
4.学生如果读不出来含义,或者对文章的情感体会不深,不要紧,这很正常。阅读需要背景,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切。现在播放一段图片资料(3分钟),再来谈谈你对文本的理解。
第2次谈理解(2分钟)。共5分钟。
5.刚才是同学们提问,现在我提出问题:讨论三个问题(20分钟)。(这些问题如果在第一个环节已经被学生提及,就作为总结强化)——这些问题都是教师预设的,是教师根据个人的阅读感受、解读思路与教学目标来设计的。如何处理好完成预设与随机生成的关系,真是一个教学难点!
问题一:题目叫“没有什么新闻”,文章乍一看也不像新闻,但从注释中我们又知道这是新闻名篇;那么,(1)作者说的“没有什么新闻”是什么含义?(2)你认为本文到底是不是一篇新闻?——此问题不好一下子解决,可以暂时悬置,通过下面的问题再一步步展开。(3)你认为新闻的标准是什么?(复习、巩固新闻知识)学生自由谈,教师最后明确:
内容方面:(1)真实;(2)及时;(3)有意义的事件。
形式方面:(1)突出事件,以叙述为主,很少有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2)语言直白,很少有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语句。内容方面:
新闻都是记事的,本文有没有事情?如果有,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这些事被作者称为“没有什么新闻”,那他为什么又要写下来?
——明确:有,是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出于一种非写不可的冲动。(1)真实。这一点没问题。
(2)及时。本文标题“没有新闻”,是指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历史,这里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事件;本文记述的不是14年前的大屠杀事件,而是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件,因为这是1959年的当下事件,所以并未失去新闻的“实效性”。——明确这一点,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本文内容的重心。
(3)有意义的、引人关注的人物和事件。本文记述人们14年后参观集中营的情景,意图是让人们不要遗忘历史。所谓“没有新闻”,以及开头结尾的对比场景(最可怕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意义就在这里!——明确这一点,使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将不止于对法西斯的仇恨,更是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深思;使学生明白:优秀新闻永恒的生命,在于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情怀,而不是盲目地追新猎奇。形式方面:
本文的叙事有什么特点?——明确:突出参观者的主观感受,忽略具体的路线和客观的物件。
本文作为新闻的变式,其独特在于:没有突出事件的经过,而是突出印象和感受;
问题二:文章重点既然在感受,那就挑出描写参观者感受的句子,体会参观者的心情,再说说这些语句又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心情?
问题三:本文成为新闻名作,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发散性问题。比如:开头结尾的场景对比,比如标题的新颖夺目,比如文中营造的强烈反差)——此问题导向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和鉴赏(开头结尾,雏菊花,姑娘的照片,祷告);归结到一点:新闻的永恒价值和艺术魅力,在于记者的社会良知!(普利策的引言之后,学生齐读第6段,烘托气氛)
6.最后5分钟:第3次谈感受和理解(递进到理性层面:本文的深入阅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课后作业:
《奥斯威辛》——新闻变式的赏析。
要求:500字。注意:结合“新闻”的文体特点来谈;可以和其他文本进行比较。教学反思:
在两个班试教,均没有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仅仅涉及作品内容和语句的理解,没来得及在“新闻”知识上展开讨论和提升。
对于学生的调研、学情的把握,我所疏忽的是:(1)学生对文本有无兴趣?特别是当我执着于追问本文是否新闻时,学生反应漠然,用本班老师的话说,就是“管它是不是新闻,爱是不是”。这再次启思:问题是谁提出来的?是教师预设的还是学生自然产生的?又怎样使教师理解的深度有效转化为学生的思考兴趣?(2)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文本理解与感悟能力欠缺,也就是说对这样的作品“没有感觉”,提不出问题,怎么办?这时候,是教师径直抛出问题,还是想办法让学生谈感受?而他们连感受也无从谈起时,又怎么办?(3)用多媒体材料创设情境,的确能很快感染学生,但我又不想让音像材料先于文字,剥夺了直面文本的挑战。莫非,面对这样的文本、这样的学生,就必须让音像材料先行? 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从课程目标、文本特点的角度考虑,也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时间情况。比如本文,研究新闻的变式与价值,固然是深刻的;但学生的“前知识”基础薄弱——包括新闻知识的基础和文本感受能力的基础,课时又有限,是否应该简化我的教学目标呢?是否仅仅读懂本文,获得一些感受,就可以了呢?
学生的前知识基础薄弱。比如提问:新闻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新闻,大多数学生竟一片茫然,这也要反思在前几节课上,有关新闻的知识,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教师是已经明确告知学生了,但为什么他们几乎什么也没有记住?是教学方法有问题(死记知识要点,而不是从生活中阅读报刊的经验出发,真正使他们理解新闻的特点),还是时间紧张,对这一知识只能蜻蜓点水,来不及深入领会?——这一现象,让我深入思考单元教学的问题。
课时紧张的普遍困境,使我又想起怀特海的名言:“所教的知识不在于多,但凡有所教,就一定要教活,教透彻。”目前,高中新课程的教材容量大,篇幅多,又都是精品,如果总是这样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是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可以设想一下:每单元重点教一两篇课文(甚至只能是一篇),其他的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完成学习任务(比如给一节课,教师不讲,只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自主完成)。具体到《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大概一节课真是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的,所以必须用两节课。
第四篇:几何证明思路与方法
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而言,不存在太多的难点,按照南京中考数学试卷的难易比例7:2:1来看,90%都属于基本知识点的考察和运用,剩余的10%则是分配在平面几何的证明和一元二次函数的动点问题上。接下来我就简单分享一下如何应对平面几何证明这个问题!按照以下的思路来走,可以使我们最大程度地拿到平面几何证明题的分数!
平面几何证明一般按以下三个思路来解决:
(1).“顺藤摸瓜”法
该类问题特点:条件很充分且直观,一般属于A级难度的题目,直接求解即可。
(2).“逆向思维”法
该类问题特点:一般已知条件较少。从正常思维难以入手,一般属于B或C级难度题目。该类问题从求证结论开始逆向推导,一步一步追溯到已知条件,从而进行求解。
(3).“滇猴技穷”法
该类问题特点:题目很简明,表面上看不出条件和结论存在什么关系。也就是在自己苦思冥想,死了几百万脑细胞之后依然无解。该类问题属于你痛不欲生的C级难度的题目。
方法:①从已知条件入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就写出什么结果,与结论相关的辅助线能作就作;
②再从结论入手,运用逆向思维,看能推导出什么结果就写什么结果;③合理联想,看看两次推导结果之中有没有关系紧密的,如果发现则以此为突破点解题;若发现不了,马上放弃,绝不浪费时间!
注:该类问题在写出各种推导结果是需注意条理性,忌杂乱无章!这样能保证我们如果“瞎蒙”对了某一正确步骤后者推导出一个重要条件时,能拿到相应的分数!所以考试时遇见不会做的题目,不能留“天窗”!
第五篇:教学设计思路
《圆的面积》设计思 路
盐矿小学
宋德兰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课程标准提倡让学“静态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更多地转向“动态的主动探究式学习”
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在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化曲为直”突破难点,同时进一步深化对圆的面积公式的理解。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和探索精神”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中,紧紧抓住“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激发学生从旧知探索新知的兴趣,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归纳、推理,利用等积变形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逐步归纳出圆的面积公式。
3、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我的思路是猜想——设想——操作——推导。其中的操作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剪拼,学生失败很多,但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的背后总是砌满了失败,研究的过程中失败总是伴随左右的。在学生的失败之中结合引导从而找到正确的剪拼方法拼成长方形,乃至于可能会有学生拼成其它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充分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充分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课尾,我淡化处理了具体求圆面积的教学,在公式推导出之后略加点拨,再结合实际生活练习。
20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