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朋友的脸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好朋友的脸
设计意图:
幼儿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们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坐,一起吃饭、玩耍、睡觉,有好吃的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但孩子们对好朋友五官外貌并不能清楚描述。本节课的设计是在上节课《画自己》绘画活动中,孩子们已经掌握五官的特点的基础上,让孩子们以彩泥的形式把好朋友的脸做出来,以增进好朋友之间的情感。教学目标:
1.学习将彩泥用揉、搓、压的方法在彩色卡纸上塑造脸部的基本外形和主要特征。
2.能根据需要取适当的彩泥,耐心细致地操作。3.迁移以往的感知,表现五官的经验,大胆进行创作,增进同伴之间的情感。
重点:用彩泥刻画好朋友的脸。难点:塑造脸部五官的主要特点。教学准备:彩泥、彩纸、牙签、音乐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
1.孩子们以结对子的形式,听着音乐《找朋友》进入教室。师:请小朋友找到你的好朋友一起坐好。
2.以猜老师的好朋友导入活动,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师:你和你的好朋友坐到一起了吗?今天我的好朋友也来到了这里,我来介绍一下她,请你们猜一猜她是谁? 老师介绍好朋友的五官特点:脸,眉毛,眼睛,鼻子,嘴,耳朵,最后可以提示一下发型。
3.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的脸,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好朋友的五官外貌。
二.操作过程。
语言引导幼儿,激起幼儿做陶泥的兴趣。师:今天,我们不仅介绍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还要把好朋友的脸用陶泥做出来,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1.请幼儿将做脸的泥揉圆形或椭圆形贴到彩纸中间压扁。
2.然后取适量泥做眼睛、鼻子、嘴、耳朵。3.最后对头部进行装饰。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耐心细致地操作,同时进行个别指导。
三. 相互欣赏,结束过程。
请小朋友听着音乐互相欣赏作品。活动延伸:
如有未完成作品的小朋友,请他把作品放到活动区下节课完成。完成作品的小朋友等下节课可以把作品加个漂亮的边框,和自己好朋友的作品一起贴到外面的主题墙去。
第二篇:《好朋友的脸》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橡皮泥用搓、压、围合的方法在油泥板上塑造脸部的基本外形和主要特征。(重难点)
2、能根据需要取用适当的橡皮泥,耐心、细致地操作。
3、迁移以往感知、表现五官的经验,大胆创作,增进同伴之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油泥板、橡皮泥、牙签。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猜好朋友的方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们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现在我来说说我好朋友的特点(面部的),你们来猜猜看他是谁?
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好朋友的面部的特征,大家猜测所描述的对象。
二、幼儿学习用搓、压、围合的方法塑造人物的脸。
师:以前我们画过好朋友的脸,今天我们要用橡皮泥贴一张好朋友的脸,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能在油泥板上贴出好朋友的脸泥?你是怎么知道的?
1、引导幼儿回忆以往的经验,知道搓条法可以塑造人物的脸。
师:我在画脸时是怎么画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出脸的形状?怎样才能把橡皮泥均匀地搓成长条?搓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橡皮泥搓成长条后怎么办?
2、幼儿讨论,教师归纳,并请幼儿演示方法:先将泥搓圆,然后把泥放在泥工板上搓长,搓长时用力要均匀,再在油泥板上用长条围合成长、方、圆脸,并将两端连接起来。
3、教师用搓、压扁和画的方法,将眼、鼻、嘴、头发贴到油泥板上,再用牙签进行简单的细节刻画,注意刻画时不要用力过大。
三、教师交待创作要求,幼儿操作。
师:先塑脸的轮廓,再塑五官。想一想做每一部分需要用多少油泥,贴的时候注意要轻轻地将油泥按在油泥板上。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耐心、细致地操作,同时进行个别指导。
2、幼儿相互欣赏泥塑作品,结束活动。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好朋友的脸》
大班教案《好朋友的脸》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橡皮泥搓、压、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迁移以往感知,表现五官经验,大胆创作,增进同伴间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好朋友的脸》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
2、尝试用橡皮泥搓、压、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3、迁移以往感知,表现五官经验,大胆创作,增进同伴间的情感。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橡皮泥工具、人物表情挂图、黑板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
1、通过观察挂图提问:“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有的笑了、有的哭了、有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笑时眉毛弯弯的眼睛眯了起来……)“请你学一学”(幼儿大胆表演,感觉表情的变化)2、组织幼儿观察好朋友的面部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
“他现在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眯眯的、皱眉头的……)“谁愿意把你好朋友的表情画到黑板上?”(个别幼儿上前简单绘画)
二、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搓、压、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1、讨论制作方法提问:“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子的脸?”(哭的、笑得……)“怎么做呢?”
(面部可以先搓圆、然后压扁,用小刀切割出人的脸部,也可以分别制作出人的五官)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指导提问:“你做的是谁?”
“他是什么样子的?”
“他的头发、身子是什么样子的?”(指导个别能力强的孩子)三、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提问:“请你猜猜这是谁的脸?”
“你最喜欢哪张脸?为什么?”(引导孩子从五官整体布局分析)四、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在下课时制作好朋友的身子。
本文扩展阅读:脸初指两颊上部,到唐宋时期开始指整个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体的外部等。
第四篇:大班泥工活动教案:好朋友的脸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
2、尝试用橡皮泥搓、压、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3、迁移以往感知,表现五官经验,大胆创作,增进同伴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橡皮泥工具、人物表情挂图、黑板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
1、通过观察挂图
提问:“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有的笑了、有的哭了、有的„„)
“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笑时眉毛弯弯的眼睛眯了起来„„)
“请你学一学”(幼儿大胆表演,感觉表情的变化)
2、组织幼儿观察好朋友的面部
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
“他现在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眯眯的、皱眉头的„„)
“谁愿意把你好朋友的表情画到黑板上?”(个别幼儿上前简单绘画)
二、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搓、压、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1、讨论制作方法
提问:“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子的脸?”(哭的、笑得„„)
“怎么做呢?”
(面部可以先搓圆、然后压扁,用小刀切割出人的脸部,也可以分别制作出人的五官)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提问:“你做的是谁?”
“他是什么样子的?”
“他的头发、身子是什么样子的?”(指导个别能力强的孩子)
三、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
提问:“请你猜猜这是谁的脸?”
“你最喜欢哪张脸?为什么?”(引导孩子从五官整体布局分析)
四、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在下课时制作好朋友的身子。
个案观察:
这学期杨申楠转入我们中2班,虽然他的年龄和别的孩子一样大,但行为表现不如别的孩子,有比较明显的行为退缩倾向。当别的孩子边听音乐边进行歌表演时,他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当别的孩子都吃完饭时,他才吃了一点点。想到家长期待的目光,我对他格外关注,教学活动时经常注视他,游戏时总是拉着他的手,日常生活中经常找话题和他聊。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效果不是很明显。
今天的泥工活动,我由于需要指导的幼儿太多,没顾及他,当我的目光移向他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他正和邻座的男孩一起学习怎样捏呢!他学的那么认真,笑得那么灿烂,忘形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可当他发现我在看他,马上收起了笑容。
我感觉到他对我存在戒备心理,我过多的关注让他感到压力。从此以后,我开始降低对杨申楠的关注度。渐渐地,他感觉我不那么注意他了,便开始放松起来,自然地投入活动,笑容也多了,逐渐能融入到集体中去了。
我总以为有行为退缩倾向的孩子需要我们多关注、多鼓励他们,但事实上,这样反而会让他们更紧张、更焦虑,所以,教师不妨降低关注度,给他们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表现真实的自我,这样做一方面便于教师观察,以便教师采取合适的方法走进孩子的心灵,另一方面也便于幼儿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尽快融入集体。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愉悦了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尝到了久违了的快乐,同时给我也带了启发和深思,使他们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有着一个爱幻想的大脑。通过本次活动,使我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无邪的童心,这是平时课堂上难以发现的,这次活动给了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一个创造设计的空间,活动中孩子们勤于思考,乐于动手,敢于创造,不论作品的大小、样式,只要他们动手了,只要他们感到快乐了,就一定有收获。
第五篇:好朋友 教案
好朋友(艺术)
v 活动目标
一、记住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学会跟唱歌曲。
二、通过欣赏梳头、扣纽扣、拉手等动作,激发幼儿学动作的兴趣。
三、让幼儿理解同伴间应互相帮助,友爱相处。
v 活动准备
一、《好朋友》歌曲磁带,录音机。
二、《拍拍手、点点头》磁带,《举你的右手摆一摆》磁带
三、幻灯片(图片)一套,(梳头、扣纽扣等图片)。
四、音游:小兔躲雨(音乐及材料)
v 活动过程
一、入场《拍拍手、点点头》及练声《小鸭和小鸡》。小结: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拍拍手、点点头、跳跳舞,真高兴。引入练声《小鸭和小鸡》。
二、引入游戏《举你的右手摆一摆》让幼儿感受在一起玩的欢乐。
三、今天,我们除了玩游戏以外,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图片,你们想看吗?出示幻灯片(或图片)问:她们在干什么?(她们在梳头、扣纽扣),欣赏其动作。学句子: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边动作边学句子。品德教育:在幼儿园里,大家都是好朋友,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还可以怎样互相帮助?请你用“你帮我来……我帮你来……”说一句话。小结:大家都怎样?(引出团结友爱)怎样用动作表示团结友爱?(手拉手),让幼儿学动作,学句子。边手拉手边提问: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什么?(我们都是好朋友),学句子,幼儿园小朋友在一起,都是好朋友,同伴间除有玩具大家一起玩,还应互相帮助,友爱相处。
四、学唱歌曲《好朋友》
1、欣赏一次,幼儿个别、集体分别学讲歌名。
2、欣赏二次,熟悉歌曲旋律、歌词,学打拍子。
3、集体跟唱(在位置上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4、集体表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五、音游:小兔躲雨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了一首什么歌?(好朋友),你们看小兔子也想和我们玩游戏,我们也和它们做好朋友吧。音乐开始:这是什么游戏?(小兔躲雨),请幼文档仅供参考
儿听音乐戴好头饰,准备游戏。小兔音乐:(小兔跳)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游玩吧!(轰 轰 轰……)雷声兔妈妈:下雨了,小兔子快躲进山洞吧!(小兔马上找洞避雨),找到洞避雨的小兔要帮助未找到洞避雨的小兔。小兔:让我来帮助你,小兔子快快来。小兔妈妈:太阳公公出来了,天晴了,小兔子,我们回家吧!(小兔跳音乐)。小兔子说:我们都是好朋友,团结友爱手拉手。小兔跳音乐离场。
秋游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用绘画表现秋游的快乐情景。
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和《秋游》的磁带。
2、《秋游》的一段录象。
3、幼儿绘画工具:纸、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边唱边走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1、师:让我们唱着歌去郊游吧。(听音乐边唱边走进活动室)
2、师:大家开心吗?唱着这首歌,你们会想到什么?
3、师:哎,ⅹⅹ小朋友想起了去秋游。这次秋游我们到过哪些地方?
二、看秋游的一段录象,回忆秋游最开心的事。
1、师:你们真了不起,还记得秋游的事情,可是我有点忘了,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看看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
2、看完录象后提问:谁愿意告诉大家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呢?(多请几位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棒,怎样把秋游的快乐留下来呢?(画出来)对把它画出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刚才有小朋友说:“和好伙伴坐在汽车里有说有笑,看着外面的风景真开心,你就把它画下来;有的说在蠡湖中央公园一边休息一边和好朋友分享食物很开心,你也把它画下来;还有的人说到桔子园里采桔子特别难忘,你就画下来。
三、提出作画要。
1、秋游时让我开心的事情很多,今天只要把最开心、最难忘的一件事情画下来。
2、我们先想一想画哪些人?画什么景色?该画在纸的哪里,想好了再画。
3、比一比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合理布局。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组织画面。
3、引导先画好的幼儿轻轻走下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或画好的同伴之间互相讲讲自己的图画,鼓励大胆的幼儿走下去讲给客人老师听。
五、作品欣赏与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