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心理健康《朋友眼中的我》教案
第十课
朋友眼中的我
教学目标:
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重点:
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鼓励,把批评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
教学难点: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
教学方法:活动情景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想知道是谁吗?(生答)老师拿出一面镜子,请学生上来看着镜子说说那位朋友是谁?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朋友吗?
2.师引导:“我们不仅能从这面镜子里看清楚自己,而且还能从另外一面会说话的镜子中找到自己呢!不信?那就让我们去找找看吧!”(同桌互相看对方的眼睛)
3.说说你在别人的眼里看到了什么?
4.揭题:朋友眼中的我。
师生交流
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2.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生如说了老师的缺点,师也要愉快地 接受组,互相说说别人在自己眼中是怎么样一个人。
3.指名说说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师:“你在老师眼中可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孩子哦!劳动积极,特别是做值日的时候„„” 师:“你在老师眼中也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特别爱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生的自画像和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你真棒!”、“你很出色!”
三、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在同学和老师眼中的自己,那么你们想知道自己在父母眼中是怎么样的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小品吧!”
1.学生表演小品(小品中,最后“父母”要对孩子提出期望)。
2.小结:在父母的眼中,大家都是最棒的孩子,如果你们在生活中多与他们交流,多和老师和同学交流,你会更了解自己,变得更加出色!
四、游戏“WHO AM I?”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猜猜他是谁?(游戏准备:一块大黑板,写上“WHO AM I?”)
1.首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个小组,以组里的一位同学为对象,写下他最可爱的地方和不足。
2.请全班同学一起来猜猜他是谁?(把写好的纸条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请写这张纸条的同学当评判。)
3.猜对以后问被猜的同学“你是这样的人吗?”
回答“不是”时提出:为什么别人眼里的“我”和自己心中的“我”有些 不一样呢?学生:1)我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没有把它当 作优点; 2)因为我没注意到这些;
3)我自己不觉得我是这样的人„„
4)同学没有完全了解我。
回答“是”时提出:当别人指出了你的缺点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学生发言,教育学生要以乐观、宽容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批评,把批评当作提醒,即使得不到公正、友善的评价,也能坦然面对。)
五、现场采访
1.请全班同学做小记者,就“你会怎样对待你的缺点?改正还是继续容忍它?”去采访自己的同学或在场的老师。
2.学生现场进行采访。3.请他们发表采访心得。
4.小结:让我们拿出行动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做得更好!
5.创设情境:小红是个二年级的学生,今天她碰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在座的同学帮帮忙,告诉她该怎么办?
事情是这样的:小红的字写得不好,每次作业她总得不到“优”,她曾在暗地里加倍地练字,可是总写不好,老师也曾多次提醒她要多练字。看着歪歪扭扭的字,小红苦恼极了,你能帮她出出主意吗?
(主要让学生明白只要坚持不懈地练,注意方法,要做好一件事并不难,在困难面前千万不要放弃,只要努力过了,即使进步很小,也是件好事。)
六、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更加完美,更讨人喜欢,改正自己的缺点,要相信自己一定行!
第十二课 发现别人的优点 辅导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让学生认识到赞美别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2.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到赞美和赞美别人的快乐,与人友好相处。
3.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掌握一些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赞美他人的能力。
【辅导重点】通过活动,掌握一些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能赞美身边的每一个人。
【辅导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赞美不是虚假的“讨好”,是真实的心声吐露,同时懂得赞美要有针对性,要自然,具体,不失时机。【辅导方法】故事法、游戏体验法、活动法 【辅导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赞美卡 【辅导时间】40分钟
【辅导形式】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课 【辅导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故事和大家分享,爱听故事的小朋友要准备好咯!1.讲述故事。《长颈鹿的烦恼》
(播放课件: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喜欢在树上跳上跳下的小猴子,有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有憨态可掬的小熊,还有长着长长脖子的长颈鹿„„有一天,长颈鹿和好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的游戏可有意思呢!大家玩得非常高兴。可是,长颈鹿发现小伙伴们总能够一下子找到自己。长颈鹿摸着自己的长脖子直叹气。喔!都是我的长脖子„„你们的脖子多好呀!)
2.师:听到长颈鹿的话,你们猜一猜它的好伙伴们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师生交流)师:长颈鹿不喜欢自己长长的脖子。可是它的朋友们都喜欢它的长脖子。因为它们经常把长脖子当成滑滑梯、秋千架„„长颈鹿的长脖子给小动物们带来了许多的欢笑、快乐。你们看,长颈鹿听到小伙伴们的赞美可高兴了。(播放课件)赞美在生活中可重要了。真心地发现他人的长处,真诚地赞美他人,可以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会赞美》吧。(板书)(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赞美的重要性并激发其学会赞美的欲望。)
二、情境思考,学会赞美 1.表演心理情景剧《这般赞美》
教师导语:的确,赞美的力量很大,人生缺少了赞美,就缺少了前进的动力。是不是所有自己认为好的赞美别人都能被他人接受呢? 请学生表演心理情景剧《这般赞美》。
在一节音乐课上,小东演唱了一首《加油歌》,结果由于太紧张,小东唱跑调了,而且有的歌词临场忘记了,小东垂头丧气地走回座位,这时,同桌小明拍手赞美小东:“你唱的太棒了,简直比原唱歌手唱得还好听呢!”小东“哼”了一声,趴在桌子上哭了。
学生看完后就交流自己的感受,还请交流:如果自己是小明,应该怎样对小东说呢?
教师小结:小明好心的赞美并没有让他受到欢迎,所以我们都要记住,赞美他人时一定要做到:态度真诚、内容具体、及时恰当。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心理情景剧,让学生体会到不是所有自己认为好的赞美他人都能让他人接受的,从而掌握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2.赞美小测试,了解学生是否会恰当赞美别人
老师想先了解一下大家会不会恰当地赞美别人?假如你遇到以下的情况时,你会怎样赞美别人呢?
①班上有一位同学唱歌好听,我会对他说:“„„” ②同学穿了一件新衣服,我可以对她说:“„„” ③同学在竞赛中得奖,我想对他说:“„„”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三种情况,让学生利用掌握到赞美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赞美他人。)
简单地说,我们在赞美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别人突出的优点,假如一个同学优点不明显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进步。这就需要大家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发现同学的优点和进步。
三、心灵感悟,分享赞美
1.过渡语:下面我们把赞美送给朝夕相处的同学吧!首先,要从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做起,大家想一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赞美呢?
生:学习、书写、纪律、体育、劳动、卫生、性格、特长、爱好„„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外在表现,内在修养,都可以成为我们赞美的话题。2.卡耐基说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那我们就从自己的同桌开始。请同桌两位同学面对面,微笑地看着对方,想一想同桌有什么优点值得你赞美。我要赞美你:某某同学,你有很多优点,我要夸夸你——
3.大家现在想一下,除了用语言送出的赞美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赞美,例如掌声、握手、拥抱、竖拇指、赞美卡„„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对他人进行赞美。让学生体验到赞美和赞美别人的快乐。尤其是从同桌开始互相赞美,从而促进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增加友谊。)
四、回归生活,送出赞美
师:现在大家想一想,除了老师、同学,我们还可以把赞美送给谁?(父母、清洁工人、医生„„)此时此刻,相信你很想赞美一下你周围的某一个人,那就快快的拿出你的赞美卡和笔,把你真诚的赞美写下来,把你热情的赞美送出去吧!(设计意图:事实胜于雄辩,通过这个交流活动,同学们更能亲身体会赞美的好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会赞美,端正其学习态度。)
五、总结巩固,升华赞美
教师小结:同学们,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他能使人温馨和快乐;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力量,他可以激发自信和希望。朗诵诗歌《赞美》: 赞美—— 是照在人们心上的 一束灿烂的阳光 她带给你情感上的温馨 她带给你生活中的自信 在生活的缤纷中 朋友
请坦诚地接受 请真诚地给予 请由衷地赞美吧
第二篇:朋友眼中的我教案
朋友眼中的我
教学目标: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学重点:
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鼓励,把批评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
教学难点: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教学方法:活动情景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想知道是谁吗?(生答)
老师拿出一面镜子,请学生上来看着镜子说说那位朋友是谁?你能向大家介绍一 下这位朋友吗?
2.师引导:“我们不仅能从这面镜子里看清楚自己,而且还能从另外一面
会说话的镜子中找到自己呢!不信?那就让我们去找找看吧!”(同桌互相看对 方的眼睛)
3.说说你在别人的眼里看到了什么? 4.揭题:朋友眼中的我。
师生交流 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2.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生如说了老师的缺点,师也要愉快地 接受组,互相说说别人在自己眼中是怎么样一个人。3.指名说说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师:“你在老师眼中可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孩子哦!劳动积极,特别是做值日的时候„„”
师:
“你在老师眼中也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特别爱笑,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生的自画像和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你真 棒!”、“你很出色!”
三、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在同学和老师眼中的自己,那么你们想知道自己
在父母眼中是怎么样的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个小品吧!” 1.学生表演小品(小品中,最后“父母”要对孩子提出期望)。2.小结:在父母的眼中,大家都是最棒的孩子,如果你们在生活中多与他们交流,多和老师和同学交流,你会更了解自己,变得更加出色!
第三篇:我眼中的心理健康
我眼中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意志坚强。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首先智力正常 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而情绪稳定与愉快 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那么如何调节心理呢?1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其实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第四篇: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他人眼中的我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第二课他人眼中的我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这节课,要让学生知道别人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同时也认识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从而开始思考自己的优缺点,进而引导学生学习改善自己缺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准备教案。
二、准备课件:小黑板、挂图、故事书等等。
教学方法:
一、故事
一、活动。
二、讨论。
教学课时:
一、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始这一课,他讲的是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和电影明星李连杰的故事,最后作小结。教师:“同学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你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你在人们的心中就拥有怎样的地位。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怎样的。”
二、让学生画一个心目中的他人,让学生把自己所画的图拿到台上展示,然后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说出图上人所具有的优缺点,接着让其他的学生猜一猜这是谁,同时说一说为什么你认为是他。
三、交流感受:通过刚才的展示,让学生仔细思考,自己为什么在别人心目是那样的。
四、进行小组活动:分小组进行交流,让小组内的同学谈谈他们对你的印象,记下同学们对你的评价。然后比对心目中的自己,进行比较,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并想一想为什么存在这种差异。最后用图表的形式把自己的优缺点展示出来,然后请同学帮助自己想一想该怎样来进行改进。
五、趣味活动:优点大轰炸。让学生们为成一圈,一次有一名学生坐在中间,其他学生对他进行赞美。然后进行讨论:在大家称赞的优点中你都发现了什么?被赞美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六、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思考改进自己的方法。
第五篇:我眼中的心理健康课
我眼中的心理健康课
北海中学张文丽
2013年济源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活动已告一段落,20多节的随堂听课,让我心中的疑问有所解答。对于心理健康课来说,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好的课?我个人认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不在于课堂的设计名目多么繁多,内容多么花噪,也不在于老师是多么会煽情,语言多么出口成章,更重要的是这节课是否能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有所顿悟。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师生关系的亲密融合。作为心理健康课的老师,一定要锻炼自己足够的亲和力,通过自己对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行为的巧妙运用,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松弛,心理距离缩小,直至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这样学生的表达才是他们真实的心理需求,这样的课堂解决的问题才会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只是流于表面,学生在教师的指挥棒下只是为了达到教师心中的那个目标而被动地进行一项一项所谓的“活动”,其实这是教师自己设置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的。当然,这不是课前的一个小游戏暖暖身子就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亲密沟通的,这需要整个上课过程中,教师对各个环节的“放手”与对学生的跟进点评,如果教师设置一个框架让学生往里边跳,那么学生的回答就可能会失去他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学生的思维就会受限,自然不利于学生思想的自然流露。比如教师设计这样的活动——调查统计“我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老师为了将学生引到人际交往的原则是尊重和真诚。当某生回答“厚道”时,老师却把它归为“宽容”,其实我们知道“厚道”说的是一个人纯朴善良实在,而“宽容”说的是人善解人意,心胸宽广,能宽恕人、原谅人,当然这样的归类就会违背学生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如果学生说一个词就归入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个词,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老师所罗列的词受限,接下来的回答就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无味。
二、课堂环节的丝丝相扣。虽然好的课堂要注重各个环节的逻辑性,但我觉得心理健康课环节的设计更应注重其逻辑性,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这样学生对于每个环节的学习才能顺理成章,对知识的感悟才会水到渠成。如果东一棒槌西一榔头,虽然名堂很多,但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思想转,很可能一堂课下来,匆匆忙忙,没有多大收获。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老师设计了四个环节:看图想象、动手创作、音乐想象、想象做画,每一个环节的完成意味着登上了想象的高峰,那么这四个环节到底有怎样的联系?究竟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且,问题的设计是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呢?听一段音乐去想象一个情境,对于一个专业人士来说尚且困难,到底适合不适合小学生?当然,事实上课堂效果已经证明这个环节实在是太难了。因而,我们在设计课堂环节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定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这样才不会陷入僵局,让课堂的活力冻结。
第三,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出现有这样的情况,在自己班里上的非常成功的课,结果换了一个班就形同虚设,或者难度大增,或者只是留于表面。这说明心理健康课内容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学生是否需要这样的一节课,是否迫切需要?如果学生认为意义不大,肯定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就会出现疲沓松散的状态;如果学生觉得难度挺大,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常出现无言以答的沉默,那么学生就不能活起来,课堂就没有了生机,学生就不能获得应有的体验,也不会出现顿悟的高峰状态。这就需要在上课之前,教师事先做一个调查,将自己的课跟学生做一个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会主动地回应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他的情感体验才能得到最大的调动,才会有所触动有所领悟。比如《绿色上网,健康成长》一课,不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缺乏有效的控制。所以,上课的重点不是讨论上网的利与弊,而是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慧眼辨真伪,尤其是面对游戏、聊天等诱惑怎么去抗拒干扰,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第四,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心理健康课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学生是在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那学生能不能动起来,这是极为关键的。怎样让学生动起来?不是说活动了就“动”了,也不是说活动了课堂就“活”了,关键是这样的活动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松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比如涉及友谊的话题,选择背景音乐时,就有所讲究,如果把周华健的《朋友》拿到课堂中来,就未免不够活泼显得凝重。比如涉及合理利用时间的话题,让小学生去规划自己的一天,相对来说学生的闲散时间比较多,用24小时饼图就会很有效果,就会很生动。而让高中生去安排,可能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毕竟高中生每天的时间都被学校安排得满满的,即使是课前也没有喘气的机会。因而,活动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有时候,学生能否动起来,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个课堂环境是否让他感到安全与放松,所以说,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学生的心理防御卸下了,他自然会动起来,从身体到思维,才会有一个解放,那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至于什么样的课是好课,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所谈只是自己见解。对于心理健康课来说,所有的人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总之,只要学生喜欢就是好课,只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