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卧薪尝胆》教案及反思
《卧薪尝胆》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徐庶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前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停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课文着重标准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
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会用“建议”造句
2、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会取得最终胜利的道理。
3、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课前互动: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想有好的表现吗?生:想!那么你们有信心能做到吗?生:有!接下来的课堂你准备怎么做呢?生各抒己见。好!有了目标。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接下来看同学们的表现。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地图,引出吴国和越国,它们之间发生了一则成语故事——卧薪尝胆。板书:吴国(夫差)→越国(勾践)
过渡:那么是谁“卧薪尝胆”?又为什么要“卧薪尝胆”呢?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板书课题,齐读。
(二)质疑课题,学习第4段
1、出示课文插图,看图尝试逐字解释课题。
2、找到文中对应段落,出示文段,指名读。
3、默读思考“卧薪”是哪一句,用“—”画下来,“尝胆”是哪一句,并“﹏“画下来,指名读。
4、采访学生尝“苦胆“的经历和感受。
5、为什么勾践要“卧薪尝胆”?找出本段中心句并画下来,思考:哪些方面表现出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引导抓住“白天、晚上、饭前”)解释“卧薪尝胆”
6、像这样,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方法叫“总——分”,其实以前的课文我们也接触过,如《北大荒的秋天》中第4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原野热闹非凡”展开的。
出示图画,学生看图说话:学生大扫除的场景、下课操场的场面 板书: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6、师范读,丢掉“时刻”、“提醒自己”,指生对比原文谈感受,从而体会出勾践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他不会忘记。
(三)穿越时空,回到会稽之战
过渡:那么“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呢?彭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穿越时空,到春秋战国时期那烽烟四起的古战场上去看一看。(播放视频动画《卧薪尝胆》)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习第2段
(1)出示文段,创设情境,朗读体会“万般无奈”、“只好”
(2)视频中,面对勾践的求和,打了胜仗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但是吴国谋臣们却很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他们纷纷(师引读——)
是啊!同学们真是明察秋毫啊!当时的场景就是如此。插入收集的资料,生阅读。
(3)面对勾践的求和,吴王和谋臣们都有什么反应呢?生扮演谋臣,师扮演吴王。(突出吴王的骄傲)
(4)用“建议”说话。
2、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就这样,勾践夫妇来到了吴国,开始了他们当奴仆的日子。
(1)出示文段,指名读。有一个词可以概括勾践夫妇在吴国的生活状况,找到并画下来。(“受尽了屈辱”)
(2)表现在哪些方面?(穿、住、做)
(3)这些对普通人来说很正常,为什么对勾践夫妇来说就是受尽了屈辱? 课件出示“分类”表格,指生上台拖入对应的选项,电脑检查正误。出示选项:穿的是锦衣绸缎,穿的是粗布衣;
住的是皇宫大殿,住的是石头房;
吃的是美味佳肴,吃的是粗粮;
生活上无忧无虑,生活上餐风露宿。
小结:堂堂一国之君,竟然沦落到卑贱的奴仆,这对勾践夫妇来说简直就是——受尽了屈辱。
(4)所有这些事情,只是一天吗?找出表示时间的词。(“整整三年”)(5)受的屈辱只有这些吗?插入资料,生阅读。
小结:由此可见,勾践夫妇在吴国的三年可谓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板书:忍辱负重)
板书:受尽屈辱
(四)通观结果,学习第5段
过渡:正因为这样,勾践回国后才不忘报仇雪恨,卧薪尝胆。
1、再次出示第4自然段,齐读。
2、出示课文插图,思考:勾践在卧薪尝胆时,脑海中会想到什么呢?用一两句话写下来。(生答)
是啊!正因为勾践的心中有“报仇雪恨,强大国家”的目标,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回国后,勾践仅仅只是睡柴草、尝苦胆吗?为了让国家强大,他还会做哪些事情?生各抒己见。(团结民心、培养大臣、训练军队、粮仓丰收等)小结:勾践亲自下田耕种,让国家富裕;又训练军队,让国力强大,所有这一切努力就是——发愤图强。(板书:发愤图强)
3、就这样,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五)拓展延伸,理解课题
1、学到这里,你从勾践身上明白了什么道理呢?指生交流。
2、师小结: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
出示:一旦设立了目标,就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生齐读,说明: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意思。
3、对照板书,揭示故事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指生试着讲述这个历史故事。
出示:(起因)
兵败会稽
甘当奴仆
忍辱负重
↓(经过)
卧薪尝胆
不忘耻辱
发愤图强
↓
(结果)
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报仇雪恨
4、课前,我们立下了要上好一节课的目标,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说是取得了成功。那么你们现在有什么目标?(学习或者生活上的)打算怎么实现呢?生各抒己见。
小结:一旦确定了符合实际的目标,只要我们有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我们就一定更能够取得成功!
过渡:鉴于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很好,老师决定送给大家一份神秘的礼物。出示成语和名言,生齐读。
(六)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2、课外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七)设计板书,勾勒全文
12、卧薪尝胆
战败求和
受尽屈辱 越国 ←————————————吴国
←————————————
报仇雪恨
卧薪尝胆
七、教学反思
1、这一课时,我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一旦设立了目标,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道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课前互动环节就设计了“问学生有没有信心能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准备怎么做”这个环节,采访学生之后我做了小结“有目标,肯努力,就一定会实现,接下来看大家的表现”。一节课下来,我把这个目标贯穿始终,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明白课文蕴含的深意做铺垫。学完课文,我提问学生“从勾践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都能答道“失败了不要紧,只要继续努力,一定还会取得成功”,这时我再出示“一旦设立了目标,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这句话,并点出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深刻内涵,可谓是水到渠成。
2、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到习作了,所以语文课上也要有适当的习作方面的指导。
首先,在学习完这个故事时,要对文中所表达的寓意有所总结,于是我出示了“读读背背“中的八个成语以及鲁迅先生的两句话“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以送礼物的形式,把好词好句送给学生,意在引导学生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其次,这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涉及到了“总——分”的构段方式,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看图说话的环节。让学生看着“下课的操场”和“大扫除时的教室”两幅图,运用总分的方式说一段话,学生基本都能组织好语言,我再相机点出以后的习作中可以运用这样的构段方式。但是,我考虑得不够周全,“总——分”的构段方式中“分”是重点,应该围绕着“总”展开。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想到了为了“报仇雪恨”除了书上的下田耕种、尝苦胆,还有训练军队、招募大臣等等,这些完全可以运用到“总——分”的训练中,让学生接着文段写一写“分”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这个总起句。
3、这是一篇历史故事,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会稽之战”这部分内容前,我播放了《卧薪尝胆》 个动画片,变书上抽象的故事为形象生动的故事,想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但是出示的时间没有考虑周全,我在学习第二自然段之前出示的,但是动画放的是整个历史故事,不是很契合。要是能够放在课前出示,以这个动画来导入就更好了。看完动画之后,学生对故事大概已经有了了解,我再相机说“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故事的时间、地点和背景”,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样过渡更显自然流畅。
4、“语文课堂,‘读’领风骚”,但是整节课,由于我的教学环节涉及到了听、说、读、写、练各个方面,环节多了,所以忽略了朗读课文的重要性,纵观整节课,学生读的很少。课文中很多关键词语如“万般无奈”、“只好”、“受尽屈辱”、“整整三年”都已经带着学生拎出来了,但是只是请了个别学生朗读,没有扩展开来让更多的学生朗读感受,齐读也少。造成了教学目标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项没有落到实处,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抓住朗读的重要性,要多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感受课文。
5、整节课下来,给人感觉教学环节有点多,太过面面俱到,以后的语文课上还是要尽量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努力营造一个“自主、快乐”的课堂。
第二篇:《卧薪尝胆》教案
设计理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已被我们很多老师所认可,将它放置在了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课堂中,朗朗的读书声不仅是在训练和发展学生的一种语文素养和技能,同时也是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发现去感悟得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学校也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长期课堂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三读”模式,即“读通→读懂→读好”。
三年级的孩子可以说是语文阅读的起步阶段,低年级时他们主要学习和积累大量的汉字词语,在此基础上,三年级开始就凭借这孤立的汉字,词语进入到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段、篇的学习。这中间的一个跨越,“朗读”将成为一座最好的桥梁。“三读式”的引进正符合他们的这种需要。然而一开始我们往往只把这“三读式”作为老师课堂中的一个操作流程或者说是课堂组织的方向。至于学生他永远都只是跟着老师在走,而我却觉得这样对待“三读式”是片面的,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训练发展学生读书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自能读书的习惯。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方法的,而“三读”从另一角度讲也正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这样好的读书方法如果能为学生所用,那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之一不就也达成了吗?因此面对《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教者正是从这一点考虑出发打破常规,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凭借教材引领学生掌握“三读”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读书高手,他要为大家读一个故事,名字叫“卧薪尝胆”。(想!老师播放课文录音)
2、同学们,你觉得他读的好听吗?为什么会觉得好听呢?(指学生说,教师借机板书)
3、那你们想不想和他读得一样好听呢?(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好吗?(出示目标: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二、读通
1、同学们,俗话说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读好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点一点的来。让我们先来读好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步读通)
你觉得怎样才是读同呢?不忙着回答,老师先请两个同学来读一遍,大家听一听,当当小评委。(指名两生读)
2、小评委,说说你听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评,师借机概括:正确: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来做到这些才叫读通啊。你们现在也来试着读通,同桌两生互做评委
4、你觉得同桌读的已经达到读通要求的,请他站起来(生站起)
你们有什么小经验告诉坐着的同学,怎样才能读通呢?(生说:仔细看清……)
5、还没读通的同学,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认真仔细的再来试一次。
三、读懂
1、读了这么多遍,读通了,那么到底在讲些什么,你读懂了吗?(出示:第二步读懂)这就是我们读好书的第二步:读懂。
2、再请大家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读一下,看看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读后说,理解:征服)
3、现在谁能不看书把你读懂的内容连起来给大家说说。
4、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读懂的?(生:读懂词句)
四、读好
1、我们都读懂了,知道了吴国和越过都想征服对方,把对方打倒。如果你是吴国的大王,你会怎么想?(指名学生说)如果你是越国的大王呢?
2、有了这样一种想法,那这时谁能来读读这句话,看你怎么读。(指读)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
3、他通过我们刚才的想象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所以读的这么好!你也能读好吗?(指名连起来读好)
4、太好了,老师觉得跟录音机里读得一样好,在给你来点音乐,肯定会更好。
5、配乐齐读。
五、小结
1、同学们,到现在我们把读好了,想一想看到现在对于要读好这一段话,你有了哪些收获呢?(指定说)
六、读通,读懂,读好§
21、按照这样的步骤,用上这些方法我们再来读好§2,好吗?第一步读通,我们同学自己来试一试。(学生读通)
2、读通了吗?请同学来读读。
3、评一评,是否读通。齐读。
4、从§2中你读懂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疑问?指名说。
5、连起来说说§
26、会嵇一战,越国打了败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践,此时你是什么心情?(生说)
7、是啊,勾践十分难过,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万般无奈,只好……当奴仆。同学们看着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8、谁能来读好这句话呢?(指读)
9、吴国的谋臣们知道了,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他们有的说有的说。
10、同学们作为吴国谋臣中的一员,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说)
11、谁来读好这句。
12、可是吴王呢,这时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他说________,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13、谁来当当骄傲的吴王,读好这句话。
14、一句句都能读好了,连起来试一试(指读)
七、小结
1、同学们,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来得及读好1~2自然段。从这节课中,大家又学到了那些新本领呢?(生说)
2、今天课后,就请大家先把1~2自然段有感情的读给你的同学,老师或者家长听,然后试着用今天学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来读好3~5段。
板书: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读好:有感情,想象,体会……
读懂:理解内容:弄清叫难得词句
读通:正确:不填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第三篇:卧薪尝胆教案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课文《卧薪尝胆》(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文章中有两个国家的皇帝,一个是吴王夫差,一个是越王勾践。
3、读准这两个词。
二、初读第四小节,理解“卧薪尝胆”
1、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 ——(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看!
2、你们说得真不错,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解释了“卧薪尝胆”这个词,请你赶紧去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中,用横线画出勾践“卧薪”的意思,用波浪线画出“尝胆”的意思。
3、引读:原来越王勾践就是这么来卧薪尝胆的呀!白天——
4、同学们,贵为一国之君的勾践回到越国之后,本可以每天都睡在柔软的绫罗绸缎之上,本可以每天都享用山珍海味,可是,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夜晚睡在柴草之上,饭前还要尝尝苦胆的味道呢?请你再去读读第4小节,找出原因。
5、生交流,师随机评价。(你真会读书!你真会思考问题!)重点理解 “兵败会稽” “报仇雪恨”(雪:除去)
三、学习1-2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让我们穿越历史,来到两千多年前的一场战争中寻找故事的起因。1.这场战争的双方分别是——吴国和越国。
作为交战国,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当然都想(引读)——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然而,战争总有胜负。会稽一战,结果如何?
2.战争结果——越国打了败仗。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的地位自然一落千丈。此时,他是怎么做的呢?
【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
3.学习第二节第二句话——感悟越王勾践“万般无奈”。
(1)抓住“万般无奈”、“只好”,体会越王勾践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内心的痛苦挣扎。
A、越王勾践,他是一国之王啊,他真的愿意去给吴王当奴仆吗?从哪看出来?
“万般无奈”是什么意思,你理解吗?(实在没有办法)带着你的理解读好“万般无奈”
(万般无奈”“只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勾践昔日为王,今日被迫为奴的无奈,可见作者的用词多准确啊。)
(2)借助象形文字,理解“奴仆”。
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他的主人可以对他想打就打,想骂就骂。随时可以把他买了或杀了。堂堂一国之君受到这样的羞辱,实在是屈辱啊!
B.你们知道勾践为什么非向吴王求和不可吗?(学生自由说)师引导:会稽一战,越国士兵死伤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如果与吴王决一死战,就会牺牲更多的越国士兵,百姓的生活会更惨,国家也就会灭亡。越王勾践除了向吴王求和当奴仆是别无他法了。
(师:从养尊处优的一国之君到生活悲惨的奴仆,其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可想而知,而勾践宁可自己受辱,也要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4)指导朗读这句话。(用你的朗读来再现勾践内心万般无奈的痛苦抉择)(板书:兵败求和)
过渡:面对夫差的求和,吴国的谋臣们是什么意见?(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
4.学习第二节三、四两句——感悟吴王夫差“非常骄傲”(1)设想:吴国的谋臣们会如何劝说夫差?
(2)理解“建议”并练习造句(放在句子不同部位练习)。出示:吴国的谋臣们纷纷建议(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
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过渡:谋臣们的建议,吴王采纳了吗?(3)“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读出骄傲
三、学习3-4自然段,了解故事经过
1.勾践夫妇来到吴国,他们究竟受到了怎样的耻辱?请你仔细读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勾践夫妇受到屈辱的语句。
在吴国,勾践夫妇穿的是(),住的是(),做的事情是()。这样的生活一共持续了()年。2.看图理解“舂米推磨”的意思。
“磨”,由上下两个圆圆的石头做成的,可以把米磨成粉。大磨盘需要几个人配合才能工作。一个人负责舀米,一个人或几个人负责推磨盘。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这样的活,吴王让谁干?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
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这些就叫——受尽屈辱,(板书:受尽屈辱)——读词
4、谁愿意把勾践受尽屈辱的场面读出来。(指读)评价:
不好——从你的朗读中,我还不能感受到勾践所受的屈辱之多,屈辱之深。好——你仿佛把勾践受尽屈辱,吃尽苦头和折磨的样子展现在了大家面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越王勾践的“辱”!——齐读
5、指板书:一个“尽”字,足以说明越王勾践所受的屈辱肯定远远不止书上所提到的这些,你还能想象到他会受到哪些屈辱呢?(吃剩下的饭菜;被吴国的大臣取笑讽刺挖苦,说他无能等。)
补充:夫差为了显示自己的功业,每次坐车去玩,总叫勾践拿着马鞭,在车子前头奔跑。吴国的老百姓就指指点点地说:“大家快来看,这个人就是越王,真丢脸啊!”勾践惭愧得恨不得有个洞可以钻进去。
还有比这更屈辱的事呢!
一次,夫差却得了重病。勾践主动用嘴巴尝了夫差的大便,并说自己懂得中医,从又苦又酸的大便中知道这跟春夏的气味相调和,是很好的征候。夫差非常感动,觉得勾践对自己十分忠心,病好之后就释放勾践回了越国。
为了自己国家的百姓能够得以生存,为了将来自己的国家能够东山再起,越王将这些屈辱全都忍下来了,这叫做忍辱负重。
过渡:就这样,他们在吴国整整(引读——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6.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
比较句子: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他们在吴国干了三年,回到自己的国家。你能体会出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多了“整整”、“才”,反映出勾践夫妇饱受屈辱,备尝艰辛,历尽磨难,也有着他对国家无尽的思念。“三年”,对于平常人来说,不应该算是很长的时间,但对于一个在敌国干着粗活,受尽了屈辱,度日如年的国王来说,那是一日三秋、度日如年!)7.越王勾践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他没有忙于享受君主的荣华富贵,而是“时
刻不忘报仇雪恨”。引读第四自然段。白天,越王勾践不去欣赏宫女的欢歌笑语,而是(亲自下田耕种),因为他没有忘记报仇雪恨;
晚上,越王勾践不去铺盖绫罗绸缎的锦被,而是(睡在柴草上),因为他没有忘记报仇雪恨;
每顿饭前,越王勾践不去品尝山珍海味的鲜美,而是(尝尝苦胆的苦味),因为他没有忘记报仇雪恨……
8、那么,是不是就这样晚上躺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尝尝苦胆的味道就叫做“卧薪尝胆”了呢?那我也可以做到啊!人人都可以做到卧薪尝胆了!
当然不是,除了这些,他还要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1)勾践还会干什么?自读第4节
(2)拓展:只是耕田就能使越国强大吗?他还会做什么?
引导:不断钻研兵法使兵队强大;钻研经济农业,使越国富强;还善用谋臣,批阅奏章……
为了使越国强大,他做了这么多事情,这就叫“发愤图强”(板书)——读词
9、卧薪尝胆除了要忍辱负重,还要发愤图强。可是,如果只干了一天两天,国家会不会变得强盛? 越王勾践坚持了多久?——二十多年,这就是一种精神,我们叫做坚持不懈——(板书)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故事结果
1.最终,他的愿望达到了吗?读第五自然段。(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2.指导朗读: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越王勾践的努力没有白费啊!一起读。
“终于”——好不容易啊!付出了多少代价才换来今天的胜利啊!现在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扬眉吐气、苦尽甘来了!——再读
五、体会“卧薪尝胆”的内涵
1.三年的忍辱负重,二十年的坚持不懈,皇天不负有心人,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此时,你们认为“卧薪尝胆”仅仅是指越王勾践睡柴草尝苦胆吗?(不是,这只是字面上的含义)谁读懂了更深的含义?
(指名说)卧薪尝胆,指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奋图强。卧薪尝胆,它体现了一种精神。
同学们,勾践通过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们在生活中要不要具有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呢?举例说。如我国坚持不懈地申请举办奥运会,终于成功的例子;我国的航天事业的突破。
六、回顾 故事内容,讲述故事
1.好故事要学会分享。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如果抓住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再加以一定的发挥,你就能把故事内容生动地讲述出来了。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纲,谁能看着黑板把卧薪尝胆的故事给讲述出来? 板书:
卧薪尝胆
起因:兵败求和 勾践
经过:忍辱负重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结果: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第四篇:卧薪尝胆教案 (本站推荐)
卧薪尝胆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变序学文,指导朗读。
知识目标: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情感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夸一夸越王或教育吴王一番。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越国和吴国的地理位置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的心愿。
3.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好不好?
二、导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出示图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一定都已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在干什么?
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他卧薪尝胆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2.谁愿意自告奋勇读一读?
3.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是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读读,想一想: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尝胆”懂吗?那么,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4.勾践是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板书:报仇雪恨)
5.帮助理解,指导朗读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了一只苦胆,()饭前,()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和课文中比一比,看看老师漏掉的是哪些词?这样好吗?为什么?
6.学生自由读,比较,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7.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书上把这几个词圈出来,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读出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来!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屈辱是什么呢?
2.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3.指名读。
4.为什么这些对勾践夫妇来说,是受尽了屈辱?
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___。
先同桌互相练说,再说给大家听。
5.对于勾践夫妇来说,这些就叫——屈辱!而且,这屈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真是(板书:受尽屈辱)
6.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勾践,你在吴国受尽屈辱,度日如年,谁来读?
四、导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可是,越国的大王怎么会跑到吴国去受尽屈辱的呢?
2.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大声朗读,可以轻声地读,可以在心里默读,还可以和同桌一起读等等,待会儿告诉老师原因。
3.交流,板书:兵败求和
4.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
5.指导读1、2句,读出勾践的万般无奈。
6.对此,吴国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7.指名读3、4句。
8.交流。“后患”指什么?
9.指导读出骄傲的语气。
10.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齐读)
五、导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最终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
2.齐读第5自然段(板书: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六、回顾第四自然段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来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七、写话,总结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
2.出示写话要求:
根据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夸一夸越王勾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示向越王学习的决心;
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他几句。
3.交流
4.小朋友们,后来根据这个历史故事,就形成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意思就是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八、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把《卧薪尝胆》的故事先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2.建议好学的小朋友课后读一读《破釜沉舟》等历史故事,准备在阅读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兵败求和
转弱为强
(受尽屈辱)
(灭掉吴国)
第五篇: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案、反思
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案、反思
《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知道他们都想征服对方。
二、精读
过渡:老师请你们看看这幅图,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这幅图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理解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板书:卧薪尝胆
(4)、同学们,这可是越王勾践啊,贵为越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
这句话也是这段的中心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
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说明了什么?
(仇恨和耻辱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2、牵动理解2——3自然段
师: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兵败会稽(补充资料)“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
(1)、理解第二自然段
越国打了败仗,出现了哪些情况?会稽一战,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后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
这时的越王已经是走投无路了,用书上的词语是:万般无奈。那是不是就一点点办法都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和。理解奴仆
指导朗读:读出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求和的样子。
你觉得勾践求和有哪些目的?
对此,吴王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后患”指什么?(越国再次强大,反攻吴国)看来他们都是有才能的人,看出了勾践的真正目的。
吴王因为骄傲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国家的君王来给自己当奴仆,任由自己使唤,这是一件多舒心的事啊,他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你认为吴王的决定对不对?
吴王的决定也给勾践翻身提供了机会。
指导朗读:读出吴王骄傲得意的语气。
齐读
(2)、理解第三自然段
勾践夫妇给吴王当奴仆,我们来说说奴仆是什么样的人?(没有自由,挨打挨骂、受屈辱)
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交流:
作为奴仆,仅仅做这些事吗?从哪可以看出?(受尽了)那他还会受到哪些屈辱?
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难尽那!但勾践硬是“熬”过来了,这就叫“忍辱负重”!(板书:忍辱负重)读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事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是不是屈辱之事呢?
师: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师:这句话假如这么说,“勾践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怎么样?
师:这个“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义就不同了。读书时要注意这个“才”字。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指导朗读读出受尽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觉。
3、牵动理解第五自然段
(1)、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
(2)、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再次读第四自然段
师:读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补充材料转弱为强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听课文配乐朗读
2、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教师小结: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练习:
写习字册
附板书:
20、卧薪尝胆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转弱为强
点评:
、教师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到位,构思精巧,以文中图入手,找出文中相应内容来理解“卧薪尝胆”,以为什么卧薪尝胆为主线贯穿全文,紧扣主线问题展开教学。
2、能紧扣重点语段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体会勾践受尽的屈辱、报仇雪恨、发奋图强。如对奴仆、万般无奈、免除后患等词语的理解。同时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说勾践当奴仆前后的区别,更好地体会了勾践如何受尽了屈辱。
3、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有效地补充相关资料,既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背景,有突出了人物个性特点,为更好地解读教材,理解教材,升华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4、能把练习4的相关成语有机的结合课文内容出示,让学生有效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