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教师带教案进课堂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带教案进课堂引发的思考
[摘 要]体育公开课上任课教师是否可以看教案?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从公开课现场延伸到网络之中。通过对不同场合、不同评论者观点的整理与分析,逐渐厘清“体育公开课上看教案”这一行为的本质。
[关键词]公开课;看教案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6-0046-02
一、案例概述
笔者于近期在南京市开设了一节高中篮球公开课。课上完之后,教研员组织听课教师进行现场评课,一位教师的评价内容为“公开课上不应该看教案”,笔者当场对此评价进行了一些解释,于是引发了一场“体育公开课可不可以看教案?”的现场大讨论,现场讨论又蔓延到网络上(这一问题被笔者以及多个教师带到不同的体育教研QQ群中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讨论)。
事情还原:公开课上到“自主分组练习”部分的时候,笔者在下达了相关的口令与提示之后即刻拿起教案,将刚才上课过程中感觉不完善和可改进的地方简要写在教案上,写好之后便立刻观察学生的学练情况,以确定最先去哪个小组进行指导。看教案和写字大概耗费了二十秒左右的时间,恰恰是这一细节,被现场看课的教师捕捉到并在后面的评课阶段对此举提出质疑。
二、观者与听者的观点
(一)现场看课者的观点
1.质疑者的观点
体育课看教案,真把自己当成文化课教师了,公开课看教案就是说明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不够熟悉,说明上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公开课展示的是最合理的教学目标、最精心的教学设计、最流畅的教学过程、最全面的教学能力,教师上公开课期间拿起教案,这一点对于教学过程的流畅呈现和教学能力的全面体现是有损害的。
2.中立者的观点
看教案可以,但是要注意什么时候看,上课忽然卡壳了再看那肯定是会被笑话的,但间歇的时候也未尝不可。看教案不应该是谈论的焦点,我们更应该把重点放在课的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上。
3.支持者的观点
体育公开课看教案是可以的,其他学科的公开课不也会看教案么?教文化的教师可以看,教体育的教师就不可以看吗?再说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说体育课不让看教案;公开课看教案不能代表教师对教案不熟悉,也有可能是教师对教案或者是教学过程的一种再设计、再优化。拿着教案走进课堂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对于体育课改的目标达成具有非凡的意义,试想教师上体育课将教案每两人发一份,学生花三分钟浏览一下,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这有利于学生领会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也有利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4.执教者的观点
笔者“拿起教案”这个行为是存在的,但是“拿起教案”的目的并不是“看教学内容”,换句话说就是笔者看教案不是因为笔者对教学过程不熟悉,而是笔者对之前教学过程的一种反思和完善,是一种对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的随机“生成”。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者生怕忘记所以要及时记录。即使“上课拿起教案”的行为在公开课中是不被允许,笔者也愿意承认这个错误,因为笔者不愿失去这样一个能够提升教学能力的良好契机!
(二)网络听者的观点
1.批评者的观点
看教案说明对教案还生疏;一堂流畅的体育课是没有时间去看教案的;中途看教案会被鄙视的;公开课要展示的是什么,是你的综合能力,是一种示范和引领,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看教案,这是一件多么不和谐的事情!
2.中立者的观点
没有任何一本教材说体育课教师看教案是错误的,因为看教案最起码不属于错误,体育实践课是户外课,所以才会讨论能否看教案。因为受课的类型限制,其他科目都是室内文化课,教师上课教案都是可以铺在讲台上的,体育教师看教案或许有点不协调,但这不是错!下下策:假如忘记了课的内容,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譬如把流程写在手掌心上。
3.支持者的观点
教案是课的预设,实际生成要根据具体实践而变动;排除教师忘记上课流程内容这一可能性的话,看教案就是为了重新捋顺教学思路,这是最为简洁有效的方式,试问还有其他什么方式能够比这个方式更好呢?课堂上遇到实际与设计有不符的地方,有必要做出调整,但这个调整只有一点点的时间,否则教学就不会连贯。在这样的情况下,拿起教案快速思考后调整,是最稳妥的方式。
4.执教者的观点
一个工作了十几年的体育教师,在上市级公开课的时候,基于更好地理顺教学思路和把握课堂教学形态的无心之举,却引发了如此大规模的讨论,讨论内容涵盖了教师的备课水平(主要集中在预设不够这一方面)、教学能力(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等,甚至讨论到一个教师最基本的教学素养!面对各种批评,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不论是日常的常规课还是带有表演与展示性质的公开课,真的就不能以“带着教案上课,以备教师能够随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来更改教案”的模式进行吗?你的备课预设真的是那么无懈可击吗?你的临场应变真的是应变对了吗?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和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体育公开课上看教案”并没有违反任何一条教学戒律,为何会引发这么大的批评声呢?我想这与体育教师头脑中的思维定势有关。
三、反思与总结
(1)公开课的目的是引领、示范和讨论,可以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但这不是演戏,不能完全按照演练好的“剧本”走,临场应该有所发挥。
(2)公开课允许出错,出错的时候主要看如何补救以及补救的效果如何。
(3)公开课上能不能看教案,这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如果是正常地看、合适地看、巧妙地看,那么没有问题,不正常地看、不合适地看,就有问题。
(4)体育课一般分为实践课(新授、复习、运用)和理论课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带教案的,一种是带教案的,缺乏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形式。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讨论和实验,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教学形式。
(5)看待公开课应该怀着一颗学习和研究的心,不能只去看别人的失误和缺点,有的人甚至将其放大,这样就失去了积极的意义,自身获得进步的可能性也不大。
从辩证发展的角度来看的话,所有的批评和表扬都会提醒自己离优秀还有很大的距离!在体育教学中,要敢于自我反省,敢于与不同观点者进行讨论,吸取各方优点,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 ?? 考 文 献 ]
[1] 曹锋.体育公开课观察视角之我见[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8).[2] 贾于宁.如何准备一节体育公开课[J].新课程(下),2015(5).[3] 茅志开.如何全面评价一堂高中体育公开课[J].运动,2015(10).[4] 胡艳梅.从别人的公开课中学习在自己的公开课中锻炼[J].河北教育,2003(4).(责任编辑 黄 晓)
第二篇:一场课堂讨论引发的思考
形势政策论文:一场课堂讨论引发的思考
形势政策论文
一场课堂讨论引发的思考
2011级电气七班
朱丹阳
20114362 2011级电气7班 朱丹阳
形势政策论文:一场课堂讨论引发的思考
20114362
一场课堂讨论引发的思考
形势政策已经结课了,在形势政策这几节课中,老师和我们谈到了经济、就业、形势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但是,最令我感触深的是一场关于“如何快速成长为党员”的讨论。
大家首先谈了入党的原因和动机。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入党有很多可以有很多利益,在毕业的时候可以通过党员这个身份获得更好地工作;有的人认为入党是一种光荣,每个人都应该追求光荣,所以得出了入党的必要性;有人认为入党的利益在里面,但更重要是入党的先进性,可以提升自己。
在我看来,入党首先是无上的光荣,这是因为党的先进性、党的科学性;其次,党组织选拔党员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过程,如果能入选党组织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有自己的信仰,信仰马克思主义,这种信仰使我们努力入党,使我们向党靠拢并做出自己对党的贡献。并不仅仅是党费,更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这是一种负20114362 2011级电气7班 朱丹阳
形势政策论文:一场课堂讨论引发的思考
责任的精神,愿意为自己信仰付出的精神。
入党的动机不对,或入党后思想改变了是非常危险的。思想决定行为,有些人思想不对会做出错误的决定、错误的判断。比如一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在入党的时候,也大声吼出“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请党组织考验我”,但是等到自己有了实权时就暴露了他们人性中贪婪的一面,这种人是必须从党的队伍中剔除的,他们破坏了党的形象,背离了自己的信仰,一个连信仰都能背弃的人,必然能背弃亲人、组织、国家。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修正自己的思想,时刻反省自己,古语“吾日三省吾身”也非常适用于想要入党的同学和已经入党的同学。
之后同学中有人讨论了党的性质,什么样的人可以入党,有人认为入党首先要学习好、能力强,还有同学认为入党思想要纯洁,虽然人是物质的,入党的思想也应该纯洁,利益上的考虑可以有,但是不能太多,否则以后就会出现政治错误。
我认为这是对的,并且首先应该考虑思想的纯正,在思想态度端正情况下选出最为优秀的人才可以入党。
为什么说思想端正比能力强重要呢?在前文也提到思想的重要性,这里再举一例。最近的反腐浪潮中,有一例高官落马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李春城,前段时间刚刚当选候补委员,却突然因腐败而接受组织调查。李春城的能力非20114362 2011级电气7班 朱丹阳
形势政策论文:一场课堂讨论引发的思考
常突出,曾任哈尔滨市副市长、成都市副市长。2001年2月任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2003年6月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2003年8月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5年1月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2011年9月任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同时,他
曾经改革的大手笔也得到过百姓、政府、党组织的肯定,他的升迁速度也足以体现他能力之强。但现在腐败之迹一漏,被党毫不犹豫的调查,这充分体现出在反腐败问题上,党的主张是一贯的、明确的,党内绝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任何人搞腐败,不论其地位多高,资格多老,功劳多大,都必须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重罚。
我一直以来都梦想可以成为党员,但是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进展,思考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我认为自己是能力有所欠缺。我的思想很端正,但是没有向党组织表达出来,应该积极向党组织联系,努力变得更为成熟,才能够配得上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才能真正成长为共产党的一员。反思自己的思想,态度端正,但还远远不能达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次课堂讨论对我来说让我的思想有了很大进步。最后老师总结了党员的选拔。党员选拔是经过漫长的、复杂的程序,这些过程都是对党员的考察,只有经过长时间、各个方面的考验的人,才能成为合20114362 2011级电气7班 朱丹阳
形势政策论文:一场课堂讨论引发的思考
格的党员,纳入党的队伍中来,成为群众中的骨干,逐渐成为核心力量。在我校党员的选拔经过四个步骤,其中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与政审、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这三个程序是决定能否入党的程序,严谨、复杂、注重细节是考察接收党员的特点。
这次的讨论触动了我的心弦,严谨的思考之后才发现自己距真正党员的差距,但是反省到自身的缺点也是一种进步,以后会更加努力,关注时事,关注政策,关注内心。
20114362 2011级电气7班 朱丹阳
第三篇:廉政文化进课堂教案
廉政教育教案
一、教学主题:清政廉政
二、教学形式:歌唱、朗诵、赏图、辩论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懂得廉政的含义,以此来辨别生活中的廉政与非廉政现
象;弄清廉政的意义,以此为基础走向社会宣传廉政。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辨的能力,并能养成廉政自律的好习惯。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廉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激发学
生的爱国之情。
4.创新目标: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做到廉政自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到廉政自律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廉政与学生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遵纪守法,廉政自律名人的案例 2.学生收集的廉政事例 3.贪官事例及一些漫画 4.辩论会的组织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毛泽东反腐倡廉》
2.让学生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师生互动,感受廉政
1、你还知道那些这样的故事?将给大家听一听。
2、与学生交流故事。
(1)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就是一个廉政奉公的人。他六十岁寿辰那年,当地许多人都送来了厚礼连皇上也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可于谦却一一回绝了他们的礼物。
(2)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3、师:同学们,听了这么多例子,你有什么感受,廉政对社会有何作用?
4、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明确:(1)廉政才能取信于民。
(2)廉政是美德之一,受人爱戴。(3)廉政可抵制物欲横流。(4)廉政是大公无私的表现。
(5)廉政可提高人的内在修养。
(三)播放有关贪官漫画,思考:如何做到廉政?
(四)辩论会:
正方:防止权力腐败重在教育; 反方:防止权力腐败重在监督。
把学生分为三组分别为A,B,C,其中A,B组进行辩论,C组与教师进行评判。
(五)教师总结本次辩论的意义
通过A,B组精彩的辩论,我们知道了制约权力的双把利刃,教育与监督,然而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又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记住:” 廉政”的含义是,懂得勤俭节约,洁身自爱,自律自强,大公无私,懂得弘扬”敬廉崇洁”,人人都知诚信,人人讲信用,守诺言”.我们可以做的是: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讲诚信话,做诚信事,不互相攀比,不找关系,不搞小特殊,不盲目追星,努力学习,为了个人的理想,更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一次昧着良心的伸手可能不算什么,一个官员的腐败阻挡不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民族振兴的根基-----我们在座的各位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如果从小就被腐败的思想所腐蚀,那倒下的就不再是各个贪官,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以请大家牢记: 廉政在我心.七、教师总结本节课目的:我们要知道廉政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永远的道德标准,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具有以德立身、清政廉政的意识,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从小树立廉政自律的意识,时刻提醒自己廉政就在我身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八、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廉政的诗集。2.收集有关廉政的名言。
第四篇:法律进课堂教案
法律知识教案
我们身边的法律小故事
年级:一年级 教师:周萍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
2、知道驾车、交通等都与法律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学内容:
说到法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因为法律、法规的约束,才得以让我们生活的如此安定。
例如:与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税收等有关的是:经济法;与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关的是:环境法;与结婚、抚养、赡养、家庭暴力有关的是:婚姻法„„
除此以外,驾车、交通等都与法律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下就是一个案例。今年的3月1日,正巧也是我爸爸40岁的生日。正因为这是一个大生日,所以,妈妈、爷爷、奶奶便决定给爸爸办得隆重一点,宴请了许多的亲戚朋友以及爸爸的同事、同学们。在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是家中有车的,但那一天却为了防止酒后驾车而没有开车来。
而开车来的有八位左右,他们都自觉地在自己的杯中倒满了饮料,没有一个人倒酒,因为大家都应该知道,喝过酒的人是不能开车的。根据交通法规定:酒后驾车最轻被处以罚款200元,重则被扣分甚至处以刑事拘留。虽然有些司机明知故犯,知法犯法,内心存在着侥幸心理。可是他们却不是这样,因此,不管别人怎么劝,他们都坚决不喝,一个劲的和劝他喝酒的人打圆场,最终真的是滴酒未沾,我也真的打心眼里佩服他们——这是对自己、对家人、也是对他人负责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可见这些叔叔们肯定是无论做啥事都会很认真很负责的!我为爸爸有这样的亲戚、朋友而感到自豪!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们是不是也认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一定是个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人,更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
然而,同样是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全家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奥体中心打羽毛球。尽管去奥体中心的路上人、车都很少,但是红灯挺多,并且时间也挺长的。有的司机一看没人,就闯红灯、横穿马路,违反交通规则;有的行人在指示灯为红灯的时候,不顾自身的安危,旁若无人、大摇大摆地穿街而过,好像马路上只有他一人,更或是他不是肉身,而是金刚不坏之身,每每有这样的行人过街时,常令一些正常行驶的司机猛踩刹车,那尖锐刺耳的磨擦声听起来真的很恐怖。每到这时,爸爸就会再三地教育我:“千万不要乱闯红灯,你看,多危险啊!出了交通事故最受伤的还不是你自己!”
由于一些人为了自己的方便,连小学生都能做到的“红灯停,绿灯行”他都做不到,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了各种交通事故,中国每年在交通事故上死伤几十万人,这些血淋淋的数字难道不可减少甚至避免吗?我想,随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逐渐加深,由被动执行转变成主动遵守,全民素质提高以后,应该是可以的吧!
在21世纪,全社会都提倡要和谐发展。我认为,和谐发展除了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下功夫,还应当在提高全民的素质方面多下功夫。当然,要想提高人们的素质,则必须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我立志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法律知识教案
青少年维权法制教育小常识
年
级:二年级 教
师:马玉琴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
2、了解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
今天我来给同学们讲授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作用。大家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触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今天在坐的都是小学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所以,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但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案例:一个是发生在2004年的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那年四月份的某天下午,该学生将自己买来未吃的冰棒咬破一口,再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棒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己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来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再给同学们讲一个2003年发生的案件。被告人刘某年仅15周岁,原是四中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进网吧玩了一下,觉得挺好玩,以后就经常到网吧玩,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网吧和游戏机。但父母不给钱,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敲诈钱财。一天,他在四中操场玩时,看见同学方某,刘某就走上前要方某给他钱,并威胁方某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自己认识许多社会上的人,不给钱就叫人来打死你,方某很怕,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刘某。以后刘某陆续向方某要了三次,共计六十余元。其中有一次,刘某逼方某带他到方某父亲那骗借了三十元钱。最后一次,被告人刘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给,刘某便将方某带到一偏僻地方,用玻璃刮方某手掌,用烟头烫方某,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钱交到刘某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方某才将这件事告诉其父亲。方某父亲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刘某抓获归案。刘某在接受审判时说道:“我以为只是敲诈同学的钱好玩,并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2款规定:犯抢劫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刘某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件。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厅,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送进班房。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特别是马上暑假就要到了,什么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我们办案实践中发现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被带坏,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法律知识教案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小妙招
年
级:三年级 教
师:张文君 教学目标:
1、如何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
2、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该怎么办? 教学内容: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如我在99年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我市甜梦歌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一住宅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进屋后要陈某拿钱,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王某见状退出房外。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少,不辨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政策,我们对他作不起诉处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极主动地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
(二)树立自尊、自、自强的意识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如我办理的舒某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一名中学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给他转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三)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须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对于这一点,我们办理的发生在去年十月份的一个案例,对同学们很有借鉴作用。那天住在某村附近的小女孩娟娟放学后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往家里赶,罪犯王某看见娟娟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往家赶的样子,王某心想:这个小女孩家可能大人没在家,我就跟着她,待她开开门后就冲进她家抢点东西。于是王某就一直跟着娟娟。走了一段路后娟娟发现后面有个男青年一直跟着她,心里很害怕,在走到自家房子门口时,她想:如果我现在开门进房间的话,这个坏蛋一定会冲进我家干坏事的,我不能开门。娟娟一直在家门前马路上逛来逛去,王某见娟娟没开门就躲在马路对面等。过了一会儿,娟娟看见隔壁的张阿姨走了过来,就立即凑着张阿姨的耳朵把她遇到的情况告诉了张阿姨。张阿姨叫娟娟去开门,她立即打110报警。在娟娟开门后,王某就冲上前将娟娟逼进一个小房间里反锁起来,并威胁娟娟不准喊叫,他自己就到娟娟父母的房间里翻东西。在王某翻东西时,由于张阿姨报了警,公安人员及时赶到将王某抓获。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方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人总是心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法律知识教案
法律小知识
年
级:四年级 教
师:江敏 教学目标:
1、哪些人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2、哪些人属于未成年人?
3、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教学内容:
1、哪些人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第5、11、1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2、哪些人属于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凡年龄不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都属于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成年人人口大约有4亿,占全国人口的34%。未成年人正在学知识,长身体,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差。为了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立法是一个重要手段。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所有侵害青少年利益、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法通则中的有关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 政治权利:主要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主要包括: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的权利,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人身自由的权利主要包括: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国家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权利 主要包括:劳动的权利,休息的权利,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 主要包括:受教育的权利,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是国家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的职责,对于每一位公民来讲,只有知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
法律知识教案
外出不要怕 安全巧筹划
年
级:五年级 教
师:张萍萍 教学目标:
1、在你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做到的方面。
2、学会自我保护招数。教学内容:
1998年10月18日,人们被狮子星座的流星雨闹得沸沸扬扬。不少家庭、不少孩子站在凛冽的风中去领略大自然的奇观,去欣赏神奇太空的壮景。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14岁的女孩马旻和堂弟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观赏流星雨的人群。为了能看得清楚,他们跑向附近的一个大操场。凌晨3时40分,两个人都有了冷意,便想回家去穿衣服。走在半路,忽听后边有人大喝一声:“站住!”只见一男人手提黑色橡胶警棍,出现在姐弟面前。问他们是什么关系,要查看他们的学生证。姐弟俩以为此人是夜巡人员,放松了警惕。姐姐拿出了学生证,弟弟没有。“夜巡人”陪他们往家走。在离家还有300米的地方,“夜巡人”对堂弟说:“你回去取学生证,我和你姐在这等。”当堂弟和家长从家跑出来时,前后仅15分钟的时间,姐姐和“夜巡人”都不见了。几天后,在一小树林中发现了马旻的尸体。(此案已告破,凶手已被处决)。
在你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1.先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
2.尽可能结伴而行。
3.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走小路。
4.在僻静的马路上,面对车流行走,不背对车流,以免有人停车袭击。
5.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哨子、报警器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匪徒面部,吹哨求救等。
6.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7.乘地铁时,和其他乘客坐在一起,尽可能坐在靠近站台出口的车厢,坐靠近车门的位置。
8.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9.提包要斜挎在肩上,包不要背在靠马路一边,以防坏人抢掠。
10.家门钥匙放在身上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如兜内、脖子上、衣服内),也不要放在包里,即使被抢,你仍可进家门。
11.走夜路时,一定要昂首挺胸,即使害怕,也要抖擞精神,要让企图袭击你的人望而却步。
12.如怀疑有人跟踪,应试着横过马路,看看那人是否仍跟着你。若该人紧跟不舍,你应跑向附近人多的地方报警求救。
13.横穿地下过街道时,谨防抢劫者在地道两头围截,要结伴行走或跟随大人一起走。
14.要尽量避免在无人的汽车站等车,这样,你容易成为坏人袭击的目标。
请你学会自我保护招数:
外出活动不要怕,结伴而行正气大,电筒哨子手中拿,胆大心细巧筹划。法律知识教案
你知道怎样正确报警吗?
年
级:六年级
教
师:邹燕 教学目标:
1、在你外出的时候,最好能做到的方面。
2、学会自我保护招数。教学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免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当遇到危害时,及时正确地报警是首要环节,一旦报警出现失误,不仅会使公安机关失去战机,而且还会使受害者受到更大的损失。因此作为家长不但应该熟练掌握几种最常用的报警、急救方法,还应该教会孩子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1、遇事拨打“110”
“110”是警方为了更及时地打击犯罪而独立的报警服务台,全天候接受公民的报警和求助。打“110”是最为快捷的一种的报警方式。
2、报警内容要具体确切
报警的主要内容有:发现、发生案件的时间、地点;现场的原始状态;有无采取措施;犯罪分子或可疑人员的人数、特点、作案工具、相关的车辆情况(颜色、车型、牌号等)、携带物品和逃跑的方向等等。打“110 ”报警时还要讲清你所在的位置、使用的电话号码、联系方式。
3、就近迅速报警
如果你身边没有电话,或者遭遇到现行侵害情况危急,要到距自己最近或最方便的公安机关报警。如果在报警途中遇到巡逻值勤的巡警、交警,也可以向他们求助。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便于警方出击。
4、灵活机动报警
万一你遇到歹徒的袭击,无法报警,或因身体行动不便,要及时委托家人或周围的群众帮助报警。对一些非现行案件,也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报警,注意书信内容要真实,字迹要清楚。
5、及时医治身体伤害
如果你遭受不法侵害伤情十分严重,在请他人报警的同时,可以先及时到附近的医院就诊,要注意保存好病历、各种辅助检查(如X线、CT检查等)的结果,并及时送交公安机关。
6、准确提供物品损失情况
说明是什么物品、它的颜色和形状如何以及损害程度如何,陈述得越详细,对破案越有利。如果你被盗抢的是移动电话、寻呼机或存单、存折等物品,要及时到有关部门办理停机或停止付出手续。
7、正确保护现场
报警完毕后,被侵害人或目击者应在现场等候民警的到来。对一些杀人、抢劫、盗窃等案件现场,还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在民警到来之前,除搭救伤员外,不让任何人进入。
注意事项:教育孩子不要在没事的情况下因为好奇或好玩而随意拨打上述几个重要号码或虚假报案,否则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为了能及时掌握未成年孩子的情况,在紧急情况下能与相关亲友学校、派出所、急救站等能很方便地取得联系,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应当将一些必要的联系电话常备,以便应急使用。
8、反击歹徒的攻击 教学目标:
1、学会反击歹徒的攻击的方法。教学内容:
现在我来告诉你们自卫反击时能制服歹徒的重要部位。
裆部:人的要害部位,准确攻击,就会使人剧痛;
眼睛:防护薄弱,怕沙土等刺激;
咽喉:神经密集,受力有疼痛或窒息感;
颈侧:有颈动脉,受力可导致头晕或昏迷;
腋下:因神经丰富,受力会疼痛难忍;
太阳穴、后脑、膝(肘)关节、腹上部、肾腰部都是敏感部位。
如果你被歹徒围困,选择歹徒的薄弱部位反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路遇劫钱怎么办 教学目标:
1、如果路遇劫钱怎么办? 教学内容:
当《古惑仔》在大陆热映时,劫钱便流行起来了。今天主要讨论一下“学生劫学生”,受害人应该怎么办?
镇静最重要,害怕也不要表现在脸上。如果他索要你全部银子,那不用担心,他是新手,随便给他一些(如果逃不了、打不过的话)。
说话时的语气一定要表现出你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并毫无惧意,适当暗示他自己不怕打架。
说话最忌慌里慌张,左顾右盼。这样可以助长对方的士气,灭自己的威风,对方会更加凶狠。不要哀求对手,这样会使他有成功感,并且不会放过你。
如果对方有很多人,最好移步到一面墙前,以防动手时腹背受敌。如果对方是单人,不用惧怕,没有人会为了你身上的几十块钱在马路上大打出手。你可以转身便走,如果他不让,你尽可以把近日的不爽发泄在他的身上(注意不要下手太重)。
如果对方是一个人,并想用武力夺取你的银子,你应先观察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其他同伙,然后解下书包等累赘,以便在打斗中不处于劣势,牢牢记住“狭路相逢勇者胜”。
如果对方人多,并想用武力夺取你的银子时,最好不要与之打斗,尽量拖延时间,等待警察或认识的人帮助。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有“破财免灾”的念头。
如果你是女生,那就没有什么可学习的,因为一般男生是不劫女生的,劫钱只是要显示他们的豪气罢了,劫女生显不出豪气。
总之,面对恶人不懦弱,不害怕,冷静,沉着,一般会化险为夷。
法律知识小测试
一、单选题: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A)
A人民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
2.小明刚满13岁,一天他向母亲要了10元钱买了个文具盒,其母认为文具盒不好看,向文具店老板提出退货。关于小明的购买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有效,因为从事该行为无需其母同意 B无效,因为小明还未成年 C有效,因为事先已经其母同意
3.国际消费者组织规定的“世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每年的(C)
A3月5日 B3月12日 C3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C)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独自居住。
A十四周岁 B十八周岁 C十六周岁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B)的公民。
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7.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B)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12周岁 B14周岁 C10周岁
8.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公民是(C),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9.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C)的权利。
A旅行费 B营养费 C 抚养费
11.我国预防未成年蛤犯罪法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B)
A食品 B烟洒 C生活用品
12.发生火灾时要拔打(B)报警电话。
A110 B119 C120
13.世界环境日是(A)
A6月5日 B5月6日 C 6月25日
14.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因流域内森林遭到人为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水泛滥,大量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这说明(B)
A人类活动肯定破坏环境
B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15.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A)取得联系。
A监护人
B保护人
C 负责人
16.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C)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禁止进入 C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17.遇到有坏人进行抢劫、盗窃、强奸、杀人时,遇到有人打架、斗殴、械斗时,自己、家人或旁人在紧急状态下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时,都可以打报警求助电话。请问下列号码中哪一个是报警求助电话?(B)
A119
B110
C120 18.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珍贵稀有物种受到世界瞩目。请问下列哪种动物属于我国珍稀野生动物?(A)A大熊猫
B斑马
C山羊
19.父母为了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私自查看了子女的日记。这种做法从法律上看(A)
A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 B侵犯了子女的荣誉权 C侵犯了子女名誉权
20.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它告诉我们(A)
A要遵守交通规则 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 C遇事要互相礼让
21.李某身患残疾,赵某就拿他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并给他起绰号。赵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C)
A隐私权 B荣誉权 C人格尊严
22.王某踢完足球后,将复读机遗忘在学校的球场边,后得知被同学陈某拾得,便找其追讨,陈某却一口回绝,其理由是拾得的东西理应归自己,拒不归还。王某这时应该怎么办?请你为他出个主意(B)
A纠集朋友帮忙,强行讨回 B向学校保卫科报案,或向陈某说明拾物不还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C搜查陈某的书包
2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A)
A吸烟
B聊天
C停留
24.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是侵犯公民的(C)
A肖像权
B隐私权
C生命健康权
25.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B)
A宪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26.未满(B)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车上路。
A 10
B 12
C 14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行为侵犯了未成年的合法权益。(AB)
A学校拒绝招收一位左臂被截去的儿童入学
B教师对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责令其面对黑板站立一小时 C老师家访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
2.灯娃5岁的时候,在游泳馆里表演,创造了在水中前滚翻424个,后滚翻147个新纪录,获得了劳务收2800元。在父亲带领下。灯娃主动到当地税务部门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240,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年龄最小的纳税人,并受到群众的赞扬。这一事例表明(ABC)
A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兵
B公民要依法自觉纳税
C纳税是光荣的3.王某(8岁)在父母离婚后随父生活,因与继母不和被父亲赶出家门。对此,王某可以向(AC)等部门请求保护。
A公安机关报
B劳动部门
C未成年人保护组织 4.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当根据(AC)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ABC)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A旷课、夜不归宿
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ABC)。
A图书
B报刊
C音像制品
7.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学的家长推上被告席。寻这一案例正确的说法是(BC)
A乡政府不应干涉家庭关系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国家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AB)
A吸烟
B酗酒
C 参加宴请
9.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设(AB)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营业性歌舞厅
B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
C商场
10.《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不得歧视(A)未成年人或者(C)的未成年人。
A女性
B男性
C 有残疾
11.青少年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是因为(ABC)
A毒品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使人中毒死亡
B吸毒浪费大量钱财,影响家庭幸福,甚至导致家破人亡 C吸毒诱发各种犯罪
12.青少年路遇犯罪分子时,正确的斗争手段有(ABC)
A向“110”报警
B借助社会力量,抓获犯罪分子
C记住其特征,注意其去向,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13.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以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当这些学生遇到侵害时,感到气愤,但却惊慌失措,紧张害怕,往往自认倒霉,很少报案或告诉家长、老师。假如你遇到类似情况,应该(ABC)
A敢干、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B力求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C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4.李某夫妇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迟迟不让已九岁的女儿上学读书。李某夫妇的行为违反了(ABC)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15.属于我国《未成年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有(ABC)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
B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儿童、少年和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
C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
三、判断题:
1.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8周岁入学。(×)
改: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2.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3.公民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收税的义务。(×)
改:公民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收税的权力。
4.在公路上,行人应当承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5.商场为防止商品丢失,搜查顾客身体是合法的。(×)
改:商场为防止商品丢失,搜查顾客身体是违法的。
6.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指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拆开。(√)
7.森林是陆地生命的摇篮,是消减环境污染的净化器。(√)
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公共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9.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10.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蝗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四、简答题: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哪些行为属不良行为?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列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1、旷课,逃学;
2、未经家长同意,擅自外出夜不归宿;
3、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管制刀具;
4、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5、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6、盗窃财物,故意毁坏财物;
7、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8、观看、收听、阅读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书刊等;
9、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10、吸烟、酗酒;
11、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
行为。
法律知识小测试
一、单选题: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
A人民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
2.小明刚满13岁,一天他向母亲要了10元钱买了个文具盒,其母认为文具盒不好看,向文具店老板提出退货。关于小明的购买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因为从事该行为无需其母同意 B无效,因为小明还未成年 C有效,因为事先已经其母同意
3.国际消费者组织规定的“世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每年的()
A3月5日 B3月12日 C3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独自居住。
A十四周岁 B十八周岁 C十六周岁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的公民。
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7.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12周岁 B14周岁 C10周岁
8.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10周岁的公民是(),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9.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的权利。
A旅行费 B营养费 C 抚养费
10.我国预防未成年蛤犯罪法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
A食品 B烟洒 C生活用品
11.发生火灾时要拔打()报警电话。
A110 B119 C120
12.世界环境日是()
A6月5日 B5月6日 C 6月25日
13.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因流域内森林遭到人为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水泛滥,大量土地变成了不毛之地。这说明()
A人类活动肯定破坏环境
B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14.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取得联系。
A监护人
B保护人
C 负责人
15.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禁止进入 C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16.遇到有坏人进行抢劫、盗窃、强奸、杀人时,遇到有人打架、斗殴、械斗时,自己、家人或旁人在紧急状态下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时,都可以打报警求助电话。请问下列号码中哪一个是报警求助电话?()
A119
B110
C120 17.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珍贵稀有物种受到世界瞩目。请问下列哪种动物属于我国珍稀野生动物?()A大熊猫
B斑马
C山羊
18.父母为了了解子女的思想状况,私自查看了子女的日记。这种做法从法律上看()
A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 B侵犯了子女的荣誉权 C侵犯了子女名誉权
19.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它告诉我们()
A要遵守交通规则 B社会生活要有规则 C遇事要互相礼让
20.李某身患残疾,赵某就拿他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并给他起绰号。赵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
A隐私权 B荣誉权 C人格尊严
21.王某踢完足球后,将复读机遗忘在学校的球场边,后得知被同学陈某拾得,便找其追讨,陈某却一口回绝,其理由是拾得的东西理应归自己,拒不归还。王某这时应该怎么办?请你为他出个主意()
A纠集朋友帮忙,强行讨回 B向学校保卫科报案,或向陈某说明拾物不还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C搜查陈某的书包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
A吸烟
B聊天
C停留
23.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是侵犯公民的()
A肖像权
B隐私权
C生命健康权
24.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A宪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25.未满()周岁的儿童不准骑车上路。
A 10
B 12
C 14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行为侵犯了未成年的合法权益。()
A学校拒绝招收一位左臂被截去的儿童入学
B教师对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责令其面对黑板站立一小时 C老师家访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
2.灯娃5岁的时候,在游泳馆里表演,创造了在水中前滚翻424个,后滚翻147个新纪录,获得了劳务收2800元。在父亲带领下。灯娃主动到当地税务部门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240,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年龄最小的纳税人,并受到群众的赞扬。这一事例表明()
A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兵
B公民要依法自觉纳税
C纳税是光荣的3.王某()在父母离婚后随父生活,因与继母不和被父亲赶出家门。对此,王某可以向()等部门请求保护。
A公安机关报
B劳动部门
C未成年人保护组织
4.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当根据()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A旷课、夜不归宿
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
A图书
B报刊
C音像制品
7.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学的家长推上被告席。寻这一案例正确的说法是()
A乡政府不应干涉家庭关系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国家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
A吸烟
B酗酒
C 参加宴请
9.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设()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A营业性歌舞厅
B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
C商场
10.《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不得歧视()未成年人或者()的未成年人。
A女性
B男性
C 有残疾
11.青少年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是因为()
A毒品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使人中毒死亡
B吸毒浪费大量钱财,影响家庭幸福,甚至导致家破人亡 C吸毒诱发各种犯罪 12.青少年路遇犯罪分子时,正确的斗争手段有()
A向“110”报警
B借助社会力量,抓获犯罪分子
C记住其特征,注意其去向,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13.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以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当这些学生遇到侵害时,感到气愤,但却惊慌失措,紧张害怕,往往自认倒霉,很少报案或告诉家长、老师。假如你遇到类似情况,应该()
A敢干、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B力求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C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4.李某夫妇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迟迟不让已九岁的女儿上学读书。李某夫妇的行为违反了()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15.属于我国《未成年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有()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
B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儿童、少年和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
C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
三、判断题:
1.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8周岁入学。()
改: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
2.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3.公民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收税的义务。()
改:公民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收税的权力。
4.在公路上,行人应当承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5.商场为防止商品丢失,搜查顾客身体是合法的。()
改:商场为防止商品丢失,搜查顾客身体是违法的。
6.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指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代为拆开。()
7.森林是陆地生命的摇篮,是消减环境污染的净化器。()
8.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公共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9.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10.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蝗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四、简答题: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哪些行为属不良行为?
第五篇:关于乐器进课堂利弊的几点思考
关于乐器进课堂利弊的几点思考
传统音乐教学往往是音乐教师按照教材进行音乐知识讲解、识谱、示范、歌唱、音乐游戏等,器乐教学进入课堂无疑是一股新鲜的力量,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如第七届全国音乐优质课比赛中的一堂音乐课《母鸡叫咯咯》,执教老师很巧妙地用“魔法口诀”在短短一堂课中教会了学生关于竖笛的演奏知识,这样有趣、高效的课堂让人赞叹不已。新课标中提出了让学生学习演奏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奏课堂乐器。然而现实中,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许多大城市学校把乐器进课堂当做很习以为常的事情,而很多农村学校连专职音乐教师都没有,还有许多地区的学校才断断续续引入器乐教学。针对该现象,以下是我关于乐器进课堂利与弊的几点思考:
一、音乐课堂加入器乐教学有着诸多好处
1.运用乐器教学,激起学生好奇心。
器乐的出现,犹如课堂上请来了一位小精灵客人,学生摸着、看着,有的还闻着,这位或神秘或熟悉的乐器精灵能引起学生极大好奇和兴趣,激起他们学习欲望。
2.运用乐器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音乐课上,欣赏、演唱是最常见的方式,器乐的加入可以充实音乐课堂,从“听”、“唱”延伸到“奏”,通过演奏让学生耳、眼、手、脑等器官得到协调发展。
3.检验和巩固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器乐教学的前提是识谱,识谱中涉及的相关乐理知识是决定学生能否准确演奏乐器的关键之一,所以器乐教学是检验和巩固乐理知识的手段之一。
4.通过器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器乐教学的加入可以让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合作,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同小组之间的合作,乐器和乐器之间的合作,不同表演方式之间的合作。如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演奏,以上合作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更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和合作意识。
二、乐器进课堂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1.学习效果参差不齐,难以评价。
通常学生齐奏时,音乐教师只能判断演奏的整齐度和学生的参与比例,容易忽略个别器乐学困生的演奏。然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如果挨个检查学习情况,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不仅实现不了教学目标,还大大扼杀了其他乐器资优生的兴趣。
2.课后需要有规律的乐器练习经常无法按时按量完成。
俗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老师在仅有上课时间内教授,更需要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有规律地认真练习,需要家长的重视、支持和其他班科任老师的配合,才能让学生有充分课余时间完成乐器练习。然而,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普遍存在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现象,许多家长给孩子安排了过多的其他培训项目,班科任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太多家庭作业,以至于学生单靠短短的乐器课时间练习,造成学了忘,下节课又重新学起的恶性循环。
3.大班制课堂引入器乐教学容易在练习或齐奏时产生过大噪音。
音乐是振动的艺术,当音量超过一定分贝就会变成噪音,在那样的环境下练习,不仅学生听不见自己的演奏,还无法合作,更会对听力造成一定的伤害。建议在三十人以上的大班级,检验学生乐器学习效果尽量用个人、小组表演形式,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大更适合的环境进行乐器练习。
4.较多简易乐器本身容易出现音准问题。
很多乐器由于自身构造原因较容易出现音准问题,长期使用对学生听音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如竹笛、葫芦丝等吹奏乐器,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乐器本身的音准问题或者及时解决气息控制问题,就会像长期使用一台走调的钢琴,对音准的判断会出现严重影响,建议选择音准相对稳定的键盘乐器,如口风琴、电子琴等。
5.缺少精通多门乐器的音乐教师。
大部分音乐老师能掌握钢琴,很少有教师能精通多种乐器,如果教师无法掌握一样或者多样乐器,还是无法更好地实施器乐教学。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精通至少一门乐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学或者其他方式学习更多乐器,掌握最基本的演奏方法,不至于出现误导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外校专业教师任教器乐教学。
三、结语
关于学校要不要在音乐课堂上引进器乐教学,每个学校应根据自身师资条件和该地区经济条件决定,大可不必跟风在音乐课堂实施。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介绍乐器知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或用“第二课堂”加入器乐教学或者其他乐器活动是不错的选择,如开展乐器特色班、各种乐器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乐器音乐会、乐器比赛等。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人声才是最好的教学工具,人的嗓子是世界上最昂贵也是最方便的乐器。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伟人不会乐器,不会一门乐器并不会阻止一个人走向伟大,有着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耳朵和眼光,同样生活中能与音乐相伴,与美好事物相伴,所以用一颗平衡的心思考该不该加入器乐教学和与其相关的教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