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转换教案

时间:2019-05-12 22:1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句式转换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句式转换教案》。

第一篇:句式转换教案

句型转换复习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

2、通过练习,能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能扩句和缩句。目标设定与解析:

虽然已经到了五年级,但很多学生对这几类句型不熟悉,也训练过多次,依然会出现错误,所以更要进一步加强训练。学习重点与难点:

能够进行几种句型之间的转换。了解句型的特点。

学习方法:训练与指导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复习几种句子的类型和句子变换的练习。

1、陈述句和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2、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

3、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4、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1、了解三种句式的特点: 陈述句:主语+动词+宾语 把字句:主语+把+宾语+动词 被字句:宾语+被+主语+动词

2、例陈述句: 我们征服了洪水。把字句:我们把洪水征服了。被字句: 洪水被我们征服了。

3、方法: ①、先找出句中的动词,将句子分成若干部分。②、按照不同句式的词语顺序将词语重新排序。

4、练习:按要求改变句式 ①、乌云遮住了太阳。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②、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改成把字句: ③、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改成被字句:

(二)下面我们来看看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什么样的句子叫做反问句呢? 指名答。

出示: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例如:难道这件事我做错了吗? 怎么把陈述句变成反问句呢? 指名答。

出示: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等,句末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问号。如果有否定词的去掉否定词,没有否定词的加上否定词(无、不、没有等)。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感情更加强烈。反问句改陈述句也是同样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练习题。

出示:练习:请把下面的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2、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3、他不是一个坏孩子。

4、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帮助他。

5、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6、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怎么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呢?

7、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读它呢?

请同学们先默看1——4题,你会了哪句说哪句。指名答。(加星)

1、4和2、3号互相说。同样的方法进行5——7题。

三)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你了解什么是直接叙述,什么是间接叙述吗?怎么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呢? 指名答。

出示:注意三点:

1、改变标点符号;

2、改变人称代词,将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如果前面的提示语确定是女的,就用女“她”,一般都用男“他”);

3、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个别的文字须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把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也是同样的方法。下面来练习几道题练习:

1、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吧!”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老牛对牛郎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

4、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默看,指名答。同桌互相说。

(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肯定句大家非常熟悉,那么双重否定句有什么特点呢?怎么把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呢? 指名答。(加星)

出示: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或“没有一个„„不”等。如:运动会上,全班同学都在为运动员加油。运动会上,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为运动员加油的。下面我们来做这样几道题: 练习: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要讲文明。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很清楚。

3、这次考试很重要,我必须参加。

4、人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5、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离开自己的祖国。

第二篇:句式转换教案

一、句式转换

(一)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变换 方法:将“把”换成“被”,“把”前后的两个对象位置互换。

例:把字句: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国南海上空把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撞毁。被字句: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在我国南海上空被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

(二)疑问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方法:在适当位置增加否定词。

例:肯定句:我们要加强素质教育。

否定句:我们不加强素质教育不行。

方法:在适当位置增加否定词,在句末加上吗和问号。例:肯定句:我们要加强素质教育。疑问句:我们不加强素质教育吗?

练:

1、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改为否定句)

2、大冷的天,你竟不穿棉衣?(改为肯定句)

3、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改为肯定句)

4、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改为否定句)

5、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改为疑问句)

6、我们不能浪费时间。(改为疑问句)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四)修辞句改写(1)比喻

例:陈述句:北极星高高地挂在天上。

修辞句:北极星像一盏指路灯高高地挂在天上。(2)拟人

例:陈述句: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修辞句:天上的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3)夸张

例:陈述句:教室里很安静。

夸张句: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4)排比

例:陈述句:乡村的夜是柔和的。

排比句: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练:

1、他飞快地跑过来。(改写成比喻句)

2、小草发芽了。(改写成拟人句)

3、他的家乡是一个小镇。(改写成夸张句)

4、草原是辽阔的。(改写成排比句)

5、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改写成拟人句)

(五)仿写句子

(六)扩句与缩句

二、仿句与缩句(1)缩句

缩句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方法:

1、抓住主干来缩简

2、“的”前修饰、“地”前限制、“得”后补充说明、数量词语都删去

3、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表示地点的也要删去

4、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5、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

例: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练:1.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2.我们学校的师生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

3. 赵宇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4. 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5.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幅美妙的图案。

6.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

7.他以非凡的毅力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8.一群水鸟正在吞食漂在水面上的菜叶。

9.我紧紧地握着台湾教师的手。

10.三(3)班的学生十分爱戴亲切、温和、知识丰富的庄老师。

(2)仿句

注意点:①句式

②句子成分

例:没有泥石的凝聚,就没有高山的巍峨.仿写:没有胡杨的凝聚,就没有戈壁的茫茫人烟。

练:

1、如果你是一朵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们带来一份绿色;

2、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3、我梦想,来到塞外大地,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4、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

5、童年是一个迷,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例:(1)陈述句: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反问句: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2)反问句: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陈述句:我们不能浪费时间。练:①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2、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6、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7、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8、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9、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0、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②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2、那大臣想:难道我还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3、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4、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5、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

6、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呢?

7、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8、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四、转述句改写(直接陈述句改为间接陈述句)

转述句就是把人物对话内容(直接引用)改为第三者转述(间接引用)的形式。方法:把直接引用中的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改成第三人称“他”(“她”)或人名;把引号去掉,把冒号改为逗号;其他词语根据需要做适当改变。例:(1)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孙膑对田忌说:“我能帮你取胜。”

孙膑对田忌说,他能帮田忌取胜。练: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5、爸爸:“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6、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7、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8、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专项练习将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天亮前一定要赶到目的地。

2、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好孩子。

3、曹操的兵士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就要坐船。

4、行走在沙漠上有时会看到海市蜃楼,那真可以算是奇妙的景观了。

5、同学们谁也不去理睬他,他孤独地坐在角落里。

6、爸爸发起脾气来,姐姐和我都得远远地躲着他。

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3、乌龟对青蛙说:“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5、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6、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7、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8、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缩句练习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手枪。

2、客家人的民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3、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4、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5、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第三篇:句式转换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2、看了电视剧《亮剑》,很受感动。(修改病句)

3、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军识破了。(修改病句)

4、老师一直夸耀我们班班风好。(修改病句)

5、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改为反问句)

6、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改为反问句)

7、《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修改病句)

8、我怀念母亲的情绪越来越剧烈。(修改病句)

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修改病句)

10、他这样做是为了调解烦闷的气氛。(修改病句)

11、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改为反问句)

12、一万多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很多。(改为比喻句)

13、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缩句)

14、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改为感叹句)

15、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陈述句)

16、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陈述句)

17、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缩句)

18、警卫员端端正正的向毛主席敬了个礼。(缩句)

19、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陈述句)

20、她和妈妈取走了获奖证书。(改为被字句)

21、这是伟大的奇观。(改为感叹句)

22、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

问句)

2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4、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回一窝兔子吗?(改为陈述句)

25、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陈述句)

26、北京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27、我们在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三国”的英雄豪气。(缩句)

28、看到祖国的变化,谁能不赞叹呢?(陈述句)

29、今天是她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她十分沉着。(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30、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病句)

31、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来。(病句)

32、太阳岛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病句)

33、暑假,我阅读了《水浒传》等古典名著,这些名著的内容真是五彩缤纷。(病句)

34、童话故事即使引人入胜,而且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病句)

35、广场上汇集了无数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缩句)

36、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缩句)

37、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的入睡了。(缩句)

38、读了《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病句)

39、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40、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41、我们要养成不读书的好习惯不动笔墨。(病句)

42、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病句)

43、在抗洪抢险斗争中,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令人一辈子终生难忘。(病句)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病句)桃花心木是一种树形优雅,显示出勃勃生机。(病句)上课时,王老师讲了有趣的故事和例子。(病句)“十一”长假期间,很多家庭外出观赏名胜古迹。(病句)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了解到这个西瓜不平常的来历。(缩句)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句)满园的鲜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喝多姿的身影。(病句)他今天所有的一切工作都完成了。(病句)一进幼儿园的大门,我就看见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喝一阵阵动听的歌声。(病句)王老师荣获了“优秀教师”的荣誉。(病句)我们要维护公共场所的清洁。(病句)中国博物馆正在展览明代新出土的文物。(病句)李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我怎么能不感动呢?(陈述句)水浇多了,花能不死吗?(陈述句)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陈述句)你怎么能这么做呢?(陈述句)非洲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感叹句)这件事你该去做。(反问句)圣玛利亚教堂那学化妆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空中高高地耸立着。(缩句)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音乐。(反问句)天下着雨。(扩句)《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病句)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感叹句)瓦尼亚结结巴巴的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第三人称转述句)鸟儿飞翔。(改为拟人句)

第四篇:句式转换

六年级复习资料(转换句式)转换句式

1、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为肯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

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转述句)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16、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改为反问句)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改为反问句)

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23、我完成了这幅作品。(改为感叹句)

24、我做成了这个试验。(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改为反问句)

32、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3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

3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

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3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3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9、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40、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41、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改为反问句)

4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4、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改为双重否定句)

第五篇:句式转换

(1)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1、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2、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3、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4、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5、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6、坡度这么大,火车爬不上去。

(2)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2、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3)扩写句子。

例:崭新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零件。

1、喜讯传到学校。

2、列车穿过山谷。

3、春风吹遍大地。

4、人们挥舞着鲜花。

5、爸爸是工人。

6、我制订学习计划。

7、柳条拂动着水面。

(4)缩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3、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4、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5、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6、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7、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5)改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6)把句子该为“把”字句。

1、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2、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3、小华拿走了数学课本。

4、蔺相如击败了秦王。

5、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

(7)把句子该为“被”字句。

1、蔺相如击败了秦王。

2、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

3、诸葛亮借来了十万支箭。

4、武松终于把那只凶猛的大虫打死了。

5、他很快就把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吃光了。

6、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

(8)综合练习。

1、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缩句)

2、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3、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换成间接引语)

4、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

5、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间接引语)

6、那时侯,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

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7、太阳升起来。(扩句)

8、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换成反问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原

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换成反问句)

10、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改为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1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二、破折号的用法。

①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转折;③表示声音的延长。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街上飘着一股烤蛾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3)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4)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由12亿中国人民

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5)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

三、省略号的用法。

四、课文感知与理解。

(一)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文地址http:///showtopic.aspx?forumid=77&forumpage=1&topicid=81822&go=prev。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根据词补充完整。

(2)《咏梅》是一首词。其中,次词牌名是,题目是。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朝的咏梅

词以后写的。

(3)说说下;列句子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解释加点的词语。

1、犹有花枝俏。

犹花枝俏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她丛中笑烂漫

(二)(1)“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这几句诗选自《》,这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借来比

喻光阴之匆匆易逝,劝勉世人要。从中,你体会到。

(2)“萁在,豆在。本自,何太急?”诗句选自曹植的《》,诗人以作比喻,控诉做了

皇帝的哥哥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

(3)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万里长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1、根据古诗内容,将诗句补充完整。

2、“塞”的意思是,“但使”的意思是;“教”的意思是;“龙城飞将是指”“胡马”是指。

3、《出塞》是一首。诗人从写景入手,“”这句诗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色;

从“”这句诗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后两句诗表

达了诗人希望。

3、似《出塞》这样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很多,将你读过的写一写,背一背。

(三)古文

1、填空并解释所填的词。

(1)楚人()盾与矛者,()之曰:()盾之坚,物莫能()也。

(2)郑人有且置()者,先自度其足()之坐,至之()而忘()之。

2、将下面文言文在现代文中的意思用线连起来。曰有人弗不能 或于是子集市 遂我的何如您

吾说市怎么样

3、读一读。写出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至之市而忘操之。

(5)何不试之以足?

(6)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7)可矣,守而勿失也。

4、请你说说那个卖矛与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

例:⑴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贯彻推广普通话的号召。

⑵ 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⑶ 这道题最后终于被解答出来了。

⑷ 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得数来。

⑸ 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把脏衣服脱下来。

⑹ 既然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骄傲。

⑺ 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复习中要注意的几点】

1、修改病句是一项基本的语文练习。小学生书面语言中病句出现得还是比较多的,出

现病句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重视修改病句的指导,并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病句及

时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原文地址

http:///showtopic.aspx?forumid=77&forumpage=1&topicid=81822&go=next

改。不必为应试而够多的进行专门的训练。

2、改病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病因。小学生常见的病因一般有“成分残缺”、“用词不

当”、“搭配不当”、“重复累赘”、“前后矛盾”、“不合事理”、“分类不当”等。对具体的句子

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要简单套用某一病因。

3、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

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然后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修改后还要致细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

二、词语园地(13分)。

1、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4+2分)

长途()涉雕()画 栋可见一()()不经

窃窃()语兴高()烈寝不安()()血搏杀

我还能写两个表示“颜色多”的成语:、。

2.我会写带有“护”字的词语(所填的词语不重复).(3分)

()地球()公物()尊严

3、我会先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只要„„就„„即使„„也„„

(1)、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能排除。

(2)、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不一定能排除。

三、句子世界(8分/每句2分)。

1、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的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

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描写天气炎热的句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原文地址

http:///showtopic.aspx?forumid=77&forumpage=1&topicid=82505&go=next4、家是一首多味的小诗,只有用心去品,才能读出其中的滋味。(照样子仿写句子)

家是一座城堡,只有_________,才能__ ________。

四、课文回顾(18分)。

1、《马诗》是________朝_______________写的。诗句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平时积累了不少名言、诗句,我想写一句关于真诚待人的名言警句:

我还想写一句爱国名言:

3、演讲稿的特点:、、。

4、《唯一的听众》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的变化;一条是老

妇人的变化。

5、《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以为顺序,写了四个感人片段:、、、。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0分)分享 转发

下载句式转换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句式转换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句式转换练习题

    六年级复习(转换句式) 班级姓名1、 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 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为否定句) 3、 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

    句式转换说课稿

    句式转换说课稿 高成霞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直述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

    近义词、反义词和句式转换

    近义词: 惬意——满意 惊讶——吃惊 朦胧——模糊 优惠——优待精巧——精致 完美——完善 反驳——反对 逻辑——规律 兴许——也许 轻巧——轻松 率先——首先 忙碌——劳......

    小学句式转换练习题

    直述句改转述句 直述句改转述句,是句型训练的一个难点。 直述句改转述句,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标点符号的变化:就是......

    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

    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 直述句改转述句 直述句改转述句,是句型训练的一个难点。 直述句改转述句,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

    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精选]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 含答案 01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

    句式转换复习教学设计

    句式的转换复习教学设计 篆角乡中心学校 刘 锐 复习目标:1.复习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 2.复习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 3.复习引(直)述句和转述句的互换; 4.复习肯定句、否定句和双重......

    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

    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汇编 直接叙述与转述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