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参与式教学设计思考题
学习《参与式教学设计》思考题
武宣第四小学
张检
一、什么是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的要领是什么?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是什么?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有参与式教学吗?举例说说。
答:(1)参与即身心投入学习,动脑参与、动手参与、动情参与。无论是何种教学,只要能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动脑参与、动情参与、动手参与,都是参与式教学。参与有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参与式教学主张学生主动参与参与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主 ,融知识于参与式活动之中 ,通过组织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要领1:参与式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为主的导学案。要领2:提升学生学习素养。要领3:课堂中学生自组织与教师引领。(3)参与式教学,就是要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让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互动起来。因此,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是“互动”,让学知识成为一种乐趣。
(4)说实在,我开始看到这些材料以后,并不怎么懂,后来就上网看了一些别人谈到关于这方面的学习与体会,接着陆辅导培训后,就有了一点点眉目了,回想自己的教学,其实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活动,只是可能没有去坚持下来,也没有很认真地去评估过它产生的学习效应。例如,我在上认识平均分,用除法解决问题时,都会准备些小东西,圆片,笔,小药瓶,糖果等,让学生动手来操作,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也有按教师的要求来分,再按同学提出的要求来分,分完了,我会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刚才这些同学怎样分,在表达前,先自己在心里面讲,再跟同桌讲,最后举手来发言。
二、教学设计为什么要设计教学目标?怎么样设计教学目标?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怎样的? 答:(1)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会经过认真思考,然后确定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即“目标”。教学也是这样,没有教学目标,就不能很好地去针对一节课去设计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途径等。只有确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自学能力以及对本节课的认知方面去设计方法。教学目标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效。有了教学目标,才能决定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就像去旅行一样,试想如果我们连要到哪里都不清楚,我们何以决定怎样去那里?何以判断是否真的到了那里?
(2)制定教学目标一定要把握课标规定和分析教材体系,以学情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学生接受水平和学习需要的学习内容。
(3)通过学习相关资料,我觉得好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以下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的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也要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根据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总之,在每节课中要对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协调好目标之间关系,突出重点,兼顾全局。让学生通过学习,确实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三、说说你通过学习后,对问题的提出有怎样的理解?
答: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就会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使课堂提问产生一些误区,我就深有体会,记得我在上二年级下册第二十三页的例1时,我当时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谈谈猴妈妈把12个苹果分给小猴,每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多少个小猴?当时学生列出了式子12÷3=4我问:对吗?大家都说对。在问过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后,我又问:你们怎么知道等于4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的回答有很多种。回答1:我是这样分的,然后动手画圈,三个三个一组,就分的四组;回答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等于4;回答3:因为图上刚好有4只猴子,所以我就知道是等于4,这个回答让我哭笑不得,因为当时那个学生手举得很高,回答的时候也是一脸的认真,我当时就觉得不该打击他,于是我顺这就问,那如果是5只呢,他当时很认真地看了一下图,还用手数了一下然后很肯定地说,就是4只,当时同学们也点头,我看他那可爱的模样笑着对他说,如果猴妈妈现在是5只小猴呢,他想了想就说哪里生的那么快?我一听就乐了,赶紧让他坐下。课后我就反思了,一定是我的提问出问题了,才会让学生误解,学生是思考了但是想偏了。因此:我觉得教师再向学生提问题时,尽量做到:1.、备课时问题要精心设计。如果教师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2、提问要抓住关键。所谓关键,是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的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出,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容易突破。例如在平均分的时候,我拿了一些教具,有铅笔,圆片,小红花等,然后请学生上台分,要分的公平,结果他们都分了,而且都平均分了,然后我就问,为什么你们觉得这样分很公平,他们就用语言表达,说这样每一份都同样多,然后我就问那你们知不知道每份分的同样多,在数学里就叫什么,马上就有学生回答,平均分,我表扬他后结合问那什么情况下叫平均分呢,学生就会说,就像刚才谁谁把什么分成了几组,每组有多少个,还有的讲就是分得每一份都一样多,这样学生理解平均分就很到位。
3、问题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如: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后,我就出了这样的判断题:“大家都理解什么叫平均分了?”生:理解了。师:好咧,那你们来帮老师判断下面这道题对吗?老师要把8支笔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一定得2支。学生都大多数做出对的手势,有的可能真不知道,有的是在犹豫,于是我就叫打手势对的同学上来分,结果他上来把8支笔平均分成了4份,的确是每份2支。我表扬了他,打手势对的同学都做出耶的手势,我笑着问:“除了这样分,还可以怎样分?”这时就有同学上来分了,一份放2支,一份放3支,一份放2支,一份放1支,一分完就有同学有意见了,“老师他没有平均分,”“错了错了,老师他分得不公平等”。我这时说:“对这个同学没有平均分,但是不能就说他的分法是错的。”同学们都很疑惑,我接着说,大家再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马上就有同学说没有说一定要平均,所以可以像某某刚才那样分,我接着问,那如果不平均分,最后能保证每个人都得2支吗?生:不能。师:那你觉得怎样分才能保证每个人都得2支?生:要平均分。师:那谁能把这句话改了,让它能够打√。生:„„
四、您认为参与式教学怎样把问题转化为任务、活动、作业交给学生去完成? 答:我个人觉得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把参与式教学转化为任务、活动、作业交给学生去完成,方法有很多,我喜欢这样做:
1、课前5分钟定任务。我经常在课前几分钟让同桌互相出题,低年级主要训练加减口算,或对口诀,高年级主要是互相问公式,问些例如8×1.25之类的简便运算,只不过好像坚持不下来,我想今后要把这一项任务坚持下来,当然形式要多样化。
2、把问题游戏化。例如,我上认识什么叫平均分时,准备了很多的教具,然后叫同学站在讲台上,由他们自己选物品分给自己的好朋友,分完了再由他自己表述出来刚才怎么分,全班同学判断像他这样分能叫平均分吗,学生很感兴趣,分得很认真,讲得也不错,听的同学大多数也领会了。不知道这个回答对不对点子上。
五、我的感受
通过培训学习,我慢慢地领悟了“参与式教学”的一些模式,加上这几天自己上网查一些资料,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觉得参与式教学真的有很重要的意义。不过一切理论的学习都抵不过覃洁华老师的教学实践给我的震撼多,我想她给我带来的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是由衷地敬佩,我觉得在我们教师队伍里,像她这么热爱教育事业的这么用心的老师都令我敬佩。那么,要做到真正的意义上的参与式教学,我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引起大家共同深思。
一、教师先要热爱学生,建立浓厚的师生情感,让师生情感成为促使学生进步的“催化剂”。当老师这么多年,我觉得我们很多老师都喜欢犯脾气,脾气一来就大声地讲话,训斥学生,很多学生,特别是胆子小的学生就会很紧张,很害怕讲话,声音小,思维混乱,表达就不清楚,也是这样,老师就越恼火,学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敢表达。因此我们要做到尊重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理解学生,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宽容学生,从心底里谅解学生的过错。
二、分组学习小组时要优中差搭配好。教师一定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差异,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关注弱势群体,设法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个别发言、试说、模仿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方式之一。所以,组小组时要注意每一组都要有能力的领导者,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学生,要有表达能力强的,要有胆子较大的等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当然,当许多同学都进步以后就可以重新组合,总之要注意参与度的均衡性。
三、教师要长期坚持训练。我想其实很多教师可能平时都或多或少的在教学中使用了“参与式教学”。|但是如果是没有长期地训练,很多都是流于形式的多,真正达到实效的少。只有经常地训练,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到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才能在每次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
最后我觉得这次的培训会很新鲜,也很开心,做动作,唱班歌,都让我心情很愉快,真的是“我思考,我快乐;我参与,我进步”。
第二篇:参与式教学设计
“星乐苑晒书会”活动设计
一、设计背景:
我校各年级每个假期都会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并且将这项内容作为语文学科的主要假期作业。然而每次开学后都会面临同样的尴尬,无法把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检查工作真正落实,总有些惰性强的同学敷衍了事,读得认真的同学也不能充分展示,得到肯定。如果检查方式过于严格,反而打击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产生逆反心理。曾经试过多种方法,如办读书小报,写读后感等。但总觉得形式呆板,或是事倍功半,或是适得其反。
“晒书”本是我国古人的一种习俗,后来被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以书交友,阅读交流的活动。在传统的各种晒书会活动中,主要以展示大量的图书,以书换书为主。营造出一个浓厚的书香氛围,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但是通常形式较单一,缺乏个人能力的展示空间,难以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容易让部分没有真爱上阅读的同学在活动中走过场。
假期里,偶然间读到欧美国家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的几篇文章,深受启发。同样是阅读,但是完成阅读汇报的作业形式却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极富有创造性,贴近儿童的心理。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探究的热情,也便于学生在同伴中展示交流,激发同伴的阅读兴趣。同时,其内容的设定,也巧妙地督促学生必须深度阅读,否则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由此,我决定将传统的“晒书会”活动形式创新,融入新的元素,增加一些趣味性强、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形式,设计一个中西结合的“晒书会”活动。并在本学期开学初在班里尝试进行,通过实践总结得失,将活动设计进一步优化,再形成阅读活动中的一种常态,推广到学科活动中。
二、活动目的:
1. 在活动中能够用个性化的形式展示假期阅读成果,锻炼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2. 改变快餐式阅读习惯,学会深度阅读; 3. 在活动中拓宽阅读面,提高阅读兴趣;
4. 以书换书,营造“以书交友”的良好班级氛围。
三、设计思路:
活动以汇报展示假期阅读成果和以书换书为主要内容。因为是初次参与,活动的准备阶段要充分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能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主要活动过程以“晒书——赏书——换书——评书”为主线,每个环节紧扣主题,虽各有重点,同时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活动的组织形式以“个人”与“小组合作”两种相结合。
四、准备工作:
(一)教师准备工作:
1. 活动首次举行,要将活动主题和形式充分阐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2. 对学生假期阅读书目及阅读状况进行摸底,帮助能力较弱的同学和小组进行相关的准备;
3. 设计并制作评比卡、换书卡、奖励卡等相关物品; 4. 帮助主持人准备串词,学习临场应变的即兴主持方法。
(二)学生准备工作: 1. 选书。
选择假期里读过的一本书(必读书除外,将作为班级整本书教学内容)。2. 做一个书套。作用:保护与宣传
形式:如:书皮、书袋,要有书名、插图、简短精炼的导读语或宣传语,可以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3. 做一个简易的书签。
书签的两面,其中一面的文字与装饰图都要与这本书的内容有关,另一面可以是关于读书的名言,或是送给换书同学的赠言,或是设计成阅读交流卡,让阅读者读完后进行填写。4.写一段演说词。
演讲的方式介绍自己假期读的这一本书,让大家了解并喜欢上这本书。说出书的主要内容,特点,最吸引自己的地方,自己读后最强烈的感受。100字左右 5.准备一个小表演
从书中选择一个最精彩的片段作为表演的内容。
将自己装扮成书中的人物,表演其中的一个情节,或是某个人物,或是其接朗诵其中的一段话等。可以邀请同伴协助参与。6.设计一个游戏
根据故事的人物、场景、情节等,设计一个相关的游戏。可是动手操作的,如闯关式、棋类;也可以人物直接参与式的。7.做一个手工作品。
如:制作一个场景,再现故事内容;或是制作一个木偶,再现故事中的某个人物,或是画一幅画。
8.小组合作:布置晒书台、商定换书礼仪及换书规则、制作书目表或是宣传海报
要求:以上准备工作,是同学们在晒书会上第一个环节中所要展现的,5至7这三个形式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以自己擅长的为主。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
五、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主题(以对假期生活回顾切入)
(二)晒书
方案A 1. 小组内预演一次,选出准备最充分的同学上台在全班展示。2. 小组代表上台在全班展示。
3. 台下同学对比每位同学的表现及展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和最欣赏的同学,及时填写换书卡、评比卡。方案B 1. 小组内分工合作,并将汇报内容在组内预演一次;
2. 以小组为单位依次上台展示,由小组自选人员主持,组员轮流汇报。; 3. 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随机点评,填写评比卡。
(三)赏书
根据手中换书卡上记载的书目,到相应的晒书台去阅读,进一步确定换书对象。
(四)换书
自主寻找换书对象,进行交流、协商(确定好换书的时限及相关事项),交换书以后,与书的主人结成“读者联盟”,将填好的换书卡交给主持人。
(五)评书
根据活动中同学们的表现及晒出的图书,评选出相应的“最佳读者”、“最美图书”、“最高人气”(书或人物)。
最佳读者包括: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阅读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合作奖„„
最美图书包括:最感人的故事、最幽默的故事、最惊险的故事、最高人气的角色„„
(六)活动总结
王红梅
2014/8/22
第三篇:参与式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设计
友谊小学
赵兴菊
教师、学生、教材是组成“参与式”教学的三大要素,教材是中介,在“教”与“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式”教学以创新、发展变化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主、平等参与”为基本理念。倡导各科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体验等紧密结合。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要落实在课堂的设计上,操作上,其重要标志是教师不在是“教”教材而是“设计”教材。
一、导入的设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活动进行的顺利与否,跟导入关系密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法:
1.情景表演导入。
教学一年级教材第二册“比多少应用题”时,首先让学生带上小黑兔、小白兔头饰进行找朋友表演,然后根据小黑兔、小白兔的只数和找朋友的情况,进行编应用题:
(1)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2)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小黑兔比小白兔多多少只?
(3)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小白兔比小黑兔少几只? 根据以上三道题顺势导入新课。2.游戏导入。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提到游戏他们自然就来劲了。如在教学一年级美术“手工制作”时,先让学生做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游戏做完后教师问:“你们做游戏时用到了什么?”生:(手),师:对,我们的小手可巧了,不但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而且还会折各种各样的事物,引出课题——手工制作。
3.巧设悬念导入。
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可以设悬念导入:如教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教师说:“刚开始小葫芦长的非常可爱,可是后来全都枯死了,掉下来了。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会知道的。”然后板书课题。
4.猜谜语导入。
如在学习一年级《比尾巴》一课时,教师说:今天,我们进行一场“猜谜语”擂台赛,看谁猜的又对又快。“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支歌,千门万户开。”(公鸡)“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兔子)……给猜对谜语的同学戴上头饰。并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干什么吗?”顺势导入比尾巴。
二、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学设计中最主要的环节,活动的新颖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是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差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主、平等参与”的课堂教学理念,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引起大家共鸣的,积极参与的活动。
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若干名学生向杯子中投乒乓球,投完球后,杯子中的乒乓球个数用数字来表示,连一个也没投进去的茶杯中乒乓球数用“0”来表示,此活动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也明白了“0”的意义,“0”表示连一个也没有。
教师在教学有关10的减法时设计了拍手歌活动。你拍一,我拍九,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二,我拍八,做对游戏笑哈哈。你拍三,我拍七,游戏学习在一起。你拍四,我拍六,咱们齐说顺口溜。你拍五,我拍五,两数凑十不含糊。
有位教师在练习得数是12以内的加减法时用掷骰子的方法,每人掷两次,把两次点数加起来。在教学元角分时在教室中贴了牙膏、泡泡糖等事物的标签,让学生亲身感受购物过程。真正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还有位教师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把新课上完后编成了课本剧进行表演。有些课本剧是在教师指导下编写的,有些是学生自编自演的。如在学习完《要下雨了》、《坐井观天》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课本剧表演,在师生共同制作了头饰、配上音乐,巩固了教学成果,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分享了快乐。(进行表演是把教室课桌拉成圆桌会议形式)
三、怎样设计练习。
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练习中精心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练习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
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化练习,为此在设计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练习题。为提高学习兴趣可设计游戏性的练习、表演性的练习题,例如:在二年级识字教学中,采用“摘苹果”、“采蘑菇”、“找朋友”的游戏,使学生不但巩固了新学的生字,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再如教学口诀时,在练习中设计“掷骰子”的游戏,学生通过游戏记住口决。“夺红旗”、“登宝塔”、“连线”等的形式的练习设计。使学生巩固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1.针对性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是为了引导学生解决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疑难问题、分清知识的异同点,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堂学习中的典型错例、作业本中的错例是最好的题型。把这些错例归纳分类编制成针对性练习。做好这项工作是提高复习课质量的关键之一。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可以采对比题、辨析题、是非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对比、讨论、明白错误原因,并理清解答方法。
2.综合性练习的设计。
综合性练习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发展的脉络,重构知识体系。综合性练习的设计多应用在“复习和整理”的教学中。
3.发展性练习的设计。
发展性练习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练习应面向全体学生,有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价值和空间。此类练习的设计形式多应用开放题和思考题。例如:教学二年级乘法口诀后,设计“小小商店”题:
锁子:3元
玩具车:6元
玩具飞机:6元
放大镜:3元
小明用15元钱可以怎样买?能买几种商品?学生讨论后发现:〈1〉5×3 = 15(元)3×5 = 15(元)能买3把锁子,能买5个放大镜。〈2〉6 + 6 + 3 = 15(元)能买一辆玩具车、一架玩具飞机和一个放大镜。〈3〉6×2 + 3 = 15(元)能买两辆玩具车和一把锁子。(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也可以设计成趣味填空:4只鸡有()条腿;8条小狗有()条腿;5头猪有()只耳朵;7只鹅有()条腿;6只青蛙有()只眼等。这样联系实际的练习设计,不但能让学生记住乘法口诀,还能增加学习兴趣,学习效益高。
以上这些活动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平时不爱参与、调皮的学生这样的活动中表现尤为突出,通过活动是教师真正发现了他们的潜能,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教书匠”的角色逐渐向“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转变,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考验,也是挑战,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
第四篇:参与式教学设计培训
专题一:参与式教学活动
参与式就是介入、卷入、融入在„的状态之中,是学习者对活动发挥能动作用的过程。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
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强化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学习者能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参与式教学一般采用的活动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表演、模拟、操作、实验、填表、画图、观察、访谈、座谈、辩论、排序、小讲座、游戏、打分、练习等活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元素,可以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二:参与式教学活动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
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以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他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
每节课都有多个教学活动,每个教学活动都有其目标,多个教学活动(或环节)的目标就构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关注每个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专题三:参与式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
参与式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对象分析)以确保每一个学生平等受益,正确的理解、处理教材和活动内容的关系(增强关联),要考虑学校的硬件设施极其他条件(活动实施的保证条件)。
参与式教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和组织强调生动、活泼,强调非模式化,强调多向联系,强调给学生适当的空间。
专题四:参与式教学活动材料的准备 活动材料是参与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活动材料的设计。为了使设计的参与式教学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因地制宜,制作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材料,进而使活动能够借助于材料的帮助有意义的进行。借助材料进行教学有多方面的意义: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科学实践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科学概念,可以使学生在科学实验操作中,不断地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材料可以使教学更加富有生气和活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材料经过师生共同的设计与制作,赋予了师生双方的智慧,实现“互动”中的“生成”,在教学活动进行中,通过对材料的应用,能够帮助师生弄清一些原理的来龙去脉,使抽象的问题、原理变得容易理解。
专题五:参与式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
在设计参与式活动时,首先要考虑所设计的活动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什么目标,通过活动,儿童能学到什么知识技能,获得哪些发展,然后再考虑活动用多长时间,活动需要哪些材料,还应考虑儿童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活动中应该有一些什么规律,活动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
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时: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研究、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资源的利用、教学手段的运用),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关注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面参与,关注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关注教学的难点,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及知识的巩固。
第五篇:参与式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7月,我很荣幸参加了融水县教育局举办的“参与式”教学培训。通过“参与式”教学培训我们得知: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气氛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会逐渐成为具有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因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学校要提倡“微笑教育”,教师要用自己的神韵、语调等表达对学生的爱,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如何设计参与式活动过程呢?一般来说有三个环节: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反思。
一、提出问题,是参与式学习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提出问题与创设情境相结合是参与式学习中设计活动环节的首选方式。第一个环节设计成功了,后面的学习就顺利多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二、探究问题,是参与式学习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探究问题与讨论活动相结合,是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环节、提升学习境界的常用方法。
三、总结反思,是参与式学习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总结反思与开放性活动相结合,是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强化创造性动机的极好方式。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开放的,学习思维是创造性的。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断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反思,就会不断的强化学习动机,不断的发现新的知识,教师和学生共同获得发展。从课堂上,我发现,总结反思和开放性活动相结合,是设计参与式学习活动、强化创造性动机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