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谢华蓉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2011级数学3班
一、“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回顾
其实在上这门选修课之前我就对该课程大概了解了一下,虽然都已经了解了该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但在学习过程中它依然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因为它独特的小组协作学习活动形式,还在于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让我感受到了很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下面我就对该课程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
1、学习内容
1)分小组,识队友
在第一节课,吕老师让我们通过报数的方式将我们分为六个小组,然后以画画的形式向组内其他成员做简短的自我介绍。我认为这种在课堂上少有的报数分组方式好处很多。首先,它大大降低了同班甚至同院同学在同一组的概率,扩大了我们的交友范围。其次,由于我们的性格会被所学专业的特殊性潜移默化,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性格也会被相对的专业化,小组组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让我们每个人尽情发挥各自的特长,巧妙的融合我们的专业特色,有利于高效完成作业任务。最后,不同性格的人组成团队,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合作。
2)学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写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就是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我们每个组都完成了两篇文献综述的书写。老师的一次次讲解、纠正,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文献综述,怎样写文献综述以及在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我们以后写论文做了一定的铺垫。
3)设计教学活动
作为师范生,我们大多数人将来都会走上三尺讲台。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呢?这就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每 一次教学活动,激起所有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当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我们很熟练的掌握课本知识,还需要具备一些设计技巧。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如何来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又要适当适量,活动形式既要多种多样,新颖有趣,又要讲求实效,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面对不同的学生,设计的活动内容也应不同,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商发育,还要考虑到他们的情商水平,要让他们在我们设计好的活动过程中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具有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并且要让学生学会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还有,对教学活动设计语言的表述及活动时间的规划也有很高的要求。
2、学习方法
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不仅仅是课堂的100分钟,更多是课后的查阅、探究、讨论学习。每次作业的完成,都需要小组成员明确的分工,认真的查阅文献,积极的讨论等。虽然课后任务比较繁重,但有付出必有收获,也正因为这繁重的工作,使得我们收获了不少。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查阅资料的途径,学会了如何筛选文献,怎样正确书写文献综述以及如何设计一趟有效的教学活动等。
3、对学习者的要求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思想。参与式教学特别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与促进者。在参与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这就意味着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来收集信息与学习知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参与式教学的学习可以适应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者,首先要有对课堂研究的兴趣,有耐心的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最好是喜欢教学,对教学活动的研究感兴趣,能主动的接受别人的新观点,并能又发现别人观点中的不足,能对别人的观点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措施。能够及时的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和新的设计思路。有团队合作精神,能有倾听别人的观点。
二、“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收获
1、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学会尊重与信任队友
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个人的表现如何,关系到整个团队的工作学习效率,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很重要。因此,每个人都感觉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虽然只是门选修课,但学习态度都很认真。除此之外,我也学会了信任队友。刚开始我总觉得别人都不能完全信任,什么事都要靠自己,所以虽然组内做了任务分工,但什么事我都想插手,不仅自己感觉很累,事后还发现他们做的比我要好很多。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团结一致。之后,我们的工作效率不但提高了很多,我自己也感觉轻松了不少。
2、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蒲永红(2007)在浅析参与式教学法中提到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协作式的教学法,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反馈,使学习者能在参与过程中积极地领会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习如何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参与式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我们认识到资源共享的好处、团队精神的重要,使我们看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同时又提高了我们待人处事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3、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的价值实现在于组织、集体、他人、社会的认可、肯定、承认自己的劳动、创造等。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得到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的努力得到了其他人的肯定,因而内心产生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从而激发了对该课的学习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教育技能得到训练
首先要敢于大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要表述清晰、逻辑合理、体态自然大方。在教学前必须做好精心准备,设计教学活动时不宜滥用活动,要有真对性、选择性,而且活动不宜过多。通过与其他课程的比较,真正的体验到什么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舍友经常开我玩笑,说我如果对待专业课像对待这门课那么充满激情那么认真的话,第一非我莫属。不是不想学好,而是不感兴趣。
也许当我所有在大学学到的知识都忘到所剩无几的时候,我也一定不会忘记在这门课程上所学的东西。这门课程,是我上大学以来最感兴趣,学习的最认真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置身其中,除了有所思,有所得,还会有一种体验,一种享受,一种激情,一种冲动。这种教学环境能够开发你的思维,开阔你的视野。你会觉得:原来学习可以不那么枯燥和无趣。
三、对选课同学的建议
对选修此课程的同学而言,不仅要能够做到前面我所写到的对参与式教学学习者的要求外,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并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让自己融入课堂,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只有当自己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才会对它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如果不积极参与小组活动,长此以往,其他组员必定会排斥你,当别人都在积极讨论时,你却孤独的呆在角落里,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2、尊重他人、信任队友
要懂得“尊重”。当有人发言演讲时,应当认真去听,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当然还是对自己的尊重。每个人都要当众发言演讲,你不尊重别人,也不会有人尊重你。其次,要信任队友,不能对队友抱有一丝怀疑态度,相信每个人都会很出色的完成任务。如果不信任队友,每件事都想插手,不但自己会很累,也会破坏队友之间的感情,使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3、认真对待每次作业
本课程虽然是门选修课,但相比较作业量比较大。可是如果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当课程结束时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自己也确实收获了很多。否则,和其他很多选修课一样,除了得到了一点学分外,什么收获也没有,而且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在大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习一些知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会一些技能与方法,学会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既然这门课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决定要花一些时间在它身上,那么请认真对待它,不要继续浑浑噩噩的生活,浪费时间、践踏生命。
第二篇: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
“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我已经上了一个学期了。尽管这是一门选修课,但是我对它付出的努力和抱有的热情远远大于其他的课程,包括我的专业课。从第一节课到现在,我丝毫没有失去兴趣。
参与式教学,通俗地说,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讨论中,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它一反原来的应试教学下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而是将课堂转变成一种互动式的教学形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能够拿出自己组的观点,并与其他组交换、交流观点,从讨论中获得知识,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知识学生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助者,鼓励同学们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有趣的活动,轻松学到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吕老师把这门课上的很有趣,下面我就把这学期的学习任务简单回顾一下。因为我选这门课比较迟,很遗憾地错过了第一、二节课,我只能从第三节课开始回顾。这学期,吕老师总共让我们做了三个类型的活动,分别是:研究报告、老师的讲座以及数学教学活动设计。
(1)研究报告
我们总共做了两个研究报告,分别是《什么是参与式教学》以及《教学目标的含义及特点》。在做研究报告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查阅相关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后集体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并且制作PPT,在下一节课以小组的形式推选发言人,或者老师随机挑选发言人进行小组成果的展示。我觉得我们小组在做研究报告的时候,不存在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组长给大家分配任务的时候,大家都积极地配合,认真的搜集资料,还能够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大家配合地很好,活动一直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着。
(2)老师的讲座
老师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给我们做过一次讲座,主要针对在论文的写法、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以及提示我们正确的PPT每页不应该包含太多的文字叙述。我觉得这次讲座让我们都受益匪浅。以前的老师让我们写论文,并没有明确地要求过参考文献,我也并没有真正地在乎过这些。吕老师认真的讲解,以及对我们文献综述的修改,教给了我们许多,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起码我在以后论文的写作方面更重视它的写法以及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
(3)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这学期,我们做了两次的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分别是“制作加法表”以及“面积与面积单位”。对于这两个活动的设计,我们组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几乎每次上完课,我们组的成员都会留下来商讨我们的活动设计,大家献计献策,讨论地热火朝天,等确定了一个活动后,大家又讨论完善这个确定的活动,把能想到的细节问题尽量想到,以弥补我们的活动。每次大家都信心满满的观看着本组的展示,当然大家也在认真地看着其他组的展示,以便我们学习优点,弥补不足。大家集思广益,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可以说,我上这门课,收获是很多的。
首先,这门课的学习方法是和以往不太一样的,它主张进行参与式教学,一个班的人数并不多,一般控制在30--40人,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这样的人数控制,有利于督促同学们积极地加入到课堂的讨论学习中,这样所达到的效率是比较高的。这门课是一门选修课,所以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就有机会聚集到一起,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家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共同学习,就拿我们组来说,有数学专业的、物理专业的、俄语专业的,还有地理专业的,大家集思广益,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习其他人的优点,也有利于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其次,我们每次做完一次活动,老师都给我们机会去展示我们小组的成果,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劳动结果的最好的肯定,这也是我们学习过程检测的一个好方法。每个小组都事先选好一个发言人准备展示我们的成果,我也很荣幸的代表我们组讲解了一次活动设计,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很好的一次锻炼,在讲解前,你要多次的看你所讲的内容,然后你站在讲台上的站姿、语调、语速以及语言表达都是一门学问,而且,在讲台上的锻炼,不仅有利于我们思维的培养,也有利于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如果以后要从事教师的职业,这些都是需要你注意的内容。老师给我们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
第三,吕老师的这门课,给我的感觉是课堂气氛是轻松、愉悦、快乐的,同学们之间也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尽管素质教育的风已经刮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能够实施起来的并不多,所以我们应当大胆地实践,积极地推广,让更多的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
第四,吕老师让我们设计的活动类型多样,这对于我们以后也许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来说,起了很好的启迪作用,在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助者,也许我们教授的课程并不一样,但是我们一定要勤动脑、勤动手、肯创新,尽量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老师来说应该有的价值。
第五,老师上课的时候,给每一个组都选了一个组长,组长来分配本组内部的任务安排,作为组长必须有能力处理好本组内部的成员关系,而且每次有活动任务的时候,组长就要做总体的安排,明确的下达任务,并且要掌握活动的进程,这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同学们培养组织、领导能力,这在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吕老师的治学态度和精神给我很大的启发,老师一开始就把每个人的名字在白纸上写下来,同学们发给老师的作业,老师也能够认真的看完,有错误的地方,老师还督促学生进行改正,并且要在下节课将改正后的作业进行展示,直到没有错误了,老师才算把这项活动完整完满地结束。吕老师在我们做小组展示的时候,他一直认真地听着,还用笔记着,从中我读出来的,更多的是治学的严谨以及对教学的认真负责。
“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真的是一门很好的课,在我们的选修课中,这样类型的课并不多见,包括我们的专业课,也很少有老师用这样的方法来上,所以,有幸选了这门课的同学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我想做一下几个方面的提示。
首先,这门课以参与式教学为主展开,主要体现了一个“参与式”,那就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地加入讨论,尽自己所能完成好每一次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且在这期间,同学们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以及小组任务的完成,要尽量做到不要请假旷课,保证小组活动顺利进行。
其次,这门选修课,把不同专业的学生聚集到一起,组成了一个新集体,所以大家要抓住这个机会,取长补短,加强和别的学院、别的专业的学生交流,很好的融入这个大集体,这也是锻炼你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的机会。
第三,老师布置好任务,需要查阅资料的时候,你一定不要偷懒,图书馆、互联网都是很好的资源,你一定要好好的利用,千万不可马马虎虎,糊弄别人,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第四,老师让小组做小组展示的时候,你一定要积极争取,机会不是等来的,那需要自己去把握,要抓住机会主动推销自己,等你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解的时候,你才会发现,那是对自己多么好的一次锻炼机会,不仅仅是从事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对你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的真正的锻炼。人生中的机会并不多,所以需要你去积极地把握,以便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最后,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在别的小组进行小组展示的时候,你一定要认真的听着、思考着,你可以从中找到优点和不足,不要一味的认为别的组和你没有关系,大家都是一个集体,别人的劳动成果不需要你做出完全的肯定,但是你也要做到最起码的尊重,抱着一颗虚心学习的心,相信你所得到的知识会越来越多。
这门课已经接近尾声,我从中得到的收获真的很多,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这样好的一个学习机会,让我们对于教学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我想这次经历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把握,争取能将它运用到我以后的岗位上,带给更多的学生乐趣与知识。
第三篇:参与式教学设计
“星乐苑晒书会”活动设计
一、设计背景:
我校各年级每个假期都会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并且将这项内容作为语文学科的主要假期作业。然而每次开学后都会面临同样的尴尬,无法把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检查工作真正落实,总有些惰性强的同学敷衍了事,读得认真的同学也不能充分展示,得到肯定。如果检查方式过于严格,反而打击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产生逆反心理。曾经试过多种方法,如办读书小报,写读后感等。但总觉得形式呆板,或是事倍功半,或是适得其反。
“晒书”本是我国古人的一种习俗,后来被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以书交友,阅读交流的活动。在传统的各种晒书会活动中,主要以展示大量的图书,以书换书为主。营造出一个浓厚的书香氛围,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但是通常形式较单一,缺乏个人能力的展示空间,难以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容易让部分没有真爱上阅读的同学在活动中走过场。
假期里,偶然间读到欧美国家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的几篇文章,深受启发。同样是阅读,但是完成阅读汇报的作业形式却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极富有创造性,贴近儿童的心理。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探究的热情,也便于学生在同伴中展示交流,激发同伴的阅读兴趣。同时,其内容的设定,也巧妙地督促学生必须深度阅读,否则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由此,我决定将传统的“晒书会”活动形式创新,融入新的元素,增加一些趣味性强、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形式,设计一个中西结合的“晒书会”活动。并在本学期开学初在班里尝试进行,通过实践总结得失,将活动设计进一步优化,再形成阅读活动中的一种常态,推广到学科活动中。
二、活动目的:
1. 在活动中能够用个性化的形式展示假期阅读成果,锻炼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2. 改变快餐式阅读习惯,学会深度阅读; 3. 在活动中拓宽阅读面,提高阅读兴趣;
4. 以书换书,营造“以书交友”的良好班级氛围。
三、设计思路:
活动以汇报展示假期阅读成果和以书换书为主要内容。因为是初次参与,活动的准备阶段要充分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能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主要活动过程以“晒书——赏书——换书——评书”为主线,每个环节紧扣主题,虽各有重点,同时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活动的组织形式以“个人”与“小组合作”两种相结合。
四、准备工作:
(一)教师准备工作:
1. 活动首次举行,要将活动主题和形式充分阐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2. 对学生假期阅读书目及阅读状况进行摸底,帮助能力较弱的同学和小组进行相关的准备;
3. 设计并制作评比卡、换书卡、奖励卡等相关物品; 4. 帮助主持人准备串词,学习临场应变的即兴主持方法。
(二)学生准备工作: 1. 选书。
选择假期里读过的一本书(必读书除外,将作为班级整本书教学内容)。2. 做一个书套。作用:保护与宣传
形式:如:书皮、书袋,要有书名、插图、简短精炼的导读语或宣传语,可以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3. 做一个简易的书签。
书签的两面,其中一面的文字与装饰图都要与这本书的内容有关,另一面可以是关于读书的名言,或是送给换书同学的赠言,或是设计成阅读交流卡,让阅读者读完后进行填写。4.写一段演说词。
演讲的方式介绍自己假期读的这一本书,让大家了解并喜欢上这本书。说出书的主要内容,特点,最吸引自己的地方,自己读后最强烈的感受。100字左右 5.准备一个小表演
从书中选择一个最精彩的片段作为表演的内容。
将自己装扮成书中的人物,表演其中的一个情节,或是某个人物,或是其接朗诵其中的一段话等。可以邀请同伴协助参与。6.设计一个游戏
根据故事的人物、场景、情节等,设计一个相关的游戏。可是动手操作的,如闯关式、棋类;也可以人物直接参与式的。7.做一个手工作品。
如:制作一个场景,再现故事内容;或是制作一个木偶,再现故事中的某个人物,或是画一幅画。
8.小组合作:布置晒书台、商定换书礼仪及换书规则、制作书目表或是宣传海报
要求:以上准备工作,是同学们在晒书会上第一个环节中所要展现的,5至7这三个形式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以自己擅长的为主。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
五、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主题(以对假期生活回顾切入)
(二)晒书
方案A 1. 小组内预演一次,选出准备最充分的同学上台在全班展示。2. 小组代表上台在全班展示。
3. 台下同学对比每位同学的表现及展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和最欣赏的同学,及时填写换书卡、评比卡。方案B 1. 小组内分工合作,并将汇报内容在组内预演一次;
2. 以小组为单位依次上台展示,由小组自选人员主持,组员轮流汇报。; 3. 每个小组展示结束后,随机点评,填写评比卡。
(三)赏书
根据手中换书卡上记载的书目,到相应的晒书台去阅读,进一步确定换书对象。
(四)换书
自主寻找换书对象,进行交流、协商(确定好换书的时限及相关事项),交换书以后,与书的主人结成“读者联盟”,将填好的换书卡交给主持人。
(五)评书
根据活动中同学们的表现及晒出的图书,评选出相应的“最佳读者”、“最美图书”、“最高人气”(书或人物)。
最佳读者包括: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阅读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合作奖„„
最美图书包括:最感人的故事、最幽默的故事、最惊险的故事、最高人气的角色„„
(六)活动总结
王红梅
2014/8/22
第四篇:参与式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设计
友谊小学
赵兴菊
教师、学生、教材是组成“参与式”教学的三大要素,教材是中介,在“教”与“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式”教学以创新、发展变化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主、平等参与”为基本理念。倡导各科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体验等紧密结合。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要落实在课堂的设计上,操作上,其重要标志是教师不在是“教”教材而是“设计”教材。
一、导入的设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活动进行的顺利与否,跟导入关系密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法:
1.情景表演导入。
教学一年级教材第二册“比多少应用题”时,首先让学生带上小黑兔、小白兔头饰进行找朋友表演,然后根据小黑兔、小白兔的只数和找朋友的情况,进行编应用题:
(1)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2)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小黑兔比小白兔多多少只?
(3)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小白兔比小黑兔少几只? 根据以上三道题顺势导入新课。2.游戏导入。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提到游戏他们自然就来劲了。如在教学一年级美术“手工制作”时,先让学生做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游戏做完后教师问:“你们做游戏时用到了什么?”生:(手),师:对,我们的小手可巧了,不但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而且还会折各种各样的事物,引出课题——手工制作。
3.巧设悬念导入。
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可以设悬念导入:如教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教师说:“刚开始小葫芦长的非常可爱,可是后来全都枯死了,掉下来了。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会知道的。”然后板书课题。
4.猜谜语导入。
如在学习一年级《比尾巴》一课时,教师说:今天,我们进行一场“猜谜语”擂台赛,看谁猜的又对又快。“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支歌,千门万户开。”(公鸡)“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兔子)……给猜对谜语的同学戴上头饰。并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干什么吗?”顺势导入比尾巴。
二、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学设计中最主要的环节,活动的新颖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是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差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主、平等参与”的课堂教学理念,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引起大家共鸣的,积极参与的活动。
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若干名学生向杯子中投乒乓球,投完球后,杯子中的乒乓球个数用数字来表示,连一个也没投进去的茶杯中乒乓球数用“0”来表示,此活动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也明白了“0”的意义,“0”表示连一个也没有。
教师在教学有关10的减法时设计了拍手歌活动。你拍一,我拍九,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二,我拍八,做对游戏笑哈哈。你拍三,我拍七,游戏学习在一起。你拍四,我拍六,咱们齐说顺口溜。你拍五,我拍五,两数凑十不含糊。
有位教师在练习得数是12以内的加减法时用掷骰子的方法,每人掷两次,把两次点数加起来。在教学元角分时在教室中贴了牙膏、泡泡糖等事物的标签,让学生亲身感受购物过程。真正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还有位教师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把新课上完后编成了课本剧进行表演。有些课本剧是在教师指导下编写的,有些是学生自编自演的。如在学习完《要下雨了》、《坐井观天》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课本剧表演,在师生共同制作了头饰、配上音乐,巩固了教学成果,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分享了快乐。(进行表演是把教室课桌拉成圆桌会议形式)
三、怎样设计练习。
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练习中精心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练习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
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化练习,为此在设计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练习题。为提高学习兴趣可设计游戏性的练习、表演性的练习题,例如:在二年级识字教学中,采用“摘苹果”、“采蘑菇”、“找朋友”的游戏,使学生不但巩固了新学的生字,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再如教学口诀时,在练习中设计“掷骰子”的游戏,学生通过游戏记住口决。“夺红旗”、“登宝塔”、“连线”等的形式的练习设计。使学生巩固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1.针对性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是为了引导学生解决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疑难问题、分清知识的异同点,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堂学习中的典型错例、作业本中的错例是最好的题型。把这些错例归纳分类编制成针对性练习。做好这项工作是提高复习课质量的关键之一。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可以采对比题、辨析题、是非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对比、讨论、明白错误原因,并理清解答方法。
2.综合性练习的设计。
综合性练习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发展的脉络,重构知识体系。综合性练习的设计多应用在“复习和整理”的教学中。
3.发展性练习的设计。
发展性练习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练习应面向全体学生,有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价值和空间。此类练习的设计形式多应用开放题和思考题。例如:教学二年级乘法口诀后,设计“小小商店”题:
锁子:3元
玩具车:6元
玩具飞机:6元
放大镜:3元
小明用15元钱可以怎样买?能买几种商品?学生讨论后发现:〈1〉5×3 = 15(元)3×5 = 15(元)能买3把锁子,能买5个放大镜。〈2〉6 + 6 + 3 = 15(元)能买一辆玩具车、一架玩具飞机和一个放大镜。〈3〉6×2 + 3 = 15(元)能买两辆玩具车和一把锁子。(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也可以设计成趣味填空:4只鸡有()条腿;8条小狗有()条腿;5头猪有()只耳朵;7只鹅有()条腿;6只青蛙有()只眼等。这样联系实际的练习设计,不但能让学生记住乘法口诀,还能增加学习兴趣,学习效益高。
以上这些活动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平时不爱参与、调皮的学生这样的活动中表现尤为突出,通过活动是教师真正发现了他们的潜能,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教书匠”的角色逐渐向“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转变,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考验,也是挑战,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
第五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作者
(单位)
摘要: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标准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参与教学为核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与态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学会自我调控、不断反思,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与活力。关键词:新课程;参与式教学;初中数学
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方式能唤醒、挖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能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教师需在课堂中巧妙的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去,拓展其发展空间,挖掘其创造潜能,开发其创造力。构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新知识形成过程的感知当中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出,知识的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一个数学概念、定理等的建立和形成,必须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结构,才能被理解掌握。教师应为学生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使学生体验数学,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自行获得和运用知识,启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案例1 圆的概念的教学。
1)实验,获得感性认识。①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一枚小图钉将一定长度的细线的一端固定,用铅笔把细线拉紧,让铅笔在纸上慢慢移动,画得图形为圆;②教师在电脑屏幕上运用几何画板演示操作到定点距离之定值r的动点轨迹。
2)提出问题,观察思考讨论。圆上的点有何特征?当细线的长a发生改变时轨迹如何变化?根据上述操作过程,你能给圆下一个定义吗?
3)揭示本质,给出定义。
上述过程中,圆的概念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获得的,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参与实验、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乐趣,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联系实际生活设计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把参与主体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在初中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放。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选择与学生现代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材料,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赋予现行教材内容以新的活力。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有数学问题,从而把学生引领到精彩的问题空间。
例如,进行“负数的意义”教学时,由于初一学生刚在小学阶段学习了自然数、0、分数和小数,并形成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对负数却感到陌生,而且对为什么要学习负数不甚明白。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心向,我便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组织他们讨论:中央电视台在播出天气预报时是怎样表示0℃以下温度的?负数在人们生活中有什么实际意义?你想知道负数的哪些知识?通过讨论、交流,把学生的思维导入问题空间,拉近了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有助于清除初中学生对数学的神秘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实施分层教学,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因而,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把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这样,基础差的学生不因听不懂课而丧失信心,优秀的学生也不因授课内容简单而乏味。
4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不能拘泥于形式,要以提高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己任
当前,我国许多学校通过教学改革,采用了启发式、主动式、讨论式、研究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特点,但实践中各有偏重,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教师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时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教材特点以及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要求创设更多的参与方式并灵活地加以运用,以提高学习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有效性为己任。
那么,什么是学习主体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有效性?我们认为: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是学习主体参与教学中的一个问题中的两个方面:
1.积极参与主要是解决学生对待数学这门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问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参与乃是人的情感问题与态度问题。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师对待这一问题是十分不够重视。不可设想,一个对数学情感冷漠,态度消极的学生怎么还能够学好数学。因此,在实施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探究、交流、合作中得到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有效参与是旨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要解决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两个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把主要精力用在给学生讲解知识上,缺乏激励学生发展和提高主体性思维参与的意义、观念、措施和氛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被动重复前人结论的活动,没有自己的思考,缺乏创造性。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当想方设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学习时间与空间,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策略,并给予学习群体以充分表现的机会。小结
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参与式方法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参与性高、活动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个性化的,这种个性化决定了不同的个体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因此,很难有一种适合于所有学生、所有内容的参与式方式,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适时地选择参与式方法。同时,参与式的运用不能程序化,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化参与式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湘教版”初中数学教材》[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 克莱因 F.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M].舒湘芹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7.
[3] 张奠宙.陈省身教授谈数学教育[J].高等数学研究,2005,(3):2-3.
[4] 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