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时间:2019-05-12 22:0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篇: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别与辨认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认识平面图形 1课时 2平面图形的拼组 1课时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教材第2页的例

1、第3页的“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1、第2、第3、第6题。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画各种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4.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及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课件、投影等。

老师说物体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物体。

1.画一画,揭示概念。

(1)出示长方体积木。

提问:谁知道这个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长方形

老师用长方体积木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物学具,照老师的样子沿着物体表面的边缘画出图形。(3)把小组中画得好的图形进行整理,投影展示,并给这些图形起个名字。(4)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图形展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按顺序板书它们的名称。

2.仔细观察,感知特点。

(1)自己观察,两人互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汇报交流:长方形是有的边长,有的边短。正方形是4条边一样长。三角形有3个角,三条边。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圆是没有角的……

学生如果还说出其他特征要给予肯定。如: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一样……(3)重点区分圆和球。

当学生把圆说成球时,老师马上拿出准备好的球,沿横截面切开,让学生感受到球的横截面是一个圆。圆和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由实物抽象出图形。

课件显示“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形。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记忆想象。①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贴在黑板上。

②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这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图形名称,学生想)

③让学生闭眼,然后摸老师给出的一种实物图形,由学生判断它的表面的形状。

④出示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让学生辨认。(3)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表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物体。

先两人一组说,再集体交流。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可在小组里说说。老师巡视指导。要防止学生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如有的学生经常说:“铅笔盒是长方形的。”或者说:“铅笔盒的这一面是长方体。”老师要及时纠正,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2.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先让学生自由想象,利用所学的图形画他们想画的东西,老师不要干涉。

最后把画出来的图片展览、交流,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都用了哪些图形。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3.练习一的第1题,涂一涂。

先让学生自由观察画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然后老师提要求把图中的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涂成下面各自对应的颜色(或涂你喜欢的颜色,注意相同的图形涂相同的颜色)。

4.练习一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里。先让学生自己填,然后老师组织检查交流。5.练习一的第3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图,自己完成。然后老师组织检查交流。6.练习一的第6题,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1)老师说要求。(2)学生动手圈。(3)集体交流。

如哪个题争议较大可拿实物亲自画画。

1.连一连。

2.○ ○ ▭ △ ▯ ○ △ ▱ ▱ □ ▭ △ ▽ ○ △ ▭(1)○有()个,□有()个,▭有()个,▱有((3))个,△有()个。

(2)()最多,()最少,()和()同样多。

△比□多()个,○比△少()个。

课堂作业新设计

1~3.略

4.长方形:①、⑤ 正方形:②、④平行四边形:③

5.长方形:1个 正方形:4个 三角形:2个 圆:5个平行四边形:4个 6.略 思维训练

1.2.(1)4 1 4 2 5(2)

△ □ ○ ▭

(3)4 1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有4条边,每条边都相等。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圆是一条首尾相连的封闭曲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平行四边形也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对角相等。

1.把数学还原成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幼儿园和平时生活中已经多多少少见过或听说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对这些图形他们并不陌生。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他们早已玩过的搭积木游戏,在搭之前先摸一下这些形体的每一个面。学生在“摸、搭”的活动中,有了真切的体验,更有了新的“发现”。知识的得出,没有一种突然的感觉,不需花费太多的功夫,只需教师稍稍一指点,学生细细一琢磨,与生活经验一联系,知识就很容易地在学生的游戏中得出来了。

2.借“交朋友”的线索来串联知识(叫什么名字——图形的名称;长什么样子——图形的特征;住在什么地方——体会面在体上;给新朋友拍照——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给新朋友找家——对图形的感性认识),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学得生动、有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材第2页,先利用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引出平面图形,借助立体图形作为工具描画出平面图形;再分类整理,把相同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抽象出其平面图形,给出名称;然后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认识平面图形的特点,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辨认出这些平面图形,并能进行表述。

通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结合的练习,让学生知道平面图形经常是某个立体图形的表面。通过拿实物来画一画,引导学生巧妙地将“用球画圆”转化为“用圆柱画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活动、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几何形体的特点。

解答平面图形的拼组,认识七巧板

教材第3页的例2和“做一做”、第4页的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4、第5题。

1.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能创造性地拼组图形。2.认识七巧板,并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3.在认识、拼组图形的基础上,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和七巧板,能创造性地拼组图形。

每一组一袋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一幅七巧板、课件、投影等。

1.老师出示右图。提问: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说一说可以 怎样分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分类方法一:把由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分一类,把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圆)分为另一类,共分成两类。

分类方法二:共分为五类,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五大类。

2.按序号分别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这几个平面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正方形,它就是七巧板)

3.老师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和这些平面图形做朋友,学习更多的知识。老师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拼组

1.教学例2。

(1)用图形摆一摆。

你能用手中几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些更大的三角形或其他图形吗?用长方形呢? 老师提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如果这两个三角形不是完全一样的,还能这样拼吗?

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2)用手中的三角形和长方形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三角形和长方形自己动手进行拼摆。学生可以按老师提供的图样,也可以自由想象、自主探究。

集体汇报时,要求学生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2.教学例3。

(1)出示七巧板课件,老师指七巧板上的每个图形,学生说出它的名称。

老师总结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2)用七巧板上的图形拼三角形,可以怎样拼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准备好的七巧板进行拼摆。

集体汇报时,要求学生说一说用了几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1.教材第3页“做一做” ,用4个◣和4个◢拼一拼。2.练习一的第5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8 思维训练

图中共有7个长方形。教材习题

练习一 4.(1)对折后形成的两个图形完全相同。(2)略

1.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在“拼一拼”中感知,在“剪一剪”中明晰,在“比一比”中验证,在“做一做”中体验。通过“想一想”“猜一猜”“拼一拼”,充分发挥了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的合力作用,使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会拼图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师生一起拼图形(用三角形),在拼的过程中,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特点;二是按要求进行拼图比赛,学生“玩”得很开心,拼组出来的图形五彩缤纷。学生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图形的美。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和这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了,这里主要通过摆、拼、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一些特征,如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等,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的延伸,同时也是后面要学习的内容的基础。

一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创境引入)

1.师: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用掌声将它请出来!

计算机演示:小鸡豆豆自我介绍,我叫豆豆,是图形王国的向导。图形王国有许多有趣的图形,你们想去那里玩吗?如果你想到图形王国游玩,就得先说一说图形王国里面有哪些图形是你学过的?

生1: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生2:立体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学生回答,计算机演示引出五种平面图形)2.揭示课题:

师:这些图形,已经是我们熟悉的朋友了,用这些学过的图形,可以拼组成许许多多漂亮的图案(课件出示:汽车等图形),同学们也想试试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拼组。(板书:图形的拼组)【设计意图:“图形的拼组”是课改教材新编排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拼组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一些外显特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课前先给出一些由这些基本图形拼组成的典型图案,不仅能给学生一个美的印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和创造欲,使教学目的能够更明确地展开】

二 感受新知,观察比较(发现特征)

看了刚才这些美丽的图案,大家一定跃跃欲试了。不过别急,要拼组这些美丽的图案,你们还得再过一关,有信心吗?好,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出示课件:

1.师: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一对小兄弟,你能找出来吗? 生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生2:正方形、长方形。

师问:你们真聪明,你能说说为什么说它们像兄弟吗? 生1:他们都有4条边,都有4个直角。生2:正方形、长方形的样子差不多。

【设计意图:这里是安排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发现特征再想办法验证好,还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好,各人的教学风格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是要弄明白的,就是“对边”这个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比较抽象,学生汇报时如果用其他词代替,如长的边,短的边,上面的边,下面的边,左面的边,右面的边,甚至说不出来,能够指出来都应予以肯定,最后老师再做统一揭示,最好用课件把对边这一概念及对边相等这一特征清楚地演示出来】

2.引导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的边,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点?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又有什么特点呢? 师示: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

生1:长方形对边相等。生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3.师: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由选择多种方法。如对边折、对角折;用尺子、毛线、绳子量等,证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1)师:请大家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我们一起来摸摸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师生同步操作)

(2)学生小组合作,证明自己的猜想。4.请采用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

5.师小结并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一边出示课件一边小结)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用了很多种方法验证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你们真棒!画面上是用折边的方法来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的两条边长,两条边短。长方形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对边一样长。

板书:对边相等

四边相等

三 实践操作,感知关系(拼组图案)

【设计意图:最好放开来让学生自由拼组,在展示时有意识地将两个长方形、四个正方形等要渗透的知识着重讲评。讲评时一要突出美感,渗透美的教育;二要突出独创性,渗透创造力培养;三要突出图形间的关系,沟通知识联系】

1.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来拼一拼,玩一玩吧!操作之前请听清老师的要求:

(1)用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图形?(2)用四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一拼,你又能拼成什么图形? 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拼法)2.四人小组合作。

选一些形状一样的红、绿颜色的三角形卡片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图案。比一比哪个小组拼出的图案最漂亮。

(请小组代表把一些有创意的成果放在投影仪上展示)3.小结。(出示课件)

刚才同学们用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拼出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更大的长方形,用四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出了一个更大的正方形,用三角形拼成了几个不同的图形,你们太厉害了!这也告诉了我们,图形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几个长方形可以变成……

四 发挥想象,发展能力(灵活运用七巧板)

1.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一套七巧板有7块,它也是现在最常见的智力玩具。同学们一定都玩过七巧板,现在我们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看谁拼得多。

2.全班同学动手拼。

师:同学们,你们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三角形,各用了几个图形。(请几名学生回答)

第二篇:新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1)班一共有32名学生,其中男生18名,女生14名,学生总体比较活泼多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听课,,30 %的孩子成绩极不稳定,学习习惯不是很好,40%的学生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和实践;还有小部分学生作业马虎、算题粗心、略于检查等现象;10%孩子程度差一些,到现在还不能很好得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起来仍然比较吃力、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大约有10%的学生在学习上行走得慢了一步,在复习的时候很是困难,需加大力度。

二、复习内容: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复习的重点内容是:

1、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数位表,掌握数的组成。

2、数位表的认识:

3、10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大小比较:

(二)、100以内加法、减法的复习。一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书写不规范。个别学生,出错较多的地方是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学期数学第六单元的内容应作为重点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能熟练的进行100内数的口算,在具体情境中能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

复习的主要内容有:

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以及用计算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主要是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对于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同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三)、图形的复习。

复习主要解决的问题:

能正确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有关图形、人民币知识。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肯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 回顾和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系的快乐,增强学习数

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复习时间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2、图形的拼组„„„„„„„„„„ 1课时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3课时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3课时

5、人民币的认识„„„„„„„„„„2课时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青岛版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整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认识时间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小明一天的学习生活情景作为学习的线索,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为今后学习有关时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时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让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学具准备】小钟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嘀哒嘀哒,嘀哒嘀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2、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谜语中的 “它”是谁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钟面

(1)师:今天,小猪经理——噜噜的钟表店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点击课件,出示钟表图)

师:哇,噜噜的钟表店有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认识哪些?钟表有什么作用呢?

师:钟表的作用可大了,它们身上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2)认钟面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钟面,你们的桌上也有一个钟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面,观察钟面,你能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学生汇报:

预设a:钟面上有两根针,它们是时针和分针。

师:请你给同学们指一指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它们长的是什么样子?

(短短胖胖的是时针,瘦瘦长长的是分针)

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运动的?请你用手比划一下。

(教师介绍顺时针方向。)

你们会认时针和分针吗?和你的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怎样记住时针和分针呢?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和分针。(大哥时针又矮又胖,弟弟分针又细又长。)预设b:钟面上有12个数字

师: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你怎样记住它们的位置呢? 预设c:钟面上有一些格子。师:对,你观察的真仔细,两个数字中间就是一个大格每过一个小时,时针就会走一个大格,我们一起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板书)【设计意图:创设“小猪经理的钟表店开张”这一情境,让学生欣赏各种钟表,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体验,再通过动手做钟面来认识了解钟面的结构,让学生经历了较高层次的思考,体现了“再创造”的过程。】

2、联系生活,认识整时

(1)师:走进钟表店,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钟面。(课件出示): 师:你会认钟面上的时间吗?(2点)

师:对,不过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2点说成是2时。

2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是怎样的呢?(多指几人回答)师:说得真好,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个时间就是2时。(2)师:你们会认钟表上的时间吗?接着看,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吗?(课件出示下图)全班交流汇报„„

师:仔细观察几个钟面针的指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的数字不同)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怎样看整时呢?(同桌讨论并汇报)

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动手操作,拨钟面

(1)师:小猪经理看到大家会认钟表了,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6时、9时,8时,让学生认。)

(2)师:噜噜夸我们小朋友们真棒,它还想让小朋友们动手拨一拨钟面,你们愿意吗?

学生拿出小钟面,拨出下列时刻:(课件出示)

拨出晚上睡觉的时间

拨出5时

拨出新闻联播开始的时间

拨出早上起床的时间

(3)自由拨。(拨一个你喜欢的时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具体情境,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认识电子钟。

师:噜噜说:小朋友们真聪明,希望你能经常来我的钟表店玩,我钟表店的营业时间是:(课件出示电子钟图)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法?(火车上,公车上,超市里,电脑上„„)师:你怎样认这种时间的?

小结: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小圆点的后面是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5、用两种方法记录时间。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钟表上的时刻,怎样把它写下来呢?

教师讲解:第一种方法是普通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如2时写作2时(教师板书:2时)第二种方法是电子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两个“0”。这就是记录时间的两种方法,同学们学会了吗?(板书:2:00)请全体学生把书上的时刻写下来,并互相检查。(完成书上练习)

6、感知时针一天走2圈。

师:看到大家学得这么好,噜噜送给你们一个漂亮的钟面。(课件出示)你们知道是几时吗?平时这个时间你们在做什么? 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在睡觉,有的在学校上课呢?

师:对了,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上午的10时和晚上的10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要在钟面上每天转两圈,所以一天中有两个10时,既拓展了学生视野,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连一连

师:今天小动物都来到了小猪嘟嘟的钟表店里玩,都看中了一块手表,他们把手表上的时间记录了下来,你们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猜一猜他们看中的是哪块手表吗?

2、想一想

师:为了感谢大家的光临,小猪噜噜请大家去看电影,它对大家说:再过1个小时,森林电影院就开始放映了,请大家准时到达!小动物们看了看表,这时,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你们知道电影什么时候开始吗?(1时)可电影要放映3个小时,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吗?(4时)【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始终围绕“小猪经理的钟表店”这一童话情景来开展,通过给小动物找表,猜一猜,为猪经理解决难题以及看电影等一系列的趣味活动,让学生经历不同层次的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师: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节课很快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师:时光一去不复返,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钟表几时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认识钟面和整时基础上认识半时,是今后学习时、分、秒的基础。这局部内容是本单元的难点。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爱说、爱动、爱表示的特点,针对这一现状,结合他们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几时半,初步体会几时半的含义。

2、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等养成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半时。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指针式和数字式时钟模型各一个,学生用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动画故事《勤劳的小蜜蜂》引入。多媒体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发现蜜源跳圆圈舞、找小伙伴、采花蜜的4个钟面时刻的画面。

2、提出问题。

1)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想要写一篇日记,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地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勤劳的小蜜蜂早晨6时就起床了。2)你怎么知道是6时?

3)它是什么时刻发现了蜜源,跳起了圆圈舞?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创设情景,复习旧知识,激发兴趣,调动情感,为新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它是什么时刻找小伙伴和采花蜜的?(出示10时半,11时半钟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新的时刻。(设计意图:通过课件自然引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看黑板上的钟面。

1)(指10时半)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刻?(让学生猜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指着11时半的钟面:钟面上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同桌互相讨论,交流汇报)

3)从以上两个钟面表示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分针都指向6。半时与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5)全班交流,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互相交流,找到半时时分针与时针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学生充分了解时针、分针在半时时候的指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学会几时半的写法

1)让学生试着写出10时半。(指名板演,交流写法)

3、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板书课题:认识几时半)

三、实践应用

1、教师拨钟,学生读时间,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2、一学生拨钟,另一学生说时间,然后交换角色。(设计意图: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新知,进一步认识几时半,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投影课本第5页的第4题“拨一拨,说一说”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出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等几项活动。

1)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独立完成。2)分组交流,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设计意图:用实践应用活动巩固新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

四、全课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我们学会了认识钟表,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希望你们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孩子。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把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之中)

五、拓展创新

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设计星期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掌握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快几时了和刚过几时

2、对一天的时间作一个大致的描述,为学生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快几时了和刚过几时。

教学难点:认读快几时了和刚过几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整时和几时半的钟面图,认一认,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

2、现在我们已经会认整时和几时半这两种钟面上的时间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活中用得较多的另一种认读时间的方法:大约几时。

二、教学“大约几时”

1、教学认识“快几时了”

(1)出示两个钟面,观察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向哪里?

(2)你认识哪个钟面上时间,是多少?另一个钟面上的时间你认识吗?

(3)比较:时针指向8,分针指着12,刚好8时

时针也指向8,分针指着11,没指着12,能认作8时吗?

分针要到哪里才能认作8时?快了吗?

(4)明确:快8时了,即分针不到12,但又快指着12了,时针指向几,就是快几时了。

(5)用课件转动钟面演示,提示分针快到哪了

(6)用钟面模型拨快2、4、6时了,让学生认一认,并说一说是怎样认的?

(7)示钟面图(快5、7时了)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是怎样认的?

2、教学认识“刚过几时”

(1)示刚过8时钟面图,仔细观察分针时针的位置(2)认识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

(3)比较:8时的分针刚好指12,时针指着8,这个钟面上的分针指着12吗?能认读为8时吗?为什么?

(4)分针刚过12,时针指向8,在生活中我们把这样的时间认读为:刚过8时。

(5)用课件转动钟面演示,提示观察分针与12的关系

(6)用钟面模型拨刚过9、10时,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是怎样认读的?

(7)示钟面图(刚过5时、7时)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是怎样认读的?

3、对比小结

认真观察快8时、8时、刚过8时这三个钟面,它们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先独立观察想一想,再相互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分针快指着12,时针指几,就认读为快几时了;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分针刚过12,进针指着几,就是刚过几时。

三、课堂练习

1、对比拨一拨、认一认 10时、4时、7时、6时,包括整时、快几时、刚过几时

2、独立完成书上3题,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辅导。

3、火眼精睛

出示快6时、刚过6时、11时30分、12时30分、快1时、刚过11时进行辨认。

四、全课小结

1、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用学过的时间说说自己一天的生活

五、板书设计 大

快8时了

刚过8时

8时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反思

一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1、反思教具、学具准备

要很好的实现这些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具、学具准备。因为没有配套的学具,虽然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好相应的立体图形实物等学具,但从上课的表现来看,很多同学并没有准备,以致影响整体教学效果,没有实现人人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

2、反思教学目标:

上完以后,我觉得孩子对平面图形已经能够识别,但还不能很好的说出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因为一年级学生的认识特征,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感性认识,但抽象出平面图形概念还是有一点难度。

3、反思教学重难点:

是否上得成功,主要是看能否达到教学目标,其次是看重难突出了吗?这单元的难点是:

1、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平面图形的辨认;

2、图形摆放的位置不同了如何辨认。但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问题,我的起步太高了,而且没有帮孩子在研究平面图形特征及区分上给予“阶梯”,引导学生不够到位,而且还“拔苗助长”了,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

4、反思教学方法:

我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研究图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方向是对的。尤其在教学伊始,通过引导学生怎样画手形,很多同学想到了印、描的方法,为后面从立体图形中画出平面图形作好了铺垫。但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去放,什么时候收呢?这才是最重要的,就我来说,我虽然做到了“放”,但却“放”得不合理,做到了“收”,但“收”得不全面,因为在讨论汇报这五种平面图形过程中,我有让孩子自己去找各种图形的特征难度太大,放给学生去做,但学生无从入手去进行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也不懂得研究;收得不全面是因为孩子不懂得系统的找到图形的特征,汇报出来的结果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所以导致这知识点没有突出,还令学生学得模糊了;另外,在练习上,很多孩子还没能很好看分辨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把一些平面图形斜着放的时候,学生也很难辨别,这就是难点没有突破好的问题。

今后需要注意问题:

通过这单元的教学,使我知道许多教学上的误点,我个人认为如果要上好课要做到以下几点,同时也请各位老师多给意见,有不对的地方请多指教。

1、全面理解教材(1)把握本教材教什么,学生要掌握什么知识。

(2)认真细读教参与课标,了解教学的重难点。

2、充分了解学生。(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2)、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准备好学具,如果不能,教师应该适时准备几组学生课堂所需学具。

3、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与课时,整合教材

(1)每位教师都就应该有驾驭教材的能力,不一定要按教材所说的课时去开展教学,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对教材的理解来组织教学。

(2)做好单元教学设计。每个单元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首先老师要知道,并写好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做好本单元的整体设计。

4、设计好课时教学目标

(1)目标要明确。

(2)目标要易于操作。

(3)目标要体现三维。

一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

(二)》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后进行学习的,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引入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平面图形。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我又先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并摸一摸、画一画这些立体图形的的面,让学生经历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体会到“面”在“体”上。之后又让学生动手设计美丽的图案,并且在小组里面说一说自己的设计。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都在想学乐学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但学生在说的时候没有能够很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说的能力不强,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一个错误就是喜欢把圆说成圆形,最主要的原因是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种说法的影响。在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时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房子图,思维还是没有得到拓展开放。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引导加强。

一下数学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认识”作为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第二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使学生既对几种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思想的渗透,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能认真领会课标中的新理念,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创设了“玩七巧板”的情境,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七巧板”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一种玩具。“七巧板”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2.能从学生认知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对四种图形的认识,教师改变了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这样安排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3.重视学生的体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1)能让学生在“玩”中体验。(2)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3)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总之,“平体图形的认识”,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性方面,都能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1、6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在数123中,个位是,十位是,百位是。

3、比最小的两位数大3的数是,比最大的两位数小6的数是

4、与8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我是由2个十我加上30就是90。

和7个一组成的。

二、在里填上“>”、“<”或“=”号

33-522+659-659-1427+527+8

72-866+335+761-1937-218+9

16角2元6元8角68分23角2元3角

三、先写出下列各数,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七十二二十三六十八一百五八十九四十三

下载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分享(精选合集)

    一、填空1、6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在数123中,个位是,十位是,百位是。3、比最小的两位数大3的数是,比最大的两位数小6的数是4、与8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5、我是由2个十......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题十 整理复习型:复习授时间:第 周第 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引导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设计者:李筱玲2013年 2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09-02-13 12:59:06) 标签: 分类:小学数学教案 教育 教学内容:上、下(P1——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合集)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字、......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减法教案(最终五篇)

    第一单位减法单位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1.20内的减法法计算。 2.应用小于20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1)通过探索问题的情况,使学生有自己计算基础上......

    2017最新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一、口算。(24分)7+15=14-6=19-5=13-8=12+5=14-6=11+0=16-5=11-8=10+5=15-9=11-5=14-7=16-5=7+8=12+4-3=10-4+8=9+4-2=11-5+3=二、在内填上“>”“<”或“=”。(6分)16-7718-810132+1012-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