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师如何实施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人去使用,会出现明显不同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差异性更明显。为什么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及探究,我觉得那是因为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所遵循的原则和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而造成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人去使用,会出现明显不同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差异性更明显。为什么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体会和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及探究,我觉得那是因为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所遵循的原则和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而造成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正确认识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关系。如何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我觉得首先要树立平等的思想。如果教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学生就会远离我们,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样就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开发。我们要在课堂上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与学生平起平坐,参与学生的学习和讨论,与学生融为一体,同时可以用我们的语言去熏陶学生。其次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关心差生。作为语文课没有学不会,只有不到位。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神有可能胜过严厉的言辞批评,教师的一个微笑,就有可能打动一个堕落的学生,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学生只要愿意学,就能学得会;只要愿意听,就能听得懂。所以我们要亲近学生,要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学习语文,乐于学语文。
二、要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习任务的指令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若果讲的满堂灌,而且也非常精彩,学生听得非常认知,而且也都听得明白,下了课学生对这堂课印象很深,但是就是不会说不会做。这是因为课堂教学受时间的制约,一节课45分钟,教师占得多,学生占得就少。教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地听,那就没有时间去读、去悟、去交流。学生有了时间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潜能。所以我们在实施教学设计时,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要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把课堂时间尽可能的留给学生。
三、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教学不是演戏,也不是放电影。而是一个灵活多变的多边活动的过程。尤其是我们语文课堂多变性更强。在这个过程中它有可能出现超出我们备课范围之外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什么是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是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教师能妥善处理,是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产生生成性问题,教师能合理解决,是驾驭课堂的能力;但驾驭课堂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作出及时的引导和启发。中学生虽然活力四射、潜力无穷,但毕竟是中学生,他受社会阅历和学识的限制。虽然我们新课程改革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但并不是完全交付给学生,教师撒手放羊。而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学生学习。对于一些疑难问题,学生自学或生生之间交流利用较长时间也难以解决,而在教师的启发或讲解下,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解决或接受,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毫不吝啬的做出正确的引导或启发,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否则事倍功半。
四、要有简洁明确的课堂指令性语言
教师是课堂学习任务的下达者。如果指令性语言不简洁具体,说话拖泥带水,反反复复,更有甚者第一次说的和第二次说的一字或一词之差却分明是两个问题。如第一次布置任务是“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次好像是重复,却说:“本文的主旨内容是什么?”这很显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致使学生不知道到底该思考什么。如果指令性语言不明确,学生听起来似是而非,致使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如“大声快速跳读课文”。快速跳读是一目十行的筛选着读,只能默读,而“大声读”应如何操作?这不是学生会不会的问题而是学生无法操作的问题。这些问题设计时可能不是这样的,但在课堂上实施时,由于教师指令性语言不明确而造成整个课堂教学的失败,这实在是功亏一篑。
所以,说同样的一份优秀教学设计,由于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时以上四点表现的不同而造成课堂效果高低明显不一。因此我们今后在实施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四要”原则,唱好自己的剧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拿出自己的亮剑,获取最佳效果。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设计的意义
1、教学设计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活动所作的系统策划,是把一般的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
2、教学设计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条件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设计出低耗高效的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在人员、时间、设备使用等方面取得最佳的效益。
3、教学设计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新课程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个性的发展。②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③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导向。⑤课程内容面向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⑥强调发展性评价。欣赏小学三年级语文:花钟
三、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偏差
①教学目的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
表现为教学目的的确定通常是对学科知识内容的规定和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概括性描述,没有明确体现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②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
表现为只注意分析教材知识内容的逻辑结构而忽视学生将如何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忽视了如何去发展相应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问题。
③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
表现为只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教学行为,缺乏对发展何种能力的目标分析,脱离“学生认识主体”。
四、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 教学设计有两种情况:
一是预先设计,即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的观念、计划和规则等进行事前设计; 二是适时设计,即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设计。
课堂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特征,教师的预先设计只能是一种“设想”、一个“计划”,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鲜活的“学情”作现场处理,随机调控。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有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预先的教学设计过程: 1、教学设计的准备 ①学习需要的分析
学习需要主要指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学习的目前状况、学习状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三项内容。②学习内容的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主要是分析学习内容的类型,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教师应该“教什么”和学生应该“学什么”的问题。给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提供指导。③学生特征的分析
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已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一般特点(儿童认知发展变化中,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特征)、学习风格(学生个体多种喜好、习惯或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情况,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策略的采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2、提出创意和设计思路 第一,要明确以下思路: 一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二是要体现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有什么特点; 三是本课的作用和地位;
四是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难点和关键;
五是安排怎样的教学活动,要哪几个教学环节,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第二,要明确具体教学因素的设计,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情景、教学资源等。
第三,要提出多种创意和多种设计思路,并在这些创意和思路中选择最佳的创意、思路。
3、制定教学方案
语文教学设计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手段与媒体设计。
4、实施教学方案
一方面要将设计方案付诸实施,同时还要不断地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情况进行适时教学设计。
5、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评价反思,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借鉴。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语文教学目标是人们对语文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愿望,是对完成一个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达到的语文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主要解决“为什么教学”的问题。
预设教学目标,首先必须了解目标预设的一般要求:
预设的教学目标必须具备正确的目标表述要素,必须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应该把握预设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设计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预设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领会国家的教育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材编写者依据课程标准提出了既定的语文教学目标,预设语文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依托语文教材,用心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预设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发展。目标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目标会发生衰减、增益、变异,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依据教学效果,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与调整。
《信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期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在阅读教学中,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没的情操;要求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本文着重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和爱戴的信客形象,赞美了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的优秀品质,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
这丰富的人文内涵将会对学生的精神产生深广的影响。而余秋雨深厚的语言功底也是本文吸引读者的一大因素,从语文知识目标来看,语言学习又是一个重点。[学生分析]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在自主学习方式的养成方面,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阅读上,能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目标]
1、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领悟他的品格和精神。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诚信无私、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等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受本文的语言,抓取人物的品格。
2、多角度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揣摩品味语言。[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识记字词,扫除阅读障碍;阅读课文,疏通文章脉络。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了解余秋雨的创作,特别是《文化苦旅》一书的内容及特色。[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1、导入
(1)由《正在消失的记忆》这一专题节目,使同学们认识到社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职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职业又会淡出历史舞台,成为消失的记忆。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资料,看完后,请谈谈你们的认识。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有所偏离,老师可提醒学生注意节目的主题“正在消失的记忆”。
(2)师: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二十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
随着通讯业的发展,这一职业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信客这一职业所具有的优秀的职业道德却永远不会过时,它永远是我们的做人之本。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信客,看他的一生经历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学生对于信客这一行业是陌生的,适当地做以介绍,即有助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也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这一导入,还强调了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保持优秀品质的都很重要,突出了本文的情感目标。)
2、作者介绍
此环节由学生来完成。
师:作者余秋雨,是当代很有名的一名学者、散文家,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 下作者。
(学生占有一定的学习资源,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来完成,同时,学生搜集材料的过程,会培养他们对传记文学的兴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展示作者简介资料,让学生做以了解。
3、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掌握情况:
(1)唏嘘(xīxū)噩(â)耗 呵(hē)斥 诘(jiã)问 猝(cù)然 伎俩(jì liǎng)吊唁(yàn)文绉绉(zhōu zōu)昏厥(juã)(2)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满脸戚容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第一部分,要求学生注音后,再从形近字、同音字等角度补充相联系的字,第二部分词语要求默写。
因为形近字和同音字是识字的难点,而四字词语的默写更是学生的弱项,这一设计是对知识目标达成的一个保证。)
二、整体感知,熟悉人物形象。
(一)请学生在自学基础上谈谈,《信客》一文的内容,谈让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师:同学们已经阅读了本文,那么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的焦点会聚在信客的“苦”和“善”上,当然也可能会有学生提到信客的成功,信客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等方面,对学生的回答应予以充分的肯定,这可为后面多角度体会本文主旨打基础。
(本文篇幅较长,课堂整体阅读的时间不够充足,结合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这一环节都是作为预习检测的形式进行的。)
(二)速读课文后,完成以下内容的填写。
师:大家已经清楚,本文是重点写信客的,这里,既指文中所描写的两个信客,也可指信客这一职业,请大家速读课文,筛选有效信息,完成下面的“信客档案”设计。出示: [信客档案] 性别 年龄 适合人群(指性格)信客是一种什么职业(一句话描述)信客的职业道德(关键词)职业准备 信客的职业特长(从文中找相关信息)信客的作用(重要性)(迅速筛选阅读材料的有效信息,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过这种学生较感兴趣的题目,能促进学生的读书兴趣。)
(三)1、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和精神。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信客,要更深入地认识这一形象,我们还应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而细致地刻画这一主要人物的。
(设想:本文篇幅较长,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设计这一环节旨在从记叙文的人物描写分析这一能力目标上做以训练,同时,让学生对信客这一形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下面的问题能深入研讨做准备。)
2、根据你的理解,为信客写一段话,作为他的墓志铭。下面示例,仅供参考。
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三、独特感悟,多角度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一)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少同学有这样的疑惑,信客为他人付出了很多(文章作了很多描写),自己却落得遭人误解,穷愁潦倒,他这么做值吗?是不是当时的人们都在想着做信客?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信客?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
1、问题研讨(提示:在课文中找相关信息来说明)(1)文中青年信客让别人得到了什么?
(2)青年信客是否也有所得?如果有,他又得到了些什么?
设想:这一环节采用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的方式,旨在让学生对课文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对文章主题作多角度探索,并以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助人自助的一生才是充实的一生”。
(二)“爱”的感悟。
单元提示中指出:本单元的主题是以“爱”为主题的,我们应该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那么本文体现了那些“爱”呢?(引导学生得出:信客所具有的优秀品德是基于他对工作的责任感,而这责任感则源于他对乡亲的“爱”,虽说他曾一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社会总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重和怀念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
(三)同学们,余秋雨为什么要给一名信客树碑立传,信客的一身生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他对你将来的择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设想:旨在让学生明白,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人所应当具有的优秀品质永不会过时,无论你做何工作,心中有“爱”是最重要的,要干一行爱一行,任何一项工作都会让你有所收获,就像这里的信客一样,做信客尽管很苦,却丰富了他的阅历,成就了他的教学。
四、品味语言,体会风格
1、佳句赏析:学生通读全文,勾画出自己认为的精彩语句,简要说出它的美感。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看法和例句,并引导体会。
“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对这种处境的设想,作者以排比绘写,一气呵成,容量很大,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如何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老人逼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2)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在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典雅精辟的语言同时,让学生知道质朴的人物要用质朴的语言来描述,本文典雅的词句随处可见,体现余秋雨学者散文的风格,而畅达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五、课堂小结
掂量视诚实为生命的老信客的嘱告“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总觉得是那个沉重,其实不仅做人,乃至维系社会秩序的规则不是正承受着信用危机的挑战吗?愿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诚实待人,诚实处事,去奠基诚信大厦。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诚实”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可以谈看法,也可以讲故事。
七、板书设计 信 客 余秋雨 素材 品格
做信客理由 任劳任怨 如何做信客 诚信无私 为什么不做信客 待人宽容 当教师,校长是好样的 善良厚道 教学反思:
《信客》是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的作品。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要让学生感知信客的感人形象,认识并学习这个普通小人物身上的大精神。
而且要引导学生揣摩佳句,提高学生品味语句的能力。本文的主人公形象感人至深,课文有许多感人的片断,而且本文语言质朴而典雅,或比喻、或排比,还有的语句含义深刻精辟畅达,要引导学生对其语言艺术进行探究品味。
一堂课下来,虽然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仍然发现了不少遗憾和不足之处。
首先,在对文本的阅读环节的处理上,显得有些单薄,应该多设计阅读。其次,因环节设置过多,从文本解读角度上说,这节课的处理还是“浅”了一些。这篇文章其实作者提出一个个人和社会如何面对“信”字的问题。
但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因为担心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无法探讨这个问题,所以就“避重就轻”转而更多地赞美信客身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实上完这堂公开课后,我发现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可塑性很强。如果设计时偏重一下相关问题的探讨,学生的收获会更多。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档案:
随 想 录 将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自己对语文教学认识的逐步变化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整理备案。
收 藏 夹 听课后,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学生实际情况,对自己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教学目标放入收藏夹。语文教学目标预设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展现语文教师对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语文教学规律的把握和应用,而且涉及到语言的运用问题。
教师所预设的语文教学目标要符合两点要求:语文教学目标陈述须正确,能够体现三个维度的统一。
(一)语文教学目标陈述须正确
一般说来,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因此,目标陈述也有相应的三种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指向可以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
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指向难以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指向无需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例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一般认为,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正确陈述语文教学目标须做到: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符合规范性要求,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正确。
1、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规范性要求
语文教学目标陈述时,应该符合规范性要求。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规范性要求包括:
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 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结果的行为条件; 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语文教学目标陈述中基本要素完整。(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因为判断教学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
因此,对教师行为的评判意义不大,教学目标的预设必须从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来。
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必须是隐含着的。
以往我们习惯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陈述方式,例如“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等。
这些陈述中,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所以都是不符合要求的。(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
目标的行为动词尽可能具有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以便于教学时把握和评价时适用。
例如有位教师这样设计《谈骨气》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革命的骨气,提高学生写议论文的水平。”
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测量和评价。
学生的革命骨气是否得到了培养,学生写议论文的水平是否已经提高,在一节课的具体教学中,我们没有办法进行恰当的评定。因此,这样的教学目标陈述应尽可能避免。(3)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结果的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如“借助汉语拼音„„”,“结合上下文,了解„„”,“45分钟能„„”,“课堂讨论时,能„„”。(4)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45分钟所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5)语文教学目标陈述中基本要素完整
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学目标陈述中,四个基本要素完整,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例如:
每个学生 阅读 现代文 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每个学生 都要在两年的时间内 背诵 优秀诗文60篇(段)。(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
有时,为了陈述简便,在不引起误解或歧义的情况下,目标陈述会省略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例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解 主要内容。(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了 解 基本的语法知识(行为动词)(表现程度)
2、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要正确
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表现性目标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
(1)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
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知识与技能”领域多是结果性目标。
因而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就有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两方面。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见下表: 链接
(2)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
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 难以结果化的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见下表: 链接
(二)体现目标三维度的统一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语文课程也不例外。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这就说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附加任务。
这还说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潜移默化,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
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将“过程和方法”作为目标的又一维度,强调了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方法的重要性,改变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从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有了新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听说读写,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正确认识三维目标,实现目标三维度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工作。
1、正确认识三维目标
有的教师错误地把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作为知识和能力目标,把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当作过程和方法目标,将文章在思想方面的熏陶作用当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上的误解导致教学实践中的误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所以,须明确三维目标的意义和目标三维度的关系。(1)三维目标的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给了语文教学以正确的导向,使教师和学生从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中解脱出来,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结果,而是开始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这对于改革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目标三维度的关系
课程改革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人的语文素养是一个整体,应该整体地而不是分割地纳入课程目标中。
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且体现于具体的目标中,而不是油水分离的三个目标。
2、目标的三维度如何统一
目标的三维度在教学中统一,在过程中统一。
所谓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互相孤立开来的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目标的三维度在教学中的统一
所有语文教学目标,都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的统一。比如朱自清的《春》写春天来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针对这句话,一位老师这样引导阅读。
师: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小草怎么长出来的呢?作者用了“偷偷地”这个词。“偷偷地”,就是说小草趁人家不注意,让人毫无察觉的,无声无息地从土里长出来了。但是没有用“长”,而是说从土里(老师用右手食指做了一个向上的手势)——
学生齐声:钻出来了。
师:用“钻”这个词,写出小草的生长是很不容易的。
它要穿过厚厚的土层,有时还会碰到石头瓦块,就要顶翻它们,然后茁壮地生长出来。
可见一个“钻”字,就写出了春草虽小,但是它们的生命力,却是极顽强、极旺盛的。大家看,“偷偷地”和“钻”这些词用得多好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方法,获取了知识,形成了能力,通过联想和想象,认识春草生长的劲头,领悟春草默默无闻、不哗众取宠的品质,领悟春草不怕困难挫折、顽强进取的拼搏精神。
即使是最简单的识字,也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识字可以有看图识字、做游戏识字、字谜识字、儿歌识字、韵语识字、归类识字、部件识字、随文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辨形识字等多种方法,而识字的同时,也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目标的三维度在过程中的统一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情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呢?
这里仅以阅读教学中关注过程、关注方法为例,加以解释说明。
一位教师在教《小桔灯》时,要让学生理解“行动描写及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先安排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了有关的词语:
“登上(凳子)、想摘(电话),爬下(凳子),缩回(小手),(对我)点头、摇头„„”
正当老师准备布置学生讨论这些词语的作用时,有位学生举手发言:“我认为这些行动描写表现了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这脱口而出的正是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如果我们仅仅关注结果,那么,教学目的显然已经达到了。
但是,这位老师不满足于此,接着问了一句:“你很聪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跟大家说说好吗?”
由此,从对结果的肯定转向了对过程的询问。教师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结果的“准确无误”,而应关注过程的“万无一失”。
由此可见,方法是在过程中掌握的,能力是在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是在过程中获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在过程中培养的。关注过程,是三维目标对我们最有益的启示。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才能够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目标预设的基本环节
语文教学目标是在课程目标体系中认识和理解目标的传递及变异、根据学生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预设的。
其基本环节有: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编写思路,了解学生发展状况,预设反思调整目标。
(一)解读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目标是特定目标,是一般目标的具体化。
为了便于认识和理解,我们把一般目标具体化为特定目标的过程,看做是层层传递的线性过程。
实际上,语文教学目标的传递,其复杂性主要有: 其一,语文课程目标并非仅在两相邻目标间传递,上位目标与所有的下位目标间都具有语文课程目标的传递关系;
其二,语文课程目标的传递,各层次都会出现目标的变化; 其三,各层次语文课程目标的变化,并不全是消极的。
弄清楚子目标(下位目标)与总目标(上位目标)之间的传递、变异、反馈、发展,即可依据教育目的、课程目标、阶段目标,明确语文教学的单元目标和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应该透彻理解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清楚地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是怎样体现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是怎样作用于单元目标和教学目标的。
1、正确认识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标志着全面推进与具体落实素质教育成为现实,标志着语文教学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标志着重视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1)课程标准关注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
因此,课程标准应该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全体儿童的发展。(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描述。
(3)课程标准重视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课程标准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
课程标准认为教师不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者。
2、透彻理解阶段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设置了“阶段目标”。
透彻理解阶段目标,需要了解各个阶段目标之间的差异与联系。(1)课程目标的整体设计
阶段目标分为四个学段,小学每两年为一个学段,初中三年一个学段。每个学段又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分别提出学段目标。
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对阶段目标要有透彻的理解和把握。
对于本节课处于什么学段,以及本学段中,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个领域的目标处于什么样的梯度中,与前后阶段的联系是怎样的,都要有十分清晰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预设出难度适当、适合本阶段课程学习的教学目标。(2)课程目标的表述
在阶段目标的表述方面,只要是比较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的目标,尽可能采用行为目标(以事先规定的行为期望为中心)来表述;
体现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之中的目标,难有达成度,往往呈现为展开性目标(以学习过程为中心)和表现性目标(以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为中心)。(3)课程目标的开放性和弹性
课程目标是面向全国的学校和学生来设定的,必须考虑实际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课程目标要考虑社会和个人长远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现实的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注意前瞻性和适应性的结合。
因此,课程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弹性。
(二)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一般而言,课文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单元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阶段目标的具体化,阶段目标是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体现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因此,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就需要认真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在语文教材中,具体化为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中,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后,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阅读课文,认识单元目标,明确课文教学目标。一篇课文本身所具有的原生价值,可能适合我们从很多角度来学习。
但是,教材编写者把这篇课文选入了一套教材中的某一个单元,就意味着教材编写者对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定位。
1、认真钻研教材,领会单元目标(1)在单元提示中领会单元目标
教材编写者对文章教学价值的定位一般主要表现在单元提示中。
比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中说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
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单元安排的就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
用“整体把握”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此外,“文章的表达技巧”也是需要关注的内容。(2)结合同一单元文章领会单元目标
同样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中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了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识理的成长过程。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讲述了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
安徒生的《丑小鸭》则是以童话的形式勉励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诗两首》给人以生活的告诫和启示,王安石的《伤仲永》讲述由“神童”变为常人的故事引起人的深深的思考。
教学这个单元,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阅读课文的时候,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感情色彩浓厚的语句,以便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2、仔细阅读课文,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预设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还必须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恰当设计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材基本上还是文选型教材,所选课文根据它们在语文课程中的不同地位、性质、功能及功能发挥方式等,需要教师“教教材”或“用教材教”。
但无论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都必须首先读懂课文。
只有正确地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实践证明,那种只注重知识而忽略了文章内容的教学是不足取的。(2)恰当预设目标
明确了一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还要依据教学实际,根据社会需要、国家需要、学生需要,根据教学环境与条件等,恰当预设教学目标。
3、相同课文的不同目标指向
相同的课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能够为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服务。在语文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利用课文为教学目标服务,如何发挥课文的教学价值。
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着课文使用方式的不同,因此,正确认识特定环境中课文的目标指向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用课文《背影》加以说明。(1)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背影》
人教版的教材将《背影》选在了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与《阿长与〈山海经〉》、《台阶》、《老王》、《信客》几篇文章组成一个单元。
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
《背影》放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篇表达“爱”的文章。
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希望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同时,单元提示提醒我们,本单元中的文章,都属于记叙文。
在“熟读这些课文”的基础上,“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教材编写者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的提示主要体现在文前提示与课后练习中。文前提示要求思考“这篇课文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
并介绍了本文的特点:“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这篇课文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高大的形象。
这篇课文却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写爱的文章,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文章的语言却很朴素”,显然这是从内容的角度入手,激发学生体验文章的真情。
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继续从内容层面提出问题:“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凸显文章“爱”的主题。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还有从写作手法方面来把握文本的,如:“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品味“关键性语句”依然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
这里编者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描写手法和这样写的好处体现在哪里,也是从形式的角度对文本内容的观照。
对于课文中“写父亲送儿子上车时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则要求学生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加以关注。
要求学生“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除了整体感知、深入分析文本内容之外,人教版语文教科书还设计了两道拓展延伸题:“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
‘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就课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
第二道题目同样如此,“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
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同样是就文章中的内容设计一个话题,进行交流。
人教版在练习设计中,主要侧重于要求学生从鉴赏者的角度对文章作出评价或解说。
比如:“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词语,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词语?” “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等等。(2)语文版语文教科书中的《背影》
语文版语文教科书将《背影》编选入课本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与《永久的悔》、《铁骑兵》、《苏珊·安东尼》几篇文章组成一个单元。这个单元是散文单元,语文版教材更关注文章的文体形式。语文版教材编写者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首先要抓住文章的叙事线索”,并明确指出“《背影》以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为线索”,“然后体会作者在叙事中所蕴涵的情感。”
与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不同,语文版教科书没有设置文前提示,但在课后第一题中,也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打动了作者”。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情感。
编写者重点强调了本文的写作示例作用:包括选材示例作用。
比如要求学生思考:“作者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来写,好在哪里?”;表述方式示例作用,要求学生注意:
“特定情境中最感人的细节”描写,让学生“试学习使用这样的手法,满怀深情的描写一个人做某件事的过程和情景”;
并就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试着用几句形象的语言来描写一下养育你的亲人。”
作者还关注到了选文与课外生活的联系,在彩色插页中提供了20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发表的油画《父亲》。
要求学生“欣赏这幅油画,结合课文内容和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它的感人之处。”
语文版练习设计中则将读者与作者划分开来,要求学生体会作者所感受到的父爱和作者在文章中展现的父子深情,理解“作者想表达的见解和思考方式”。比如,对于文中情感的体会,要求学生回答“什么打动了作者”,“体会作者朴实、细腻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情”。(3)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背影》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将《背影》编选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与《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组成一个以“至爱亲情”为主题的单元,因为文章表达的内容是亲情而组合为一个单元。
苏教版在单元说明中,明确指出:“一个背影,融注了深深的父爱”,要求学生通过对浓浓亲情的体验,认识到“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达到“我爱我家,我爱亲人。”
苏教版的语文教科书中也没有设置文前提示,课后的“探索·练习”明显分为三个层次:整体感知层次,要求找出“三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作者为什么止不住留下了眼泪?”并“根据课文的描写,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这道练习题,有助于使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线索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语言揣摩运用层次,要求就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联系课文中有关的上下文,仔细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切爱护之情。” 引导学生玩味有关的词句,细细品评其中的情感韵味。
记忆积累层次,要求学生找出描写父亲外貌、动作的“准确生动而又饱含父子深情的词语”,体会“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的感受和心情”。
并假设从正面看父亲,“能否想象并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父亲的面容、神态、动作?”
从中体悟父亲对儿子的感情,还要求背诵描写背影的段落,进行语言积累。苏教版练习设计中更注重于要求学生作为文章中的一个角色来感受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儿子的感受和心情、父亲对儿子的关切爱护之情。
比如,“作者为什么止不住留下了眼泪?”“阅读下面几句话,联系课文中有关的上下文,仔细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切爱护之情。”
“你能揣摩出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的感受和心情吗?”“从中你能否体悟出父亲对儿子怎样的感情呢?”
尽管第一道题目中用了“作者”一词,但是这里是将“作者”看作文章中的“儿子”的,因此,依然是体验文章中角色的心情。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各家出版社教科书对于《背影》的处理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显然三家出版社都关注到了文章中所体现的父子深情,但是人教版与苏教版相对比较重视对文章所表达情感的体会。
人教版的单元说明、文前提示都要求学生体悟“爱”的博大,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苏教版中四道题目,三道题目均指向对文章中父子深情,特别是对父亲情感的把握。
这与以主题组元有关。相比较而言,语文出版社更注重文章写作示例作用的发挥,从选材示例、表述方式的示例对选文加以关注。
人教版教材比较强调对选文的拓展与延伸,用了两道题目来就选文的内容引发讨论交流活动。
苏教版则更重视对语言的积累,要求学生背诵描写父亲背影的语句,而人教版和语文版则是以“读一读,写一写”或者“字词积累”的形式进行词语积累。就课后研讨练习所展现的学习内容而言,语文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相对明晰、简洁,重点突出;而人教版本文的教学任务则稍显繁多。
从三套教材的练习设计中,可以明显清晰地感受到教材编写者阅读文章的不同方式:
人教版的“鉴赏者”角度、语文版的“解读者”角度、苏教版的“体验者”角度。当然,每一套教材中还存在其他的阅读方式,但主要阅读方式鲜明呈现。
(三)了解学生发展状况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设计与实施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终结点。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提出不恰当的目标要求,导致教学的无效。
熟悉学生,教学才有可能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要认识学生的发展,了解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需求激发兴趣,兴趣产生动力。如此,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有目标有方向的提高自己和发展自己。
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必须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根据学生实际及发展需要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的语文经历、语文现状和语文前景
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语文经历; 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还需要了解学生当下的语文学习现状; 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还要了解学生未来的语文前景。
总而言之,只有在了解了学生的过去、现在的语文学习实际及未来的语文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够恰当地预设出适合学生学情和发展要求的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的语文经历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不是在零起点上接触母语的。
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前需要了解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相关语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比如,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大致阅读过什么样的书籍,参加过什么样的语文活动,获得过什么样的奖励,他们大致有着怎样的语文经历,都需要教师具体把握。(2)了解学生的语文现状
教师给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要知道学生们当前感兴趣的阅读、写作范围是什么。正在进行的有关语文的学习活动有哪些,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之间语文学习程度的差异怎么样。
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哪种层次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实际状况来确定教学目标。
这可以通过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来完成,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应。
比如,在阅读《背影》的过程中,学生对父亲爬月台的背影哄堂大笑。那么,教师就应该依据学生现有的情感体验层次,将消除这种消极体验,唤醒他们对亲情的感恩作为必须预设或达成的目标。(3)了解学生的语文前景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样发展,因此,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学。
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因此,教学目标的预设必须将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作为重要考虑依据。哪些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学习方式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在以后的生活、生存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才适合作为教学的目标加以达成。
哪些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学习方式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学生以后的发展无关,应该摒弃在课堂教学目标之外。
比如,死记硬背一些字词句的解释、某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无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学会理解字词句,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熟练运用,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总结文章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那么,就应该将后者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来完成。
2、了解学生发展状况的方式方法
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的教育教学管理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教师不应该只是指出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问题,而应该是学生美好品质、美好言行的欣赏者。
了解学生实际的发展状况,才能有正确的帮助和欣赏。
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访问、调查、善察、笔谈等方法。(1)访问
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就充分了解学生,这可以通过访问以前的语文教师了解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学习风气、学习习惯,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包括语文学习方面的特长、欠缺之处);
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访问、信访等方法,经常向家长询问学生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家长对子女的态度、教育等方面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还可以问同学。要了解甲同学,可以先从乙同学那里问起,以获取一些间接信息,然后再直接找甲同学谈心,从而收集到较为准确全面的材料。(2)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卷进行与语文学习相关的调查。比如,他们最喜欢的书籍以及喜欢的理由、以前阅读过的书目、最难忘的语文经历、最得意的作文或语文活动、最喜欢的语文课文等等。
利用问卷调查,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掌握每个学生自己眼中的语文学习评价状况。
这样,可以多角度的了解学生,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阅读、思考动向,方便教师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感兴趣的语文课程资源。(3)善察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在课堂教学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中。不仅要观察班级学习风气的变化,更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在语文学习中的变化。
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掌握他们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语文学习策略。(4)笔谈
语文教师了解学生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周记、作文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叙述空间,通过评语或心得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四)语文教学目标的生成及调整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因此,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目标,是每一节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所应具备的,每一节课也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在动态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语文教学目标,有着无限发展变化的可能。课堂教学本身有着课程标准研制者和教材编写者所设定的既定目标。
又有语文教师所设计的预设目标,而目标的达成,需要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是否需要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应该依据当时课堂情境、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是否合适,达成的效果如何,也应该及时地进行反思。
1、语文教学目标的生成
目标的价值不在于规定学生必须到达的某一终点,因为固定的终点并不存在。目标的价值在于定向,即明确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
“目标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应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从而鼓励创造性的、互动性的转变。”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教学的预设性目标之外,还要关注教学中生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
(1)语文教学目标的生成性
预设的教学目标只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点,并且预设目标是以所有能促进学生言语经验发展和语文素养提高的相关因素为基础的。不是教师简单地依据自己的主观假设和喜好来制定的。
预设不是僵化的、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生成的。
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是生成的过程。预设只是一个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学科内容的框架构建。
最终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生成的。预设的目标需要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主观武断地批评或无视学生的体验。
而应发挥自己作为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目标的生成性例析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自己预设了一些问题及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阅读完两遍课文,老师要求学生把他们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写出来。
并与自己准备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以及课堂上的教学重点作了比较。这个教学案例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教师设置的问题如下: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题目找出两部分内容的起止及过渡段;
3.怎样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和“确凿”? 4.百草园的景物很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作者写景有什么高妙之处? 5.百草园是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课文为什么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6.概括第7段的中心。
7.过渡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段,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其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下:
1.文章写了作者在百草园自由自在又充满趣味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远没有百草园的生活那么好玩)的生活,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有什么用意? 2.都说这是一篇好文章,我觉得写得很有趣,但还是觉得有点乱,为什么?(如:写百草园的美景,第2段写了春、夏、冬三季,第3、4段不写冬季却去写赤练蛇和美女蛇,写“我”的画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却又写他父亲做什么买卖了„„)
3.作者对于他被送到三味书屋有很多猜测,但又都没有肯定,他到底为什么被送去?
4.先生为什么不愿回答我有关“怪哉”的问题?
5.作者为什么引用“我们”读书的具体内容,还不加标点,而先生读的内容却加上了标点? 6.作者前面说“我”去的书塾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从后面他们却可以私自到后园玩,而且还可以做很多小动作,戒尺却不常用,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这是否矛盾? 7.经常听说鲁迅的文章含义很深刻,本文有没有含义深刻的句子?
8.对于“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课后提到了三种说法供参考,是不是考试时写哪一种都算对?
9.第2段作者既然说“不必说”,为什么还说了那么多?
10.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没有什么美感,作者写它有什么用意?
11.从写作背景(见《朝花夕拾引言》)看这篇文章是作者成年后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为什么不用成人的口吻来写,而是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心理、儿童的口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结果表明,教师所预想的与学生的阅读实际存在很大的差异,不难想象,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解决教师所预设的目标时,学生在专注的神情和积极的参与下所隐藏的无奈。
学生在自己阅读文本时的“发现”与困惑,往往比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更重要更切实际。
高明的教师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订计划,让学生充分思考,把课上得更生动活泼,更具有探究和争论的乐趣。
2、语文教学目标的反思调整
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我们的教师并不缺少实践,但对实践的思考和一定理论指导下对实践的思考尚需加强。
教师要能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省和观察、思考。
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相关的反思,显然有助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1)教学目标反思的类型
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中,我们常常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教学目标反思的类型有: 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反思、教学目标设计后的反思、教学目标实施后的反思。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反思主要思考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教学目标由谁来定、教学目标是否合适等问题。教学目标设计后的反思。教学目标设计后的反思主要是思考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通过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地了解,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实施后的反思。
教学目标实施后的反思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关注的问题是否能作为教学目标。它与既定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呈现教学目标的时间和方式是否恰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成既定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达成,为什么)等等内容,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预设和达成。(2)教学目标反思的主要角度
教学目标在设定、实施、达成中需要反思的问题比较多,比如,一位教师在写美国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一文的教案时。
设计了两个明确的目标:“体会常春藤上的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了解小说结构的特点;
弄清人物主线、次线的关系,领会主线对描写任务、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但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搞清楚到底老贝尔门还是琼西是本文的主要人物上了。”
本节课虽然基本上完成了第二个教学目标,但教师“想让学生理解情节线索对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目标远远没有达到。”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预设、达成的过程和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反思:
第一,谁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预设,学生参与了教学目标的生成过程。
教学目标中既有教师的预设性目标,又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共同创造的生成性目标,达到了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显然,比较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第二,教学目标是否合适?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是否合适,这要根据文本内容、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思考。
本节课所预设的教学目标显然在学生关注的范围之外,这就需要教师考虑为什么自己所预设的教学目标不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
为什么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搞清楚老贝尔门还是琼西是主要人物”? 这是这篇文章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吗?
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不能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甚至可以针对原有的教学目标来思考自己对这篇文章教学的定位是否合适进行反思。
比如,本节课的两点教学目标都属于“形式上的东西”,这些问题是否进入文本的核心层面。
是否与本单元的教学相配合,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最终在反思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文章、对学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四年级语文:观潮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材料,主要解决“教学什么”的问题。“教学什么”在语文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达成,语文教学是否有效。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有恰当的语文教学内容。
否则,有可能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散乱、指向性差,甚至于导致语文教学的“非语文化现象”。
因此,怎样开发与创生语文教学内容,怎样根据课堂现场调整语文教学内容,成为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问题。
预设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关注学生需要,依据语文教学目标,依托语文教材。在预设语文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从认识宏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出发,通过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内容的研究,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的分析,一层一层接近微观层面的教学目标。
根据目标达成的需要,选择和安排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材的主体是文本。预设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工作就是解读文本内容,分析教材内容。
需要关注的是:从文本细读开始预设的教学内容,应该指向并能够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预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会随着变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的现实情境、学生的学习实际发生变化,及时调整并认真反思十分重要。
恰当安排语文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广泛开发课程资源,并同时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以确保由语文课程资源转化而来的教学内容具有语文性及其正确的目标指向性。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预设
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切入点和不同的内容选择。
如何保证教学内容的语文性和目标指向性,怎样选择和创生语文教学内容,成为语文教师备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教师开发和创生语文教学内容,必须依据语文教学目标,依托语文教材,解读文本内容,分析教材内容,预设教学内容。第一,解读文本内容
阅读教学是学生、师生共同与选入教材的文本之间进行的对话。
对话以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基础。因而,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解读文本内容。
文本内容的解读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即所谓“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本内容解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解读文本时不偏离文本;而文本内容解读的主观性则使文本内容解读具有差异性,并使文本内容解读具有再创造性成为可能。事实上,不同的人,由于他们各自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不同,经历不同,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也不同。因此,他们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不尽相同。
语文教学设计中,当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内容时,语文教师不仅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且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解读文本内容。学生的情况是复杂的,其需求也不一致。所以,教师和文本的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从多角度、多需求、多层面与文本进行的对话交流。这样,才能正确解读文本内容,从而完成语文教学设计任务。(1)教师与文本对话时的角色定位
语文教学设计中,当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内容时,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变动的。语文教师既是一般读者,也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变换角色,以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立场,展开与文本的对话。
所以,我们需要认识教师在不同角色定位的情况下,不同的文本内容解读。A.一般读者角色的文本解读
作为语文教学设计时的教师,首先应该进行自然状态下的阅读。
即教师依凭自己的经验、知识、观念和思维方式,以自然人的身份和文本进行对话。这时的阅读,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欣赏。
阅读者随着文章闲适优雅的笔调而从容惬意,委婉悲伤的语句而黯然神伤,跌宕起伏的思绪而坐卧不宁、拍案而起,都只是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阅读者所体验到的,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
比如,作为一个自然状态下的读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如同跟随着作者去了一趟又一趟的地坛。
把地坛的每一棵树、蚂蚁、蜂儿、瓢虫都看得熟悉一如自己的朋友。随着作者想了又想关于“死的问题”和“生的问题”。去体会母亲的“自我安慰、祷告、提示、恳求与嘱咐”。
于是原本有些随意、有些茫然的你,在一瞬间顿悟到一些东西,感受到一些东西。至于感悟得多少、深浅,都可以如行云流水,顺其自然。
不必在意读书的时间、方法、节奏,可以随心所欲,想读就读,想止即止。B.教师角色的文本解读
作为教师所进行的阅读,就不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欣赏,而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教师不但要自己读懂文本,还要教会学生读懂文本。
不但要充分考虑阅读所使用的方法,还要认真分析引导学生阅读所使用的教法、学法。
自己读懂文本,基于自身丰富的阅读经验、人生阅历。
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还要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了解学生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和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考虑阅读所使用的方法,以自己的阅读经验为基础,思索最有效、最方便的阅读方法; 分析教法、学法,则要求教师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将课堂教学的过程,转化为教师、学生、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把方法指导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对话过程中。
作为教师所进行的阅读,对文本解读的体验和对学生解读文本的多种假设,是教师预设教学内容的依据。
有的教师习惯于采纳《教学参考书》中对于课文解读的意见,而很少有自己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重点和教学步骤基本上是一样的,甚至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角度都是一样的。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会“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
“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社会的教育对儿童是具有极大的束缚作用的,是摧残儿童的身心健康的。”
假设我们没有看到这些标准答案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出这些内在的涵义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晚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描述了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童年生活,其中有无忧无虑的游戏,也有对学习生活的回忆。当他向我们描述三味书屋的时候,依然是以一位儿童的眼光向我们讲述的,他对“匾和鹿”的行礼、先生不告诉我“怪哉”虫的原因、大家听到先生“叫”后一个一个回屋的狡黠和“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的乖巧,以及先生读书时“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入神,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而清晰的印象。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还可以看到鲁迅的用功:先生“给我读的书也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然而这些内容,似乎所有的老师都忽略了。只剩下封建教育对儿童的身心摧残,老师和学生读到的一定是这种身心摧残吗?
当我们把阅读的权力交还给学生的时候,学生可能体会的更多一些。
比如:有位教师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走进三味书屋是作者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结束的标志,不论喜不喜欢,作者都要走进书屋接受教育。
作者后来所以能写出优秀的作品,还是得益于三味书屋的学习。因此,我认为三味书屋是作者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这在教师控制阅读权的课堂上是不容易听到的。
显然,教师采纳教学参考书,对文本单一的解读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力,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上,还给学生自由解读文本的权力是十分必要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也必须抛弃对文本解读的单一观,首先面对文本做出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回到文本本身去理解文本,而不应该照搬教学参考书中的现成答案。
语文教材中经常选用许多新课文,学生自己去读的时候,他们确实领略到了阅读的乐趣。
可到了语文课上,有的老师一讲,又什么味道都没了。显然,同样的文本,学生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和教师在课堂上所传达的是不一样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恐怕是教师没有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没有面对文本提出自己的解读方式,更没有在课堂上搭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如何正确解读文本内容
在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也会出现教师错误地地解读文本内容,偏离文本内容,却将偏离的文本内容当作教学内容,当作对文本内容的创生。为避免无价值或负价值的误读,解读文本内容,就要注意还原文本的语境、正确解读文章的感情基调、认真揣摩文本的语言、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1)还原文本的语境
任何言语作品都是特定语境中的产物。然而,随着文本的生成,语境因素自然消失。
“言语交际的主要矛盾是言语接受者通过言语‘破译’言语本身所包含的语境信息,也就是以一种与语境生成相逆的心理程序实现一个由言语到语境的过程。”
正确解读文本内容,必须准确把握文本生成的语境,在对语境的还原中理解文本内容。
例如,有教师在教学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歌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语境: “李白请谁喝酒?”“哪一天去喝酒?”“为什么喝酒?”“到谁家喝酒?”“谁炒的菜?”“谁提出引子,李白为什么诗兴大发?”“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时,又会是怎样的情形?”“李白把心里话全说出来之后,又出现了什么插曲?”等等问题。
想象诗人彼时彼地与友人会饮的原因与场景,将李白写作《将进酒》的现场还原出来,引领学生一起体验作者由悲到欢、由欢到狂的心绪变化。
教师还从李白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入手,解读李白处于此种境况的深层原因,从而更为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2)准确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
情感内蕴丰富的文本,尤其是散文、诗歌,往往以强烈的情感抓住读者的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的理解关乎整篇文章的理解,因此,正确解读文章的感情基调至关重要。
例如语文版九年级上册《马说》一文,表达了韩愈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懑。
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揭示了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并发出反问:“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得有理、有力,充满着委屈之情和愤激不平之气,将作者的愤懑表达得极为强烈。
但有的老师在范读课文的过程中,读得可怜兮兮、满腔委屈,而愤激不平之气全无。文章的感情基调出现了错误,则对文章的理解难以准确到位。(3)认真揣摩文本的语言
语言是文本解读的一个关键抓手,因为意义贮存于语言中,只有理解语言才能揭示意义。
作者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感情、态度转换生成与之大致相应的语言,产生文本。读者理解文本,必须抓住文本的语言,仔细体味、认真揣摩,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正确理解文本内容。
有些教师在理解文本语言时出现了偏差,就会误将学生提出的看法和观点、体验和感受当做正确的,结果导致对文章内涵的错误理解。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选取了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一文。
本文写于“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它是远离故土的游子以全部的热情和思索吟唱的一曲大地之歌。”
字里行间萦绕着淡淡的忧愁和哀伤,渗透了对故乡山水和民众深切真挚的眷恋,并对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开展了深入的内省和反思。
东北的白山黑水,是作为国仇家恨的历史见证而存在的,它必然要承载起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同学们在阅读“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这段话的过程中,明显的感觉到“埋葬”挺阴沉的。
前面这些句子都在渲染家乡土地的美,一个“埋葬”就把所有的温情全埋葬了。可以说,此时此刻,正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内心哀伤和悲愤的最佳时期,如果这时教师却说“咱们同学们可真不简单啊,又发现一个用错的词语。怎么办?”“改呀!”
于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改起了词语,改为“收获、回荡、绽放”,将作者的满腔“复杂而深沉的情感”简化为“留在记忆中的笑语欢歌”。(4)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
文本的主题是作者在文本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文本的灵魂。它渗透、贯穿于文本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
包含着作者对文本中所反映事物、人物等描写对象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读者理解文本,必须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对文章主题的错误解读只能导致结论的谬误。
例如《丑小鸭》一文,以“童话的形式勉励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有一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就是“丑小鸭”生来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
两种答案都可以在文中找到依据。一说是丑小鸭生来是只丑小鸭,当丑小鸭向天鹅游去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一说是丑小鸭生来就是白天鹅,因为随后作者说道:“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老师认为丑小鸭生来就是一只白天鹅,文中也有文字加以佐证。
可是,这样的解读马上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丑小鸭静静地等在养鸭场里,它会不会变为白天鹅,如果会,它经历的那么多的磨难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经过努力奋斗的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吗? 丑小鸭和白天鹅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我们都将无法回答。
导致的结论就是人的命运生来就注定了,努力将没有任何意义,这显然不是作者写作《丑小鸭》的用意。第二,分析教材内容
教材是按照编写者的意图对文本做的一次精加工,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当中,教学参考书是编写者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阐发与规划。语文教材内容包括课文、课后作业、实践活动,还包括教材说明、单元说明、课前提示等。
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凭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材说明、单元说明、课前提示是帮助我们理解和使用教材的,课后作业也为我们理解和使用教材提供了暗示。
语文教学设计时,分析教材内容就是要对以上各个方面深入研究,探寻教材编写思路,进而正确解读教材内容。
1、分析教材编写思路
语文教学设计时,教师仅仅做到对文本内容的个性解读还不够,还要明白教材编辑者的编写意图。
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十分必要,它为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打下基础。教材编辑者的编写意图在教材说明中有总体介绍,在单元说明、课前提示以及课后作业中有具体体现。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单元说明、课前提示以及课后作业。下面以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为例说明。(1)解读单元说明
冰心的《纸船—寄母亲》编排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这是一个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这篇课文在本书本单元中侧重学习其中所表达的亲情。
(2)解读课前提示
《纸船—寄母亲》一文的“课前提示”中指出:“母爱,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下面两首诗,就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
可以看出,在亲情单元内,这篇课文主要关注的是亲情中的“母爱”。(3)解读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中除了要求背诵诗文以外,还要学生体会诗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所包含的感情,且在第三题中明确提出本课中所选“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第四题则提出“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从中可以看出教材把这首诗歌编排在这里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体会诗作中所表现的亲情—母爱。
这样我们就基本把握了编者的思路。
2、如何正确解读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是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不同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也不同。
正确解读教材内容,其实质是要解决“为什么教学”的教学目标问题,所以,必须树立教材使用的正确理念、正确解读课后作业,建立目标与内容的正确联系。(1)树立教材使用的正确理念
课程改革的实施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思考。
一些理论引导使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应该由传统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其实,这种理论认识是不到位的。
一篇课文,“教教材”则教学生读懂读透了一篇文章; “用教材教”,则同一篇文章,譬如鲁迅的《风筝》。
教师既可以教“言说每个人的风筝故事”,还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体验鲁迅的‘民族魂’”、“理解‘风筝’的象征意义”。
还可以“把《风筝》看成是训练‘阅读技能’的文本存在”或“运用读解知识‘点评’阅读《风筝》”,或者是“体验通过写作”。
究竟哪位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更加适宜,我们似乎一时难以判断。
不能仅仅从教学的层面来考虑“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还应该从课程层面来认识“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
有的选文可能本身就是课程内容,那么在教学这样的选文时,必须“教教材”,才能有效地完成课程目标。
而有的选文本身不是课程内容,仅仅是达成课程目标所凭借的材料。这时,就需要认清选文所具有的课程指向来“用教材教”。
认清了选文的作用,再考虑“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才能创设、生成适宜的教学内容,否则,只会离语文课程目标越来越远。(2)正确解读课后作业
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精心设计了优秀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教师把握教材编写者编写意图的重要依据。
正确解读课后作业,教师对作业的理解一定要到位,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作业误用。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中,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
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教材编写者在这篇文章教材说明中指出,应“注意作者是以儿童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
而童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很多:可能是带给我们欢乐的忍俊不已的趣事,也可能是给我们惹来麻烦的,还可能是伤感的。总之,本题给我们打开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发我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但有位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巧妙”地给这一道题目来了个“偷梁换柱”。将这道题变成了:“在你的童年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人或事有哪些?”并且,老师做示范回忆起童年生活中令自己“感动”的“舅舅”。
于是回忆变成了感恩大比拼,缺失了童年的烂漫多姿,也就不可能用“儿童的心态”来展开回忆了。
正确解读课后作业,要联系前后选文,建立单元训练序列。
选文具有积累作用、示例作用、引发作用,课后的练习作业自然也划分为各种层次,有指向文本内容的,有指向文本形式的,还有引发学生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材中每篇选文的课后都有整体感知、积累赏析、拓展延伸三个层次的作业设计。
但是选文的教学应当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进行,不是每篇文章的教学都必须有这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
我们不要误解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将每一篇选文的教学都设计为三种层次,导致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实践活动的泛化。
教师根据课后作业布置练习活动,要依据单元教学要求来重新规划、组织、设计,要适当正确有效,不可流于形式。
教材的使用上存在着误区,根源于教材研究工作重视不够。
因而,教材编写过程中,不能将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教材使用过程中,缺乏重新组织教材和利用教材的意识、能力。
由于现行的教材大多属于“选文型”,教材编者对重新组织教材和利用教材没有做出明确的引导。
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者以及众多的专家学者对课程内容或教材内容进行着这样或那样的个性化阐释。
教师面对一篇课文要教什么内容、要落实什么目标无所适从。
本应由语文教材编写专家和语文教师们共同承担的责任,全都转嫁到普通教师身上,就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要学习的新知识、新理论增多,普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
要走出教材使用的误区,需要语文教材编写专家和语文教师们共同努力。第三,预设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是教师上课的关键。教学内容从何而来?
文本内容是否等同于教材内容? 文本内容是否等同于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是否等同于教学内容? 这些问题都需要弄清楚。
其实,文本内容、教材内容都只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潜在的存在。
文本内容并不等同于教材内容,教科书的编辑者通过教材说明、单元说明、课前提示、课后作业告诉我们,教材内容只关注部分文本内容。
文本内容、教材内容也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文本内容、教材内容的重新建构。
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过程,既是对文本内容、教材内容的发现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整合包括文本内容和教材内容在内的课程资源的过程。预设教学内容,就需要深刻认识以上问题,特别是弄清楚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关系。
这样,才能够按照一定的步骤预设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教材内容是教科书的编写者对文本教学化处理的结果。
其中包含着教材编写者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的理解。
教学内容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教学化处理,其方式有:忠实传递、适当调整、创生开发。
三种方式各有其价值,也各有其局限,语文教学设计中要适当选用。(1)教学内容是教材内容的忠实传递
在现实课堂中,教学内容首先可能是对教材内容(教材处理下的文本内容)的忠实传递,旨在将教材中的种种材料,完整如一的转交到学生那里。
教师基本上是照搬教材内容,教材上说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可以说是照本宣科。(2)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适当调整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会对教材内容做有意识地处理:教师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做出适当调整。
这种调整虽然有别于教材内容,但还在文本内容的范围之内。
这是因为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教材对于文本内容的处理是适合课堂教学的,但也有不适合的情况。
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第23课《散步》写了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走到了一个岔道口,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决定要由我来做,我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只好委屈儿子。
但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到了母亲走不过的地方,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
“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如果我们阅读课文,可能会有很多的体验与感受:家庭的幸福和谐,母子、父子、祖孙、夫妻之间的浓浓亲情,生命的流逝、爱的传承,对生命、爱的珍视,中年人的责任等等,都属于文本内容。
作为教材,必然对文本内容做了一次筛选整理,文前提示中强调:“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浓浓的亲情。
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显然,在这里,教材偏重于让学生体验文中的亲情。
课后作业中第二题:“‘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显然,在这里,教材偏重于让学生体验文本中所体现的“中年人的责任”,而摒弃了文本中所体现的其他内容。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教材所规定的让学生体会“中年人的责任”,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总有点隔着靴子挠痒。
这时候,教师如果只顾忠实地传递教材内容,就偏离了学生的实际。有经验的教师就会调整教学内容,将注意力集中于对亲情的理解与体会上。这样的处理显然更符合教学实际。这就会出现教学内容源于文本内容,却不同于教材内容的情况。
(3)教学内容不同于教材内容与文本内容
教学内容还可能既不同于教材内容,也不同于文本内容。这样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无意识地偏离文本内容与教材内容。
譬如,在《美丽的大脚》中乡村女教师将“千里迢迢”读成“千里召召”,就完全背离了文本与教材,但这种偏离通常是由于“教师的知识与文化水平低于课本的标准,他不能够正确理解并真正把握”教材与文本内容。这种偏离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属于教师对文本的“无意识改造”。
当然,这种改造是错误的。另一种是对文本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创生与开发。也许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将文本内容演绎成了生活,也许是在文本与教材的基础上又做了新的探索。
比如,在《归园田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陶渊明生平的介绍、教师补充背诵的《五柳先生传》、学生对陶渊明本人生活道路的讨论,这些既不是教材内容。也不是文本内容,但它是基于文本内容而来,是在文本内容基础之上的创生,这种创生源于文本,但不局限于文本、不局限于教材。
这是教师和学生运用教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良好状态。
2、预设教学内容应该注意的问题(1)语文教学内容的目标指向性
在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由于教师预设教学内容之前已经确定了本节课或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那么,每一项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即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立。(2)学生学情
学生的学情也是教师预设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设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比如,在教师自己去解读冰心的《纸船—寄母亲》的时候,教师可能从中体会到文本中也表达了对祖**亲的爱,但是教材内容中却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呢? 根据学生的程度来让学生自己体验,如果学生可以体验得到,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教学内容,如果学生体会不到,我们也可以放弃。
3、预设语文教学内容的要求(1)教学内容要恰当
就是要求内容为目标服务,所以,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要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确定。
(2)教学内容要充实
要求通过内容的教学,能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内容不足则需补充,内容冗余则需删减。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
课堂教学内容,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做到重点突出,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对于教学难点,应该划分层次,设置阶梯,一步一步来解决;
对于疑点,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真正做到有疑而问,有问有答,解疑到位。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及调整
在语文教学方案中预设的语文教学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难免还会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
这时就需要教师依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及时调整,使预设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并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所以,要关注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整合各种语文教学资源,调整语文教学内容。第一,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
由于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在师生互动中随机展开,不断地得到补充与修改,甚至可能会“改弦易辙”。
为什么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是必然的,如何应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反思调整语文教学内容,是我们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1、引起语文教学内容变化的原因
引起语文教学内容变化的原因很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原因主要有: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多元理解、教师对学情估计不准确、课堂教学现场出现了意外。(1)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多元理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变化首先可能是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经验、经历等方面的种种差异,对于同一文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同样学习《念怒娇·赤壁怀古》一文,一个班的学生可能决定从上阙写景开始鉴赏,另一个班的学生则可能倾向于从分析周瑜入手。沿途风景迥异,但殊途同归,都能达到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2)教师对学情估计不准确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变化还可能是因为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准确,导致教学内容不能按照原来的预设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做出及时的调整。比如,一位教师设计《最后一课》的教学时,着重从“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入手,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第一,掌握人物描写;
第二,理解主人公深厚的爱国感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这时,有一个平时表现很调皮的学生突然举手问了一个问题:“对韩麦尔先生的语言描写中,爹妈不关心学习,老师叫学生丢下功课浇花;钓鱼时放学生假,这值得写吗?另外,写‘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韩麦尔先生这么多废话,不是浪费了这宝贵的一节课吗?”
这显然是学生产生疑惑的地方,但在教师的备课内容中并没有预料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不回答学生的问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经过短暂的思考,这位老师还是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让大家交流讨论韩麦尔先生的话是不是废话,与中心有无关系。
这时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没有预设到的,而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生成的。
当然,这种生成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测性。
假如学生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即使提出问题了,教师简单敷衍一下或者自己给出答案,都将形成完全不同的教学内容。(3)课堂教学现场出现了意外
教学内容的变化还可能是因为课堂教学现场出现了意外情况。
比如,一位教师在上《对联六则》时,突然,一只麻雀闯进了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断了。
学生们有的把目光投向了麻雀,有的发出了抓拿的叫喊声,有的欲拿起鸡毛掸子驱赶麻雀„„这位老师却没有加以制止,而是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一边让学生仔细观察麻雀,一边打开门窗,让麻雀飞向大自然。
然后要求学生以刚才发生的事件为话题,拟一幅对联,看谁写得好。
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拟出了颇有意味的对联:“麻雀偶闯入,师生皆观看”“慌慌张张一只麻雀,开开心心一群学生”“麻雀东南西北飞窜,师生前后左右观赏”“学子观看尽心,老师开窗随意”等等。
这样的偶然事件,不仅没有造成麻烦,反而生成了拟制对联的课程资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如何应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 教学的机巧就在于随机应变。
面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语文教师要认真准备,灵活应对,把预设和创生有机结合起来。(1)认真准备
我们提倡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艺术地进行教学处理。并尽可能精细、周全、巧妙地预设教学内容。
这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2)灵活应对
上课的过程不应该是呆板执行教案的过程,而应该是以原有教案为蓝本,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不断调整,师生共同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
生成是动态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不可能预测教学的全部,因此及时地将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理智地纳入课堂教学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既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的表现,也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对于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语言补充、直观辅助、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其优点所在。
对生成的偏离课堂主旨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通过追问寻错、争论辩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让他们的思路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
假如教师不给予及时引导,那么,课堂生成的价值会大打折扣,严重的还会产生误导。
所以,关注课堂生成,给课堂留足机动灵活的创造空间,同样需要教师发挥适度的主导作用。
(3)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
把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味着教师在课前要付出加倍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预测课堂上的种种可能,以便在课堂上能够顺利引导学生完成探索、学习过程,必须仔细研读课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这种学习方式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每一节课前都有无法预知的挑战,都有无法预设的生成,使得每一节课都令人期待,都充满无限的魅力。同样,课堂教学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凝固,通过教学反思,原有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成为生成新一轮教学内容的参照物,以助于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生成更契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
3、语文教学内容的反思调整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随着学生实际学情的变化而变化,及时认真回顾教学内容,分析、总结、反思,无疑将使教师更为深刻地理解教材、理解学生,使语文课堂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教学反思,不仅是语文教学设计的必要补充,而且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好办法,更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1)反思的类型
针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同样贯串教学的全过程。
课前反思:课前反思指的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的思考,思考内容是:解读文本内容、分析教材内容、预设教学内容时,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有什么困惑,对教材的教学化处理是否得当,对学生学情的估计是否合适等。
课中反思:课中反思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思考,思考内容是: 教学内容的预设是否适合本节课的氛围、学情,如何应对课堂上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情,怎样调整预设的教学内容等。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实施之后的思考,思考内容是: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等。(2)教学内容反思的主要角度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随着学生实际学情的变化而变化,及时认真回顾教学内容,分析、总结、反思,无疑将使教师更为深刻地理解教材、理解学生,使语文课堂学习更为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这里,我们以一节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为例,从目标指向性、正确性、合理性、适切性、实效性几个角度对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语文教学内容的目标指向性。
主要对课堂教学中所预设或生成的教学内容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联系考察,思考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是否能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一位教师教学口语交际活动《婉转拒绝》中,预设了这样几个活动:
1.展示名人婉转拒绝的例子(罗斯福总统的例子、冯冀才的例子),了解什么是婉转拒绝;
2.展示生活中需要婉转拒绝的例子(把干洗过的衣服拿去退换、拒绝好朋友来抄作业),练习怎样婉转拒绝;
3.设置几道情境练习,分组讨论解决如何婉转拒绝;
4.请同学们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需要婉转拒绝的难题,大家讨论解决。我们可以看出,本节课从“认识什么是婉转拒绝”的知识入手,联系生活实际,练习婉转拒绝;
并设置情境联系,学习如何婉转拒绝;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碰到的类似难题。
可见,每一个教学内容都与“学习婉转拒绝”的教学目标联系紧密。
教师在预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显然注意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所生成的教学内容也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
语文教学内容的正确性。主要思考教学内容是否正确。比如,在《婉转拒绝》的口语交际学习中,教师首先展示了罗斯福总统婉转拒绝的例子: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一位好朋友向罗斯福打听海军在加勒比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对方答:“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在这个例子中,罗斯福拒绝了对方的提问要求,但因为运用了婉转拒绝的方法,达到了不伤害对方感情的目的。
利用这样的例子来解说什么是婉转拒绝,显然有代表性,学生从感性认知上了解了什么是婉转拒绝。
但是“什么是婉转拒绝”教师主要是以实例展示,没有从理论角度进行阐述,更没有对其适用的范围、条件加以引导分析,会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凡是拒绝,都要婉转。
从后面情境练习的设计来看,教师自己也没有认识到婉转拒绝的条件,把不必婉转拒绝的也生拉硬扯地要婉转拒绝,使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变得模糊难辩。语文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主要思考语文教学内容中是否合理利用了语文课程资源,是否恰当安排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使学生更乐意、更有效地学习这堂课的教学内容。
这位教师从名人的故事入手,介绍什么是婉转拒绝,非常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名人事例转入生活实例,拉近了学生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较好的保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设置情境练习,分组讨论解决,进行实践演练,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掌握怎样婉转拒绝。
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过的难题。
这些环节的设计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广泛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呈现方式有图画、有视频,呈现顺序由易到难、由远到近、由模仿到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开心,有趣。
语文教学内容的适切性。主要思考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该班学生的实际需要,包括学习实际需要和生活实际需要。
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这位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情境练习题目:
第三篇:教师资格考试语文教学设计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读写()等()个生字,会读认()等()个生字,掌握()等词语的用法。
2能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理解文中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主旨句关键句()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文中()的知识点,突破课文重点。2运用听读、跟读、默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体味文章()思想感情,突破课文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味课文对(内容风光人物意象)赞美
2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对(大自然大好河山或美好品质)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产生对()的兴趣,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1了解(长城)的(构造外貌)知识。懂得()的描写顺序、叙事线索、说明方法、。教学难点:
1感受由()而产生()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法创设情境“同学们有没有„„”引起学生兴趣参与课堂分享。
2、出示图片、PPT视频引出本文话题,请学生谈图片视频感受。
3、对学生代表的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形成()的观察方法、描写顺序。导入新课。(学习生字词)【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提问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并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字词。
2、老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识字方法,如部首归类法记忆“”字趣法记忆“”等,强调写字姿势写字习惯。
3、了解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4、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就文章大意同桌展开交流。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问题:“”“”
1、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2、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二)在10分钟内快速默读第二小节,通过圈点勾画,划出“”问题。
1、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2、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三)教师示范朗读第三小节,请学生注意其中的重音和停顿。()
1、通过寻找段落的(动词)重音,说说你的理解。
2、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四、精读课文,拓展延伸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重点阅读“”句子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把握文章脉络和内容,体味感情。
3、仿词造句,知识迁移。
4、开放课堂,复述表演。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背诵喜欢的段落。
2、阅读()课外知识,搜集()资料,故事讲给父母听。
第四篇:教师资格考试语文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读写()等()个生字,会读认()等()个生字,掌握()等词语的用法。
2能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理解文中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主旨句关键句()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文中()的知识点,突破课文重点。
2运用听读、跟读、默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体味文章()思想感情,突破课文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味课文对(内容风光人物意象)赞美
2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对(大自然大好河山或美好品质)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产生对()的兴趣,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1了解()的()知识。懂得()的描写顺序、叙事线索、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感受由()而产生()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法创设情境“同学们有没有……”引起学生兴趣参与课堂分享。
2、出示图片、PPT视频引出本文话题,请学生谈图片视频感受。
3、对学生代表的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形成()的观察方法、描写顺序。导入新课。(学习生字词)【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提问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并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字词。
2、老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识字方法,如部首归类法记忆“”字趣法记忆“”等,强调写字姿势写字习惯。
3、了解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4、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就文章大意同桌展开交流。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问题:“ ”“ ”
1、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2、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二)在10分钟内快速默读第二小节,通过圈点勾画,划出“ ”问题。
1、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2、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三)教师示范朗读第三小节,请学生注意其中的重音和停顿。
1、通过寻找段落的(动词)重音,说说你的理解。
2、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四、精读课文,拓展延伸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重点阅读“”句子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把握文章脉络和内容,体味感情。
3、仿词造句,知识迁移。
4、开放课堂,复述表演。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背诵喜欢的段落。
2、阅读()课外知识,搜集()资料,故事讲给父母听。
第五篇:C3-39-9语文教师教学设计
语文教师教学设计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蒋婷婷
学习目标是:
1、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抓住特点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选用了“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学生主要采用了“读——思——议——读”,即“初读了解——深入思考——讨论提高——诵读升华”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一、认真预习,搜集资料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十二课《观潮》。(教师板书:
22、观潮)课前,谁查到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能不能把你最感兴趣的知识简要地向大家做个介绍。
钱塘江大潮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欣赏一番吧!
(教学设想:课前预习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大特征,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查找资料,课内外结合,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捕捉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思考: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读后回答,钱塘江大潮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教师板书:雄伟壮观)
(教学设想:指名读课文后,师生共同确定一个涉及课文主要内容的问题来深入讨论,确定学习目标。)
三、细读课文,自读自悟
1、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句子,然后给小组的同学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教师及时鼓励,随时点拨、引导。⑴、午后一点左右,我们听到了什么? 你能想象出来这种声音吗?人群有什么变化? 江面有什么变化吗?
⑵、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白线指什么?为什么只看到一条白线? 观潮的人群又有什么变化?
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看到了什么? “横贯”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两丈多高”是多高?为什么把浪潮比做城墙? ⑷、浪潮越来越近,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想象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的场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浩浩荡荡”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山崩地裂”是什么意思?想象山崩地裂,大地几乎被震得颤动起来的情景。
⑸、“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对余波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对江水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钱塘江大潮的经过。
(教学设想: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给学生自悟的机会和空间。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读出观潮人群的惊奇。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另外,通过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评价等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四、创设情境,抒发感情
1、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
2、看完录像,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这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3、钱塘江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教师板书:天下奇观)(教学设想:课件可以创设形象直观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亲眼看见了钱塘江大潮由一条白线,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的壮观场面;亲耳听见了那隆隆的响声,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学生仿佛置身于这天下奇观之中。这时,教师让学生敞开心扉,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感,不但学生兴趣盎然,而且有效地达到了本课的训练目标。)
五、品读欣赏,熟读成诵
1、钱塘江大潮是这样雄伟壮观,而作者写得也是如此生动形象。这么优美的语句,你们想不想积累下来?自己喜欢哪一句,就大声地读哪一句,争取能够背下来。
2、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结合优美的音乐,指名背诵。
六、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钱塘江大潮就是这样一处雄伟壮观的天下奇景。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些其他的自然风光?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名字叫《三毛大世界——漫游锦绣中华》。希望同学们课下借阅,开阔自己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