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广场分析案例
校园景观分析
1.烟台大学前广场
区位分析:
烟台大学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临海的一所中综合类大学,周边有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还有居民区和商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置分析:
校前广场位于烟台大学南端,广场南面试望海路,东面建筑馆,西面是千米长廊,北面是图书馆和综合楼,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重要的出入口,人流量极多。
现状分析: 优点: 1.地势平坦。2.绿化面积大。3.交通顺畅。缺点:
1.绿化没有规划,比较杂乱,树种较少。2.广场太空太大。3.铺装简单,颜色单调。
4.空间层次感弱,功能划分的过于简单。5.自行车停车位较乱,缺乏规划。
俯瞰烟台大学前广场
2.烟大小树林
缺点:
1、道路错综复杂,缺乏组织性
2、绿化较多,缺乏活动设施
3、组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范性
4、缺乏公共活动硬地,对绿化破坏较大
5、没有功能上的区分,使用秩序混乱 优点:
1.环境优雅,安静
2.植物生长茂盛,私密性较好 3.位置优越,适合休闲 位置分析:
烟台大学小树林,位于烟台大学东北部,东有宿舍楼餐厅,西有宿舍楼餐厅,南边教学楼,北边锅炉房;其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的人群,交通顺畅。我们应做的:
在设计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也就是将生态原则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大学校园与自然相融合。创造性的利用自然景观,实现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据自然条件,从学生的本能和需求出发,把环境景观改造得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
我所认识的校园景观设计 概念:
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广场既从属于城市广场,又有其独特的校园的属性。一般来说,城市广场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环境所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形式,是公众活动的中心,有重点的反应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主要场所。《人性场所》的作者说过:“广场的定义是一个硬质铺装,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闲,用餐和观察周围的世界。”这是以人为主体并从人的生活去考虑的。
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社会文化、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来作为这个广场的依据,从这些方面得出不同的概念定义。但总体而言,认识广场广场的几本途径分为两种:即以人的活动、心理感受为参照物,和以物质实体为参照物。也就是说,广场的概念应该包括人和物两部分。
随着“环境育人”观念的兴起,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很多高校在建设中为了追求轴线构图效果以及大空间、大广场的潮流,忽略了师生的实际使用心理,从而难以营造宜人、安宁的校园环境.校园广场作为校园空间环境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品质直接影响着校园环境质量.校园广场是为了满足校园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由建筑、道路、绿化、地形等围合,多种硬软质景观构成的,以采用步行交通为主,具有一定主题思想与规模的节点型校园户外活动空间,是容纳师生学习、聚会交往、观赏游乐的重要公共场所.校园广场不同于城市广场,学生群居生活方式以及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校园广场的空间形式和活动内容的丰富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场要聚人并促进各种活动的产生,都是为了从根本立场上提升其空间质量。有一句精辟而古老的谚语所言:“人往人处走”,任何壮观的,激动人心的,精心设计的建筑外观和环境都只能引起人们短暂的好奇与欣赏,而不可能长期地具有强大吸引力,只有人和人的活动才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人和人的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
广场空间由于由于围合而限定了一处特有的场所,使人们有了领域感;由于开放使人们能轻易识别该处欢迎进人和欢迎使用,从而使较多的人驻足留此;由于有硬地和一定的软质景观,使人们能在此找到所需要的活动场地,干自己想干的事。如此种种,都是为了聚人和上演一幕幕生动画面,于是广场成为城市中最富活力的生机勃勃的空间。
大学校园广场的功能:
1.大学校园广场是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结构与环境构成的脉搏。
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确定了校园规划之整体大局;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则解决了各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联系,在校园功能分区与道路系统确立之基础上,则是各区的建筑群与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与建筑群的布置,形式,结构息息相关,任何一方的改动和变更都将对另一方产生互动影响。作为校园节点空间的校园广场,往往处于道路主次干道的交叉口,不同功能分区的起承转折处又或是建筑群的前庭或后庭。多个校园广场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将使校园空间建立一定内在逻辑性。
2.交通联系
大学校园广场充当大学校园道路系统之功能延伸的角色。校园广场承担了一定的交通联系任务,其上发生的交通状态有两种形式:一是强导向性交通,此时校园广场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作用,常位于建筑的前后,平整的铺装地面有助于人群的流动与进出;二是自由分散性交通,此类广场一般整合着周围的多个建筑物,使各单体建筑成为一有机统一整体,广场从而成为各建筑之间的联系桥梁,人流在此间交互穿插,无固定的方向性。
3.景观构成 校园广场往往具有相对开阔的空间,拉开建筑的距离,可以为人们提供充分的视野,并以不同角度去欣赏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充分展示建筑外观形象及环境形象。同时,校园广场本身经过精心设计,其间辅以适当的绿化、水体,各种形式的地面铺装,将成为优良的景观。可见,校园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及环境是互为经管的关系,站在广场上看建筑时,广场为“观看”提供场地,建筑有了表演和展示的舞台;从周围建筑、道路看广场,广场成为视觉中心与观看对象,建筑物及环境成为广场背景。
4.交往场所
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发了多种的校园的社会活动。校园广场则见证了各色各样的校园活动;上下课的师生,出入办事的校内外人员,在广场上往来匆匆,人们相互照面而过。若广场设计具有凝聚力而吸引人门滞留于此,那么散步的,呼吸新鲜空气的,驻足观望的,坐在石凳上看书学习的,角落里窃窃私语的人们将给广场带来亲切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在开展课余活动、讨论,进一步促进了人际间的交往及信息交流,如此种种。校园广场如同百货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展台,各种生动的人际关系再次展示。
《人与空间》一书中这样说: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甚至仅以试听方式感受或接近他人这类轻度的接触形式,也显然比大多数城市空间和住宅区的其他吸引人的因素更有价值。户外空间中人的社会活动的积极意义远胜于建筑或景观本身,而无论建筑环境或广场的设计本身有多么的美观新颖或标新立异。5.大学精神
大学是应该有精神的。University的本意,就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凝聚在一起而互相切磋与研究。我们常说“清华之严谨,北大之创新,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都是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精神的概括。这些精神之形成非朝夕而至,而是在各种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的冲击影响下,通过师生的自由随意交流,针锋相对的讨论,将某种大学气质中最宝贵部分,某种底蕴所在,不断地完善补充而成。没有一个充分宽松自由的环境,缺乏师生交流的场所,大学精神难以形成。校园广场这种随意自由的思想、学术交流提供有利的物质环境,有助于促进大学精神之完善,与世代相传,而校园广场这本身亦成为大学精神的背景与物质体现。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景观设计专业
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姓名:李鸿飞 班级:建112-2
学号:201164502206 指导老师:李辉
第二篇:校园景观设计分析校园广场分析案例
校园景观分析
1.烟台大学前广场
区位分析:
烟台大学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临海的一所中综合类大学,周边有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还有居民区和商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置分析:
校前广场位于烟台大学南端,广场南面试望海路,东面建筑馆,西面是千米长廊,北面是图书馆和综合楼,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重要的出入口,人流量极多。
现状分析:
优点:
1.地势平坦。
2.绿化面积大。
3.交通顺畅。
缺点:
1.绿化没有规划,比较杂乱,树种较少。
2.广场太空太大。
3.铺装简单,颜色单调。
4.空间层次感弱,功能划分的过于简单。
5.自行车停车位较乱,缺乏规划。
2.烟大小树林
缺点:
1、道路错综复杂,缺乏组织性
2、绿化较多,缺乏活动设施
3、组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范性
4、缺乏公共活动硬地,对绿化破坏较大
5、没有功能上的区分,使用秩序混乱
优点:
1.环境优雅,安静
2.植物生长茂盛,私密性较好
3.位置优越,适合休闲
位置分析:
烟台大学小树林,位于烟台大学东北部,东有宿舍楼餐厅,西有宿舍楼餐厅,南边教学楼,北边锅炉房;其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的人群,交通顺畅。
我们应做的:
在设计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也就是将生态原则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大学校园与自然相融合。创造性的利用自然景观,实现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据自然条件,从学生的本能和需求出发,把环境景观改造得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
我所认识的校园景观设计
概念:
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广场既从属于城市广场,又有其独特的校园的属性。一般来说,城市广场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环境所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形式,是公众活动的中心,有重点的反应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主要场所。《人性场所》的作者说过:“广场的定义是一个硬质铺装,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闲,用餐和观察周围的世界。”这是以人为主体并从人的生活去考虑的。
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社会文化、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来作为这个广场的依据,从这些方面得出不同的概念定义。但总体而言,认识广场广场的几本途径分为两种:即以人的活动、心理感受为参照物,和以物质实体为参照物。也就是说,广场的概念应该包括人和物两部分。
随着“环境育人”观念的兴起,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很多高校在建设中为了追求轴线构图效果以及大空间、大广场的潮流,忽略了师生的实际使用心理,从而难以营造宜人、安宁的校园环境.校园广场作为校园空间环境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品质直接影响着校园环境质量.校园广场是为了满足校园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由建筑、道路、绿化、地形等围合,多种硬软质景观构成的,以采用步行交通为主,具有一定主题思想与规模的节点型校园户外活动空间,是容纳师生学习、聚会交往、观赏游乐的重要公共场所.校园广场不同于城市广场,学生群居生活方式以及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校园广场的空间形式和活动内容的丰富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场要聚人并促进各种活动的产生,都是为了从根本立场上提升其空间质量。有一句精辟而古老的谚语所言:“人往人处走”,任何壮观的,激动人心的,精心设计的建筑外观和环境都只能引起人们短暂的好奇与欣赏,而不可能长期地具有强大吸引力,只有人和人的活动才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人和人的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
广场空间由于由于围合而限定了一处特有的场所,使人们有了领域感;由于开放使人们能轻易识别该处欢迎进人和欢迎使用,从而使较多的人驻足留此;由于有硬地和一定的软质景观,使人们能在此找到所需要的活动场地,干自己想干的事。如此种种,都是为了聚人和上演一幕幕生动画面,于是广场成为城市中最富活力的生机勃勃的空间。
大学校园广场的功能:
1.大学校园广场是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结构与环境构成的脉搏。
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确定了校园规划之整体大局;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则解决了各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联系,在校园功能分区与道路系统确立之基础上,则是各区的建筑群与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与建筑群的布置,形式,结构息息相关,任何一方的改动和变更都将对另一方产生互动影响。作为校园节点空间的校园广场,往往处于道路主次干道的交叉口,不同功能分区的起承转折处又或是建筑群的前庭或后庭。多个校园广场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将使校园空间建立一定内在逻辑性。
2.交通联系
大学校园广场充当大学校园道路系统之功能延伸的角色。校园广场承担了一定的交通联系任务,其上发生的交通状态有两种形式:一是强导向性交通,此时校园广场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作用,常位于建筑的前后,平整的铺装地面有助于人群的流动与进出;二是自由分散性交通,此类广场一般整合着周围的多个建筑物,使各单体建筑成为一有机统一整体,广场从而成为各建筑之间的联系桥梁,人流在此间交互穿插,无固定的方向性。
3.景观构成校园广场往往具有相对开阔的空间,拉开建筑的距离,可以为人们提供充分的视野,并以不同角度去欣赏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充分展示建筑外观形象及环境形象。同时,校园广场本身经过精心设计,其间辅以适当的绿化、水体,各种形式的地面铺装,将成为优良的景观。
可见,校园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及环境是互为经管的关系,站在广场上看建筑时,广场为“观看”提供场地,建筑有了表演和展示的舞台;从周围建筑、道路看广场,广场成为视觉中心与观看对象,建筑物及环境成为广场背景。
4.交往场所
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发了多种的校园的社会活动。校园广场则见证了各色各样的校园活动;上下课的师生,出入办事的校内外人员,在广场上往来匆匆,人们相互照面而过。若广场设计具有凝聚力而吸引人门滞留于此,那么散步的,呼吸新鲜空气的,驻足观望的,坐在石凳上看书学习的,角落里窃窃私语的人们将给广场带来亲切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在开展课余活动、讨论,进一步促进了人际间的交往及信息交流,如此种种。校园广场如同百货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展台,各种生动的人际关系再次展示。
《人与空间》一书中这样说: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甚至仅以试听方式感受或接近他人这类轻度的接触形式,也显然比大多数城市空间和住宅区的其他吸引人的因素更有价值。户外空间中人的社会活动的积极意义远胜于建筑或景观本身,而无论建筑环境或广场的设计本身有多么的美观新颖或标新立异。
5.大学精神
大学是应该有精神的。University的本意,就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凝聚在一起而互相切磋与研究。我们常说“清华之严谨,北大之创新,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都是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精神的概括。这些精神之形成非朝夕而至,而是在各种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的冲击影响下,通过师生的自由随意交流,针锋相对的讨论,将某种大学气质中最宝贵部分,某种底蕴所在,不断地完善补充而成。没有一个充分宽松自由的环境,缺乏师生交流的场所,大学精神难以形成。校园广场这种随意自由的思想、学术交流提供有利的物质环境,有助于促进大学精神之完善,与世代相传,而校园广场这本身亦成为大学精神的背景与物质体现。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景观设计专业
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第三篇:校园火灾案例及分析(精选)
郸城一高11-12学安全知识讲座(10)-----校园火灾案例及分析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宿舍火灾初步判断缘起于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导致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这给寝室安全管理特别是防火安全敲响了警钟。火灾都是因为个别学生使用违章用火用电器而引发,给其他住宿学生造成了重大影响。学生宿舍是一个集体场所,是一个人口密度极大的聚居地,任何一场火灾都可能造成重大后果,带来无可挽回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为了住宿同学的生命财产安全,宿舍内严禁使用违章电器、劣质电器、非安全电器器具、无3C认证产品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不适宜在集体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认识到寝室防火安全的重要性,现把一些事例汇总起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警示。
一、寝室中违规用电物品尽毁
据《新闻晨报》报道,2006年11月29日上午11时20分许,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内一女生寝室突发火灾。室内物品几乎完全烧毁。所幸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疑与寝室内违规使用的电器有关,校方怀疑是拖线板或饮水机引发了火灾。
二、笔记本电脑爆炸,北师大宿舍起火女生身绑床单逃生
据《新京报》报道,2006年10月16日下午1时30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院女生宿舍楼失火,五六名被
困女生通过身绑床单逃下楼脱险。消防人员表示,起火原因为宿舍床铺上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爆炸,随后将被褥引燃。
三、不关台灯,地大学生宿舍起火,四个床位烧毁两个据《楚天都市报》报道,2006年10月8日上午九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校区男生宿舍第22栋一寝室起火,校方保卫人员用灭火器及时扑救,四个床位烧毁了两个。起火时寝室里没人,台灯没有关闭,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四、插头未拔,宿舍电视爆炸起火
据《生活报》报道,2006年7月20日17时50分许,位于哈市南岗区学府路7号的一所学校的男生宿舍突然起火。原来该宿舍学生离校时未将电视插头拔下,导致电视短路爆炸起火,大火将宿舍内物品烧毁。
五、充电器未拔,中国传媒大学宿舍起火,一名女生险困屋内
据《京华时报》报道,2006年7月14日早晨,中国传媒大学中蓝大学生公寓一女生宿舍起火。起火时宿舍内一名女生被困屋内,女生说可能是对铺的一个充电器起火,该充电器已在插座上插了3天。
六、2003年11月24日凌晨,莫斯科时间2:50(北京时间7:50),莫斯科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六号学生楼失火。大火从203号宿舍烧起。这场大火是俄罗斯十年来最严重的一场火灾。消防局出动了50辆消防车,30辆救护车。直到凌晨5:45分,大火才被扑灭。经调查,失火原因是电线短路。这场火灾造成41名学生被烧死,100多人受伤,其中遇难的中国留学生11名。
七、2001年12月17日,四川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失火原因为台灯使用时间过长引燃床单。
八、2002年11月6日,西安联合大学学生宿舍失火,原因为使用电炉做饭,明火点燃地上报纸造成火灾。
九、2003年2月11日,中央民族大学8号楼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经调查为宿舍内私拉电线所致。
十、2003年6月28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公寓5号楼发生火灾,原因为长时间使用白炽灯将周围可燃物引燃。
十一、2003年9月12日,北京工商大学新宿舍楼三层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从小商小贩处购得的劣质电池充电器成为罪魁祸首。
十二、2003年10月3日,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是由于使用热得快烧水所致。
十三、2003年12月2日早上6时49分,北京交通大学18号楼6层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调动西直门、双榆树、府右街、亚运村4个消防中队,22部消防车赶赴现场。经过消防队员的奋力扑救,大火于7时42分被扑灭。起火原因是学生使用“热得快”将水烧干所致。据介绍,此次火灾共烧毁4张床、4床被褥和一些日用品等。
从上面的事例中不难看出,大多数的事故都是由于同学们违章用火用电造成的,自己的一点疏忽所造成的后果很难想象的,所以再次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遵章守纪,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隐患。
专家点评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少数学生思想上忽视学校的防火安全制度,法律意识淡薄,造成了火灾事故,危害了公共安全。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上述案例中违纪学生,都已受到学校严厉的纪律处分。
公安消防部门和国家教委对高校火灾事故的历年通报显示:近几年全国高校所发生的火灾事故的数量,经济损失,对教学科研的破坏程度及给师生员工造成的生活负担等方面,是逐年上升的。因此搞好消防安全是保证高校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小到中小学校,大到高校领导对安全预防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
古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防范火灾,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每个人都肩负起防火安全的责任,从思想上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构筑一道防范火灾的钢铁长城,共同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护国家、人民和公共财产的安全,保护他人和自身的安全,已成为当代大中小学生的神圣权利和义务。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是实现上述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方面。为创造和谐校园,为我们有个安心的学习环境。因而,学习、掌握一些防火、灭火的基本道理和常识,对于维护学校和同学们个人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篇:校园打架斗殴案例分析
“校园打架斗殴”事件教育处理及整改措施
案例:2015年高二进制班学生罗学鹏与本班酉戈同学在上体育课时因小事发生口角,两人均不服气,发生抓扯,晚餐时本班任同学伙同高三同学找罗同学算帐,并在晚自习时发生打架事件,经同学劝说,老师发现后上报政教处。政教处及时组织班主任、保卫科、宿管人员等分时间、分地点对上述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经调查,该起打架斗殴事件因发现早、制止及时,未出现伤亡现象。
学校对上述现象做了深入的调查,究其前因后果,并让几位同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并请家长对几位同学进行协同教育,都分别认识到了自已的错误,按学校《违纪学生处分条例》对几位同学分别进行了校级纪律处分。
对本次打架事件学校德育处、年级管理以及班主任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分析,经过多方、深入的跟踪调查和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后得出结论,学生校园打架斗殴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元化的。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好争强斗胜,因一点小事常常发生口角,往往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都认为自已是对的,往往会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打架斗殴发生的时间往往出现在晚上下晚自习后。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压力大,心里比较要强,压力得不到想释放,在释放压力的同时往往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容易激起其他人的反感和厌恶,再加上他们要强的心里特征非常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
2、发生打架的学生往往是高二年级的居多。高二年级学生处于半成熟阶段,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习压力积累,又不象高三年级的学生一样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他们也不像高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刚进校学生思想单纯,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想要改变自已,做一个各方面都比较突出的好学生,另一方面又由于自己对学习和目标的规划不是很明确。导致他们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这就使他们容易空虚和烦躁,以至于在心里埋下了打架的心里苗头。
3、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不是很扎实,不是很深入,在抓德育工作时没有具体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需要和家庭教育的背景,导致极少部分学生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4、家庭教育失控。我们分析了这起打架斗殴事件后,发现参与打架斗殴的学生家庭背景很复杂。有的家长长年外出打工,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和心理疏导;有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叛逆心理严重;有的家长素质低劣,向孩子灌输暴力思想;有的家长疏于管理,默许孩子同不良少年交往,放任孩子养成不良习气。
5、个人行为霸道。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同学看见某某同学老实,开始动手欺负一下,结果这位同学接受了现实。这种行为和现象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后果是欺负这位同学的人渐渐增多。指使别人买东西、命令别人为自己做一些小事等,欺负别人以及被人欺负的心理逐渐膨胀、扭曲,矛盾由此产生。
6、不良嗜好、高消费引起的打架斗殴。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中学生容易模仿电视、电影中抽烟、喝酒的行为。如果家长和学校管理不严,防范不力,少数学生就会上瘾。有的学生为了达到吞云吐雾、醉生梦死的目的,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归。
7、语言行为粗鄙。有的学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语言污秽,行为粗鲁,出口成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三言两语而引起冲突。
8、讲哥们儿、姐们儿义气。从群体性事件看,所有参与者都是打架斗殴的受害者。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脑筋,因为一句话或是一瓶水,听别人使唤,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综上所述:我校政教处决心从以下几方面来防止和减少学生的打架斗殴事件:
一、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做法是:利用每天的夕会课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利用每周的电影课对学生进行打架斗殴危害的教育,利用每周的校会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
二、加强德育工作。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和主动,以学校为后盾,班主任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教育。
三、加强课堂监管,特别是在体育课,课外活动课上,尤其要注意学生之间是否有过争执发生,任课教师及时处理,并报给班主任、年级上,避免事态扩大化。
四、加强家校联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及素养,建立行为后进生档案。
五、对行为后进生和家庭背景复杂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心里辅导室和知心信箱的作用,争取对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到烂熟于心。对学生进行最大程度的关爱和转化。
六、利用学校的体育特长班、文艺特长班等增加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充实。
总之:将校园打架斗殴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每一个行为后进生和家庭背景复杂的学生教育成人,努力转化每一个后进生是学校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努力实现“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奋斗目标。
2015年10月8日
第五篇: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概况:贵州师范大学白云校区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北路。广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
以植物景观为特色,入口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书香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
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三.、基本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四.设计构思:
1、人性化氛围: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求是学院2010级景观班——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