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册第三单元《千克、克、吨》教学设计[模版]
第五册第三单元《千克、克、吨》教学设计
天河区旭景小学
郑少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所以在学习中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给学生创设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践活动,感知千克与克,建立1千克与1克的质量观念。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就在身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系简单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初步建立克、千克和吨的质量观念,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第一课时《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
认识克、千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建立克、千克的实际观念。教学准备:
课前先让学生去搜集有关秤的资料。在让学生准备台秤、天平、有关图片、花生、苹果、硬币、盐等实物。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找三位学生(其中有两位轻重对比明显的)到讲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让学生掂一掂自带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操作,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
1、认识秤。
(1)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曾见到哪些秤?(2)出示图片展示各种秤。(3)介绍台秤和天平。
2、认识千克。
(1)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称一下两袋盐,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2)掂一掂。组内每位同学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感受1千克。
(3)找一找。在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并称一称、掂一掂。(4)说一说以千克为单位的生活中的物品有哪些。(5)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认识克。
(1)两袋盐可以用秤称出重量,那么1枚硬币也能用台秤称出重量吗?
(2)说明用天平来称较轻物品的质量,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并演示在天平上称1克重量的过程。
(3)说一说生活中常见到的以克为单位的物品。(4)说明克可以记作“g”。(5)单位换算。
说说在哪儿看见过“kg、g”?理解1千克=1000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多媒体出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如:一个乒乓球重1(),一袋洗衣粉重1(),一支牙膏重100(),一只鸡重2(),一个小朋友重23()等。
2、实践活动。(完成课本P20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先估计一下质量,再称一称实际质量。
第二课时《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
2、使学生了解1吨有多重,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教学重点:
“吨”质量观念的建立,掌握“1吨=1000千克”。教学难点:
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课前收集有关吨的生活实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1头大象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然后引出质量单位“吨”:千克和克我们已经认识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吨”。
二、联系生活
探索新知
(一)、结合生活实际估一估,算一算,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1、(图片)一头水牛的质量是多少?你抱的动吗?3头水牛是多重呢?(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头水牛的质量约是1000千克。(说明: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
2、背一背,一个小朋友有多重?(请两位学生示范表演,然后把感受说给同学听)(图片)一个小朋友重25千克,4个这样的小朋友是多重呢?40个呢?(板书:40个体重为25千克的小朋友的 质量是1000千克,就是一吨)。
3、(图片)1桶油重100kg,10桶油约重。
4、(图片)1袋面粉重50 kg,20袋约重1吨.(二)、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
(三)、说一说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感受吨。
1、出示课本P21“说一说”中的三幅图片,知道吨可以记作“t”。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你在什么地方见过“t”这个符号?
(四)、巩固新知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填一填:(课本P22练一练的第3题)
4、数学游戏。
绵羊
狐狸
猴
熊
牛
马
大象
虎
44千克
20千克
18千克
142千克
172千克
64千克
200千克
160千克(1)哪几重小动物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试着算一算、说一说。(2)哪几重小动物玩跷跷板,跷跷板仍是平衡的?(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第三课时《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实际,学会配菜,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搭配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在学校吃午餐。在一星期中,我们的菜谱都不一样,其中既有荤菜,又有素菜,搭配合理。今天大家一起当回小厨师,也来试试怎样配菜?
二、感受有序搭配
1、图片出示星期一菜谱,学习配菜。
(1)如果一份盒饭中含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那么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搭配)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活动。
(3)学生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搭配方法只要合理的都给予肯定。
2、出示星期三和星期五菜谱。
思考:每天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自己先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
3、全班内汇报,交流配菜方法。
三、体验有序搭配
1、学校组织打羽毛球比赛。我们班有3名男生、2名女生参加,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呢?
2、用4、5、8、9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第二篇:第五册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册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单元
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五册第 三
单元《千克、克、吨》单元教学设计
银河小学数学科
三年级备课组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千克、克、吨这几个量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的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千克、克、吨的具体概念,教师要安排大量的操作性的活动。
二、本单元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1千克、1克、1吨有多重,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三、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使用质量单位,进行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
五、本单元知识框架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结合实际正确运用质量单位。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4
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有多重(认识千克、克)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9.20
吨有多重(认识吨)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9.21
练习四
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了解1千克、1克、1吨有多重。
9.22
单元测试及测试情况反馈
查漏补缺
合 计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有多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被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事物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认识秤。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⑴、称一称。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说一说。
⑻、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受千克、克。
三、拓展应用
、一个鸡蛋重()
一个西瓜重()
2、2kg=g
4000g=kg
7kg=g
8000g=kg
3、我的 体重
同伴的体重
一个
土豆
我的 书包
我的 估计
称量
结果
4、想一想:
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巩固知识。
四、小结
(四)教学效果评价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情境导入
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感受1吨有多重。
三、拓展应用
、4千克=()克
3吨=()千克
50000克=()千克
()t=XXkg
8t=()kg
()kg=6t
2、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500
250
3、连一连。
2克
2千克
200千
400克
4、在○里填上“>”“<”或“=”
500kg○3kg
kg○300g
9kg○9000g
800g○10kg
3kg○3t
4000g○4t
8000千克○8吨
4500克○4千克
3t○3600kg
5t○5000g
巩固知识。
四、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四)教学效果评价
第三篇:《千克 克 吨》教学设计
《千克 克 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18 P1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版1角硬币若干、1千克大米6袋、200克红豆6袋、500克花生6袋、2千克沙子6袋、苹果6个、100克、200克、500克、800克沙子若干袋、盘秤6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到超市进行有关物品重量的调查活动,并完成下表。“克与千克”家庭实践调查表
物品名称物品重量
二、从生活中引入
师:前几天,同学们到超市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一包糖果重400克。生2:我调查到一包方便面105克。生3:一袋家庭装洗衣粉是3千克。„„
师:刚才同学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板书:克和千克)
二、在生活中学习
1、认识秤。
(1)师: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的? 生: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
师:这个方法不错,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教师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3)详细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课件展示)A、观察秤面,说说秤面上有些什么?
B、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C、识秤练习。说出课件展示的称面上重量克数。
2、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1)师:同学们调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1克有多重呢?(板书:1克)
(2)让学生掂一掂1枚1角钱的硬币,说说感觉如何?(3)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4)师:那么1千克又有多重呢?(板书:1千克)
(5)让学生掂一掂1袋1千克重的大米,与1枚1角钱的硬币比较,说说感觉如何?
(6)称一称1千克大米,看盘秤指针变化,并在盘秤上做个记号。
3、“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那么1千克会是多少个1克呢?咱们来做个实验吧。这儿有标有不同克数的沙子,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拿物品放在盘秤上称,使它们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再把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加起来,完成记录表。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克与千克”小组活动记录表
每包重量数量 100克袋 200克袋 500克袋 800克袋 总重量克
师:从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1千克=1000克)
4、小结:生活中较轻的物品我们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作单位。
三、在生活中实践
师:请每个小朋友掂一掂、估一估这袋红豆有多重?(学生活动)
师:小组合作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 生:200克。
师:请每个小朋友再掂一掂这袋花生有多重?(学生活动)
师:小组再称一称这袋花生到底有多重? 生:500克。
师:请你们再掂一掂这袋沙子有多重?(学生活动)
师: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 生:2千克。
师:那1个苹果有多重呢?请同学们先掂再称,再说说大约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是1千克。
四、应用拓展
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巧陪玻璃杯》,你们想看吗? 动画:星期天,小猪和机灵狗一起到花狐饮料屋去喝饮料。小猪不小心打烂了花狐的玻璃杯。花狐想敲小猪一笔,要小猪陪100个玻璃杯。面对一地的碎玻璃,谁也说不清打烂了多少个玻璃杯。
让学生伸张正义,自由发言,为小猪出主意。
再放动画:机灵狗想出一个巧主意,先把一个完好的玻璃杯称一称它的重量(200克),再称一称玻璃碎片的重量(1000克)。
让学生算一算小猪应该陪几个玻璃杯。
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新知识有何感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在课前我让学生到商场进行了一次实践调查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单位之间的进率,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总结得出1千克=1000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过程性目标。在练习部分,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进一步加深认识,并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课的最后,我让学生为小猪出主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生活意识,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由始至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练习课
教学内容:P18 P1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教学过程: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1)6000克8千克9000克
(2)4吨7千克3900千克4200千克
2.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876米,她每天上学往返2次,一共要走多少米?
3.一只羊重50千克,一头骆驼重450千克,那么8头羊和一头骆驼哪个重?重多少?
4.今天是星期三,再过8天是星期几?如果今天是12月23日,再过20天是几月几日?
1吨有多重 教学内容:P21 P2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觉并认识质量单位,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同学们猜一猜,一头大象重多少? 引入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
教师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建立1吨的计量观念。
3、说一说
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吨。
4、练一练。
完成课本P22页的练习。
5、数学故事
请同学讲述曹充称象的故事,再讨论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然后完成课本上的计算。并谈自己的想法。
练习四
教学内容:课本P23至2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千克、克的认识,并能根据其单位的进率进行比较大小的判断。
2、进一步巩固吨的认识。
3、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的重要性,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完成第一题。
注意,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要强调看称的单位,不同的称的单位是不一样的。
2、完成第二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完成各物体的质量的连线。
3、完成第三题
比较大小,注意不同的单位,数是不能直接比较大小的,只有将它们改写成同一单位才能比较大小。
4、第四题,学生独立完成。5、5、6、7、8题,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完成。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的:
1、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感知搭配的全过程,同时训练学生有序思考。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概括、自主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教学过程:
1、创设“配菜”的情境,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入。
师:同学们说一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最喜欢吃什么样的菜?通过情境的创设,一下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一种素菜和两种荤菜作为星期一的菜谱。师:星期一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汇报结果。
3、学生汇报完成后教师让学生感受一下菜谱的情况,会有学生说菜的种类太少,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教师将菜谱适当调整为二荤二素。
师: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引导学生借助摆学具、列表、连线(画搭配路线图)等活动,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解决问题,并发现每种荤菜与素菜搭配都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有两种荤菜,所以是2个2,就有2*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3、教师出示二种荤菜三种素菜,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鼓励学生用最好的方法解决,做完之后,跟小组的其它同学比较一下,看看哪一处方法最好。使学生明白,摆学具、连线、画图表都太慢民,而且容易漏掉或重复,计算是最好的方法。
4、完成课本第27页的练一练。
第四篇:吨克千克认识
课题: 认识吨 教案序号:2 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2014.9.3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具与学具准备:
袋装大米 板书设计 : 认识吨(t)1吨=1000千克
教法与学法设计 : 在千克、克的基础上,由学生对质量单位应填什么的置疑,引出吨的学习。通过由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方法,结合同学的体
重让学生感知吨有多重,从而认识吨。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
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
1千克=()克 3千克=()克 1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思考交流 口头解答
【设计意图】:
这是本节课所创设的第三个情境,也是对教材原有情境的延
伸。
二、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5()小兰体重约20()
一个鸡蛋约重50()
一条鲸鱼体重约34()2.师: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
题:吨的认识)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三、自主探索 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
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
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
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 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 千克,几桶油重1吨?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
大约都是1吨。
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设计意图】:
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用好教材的练习题。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 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
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 千 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各小组汇报课
课前所 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 父母一起去 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 生 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 是„„的重量”。
举例: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练习质疑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② 一只大象体重6 吨,是()千克
四、巩固与反思
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 用吨作单位?写
出几种来。
2.2吨=()千克 5千克=()克 7000千克=()
吨
9000克=()千克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本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达到对学过的知识
查漏补缺与再现,并体现算法多样化,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自由交流
六、作业设计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反思:
吨作为一个质量单位对学生而言非常的陌生,他们没有感性的认识,只知道表示很重很重的物品时可以用吨来表示。教学时
借助一袋大米来学生来搬一搬,亲身感受25千克有多重,以此帮
助学生感知一吨的重量。
第五篇:克、千克、吨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教学准备
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2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克、千克、吨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建立“千克”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当一个学生说出体重之后,问一问,谁比他重?还有谁更重?咱们班上谁最重? 教师随机作记录:30千克、32千克、40千克、46千克„„
我们班最重的同学都没有老师重?看了老师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为了便于比较,也为了记录简便,老师用来表示体重的单位应该与你们的一样,都用千克作单位。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克。(板书:认识千克)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1千克(1)出示一袋500克的碘盐,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请学生读出包装上的数据。再出示一袋同样的碘盐,问学生:两袋这样的碘盐重多少? 告诉学生1 000克就是1千克。教师板书:1 000克=1千克 千克用kg表示。1 kg=1 000 g(2)将这两袋盐放在台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3)学生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币,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说出自己的感受。(4)讨论:你认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 结论: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二)操作活动,称物品 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秤。(1)称出1千克盐、3千克大米、2千克水果糖。(也可以用作业本、数学书等代替)用手掂一掂。(2)称8个苹果、3个萝卜,掂一掂,估计一下这些物品有多重,再称一称。学生交流:你用什么工具称?怎样称的?
(三)克与千克的换算
(1)这袋大米重3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1千克是1 000克,3千克就是3 000克。3 kg=3 000 g(板书)这3个萝卜重2 000克,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比较这两个式子:3 kg=3 000 g2 000 g=2 kg,你发现了什么?(3)老师的体重是50 000克,真的比全班所有的人都重吗?
000克就是50千克,全班最重的是48千克,老师比全班的同学都重。
三、课堂活动(1)对口令。(2)填一填。3(3)分组活动,称一称。
选择一件你想称的物品(例如书包、椅子、桌子、学生„„),估计一下有多重。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小猪重30千克,小猫重5千克,大公鸡重3千克,母鸡重2千克,两只小鸡分别重500克。它们要坐船去游玩,大木船规定不能超过33千克,小木船规定不能超过9千克。它们怎样坐船?
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在实践、观察与推算的活动中,认识1吨物品有多重,建立吨的概念。2掌握千克与吨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概念。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去调查货车的载重量。
2教师准备体重秤、1桶水、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2吨、4吨„„
教师发现了一辆长安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 000千克,另一辆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吨,哪辆车的准载量大?
引发学生的争议,进而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吨。(板书:认识吨)
二、建立概念 1认识1吨
(1)请一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学生站上体重秤。告诉大家,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说一说对25千克的感受。(2)请4个学生上台,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样?100千克重不重?(3)请40个学生起立,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 000千克重不重?(4)1 000千克就是1吨。1吨重不重? 板书:1吨=1 000千克。2算一算,加深对1吨的认识
(1)出示重20千克的一桶水,放在体重秤上。请学生用手拎一拎,说一说感受。推算一下,多少桶水重1吨?(3)出示重50千克的1袋米。请学生用手提一提(先请一个学生提,再请两个学生一起提,然后请三个学生一起提),说一说感受。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1吨?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吨
启发学生举例:如大象约重4吨,大黄牛约重1吨,家中上月用水约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