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细菌的形态结构》教学设计
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细菌的形态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2.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难点】
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第二篇:细菌的形态结构教案
《细菌》教案
虞城县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林增新 2014-12-25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模块三《微生物基础》中比较重要的一节,通过讲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和细菌有关的基础知识。阐述了细菌是微生物中数量和种类较多的一类,由于观察的困难了解甚少,只好借助图片进行认识和掌握。本节知识为前面的药理学和后面的防疫学起到一个桥梁作用,通过对细菌的细胞壁了解为用药提供依据,通过对芽孢功能的掌握为消毒效果的评价提供标准。
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已对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有所了解,那是站在生物生理学角度掌握的,但细菌的结构特点对动物危害性讲述的不多。学习起来有些困难,教学中通过图片和切换幻灯片进行直观认识较容易理解,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其一般结构中细胞壁的特点,让细菌分为两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对芽孢的功能认识是评价消毒剂效果的标准。
教学目标
了解细菌的大小及排列,掌握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掌握细菌的营养、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3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教学重点
(1)细菌的形态结构(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教学难点
(1)细菌的特殊结构(2)细菌的代谢产物
教学方法
教法 指导学生阅读和交流,带问题阅读思考和交流,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丰富信息,多对学生评价激励。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根据提示、阅读、思考、交流大胆质疑。
课时安排
共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细菌的形态结构
情境导入
通过切换一张幻灯片,描述大家在生活中都离不开的一种工具“手机”,手机上存在大量的细菌,每平方厘米有12万个来引入这节课。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113页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细菌。课下我们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首先我们进入本节课第一个模块,打出一张幻灯片。
模块一 自学探究
切换一张幻灯片,在上面布置本节内容(幻灯片上显示出)1.细菌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2细菌基本形态有哪些?依其形态又把细菌分为几种名称。3细菌的繁殖方式造成各种细菌怎样的排列。4细菌一般结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它们各有何作用?
切换幻灯片后让同学们打开课,然后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本进行认真阅读,自学探究开始。这时老师要走下讲台巡视,看一下同学们掌握情况,对个别差的学生要进行辅导让其找到答案,在此要告诉其同学们,要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并做标记。大部分同学都找到答案后然后进入第二个模块,切换一张幻灯片。
模块二 合作探究
个人自学后切换出一张新幻灯片,在上面布置内容,(幻灯片上显示出)1.细菌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2基本形态有哪些?依其形态又把细菌分为几种名称。3细菌的繁殖方式造成细菌的怎么样的排列。4一般结构有哪些有何特点。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它们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它们各有何作用?
个人自学后,然后让同学们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学习,把大家认为一致的答案做标记,等待老师提问,这是老师进行第二次巡视看一下各小组的情况,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老师进行提问,把每一个问题放到一个小组让其进行回答,回答后让其他小组来评,如有异议让其纠正,达到大家认为一致的答案。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一定要让学生展示好,师生互动好。学生展示完毕后进行下一个模块,切换一张幻灯片
模块三 归纳总结
同学们展示完毕后。老师通过放映幻灯片进行点拨,让同学们具体看一下细菌的形态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个体微小通常用微米作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其大小受菌龄、环境的影响。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根据这三种基本形态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通过幻灯片显示细菌的三种形态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繁殖。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1球菌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通过切换幻灯片让学生懂细菌的名称做到尽一步掌握。
2杆菌
成杆状或近似卵圆行 依排列可分为球杆菌、分支杆菌、双杆菌等通过切换幻灯片让学生看懂细菌形态做到尽一步掌握。达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3螺旋状菌 菌体呈弯曲或螺旋状,根据菌体的弯曲,可分为弧菌和螺菌。
(三)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细菌的基本结构(切换出一张新幻灯片)
(1)细胞壁
特点
位于细菌的最外层,无色透明,有坚韧的弹性。
作用
能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耐受低渗环境参与细菌的物质交换,构成,具有抵抗力、致病力、抗原性。
(2)细胞膜 致密并具有选择性的通透性的生物膜。具有控制内外物质的运送、交换,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提供鞭毛着生点参与能量代谢。
(3)细胞质 位于细胞膜内的无色、透明、粘稠的透明状物质,内含有许多酶系统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其内还含有核糖体、质粒、包含物等。
(1)拟核 分布于细胞质的中心或边缘区。含有细菌的遗传基因,控制着细菌遗传变异。细菌的特殊结构 是某些细菌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结构
(1)荚膜
某些细菌在生命过程中,向细胞壁外周分泌的 一层粘液性物质,包围整个菌体,这层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
功能 保护菌体、贮留水分、抗干燥、细菌的毒力和抗原性有关
(2)鞭毛 某些细菌上突出于菌体表面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带荚膜的细菌
主要分类有 单毛菌、从毛菌和周毛菌等
功能 具有抗原性 是运动器官。
(3)菌毛 某些细菌的菌体上有一种比鞭毛短而细的丝状物称为菌毛或纤毛。通常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前者与致病性有关后者功能是传递遗传物质。
(4)芽孢 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芽孢。带芽孢的菌体叫芽孢体。未形成芽孢的菌体叫繁殖体。
特点
芽孢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很强,细菌的繁殖体经100度30分钟可杀死,但形成芽孢后,可耐受100度数小时。杀死芽孢可靠的方法是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评价消毒剂的效果一般以能否杀死芽孢为标准。模块四 知识盘点
本节的知识要点是细菌的形态有哪些,细菌有哪些结构,其结构有哪些作用,让学生回忆一下看自己是否掌握 模块五 当堂检测
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出两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回答
1、细菌的形态有-----------------------------------------
2、下列不符合细菌的基本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液 D 拟核 3 下列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液
D芽孢
模块六 课下作业
1细菌的结构有哪些? 2什么是荚膜、芽孢?
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节教学重点明确效果较好,通过观看幻灯片和个人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等学习方式问题个个得到突破,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讨论,体现了新课标理论,基本上达到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本节的教学通过幻灯片的切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顺利的完成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使他们有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思想理念,能较好的完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3芽孢体和繁殖体是细菌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学生难以区别,掌握有些难度。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不断成长。
第三篇: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测试题
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答案
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2.微生物学: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它们的一门科学。
3.兽医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动物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对动物的致病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4.菌苔:多个菌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融合在一起。
5.细胞壁:是包被于细菌细胞膜外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6.肽聚糖或粘肽: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主要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间交联桥构成。
7.脂多糖: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构成。
8.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结构为双链闭合环状DNA,带有遗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可使细菌获得某些特定性状,如耐药、毒力等。
9.荚膜: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10.鞭毛: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11.菌毛:是存在于细菌表面,有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多见于革兰阴性菌。
12.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见于革兰阳性菌,如需氧芽胞菌和厌氧芽胞杆菌。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休眠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13.细菌L型: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此现象首先由Lister研究发现,故称细菌L型。在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L型可回复成原细菌型。
14.磷壁酸: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菌细胞壁干重的20-40%,有2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15.细菌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细菌的 抗生素样物质,其抗菌范围很窄。
16.水活度:基质蒸气压与纯水蒸气压之比。
17.热原质:即菌体中的脂多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注入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18.纯培养:对单纯的一种细菌进行的培养,多由平板上单个菌落分离出来。
19.生长曲线:在培养基中以培养的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增长对数为纵坐标得出的曲线。20.培养基:人工配臵的适合细菌生长的营养基质。
21.菌落: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二、填空题:
1.微生物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和其他微生物三大部分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共六类微生物。3.病毒必须在 活细胞内才能增殖,为 非细胞型微生物。
4.正常菌群对动物具有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和抗衰老作用。.5.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微米/μm。6.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7.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 和 两种,其中 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8.细菌的菌毛有 和 两种,前者与 有关,后者具有 作用。9.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 菌,被染成红色的是 菌。10.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11.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包括、和 3种成分。1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构成。
1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肽聚糖,是由、和 构成。14.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加热溶化经冷却凝固后即成;当加入 时,即成半固体培养基。
1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绝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而结核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
16.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
17.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光滑型菌落、和。
18.SS琼脂培养基含有胆盐、枸橼酸、煌绿,可抑制革兰阳性菌和 的生长,常用于 的分离和培养。
19.细菌色素分为 和 两种。
20.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复杂的菌体成分的细菌称为,只能以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
体成分及获得能量的细菌称为。
2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充足的、适宜的、合适的酸 碱度和必需的气体环境。
22.大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最适温度为,而结核杆菌生长的最适PH值 为,霍乱弧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
23.细菌群体生长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和 四个时期,细菌的形态、染色、生理等性状均较典型的是 期。
24.培养基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三.单项型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个体微小;B.分布广泛;C.种类繁多;D.可无致病性;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B.放线菌;C.病毒;D.细菌;E.立克次体 3.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 B.放线菌;C.酵母;D.细菌;E.立克次体 4.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以上均是错误的
5.与动物细胞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核蛋白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D细胞膜;E细胞壁 6.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鞭毛;B.菌毛;C.纤毛;D荚膜;E轴丝 7.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外膜;B.核膜;C.线粒体膜;D.荚膜;E.细胞膜 8.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袭力 9.细菌的“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E.性菌毛 10.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A.菌毛;B.荚膜;C.中介体;D.胞浆膜;E.鞭毛 11.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A.革兰氏阴性菌;B.真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12.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鞭毛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质 E.细胞壁 13.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A.肽聚糖; B.蛋白质; C.鞭毛; D.核酸; E.脂多糖 14.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是()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中介体; D.线粒体; E.核蛋白体 15.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菌结构是()A.中介体; B.细胞膜; C.异染颗粒; D.芽胞; E.荚膜
+-16.G与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A.聚糖骨架; B.四肽侧链; C.五肽交联桥; D.β-1,4糖苷键 E.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 17.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D.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E.破坏细胞膜 18.有关G+菌细胞壁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主要成分是粘肽;B.含有磷壁酸;C.对青霉素敏感;D.含有大量脂多糖;E.易被溶菌酶裂解
19.溶菌酶杀灭细菌的作用机理是()A.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B.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C.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胞膜; 20.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A.细胞壁 B.芽胞 C.细胞膜 D.细胞质 E.核质-21.G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A.粘肽 B.磷壁酸 C.脂蛋白 D.脂多糖 E.外膜
+22.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A.粘肽 B.脂蛋白 C.外膜 D.脂多糖 E.以上均不是 23.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芽胞 E.细胞质
+24.溶菌酶对G菌的作用是()A.破坏磷壁酸; 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 C.损伤细胞膜; D.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 E.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链的联结; 25.有关质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C.具有自我复制;传给子代的特点 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内;E.可自行丢失
26.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A.具有完整的核结构;B.为双股DNA.;C.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D.无核膜;E.无核仁
27.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核质 E.细胞膜 28.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
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具有免疫原性; E.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29.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以上均可 30.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 B.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E.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 31.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一种是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抗毒素 E.抗生素 32.大肠菌素是属于
A.色素 B.抗生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细菌素 33.去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
A.蒸馏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滤过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34.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范畴
A.可由真菌产生 B.可由放线菌产生 C.可由细菌产生
D.只对产生菌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 E.对微生物有 抑制作用 35.菌落是指
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D.一个细菌细胞
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36.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S、R和M型菌落; B.肉眼可见; C.由一个细菌形成; D.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 E.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37.研究细菌性状最好选用哪个生长期的细菌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 38.属于专性需氧菌的是
A.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结核杆菌 D.大肠杆菌 E.伤寒杆菌 39.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
A.破伤风杆菌 B.大肠杆菌 C.痢疾杆菌 D.炭疽杆菌 E.脑膜炎球菌 40.细菌在下列哪个生长期中最易出现变异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以上均可 41.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葡萄球菌 E.结核杆菌 42.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不应包括
A.色素 B.细菌素 C.热原质 D.维生素 E.以上均不是 43.大肠杆菌的靛基质试验为阳性,是因为大肠杆菌能分解 A.含硫氨基酸 B.葡萄糖 C.乳糖 D.色氨酸 E.枸橼酸盐 44.有关热原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G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B.可被高压蒸气灭菌所破坏 C.液体中的热原质可用吸附剂或过滤等方法除去
—+ D.是许多G菌、少数G菌的一种合成性代谢产物 E.注入机体可致发热反应
45.属于细菌分解性代谢产物的是
A.热原质 B.硫化氢 C.外毒素 D.维生素 E.抗生素 46.细菌素的特点正确的是
A.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蛋白质; B.具有抗菌作用,可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
C.可用于细菌分型; D.与抗生素不同,抗菌谱窄,仅对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抑制作用; E.以上均是
47.对动物致病的细菌大多是
A.专性厌氧菌 B.专性需氧菌 C.微需氧菌 D.兼性厌氧菌 E.以上均不对 48.下列哪项试验不是细菌的生化反应
A.靛基质试验 B.动力试验 C.甲基红试验 D.糖发酵试验 E.硫化氢试验 49.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
A.靛基质 B.色素 C.H2S D.酸和气体 E.以上均是 50.与细菌致病作用有关的代谢产物不包括
A.热原质 B.细菌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侵袭性酶 四.问答题
+-1.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 细胞壁结构 肽聚糖组成 肽聚糖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外膜
革兰阳性菌
由聚糖、侧链、交联桥 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20~80nm 可达50层
占胞壁干重50~80%
有 无
革兰阴性菌
由聚糖、侧链构成疏松二 维平面网络结构 10~15nm 仅1~2层
仅占胞壁干重5~20%
无 有
2.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1)(1)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厚,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细胞内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
-(3)(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4)(4)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
3.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1)
荚膜:是细菌的毒力因素,对干燥和其它因素有抵抗力,同时对溶菌酶、补体等杀菌素有抗性,其表面抗原可用于鉴别细菌。
(1)(2)
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鞭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功能主要是运动,具有抗原性,可依此2点对细菌进行鉴别(鞭毛数目、位臵和动力)。
(2)(3)
菌毛:普通菌毛:有致病作用,主要是与黏膜细胞粘附,如淋球菌;性菌毛: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如R质粒。
(3)(4)
芽胞:使细菌具有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抵抗力;临床上依芽胞的有无作为灭菌、杀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根据芽胞大小、位臵和数目鉴别细菌。
4.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1)形态鉴定:球形菌、杆菌和螺形菌。(2)结构鉴定:细胞壁,如用革兰氏染色法。
(3)特殊结构鉴定:荚膜、芽胞、鞭毛和菌毛 5.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简述各期特点.分4个时期:
(1)(1)迟缓期:细菌被接种于培养基后,对新的环境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因细菌繁殖极少,故生长曲线平缓稳定,一般为1~4小时。此期细菌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进一步分裂增殖而合成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2)(2)对数期(指数期):此期细菌大量繁殖,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此期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以此期细菌为最好。
(3)(3)稳定期:该期细菌总数处于稳定状态,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此期细菌死亡数与增殖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很多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等。细菌芽孢一般在该期形成。
(4)(4)衰亡期: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缓慢,死亡细菌数明显增多,与培养时间成正比。此期细菌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细菌形态呈现肿胀或畸形衰亡,甚至自溶。
6.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充足的营养—水、碳源、氮缘、无机盐和生长因子。(1)(1)适宜的酸碱度。
(2)合适的温度--37℃(4)必要的气体环境—氧气(依据是否需要氧)7.简述厌氧菌厌氧原理
(1)(1)缺乏Eh高的呼吸酶系统。
(2)厌氧菌缺乏解毒用的超氧歧化酶、触酶和过氧化物酶,因超氧、过氧化氢酶有杀菌用。
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测试题
一.一.名词解释
1.1.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2.解脲脲原体(U.urealyticum):又称T株支原体,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通常寄居在人的泌尿生殖道,可引起非淋球性尿道炎。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3.3.冷凝集试验: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常出现一种冷凝集素,能与人O型红细胞在0~4℃条件下发生凝集,臵37℃凝集消失,以此可作疾病的辅助诊断。
4.4.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与节肢动物(虱、蚤、蜱、螨)等关系密切,在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5.5.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是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检查抗体水平和变化,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等疾病的试验。6.原体(elementary body):在衣原体繁殖过程中所见较小的、具有感染性的颗粒为原体。7.性病淋巴肉瘤肿(LGV):为沙眼衣原体的一个生物学变种,即性病淋巴肉瘤肿变种。二.填空
1.支原体缺乏 结构,故在形态上呈。
2.支原体的细胞膜由 层结构组成,中层为 成分。3.支原体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可形成 菌落。
4.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 传播,引起 疾病。5.解脲脲原体主要可引起 疾病,还可通过 感染胎儿。
6.菌落呈荷包蛋状的微生物有、。7.普氏立克次体以 为媒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引起。
8.莫氏立克次体的天然储存宿主是 ,以 为媒介传染给人 ,引起地方性斑疹伤寒。
9.斑疹伤寒根据病原、传播媒介及流行病学特征可分为 和。
10.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患者血清可与变形杆菌 株发生凝集反应。11.立克次体的致病物质主要有 和。
12.培养立克次体的方法有、和动物接种。
13.外斐反应是以 作为抗原,与患者血清进行凝集反应,用以辅助诊断 病。
14.立克次体多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与 关系密切。以 为寄生或储存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
15.立克次体主要侵犯全身的,主要病变是、、和血管炎。
16.衣原体是一类专性 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 细胞型微生物。17.衣原体属分为、和 三个种。18.衣原体的繁殖方式是,其增殖型颗粒是。19.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有、。
20.衣原体的发育周期有、两个阶段。其中 有传染性。三.A型选择题
1.1.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细菌 B.衣原体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病毒 2.2.关于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下述错误的是
A.无细胞壁 B.能通过滤菌器 C.呈多形性 D.有独特生活周期 E.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高
3.3.支原体与细菌的不同点是
A.无细胞壁 B.含有两种核酸 C.含有核糖体 D.细胞核无核膜及核仁,仅有核质 E.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4.4.支原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
A.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B.个体微小,能通过滤菌器 C.胞膜中含大量胆固醇 D.对抗生素敏感 E.有两种核酸 5.5.关于肺炎支原体,下述错误的是
A.是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 B.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C.侵入人体后靠顶端结构吸附于细胞表面 D.病理变化以间质性肺炎为主 E.首选青霉素治疗 6.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A.A.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D.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E.对抗生素敏感;
7.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A.A.蜱; B.蚊; C.鼠蚤; D.恙螨; E.鼠虱; 8.普氏立克次体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A.呼吸道; B.消化道; C.虱叮咬后入血; D.蚤叮咬后入血; E.性接触; 9.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是
A.A.梅毒; B.沙眼; C.莱姆病;D.性病淋巴肉芽肿;E.恙虫病;10.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的细菌是
A.A.痢疾志贺菌;B.大肠埃希菌;C.绿脓杆菌;D.变形杆菌;E.产气杆菌;11.有关衣原体发育周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体具有感染性; B.始体在发育周期中无感染性;C.始体较原体大,有致密的核质;D.始体在空泡内以二分裂形式繁殖形成子代原体;E.衣原体每个发育周期需要20~40小时;12.有关衣原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沙眼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自然宿主是人和小鼠;B.沙眼衣原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沙眼衣原体包涵体中无糖原存在,而肺炎衣原体包涵体有糖原存在;D.沙眼衣原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不敏感;E.沙眼衣原体主要引起眼结膜炎与泌尿生殖道炎症;13.有关沙眼衣原体致病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沙眼生物变种的14个血清型均可引起沙眼;B.沙眼生物变种A.B.Ba.C四个血清型可引起包涵体结膜炎;C.沙眼生物变种A.B.Ba.C四个血清型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D.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LGV)可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E.沙眼生物变种D-K血清型可引起沙眼;四.问答题
1.1.比较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主要区别。
支原体
自然界广泛存在
生长时需要胆固醇(除无胆甾醇原体外)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形成细胞壁
细菌L型
多在诱导因素下形成 生长时不需要胆固醇
除去诱因,可恢复原来的细胞壁
2.2.肺炎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各能引起何种疾病?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能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的致病作用是通过其特殊的顶端结构吸附在宿主细胞的表面,并有微管插入细胞内,进而释放核酸酶、过氧化物酶等物质,导致红细胞溶解、上皮细胞肿胀与坏死。
解脲脲原体常寄生在人的泌尿生殖道,可引起非淋球性尿道炎。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出现早产或死胎。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感染,可出现呼吸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3.3.简述引起我国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中国三种主要立克次体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是:
普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人虱,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致疾病是流行性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鼠蚤,传给人,所致疾病是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立克次体:传播媒介是恙螨,感染人类引起恙虫病。
4.4.简述外斐反应的原理及意义。
此项试验是一项非特异性凝集反应。因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OX菌株有共同抗原成分,故用变形杆菌OX19、2、K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查患者血清中立克次体抗体的水平和变化。如抗体效价≥1:160或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为阳性反应。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患者可出现阳性反应。由于该试验为非特异性,故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才能作出确诊。
5.5.立克次体有哪些重要特点?(1)大多数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如莫氏立克次体、恙虫立克次体均以鼠为重要的储存宿主。
(2)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以其为储存宿主、寄生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
(3)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见,形态多为球杆状。在感染细胞内可单个或聚集成致密的团块状,不同立克次体在细胞内分布位臵不同。如普氏立克次体可散在于细胞浆中;恙虫立克次体靠近核旁成堆排列。
(4)专性细胞内寄生,培养方法有动物接种、鸡胚接种和细胞培养。
(5)有些类似于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故内毒素是立克次体的致病因素之一。
(6)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有共同抗原成分,可用外斐反应对斑疹伤寒进行诊断。
6.6.试比较原体与始体生物学性状。
性 状 大小(φ,μm)细胞壁
细胞外稳定性 感染性 繁殖能力 毒性 代谢活性
原 体 0.2~0.4
+ + +
始 体 0.5+-+
第四篇: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2.培养跨学科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归纳概括能力。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细胞中和大自然的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难点】
微量元素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第五篇: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分类教学设计
1、古诗词
一、谈话导入
二、1、图片引入,录音范读
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朗读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朗读
3、学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教师补充注释,学生仔细读诗,整体把握(2)指名学生概括诗意,教师总结
4、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教师总结
5、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四句,学生自由发言。
6、齐读,尝试背诵。
2、文言文
第一课时
一、道理导入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请一位朗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原文,教师随时指正。)
2、划分停顿。全班齐读。
三、作者作品简介
四、题解
1、本文体裁
2、题目意思(生说师指正)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一)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
(二)学生理解注释,教师补充注释学生理解(用法特殊的词、词语、句式),掌握课文大意。
(三)检测自读效果。(1)句子停顿
(2)词语解释(五)初步感知课文
六、全班诵读
七、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二、揣摩语言
1、学生说,教师启发讲解 词语的准确运用等
三、质疑探究
三个阶段哪个阶段写得最详细?依据?原因?
四、体验和反思
五、教师总结
3、现代诗歌
一、激趣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背景介绍
四、划分朗读节拍、教师指导朗读
五、结合体验,研究问题
1、作者人生态度
2、重点诗句解释
3、诗歌品味
4、联系实际
六、迁移积累
1、仿句练习
2、背诵全诗
4、说明文
一、激趣导入
二、对话文本,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作者笔下事物特点?
2、指名朗读
3、整体感知,自主归纳。指名学生,教师小结
三、对话作者,品读课文
(一)1、体会课文语言特点,讨论总结
2、朗读理解最喜欢的句子语段
(二)1、写作手法
2、理解课文
(三)质疑解惑
四、对话自我,拓展视野
(一)资料链接
(二)心灵驿站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5、记叙文
一、激趣导入 补充作者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2、词语注音
3、词语解释
三、把握整体 课文分段把握总结 第二课时
一、阅读课文,分析理解
1、第一部分,开篇作用
2、第三部分,人物对比作用
3、第四部分,重点句子理解
4、第五部分,朗读理解
5、第六部分,排比感情
二、总结课文
1、体会作者感情
2、写作特色
三、布置作业
6、散文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作者介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注字音,解释词语
2、指名读
3、思考分层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探究课文
1、朗读第一段,分析(下同)……
7、小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作者介绍
2、小说背景介绍
3、小说常识
4、预习检查(词语注释、词语解释、故事大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
2、理清阶段
3、复述课文,学生补充
三、分析人物,学习方法
1、心理活动,分析作用(每阶段)
2、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形象 另一个(1、外貌描写、神态、动作、语言)
2、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感情变化
二、默读质疑,合作探究 选择问题,全班讨论
三、环境描写作用
四、解题
五、拓展阅读
六、布置作业
8、议论文
一、名言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注字音,解释词语
2、自提问题
3、课堂交流
三、研读赏析
1、教师导入
2、自主探究
3、小组讨论,交流合作
四、体验反思
五、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