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4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草原上》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草原上》教学设计》。

第一篇:《草原上》教学设计

《草原上》教学设计

执教:中和小学

董晴晴 课

题:《草原上》

材: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册第二课“草原放牧”单元 设计思路:

1、“声——景——情”统一,突出教学方法的独特性。

运用“声——景——情三位一体”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课程价值有机地融于教学的目标与各教学环节,突出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特色。

2、准确选择音乐元素开展活动,突出课堂教学的音乐性。

有效运用音乐要素,突出音乐性。教学设计中,我们设计了“3 5 6”听辨游戏;改变音乐要素(速度与节拍)的演唱活动“草原的一天”;音乐聆听情境中的呼吸训练;“声、景、情”结合的歌词朗诵与声音指导活动活动。通过有效的使用音乐要素学习音乐,凸显了课堂教学的音乐性。

3、分层体现“唱会、会唱、唱好”,突出唱歌课特点。

本课设计,分层次解决了“唱会、会唱、唱好”的唱歌课设计理念。充分尊重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感性认知的学习特点,整个教学流程中都贯穿着“善于用声、巧于塑景、精于传情”的思路,把气息训练融于主题弥漫之中,在歌词学习中指导学生运用连贯的声音表现形象,改变音乐要素,对比不同演唱方法带来的形象化变化,巩固学习目标理解,都充分考虑了本节课属于唱歌课的课型特点。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上》,体验、表现蒙古族人民幸福的生活。

2、听辨“3 5 6”,体验蒙古族民歌旋律特点。

3、改变《草原上》歌曲的音乐要素,表现不同的草原情境,对比理解音乐形象。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草原上》

2、听辨“3 5 6”

3、表演《草原的一天》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上》

2、听辨“3 5 6”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钢琴、PPT课件、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2分钟)

1、学法:声——景——情

2、内容:播放《草原上》前奏,想象情境。

3、步骤: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一段音乐,你会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呢?

(2)学生聆听,讨论并启发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3)再听歌曲前奏,用动作表现。

4、学习要求:

安静地聆听,能用优美、舒展的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本环节设计意图:

1、用歌曲前奏导入,体验音乐意境,感受“优美、宽广”。

2、引导聆听,鼓励想象,自主表现。

二、游戏活动:听辩“3 5 6”,体验情感。(6分钟)

1、学法:情——声——景

2、内容:听辨游戏:“3 5 6”

3、步骤:

(1)出示“3 5 6”,认识唱名(柯尔文手势辅助)师:看,草原上有三朵可爱的小花想和我们做朋友呢!

(2)手势唱名辅助唱准“3 5 6”

(3)游戏(听辨并唱好“3 5 6”“6 3 5”“6 5 3”“5 3 6”等组合)师:请三位同学上来扮演小花和我们做游戏。

4、学习要求: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的音准及发声位置、状态,并随机地创设情境。

本环节设计意图:

1、趣味识谱,体验蒙古族民歌的旋律特点。

2、指导声音,为唱歌奠基。

三、歌曲学习(17分钟)

(一)第一次完整聆听歌曲,指导气息训练。(5分钟)

1、学法:声——景——情

2、内容:聆听歌曲,体验形象,训练气息

3、步骤:

(1)初听歌曲,体验情境。(2分钟)师:草原上不仅有美景和热情的小花,还有美妙的歌声呢,让我们一起聆听一首来自草原的歌——《草原上》,请仔细地聆听,并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中速、优美地)

(2)创设情境,训练气息(3分钟)

师:我们犹如草原上的小草小花,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尽情地呼吸清新的空气吧!

3、学习要求:

引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身体挺拔坐直,双肩放平放松,慢吸——保持——慢呼发SI,练好后加伴奏音乐,随着老师的指挥手势呼吸。

(二)歌曲旋律学习,巩固“3 5 6”的音高听辩成效。(5分钟)

1、学法:声——境——情

2、内容:旋律听辩与学唱

3、步骤:(1)在旋律中听辨“3 5 6”和“6 5 3”,出现时举手表示(钢琴弹奏)(2)出示图形谱,随琴唱好“3 5 6”和“6 5 3”

(3)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琴学唱旋律

4、学习要求:

巩固“3 5 6”的音高,基本会唱歌曲旋律 本环节设计意图:

1、听记旋律,巩固调性

2、气息训练,为连贯唱法打基础

(三)赞美草原、歌词学习,指导声音(4分钟)

1、学法:景——声——情

2、内容:熟悉、理解歌词,感受音乐形象,指导唱歌发声。

3、步骤:

(1)学生完整读歌词

师:草原上有哪些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歌词。(2)随机创设情景,指导声音表现。

(3)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学生学习用高位置声音朗读。

4、学习要求:

师启发、引导学生咬字吐字、声音高位置发声及正确归韵。

预设情景: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蓝天,碧蓝如洗,多么高远的天空。清风拂过,淡淡草香沁人心脾,清晨的阳光笼罩大地,温暖无比。

本环节设计意图:

1、歌词识记

2、指导声音

3、完善情境

(四)学唱歌曲,情感表达(5分钟)

1、学法:声——情——景

2、内容:词曲结合,完整唱会与会唱歌曲。

3、步骤:

(1)随琴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情景中指导音准、声音状态。

(2)歌曲处理。

A、在景中理解换气处理 方法: 师引导:草原上连绵不断的草浪,轻轻地、柔柔的,你想用怎样的声音表现呢?(教师范唱歌曲第一句,第一遍:一小节一换气,第二遍:两小节一换气。)生讨论:哪种更能表现大草原的宽广优美?(两小节一换气,连贯的方法。)生观察:看老师手势提示并模仿换气方法。

B、力度变化处理 学习方法:

第一,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感受力度变化带来的不同的情境。第二,学生讨论:你想象到了什么?老师的歌声有什么变化?(草原一望无际,羊群走近时渐强,走远时渐弱等)

第三,老师运用指挥手势提示、引导学生演唱

4、学习要求:

在景与境中感受连贯的声音和渐强渐弱力度变化带来的“连绵的草浪”和“草原远景、近景的变化”,能用歌声表现。

本环节设计意图:

1、完整体验歌曲形象。

2、突出唱歌课特点:声音的训练、力度的体验与表现,在实践中让学生唱会、会唱。

四、改变音乐要素,体验形象变化,深化歌曲理解。(11分钟)

1、学法:声——境——声——景

2、内容:《草原上的一天》

3、步骤:

A、“欢乐的草原”(5分)(1)教师弹奏《草原上》主题变奏(2/4拍子、较快的速度、快乐的情绪)

师:有《草原上》的影子吗?同《草原上》相比又什么变化呢?(2)再次聆听主题变奏,动作表现。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把你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

(学生聆听并表现)

(3)指导学生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改变的《草原上》。

师:蒙古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人们称他们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等各种活动,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表现一下吧!

(4)运用打击乐伴奏(碰铃和双响筒)

B、“宁静、幸福的草原”(3分)(1)想象情境,声音表现。

师:傍晚的草原,你想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呢?(力度弱、速度慢)(2)学习小结: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歌曲《草原上》,我们唱出了几种不同的情境呢?(三种)本环节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律动中体验,在歌唱中表现,达到以下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改变音乐要素(2/4拍、较快的速度;4/4拍、较慢的速度、较弱的力度)后的歌曲形象;

2、用生动、有弹性的歌声和连贯、舒缓的歌声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五、表演《草原的一天》(5分钟)

1、学法:景(境)——声——情

2、内容:表演《草原的一天》 清晨的草原——欢乐的草原(加鼓声)——晚霞中的草原

3、步骤

师:我们一起完整地演绎故事《草原的一天吧》(1)组织、指导伴奏学生(2)指导学生注意事项 唱法、力度变化、情感、情境

(3)学生在音乐中唱歌、表现音乐要素的变化与情感表达。

4、学习要求

对比《草原上》在不同情境中音乐要素的变化。能用连贯的声音、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中速演唱来表现“清晨的草原”,再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稍快的速度配合打击乐器,演唱并表现“欢乐的草原”;最后用连贯的声音、稍慢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演唱表现“傍晚的草原”。

本环节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通过改变歌曲的音乐要素,可以表现不同的情境;用旁白配 草原音画烘托气氛,让《草原的一天》更加地丰富和饱满,唱好歌曲。

六、小结结束本课学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用歌声表现了宽广、美丽的大草原,还改编了歌曲,精彩演绎了《草原的一天》这个故事。感谢同学们用歌声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第二篇:《草原上》教学设计

《草原上》教学设计

(演唱课)

一、教材分析:

《草原上》是一首蒙古族民歌,4/4拍,五声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的勾勒出了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是人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中。

二、教学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感受优美抒情的歌曲情绪。

2.乐于参与音乐,和同学一起感受歌曲所带来的快乐,用音乐抒发对草原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了解蒙古族民歌风格,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四、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活动1.1-学习音符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来到音乐课堂,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你认识音符家族的这三个成员吗?他们分别排在音乐小阶梯的第三、第五、和第六位,唱作:3、5、6。请你跟着老师唱一唱。

学生活动:看教师手势,准确演唱3、5、6三个音。

活动1.2-练一练

教师导语:这三个音,你认识了吗?你看,老师这里有一条小练习,你能跟着老师试着唱一唱吗?发现了吗同学们?这个小练习,是由刚刚我们学过的三个音,变换位置组合而成的。现在你自己试一试吧。请你跟着老师的琴。

学生活动:跟琴演唱

新歌教学:

活动2.1-发现音符

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首歌曲,你能从乐谱中找到我们刚刚学过的三个音符吗?请你听老师唱一遍。

学生活动:听老师演唱歌曲乐谱

活动2.2-接龙演唱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一定找到了对不对?你看,这三个地方,出现了我们刚刚学到的三个音符,那就请你跟老师做个接龙游戏吧,你来唱刚刚学过的三个音,老师来唱其他的部分,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

学生活动:看乐谱,做接龙演唱。

活动2.3-看歌词

教师导语:乐谱相信大家都会了,那就快让我们来看看歌词吧,你能看出歌词讲述了一个什么景色吗?

学生活动:看歌词,初步感受歌曲蒙古族风格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歌词描述的画面,并结合图片,激发情感。

活动2.4-感受歌曲

教师导语:同学们,歌词给我们描绘了这么美的蒙古草原的景色,就让我们赶快在歌曲中感受一下吧。

学生活动:初听歌曲,感受歌词

活动2.5-学唱歌曲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非常简单,相信你们一定会了,那就跟着老师的琴,我们自己来用歌声表现一下蒙古草原的美吧。

学生活动:跟老师分句学唱

教师指导:注意全音符的时值;注意声音的自然、甜美。

活动2.6-完整演唱

教师导语:你学会了吗?你自己来完整的演唱一遍,好吗?准备,我们开始!

学生活动: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拓展总结:

活动3.1-蒙古族歌曲欣赏

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草原上》是一首蒙古族的民歌,那么你了解蒙古族吗?蒙古族是我国4大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数量在少数民族中名列前茅。蒙古族人民有三大法宝,即骑马、射箭和摔跤,除此之外,他们还是一个非常能歌善舞的民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蒙古族的歌曲吧。

学生活动:欣赏《我是草原小骑手》、《我是草原小牧民》

活动3.2-课后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喜欢蒙古族的音乐吗?下面的课程中,我们还会学到好听的蒙古族音乐,就让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再好听的《草原上》中,结束吧,别忘了,要用自然甜美的声音,展现出草原的美丽。

第三篇:草原上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音乐《草原上》教学设计

九台区土们岭中心学校

李朝辉

教材分析:

歌曲 《草原上》是4/4拍、羽调式歌曲。所在单元“草原”,是本册书中唯一起到弘扬民族音乐的单元。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结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是近期内最适合引导学生进行试唱教学的内容。它可以让学生们再学习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乐理知识及音高概念,在发展学生读谱能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过渡作用。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唱好这首歌,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感受蒙古族歌舞的民族风格。

知识目标:在视唱教学中巩固学生对音高、基础乐理的综合运用。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上》。

2.初步体会蒙古族民歌羽调式的旋律特色,体验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表现。

教学难点:

1.视唱教学中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正确演唱及音准的把握。

2.教学mi、sol、la,并进行以此为基础间的旋律创编。教学方法:听唱法 情景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老师要播放一段歌曲,你们能听听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学生聆听(预设:这是蒙古族的歌曲,藏族的歌曲„„)2.揭示课题

,初步聆听 导语:同学们的小耳朵很灵,这的确是一首蒙古族的民歌,那谁能告诉我,蒙古族的小朋友生活在那里呀?(预设:内蒙古的大草原上,住着蒙古包„„)同学们说得特别好,肯定有人亲眼见过那里的样子,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演唱的这首蒙古族的民歌《草原上》,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曲和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快乐的牧羊人》的情绪有什么不同?(预设:

更抒情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看歌谱,从这里找到答案。3.学习歌曲

(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节奏的规律 教师出示歌谱,边听边观察歌曲旋律的变化,发现节奏、旋律重复的部分。导语:请你们边看歌谱,边听老师弹奏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预设:发现重复的乐句)(2)画出旋律线,视唱歌谱中重复出现的旋律 教师出示课件中的旋律线,学生一起模唱歌谱 导语:让我们用手势画出旋律线,唱一唱歌谱。(本首歌曲的谱面是两个升号调。因此,提示学生第一个音的唱名是mi)

(3)师生接唱歌谱,巩固音准。

学生演唱每一行的前两个小节,教师接唱后两个小节。(机动内容:如果学生演唱歌谱的效果较好,可以尝试增加难度!和教师互换演唱歌谱或完整演唱歌谱。)难点的解决:教师演唱的部分让学生用“wu”唱一唱,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用连贯的气息进行演唱。(4)填词演唱歌曲 轻声读词,感受歌词字尾音上的押韵,指导学生开口音ao的口型及发音,特别是乐句长音的保持。4.完整的演唱歌曲并用肢体表现

(1)随着老师的钢琴完整的演唱 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音准或气息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

(2)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5.回顾蒙古族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

(1)聆听并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这首《草原就是我的家》也是蒙古族的民歌,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教师出示歌(2)归纳歌曲尾音结束在la上的羽调式特点

课堂小结:

蒙古族的民歌有的同学也听了很多,你们关注过旋律的特点吗?比如:下次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看看它又是哪个音结束的呢?下次我们再来继续感受蒙古族的民歌,同学们再见!谱,学生边听边感受。

第四篇:草原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蒙古民歌的旋律特色。

3、通过音乐创编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上》

2、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教学难点:

1、选择合适的乐器,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歌曲添加伴奏。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伴奏小乐器(碰铃、三角铁、串铃、铃鼓、双响筒等)新课导入:

1、温故而知新

(1)老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我们在上学期就学习了好几个民族的民歌,你还记得么?在我国的北方,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他们是?(蒙古族)

(2)我们上学期就搭着老师的小火车去内蒙古游玩,我们还学习了他们的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现在跟老师一起,骑上小骏马,再去感受一下大草原秋季的美丽风光吧!(播放《草原就是我的

家》,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舞蹈,感受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

(3)七八月份是内蒙古收获的季节,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骑着小骏马,到内蒙古的深处去走一走,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丰收的喜悦?

2、学习歌曲《草原上》

(1)读歌词,这首歌曲描写了草原上怎样的景象?(天空很蓝,风景优美,牛肥马壮,人们庆祝丰收的热闹景象)

(2)让我们来聆听一下这首歌曲,感受一下草原上的热闹景象吧!(播放歌曲,同时播放课件中草原上的风景图片,简单的介绍一下内蒙古传统节日那达慕)

(3)这首歌是为了描绘丰收的喜悦,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甜美的)

(4)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5)让我们认真的学唱这首歌,跟内蒙古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快乐吧。(学生先跟着音频哼唱,再跟着老师的电子琴伴奏学唱)

(6)再一次播放音频伴奏,让学生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7)认识音符。四分音符像一个成熟稳重的大人,走起路来不慌不忙。八分音符像一个懂事又可爱的孩子,跑起来快步流星。(跟同学们解释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关系)

(8)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老师先示范,用铃鼓打四分音符(X),双响筒打两个八分音符(XX)。播放音频伴奏,老师试打一段。

(9)让学生们分组练习,挑选合适的小乐器,提示加入舞蹈和歌唱,进行小组比赛。

(10)播放伴奏音频,全班一起表演学习的歌曲《草原上》。

3、课堂小结

同学们,秋季的草原,色彩浓郁,美像油画一样。我们今天的草原之旅先进行到这里,我们稍事休息,下节课再跟着老师一起,到大草原的深处去看一看,跟深入的感受一下小牧民的生活吧。

第五篇:《草原上》教学设计

《草原上》教学设计

执教:中和小学

董晴晴 课

题:《草原上》

材: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册第二课“草原放牧”单元 设计思路:

1、“声——景——情”统一,突出教学方法的独特性。

运用“声——景——情三位一体”的音乐教学模式,把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课程价值有机地融于教学的目标与各教学环节,突出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特色。

2、准确选择音乐元素开展活动,突出课堂教学的音乐性。

有效运用音乐要素,突出音乐性。教学设计中,我们设计了“3 5 6”听辨游戏;改变音乐要素(速度与节拍)的演唱活动“草原的一天”;音乐聆听情境中的呼吸训练;“声、景、情”结合的歌词朗诵与声音指导活动活动。通过有效的使用音乐要素学习音乐,凸显了课堂教学的音乐性。

3、分层体现“唱会、会唱、唱好”,突出唱歌课特点。

本课设计,分层次解决了“唱会、会唱、唱好”的唱歌课设计理念。充分尊重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感性认知的学习特点,整个教学流程中都贯穿着“善于用声、巧于塑景、精于传情”的思路,把气息训练融于主题弥漫之中,在歌词学习中指导学生运用连贯的声音表现形象,改变音乐要素,对比不同演唱方法带来的形象化变化,巩固学习目标理解,都充分考虑了本节课属于唱歌课的课型特点。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上》,体验、表现蒙古族人民幸福的生活。

2、听辨“3 5 6”,体验蒙古族民歌旋律特点。

3、改变《草原上》歌曲的音乐要素,表现不同的草原情境,对比理解音乐形象。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草原上》

2、听辨“3 5 6”

3、表演《草原的一天》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上》

2、听辨“3 5 6”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钢琴、PPT课件、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学法:景——声——情

2、内容:出示图片,播放音乐背景(主题),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草原风情。

3、步骤: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咱们出发吧!

(旁白)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我们来到了草原上。清晨的大草原,一切都是那么的纯净,天空碧蓝如洗,大地绿草青青。那蜿蜒流动的小溪像一条美丽的银项链。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美丽的姑娘、健壮的小伙,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副生机勃勃、幸福祥和的草原生活画卷!

(2)学生聆听

4、学习要求:

安静地观看与聆听,感受内蒙古风情。

本环节设计意图:

1、导入欣赏音画PPT(早晨的草原)配旁白,创设情境,确定整节课“辽阔、幸福”的教学基调与色彩。

2、播放《草原上》伴奏音乐作背景,起到主题弥漫的效果。

二、游戏活动:听辩“3 5 6”,体验情感。

1、学法:情——声——景

2、内容:听辨游戏:“3 5 6”

3、步骤:

(1)出示“3 5 6”,认识唱名(柯尔文手势辅助)师:看,草原上有三朵可爱的小花想和我们做朋友呢!

(2)手势唱名辅助逐个唱准“3 5 6”

(3)游戏(听辨并唱好“3 5 6”“6 3 5”“6 5 3”“5 3 6”等组合)师:请三位同学上来扮演小花和我们做游戏。

4、学习要求: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的音准及发声位置、状态,并随机地创设情境。

本环节设计意图:

1、趣味识谱,体验蒙古族民歌的旋律特点。

2、初步感知音乐形象,体验情感

3、指导声音,为唱歌奠基。

三、歌曲学习

(一)第一次完整聆听歌曲,指导气息训练。

1、学法:声——景——情

2、内容:聆听歌曲,体验形象,训练气息

3、步骤:

(1)初听歌曲,体验情境。

师:草原上不仅有美景和热情的小花,还有美妙的歌声呢,让我们一起聆听一首来自草原的歌——《草原上》,请仔细地聆听,并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中速、优美地)

(2)创设情境,训练气息

师:我们犹如草原上的小草小花,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尽情地呼吸清新的空气吧!

3、学习要求:

引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身体挺拔坐直,双肩放平放松,慢吸——保持——慢呼发SI,练好后加伴奏音乐,随着老师的指挥手势呼吸。

(二)歌曲旋律学习,巩固“3 5 6”的音高听辩成效。

1、学法:声——境——情

2、内容:旋律听辩与学唱

3、步骤:(1)在旋律中听辨“3 5 6”和“6 5 3”,出现时举手表示(钢琴弹奏)(2)出示图形谱,随琴唱好“3 5 6”和“6 5 3”

(3)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琴学唱旋律

4、学习要求:

巩固“3 5 6”的音高,基本会唱歌曲旋律 本环节设计意图:

1、听记旋律,巩固调性

2、气息训练,为连贯唱法打基础

(三)赞美草原、歌词学习,指导声音

1、学法:景——声——情

2、内容:熟悉、理解歌词,感受音乐形象,指导唱歌发声。

3、步骤:

(1)学生完整读歌词

师:草原上有哪些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歌词。(2)随机创设情景,指导声音表现。

(3)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学生学习用高位置声音朗读。

4、学习要求:

师启发、引导学生咬字吐字、声音高位置发声及正确归韵。

预设情景: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蓝天,碧蓝如洗,多么高远的天空。清风拂过,淡淡草香沁人心脾,清晨的阳光笼罩大地,温暖无比。

本环节设计意图:

1、歌词识记

2、指导声音

3、完善情境

(四)学唱歌曲,情感表达

1、学法:声——情——景

2、内容:词曲结合,完整唱会与会唱歌曲。

3、步骤:

(1)随琴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在情景中指导音准、声音状态。

(2)歌曲处理。A、在景中理解换气处理 方法:

师引导:草原上连绵不断的草浪,轻轻地、柔柔的,你想用怎样的声音表现呢?(教师范唱歌曲第一句,第一遍:一小节一换气,第二遍:两小节一换气。)生讨论:哪种更能表现大草原的宽广优美?(两小节一换气,连贯的方法。)生观察:看老师手势提示并模仿换气方法。

B、力度变化处理 学习方法:

第一,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感受力度变化带来的不同的情境。第二,学生讨论:你想象到了什么?老师的歌声有什么变化?(草原一望无际,羊群走近时渐强,走远时渐弱等)

第三,老师运用指挥手势提示、引导学生演唱

4、学习要求:

在景与境中感受连贯的声音和渐强渐弱力度变化带来的“连绵的草浪”和“草原远景、近景的变化”,能用歌声表现。

本环节设计意图:

1、完整体验歌曲形象。

2、突出唱歌课特点:声音的训练、力度的体验与表现,在实践中让学生唱会、会唱。

四、改变音乐要素,体验形象变化,深化歌曲理解。

1、学法:声——境——声——景

2、内容:《草原上的一天》

3、步骤: A、“欢乐的草原”

(1)教师弹奏《草原上》主题变奏(2/4拍子,较快的速度,快乐的情绪)

(2)讨论:这段旋律表现的是怎样的情境?(欢快、热烈、生动)

师:蒙古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人们称他们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还常常举行赛马、摔跤等各种活动,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表现一下吧!

(3)指导学生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改变的《草原上》。(4)运用打击乐伴奏(串铃和双响筒,模仿马蹄和马铃声)

B、“宁静、幸福的草原”(1)想象情境,声音表现。

师:傍晚的草原,你想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呢?(力度弱、速度慢)(2)学习小结: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歌曲《草原上》,我们唱出了几种不同的情境呢?(三种)

五、表演《草原的一天》

1、学法:景(境)——声——情

2、内容:表演《草原的一天》

清晨的草原——欢乐的草原(加双响筒、串铃)——晚霞中的草原

3、步骤

师:我们一起完整地演绎故事《草原的一天吧》(1)组织、指导伴奏学生(2)指导学生注意事项

唱法、力度变化、情感、情境

(3)学生在音乐中唱歌、表现音乐要素的变化与情感表达。

4、学习要求

对比《草原上》在不同情境中音乐要素的变化。能用连贯的声音、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中速演唱来表现“清晨的草原”,再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稍快的速度演唱表现“欢乐的草原”,最后用连贯的声音、稍慢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演唱表现“傍晚的草原”。

本环节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通过改变歌曲的音乐要素,可以表现不同的情境;用旁白配

草原音画烘托气氛,让《草原的一天》更加地丰富和饱满,唱好歌曲。

六、小结结束本课学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用歌声表现了宽广、美丽的大草原,还改编了歌曲,精彩演绎了《草原的一天》这个故事。感谢同学们用歌声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下载《草原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草原上》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原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

    《草原上》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中意图体现一下设计思路。 1、运用“声、景、情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设计个性特色。把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课程价值有机地......

    草原上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草原上》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二、能力目标 1、唱准“3、5、6”三音的......

    《草原上》教学设计及反思

    《草原上》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 2、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

    《草原上》教学设计及反思

    《草原上》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舞、奏、创了解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感受这一地方的民族风格。 2、有感情演唱,并歌舞一体,即兴舞蹈,自主创新,培养创造力 3......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要求同学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会读“旋、逝、尘、拳、雹、劈、卷、辽、阔、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等词语,《草原上的鹰》......

    教学设计:草原上的舞会

    萧山区泰和艺术幼儿园 中班律动游戏:《草原上的舞会》 执教:金琴 一、教学目标 1.倾听哨声,进行轮换游戏。 2.发挥幼儿想象进行动作创编。 3. 感受非洲音乐曲风,体验音乐的欢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