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人体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开学报名、准备开课 2 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3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4 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5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6 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7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8 2.3调查小组在行动 9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10 3.1小金鱼之死 11 3.2制订侦破方案 12 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14 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15 4.1寻找雨具的缺点 16 4.2我们的改进设计 17 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18 4.4金点子行动 19 4.5成果展示会 20 期末复习21 机动课时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人类祖先的足迹
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2、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3、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积极开展评价的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教学准备:关于人类起源的相关课件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 你是从哪里来的?你的爸爸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那你的爷爷奶奶呢? ……” 学生说一说,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猜想。
二、活动探究。
1、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他们存入 “ 问题银行 ”。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活动。
(1)学生分小组整理和评议所提出的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两个既感兴趣又有能力研究的问 题进行研究。
教师指导:选择好主题后,要大胆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集体交流。
1、学生代表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
2、师生评议.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教学目标
1、初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专题研究,初步了解和体验专题研究的基本态度。
2、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3、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教学过程
1、对选择的主题做出猜想之后, 就要引导学生关注事实与证据, 这是专题研究的核心环节。
2、计划与组织。在以往和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知道了做 好研究准备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教师可以组织研究相同问题的学生先进行商讨, 并制订出研 究计划,然后集体交流和评议,再修改完善研究计划。教材设计了一个范例,从计划内容、预览:
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制订研究计划给予适当的指导。
3、事实与证据。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计划开展专题探究活动,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 找证据。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学校图书资源比较丰富,能够上网查阅资料,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认真组织学生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如果学校没有足 够的查阅资料的条件,而学生家庭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或网站, 让他们利用梨外时间查阅资料, 搜集证据;如果学校和学生家庭均不具备足够的查阅资料的 条件,教师课前就要认真准备原始材料,以便在课堂上供学生查阅。(2)、教师一宽一要指 导学生做好资料卡, 为后面的整理和交流提供丰富的材料,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记录, 注意证 据的科学品质。教材中呈现了三个资料卡和一个采访记录, 分别是探究小组和奇妙小组搜集 的资料,就是要引领学生重视填写资料卡,重视把搜集的资料记录下来。(3)、鼓励和引导 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摊材料和证据。
3、整理与分析。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资料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对这些数 据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解读, 是专题研究的重要步骤, 也是思维加工的过程。教学时, 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哪些可以作为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哪些不符合我们的猜想;哪些是相互矛盾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然后,可以开展集体交流,汇报小组形成的结论,对 于不能形成统一意见的要组织全体学生讨论, 集思广益。接下来, 教师可以让各个研究小组 提供对问题的解释,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活动延伸 对于研究问题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结论, 可以将不同的解释展示出来, 让学生继续 查找资料, 继续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样非常有益一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千万不 要直接肯定或否定,强制学生认同某个解释。
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教学目标
1、继续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研究与人类祖先有关的问题,再次体验专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2、进一步了解与进化有关的知识,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3、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不迷信权威。教学重点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新的研究主题,放开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进一步强化落实 “ 二级目标 “。教学过程
1、科学研究科学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研究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新的问题。人类的认识 过程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探索中, 离真理越来越近, 对科学的理解愈来愈深。本课就是基于这 样的理解设计的。
2、本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与上一活动相似, 但是由于学生已经亲历了一次专题研究活动, 体验和了解了一些基本方法,因此,本课研究活动的呈现简化了环节,淡化了方法的指导, 凸显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无论是问题的选择, 还是查阅资料的引导, 学生都拥有 了更广阔的空间。
教材力求呈现一些新颖的教学形式, 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方便教师的组织教学, 增强教学 的开放性和吸引力。
关于 “ 问题树 ” , 可以采取两种教法进行。一是按照教材设计, 上课时先在班级内放好问题树, 让学生将前一阶段遇到的新问题整理成卡片, 挂在问题树上,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二是结合 上面的专题研究活动, 在教室里放好问题树, 学生发现新问题随时都可以挂在问题树上, 从 而扩大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选择准与进化有关的、有条件研究的 问题。
关于查阅资料。由于新一轮探究活动瞄准的是更小的问题, 资料要有针对性, 搜集起来难度 较大, 这正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时候, 教师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搜集和筛选资料。教材里呈现 的 “ 世界人种分布图 ” 就是一个较好的代表,有了这张图就能帮助学生搜集证据开展研究。
关于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建立模型进行解释, 教师一定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 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责任主要是不断拨正学生思维的方向,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 认识。
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并参与交流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体 验和了解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培养表达与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科学态度,3、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与进化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大家交流。教学过程
本活动是专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之一,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尊重学生, 引导他们 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 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同时由于小学生有一定的从众心理, 要防止表 述形式的单一化。第二, 在五年级下学期已经系统训练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为专题研究打 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使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本课对于表达与交流能力要 求也有所提高;教材中呈现了探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和奇妙小组的手抄报, 旨在对学生的表达
形式和要求起到引领作用。
第二单元 绿色社区调查
1、我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1、我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启发下针对绿色社区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对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2、能根据建设绿色社区的目标,针对目前居住的社区与绿色社区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差距, 理解展开实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确定调查研究的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创建绿色社区或者生态村展开讨论, 关注所在社区有可持续发展, 确定调查研究 的内容。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指导学生观看国家创建绿色社区的有关录像与图片,认识绿色社区的标志, 理解绿色社区的含义,了解国家建立绿色的宗旨与要求,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2、交流对绿色社区的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观察图文资料的感受,讨论自 己对绿色社区的理解与认识, 并对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提出大胆的猜想, 思考绿色社区、生 态村的评价标准包括哪些因素。把大家的各种猜想汇集到一起, 制定学生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的评价标准并展开交流。
3、阅读相关资料, 完善评价标准。教师课前安排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自己搜集有关资料, 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观念。比如有学生认为绿地面积多就是绿色社区等。这个不节是对前面 自主猜想的纠正和提升。
4、提出怎样建设绿色社区问题。让学生交流自己对绿色社区的感受,与学生所居住的社区 比较,思考如何把自己所在地区建设面绿色社区。
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提出对建设绿色社区所存在的问题, 把它们存放到问题银行。等本单元 学习结束后看一看都有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是否具有探究价值,是否具备探险究条件。
5、讨论并确定主题,为建设绿色社区贡献力量。罗列学生有兴趣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选 择一个适合自己研究的主题展开调查, 自愿结合成探究小组, 广泛搜集资料, 准备调查研究 秘需要的材料
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教学目标
1、理解调查研究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调查活动的步骤和要求。
2、明确各组的研究主题与调查内容,查阅有关资料,制订全面、可行的调查计划。
3、学会合理分工,相互借鉴、相互分享。教学重点
制订可行的调查研究计划。教学过程
1、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经历的调查研究的方法。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讨论与交流的情境, 回顾所经历过的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在使用这些方法(文献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 法、访谈法)的时候有什么体会?然后引导学生总结, 使用这些方法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 过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遇到发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最后,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调查研究常见的六个步骤。
2、学生明确各组的研究主题与调查内容,制订各组调查计划。做社区调查就要拟定调查计 划, 研究内容相同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 明确调查内容、调查目的, 考虑使用哪一种调 查方法最合适, 各组分别制订各自的调查计划。学生选取的绿色社区的调查研究题目涉及的 范围很广,比如绿化问题、能源使用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噪声污染问题等。这些都是值得 探讨的研究内容, 但没有必要让每一个学生把所有这些问题全部研究一遍, 这也是不现实的。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主题,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进 行分组研究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实地调查之前, 指导学生广泛查阅资料, 寻求有关人员帮助, 制订周密的研究计划, 确定人 员分工, 确定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 这是使调查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教材以社区能源利用情况调查研究为例, 给出了调查研究计划、调查问卷样例, 仅供教师参 考。
3、交流各小组的调查研究计划。全班交流各组调查研究计划,互相借鉴、评议计划的优缺 点, 比比哪一个小组的计划制订得更全面、更具体;通过交流对自己小组有什么启发, 自己 小组还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小组成员完善本小组的调查研究计划。
4、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设计好访谈提纲、调查问卷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 借鉴已有经验, 自主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准备各项调查活动所需要器材等, 做好调查 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教学中,可以提醒学生列一个调查活动材料清单,然后再按清单上的内容去准备
3、调查小组在行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采用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搜集、记录数据与信息。
2、能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用图片、统计图表、访谈记录等方式来表示。
3、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一定的结论,并对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整体、客观的评价。
4、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树立节约、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搜集整理调查数据,并做出合理分析。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根据调查计划。分组到社区搜集数据与信息。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 工作以后, 分组按计划到社区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要让学生牢记, 调查研究成功的要素缺 一不可。这些要素包括团队合作、准备充分、动手动脑、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这阶段教学要合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灵活安排调查活动, 还需要与学校、家长、社区内有关 人员沟通, 获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尤其要发挥家长的优势与积极性, 可以邀请家长协助组 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调查。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与数据。学生在分组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资料、数据、信息。教师指 导学生及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 有价值的要保留, 重复的、无用的资料要去除。有价值的资料按不同的调查内容分类, 用图片、图表、访谈记录等形式不表示, 并将有关访 谈记录的文字修改通顺。
筛选资料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它们是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吗?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它们是 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内容详细吗?它们是最新的吗?记下了获取资料的时间了吗?
3、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地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 据, 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上学过有 关统计短程,能根据各种统计图表(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秘展示的数据信息分析出数 据背后隐藏的意义, 并能尝试得出结论。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统计数据, 制作图表, 这样制作图表便捷美观。
4、组织各级组进行交流。将各组的专题调查研究成果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展 示与交流时注意做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证据充分、语言清晰流畅。
学生根据各自的调查结论,对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整体评价,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5、指导学生根据调查计划。分组到社区搜集数据与信息。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 工作以后, 分组按计划到社区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要让学生牢记, 调查研究成功的要素缺 一不可。这些要素包括团队合作、准备充分、动手动脑、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教学目标
1、会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2、能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3、能正确性评价自己与他人的研究成果,虚心接受他人建议。
4、树立社区服务意识。参与社区宣传活动。教学重点
共享调查研究成果,展示社区建设规划。教学过程
1、回顾与反思调查研究全过程。各组对自己的调查研究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反思一下,看看 还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对照以前心目中的绿色社区评价指标、看看自己的认识有哪些进步。根据调查中遇到的新情况, 对绿色社区评价指标提出修订意见。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制定绿色社区星级评定标准。
2、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社区建设建议。学生按照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规范要求, 撰写、修改调查报告。在学生讨论、定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争当绿色社区规划师,针对调 查中社区的实际情况, 思考社区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提出自己的绿色社区建设建议, 规划社 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假如有好的建议,还可以向制定相关标准的部门提出。
3、展示与交流调查研究的成果。各组做好各项交流活动的准备工作,采用展板、宣传简报 =手抄报、演示文稿、图片展等方式加以表达。学生在交流中要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研 究成果,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养好小金鱼 1寻找雨具的缺点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渠道搜集源于生活的需求,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开展科学探空活动,不仅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还要具备刻苦钻研、不怕失败 的精神。
3、能够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他人的成功案例,从中获得科学探究的灵感和启发。
4、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修改与完善自己的研 究方案。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源自于生活的需求,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观察各种雨具图片之后提问:“ 针对图片中的雨具你能提出多少问题? ”“ 如果 把这些雨具与你的确良生活实际相联系,你能够提出多少个问题? ” 学生讨论回答后,接着 引导他们讨论、思考:“ 这些问题有解决办法吗? ”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 教师不仅可以了解 孩子们生活的经验、知识面情况, 还可以适时地激发学生搜集自己身边的事物还存在哪些不 足与缺点,为后面专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做教学铺垫。
2、活动:特点大搜索。专题研究活动往往就是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 深入探究 …… 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为此, 教师对学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认 真倾听、共同分析、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认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雨具存在哪些缺点与 不足。讨论:“ 这个问题适合我们现在探究吗?我们现在有条件探究这个问题吗?你认为解 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
接下来课文就呈现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调查和采访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 搜索现 有雨具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广泛征集人们对生活中使用的雨具的看法和想法, 并且及时地记 录在 “ 小科学家记录本 ” 里。还可以把自己的改进思路、探究设想记录在 “ 搜索记录 ” 或 “ 搜索 日记 ” 中,这个环节不可缺少。因为在实地考察或别人叙述某件物品的不足或者使用某件物 品会出现什么麻烦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某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或改进想法迪就是发明的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事后很可能忘记。教材中卡通人物的对话为同学们提供了引导。
3、引入活动;观察各种雨具图片之后提问:“ 针对图片中的雨具你能提出多少问题? ”“ 如果 把这些雨具与你的确良生活实际相联系,你能够提出多少个问题? ” 学生讨论回答后,接着 引导他们讨论、思考:“ 这些问题有解决办法吗? ”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 教师不仅可以了解 孩子们生活的经验、知识面情况, 还可以适时地激发学生搜集自己身边的事物还存在哪些不
足与缺点,为后面专题研 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做教学铺垫。
4、活动:缺点大搜索。专题研究活动往往就是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 深入探究 …… 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为此, 教师对学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认 真倾听、共同分析、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认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雨具存在哪些缺点与 不足。讨论:“ 这个问题适合我们现在探究吗?我们现在有条件探究这个问题吗?你认为解 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
接下来课文就呈现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调查和采访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 搜索现 有雨具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广泛征集人们对生活中使用的雨具的看法和想法, 并且及时地记 录在 “ 小科学家记录本 ” 里。还可以把自己的改进思路、探究设想记录在 “ 搜索记录 ” 或 “ 搜索 日记 ” 中,这个环节不可缺少。因为在实地考察或别人叙述某件物品的不足或者使用某件物 品会出现什么麻烦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某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或改进想法迪就是发明的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事后很可能忘记。教材中卡通人物的对话为同学们提供了引导。
5、交流与整理:把调查结果汇总成 “ 雨具的缺点 ” 整理表, 分类整理出探究对象的不足之处, 便于分组探究。
同学们用各种方法搜集到的各种问题, 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交 流,给问题分类,最好用表格的形式,便于归类,一目了然。这里一定要放手学生探究,让 他们以丰富的事实材料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情况来说明这件物品必须改进, 以及自己的改进 设想。同时, 引导改进相同雨具的同学组成一个探究小组。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整 理资料的能力, 也与下面的活动融会贯通。但是, 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合理, 选择的探究方法 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有一定和科学性。最好选择自己最常用又有改进条件的雨具准备实 验。
教材中所呈现的案例只起到引领作用, 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来探究雨具。教师可根据当地 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研究专题, 但选题的范围要尽量有一定的广泛性, 这样, 便于小组 选择各自的研究主题, 而小组自动选择的研究主题最好小一些, 具体一些。因此, 每个小组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具体的内容进行研究。
2、我们的改进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2、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知道 “ 需求 ” 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
3、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身边事物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4、能对搜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类。
5、会从众多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教学重点
分析与研究一些成功的案例, 希望能以些激发灵感, 找到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 改进用具 ” 的最佳方法。
教学过程
1、展示学生课前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来的他人的成功案例。
(1)、组织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这时教师应当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 认真倾听学生的展示, 最好能够及时地提出一些使学生展示更为充分的建议。“ 他们的探究过程是怎样的?探究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 ” 如果有搜 集到的资料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
(2)、讨论:听过以后, 你能对这件发明作品展出几个问题?你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个科学探 究活动的什么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式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2、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 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开展专题研究活动的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1)、分析典型案例 “ 安全雨伞 ” 或 “ 反光防风雨披 ” 的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这一活动非常重 要, 如果把研究对象的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分析透彻, 对同学们下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起着 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不能少于 20分钟,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 讨论、分析、探究。教师可用展板或板书的形式把学生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分析图表或逻辑 分析图放大,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采用多媒休展示的方法。
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得到启示。(2)、讨论与分析在探究过程中使用的发明技法。
这个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认识发明技法, 探究发明技法在实际活动中的灵活应用。教 材中呈现的发明反法和指导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是,留给教师的空间却很大。可以设计成:“ 从小发明作品 ” 中找发明技法,也可以设计或使用发明技法指导学生作品的发明。
在这里教师还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 借助一定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创造出的新事物和 新方法是发明创造(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和爱迪生发明电灯 ……),改进和完善身边物体在 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发明创造(例如我们身边同学的小发明 “ 充气雨衣 ”、防冻水表 “ 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就一定能搞 发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品质。还可以通过发明家的发明故事学生体会发明 创造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遇事多问为什么,并且努力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一定也能成为发明家,从而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树立信心。
4、根据 “ 雨具的缺点 ” 整理表制订探究方案。(1)、改进相同雨具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探究小组。
(2)、根据 “ 雨具的特点 ” 整理表确定改进意见,明确探究目的。(3)、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并做好器材准备。
(4)、选择合适的发明技法,商定探究步骤,明确探究目的。(5)、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探究思路。
各小组探究的问题不尽相同, 制订的探究方案也不一定全面, 但是, 他人成功案例的启发下, 可能会有新的感悟。这时如果再开展一个全班同学的 “ 问题互相讲座讨论会 ” , 充分发挥集体 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就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这样制订 的探究方案可能会更全面些。
教师可在各组巡回, 主要是倾听学生的讨论。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 启发学生 思考探究方案的可操作性, 如:你们提出的探究方案需要什么器材?要探究多长时间?花多 少钱?有没有安全问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 学生就可能遇到各种各 样的问题。当学生向教师求助时, 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 这时, 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在专题研究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教师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 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要向学生提供经验, 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要帮助学生整理 思路和计划;要检查学生计划的可行性;要提醒学生注意探窘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关 注学生的活动,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 做法, 防止偏见和出现差错;要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 注意结论的可靠性;要引导学生的再 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引导报告自己的收获,等等。
2、反思与评价:采用课堂随机评价和自我反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 他们充满自心:我也会了!我已做好探究的准备!我也能当小发明家!
3、做好侦破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实验研究法的有关知识,能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设计比较合理可行的实验 方案。
2、进一步查阅资料,积累相关科学知识,能尽量用周密地考察自己的研究主题所涉及的相 关因素,并能在实验中设法控制这些因素。
教学重点
必要的知识和理论准备是设计好实验的前提。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实验的经验和教训。教学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实验经历,调动 他们的已有经验,为设计实验方法上的准备。
在回顾和讨论实验经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向学生推荐或讲解有关实验方法的知识, 让学生知道, 实验与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对被研究 物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因此,要进行实验研究,就必须考虑好实验可能涉及到的相关变量, 并设法去控制这些变量。
2、分析自己的实验可能涉及到的因素。金鱼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由水、温度、生物密度、食 物、光照等因素构成的综合环境。因此, 要保证自己的实验研究获得成功, 就必须综合考虑 这些因素。如何控制这些因素,尽可能避免非关键因素对自己的实验研究造成不必要的影 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了解更多的关于金鱼饲养的经验和知识。为了突显科学学习和探究 性, 教学中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些知识直接教给学生, 可以引导他们继续去查阅相关资料, 借 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
3、讨论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制订实验方案。在充分的实验方法准备和科学知识准备的基础 上,我们才可能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
这是一系列对比实验, 每组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 而要保证其他条件相同。比如, 教材中 选为范例的 “ 放养密度的研究 ” ,就只能改变放养密度,则水质、水温、饵料投放量等都要相 同,否则就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这一过程是个难点,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各小组实验方案也应让老师一一过目。
4、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醒他们列一个材料清单,然后再按 清单上的内容去准备。
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坚持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通过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数据。
3、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判断和结论。教学重点
获取实验数据,并做出合理分析。教学过程
1、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首先让学生选定实验地点。每个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在教室里、科学教室或某个同学家里进行实验, 然后按实验方案组装实验装置。应先把 一切物质环境都准备好, 然后再把金鱼放进去。在每组实验器材的旁边应设立一个实验标牌, 上面写清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实验步骤,以及负责人等。
2、观察并记录数据。这是一个中长期的实验,所以应做好坚持观察一个月的准备。这项观 察应与其他教学内容穿插进行。
为了尽量保证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进行定时观察, 即在每一天固定的几个时 间点去观察和记录数据。具体观察的时间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 避免与其他课程 发生冲突。由于金鱼的生活还可能受到天气、气温等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 我们还应提 醒学生同时记录当时的天气、气温等数据。
在实验中, 还应定时对金鱼进行适当护理。如换水、投饵等等, 但这些护理工作必须遵循不 扰乱实验条件的原则。比如在 “ 放养密度的实验中,如果要换水,就必须都换,不然就使水 质环境这一因素发生改变,势必影响到实验结果。
3、整理数据。经过大约一个月的观察,学生会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接下来就要引导学 生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要整理这些数据, 我们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从横向颧纵向的角度把这些数据进行罗列。然后再 引导学生选取一个关注点, 通过统计图表来描述它们。比如, 把各缸金鱼的生活状态以天为 单位,统计到一张表上(可参见教材 P54);也可以选取呼吸这个关注点将各缸的数据进行 统计。
4、分析数据。这里将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试图发现一些规律或付出结论。
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和别人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2、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能正确地展开评价。
3、正确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教学重点
共享成果,让集体的智慧得到综合运用。教学过程
1、做好交流准备。指导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梳理一下,并采用合适的方式加以表达。比 如引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也可以采用科技展板或手抄报的方式。
2、展开交流。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学生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 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以及礼貌而有针对地展开提问和咨询。
3、综合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讨论设计 “ 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 的方案。教师可以把各小组 的研究成果罗列一下, 提醒大家正是各小组的研究主题共同支撑了总的专题研究。然后再引 导学生综合考虑务小组的研究成果, 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小金鱼的舒适的生存环境。再对各小 组的设计进行展示、评价和交流。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雨具的改进 1寻找雨具的缺点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渠道搜集源于生活的需求,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开展科学探空活动,不仅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还要具备刻苦钻研、不怕失败 的精神。
3、能够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他人的成功案例,从中获得科学探究的灵感和启发。
4、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修改与完善自己的研 究方案。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源自于生活的需求,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观察各种雨具图片之后提问:“ 针对图片中的雨具你能提出多少问题? ”“ 如果 把这些雨具与你的确良生活实际相联系,你能够提出多少个问题? ” 学生讨论回答后,接着 引导他们讨论、思考:“ 这些问题有解决办法吗? ”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 教师不仅可以了解 孩子们生活的经验、知识面情况, 还可以适时地激发学生搜集自己身边的事物还存在哪些不 足与缺点,为后面专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做教学铺垫。
2、活动:特点大搜索。专题研究活动往往就是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 深入探究 …… 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为此, 教师对学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认 真倾听、共同分析、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认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雨具存在哪些缺点与 不足。讨论:“ 这个问题适合我们现在探究吗?我们现在有条件探究这个问题吗?你认为解 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 接下来课文就呈现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调查和采访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 搜索现 有雨具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广泛征集人们对生活中使用的雨具的看法和想法, 并且及时地记 录在 “ 小科学家记录本 ” 里。还可以把自己的改进思路、探究设想记录在 “ 搜索记录 ” 或 “ 搜索 日记 ” 中,这个环节不可缺少。因为在实地考察或别人叙述某件物品的不足或者使用某件物 品会出现什么麻烦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某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或改进想法迪就是发明的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事后很可能忘记。教材中卡通人物的对话为同学们提供了引导。
3、引入活动;观察各种雨具图片之后提问:“ 针对图片中的雨具你能提出多少问题? ”“ 如果 把这些雨具与你的确良生活实际相联系,你能够提出多少个问题? ” 学生讨论回答后,接着 引导他们讨论、思考:“ 这些问题有解决办法吗? ”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 教师不仅可以了解 孩子们生活的经验、知识面情况, 还可以适时地激发学生搜集自己身边的事物还存在哪些不 足与缺点,为后面专题研
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做教学铺垫。
4、活动:缺点大搜索。专题研究活动往往就是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 深入探究 …… 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为此, 教师对学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认 真倾听、共同分析、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认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雨具存在哪些缺点与 不足。讨论:“ 这个问题适合我们现在探究吗?我们现在有条件探究这个问题吗?你认为解 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
接下来课文就呈现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调查和采访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 搜索现 有雨具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广泛征集人们对生活中使用的雨具的看法和想法, 并且及时地记 录在 “ 小科学家记录本 ” 里。还可以把自己的改进思路、探究设想记录在 “ 搜索记录 ” 或 “ 搜索 日记 ” 中,这个环节不可缺少。因为在实地考察或别人叙述某件物品的不足或者使用某件物 品会出现什么麻烦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某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或改进想法迪就是发明的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事后很可能忘记。教材中卡通人物的对话为同学们提供了引导。
5、交流与整理:把调查结果汇总成 “ 雨具的缺点 ” 整理表, 分类整理出探究对象的不足之处, 便于分组探究。
同学们用各种方法搜集到的各种问题, 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交 流,给问题分类,最好用表格的形式,便于归类,一目了然。这里一定要放手学生探究,让 他们以丰富的事实材料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情况来说明这件物品必须改进, 以及自己的改进 设想。同时, 引导改进相同雨具的同学组成一个探究小组。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整 理资料的能力, 也与下面的活动融会贯通。但是, 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合理, 选择的探究方法 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有一定和科学性。最好选择自己最常用又有改进条件的雨具准备实 验。
教材中所呈现的案例只起到引领作用, 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来探究雨具。教师可根据当地 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研究专题, 但选题的范围要尽量有一定的广泛性, 这样, 便于小组 选择各自的研究主题, 而小组自动选择的研究主题最好小一些, 具体一些。因此, 每个小组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具体的内容进行研究。
2、我们的改进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2、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知道 “ 需求 ” 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
3、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身边事物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4、能对搜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类。
5、会从众多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教学重点 分析与研究一些成功的案例, 希望能以些激发灵感, 找到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 改进用具 ” 的最佳方法。
教学过程
1、展示学生课前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来的他人的成功案例。
(1)、组织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这时教师应当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 认真倾听学生的展示, 最好能够及时地提出一些使学生展示更为充分的建议。“ 他们的探究过程是怎样的?探究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 ” 如果有搜 集到的资料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
(2)、讨论:听过以后, 你能对这件发明作品展出几个问题?你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个科学探 究活动的什么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式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2、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 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开展专题研究活动的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1)、分析典型案例 “ 安全雨伞 ” 或 “ 反光防风雨披 ” 的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这一活动非常重 要, 如果把研究对象的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分析透彻, 对同学们下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起着 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不能少于 20分钟,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 讨论、分析、探究。教师可用展板或板书的形式把学生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分析图表或逻辑 分析图放大,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采用多媒休展示的方法。
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得到启示。(2)、讨论与分析在探究过程中使用的发明技法。
这个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认识发明技法, 探究发明技法在实际活动中的灵活应用。教 材中呈现的发明反法和指导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是,留给教师的空间却很大。可以设计成:“ 从小发明作品 ” 中找发明技法,也可以设计或使用发明技法指导学生作品的发明。
在这里教师还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 借助一定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创造出的新事物和 新方法是发明创造(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和爱迪生发明电灯 ……),改进和完善身边物体在 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发明创造(例如我们身边同学的小发明 “ 充气雨衣 ”、防冻水表 “ 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就一定能搞 发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品质。还可以通过发明家的发明故事学生体会发明 创造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遇事多问为什么,并且努力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一定也能成为发明家,从而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树立信心。
4、根据 “ 雨具的缺点 ” 整理表制订探究方案。(1)、改进相同雨具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探究小组。
(2)、根据 “ 雨具的特点 ” 整理表确定改进意见,明确探究目的。(3)、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并做好器材准备。
(4)、选择合适的发明技法,商定探究步骤,明确探究目的。(5)、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探究思路。
各小组探究的问题不尽相同, 制订的探究方案也不一定全面, 但是, 他人成功案例的启发下, 可能会有新的感悟。这时如果再开展一个全班同学的 “ 问题互相讲座讨论会 ” , 充分发挥集体 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就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这样制订 的探究方案可能会更全面些。
教师可在各组巡回, 主要是倾听学生的讨论。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 启发学生 思考探究方案的可操作性, 如:你们提出的探究方案需要什么器材?要探究多长时间?花多 少钱?有没有安全问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 学生就可能遇到各种各 样的问题。当学生向教师求助时, 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 这时, 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在专题研究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教师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 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要向学生提供经验, 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要帮助学生整理 思路和计划;要检查学生计划的可行性;要提醒学生注意探窘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关 注学生的活动,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 做法, 防止偏见和出现差错;要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 注意结论的可靠性;要引导学生的再 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引导报告自己的收获,等等。
2、反思与评价:采用课堂随机评价和自我反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 他们充满自心:我也会了!我已做好探究的准备!我也能当小发明家!
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观察、思考、探究的习惯,学会采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给学生在动手、探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研究问题 ……
3、教给学生 “ 学 ”、“ 做 ”、“ 思 ” 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 “ 学 ” 指导 “ 做 ”、在 “ 做 ” 中 “ 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科学 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教学教程
1、各小组按照探究方案,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列出制作材料表。
同学们在进行专题研究活动前, 教师应提醒学生按照探究方案把所需材料绘制成表, 做好活 动的准备工作。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一上简单的 “ 材料超市 ” , 为学生开展活 动提供帮助。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制作。
专题研究活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那就是强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教师要尽量注意将能 力不同的学生搭配分组、合作分工。
此项活动是 “ 一般 ” 到 “ 典型 ”、由 “ 领 ” 到 “ 放 ” 相结合的活动。发明与制作活动最好放在兴趣课 或课外进行, 课堂上以讨论和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主。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 延伸的目的。
这个教学过程是动手又动脑的过程, 教师在指导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各小组的探 究情况来把握何时介入, 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 怎样指导才算充分, 何时需要提供 资料背景资料,有关信息、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教科书,或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资料,或向成人求助。总之,不能让学生过久处于无助状态,但是,教师也不能 过早介入,以致阻碍学生发现或解决本可以自主发现或解决问题。
3、在制作过程中,正确地选择非常重要。在引导学生选择材料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 安全、材料的适当用途和可获得性, 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切身体验到合理使用资源的重 要性。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例如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 人造材料,木条、竹竿等都是天然材料。它们有些可以再造,有些不可以再造,因此,我们 要尽量避免浪费。不要轻易破坏雨伞或雨衣,可以先在碎布或者废报纸上尝试制作。
4、在制作过程中, 把遇到的困难及时记录下来, 小组共同讨论, 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查找资料、向人求助;也可以及时记录下来以 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总之, 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同学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点评意见等 及时记录、整理、分类,列出问题一览表。
另外,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剪刀、锤子、电烙铁等工具时,一定要 安全使用。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 人类祖先的足迹
一、根据学到的科学知识填空
1、大量的证据表明,人类是从()演变而来的。
2、在距今大约()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取火。
3、考古学家在北京西南郊的(),发现了距今生活()年前的()。
4、科学家()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5、()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6、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所造成的。
7、达尔文 经过 20多 年的研究 ,提出了()学说,还写出了科 学巨著 《 》
8、1934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开始负责周口店龙骨山的发掘工作, 他 “ 连中三元 ” 的奇迹轰动了世界。
9、从世界人种分布地图上我们能够发现,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那里干燥炎热;白种人主要居住在(),那里光照较少;黄种人主要居住在()。
10、科学家研究发现, 美洲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一万年的()。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非洲光照强烈, 主要生活着(),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
12、我国古生物学家 1984年 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 证明了()时生物 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13、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一切生物, 包括人在内, 都是从()长期发展来的 ……
14、科学家研究发现,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的亲缘关系。现在存活着非洲的()和()、东南亚的()以及我国南方的()四种类人猿,它们与人类有许多()之处,比如都有()和(),脸部与手脚无毛。
15、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
16、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的过程。
二、根据探究的问题回答
1、简述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2、大胆猜想一下人类祖先的生活情形是怎样的?(从用火、穿衣、食物、住所等方面来描 述。)第二单元 绿色社区调查
一、根据学到的科学知识填空
1、绿 色 社 区 是 指 具 备 了()的 设 施、建 立 了()机制的文明社区.2、绿色社区建设, 除了包括()、()、()、()、节水、节能和()以外还包括()和()等因素。
3、我国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硫和()%的烟尘都 是由()引起的。
4、解决能源匮乏的有效途径是风能和()。
5、我们做过的调查活动有()、()、()。
6、调 查 研 究 要 做 到 :()、()、()、()。
二、根据探究的问题回答
1、给新建小区提出节水或节电的建议。
2、设想你心目中的 “ 绿色社区 ” 是什么样子?(从设施建设、管理体制、人们习惯等设想。)
3、调查活动的步骤有哪些? 第三单元 养好小金鱼
一、根据学到的科学知识填空
1、()、()、()、()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成的环境。
2、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关系。
3、()是比较理想的养金鱼用水。但在使用前,一定要装在盆中晾 2-3天,使水中消毒用的()排除掉。
4、要研究各种因素对小金鱼的生活影响,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因此,可以将全班分为()组、()组、()组、()组等来合作完成。
5、对比实验一般让()个条件发生变化。
6、小金鱼的放养密度实验证明 1升水放养()条小金鱼最合适。
7、()、()、()、雨、雪、风等环境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金鱼的 生活。()对小金鱼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的急剧升降会引起金鱼的 不适甚至死亡。
8、金鱼是()性动物,不但喜欢食用天然的食物也能进食经过加工的食料。
9、科学合理的()是我们的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环节。
10、综合分析各自获得的实验数据, 寻找各项因素之间存在的()或(), 用适当的方式做出结论或解释。
11、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空间。
12、生物总是生活在适合它们各自生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或遭到()时,生物就必然会受到影响。生物会用各种方式来()生存环境的变化。
13、()当今自然界最强大的生物类群,他们对环境的破坏比其他任何生物类 群造成的破坏都要严重。
二、根据探究的问题回答
1、什么叫食物链?请举例证简单说明。
2、你认为什么样的金鱼是健康的?
3、影响小金鱼生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请你给小金鱼安个舒适的家。第四单元 雨具的改进
一、根据学到的科学知识填空
1、现在的雨衣或伞的缺点有()、()、()。
2、从安全方面考虑雨伞和雨披最好选择()色。
3、常见材料可以分为()和()。
4、()发明了雨衣。
二、根据探究的问题回答
1、你发现你的生活中物品有什么缺点?并写出改进方法?
2、分析目前雨具的缺点?并提出至少1种改进方案。(从雨具的面料、结构、功能等方面分析。)
六、实践题1、自选主题,制定一份简单的研究计划。2、回忆你本学期做过的某个实验,写一份实验设计。3、结合本学期进行的改进制作活动,写一份制作记录。4、自选专题,设计一份简要的问卷调查表。
第二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2、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3、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积极开展评价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教学准备:关于人类起源的相关课件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你是从哪里来的?你的爸爸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那你的爷爷奶奶呢?„„”学生说一说,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猜想。
二、活动探究。
1、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他们存入“问题银行”。
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活动。
(1)学生分小组整理和评议所提出的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两个既感兴趣又有能力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指导:选择好主题后,要大胆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集体交流。
1、学生代表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
2、师生评议.第二单元 绿色社区调查
3、调查小组在行动
4、我们的绿
3、调查小组在行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采用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搜集、记录数据与信息。
2、能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用图片、统计图表、访谈记录等方式来表示。
3、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一定的结论,并对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整体、客观的评价。
4、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树立节约、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搜集整理调查数据,并做出合理分析。
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根据调查计划。分组到社区搜集数据与信息。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后,分组按计划到社区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要让学生牢记,调查研究成功的要素缺一不可。这些要素包括团队合作、准备充分、动手动脑、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这阶段教学要合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灵活安排调查活动,还需要与学校、家长、社区内有关人员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尤其要发挥家长的优势与积极性,可以邀请家长协助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调查。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与数据。学生在分组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资料、数据、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有价值的要保留,重复的、无用的资料要去除。有价值的资料按不同的调查内容分类,用图片、图表、访谈记录等形式不表示,并将有关访谈记录的文字修改通顺。
筛选资料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它们是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吗?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它们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内容详细吗?它们是最新的吗?记下了获取资料的时间了吗?
3、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地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上学过有关统计短程,能根据各种统计图表(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秘展示的数据信息分析出数据背后隐藏的意义,并能尝试得出结论。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统计数据,制作图表,这样制作图表便捷美观。
4、组织各级组进行交流。将各组的专题调查研究成果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展示与交流时注意做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证据充分、语言清晰流畅。
学生根据各自的调查结论,对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整体评价,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5、指导学生根据调查计划。分组到社区搜集数据与信息。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后,分组按计划到社区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要让学生牢记,调查研究成功的要素缺一不可。这些要素包括团队合作、准备充分、动手动脑、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教学目标
1、会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2、能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3、能正确性评价自己与他人的研究成果,虚心接受他人建议。
4、树立社区服务意识。参与社区宣传活动。
教学重点
共享调查研究成果,展示社区建设规划。
教学过程
1、回顾与反思调查研究全过程。各组对自己的调查研究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反思一下,看看还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对照以前心目中的绿色社区评价指标、看看自己的认识有哪些进步。根据调查中遇到的新情况,对绿色社区评价指标提出修订意见。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绿色社区星级评定标准。
2、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社区建设建议。学生按照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规范要求,撰写、修改调查报告。在学生讨论、定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争当绿色社区规划师,针对调查中社区的实际情况,思考社区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提出自己的绿色社区建设建议,规划社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假如有好的建议,还可以向制定相关标准的部门提出。
3、展示与交流调查研究的成果。各组做好各项交流活动的准备工作,采用展板、宣传简报=手抄报、演示文稿、图片展等方式加以表达。学生在交流中要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1、小金鱼之死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启发下或借助查阅资料等途径,针对特定的问题提出相对科学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2、能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提炼出可供研究的主题。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科学的猜想,并从中提炼出研究主题。
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入手。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提出大胆猜想。
3、查阅(阅读)相关资料,引导他们进一步做出猜想。
这个环节是对以前自主猜测的补充和提升。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猜想并不是随意的瞎猜,我们还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假设。
4、交流汇总各种猜测。
把大家的各种猜测汇集到一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小鱼生活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同时,也更有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概念图的形式加以表示。
5、根据各种猜测,提炼研究主题。
学生猜测的每一个相关因素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研究主题。建议在提炼研究主题时,作为专题研究的各项研究主题,一定要内容明确、描述清晰、表达简洁,比如“关于„„的研究”。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提炼的研究主题进行罗列,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成功感。
6、课外延伸,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相关信息。
2、制订侦破方案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小组研究与班级总的专题研究的关系,树立合作意识。
2、能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主题制订可行的研究计划。
教学重点
制订合理、可行的计划是研究取得成功的意识。
教学过程
1、承接前一课所讨论的结果,进行专题研究总动员。新课一开始可以先了解学生通过课余时间了解到的新信息,调整或补充值得研究的主题,然后再进行专题研究总动员,并引导学生集体讨论班级总的研究计划。
2、引导学生分析和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进行分组。真正可供研究的是各项研究主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一下各研究主题所需要的条件(比如,水温变化的影响,就需要三只能够控制水温的水族箱),然后按照各自的条件和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根据各自的选择进行分组。
3、小组讨论各小组的研究计划。选择研究主题并分组之后,就可以参照班级总的研究计划的时间安排,商量小组研究计划。
4、交流并完善计划。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研究计划,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
第四单元 雨具的改进
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观察、思考、探究的习惯,学会采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给学生在动手、探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研究问题„„
3、教给学生“学”、“做”、“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学”指导“做”、在“做”中“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教学教程
1、各小组按照探究方案,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列出制作材料表。
同学们在进行专题研究活动前,教师应提醒学生按照探究方案把所需材料绘制成表,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一上简单的“材料超市”,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帮助。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制作。
专题研究活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强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教师要尽量注意将能力不同的学生搭配分组、合作分工。
此项活动是 “一般”到“典型”、由“领”到“放”相结合的活动。发明与制作活动最好放在兴趣课或课外进行,课堂上以讨论和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主。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这个教学过程是动手又动脑的过程,教师在指导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各小组的探究情况来把握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何时需要提供资料背景资料,有关信息、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教科书,或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资料,或向成人求助。总之,不能让学生过久处于无助状态,但是,教师也不能过早介入,以致阻碍学生发现或解决本可以自主发现或解决问题。
3、在制作过程中,正确地选择非常重要。在引导学生选择材料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材料的适当用途和可获得性,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切身体验到合理使用资源的重要性。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例如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人造材料,木条、竹竿等都是天然材料。它们有些可以再造,有些不可以再造,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浪费。不要轻易破坏雨伞或雨衣,可以先在碎布或者废报纸上尝试制作。
4、在制作过程中,把遇到的困难及时记录下来,小组共同讨论,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查找资料、向人求助;也可以及时记录下来以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总之,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同学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点评意见等及时记录、整理、分类,列出问题一览表。
另外,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剪刀、锤子、电烙铁等工具时,一定要安全使用。
第三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2、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办一份科学小报
3、了解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4、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2、了解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好搜集的关于人类祖先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人类祖先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
二、表达与交流。
1、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集体进行整理修改。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去,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
2、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本组的研究成果,集体评议。
3、分组制作小报。集体评出“最佳科学小报”。
4、学生自读18页的“科学自助餐”,了解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5、教师补充讲解达尔文的相关资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完成“挑战自我”的“我进步,我成功”。
四、课外活动。
继续搜集资料。了解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第四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2、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3、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积极开展评价的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教学准备:关于人类起源的相关课件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你是从哪里来的?你的爸爸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那你的爷爷奶奶呢?……”学生说一说,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猜想。
二、活动探究。
1、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他们存入“问题银行”。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活动。
(1)学生分小组整理和评议所提出的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两个既感兴趣又有能力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指导:选择好主题后,要大胆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集体交流。
1、学生代表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
2、师生评议.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教学目标
1、初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专题研究,初步了解和体验专题研究的基本态度。
2、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3、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教学过程
1、对选择的主题做出猜想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关注事实与证据,这是专题研究的核心环节。
2、计划与组织。在以往和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知道了做好研究准备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教师可以组织研究相同问题的学生先进行商讨,并制订出研究计划,然后集体交流和评议,再修改完善研究计划。教材设计了一个范例,从计划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制订研究计划给予适当的指导。
3、事实与证据。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计划开展专题探究活动,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学校图书资源比较丰富,能够上网查阅资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认真组织学生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如果学校没有足够的查阅资料的条件,而学生家庭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或网站,让他们利用梨外时间查阅资料,搜集证据;如果学校和学生家庭均不具备足够的查阅资料的条件,教师课前就要认真准备原始材料,以便在课堂上供学生查阅。(2)、教师一宽一要指导学生做好资料卡,为后面的整理和交流提供丰富的材料,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记录,注意证据的科学品质。教材中呈现了三个资料卡和一个采访记录,分别是探究小组和奇妙小组搜集的资料,就是要引领学生重视填写资料卡,重视把搜集的资料记录下来。(3)、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摊材料和证据。
3、整理与分析。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资料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对这些数据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解读,是专题研究的重要步骤,也是思维加工的过程。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哪些可以作 2 为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哪些不符合我们的猜想;哪些是相互矛盾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然后,可以开展集体交流,汇报小组形成的结论,对于不能形成统一意见的要组织全体学生讨论,集思广益。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各个研究小组提供对问题的解释,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活动延伸 对于研究问题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结论,可以将不同的解释展示出来,让学生继续查找资料,继续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这样非常有益一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千万不要直接肯定或否定,强制学生认同某个解释。
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教学目标
1、继续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研究与人类祖先有关的问题,再次体验专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2、进一步了解与进化有关的知识,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3、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不迷信权威。教学重点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新的研究主题,放开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进一步强化落实“二级目标“。教学过程
1、科学研究科学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研究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新的问题。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探索中,离真理越来越近,对科学的理解愈来愈深。本课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设计的。
2、本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与上一活动相似,但是由于学生已经亲历了一次专题研究活动,体验和了解了一些基本方法,因此,本课研究活动的呈现简化了环节,淡化了方法的指导,凸显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无论是问题的选择,还是查阅资料的引导,学生都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教材力求呈现一些新颖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方便教师的组织教学,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吸引力。
关于“问题树”,可以采取两种教法进行。一是按照教材设计,上课时先在班级内放好问题树,让学生将前一阶段遇到的新问题整理成卡片,挂在问题树上,组织学生集体交流;二是结合上面的专题研究活动,在教室里放好问题树,学生发现新问题随时都可以挂在问题树上,从而扩大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选择准与进化有关的、有条件研究的问题。关于查阅资料。由于新一轮探究活动瞄准的是更小的问题,资料要有针对性,搜集起来难度较大,这正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时候,教师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搜集和筛选资料。教材里呈现的“世界人种分布图”就是一个较好的代表,有了这张图就能帮助学生搜集证据开展研究。
关于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建立模型进行解释,教师一定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责任主要是不断拨正学生思维的方向,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并参与交流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体验和了解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培养表达与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科学态度,3、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与进化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大家交流。教学过程
本活动是专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之一,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尊重学生,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同时由于小学生有一定的从众心理,要防止表述形式的单一化。第二,在五年级下学期已经系统训练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为专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使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本课对于表达与交流能力要求也有所提 4 高;教材中呈现了探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和奇妙小组的手抄报,旨在对学生的表达形式和要求起到引领作用。
第二单元 绿色社区调查
1、我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启发下针对绿色社区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对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2、能根据建设绿色社区的目标,针对目前居住的社区与绿色社区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差距,理解展开实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确定调查研究的内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创建绿色社区或者生态村展开讨论,关注所在社区有可持续发展,确定调查研究的内容。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指导学生观看国家创建绿色社区的有关录像与图片,认识绿色社区的标志,理解绿色社区的含义,了解国家建立绿色的宗旨与要求,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2、交流对绿色社区的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观察图文资料的感受,讨论自己对绿色社区的理解与认识,并对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提出大胆的猜想,思考绿色社区、生态村的评价标准包括哪些因素。把大家的各种猜想汇集到一起,制定学生心目中的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并展开交流。
3、阅读相关资料,完善评价标准。教师课前安排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自己搜集有关资料,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观念。比如有学生认为绿地面积多就是绿色社区等。这个不节是对前面自主猜想的纠正和提升。
4、提出怎样建设绿色社区问题。让学生交流自己对绿色社区的感受,与学生所居住的社区比较,思考如何把自己所在地区建设面绿色社区。
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提出对建设绿色社区所存在的问题,把它们存放到问题银行。等本单元学习结束后看一看都有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是否具备探险究条件。
5、讨论并确定主题,为建设绿色社区贡献力量。罗列学生有兴趣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研究的主题展开调查,自愿结合成探究小组,广泛搜集资料,准备调查研究秘需要的材料
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教学目标
1、理解调查研究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调查活动的步骤和要求。
2、明确各组的研究主题与调查内容,查阅有关资料,制订全面、可行的调查计划。
3、学会合理分工,相互借鉴、相互分享。教学重点
制订可行的调查研究计划。教学过程
1、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经历的调查研究的方法。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讨论与交流的情境,回顾所经历过的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在使用这些方法(文献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的时候有什么体会?然后引导学生总结,使用这些方法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过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遇到发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调查研究常见的六个步骤。
2、学生明确各组的研究主题与调查内容,制订各组调查计划。做社区调查就要拟定调查计划,研究内容相同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明确调查内容、调查目的,考虑使用哪一种调查方法最合适,各组分别制订各自的调查计划。学生选取的绿色社区的调查研究题目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绿化问 6 题、能源使用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噪声污染问题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研究内容,但没有必要让每一个学生把所有这些问题全部研究一遍,这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进行分组研究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实地调查之前,指导学生广泛查阅资料,寻求有关人员帮助,制订周密的研究计划,确定人员分工,确定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这是使调查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教材以社区能源利用情况调查研究为例,给出了调查研究计划、调查问卷样例,仅供教师参考。
3、交流各小组的调查研究计划。全班交流各组调查研究计划,互相借鉴、评议计划的优缺点,比比哪一个小组的计划制订得更全面、更具体;通过交流对自己小组有什么启发,自己小组还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小组成员完善本小组的调查研究计划。
4、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设计好访谈提纲、调查问卷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借鉴已有经验,自主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准备各项调查活动所需要器材等,做好调查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教学中,可以提醒学生列一个调查活动材料清单,然后再按清单上的内容去准备
3、调查小组在行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采用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搜集、记录数据与信息。
2、能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用图片、统计图表、访谈记录等方式来表示。
3、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一定的结论,并对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整体、客观的评价。
4、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树立节约、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搜集整理调查数据,并做出合理分析。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根据调查计划。分组到社区搜集数据与信息。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后,分组按计划到社区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要让学生牢记,调查研究成功的要素缺一不可。这些要素包括团队合作、准备充分、动手动脑、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这阶段教学要合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灵活安排调查活动,还需要与学校、家长、社区内有关人员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尤其要发挥家长的优势与积极性,可以邀请家长协助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调查。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与数据。学生在分组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资料、数据、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有价值的要保留,重复的、无用的资料要去除。有价值的资料按不同的调查内容分类,用图片、图表、访谈记录等形式不表示,并将有关访谈记录的文字修改通顺。筛选资料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它们是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吗?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它们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内容详细吗?它们是最新的吗?记下了获取资料的时间了吗?
3、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地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上学过有关统计短程,能根据各种统计图表(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秘展示的数据信息分析出数据背后隐藏的意义,并能尝试得出结论。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统计数据,制作图表,这样制作图表便捷美观。
4、组织各级组进行交流。将各组的专题调查研究成果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展示与交流时注意做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证据充分、语言清晰流畅。
学生根据各自的调查结论,对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整体评价,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5、指导学生根据调查计划。分组到社区搜集数据与信息。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后,分组按计划到社区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要让学生牢记,调查研究成功的要素缺一不可。这些要素包括团队合作、准备充分、动手动脑、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教学目标
1、会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2、能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3、能正确性评价自己与他人的研究成果,虚心接受他人建议。
4、树立社区服务意识。参与社区宣传活动。教学重点
共享调查研究成果,展示社区建设规划。教学过程
1、回顾与反思调查研究全过程。各组对自己的调查研究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反思一下,看看还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对照以前心目中的绿色社区评价指标、看看自己的认识有哪些进步。根据调查中遇到的新情况,对绿色社区评价指标提出修订意见。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绿色社区星级评定标准。
2、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社区建设建议。学生按照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规范要求,撰写、修改调查报告。在学生讨论、定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争当绿色社区规划师,针对调查中社区的实际情况,思考社区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提出自己的绿色社区建设建议,规划社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假如有好的建议,还可以向制定相关标准的部门提出。
3、展示与交流调查研究的成果。各组做好各项交流活动的准备工作,采用展板、宣传简报=手抄报、演示文稿、图片展等方式加以表达。学生在交流 9 中要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单元 养好小金鱼
1、小金鱼之死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启发下或借助查阅资料等途径,针对特定的问题提出相对科学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2、能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提炼出可供研究的主题。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科学的猜想,并从中提炼出研究主题。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入手。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提出大胆猜想。
3、查阅(阅读)相关资料,引导他们进一步做出猜想。
这个环节是对以前自主猜测的补充和提升。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猜想并不是随意的瞎猜,我们还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假设。
4、交流汇总各种猜测。
把大家的各种猜测汇集到一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小鱼生活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同时,也更有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概念图的形式加以表示。
5、根据各种猜测,提炼研究主题。
学生猜测的每一个相关因素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研究主题。建议在提炼研究主题时,作为专题研究的各项研究主题,一定要内容明确、描述清晰、表达简洁,比如“关于……的研究”。
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提炼的研究主题进行罗列,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成功感。
6、课外延伸,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相关信息。
2、制订侦破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小组研究与班级总的专题研究的关系,树立合作意识。
2、能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主题制订可行的研究计划。教学重点
制订合理、可行的计划是研究取得成功的意识。教学过程
1、承接前一课所讨论的结果,进行专题研究总动员。新课一开始可以先了解学生通过课余时间了解到的新信息,调整或补充值得研究的主题,然后再进行专题研究总动员,并引导学生集体讨论班级总的研究计划。
2、引导学生分析和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进行分组。真正可供研究的是各项研究主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一下各研究主题所需要的条件(比如,水温变化的影响,就需要三只能够控制水温的水族箱),然后按照各自的条件和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根据各自的选择进行分组。
3、小组讨论各小组的研究计划。选择研究主题并分组之后,就可以参照班级总的研究计划的时间安排,商量小组研究计划。
4、交流并完善计划。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研究计划,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
第四单元 雨具的改进 1寻找雨具的缺点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渠道搜集源于生活的需求,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开展科学探空活动,不仅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还要具备刻苦钻研、不怕失败的精神。
3、能够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他人的成功案例,从中获得科学探究的灵感和启发。
4、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修改与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案。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源自于生活的需求,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观察各种雨具图片之后提问:“针对图片中的雨具你能提出多少问题?”“如果把这些雨具与你的确良生活实际相联系,你能够提出多少个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后,接着引导他们讨论、思考:“这些问题有解决办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孩子们生活的经验、知识面情况,还可以适时地激发学生搜集自己身边的事物还存在哪些不足与缺点,为后面专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做教学铺垫。
2、活动:特点大搜索。专题研究活动往往就是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探究……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对学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认真倾听、共同分析、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认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雨具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讨论:“这个问题适合我们现在探究吗?我们现在有条件探究这个问题吗?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接下来课文就呈现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调查和采访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搜索现有雨具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广泛征集人们对生活中使用的雨具的看法和想法,并且及时地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里。还可以把自己的 12 改进思路、探究设想记录在“搜索记录”或“搜索日记”中,这个环节不可缺少。因为在实地考察或别人叙述某件物品的不足或者使用某件物品会出现什么麻烦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某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或改进想法迪就是发明的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事后很可能忘记。教材中卡通人物的对话为同学们提供了引导。
3、引入活动;观察各种雨具图片之后提问:“针对图片中的雨具你能提出多少问题?”“如果把这些雨具与你的确良生活实际相联系,你能够提出多少个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后,接着引导他们讨论、思考:“这些问题有解决办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孩子们生活的经验、知识面情况,还可以适时地激发学生搜集自己身边的事物还存在哪些不足与缺点,为后面专题研
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做教学铺垫。
4、活动:缺点大搜索。专题研究活动往往就是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探究……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对学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认真倾听、共同分析、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认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雨具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讨论:“这个问题适合我们现在探究吗?我们现在有条件探究这个问题吗?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接下来课文就呈现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调查和采访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搜索现有雨具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广泛征集人们对生活中使用的雨具的看法和想法,并且及时地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里。还可以把自己的改进思路、探究设想记录在“搜索记录”或“搜索日记”中,这个环节不可缺少。因为在实地考察或别人叙述某件物品的不足或者使用某件物品会出现什么麻烦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某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或改进想法迪就是发明的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事后很可能忘记。教材中卡通人物的对话为同学们提供了引导。
5、交流与整理:把调查结果汇总成“雨具的缺点”整理表,分类整理出探究对象的不足之处,便于分组探究。
同学们用各种方法搜集到的各种问题,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交流,给问题分类,最好用表格的形式,便于归类,一目了然。这里一定要放手学生探究,让他们以丰富的事实材料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情况来说明这件物品必须改进,以及自己的改进设想。同时,引导改进相同雨具的同学组成一个探究小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整理资料的能力,也与下面的活动融会贯通。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合理,选择的探究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一定和科学性。最好选择自己最常用又有改进条件的雨具准备实验。
教材中所呈现的案例只起到引领作用,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来探究雨具。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研究专题,但选题的范围要尽量有一定的广泛性,这样,便于小组选择各自的研究主题,而小组自动选择的研究主题最好小一些,具体一些。因此,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具体的内容进行研究。
2、我们的改进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2、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知道“需求”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
3、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身边事物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4、能对搜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类。
5、会从众多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教学重点
分析与研究一些成功的案例,希望能以些激发灵感,找到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改进用具”的最佳方法。教学过程
1、展示学生课前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来的他人的成功案例。
(1)、组织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这时教师应当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认真倾听学生的展示,最好能够及时地提 14 出一些使学生展示更为充分的建议。“他们的探究过程是怎样的?探究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有搜集到的资料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
(2)、讨论:听过以后,你能对这件发明作品展出几个问题?你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个科学探究活动的什么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式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2、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开展专题研究活动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分析典型案例“安全雨伞”或“反光防风雨披”的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这一活动非常重要,如果把研究对象的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分析透彻,对同学们下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分析、探究。教师可用展板或板书的形式把学生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分析图表或逻辑分析图放大,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采用多媒休展示的方法。
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得到启示。(2)、讨论与分析在探究过程中使用的发明技法。
这个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认识发明技法,探究发明技法在实际活动中的灵活应用。教材中呈现的发明反法和指导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是,留给教师的空间却很大。可以设计成:“从小发明作品”中找发明技法,也可以设计或使用发明技法指导学生作品的发明。
在这里教师还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借助一定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创造出的新事物和新方法是发明创造(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和爱迪生发明电灯……),改进和完善身边物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发明创造(例如我们身边同学的小发明“充气雨衣”、防冻水表“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就一定能搞发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品质。还可以通过发明家的发明故事学生体会发明创造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遇事多问为什么,并且努力 15 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一定也能成为发明家,从而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树立信心。
4、根据“雨具的缺点”整理表制订探究方案。
(1)、改进相同雨具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探究小组。(2)、根据“雨具的特点”整理表确定改进意见,明确探究目的。(3)、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并做好器材准备。
(4)、选择合适的发明技法,商定探究步骤,明确探究目的。(5)、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探究思路。
各小组探究的问题不尽相同,制订的探究方案也不一定全面,但是,他人成功案例的启发下,可能会有新的感悟。这时如果再开展一个全班同学的“问题互相讲座讨论会”,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就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这样制订的探究方案可能会更全面些。教师可在各组巡回,主要是倾听学生的讨论。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方案的可操作性,如:你们提出的探究方案需要什么器材?要探究多长时间?花多少钱?有没有安全问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学生就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学生向教师求助时,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这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在专题研究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教师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计划;要检查学生计划的可行性;要提醒学生注意探窘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关注学生的活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防止偏见和出现差错;要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注意结论的可靠性;要引导学生的再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引导报告自己的收获,等等。
2、反思与评价:采用课堂随机评价和自我反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充满自心:我也会了!我已做好探究的准备!我也能当小发明家!
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观察、思考、探究的习惯,学会采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给学生在动手、探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研究问题……
3、教给学生“学”、“做”、“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学”指导“做”、在“做”中“学”。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教学教程
1、各小组按照探究方案,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列出制作材料表。
同学们在进行专题研究活动前,教师应提醒学生按照探究方案把所需材料绘制成表,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一上简单的“材料超市”,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帮助。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制作。
专题研究活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强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教师要尽量注意将能力不同的学生搭配分组、合作分工。
此项活动是 “一般”到“典型”、由“领”到“放”相结合的活动。发明与制作活动最好放在兴趣课或课外进行,课堂上以讨论和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主。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这个教学过程是动手又动脑的过程,教师在指导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各小组的探究情况来把握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何时需要提供资料背景资料,有关信息、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教科书,或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资料,或向成人 17 求助。总之,不能让学生过久处于无助状态,但是,教师也不能过早介入,以致阻碍学生发现或解决本可以自主发现或解决问题。
3、在制作过程中,正确地选择非常重要。在引导学生选择材料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材料的适当用途和可获得性,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切身体验到合理使用资源的重要性。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例如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人造材料,木条、竹竿等都是天然材料。它们有些可以再造,有些不可以再造,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浪费。不要轻易破坏雨伞或雨衣,可以先在碎布或者废报纸上尝试制作。
4、在制作过程中,把遇到的困难及时记录下来,小组共同讨论,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查找资料、向人求助;也可以及时记录下来以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总之,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同学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点评意见等及时记录、整理、分类,列出问题一览表。另外,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剪刀、锤子、电烙铁等工具时,一定要安全使用。
第五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人类祖先的足迹
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2、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
3、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积极开展评价的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祖先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想。教学准备:关于人类起源的相关课件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你是从哪里来的?你的爸爸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那你的爷爷奶奶呢?„„”学生说一说,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猜想。
二、活动探究。
1、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他们存入“问题银行”。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活动。
(1)学生分小组整理和评议所提出的问题,并从中选择一两个既感兴趣又有能力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指导:选择好主题后,要大胆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并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集体交流。
1、学生代表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
2、师生评议.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教学目标
1、初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专题研究,初步了解和体验专题研究的基本态度。
2、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3、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教学过程
1、对选择的主题做出猜想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关注事实与证据,这是专题研究的核心环节。
2、计划与组织。在以往和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知道了做好研究准备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教师可以组织研究相同问题的学生先进行商讨,并制订出研究计划,然后集体交流和评议,再修改完善研究计划。教材设计了一个范例,从计划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制订研究计划给予适当的指导。
3、事实与证据。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计划开展专题探究活动,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学校图书资源比较丰富,能够上网查阅资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认真组织学生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如果学校没有足够的查阅资料的条件,而学生家庭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或网站,让他们利用梨外时间查阅资料,搜集证据;如果学校和学生家庭均不具备足够的查阅资料的条件,教师课前就要认真准备原始材料,以便在课堂上供学生查阅。(2)、教师一宽一要指导学生做好资料卡,为后面的整理和交流提供丰富的材料,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记录,注意证据的科学品质。教材中呈现了三个资料卡和一个采访记录,分别是探究小组和奇妙小组搜集的资料,就是要引领学生重视填写资料卡,重视把搜集的资料记录下来。(3)、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摊材料和证据。
3、整理与分析。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资料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对这些数据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解读,是专题研究的重要步骤,也是思维加工的过程。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哪些可以作为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哪些不符合我们的猜想;哪些是相互矛盾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然后,可以开展集体交流,汇报小组形成的结论,对于不能形成统一意见的要组织全体学生讨论,集思广益。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各个研究小组提供对问题的解释,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活动延伸
对于研究问题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结论,可以将不同的解释展示出来,让学生继续查找资料,继续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这样非常有益一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千万不要直接肯定或否定,强制学生认同某个解释。
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教学目标
1、继续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研究与人类祖先有关的问题,再次体验专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2、进一步了解与进化有关的知识,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3、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不迷信权威。教学重点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新的研究主题,放开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进一步强化落实“二级目标“。
教学过程
1、科学研究科学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研究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新的问题。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探索中,离真理越来越近,对科学的理解愈来愈深。本课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设计的。
2、本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与上一活动相似,但是由于学生已经亲历了一次专题研究活动,体验和了解了一些基本方法,因此,本课研究活动的呈现简化了环节,淡化了方法的指导,凸显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无论是问题的选择,还是查阅资料的引导,学生都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教材力求呈现一些新颖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方便教师的组织教学,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吸引力。
关于“问题树”,可以采取两种教法进行。一是按照教材设计,上课时先在班级内放好问题树,让学生将前一阶段遇到的新问题整理成卡片,挂在问题树上,组织学生集体交流;二是结合上面的专题研究活动,在教室里放好问题树,学生发现新问题随时都可以挂在问题树上,从而扩大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选择准与进化有关的、有条件研究的问题。
关于查阅资料。由于新一轮探究活动瞄准的是更小的问题,资料要有针对性,搜集起来难度较大,这正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时候,教师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搜集和筛选资料。教材里呈现的“世界人种分布图”就是一个较好的代表,有了这张图就能帮助学生搜集证据开展研究。
关于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建立模型进行解释,教师一定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责任主要是不断拨正学生思维的方向,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并参与交流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体验和了解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培养表达与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科学态度,3、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与进化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大家交流。教学过程
本活动是专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之一,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尊重学生,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同时由于小学生有一定的从众心理,要防止表述形式的单一化。第二,在五年级下学期已经系统训练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为专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使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本课对于表达与交流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教材中呈现了探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和奇妙小组的手抄报,旨在对学生的表达形式和要求起到引领作用。
第二单元
绿色社区调查
1、我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启发下针对绿色社区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对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2、能根据建设绿色社区的目标,针对目前居住的社区与绿色社区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差距,理解展开实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确定调查研究的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创建绿色社区或者生态村展开讨论,关注所在社区有可持续发展,确定调查研究的内容。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指导学生观看国家创建绿色社区的有关录像与图片,认识绿色社区的标志,理解绿色社区的含义,了解国家建立绿色的宗旨与要求,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2、交流对绿色社区的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观察图文资料的感受,讨论自己对绿色社区的理解与认识,并对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提出大胆的猜想,思考绿色社区、生态村的评价标准包括哪些因素。把大家的各种猜想汇集到一起,制定学生心目中的绿色社区的评价标准并展开交流。
3、阅读相关资料,完善评价标准。教师课前安排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自己搜集有关资料,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观念。比如有学生认为绿地面积多就是绿色社区等。这个不节是对前面自主猜想的纠正和提升。
4、提出怎样建设绿色社区问题。让学生交流自己对绿色社区的感受,与学生所居住的社区比较,思考如何把自己所在地区建设面绿色社区。
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提出对建设绿色社区所存在的问题,把它们存放到问题银行。等本单元学习结束后看一看都有哪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是否具备探险究条件。
5、讨论并确定主题,为建设绿色社区贡献力量。罗列学生有兴趣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研究的主题展开调查,自愿结合成探究小组,广泛搜集资料,准备调查研究秘需要的材料
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教学目标
1、理解调查研究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调查活动的步骤和要求。
2、明确各组的研究主题与调查内容,查阅有关资料,制订全面、可行的调查计划。
3、学会合理分工,相互借鉴、相互分享。教学重点
制订可行的调查研究计划。教学过程
1、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经历的调查研究的方法。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讨论与交流的情境,回顾所经历过的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在使用这些方法(文献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的时候有什么体会?然后引导学生总结,使用这些方法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过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遇到发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调查研究常见的六个步骤。
2、学生明确各组的研究主题与调查内容,制订各组调查计划。做社区调查就要拟定调查计划,研究内容相同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明确调查内容、调查目的,考虑使用哪一种调查方法最合适,各组分别制订各自的调查计划。学生选取的绿色社区的调查研究题目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绿化问题、能源使用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噪声污染问题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研究内容,但没有必要让每一个学生把所有这些问题全部研究一遍,这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进行分组研究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实地调查之前,指导学生广泛查阅资料,寻求有关人员帮助,制订周密的研究计划,确定人员分工,确定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这是使调查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教材以社区能源利用情况调查研究为例,给出了调查研究计划、调查问卷样例,仅供教师参考。
3、交流各小组的调查研究计划。全班交流各组调查研究计划,互相借鉴、评议计划的优缺点,比比哪一个小组的计划制订得更全面、更具体;通过交流对自己小组有什么启发,自己小组还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小组成员完善本小组的调查研究计划。
4、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设计好访谈提纲、调查问卷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借鉴已有经验,自主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准备各项调查活动所需要器材等,做好调查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教学中,可以提醒学生列一个调查活动材料清单,然后再按清单上的内容去准备
3、调查小组在行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采用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搜集、记录数据与信息。
2、能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用图片、统计图表、访谈记录等方式来表示。
3、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一定的结论,并对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整体、客观的评价。
4、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树立节约、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搜集整理调查数据,并做出合理分析。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根据调查计划。分组到社区搜集数据与信息。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后,分组按计划到社区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要让学生牢记,调查研究成功的要素缺一不可。这些要素包括团队合作、准备充分、动手动脑、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这阶段教学要合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灵活安排调查活动,还需要与学校、家长、社区内有关人员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尤其要发挥家长的优势与积极性,可以邀请家长协助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调查。
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与数据。学生在分组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资料、数据、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有价值的要保留,重复的、无用的资料要去除。有价值的资料按不同的调查内容分类,用图片、图表、访谈记录等形式不表示,并将有关访谈记录的文字修改通顺。
筛选资料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它们是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吗?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它们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内容详细吗?它们是最新的吗?记下了获取资料的时间了吗?
3、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地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数学课上学过有关统计短程,能根据各种统计图表(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秘展示的数据信息分析出数据背后隐藏的意义,并能尝试得出结论。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统计数据,制作图表,这样制作图表便捷美观。
4、组织各级组进行交流。将各组的专题调查研究成果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展示与交流时注意做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证据充分、语言清晰流畅。
学生根据各自的调查结论,对所居住的社区进行整体评价,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5、指导学生根据调查计划。分组到社区搜集数据与信息。学生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后,分组按计划到社区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要让学生牢记,调查研究成功的要素缺一不可。这些要素包括团队合作、准备充分、动手动脑、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教学目标
1、会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2、能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3、能正确性评价自己与他人的研究成果,虚心接受他人建议。
4、树立社区服务意识。参与社区宣传活动。教学重点
共享调查研究成果,展示社区建设规划。教学过程
1、回顾与反思调查研究全过程。各组对自己的调查研究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反思一下,看看还有没有不完善的地方。对照以前心目中的绿色社区评价指标、看看自己的认识有哪些进步。根据调查中遇到的新情况,对绿色社区评价指标提出修订意见。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绿色社区星级评定标准。
2、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社区建设建议。学生按照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规范要求,撰写、修改调查报告。在学生讨论、定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争当绿色社区规划师,针对调查中社区的实际情况,思考社区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提出自己的绿色社区建设建议,规划社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假如有好的建议,还可以向制定相关标准的部门提出。
3、展示与交流调查研究的成果。各组做好各项交流活动的准备工作,采用展板、宣传简报=手抄报、演示文稿、图片展等方式加以表达。学生在交流中要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单元 养好小金鱼
1、小金鱼之死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启发下或借助查阅资料等途径,针对特定的问题提出相对科学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2、能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提炼出可供研究的主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科学的猜想,并从中提炼出研究主题。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入手。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提出大胆猜想。
3、查阅(阅读)相关资料,引导他们进一步做出猜想。
这个环节是对以前自主猜测的补充和提升。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猜想并不是随意的瞎猜,我们还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假设。
4、交流汇总各种猜测。
把大家的各种猜测汇集到一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小鱼生活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同时,也更有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概念图的形式加以表示。
5、根据各种猜测,提炼研究主题。
学生猜测的每一个相关因素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研究主题。建议在提炼研究主题时,作为专题研究的各项研究主题,一定要内容明确、描述清晰、表达简洁,比如“关于„„的研究”。
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提炼的研究主题进行罗列,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成功感。
6、课外延伸,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相关信息。
2、制订侦破方案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小组研究与班级总的专题研究的关系,树立合作意识。
2、能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主题制订可行的研究计划。教学重点
制订合理、可行的计划是研究取得成功的意识。教学过程
1、承接前一课所讨论的结果,进行专题研究总动员。新课一开始可以先了解学生通过课余时间了解到的新信息,调整或补充值得研究的主题,然后再进行专题研究总动员,并引导学生集体讨论班级总的研究计划。
2、引导学生分析和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进行分组。真正可供研究的是各项研究主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一下各研究主题所需要的条件(比如,水温变化的影响,就需要三只能够控制水温的水族箱),然后按照各自的条件和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根据各自的选择进行分组。
3、小组讨论各小组的研究计划。选择研究主题并分组之后,就可以参照班级总的研究计划的时间安排,商量小组研究计划。
4、交流并完善计划。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研究计划,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
3做好侦破准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实验研究法的有关知识,能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设计比较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
2、进一步查阅资料,积累相关科学知识,能尽量用周密地考察自己的研究主题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并能在实验中设法控制这些因素。
教学重点
必要的知识和理论准备是设计好实验的前提。教学过程
1、学生回顾以往实验的经验和教训。教学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实验经历,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为设计实验方法上的准备。
在回顾和讨论实验经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向学生推荐或讲解有关实验方法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实验与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对被研究物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因此,要进行实验研究,就必须考虑好实验可能涉及到的相关变量,并设法去控制这些变量。
2、分析自己的实验可能涉及到的因素。金鱼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由水、温度、生物密度、食物、光照等因素构成的综合环境。因此,要保证自己的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就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如何控制这些因素,尽可能避免非关键因素对自己的实验研究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了解更多的关于金鱼饲养的经验和知识。为了突显科学学习和探究性,教学中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些知识直接教给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继续去查阅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
3、讨论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制订实验方案。在充分的实验方法准备和科学知识准备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
这是一系列对比实验,每组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而要保证其他条件相同。比如,教材中选为范例的“放养密度的研究”,就只能改变放养密度,则水质、水温、饵料投放量等都要相同,否则就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这一过程是个难点,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各小组实验方案也应让老师一一过目。
4、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醒他们列一个材料清单,然后再按清单上的内容去准备。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教学目标
1、能坚持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通过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数据。
3、能分析相关数据并做出判断和结论。教学重点
获取实验数据,并做出合理分析。教学过程
1、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首先让学生选定实验地点。每个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在教室里、科学教室或某个同学家里进行实验,然后按实验方案组装实验装置。应先把一切物质环境都准备好,然后再把金鱼放进去。在每组实验器材的旁边应设立一个实验标牌,上面写清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实验步骤,以及负责人等。
2、观察并记录数据。这是一个中长期的实验,所以应做好坚持观察一个月的准备。这项观察应与其他教学内容穿插进行。
为了尽量保证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进行定时观察,即在每一天固定的几个时间点去观察和记录数据。具体观察的时间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避免与其他
课程发生冲突。由于金鱼的生活还可能受到天气、气温等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我们还应提醒学生同时记录当时的天气、气温等数据。
在实验中,还应定时对金鱼进行适当护理。如换水、投饵等等,但这些护理工作必须遵循不扰乱实验条件的原则。比如在“放养密度的实验中,如果要换水,就必须都换,不然就使水质环境这一因素发生改变,势必影响到实验结果。
3、整理数据。经过大约一个月的观察,学生会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要整理这些数据,我们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从横向颧纵向的角度把这些数据进行罗列。然后再引导学生选取一个关注点,通过统计图表来描述它们。比如,把各缸金鱼的生活状态以天为单位,统计到一张表上(可参见教材P54);也可以选取呼吸这个关注点将各缸的数据进行统计。
4、分析数据。这里将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试图发现一些规律或付出结论。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教学目标
1、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和别人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2、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能正确地展开评价。
3、正确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教学重点
共享成果,让集体的智慧得到综合运用。教学过程
1、做好交流准备。指导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梳理一下,并采用合适的方式加以表达。比如引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也可以采用科技展板或手抄报的方式。
2、展开交流。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学生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以及礼貌而有针对地展开提问和咨询。
3、综合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讨论设计“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的方案。把各小组的研究成果罗列一下,提醒大家正是各小组的研究主题共同支撑了总的专题研究。然后再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务小组的研究成果,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小金鱼的舒适的生存环境。再对各小组的设计进行展示、评价和交流。
第四单元 雨具的改进 1寻找雨具的缺点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渠道搜集源于生活的需求,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开展科学探空活动,不仅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还要具备刻苦钻研、不怕失败的精神。
3、能够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他人的成功案例,从中获得科学探究的灵感和启发。
4、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修改与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案。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源自于生活的需求,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观察各种雨具图片之后提问:“针对图片中的雨具你能提出多少问题?”“如果把这些雨具与你的确良生活实际相联系,你能够提出多少个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后,接着引导他们讨论、思考:“这些问题有解决办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孩子们生活的经验、知识面情况,还可以适时地激发学生搜集自己身边的事物还存在哪些不足与缺点,为后面专题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做教学铺垫。
2、活动:特点大搜索。专题研究活动往往就是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探究„„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对学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认真倾听、共同分析、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认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雨具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讨论:“这个问题适合我们现在探究吗?我们现在有条件探究这个问题吗?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接下来课文就呈现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调查和采访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搜索现有雨具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广泛征集人们对生活中使用的雨具的看法和想法,并且及时地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里。还可以把自己的改进思路、探究设想记录在“搜索记录”或“搜索日记”中,这个环节不可缺少。因为在实地考察或别人叙述某件物品的不足或者使用某件物品会出现什么麻烦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某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或改进想法迪就是发明的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事后很可能忘记。教材中卡通人物的对话为同学们提供了引导。
3、引入活动;观察各种雨具图片之后提问:“针对图片中的雨具你能提出多少问题?”“如果把这些雨具与你的确良生活实际相联系,你能够提出多少个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后,接着引导他们讨论、思考:“这些问题有解决办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孩子们生活的经验、知识面情况,还可以适时地激发学生搜集自己身边的事物还存在哪些不足与缺点,为后面专题研
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做教学铺垫。
4、活动:缺点大搜索。专题研究活动往往就是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探究„„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对学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认真倾听、共同分析、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认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雨具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讨论:“这个问题适合我们现在探究吗?我们现在有条件探究这个问题吗?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接下来课文就呈现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调查和采访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搜索现有雨具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广泛征集人们对生活中使用的雨具的看法和想法,并且及时地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里。还可以把自己的改进思路、探究设想记录在“搜索记录”或“搜索日记”中,这个环节不可缺少。因为在实地考察或别人叙述某件物品的不足或者使用某件物品会出现什么麻烦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某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或改进想法迪就是发明的灵感。如果不及时记录,事后很可能忘记。教材中卡通人物的对话为同学们提供了引导。
5、交流与整理:把调查结果汇总成“雨具的缺点”整理表,分类整理出探究对象的不足之处,便于分组探究。
同学们用各种方法搜集到的各种问题,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交流,给问题分类,最好用表格的形式,便于归类,一目了然。这里一定要放手学生探究,让他们以丰富的事实材料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情况来说明这件物品必须改进,以及自己的改进设想。同时,引导改进相同雨具的同学组成一个探究小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整理资料的能力,也与下面的活动融会贯通。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合理,选择的探究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一定和科学性。最好选择自己最常用又有改进条件的雨具准备实验。
教材中所呈现的案例只起到引领作用,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来探究雨具。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研究专题,但选题的范围要尽量有一定的广泛性,这样,便于小组选择各自的研究主题,而小组自动选择的研究主题最好小一些,具体一些。因此,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具体的内容进行研究。
教学反思:
(1)选择的题目最好小一些、具体一些,一般按“遇到矛盾--解决矛盾--改善生活质量”的思路去做。
(2)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去发现、去讨论、去探究。保护学生的自信心。(3)还可以采用“课题招标会”的形式进行分组探究。学生在社会调查中往往会发现:科学探究的课题来源广泛,不会只局限于“防雨器具”。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确定自己的探究课题,不需要全体探究雨具。通过整理分类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角度加以论证说明,然后再召开课题招标会。其目的有两个:
一、把探究课题公开招标时,要求竞标者要说出竞标理由,即:选择探究此问题的设想及具体方案。
二、选择探究此课题要具备探究条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课题。提醒大家:探究活动要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能够合作探究。
(4)公平竞争,资源共享。开展课题招标会时,竞标者要以小组为单位。为了保证课题探究的成功,最好让竞标方案合理、详细,论证充分,探究条件最好的组中标,公平竞争。为此,各组在竞标前要写探究方案。这样中标组不仅确定了探究课题,也可以参照其它组课题探究方案中的合理之处,相互借鉴、资源共享。为课题的合作探究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增长才干。在无形之中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与资源共享的奉献意识。
2、我们的改进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2、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知道“需求”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
3、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身边事物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4、能对搜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分类。
5、会从众多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教学重点
分析与研究一些成功的案例,希望能以些激发灵感,找到开展专题研究活动——“改进用具”的最佳方法。
教学过程
1、展示学生课前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来的他人的成功案例。
(1)、组织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这时教师应当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认真倾听学生的展示,最好能够及时地提出一些使学生展示更为充分的建议。“他们的探究过程是怎样的?探究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有搜集到的资料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
(2)、讨论:听过以后,你能对这件发明作品展出几个问题?你还想进一步了解这个科学探究活动的什么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式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2、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开展专题研究活动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分析典型案例“安全雨伞”或“反光防风雨披”的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这一活动非常重要,如果把研究对象的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分析透彻,对同学们下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分析、探究。教师可用展板或板书的形式把学生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分析图表或逻辑分析图放大,有条件的学校也可采用多媒休展示的方法。
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得到启示。(2)、讨论与分析在探究过程中使用的发明技法。
这个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认识发明技法,探究发明技法在实际活动中的灵活应用。教材中呈现的发明反法和指导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是,留给教师的空间却很大。可以设计成:“从小发明作品”中找发明技法,也可以设计或使用发明技法指导学生作品的发明。
在这里教师还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借助一定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创造出的新事物和新方法是发明创造(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和爱迪生发明电灯„„),改进和完善身边物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发明创造(例如我们身边同学的小发明“充气雨衣”、防冻水表“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就一定能搞发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品质。还可以通过发明家的发明故事学生体会发明创造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遇事多问为什么,并且努力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一定也能成为发明家,从而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树立信心。
4、根据“雨具的缺点”整理表制订探究方案。(1)、改进相同雨具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探究小组。
(2)、根据“雨具的特点”整理表确定改进意见,明确探究目的。(3)、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并做好器材准备。
(4)、选择合适的发明技法,商定探究步骤,明确探究目的。(5)、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探究思路。
各小组探究的问题不尽相同,制订的探究方案也不一定全面,但是,他人成功案例的启发下,可能会有新的感悟。这时如果再开展一个全班同学的“问题互相讲座讨论会”,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各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就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这样制订的探究方案可能会更全面些。
教师可在各组巡回,主要是倾听学生的讨论。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方案的可操作性,如:你们提出的探究方案需要什么器材?要探究多长时间?花多少钱?有没有安全问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学生就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学生向教师求助时,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这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在专题研究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教师应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计划;要检查学生计划的可行性;要提醒学生注意探窘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关注学生的活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防止偏见和出现差错;要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注意结论的可靠性;要引导学生的再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引导报告自己的收获,等等。
2、反思与评价:采用课堂随机评价和自我反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充满自心:我也会了!我已做好探究的准备!我也能当小发明家!
教学反思:
教材中所呈现的案例“充气雨衣”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个发明小故事,其目的:是想让学生对自己最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如果身边同学有较为成功的案例,最好能加以使用,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专题科学探究活动并不难,我的同学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自然的消除了开展专题科学探究活动的神秘感,增强了自信心。但是,注意引导学生找准开展专题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有目的地加以引导。
要让学生知道:每一科知识都会随时增添新的内容,每一项技术也都有更完善的方式。人的一生有无尽的机会可施展才能与智慧,人人都是摇篮中的伟人。
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观察、思考、探究的习惯,学会采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给学生在动手、探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研究问题„„
3、教给学生“学”、“做”、“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学”指导“做”、在“做”中“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教学教程
1、各小组按照探究方案,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列出制作材料表。同学们在进行专题研究活动前,教师应提醒学生按照探究方案把所需材料绘制成表,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一上简单的“材料超市”,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帮助。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制作。
专题研究活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强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教师要尽量注意将能力不同的学生搭配分组、合作分工。
此项活动是 “一般”到“典型”、由“领”到“放”相结合的活动。发明与制作活动最好放在兴趣课或课外进行,课堂上以讨论和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主。以此来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这个教学过程是动手又动脑的过程,教师在指导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各小组的探究情况来把握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何时需要提供资料背景资料,有关信息、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教科书,或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资料,或向成人求助。总之,不能让学生过久处于无助状态,但是,教师也不能过早介入,以致阻碍学生发现或解决本可以自主发现或解决问题。
3、在制作过程中,正确地选择非常重要。在引导学生选择材料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材料的适当用途和可获得性,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切身体验到合理使用资源的重要性。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例如反光漆、荧光粉、塑料、玻璃等都是人造材料,木条、竹竿等都是天然材料。它们有些可以再造,有些不可以再造,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浪费。不要轻易破坏雨伞或雨衣,可以先在碎布或者废报纸上尝试制作。
4、在制作过程中,把遇到的困难及时记录下来,小组共同讨论,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查找资料、向人求助;也可以及时记录下来以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总之,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同学把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点评意见等及时记录、整理、分类,列出问题一览表。
另外,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剪刀、锤子、电烙铁等工具时,一定要安全使用。
教学反思:
(1)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只起到引领的作用,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来探究“雨具”。教师可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定班级引领性课题,但,选择的探究课题范围,要尽量有一定的广泛性,这样,便于学生小组选题,而小组选择的探究课题:题目最好小一些,具体一些。因此,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具体的内容进行探究。
(2)根据学生选择的探究课题的不同特点和探究领域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最好能选择“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引导由学生自由选择探究小组,但是,注意能力强与能力弱的同学之间的搭配情况,重点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重点指导:小组怎样合作探究,怎样抓重点、难点,怎样提问,怎样讨论质疑?适时点拨,由面到点,逐层深入。金点子行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逐步养成针对问题向别人征集金点子,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生活中难题的习惯;学会采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给学生科学的认知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3)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都必须经过实践检验。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类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教学准备:
根据学生选择探究课题的具体情况,准备材料。教学过程:
(1)活动:征集“金点子”
小组代表把上节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亲身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各组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示问题,并征集金点子,借助集体的力量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
(2)参考征集来的“金点子”继续改进和制作,直到制成令我们满意的“新型雨具”。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的“金点子”,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要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做法,防止偏见和差错,提醒学生注意实事求是,注意探究结果的可靠性;引导学生对制作的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其中包括:对探究课题意义的再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改进和制作,直到制成令我们满意的“新型雨具”。即:“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3)用实践检验各小组改进、制作的“新型雨具”。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科学探究成果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每一件发明作品都必须能解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某个困难,使它具备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
讨论:怎样验证探究结果----发明作品?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改进和完善?孩子们反复验证、改进,直至发明作品能够为人们解决问题,具备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就是运用知识解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把探究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向小科学家一样跟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探究成果。这样做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相互提问、答辩,进一步完善发明作品。
教学反思:
(1)专题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第一,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这些目标是一个整体,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而逐步形成;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说第一学期要形成提出问题能力,第二学期要形成制定计划能力„„这些目标也没有像知识目标那样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水平,不应该硬性规定到了哪个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什么或达到什么水平。专题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应该是很灵活的,可以因地因人而异。
(2)制定发明探究方案和解决发明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过程,应多采用“合作”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是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问题的解决,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帮我,我帮人人”,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补充;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比一比谁的“金点子”最多、最有创造性、最能解决问题。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制定发明探究方案和解决发明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重要形式。成果展示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些生活、生产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和探索,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会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发明成果。
(3)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艰辛之后的成功更迷人更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把展示场地布置隆重一些,使它具有科技发明展示会的气氛。
2、根据实际情况和展示规模的需要,把准备好的科技小发明实物、简介、图片、札记等内容制成不同形式的展板、科技小报„„准备展示。
教学过程:
1.谈话:我们把探究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向小科学家一样跟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探究成果。可以相互提问、答辩,进一步完善发明作品。
2.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展示探究成果,交流体会。
①让展示者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讲解和展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②让参观者也能分享一份快乐、学到一些知识、得到一份鼓励:我也能用自己的知识提高生活质量,搞发明创造。
③拍卖会。为了培养学生“科学就是生产力”这一理念,也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制作成果的价值,让学生更有成就感,根据本校现有条件指导学生设计一个现场拍卖会。分小组制定拍卖方案,并实施拍卖。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为制作者提供展示的舞台,也为参观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达到全体同学共同提高的效果。
教学反思:
经过一个多月的专题探究实践活动,孩子们对自己精心设计、反复修改、验证才得以诞生的小发明作品一定视若珍宝,有极强的展示欲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展示的具体方式、内容和规模。作品介绍,发明札记和留言可以分开组织,也可以结合在一起组织;可以长期展示,也可以短期集中讲解。对于不同的学生不要强求他们采用一种方式展示,尽量鼓励大家采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
改进措施:①可以结合本校的科技节、科技周„„等活动在学校、社区或更大的范围内讲解、展示。②可以用科技橱窗、科技天地、校园科技小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与少先队活动结合展示。③可以在班级或中队召开“科技小发明”或“小小发明家”科技展示主题队会。科技发明展示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因地制宜的组织活动,可以用一种方式组织也可以多种方式结合起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