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康成长教案4.2
(第1周)《论语》告诉我 教学要求:
1.大致了解《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关于修身的思想和方法。
2.通过“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反思、自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学重点:了解《论语》中有关修身的思想和方法并自觉反思。
教学难点:四年级学生对《论语》这部经典知之甚少,因此对有关修身的思想和方法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阅读校本课程《论语经典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修身的论述。修身,就是要学会做人,重在道德修养。这一课,我们着重来了解,《论语》中有关修身的思想和方法。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论语>的修身之道》,用铅笔勾画文中重点语句。然后交流反馈:《论语》中的修身之道都有哪些方面?
2.议一议,写一写: 根据大家的讨论,明确《论语》中的修身之道都有哪些方面?把它们写在P7方框里。3.读一读《论语》,从中你又学到了什么?
读一读文中《论语》中的至理名言,以及校本课程《论语经典赏析》,说说从中学到了什么?写在p8空白处。
三、学方法
“结交须胜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根据这两句话,总结一下怎样交朋友。
四、我实践
读p9北宋宰相文彦博小时候的事,实践:
1.反思自己的行为,想想从哪些方面着手改变,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2.仿照文彦博的做法,也给自己准备两个小罐子,认真实践一下,过一段时间后总结,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样。
五、总结
1.读完本课,你对《论语》的修身之道有了怎样的认识? 2.在P10下面涂红花做出评价。
六、作业
抽时间阅读校本课程《论语经典赏析》,学习修身治学之道。
(第3周)
朦胧的麦积烟雨 教学要求:
1.了解麦积山的位臵,感受麦积烟雨的美景。
2.了解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和修建,体会古人的匠心独运。3.通过“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查查资料,了解有关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和同学交流,有条件的在节假日去实地欣赏“麦积烟雨”。
教学重点:了解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和修建,体会古人的匠心独运。
教学难点:感受麦积烟雨的美景,体会古人的匠心独运。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去过麦积山的同学准备照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去过天水的麦积山吗?谁能给大家讲讲?
2.齐读p11页导读部分,知道麦积山石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麦积烟雨》。
2.交流反馈:麦积山位于哪里?麦积山石窟开凿于什么时候? 3.每逢多雨季节,麦积山宛如仙境,被称为“麦积烟雨”。出示多媒体课件以及同学自带的照片,欣赏美丽的“麦积烟雨”。
4.阅读《生动自然的童男童女像》,感受麦积山石窟塑像造型的生动自然。
5.议一议,写一写:读完以上资料,麦积山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三、学方法 1.通过查资料了解你知道的名胜古迹的历史和工程技术。2.阅读材料《麦积山石窟》,了解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和修建,体会古人的匠心独运。
3.交流反馈。
四、我实践
1.结合本课,查一查有关麦积山石窟的历史,与同学们分享交流。也可查资料介绍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遗产。(如:马门溪龙)
2.请找一找有关麦积山的故事和传说,给同学们讲一讲。
五、我要做得更好
1.在节假日,可以在家人陪伴下实地欣赏“麦积烟雨”,或者可以查找介绍麦积山的视频、图片,与同学们交流。
2.在P15下面涂红花做出评价。
(第5周)
可爱的生命
教学目标:
1.了解胎儿的诞生过程。
2.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惜生命、注意安全。
3.初步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他们和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尊重动物,爱护植物,初步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惜生命。教学难点:在生活中能做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教学准备:
1.查找植物、动物的生命历程。
2.跟爸爸妈妈聊一聊妈妈怀孕的感受及吃的苦。
3.上网观看《飞碟宝贝计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是从哪儿来的?是从树上结的果子里掉出来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可爱的生命》。(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阅读思考
a.自由阅读《胎儿诞生记》,互相说一说胎儿是怎么来的。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填在课本第17页横线上。班内交流。
b.学方法
组内交流妈妈怀孕的感受及吃的苦。
指名说一说《飞碟宝贝计划》的故事情节及感受。2.我实践
过渡:人有生命,动物、植物也有生命。
a.填一填
根据自己的实际填写《生命档案》。b.查一查
小组内交流植物动物的生长历程。c.议一议 组内讨论:面对如此美丽的生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全班交流。
三、总结
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生命。
四、我要做得更好
小组内谈收获,并填在课本第20页。
五、作业
任选一样把感受记下来填在课本上。1.试着种棵蒜苗,看看它是怎么长大的。2.养几只小蝌蚪,看看它们是怎么变成青蛙的。3.养只小鸡、小鸭、小狗,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第7周)
学会锻炼身体
教学目标:
1.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坚持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身体健康。2.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坚持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自己说出锻炼的好处,并培养学生积极参加锻炼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1.查找锻炼的十大好处。2.搜集中国不重视体育惨痛的 经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的生活习惯很多,其中有良好的习惯,有不良的习惯。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良好的习惯就是呵护自己的身体。那么身要健,须锻炼,良好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你是不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你常参加哪些体育锻炼呢?
二、学习新课
1.阅读思考
a.自由阅读《锻炼是最重要的事情》,互相说一说毛泽东为什么要坚持冷水澡。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填在课本第22页横线上。班内交流。
b.学方法
指名读框框中的谚语、锻炼的好处,谈感受。3.我实践 a.查一查
交流搜集到的运动带给人们的十大好处。
讲一讲中国曾不重视体育遭受的惨痛的经历。谈感受。b.资料袋
过渡:运动项目有很多,那么不同项目有什么好处呢?阅读《资料袋》来了解。自由读《资料袋》,同桌谈收获。
c.议一议
讨论:是不是运动的时间越长越好? d.我要做得更好
三、总结
坚持锻炼身体,才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但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不要过量运动,否则会损伤身体。
四、我要做得更好
请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周锻炼计划”,完成课本第25页表格。
五、作业
积极参加运动,体验运动带给自己的变化。完成课本完成课本第24页表格。
(第9周)
地震时的自救与互救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互救的原则以及自救、互救的方法、措施,临震不慌,沉着应对。
2.通过“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自救、互救的知识。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自救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救、互救的方法、措施。
教学难点:了解自救、互救的知识。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自救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地震应急避险》宣传视频。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在遭遇突发地震时,若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便多能获救并避免伤亡。那么地震时该如何自救呼救呢?这一课,我们来学习《地震时的自救与互救》。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阅读思考》中的内容,用铅笔勾画文中重点语句,大致了解内容。
2.交流反馈:从《阅读思考》中都读懂了什么?
2.议一议,写一写: 根据大家的讨论,明确《阅读思考》中讲的什么是地震的预警时间?读了上述内容对你有什么启发?从文中画出来,把它们写在P39方框里。
3.读一读《论语》,从中你又学到了什么?
读一读文中《论语》中的至理名言,以及校本课程《论语经典赏析》,说说从中学到了什么?写在p8空白处。
三、学方法
认真阅读课本37、38页的自救的方法,互救的原则、方法。
四、我实践
想一想,议一议:
1.假设在一次地震中你和你的小伙伴被困在教室的一角,你的意识比较清醒,小伙伴已经昏迷,你打算怎么办呢? 2.说一说,议一议。
3.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地震预警时间撤离或避险呢? 4.我要做得更好:
我是防震小专家。(请告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遇到地震时自救、互救的知识。)把学到的知识写在课本40页的方框里。
5.集体交流。
五、总结
1.学完本课,你都了解了地震时哪些自救、互救的知识。2.在P40下面涂红花做出评价。
(第11周)
我们的民事权利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阅读”“让学生知道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我们要依法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2.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让学生知道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正确地行驶我们的民事权利。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想一想,议一议”“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教育学生我们要依法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教学难点:通过“想一想,议一议”“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明白公民依法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了解一下我国的宪法、人身权、财产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依法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我们要依法保障自己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一课,我们来学习《我们的民事权利》。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阅读思考”,大致了解内容。2.想一想,议一议:
⑴上述情景中小华和小林的行为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⑵出现这种情况,小华和小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3.讨论交流,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写在46页的方框里。
三、学方法
认真阅读p47——p48页的内容,了解我们享有的民事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并正确地行使我们的民事权利。
四、我实践 想一想,议一议
1.读一读案例分析。思考:案例中张丽莉老师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把议论完后的结果写在课本50页的方框里。
2.观点辨析:未成年人因为年龄小,所以不享有知识产权。然后将辨析的结果写在方框里。3.我要做得更好
(1)写一写学完这一课后的收获。(2)写一写你所存在的问题和疑虑有哪些?
五、我要做得更好
在P51页的下面涂红花做出评价。
(第13周)
举起社会保护的盾牌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社会保护的具体内容。
2.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方法”等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做到很好地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社会保护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国家制定的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在必要时,我们应举起社会保护的盾牌保护自己。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阅读思考》,大致了解内容。2.想一想,说一说:
张掖市制定印发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方案》对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讨论交流。
三、学方法
认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内容中第34、36、37、38、41条内容。
四、我实践 说一说
1.某小区小商贩私自给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这种行为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2.和同学们说一说自己身边的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保护的典型事例。
3.将自己的想法和知道的事例写在p54页的方框里。4.集体交流。
(第15周)
垃圾分类我先行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思考》日本垃圾分类情况。2.通过“想一想”“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做好垃圾的分类。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日本、美国、瑞典、德国垃圾分类的方法,学习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
教学难点: 学会垃圾分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搜集各国垃圾分类的情况。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人类活动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如果我们能够将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就可以有效利用。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各国垃圾分类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阅读思考》,了解日本的垃圾分类。(1.玻璃瓶2.易拉罐3.塑料瓶4.纸张)
2.想一想:
读了上面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请写在横线上。并集体交流
三、学方法
阅读p57、58页的内容,了解美国、瑞典、德国垃圾分类的方法和习惯。
四、我实践 说一说
1.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回收利用)、厨余垃圾(不可回收,可堆肥)、有害垃圾(对人体有害,填埋处理)、其他垃圾(填埋处理)。
2.按要求分类:金属、报纸、塑料、布料、剩饭、骨头、果皮、电池、灯泡、家电、渣土、卫生间废纸。
3.集体交流,进行分类。
五、我要做得更好
请同学们给政府相关部门写一份倡议书。
(第17周)
养成劳动好习惯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谁愿意”“小学生家务劳动日记”,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2.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明白养成爱劳动、勤劳的好习惯很重要。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谁愿意”“小学生家务劳动日记”,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方法”“我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明白养成爱劳动、勤劳的好习惯很重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提前布臵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教学过程:
一、导入
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成爱劳动、勤劳的好习惯很重要。说说最近都干了哪些家务活,谈谈感受。
二、阅读思考
1.自由阅读“谁愿意”“小学生家务劳动日记”,大致了解内容。2.想一想,说一说:
⑴第一个故事《谁愿意》给你怎样的启发和思考?
⑵阅读两篇阅读日记,说说对你有什么帮助? 3.讨论交流。
三、学方法
认真阅读p68页内容学习课文中介绍的方法。
四、我实践 说一说
1. 在下面劳动中选择喜欢的内容,小组合作进行劳动实践。⑵ 班级的美化装饰;
⑵在校园中种植花草或农作物; ⑶ 认领“责任小树”或“责任田”。
2.运用校园劳动任务表和劳动记分卡,评价小组的劳动实践。
五、我要做得更好
填p69页的表格:小自己能做的事情挑战吧
第二篇:教案4.2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二)教具
学生实验,三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教师: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
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1.熔化和凝固
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学生回答)
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学生回答)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2.学生实验:观察海波的熔化。(1)讲述实验的做法
各组的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
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水温升至30℃以上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2)注意事项
为了做好实验,每组的三位同学要分工合作。一位同学搅动,一位同学读数,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第三位同学记录温度和状态。实验中,搅动必须不停地进行,以保证海波受热均匀。
(3)学生操作,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教学活动继续进行。
三.讲解释疑,巩固提高
海波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
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所示。我们将这一曲线分为AB、BC和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
(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点)
(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答: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左右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
(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4.熔点
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纯海波的熔点是48 ℃。我们实验用的海波不纯,熔点低于48 ℃。5.凝固曲线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的形状。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1)DE段。海波是____态,____热(填“吸”或“放”),温度______。
(2)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
(3)FG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
教师: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6.学生练习
(1)读物质的熔点表。请学生看课本上的熔点表。教师读一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教师:钨的熔点是3 140 ℃。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3 140 ℃不变。
(学生模仿教师读几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2)学生回答
①温度是70 ℃的萘是____态。
②水在-5 ℃时是____态。
③铁、铜、铝在常温下是____态。
④水银在-30 ℃时是____态。
⑤酒精在-100 ℃时是____态。
⑥锡在232 ℃时是____态。
⑦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到-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在-52.3 ℃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 ℃,在气温低于-39 ℃时,水银的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漠河无法工作。)7.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教师:现在请大家结合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听一段海波的自白,并回答问题。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 ℃。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 ℃,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学生讨论并回答)
℃既是海波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则熔化。液态海波在温度到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固。所以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8.学生实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教师: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我们现在利用实验研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
我们所用的实验装置还是刚才用过的装置,实验步骤也完全相同。
(学生操作、实验)
教师: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石蜡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石蜡由硬变软,然后再变为液态。凝固时放热,石蜡由液态变为粘稠,然后由软变硬,形成固态。
四、归纳总结,检测达标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但是不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吸热,凝固时都放热。所以,晶体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2.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大家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学生思考并回答)
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物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熔化完毕,冰熔化时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另一种可能是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保持在凝固不变。所以冰水混合处于热平衡状态,温度为0 ℃。
(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并回答)
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 ℃不变,但是要吸热。雪从空气中吸热,气温下降,所以化雪时更冷。
3.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 ℃~40 ℃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第三篇:4.2结构图(学、教案)
4.2结构图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什么是结构图,它与流程图有什么区别?如何画? 预习内容
阅读课本85-89页,试一试看能否回答86页的思考题和探究题? 提出疑惑
把你遇到的疑惑写在课本上。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理解结构框图的概念,能够熟练阅读结构框图,并能作出简单的结构框图。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流程图的定义、表示和作用。2:§4.1流程图的知识网络图是流程图吗?
3:观察选修1-2的目录结构图,它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4:观察《数学1》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I)”的知识结构图,它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5:动手画画:设计一个结构图,表示《数学3》第2章“统计”的知识结构并回答一些问题。6:比较《数学1》第1章“集合”的知识结构的两种不同表示。
二、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见教案
反思总结
1..结构图与流程图的区别。2.绘制结构图的一般步骤。3.结构图的应用范围。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结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构图中各要素之间通常表现为概念上的从属 关系和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B.结构图都是“树形”结构
C.简洁的结构图能更好地反映主体要素之间关系和系统的整体特点 D.复杂的结构图能更详细地反映系统中各细节要素及其关系
2.在工商管理学中,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指的是物资需求计划,基本MRP 的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基本MRP 直接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
3.下列结构图中,体现要素之间是逻辑先后关系的是()
4.用结构图描述本章“框图”的知识结构.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面的图示表示的是“概率”知识的()A.流程图
B.结构图
C.程序框图
D.直方图
2.下列关于流程图和结构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流程图用来描述一个动态过程 B.结构图用来刻画系统结构
C.流程图只能用带箭头的流程线表示各单元的先后关系
D.结构图只能用带箭头的连线表示各要素之间的从属关系或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3.要描述一工厂的组成情况,应用()A.程序框图 B.工序流程图
C.知识结构图 D.组织结构图
4.流程图和结构图都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绘制,流程图只有_______起点,________终点.
5.一般情况下,“下位”要素比“上位”要素更为_________,上位要素比下位要素更为________,下位要素越多,结构图越_________.答案: 6.试写出我们认识数的过程的知识结构图. 解:
4.2结构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结构图;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2.能根据所给的结构图,用语言描述框图所包含的内容.3.结合给出的结构图,与他人进行交流,体会结构图在揭示事物联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根据所给的结构图,用语言描述框图所包含的内容.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流程图,流程图主要是根据时间(步骤)来执行的命令或方法,它是表示一个 动态的过程。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描述系统结构的图示:结构图
结构图是由构成系统的若干要素和表达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连线构成绘制结构图
1、先确定组成系统的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2、处理好“上位”与“下位”的关系; “下位”要素比“上位”要素更为具体,“上位”要素比“下位”要素更为抽象。
3、再逐步细化各层要素;
4、画出结构图,表示整个系统。
例1 某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总经理之下设执行经理、人事经理和财务经理。执行经理领导生产经理、工程经理、品质管理经理和物料经理。生产经理领导线长,工程经理领导工程师,工程师管理技术员,物料经理领导计划员和仓库管理员。
分析:必须理清层次,要分清几部分是并列关系还是上下层关系。
解:根据上述的描述,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框图表示这家公司的组织结构:
总经理执行经理人事经理财务经理生产经理工程经理品管经理物料经理线长工程师计划员仓库管理员技术员图(2)练习:课本90页练习2 例2 写出《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的知识结构图。分析:《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对总体作出估计,具体内容又分三部分:
“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
“分析”-------可以从样本分布、样本特征数和相关关系这三个角度来分析;
“估计”-------根据对样本的分析,推测或预估总体的特征。解:《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的知识结构图可以用下面图来表示:
总体抽样分析估计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抽样分布样本特征数相关系数总体分布总体特征数相关系数例3 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有三个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其中,工程措施包括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和引水灌溉,其功能是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和合理利用水土;生物措施包括栽种乔木、灌木和草木,其功能是蓄水保土和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技术措施包括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和轮作套种,其功能是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和充分利用光和热。试画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结构图。
解:根据题意,三类措施为结构图的第一层,每类措施中具体的实现方式为结构为第二层,每类措施实施所要达到的治理功能为结构图的第四层。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大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引水灌溉栽种禾木栽种灌木栽种草木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功能贮水拦坝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功能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功能充分利用光热蓄水保土提高肥效
练习:画出某学科某章的知识结构图,并在小组内汇报交流。小结:一个概念: 结构图
;
两种关系: 从属关系或逻辑先后关系 三个类别:
知识、组织和其它结构图
四项技能: 看、读、写、说
第四篇:健康成长教案
一、家国情怀
1.红色的记忆
教学目标
1、了解两当兵变、南梁精神,了解革命党人伟大的革命精神与南梁精神。
2、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两当兵变、南梁精神。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成为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又是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和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板书课题:红色的记忆
二、阅读思考
1.认真阅读《两当兵变》和《南梁精神》。2.思考并讨论:想一想什么是南梁精神? 3.填写2页的表格,完成后指名汇报。
三、学习思考
1.独立阅读3页的《革命的靠山》。2.结合《两当兵变》和《南梁精神》思考:(1)刘志丹为什么在陕北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2)刘志丹创建红色根据地对党中央,中央红军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四、实践
1.学唱革命歌曲《军民大生产》。
2.开展“南梁精神”主题演讲,写出演讲提纲或要点。
3.以“我向前辈学革命精神”为主题,与同学合作设计一份手抄报。
五、全课总结
陕甘边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正如习仲勋所说:“把苏维埃的种子传播到中国西北部,在全国成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失败后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以后发展成为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学习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习梦而奋斗。
2.中华民族的姓氏
教学目标
1、梳理姓与氏源起特点及起源。
2、培养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两当兵变、南梁精神。
难点:通过探讨炎黄子孙,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情境导入 播放《百家姓图腾》的视频【百度视频】
一段意境深远的古典乐曲,一个个优美而神秘的图腾文字,相信已经将我们的思绪带入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回顾几个历史典故。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回答:
(1)、下列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是谁?
(2)、他们姓什么?
2、老师在百度中曾经搜到过这样一些内容,是关于他们的姓氏的(出示课件)
3、请同学们根据这些资料总结古代“姓氏”在使用时的特点。
二、阅读思考
1.阅读短文《姓氏的由来》。你得知了关于“姓”的哪些相关知识?(1)姓的产生(2)姓的作用
2、请同学们分小组整理自己搜集的关于“氏”的内容,请组长代表发言,其他组可以 进行补充:
3、请同学们概括姓、氏有哪些区别?
三、寻根问祖
1、知道了自己血脉的来源,那你能说说自己家族血脉中令人骄傲的历史文化名人嘛? 学生自主发言。
2、从同学们积极踊跃的表现中,老师看到了大家对自己家族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自豪感,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大家庭,因为我们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3、你知道为什么吗?
4、教师总结提升 展示“姓氏树”图片
四、总结
只有一个民族所有的人有了认同感和自豪感,才会团结一心,发扬光大。
五、作业
1.读一读《百家姓》。
2.调查班内同学的姓氏,列表统计排在前三名的姓氏。
3.巍巍祁连
教学目标
1、了解解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与地理位置。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解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与地理位置。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的《关山月》一诗描绘了由关、山、月组成的苍凉豪壮、雄浑磅礴的边塞景象,诗中的“天山”指的就是祁连山。“青山不老,为雪白头”的巍巍祁连,千百年来默默哺育着河西走廊,佑护着丝绸之路,这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宝山”。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的家乡。
2.板书课题:巍巍祁连
二、阅读思考
1.仔细阅读课本11—12页的阅读内容。
2.在文中找出最能表现出祁连山特点的词语,写在表格内。3.小组内交流:祁连山对甘肃和青海的作用有哪些?想一想写出几
点。
三、学习实践
1.查阅资料,完成13页的表。
(1)发源于祁连山的主要河流有哪些?(2)这些河流沿线有哪些主要城市?
(3)这些城市在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有哪些成就? 2.制作手抄报。
你了解哪些有关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选择一个方面,收集资料办张手抄报。
四.全课小结
祁连山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说一说我们今天应该怎样保护这座山。
第五篇:4.2情系祖国教案
42情系祖国教案
42情系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变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体会民族文化的营养造就着我们的精神气质。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能力,懂得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能够积极学习和主动吸取民族文化精华,培养自己的民族文化素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培养爱国情怀,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做一个立志报国、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透视、阅读与感悟以及堂活动感受名人志士的爱国热情,了解他们在传承民族文化上作出的突出贡献,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同时领悟祖国的命运以及民族文化与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息息相关,牵动我们的情感。每一个中国人应该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教学策略:、教法选择: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分析归纳法
2、学法引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对个人情感的影响,提高文化认同感。
3、教具媒体的组合运用:教学
4、程资源的开发运用:图片、文本资源、堂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教学。
时安排:
2时
教学难点:、祖国的命运与我们的责任
2、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重点:
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创设情境,请学生谈听歌的感受,学生谈完后教师归纳: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儿女,祖国命运是我们的情之所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情系祖国这一。
二、讲授新
一、情系祖国(板书)
探究与思考:
1、中国哪些时候名扬四海?
2、中国何时步履迟缓?
3、新中国何时成立?
4、改革开放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蒙受长期苦难和耻辱以及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人民精神面貌和情感状态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的图片资料后归纳指出作为中国人,我们个人的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祖国的命运牵动着我们的情感,激发着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祖国命运,儿女的依托(板书)
(1)国运兴衰牵动着中华儿女的情感(板书)
(2)祖国命运激发着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板书)
请学生阅读梅兰芳事迹后思考如何评价梅兰芳的为人和贡献?(学生答教师归纳)
多媒体展示黄河壶口瀑布图请学生谈谈它的文化内涵。(学生答教师归纳)
2、民族文化,我们的血脉(板书)
说一说:我国古代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答教师归纳)
(1)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丰厚的财富
请学生阅读本93页的材料《敦煌艺术的守护神——常书鸿》,思考:常书鸿先生为什么放弃了在法国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而毅然选择回国?(学生答教师归纳)
(2)民族文化造就民族灵魂(板书)
请学生列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财富。(学生答教师归纳)
请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小时候,我们就懂得孝敬父母、诚实友爱,到上学时就学会尊敬师长,知书达理。长大了,我们开始体会忧国忧民、精忠报国。我们从长辈身上看到了勤劳简朴、仁义忠厚。(学生答教师归纳)
(3)民族文化养育着当代少年(板书)
请学生阅读毛泽东的话思考毛泽东的话体现了什么?(学生答教师归纳)
三、堂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扼要点明本节所学的相关知识。
四、全班合唱:
《歌唱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料,学习表演当地一种有地方特色的表演或学习制作一种民间工艺品,下节在班内进行资料展示及演出。
第二时
一、导入新:
汇总学生收集的资料以及自己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在班内展出,在班内进行传统文化特色演出,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感情,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讲授新:
活动一: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它们有何来历?我国人民通常是怎样过这些节日的?
(学生答教师归纳)
3、传承文化(板书)、珍惜文化传统,保持文化特色(板书)
活动二: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外国传统节日,谈谈你对今天中国许多人崇尚过“洋节”的看法。
(学生答教师归纳)
2、学习和吸取民族文化精华,抛弃糟粕,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板书)
三、堂练习
四、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收集世界各国文化特色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为下节做准备。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