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化设计说明

时间:2019-05-12 23:4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绿化设计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绿化设计说明》。

第一篇:校园绿化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绿化位于湖工大老校区图书馆与主教学楼之间。总面积为2800平方米左右。

二、校园绿化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绿化性质:

根据校园绿化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校园绿化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休憩区为辅,具有浓郁校园文化特征的校园绿化。2﹑划指导思想:

2.1 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学校工作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所以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四﹑设计构思

整个绿化呈现出以绿为主的整体风貌,充分考虑到怀化的气候、土质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乔灌草自然结合。绿化植物以常绿树种为主,使绿化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自然景观。同时,绿化通过一定的主题线索,成为一个呼应的整体系统。

北边的绿地可做为一个小游园,园内种植了杜鹃、连翘、海棠、木槿等,还有一部分乔木,目的是为了在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可观,加上花架和休息座椅的设计使同学们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学习、休息。此处的这种设计体现了学生们每天都有一个春天般的日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努力去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事物。该小游园主要是满足学生休息、放松、锻炼、娱乐、交往的需要,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开展业余文化娱乐活动有重要意义,对美化校园有重要作用。休憩绿地是通过创造一定的人为环境,以供学生消除体力疲劳和调剂心理和精神上的疲倦。休息、交流环境应该是宁静的、色彩应该是淡雅的,没有刺激性的,因此选择了枝叶柔软的观叶植物。

南边有一个一个方形的广场,中间有太阳花形状的地面拼花,象征了学校像太阳一样照耀着莘莘学子,在旁边设计了环绕的拼花,象征着学校的师生们紧密的环绕在学校,学校、教师、学生和谐统一。四周有风车形状的植物花纹,预示着转来和睦幸福。

五﹑植物配置

树种拟选用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易于养护品种,绿化栽种时拟成团、成丛并分层种植,同时根据配置的疏密搭配有意识地形成开放与郁闭的空间对比,选用各种不同的植物进行绿化,乔灌木的接合,分层的种植,是整个绿化有着不同的层次感。

乔木有:油松、白皮松、河南桧、国槐、银杏、合欢、白蜡、紫叶李等

灌木有:西府海棠、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紫叶小檗、杜鹃、月季、满天星、东郊卫矛、连翘、红叶碧桃、榆叶梅、紫薇、木槿等

藤木有:紫藤

还有不同颜色类的草花

六﹑小结

绿化是一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交流的书;是一个故事,讲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与经验;是一首诗,用精美而简洁的语言表达人类最深层的情感;是一幅画,展示自然与人类社会精彩的瞬间。因此,绿化需要人们去读、去品味、去体验,正如读一首诗,品一幅画,体验过去与现在的生活。更因此,绿化需要人们去关爱、去呵护,就象关爱自己和爱人。当然,绿化也需要人们去设计、改造和管理,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篇:学校绿化设计说明

学校绿化设计说明 红河州蒙自县

第一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及双河小学

绿化工程设计方案

人本:为学生量身打造

科学:以环境辅助教育

经济: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环境效益

自然:校园?公园?还是……?

十年风雨路不变的追求 五百今业人共同的承诺

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1、社会经济情况

蒙自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辖10镇4乡,总面积2228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壮、回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89%。

蒙自建县始于元朝,迄今已有726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因驻军多,素有滇南“军事重镇”和“兵城”之称。近代商贸繁盛,外贸总额曾占全省的80%以上,为“云南之代”,堪称“滇南商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蒙自迎来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性发展机遇。1992年,省政府批准蒙自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接着又被国家列为对外开放县。1999年,蒙自被确定为“个开蒙城市群”中心片区定位为红河州政治、经济、文化、科研、金融、商贸中心。2001年,州级行政机关搬迁蒙自奠基仪式在开发区举行。随即决定,2003年州级机关将正式到蒙自办公。蒙自迅速掀起了红河州行政中心转移和现代化园林城市建设的热潮,城区面积扩大到9平方千米,开发区建成道路67条(段),总长56.9千米。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307个,计划投资23.52亿元,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个生态质量优良的现代化园林城市正在滇南边陲崛起。

2、环境气候

蒙自县地处云南低纬度高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从中穿过,干湿季分明,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数为2234小时。霜期41天,多年平均气温为18.6℃。常年为南风,平均风速为3.4m/s。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27.2㎜,多年平均蒸发量2346.0㎜(蒸发皿口径20㎝),干旱指数2.92,为云南省比较干旱地区之一。气候在总特征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旱涝交替,以旱为主。

3、建设地段

①高级中学工程建设地点位于蒙自县新城区凤凰路西侧扁、红河大道以南;

②初级中学工程建设地点位于蒙自县经济开发区与县城北二环路交汇处,昆河公路南侧; ③双河小学建设地点位于双河小区内;

4、绿化目的:

目的在于营造一系列连续且变动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其设计功能,以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5、学校情况说明

双河小区小学学生按1800人规模的规划,位于双河小区内,州交通局旁,占地面积41.663亩,建筑面积13255平方米(教学楼6842平方米,综合楼3202平方米 ,办公楼1529平方米,阶梯教室410平方米,游泳用房、配电室、水泵房、厕所、自行车棚等1272平方米);建筑容积率0.477。运动场地16500平方米(含200米田径场、篮球场、游泳池、课间操场地等)。

新城区初中学生按2500人规模的规划,需占地面积130.9亩,总建筑面积55107平方米(教学楼8376平方米、综合教学楼2600平方米、试验楼2980平方米、电教图书综合楼7474平方米、学生公寓14742平方米、食堂5630平方米、厕所187平方米、自行车棚1080平方米、温室884平方米、配电室、泵房、锅炉房、值班室等424平方米、浴室、开水房658平方米、室内活动馆1470平方米、游泳馆2200平方米、生活服务中心1782平方米、办公楼2500平方米、青少年活动中心2120平方米);建筑容积率0.631。运动场地28500平方米(含400米田径场、篮球场、游泳池、课间操场地等)

蒙自县第一高级中学新校区学生按3000人的规模规划,需占地面积199亩。总建筑面积85714.19M2。其中:A教学楼6728.06M2,B教学楼7070.26M2,实验楼8214.42M2,图书馆4602.79M2,科学艺术楼5618.8M2,大阶梯教室兼礼堂2153.84M2,行政楼3097.36M2,游泳馆风雨操场1984.74M2,体育馆5905.08M2,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4985M2,学生及教师宿舍37778.94M2;建筑容积率0.646;建筑密度15.8%。

6、现状分析:

设计地段地势平坦,为景观的建设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条件,但是景观可借资源贫乏,景观敏感度底,四周为新建筑群,这为营造新校园提供了条件,在建筑主体工程完工之后可进行绿化景观工程施工。

二、设计依据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及规范》;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7、《城市道路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8、《儿童心理学》;

9、《青少年心理学》

三、主要群体心理分析对校园绿化的指导

小学生:这一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岁到12岁,他们活泼、淘气、好动、天真、联想力及潜能力丰富。但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主观意识容易被改变,不愿意自身的活动被约束。因此创造一个儿童乐园式的学校最贴切孩子们的需要。同时,也能让他们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相互间的游戏中学到更多的西。我们的绿化设计必须为孩子们营造这样一个环境。

初中生:这一年龄段主要集中在 11岁到是15岁,这个时间段是人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需要面对许多新问题,这也可以帮助提高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能给予一个科学有效的利于心理恢复的环境,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因而我们在初中的绿化设计中,致力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生:这一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4岁到是18岁,生理发育基本在这个阶段完成,心理活动也逐步成熟。大部分进入正式公民年龄,自主承担法律责任,享受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由于考虑到自己毕业后的前途,比较远大而深刻的,青年已经能够自觉地追求知识,顽强地学习,并且这种自觉性已相当稳定。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觉能动性,这也使得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专长和尊重学生的兴趣走向,已成为高中教育培养中的很大一块值得开发的领域。为此我们在蒙自县第一高级中学的绿化设计应该围绕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来展开。

四.构思框架

1人本思想的导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三个学校的设计定位。

2面向师生,通过景观组织、校园文化的表达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通过建立绿色的空间载体,为师生提供一个传播知识的和谐、互动空间。

3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根据学生在几个主要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来展开设计思路和表现形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求。通过不同的校园环境给学生带去不同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在变迁的环境中生活,并在思想和精神上得到提高和升华。

4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规整简洁的广场及行道绿化设计来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通过后现代的设计手法、文化设计方案来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然、柔和、轻松的休闲设计来缓解和降低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累积起来的压力和学习恐惧症。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

五、设计定位:

校园景观的特色、地域性、文脉感及现代化的有机融合是本次景观规划设计成功的关键。同时植物的合理搭配及其与建筑、学校特色的完美有机结合是本次设计的重点。营造各具特色、优美、和谐、恬静、清洁、舒适的良好校园生态环境是本次设计的目标定位。

六、规划设计原则

1、实用——充分考虑现状特征,所用材料及施工工艺等均采用实用的原则,满足其功能要求;

2、自然——贯彻“亲近自然,与之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考虑周边生态环境及当地地质气候等相关资料,如光照、温度、降雨等,材料尽量采用自然材质,减少人工的痕迹,力求塑造一个具有景观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生态效益显著环境景观;

3、文化——注重文化的主题特色,充分考虑图书馆的文化特色,以读书文化穿插于设计元素当中,具体表现为“学海”广场和“书山”林地休闲的设计,同时把一些座凳小品、花架等加入读书、知识的文化特色,营造图书馆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

4、特色——设计着重突出环境本身的地域和文化特色,通过景观的穿插、植物景观、灯光等的配置,形成独特的氛围,并加以强化,有助于增强道路及周边环境的特色和识别性;

5、经济——作为铺地、道路、绿化、等都应充分考虑现状因素,道路、铺地、游园步道等尽量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力求以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佳的绿化景观效果;

6、协调——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景观环境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道路环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铺地与绿化环境的融合,创造一个和谐的景观空间。

七、规划总体布局

小学:

景观功能分区

分区原则

小学阶段是培养少年儿童优良品质的最佳时期,所以,在校园的环境分区布置上,一方面要服务于教学、生活,为学生提供赏心悦目、清新自然、健康和谐的物质空间,一方面还要发挥其开启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入口广场区:正门入口命名“开拓广场”,中心以“眼睛+翻开的书本”造型的花坛为主,寓意通过从小的学习让自己不断的开拓眼界、认识世界。选用冠幅大、树干高的董棕作为主要的乔木树种,给人挺拔向上的视觉感受;左右花坛分别散植乡土树种——蓝花楹和热带植物——大王椰子。通过这两种大乔木左右呼应,支撑整个入口立面景观效果。后门入口为时令草花花坛。

教学办公区:该区域绿化主要是行道树和沿路花灌木色带的选择。教学区的行道树主要为黄槐,配以流畅线条的色带,体现轻松活泼的气氛。

休闲娱乐区:本设计的重点就在于休闲区的人性化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主旨。考虑到小孩子天性好动的性格,在休闲区空出适当的活动区域,包括内庭的“童贞游园”、教学楼后的“梦想广场”和校区南侧的“寸金池”、“健身广场”、“桃源”。尽可能的减少构件等硬质景观而更多的用植物造景来丰富校园景致。植物多选用开花、有季相变化的乡土树种和热带植物,包括:本地木棉(攀枝花)、红河榕、橡皮榕、花石榴、碧桃、黄槐等,以强化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感觉。

“童贞游园”主要是给小孩子提供在课间休息、游戏的空间,左侧为规则的银杏树阵,右侧为自然式的人造地形,推崇“参与式”园林,小孩子可以零距离的接触自然界万千植物,中间的小广场用彩色马赛克拼成大大小小的圆圈,以体现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性格。直线条也将内庭和入口广场区连成一体,形成一条主要景观轴线。

“梦想广场”:选用花石榴作为主景植物,强化硕果累累、充实丰盈的意境。地面铺装用象征“理想泡泡”的圆圈将内庭的铺装放大,象征着梦想会慢慢成真的过程。

“寸金池”:以桂花为此树阵的主要树种,“八月桂花飘香”时,满树金黄,桂香四溢,寓意“寸金难买寸光阴”。

“健身广场”:做小面积的活动广场,课余时间给小孩子带来无限的乐趣。游戏中取胜带来的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

“桃源”:以碧桃为主景植物,在色彩上区别于“寸金池”,这样的设计就是要让小孩子领略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生命的神奇。

体育活动区:该区的绿化主要是行道树围合,选用的植物为红河榕。

初中:

高中:

景观功能分区

分区原则

充分尊重校园总体规划,沿续总规中的功能分区进行景观功能区的划分。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满足教学区与生活区的环境需求。

保证景观不影响基地与外界、基地内部的交通和运输联系,出入口和内部道路的景观设计符合人流与车流的要求。

景观功能分区

根据原有整体规划思想,结合景观绿地,将此小区分为六个功能区域:公共教学试验区、行政办公区、学术研究区、体育运动区、教师生活服务区、学生生活服务区。

公共教学试验区:该区域由三大部分组成:主入口广场区域、教学区外围的绿色公共空间和建筑围合内的绿色庭院。主入口广场区域是蒙自高级中学新校区的大门主入口,也是中心文化景观带的起点和中学对外形象宣传的重点表达区。本方案运用中轴拟对称的构图形式,使用轴线法与非规则对称法相结合的手段,将“世纪门广场”、“树人广场”和“烛火台”有机串接起来。“世纪门广场”采用敞开式的布局手法,寓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传统精神,三个逐渐敞开的大门象征蒙自高级中学走过了三个30年,象征求知、求学、求真是人类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开始,象征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树人广场”上数十株大树分两侧对称栽植,象征学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办学精神,希望学生早日成才,同时形成的林荫大道则进一步增强轴线的纵深感和庄重的绿化景观氛围;“烛火台”景观主要为了表现教师的奉献精神,采用石雕景观灯柱形式,石雕形态由烛火台形态抽象而成,其表面可以篆刻学校的名人、名师事迹等,起到纪念和教育双重作用。A幢教学楼两侧“树阵林荫广场”采用对称规则铺地图案,采用大树和草地为主,形成林荫树阵,草地上可以休息,也可通行。

教学楼之间中庭以大面积铺地和低矮绿化为主,中间铺地图案从南到北形成一个序列和延续,景观铺地以对称方式设计,与建筑相互协调,串接形成类似整齐高飞的群鸟,两侧绿化也采用拟对称布局,种植彩色灌木球和低矮小乔木,在不影响交通人流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绿量,同时也留有足够的让学生活动的空间。

C幢试验楼北侧铺地图案与南面主入口广场遥相呼应,均以发散图案为构思蓝图,似太阳光发散,体现学生的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树阵下整齐排列休息石条凳供读书、休息。试验楼两侧绿化采用对称布局,平面设计线条自然

==========对设计说明的补充================== 我在复制时漏掉了初中的方案设计说明

现在这里补上---

初中:景观功能分区

分区原则

根据学校人群的综合特征及住校、通校、半通的比例以及学校的育人功能来组织分区,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合理、人口流动方便、满足教学区与生活区的环境需求。保证景观节点之间的联系性、校园内人流及车流之间的差异性,出入口和内部道路的景观设计符合人流与车流的要求。

主入口广场区:

(主入口)阶梯广场:通过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攀登知识高峰,鼓励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植物配置形式以大王椰树阵为主,入门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热带风情。由于蒙自气温相对较高,日照充足,紫外线较强,故两边种植红花羊蹄甲,与建筑物相映生辉,开阔且大气,通透的空间同时满足了人流集散的需要,植株高大、冠幅良好的红花羊蹄甲为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清凉,也遮挡强烈的日照,靠近绿地的红花羊蹄甲下合理摆置一些休闲座椅,满足了休息的功能也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绿地休闲区:包括教学楼区、学生公寓区、生活服务区。

教学楼区:该区域绿化主要是行道树和沿路花灌木色带的选择。教学区的行道树主要为黄槐,配以流畅线条的色带,体现轻松活泼的气氛。

日月园:寓意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植物配置以桃树和李树为主,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明显的季相变化,每年寒冬过后,“桃花依旧笑春风”,粉红的桃花和洁白的李花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像,令人心旷神怡,果树结果时给人带来一阵惊喜和欣慰,也借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桃树、李树均可从当地取材,而且养护成本比较低。同时“桃李满天下”是每个老师辛勤工作的回报,体现教育事业的振兴任重而道远,从另一方面也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学海印记:“学海无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努力学习,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以脚丫抽象构图的小广场为学生提供幽静学习、休闲的场所,寓意学习需要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这个景观节点又与日月园相呼应,达到统一的绿化效果。

学生公寓区:

几何广场:数学几何、生活几何,都是人一生所必须学习的,几何图形的构图同时寓意“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先古真谛。激励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植物配置选择上考虑不同季相变化的树种(银杏、紫叶李、柑橘、冬樱),不同的季节,变动的景观能让人感觉时光的流逝,才更懂得加珍惜眼前的时光。“春花(紫叶李)秋实(柑橘)”寓意辛勤的付出必有丰硕的回报。

温室区:

以植物营造浓郁的热带风情的景观,和温室的独特外观相协调,同时形成很好的过渡,形成温室的标志的景观,起到引导的作用。

运动区:

球场周边种植常绿乔木小叶榕,形成一个围合空间,小叶榕下摆置一些休闲座椅,以供学生运动之余休憩,同时树阵形式的围合空间可以起到阻隔噪音的功能。

第三篇:校园设计说明

校园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

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

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

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另外,还有几处焦点:景观大道与车行道的交点、主次轴线的交点、综合楼内庭院、综合楼东入口处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交点、学苑绿地中心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以及北入口。2.景观布局

一方面校园应具有良好生态景观,另一方面作为新建校园,势必着重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氛围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系统完美结合。

校园总体景观布局以程式化与自然化有机结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场地整体规则式布局与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结合,植载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则中体会规矩与规律,在自然中进行陶冶与感受亲切。使得校园总体布局理性严谨、而又自然随性,营造出了现代、大气、生态的校园氛围。

六、分区景观设计说明 1.主入口水景广场:

主入口是中心景观轴线的起始点,也是展示校园风貌的地块。从大门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一组“智慧之窗”雕塑,它放置在车行道与中央景观道交汇处,白钢构架,它抽象的造型暗示着美好的未来,设计为红色,富有激情;周围是旱喷泉广场,水柱喷起,生机盎然;景观道中间设计一个长条形的喷泉水池,两侧伸出平台放置花钵,雀跃的水声、芬芳的花朵,迎接四方友人;两侧绿地规则整齐地种植模纹大树,体现了校园规整洁净的环境,谕示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严谨态势。2.学苑广场:

位于综合楼前,两侧是教学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弧线形怀抱式的环路象征着教师宽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赢得桃李满天下。

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是校园主次轴线的交点,也是前校区的中心位置,设置升旗台,几步台阶上去,作为此空间的最高点,从主入口进入校园就能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旗,提升人们心中的爱国心。南边设计放射形的花坛,北边是一处大的铺装广场,作为学校的大型集散广场,用于集会、升旗等活动。

广场中间位置布设旱喷泉,是水景在轴线上的体现;广场两边也设置旱喷泉,布设长条座凳,两侧种植应季花卉。喷泉飞洒,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放射的花坛、散植花灌木,谕示着桃李满天下。高大的雪松,谕示着教师形象的伟岸。

综合楼东入口出来是景观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焦点,设置一组瘦高雕塑小品取名为“积累”,下面铺之白色砂砾,寓意折叠的书本向上生长,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

东侧绿地构图以弧和直线交错,局部运用次轴线衍生出的斜线元素,它们共同组成有开放式的铺装场地、大线条的植栽和开敞的草坪,人们可以在场地上休息、纳凉、观景,小孩可以在草坪上嬉戏、晒太阳,是一个多功能区域,与开敞的集散广场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精细,疏密有致,空间丰富。3.教学区: 小学教学区

校园南部东侧教学区是小学教学区。建筑把学生主要的活动区域界定在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中。东边,2号、3号和4号教学楼围合两个区域,用简单的几何构图元素——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大小不一的绿地和小场地,放置的长条座凳和树池座凳,供学生们看书、游戏;中间两排方形小草地延伸进入环境空间,尽头布设一处圆形涌泉,好似孩子们的智慧源泉正一点点源源不断地涌出,也谕示着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着“祖国清晨的太阳”。西边,1号教学楼和实验楼围合一个区域,设计一处开敞式的台地,人们可以坐在台阶上休息、赏景,使得绿地不仅在平面上有所变化,也在竖向高低上有所不同。中间围合一片阳光草坪,为学生们提供一处广阔交流、玩耍的空间,草地上设置一组雕塑——“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节减的好习惯,寓教于乐。

两侧区域用三块绿地分割开来,上面规则种植三种小乔木,它们也分别用于教学楼围成的三个区域内,使空间植物景观随季节的变化,视觉焦点也随之迁移。中学教学区

校园南部西侧教学区是中学教学区。“梅花香自苦寒来”,初中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曲折的小路深入,达到高起的灯塔雕塑,谕示着学习是要经过一番波折,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南边设置景墙花架,上刻一则名人典故自强不息,创造文化氛围。设计还有铺装场地、读书竹林等,放置座凳供学生看书,逗留。绿地局部微地形处理,形成舒缓的绿地空间,植物以文人最爱——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突出文化内涵。

教学区整体设计严谨又不失活泼,与均衡舒展的建筑群体相协调。4.体育运动区:

小学体育运动区与中学体育运动区分别分布在用地中部东侧和西侧。对两侧操场和运动场进行整合,分别给各自操场加以围栏,方便管理;设计均采用规则的道路连接运动场地,出入口设在最便于人达到的位置,主要是教学区和生活区方向。设置树池座凳,种植遮荫效果好的大乔木,为人们休息和观看人员提供休憩纳凉之所。5.学苑绿地:

它是由环形车行主干道组成的一块圆形绿地,是学生生活区与运动、教学区的中间区域,西边毗邻风雨操场,它势必是一处集聚会、生活、运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绿地。

绿地中间设计一处下沉式的广场,作为露天剧场,可以在此进行大型娱乐活动,环境“有水则灵”,此地也设计有旱喷泉,观赏、嬉戏;由台阶上去,背景是一组张拉膜组合亭,白色膜结构好似飞翔的翅膀,给人以遐想,同时台阶也是看台,局部结合花坛,充分发挥景观要素的多用途性。

剧场东侧设计为小空间环境,以“琴、棋、书、画”为主题。放射性道路上设计一组景观构架,运用几种不同的颜色,好似跳跃地音符;广场主道路南侧是象棋广场;穿过两页铺开的花坛,漫步于曲线型小道来到一处圆形沙坑,只需一根小木棒,孩子们就可以随意地书写、绘画,情趣尽在……

剧场西侧设计大块绿地空间,结合环形游步道让人联想到宇宙中运行着的行星,引导着人们勇于探索科学知识;星系之外,小星相依,绿地北侧离生活区较近,用圆形图案组合出一处健身活动场地,鼓励孩子们闲暇时间多做运动,花坛中设置一个小雕塑,与主题相呼应。6.生活区:

学生公寓楼前规划出适于人流的道路,绿地面积不大,尽量增加绿地,在上面开辟小的场地供学生们晨读、逗留即可。7.北入口绿化带:

风雨操场北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处设计半圆形喷泉水池,呼应校前区水景;通往北入口的绿化带上设计成规整的模纹绿篱,两侧种植树冠荫浓的大乔木作为行道树,与中心轴线整体风格相统一;北入口处低调处理,中心绿带上设计一个大的花坛,上面放置景石,上书学校名称,作为轴线的尾声。

七、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⑴入口树阵与各分区树阵采用挺拔形美、叶形漂亮的银杏、黄山栾、合欢等观赏树种。⑵各自然种植带的种植遵循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四季变化的原则,组合如下:

①冬季观赏主要突出树形(雪松、云杉、黑松、盆景松、华山松等)、枝干(白皮松、青桐、红瑞木、紫薇)、果实(柿树、金银木、火棘等)。

②秋季突出叶色的丰富变化(银杏、栾树、黄栌、五角枫、白蜡等)。③夏季植物品种丰富,开花植物众多(栾树、合欢、木槿、紫薇等)。④春季可观赏开花植物(碧桃、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

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淄博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八、铺装设计

根据功能不同,结合建筑外观,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主要有青石板、花岗岩(磨光、火烧板)、条形广场砖、条形步石、木质铺装、卵石步道等。

九、灯光设计

以主轴为中心,突出轴线和主景,感受环境主体小品和建筑主体的几何结构,激发孩子们对空间结构有更深的了解。除教学楼外,对于孩子们在夜间经常出现的场所,都配以适合亮度和颜色的灯光,如篮球场、排球场等。

十、绿化种植给水设计

本种植设计,多采用手动控制的浇灌方式,主入口景观轴线上采用喷灌方式。

第四篇:校园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本案以“文化飘带”为主题,结合校园的独特环境,同时,整体规划设计坚持在“花园式”校园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将区域文化特点融入其中。运用独特的景观表现手法做到“形似意融”的景观意境。

博锦园:该景点融入了生态环境中自然气息,通过植物的优化搭配,特色人文小品的点缀,以营造清幽自然,安定凝神的原生态景观氛围,为校园中的广大学子提供一个悠然安静的学习环境,此园“以博为题,以锦衬意”更是取自于古之大贤“精益博学、衣锦还乡”的美好期望。

荷塘月色:该区域地处交通汇集处,作为一个三角区域,在景观格局设计上将整体视角扩大化,充分将安全、美观、艺术等因素融入其中。亲水中心小广场、树形优美的景观大树,整体简洁大气,体现出校园中纯净的人文气息。

致远活动广场:该广场在设计中融入各种富有时代文化气息的景观元素。其中以大小各异的景观树阵,简约现代的广场铺砖为主,将校园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需的功能一一表现出来。坚持营造一种“花香四溢,雀语莺莺”的生活学习环境。

明思休闲广场:整体布局采用自然与规则线条的双重结合,在视野开阔的中心休闲区域通过布置景观树池及相应的休憩设施将文化休闲的景观功能效果体现出来。满足广大师生的文化生活需要。

青云萃起:将整体地形通过分级的形式进行处理,不仅便于行人行走同时在整体结构上与休闲广场融为一体。该部分把横轴上的视觉长度通过花坛的隔断。形成“形意相融”的独特形态。让行人走在其中能感到疏密有致、亲切自然。

逸云宛苑:一种“逸云鸣翠,忆宛几处悠苑”的思绪的衍生,这个区域内主要以植物为主,主要营造一种自然生动的生态环境,对于行走在校园中的师生来说,一条幽静的校园小径,几处色彩各异的景观色彩加上苑内点缀的几处人文精粹的图文雕塑,这种意境上的享受更能让他们感觉校园中弥漫的文学生机。

笃行路:作为整个规划区域的主脉络,整条路线以文化为表现主题,将独特的人文景观小品布置其中,在不同的景观节点发挥这不同的作用,突出各类文化精粹。该道路以融入“弘毅笃行、技精业成”思想理念,贯穿整个景观设计区域。从而达到“意境相融”的氛围。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符合校园特色的“花园式”的景观。

结语:校园,是培养才人的摇篮,是希望的源泉。校园内的一个优美自然的景观环境,一处清幽雅致的花园小径相信会给广大师生的生活学习带来新的理解新的感悟。

第五篇:小区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小区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构思

小区占地约2000平方米左右,坐落于道路交叉口,我们将其定性为小游园性质的公共绿地,总体构思如下:

1.由自然流畅的园路划分各个不同功能区,考虑布置一处铺装地供游

人集散活动,铺装小广场的平面构图应大方活泼,并采用不同的铺装材料加以区分和美化。

2.西侧采用造型雕塑、东南侧采用绿化进行屏蔽,面向道路岔口方向

设计开放空间,以诱导景观视线入园。

3.步移景异、花色多彩——植物配植疏密有致,形成的绿化空间开合相间;绿化品种丰富多彩,注重季相时序的交替变化,考虑草皮色彩相对较为单调,绿化设计中采用了鸢尾、葱兰等地被植物加以改善

4.小区的各个出入口布置了些许草坪置石,植物配植也细加斟酌,突

出入口特征。

二.分区布置与绿化配植特色

1.小区中心铺装小广场

小区中央设计了一处双环图案的集散小广场,供游人晨练等活动使用。广场中心为两段园弧造型组成的景观长廊,长廊采用便于施工、轻盈现代的钢管材料,表面喷刷淡兰色哑光漆。广场铺装采用不同色彩图案的广场砖。

2.东南侧背景绿化与水池改造

为遮蔽小区东南侧的不良建筑物,栽种了桂花、茶花等常绿大灌木,结合紫薇、二乔玉兰等落叶树种,密植组合成背景林。原有水池的池岸采用仿

黄石的块石砌筑,风格较为粗放;沿池园路铺设鹅卵石作为健康步道,其余园路采用卵石镶边,仿青石现浇混凝土饰面。

3.移步换景的绿化布置

小区的不同区域配植了不同的植物品种,基调树种为白玉兰和桂花。沿园路步行,可依次观赏到玉兰香桂、紫薇山茶、翠松碧桃、荷塘春柳等绿化景观。沿公园外围步行,可观赏杜鹃、火棘等花灌木组成的色块和鸢尾、月月红组成的地被景观。

4.出入口绿化布置

小区布置了三处入口,主入口在道路岔口处。

在主入口一侧设计有景观石,上面可题写园名,主要植物配植了象征迎接游客的五针松及红枫。

北面出入口布置有对景作用的独立峰,高度控制在1.5~1.8米左右。两侧栽种了湿地松与桃花,以形成苍松碧桃的植物景观。

西面出入口则栽种表现玉兰香桂特色的绿化植物,品种主要有广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和桂花、杜鹃,两侧只点缀少量的太湖石。

三.绿化照明与灌溉

绿化照明采用造型优美的低矮草坪灯,均匀布置于公园各处;绿化灌 溉在公园布置若干处自来水龙头,采取人工拉皮管方式进行。

下载校园绿化设计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绿化设计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绿化景观设计说明

    某学校绿化景观设计说明 一、基本概况: 学校的绿化带,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学校文明的标志,还起到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学校绿化带区呈L型,地形平坦,占地1200平左右,包......

    绿化工程设计说明[五篇范例]

    绿化栽植设计说明 一、工程名称 本工程为晋中市东外环垃圾场绿化工程,总占地面积约45278平米。二、设计依据 1.《平阳西一路(龙城北街~龙城大街)道路工程》设计的相关委托书 2......

    众兴绿化工程设计说明

    绿化工程设计说明 一、地理位置: 长沙众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长沙县安沙县安沙镇新洲工业区,地处长沙县经济开发区, 该新建厂区规划占面积占地350余亩,(约63000平方米),新厂区......

    校园板报设计说明[定稿]

    校园板报设计说明: 1 先打开校园板报设计简图。 2 根据简图找对应的文件夹,然后挑选照片进行设计。 3 特别说明:小学课改内容文字将最下面的获奖内容去掉。按照文件夹内容设计......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 概况:贵州师范大学白云校区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北路。广场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二、 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 园 广 场 设 计 说 明 书 班级: 姓名: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设计说明 (一)、项目简介: (1)、基地概况: 广场位于学院正南方,占地面积约15750㎡,是一个长210m,宽75m左右的长方形平地。......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项目简介: (1)、基地概况: 广场位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西藏民族中学内,占地面积约550㎡,是一个长29m,宽19m左右的长方形平地。广场有西藏民族中学教学楼围合。设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