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_2

时间:2019-05-12 23:1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声声慢》教学设计_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声声慢》教学设计_2》。

第一篇:《声声慢》教学设计_2

《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诵读品味,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

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抓住意象,体验意境,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4、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3、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读一读,议一议,品一品。教师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生的发言作好点拨、补充和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堂主导作用。

教学时数:一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轻拂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让学生回忆有关“愁”的诗词名句)。教师总结:真是愁有景,愁有声,愁有泪;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声声慢》吧!

二、作者简介,学会“知人论世”、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做最后总结,强调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出示幻灯片李清照简介)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风格清新婉丽;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2、让学生分别猜出《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属前期还是后期作品,以加强学生对作者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鉴赏词要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时代背景,要知人论世,不能孤立地解读文本。

(出示幻灯片,显示前两首词)

三、整体感知、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声声慢》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极具音乐性。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词,边读边揣摩,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词人的感情。

2、提问:朗读《声声慢》时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

明确:愁苦。

3、让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出本词的朗诵方法并作示范朗读。

4、全班同学按以上几位同学总结的方法齐读全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特点。、(出示flash朗读),听范读,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自己的不足。

教师总结:诵读不是比谁的气门长,不是看谁嗓门大。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好我们的声音。诵读时还应尽快进入角色,设身处地,想象自己现在就是孤苦零丁、凄婉哀绝的李清照。

四、深入探讨,理解意象、提问:请大家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2、词中描写了哪些场景?面对此情此景,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

淡酒浇愁

秋风急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独首窗儿

雨打梧桐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3、过渡:是啊,面对“秋风”“征雁”“黄花”“雨打梧桐”等极易让人忧愁的景象,词人怎能不愁呢?更甚者,连“愁”字都无法表达她忧愁之心。这种把诗歌中的形象、景象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我们称之为“意境”;其中用来表达情感的形象与景象,我们则称之为“意象”。可以说,在诗词鉴赏中,通过把握意象来理解情感,是我们诗词鉴赏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考虑到高一学生较难理解“意象”,在教学中用探讨的方式在无意识中让学生意识到“意象”在整个诗词鉴赏中的重要地位并学会运用。)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4、本词写了哪些典型意象?怎样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

明确:淡酒,秋风,过雁,梧桐,黄花,细雨。

教师示范分析“过雁”这一意象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其他意象是如何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老师适时点拨释疑。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五、鉴赏品味。

让学生说说《声声慢》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感受最深的意象。

六、师生总结词的鉴赏方法

、熟读成诵

2、知人论世,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鉴赏。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鉴赏。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七、联想拓展,体验创造美。

请同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创造美。

1、读或唱。

2、写对联,赏意境。

上联: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描写对出下联。可以相互讨论,集中集体智慧。(多媒体呈现上联。)

学生讨论酝酿后,交流发言。教师随机评点三至五名。示例并品读:

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出示幻灯片,显示佳作)

3请大家用几句诗意的话写写自己的酸甜苦辣,试着使用“借物言情”的写法。

八、布置作业

为了帮助同学更深入地了解李清照,我选了几首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同学们可以任选一首,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评析。

九、堂小结

教师自作一首小诗,师生共读一遍表达我们对一代才女的钟爱和敬仰。

冷月花魂李清照

生活不幸诗家幸,一路坎坷一路歌。

身在江南思归去,心向故土度进退。

梧桐细雨藏离愁,天接云涛溢豪情。

清丽婉约溢芳馨,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示幻灯片,显示诗作)

第二篇: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2

《声声慢》教学设计

广西南宁宾阳高中韦海亮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课已经学过李清照的《醉花阴》,接触过她写的“愁绪”,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深刻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教材分析】

本词围绕“愁”展开,运用所见的景来抒发自己的愁绪。【教学目标】

1、品读意境,想景悟情。•

2、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景物,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深入体会和感悟作者愁的深刻意蕴。【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笃厚;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前期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2、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

二、课文导入

从醉花阴直接导入本课,从字词、背景检查预习成果。

三、朗读《声声慢》(听范读)

朗读指导:

1、要转换角色,置身诗境,体现出词人的愁情。

2、可用较为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

3、注意断句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女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女合: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男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女合: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男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女独: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整体感知

词中最精炼传神、最表情达意的部分就是词眼,抓住了“词眼”,领悟了主旨——

愁 从背景中找出愁的内涵:丧夫之痛

亡国之恨 流离之苦

孀居之悲

五、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1、古代作者爱通过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直接抒情也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一般是采用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等方式来间接地表达情感。这首词里既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那么从这首词中你能否找出直接抒发词人愁情的句子?

2、“寻寻觅觅”是寻找的动作,词人好像丢掉了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找到,只有“冷冷清清”,不但无所获,反倒被一种孤寂凄凉的环境包围。一句“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受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凄惨的内心。仅此三句,一种愁惨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同时也领起了全词,给全词奠定了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

她先是“寻觅”什么?(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3、作者视线转到眼前之景继续寻觅,可看到 了什么?表达什么情感?

4、“梧桐细雨”在古诗词中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 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

5、运用联想和想象,用动情的语言描绘最能打动你的画面。(学生自由讨论)

六、鉴赏诗歌的方法:

1、看背景

2、抓情感词

3、抓景物(意象)描写,特别是景物前的修饰词

七、练习

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鉴赏词的方法(找词眼,明词情;找意象,悟词意)试着鉴赏婉妁派另一词人“秦观”的代表词,并将其改写成300左右的鉴赏短文。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教学反思】

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从学生课堂的表现看,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也较好,会留空去让学生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行,但是自我反省,还有很多不足:

1、朗读:没有自己范读给学生听,学生没有读出词中的情感,所以要多读,读透了,方可进入诗的意境,然后,学生们才可带着感情读出韵味来。

2、在“写愁”我通过景物和表达感情的词去抓作者的情感,虽然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作者宣泄“愁情”的切入口,在教学中更利于操作,但却无形中削弱了对整体词句的品读。

3、课堂内容的安排还是有些多,时间有点紧。

评课: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体会诗歌的情感,学生的自主参与让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得到发展。

2、课堂上,能根据时间的有限性,使学生的讨论、教师的点拨等基本上做到恰到好处、见好即收,从而保证了课堂效率。

3、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还是显得不够理想,课堂上缺乏真诚的师生交流,想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对学生真诚而经常的激励,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激励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中的一种体现。

4、课堂语言还有欠精练、欠流畅、欠艺术,应勤学苦练、力臻完善。

第三篇:《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声声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课型课时:

品读-鉴赏课。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显示《如梦令》插图)首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画中的女子端坐在小

舟上,小舟停泊在一片藕花深处,不远处有鸥鹭惊飞。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到这幅画,你们会想起怎样的诗句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不错,正是李清照的《如梦令》(显示如梦令板书)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

二、作者及作品风格介绍

(显示)李清照其人: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工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

李清照其词: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的李清照由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其词一变前期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刚刚我们了解了李清照词作的前后期差别,那么,《如梦令》应该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呢?(前期)不错,它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的情景。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清照,走入她的作品《声声慢》,一起来品读她的另一种心情。

三、研习课文内容

1、音读。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它能让我们陶醉。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并在心中默读,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受词作的音乐美。

(播放女声配乐朗诵)

2、意读。通过刚刚的听,我们感受了词作的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并体会女词人的思想感情。

3、情读。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课文,把你对女词人感情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

(教师点评)

4、这首词表现了女词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谈谈你的看法!(讨论后作答)

(显示问题及品读提示)

、品读词人的感情不能离开词人当时的生活遭遇孤立地谈!

2、可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3、可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来品读!

4、可对比前期的作品来品读!

(学生品读,教师引导。)

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

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此句中的“雁”在《一剪梅》当中也

出现过,因而说雁是“旧时相识”。不过,那时的词人看到雁会想到“鸿雁传书”,会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会勾起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那是一种甜蜜的忧伤。而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再者,此时的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词中处处体现了这样的感情,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独自怎生得黑”都可以看出。

词中所选择的意象“秋风”“淡酒”“雁”“黄花”“梧桐”“秋雨”都是灰暗、低沉的,从中也可以词人此时的心境。

5、教师赏析名句

(显示)

名句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赏析:开篇使用七组叠词来表现心态,奇特而具有音乐美,似“大珠小珠落

玉盘”,可谓“横绝古今”。词作写女词人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希望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寻寻觅觅”而不得,反被一种“冷冷清清”的孤寂气氛笼罩。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之情油然而生。仅此三句,就把女词人空虚、凄清、伤感、愁惨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使读者也不禁为之屏息凝神。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赏析:此句用细雨敲打梧桐的响声来渲染凄凉的气氛。“梧桐”这一意象无数

文人曾歌过,它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它带有一丝秋的凉意带着浓浓的相思之情和失意愁绪。而黄昏冷雨绵绵不断地敲打在梧桐上,更让人觉得愁思难断。词人将满腔愁绪融入到梧桐冷雨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让我们无从分辨这点点滴滴的冷雨到底是敲打在梧桐上还是敲打在词人那破碎的心上。

6、小结

(显示问题答案)

词作上片用秋风、飞雁衬托自己的孤凄,下片以秋雨、黄花渲染自己的愁苦,情真语切,集中反映了词人晚年寡居时的悼亡之悲、怀乡之思和孤独凄清的生活感受。

直抒胸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触景生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融情入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四、对比阅读

(显示《一剪梅》并伴有朗读)

请同学们从以下角度对比两首词作。

(显示。数字表示出现顺序)

《一剪梅》

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雁字、西楼、花、水

色调明丽清新

闺愁

离愁

《声声慢》

晚年寡居时

孤独凄清的生活感受

雁、黄花、梧桐、细雨

色调灰暗阴沉

悼亡之悲

怀乡之愁

小结:通过对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女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

由此可见,个人的遭遇和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也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她的愁是“春愁”、“闺愁”“相思之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是“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她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欲说还休”的愁,那种愁沉甸甸的、是一种“深沉的愁”。

五、延伸拓展、根据你对李清照的了解,试辨别下面两首词作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

(显示)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明确:《醉花阴》为前期之作,写重阳思夫之情。《武陵春》为后期之作,写

晚年时疏懒、悲伤的心境。

2、(显示)

试从题材、语言、所表达的感情这三方面来总结李清照词作的特点。

明确: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这也是婉约词的基本特点。

3、(显示)

李清照除了创作婉约词,还有不同于婉约词风的文学作品吗?如有,试举例。

明确:有豪放词,如《渔家傲》;有诗作,如《夏日绝句》;还有散文,如《金石录》后序。

第四篇: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李清照

洪泽县第二中学

龚丽丽

教案背景

1.面向对象:面向高一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题: 声声慢.寻寻觅觅 4.课时:1课时 5.课前准备:

学生上百度网去查李清照的个人资料对其人做充分了解。

教材分析: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作。本词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孤独凄苦,是婉约风格的典型之作。编者把它放在苏教版必修四的“笔落惊风雨”专题的“词别是一家”板块中,意在让学生体会词的不同风格,理解诗人在不同处境下的不同的心境,感受词这种文学样式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词所运用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为赏析词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教者可以通过知人论世,吟咏诵读,推敲炼字,品味意象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教学构想:

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出浓重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得到细腻的情感体验,从而自然而然的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其次,以学生自己鉴赏本词为主,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积累鉴赏方法。

三、理解意象的属性,品味诗词的意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对意象的把握感悟全词的意境和词人的情感。最后,在作业部分,通过对比阅读的设计,训练学生的比较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整体由美读、整体把握、佳句鉴赏、方法总结几个环节组成。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感受意境,体会词人如何在自然的口语化的语言中表现出深重的 “愁”,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愁苦之情。

2.通过本词的学习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意识的运用。

3.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学生所学过的《如梦令.曾记溪亭日暮》导入。

二、谈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百度搜索】李清照http://baike.baidu.com/view/3066.htm(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投影展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她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18岁嫁与宰相赵挺之子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她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她四处流亡,境况艰难。在孤独困苦中走完人生的最后路程。

三、美读: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根据预习时对这首词的理解读出感情来)(2)欣赏录音范读。【百度搜索】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C0%EE%C7%E5%D5%D5%C9%F9%C9%F9%C2%FD%C0%CA%B6%C1&lm=-1(配以《汉宫秋》的乐曲和“黄花满地,雁排长空,一女子吹箫凝思”的图画,【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营造氛围,进入意境,品味音韵美。)

(3)请一女生诵读,其他学生合书聆听。(读完后师生共同点评)

四、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品味意境,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学生结合预习情况,再读全词。分小组讨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词人是如何表现这个词眼的?(教师引导: “词眼”和“文眼”都是指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字词。如《荷塘月色》中的“颇不宁静”)学生自由回答然后明确:词眼是“愁”字。词人是利用一系列意象和恰当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词眼的。所选的意象:满地黄花,憔悴,梧桐,点点滴滴的细雨,黄昏。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神奇的叠字的运用。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诵读全词。

五、佳句鉴赏。

诗歌注重个性化阅读,学生再读全词,找出自己心中的佳句,并选择一角度鉴赏。(学生自由选取诗句赏析,自由讨论,自由回答。名句教师可稍加点拨做重点鉴赏,其余简略分析。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做恰当的评价。)

教师预设部分佳句鉴赏如下:

1.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叠词后隐含的丰富情感。这14个字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极富音乐美。“寻寻觅觅”是动作,词人怅然若失,四处寻觅。“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而 “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凄凉的心境,垫定了全词的基调。(回顾所学的有关叠词的知识:叠词的例句、效果,如《荷塘月色》里的句子)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古诗中常有借酒浇愁的句子,此处更为委婉含蓄,用酒“淡”反衬愁“浓”。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景凄凉,心境凄苦。(此处可联系古典诗歌中写酒的句子做比较鉴赏。如李白的诗句)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此句引导学生注意古诗词“雁”意象的固定内涵。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居江南,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借“雁”之意象来传达内心的愁苦。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里运用了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憔悴损”是指词人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非指菊花枯萎凋谢。鉴赏时可以和她的另一句词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作比,更显出一个人无限的孤寂凄苦之情。(此句注意李清照词中的“黄花”这一意象。)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此句可要求学生试用五十个字左右描绘诗句展示的凄惨情景。并指出此句手法之高妙。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意境更为深远。(提醒学生注意梧桐的意象)

六、师生共同归结鉴赏方法。

1.读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经历以及他的思想感情,这对我们很好地赏析其作品,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列举学过的诗人、作品来验证。如陆游,知道他一生仕途坎坷,报国无门,就会理解他的深沉,忧愤。)

2.找词眼,整体把握。“词眼”是一首中最精练传神、最表情达意的一个字。抓住了“词眼”,领悟了主旨,也就掌握了作者的情感脉搏。(可用李景的《浣溪沙》“菡萏香消翠叶残”来验证。)

3.赏意象,想象画面。意境是由意象及意象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感组成的,品味意境要从意象上入手。有些意象本身就有某些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柳——惜别之情,明月——寄托相思。同时还要注意从描写意象的字眼体味作者的情感。如明月——寒月——缺月——残月。同是月亮,但是定语不同,所体现的情感和意境也就各不相同。

4.明技巧,细加品位。古诗词中表现手法和技巧的运用多种多样,恰当的技巧对表情达意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注意技巧的鉴赏。此词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句句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而句句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此外,叠词的运用堪称经典。

七、课堂小结。

残酒,落叶,雁叫,秋雨,孤灯,在词人的笔下都具有浓郁的感染力。《声声慢》词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我们通过对精美语句的欣赏,对鉴赏方法的探讨必将更能深切的体会到其情之悲,其心之痛。

八、作业:背诵全词。

教学反思

这是李清照晚年的词,风格凄切哀婉。手法独特。教学中重在通过反复的朗读鉴赏中体味其愁苦之情,并在诗句的鉴赏中学习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本节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对朗读重视得还是不够,方式太过单一,需改进。

第五篇:声声慢 教学设计

语文必修四 第二单元•宋词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

姚春莲 2013年6月9日

【教材分析】

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2、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学习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体会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词人孤高的灵魂。【学习方法】诵读品悟——情感体验——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文导入

播放安雯演唱的歌曲《月满西楼》(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三、朗读《声声慢》

四、诗歌赏析 词眼:愁

核心问题一:作者是如何写愁的?

(一)直抒胸臆

赏析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字的作用和效果: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哀婉凄凉的基调

(二)借景抒情

1、合作探究(分组讨论)1)表达词人愁绪的意象有哪些?

2)如何理解这些意象的丰富含义?(举例说明)3)这些意象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2、问题点拨

(1)为什么说是“淡酒”?

(2)为什么看到大雁会伤心?说雁是“旧时相识”,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写菊花在此又怎样的寓意? 核心问题二:“愁”的内涵

丧夫之痛

愁 沦落之苦

亡国之恨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下载《声声慢》教学设计_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声声慢》教学设计_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词中的语言,掌握其艺术写作手法。 3、感悟词末“愁”字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王欣 学情分析 《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唐诗宋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大邑县安仁中学 唐翠兰 一、以写李清照的对联引入李清照 大河百代 众浪齐奔 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 群芳竞秀 盛开一枝女儿花 同学们,词苑盛开的这......

    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沙河一中杨晓娜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 领略李清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背诵......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2.技能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重点 品读意......

    《声声慢》教学设计范文

    《声声慢》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李清照的代表作,如《如梦令》等,但这些词作大多抒写的是一些闲情,对于她的后期词可说是初次接触,因而要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铁岭市高级中学 李岱山 一、教材分析 1、《声声慢》一文编排在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词的风格、句式、节奏感及艺......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立足诗歌形象,通过诵读研习,重现凄凉情境,体会凄愁情感,赏析凄美语言。 教学重点:揭示词人复杂、深沉的凄愁情感,领悟词作形象、声韵的凄美魅力。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