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一)《论语·宪问》(二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德与言,仁与勇”的辩证关系。2.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事实上:一种文化也孕育着一种文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东方文明,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铸就的辉煌。
当我们掀开那悠久的历史,深入那灿烂的文化,研读那深邃的思想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古代强国,领略到的是堪称世界奇葩的灿烂文化,惊叹的是凝聚着民族智慧的伟大发明。
让美国《人名年鉴手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享有世界级艺术奇观之称的敦煌莫高窟光彩照人;被日本人顶礼膜拜的是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僧鉴真。不仅如此,我们的诸子百家的“大争鸣”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两千多年;我们的元杂剧比莎士比亚的剧作早了几个世纪;我们的“芦沟晓月”让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叹为观止。所有这一切都堪称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奇葩、世界艺术的精华。
伟大的祖国:不朽的文化、深刻的思想、精辟的学术,穿越历史的隧道,跨越无垠的时空,影响着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全世界诸多的人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让他们的思想点燃我们思想的火花、心灵的明灯。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1、有德者必有言: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以德报德: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2、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为什么说“有德者必有言”呢?
一个人有德行,有修养,就一定会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可是反过来,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有言者不必有德”一句。它成了后世说“文人无行”的理论依据。一个文人,一个著名作家,他当然是非常“有言”的了,有的甚至是“著作等身”,但却并不一定有好的道德修养。这就是所谓“文人无行”的现象。
当然,说“文人无行‟”并不是说所有的文人都没有德行。这正如说“有言者不必有德”的“不必”是不一定一样。不一定有德,也就不一定没有德,所以,也有“有言者”又有德的情况。
勇与仁的关系也是这样,“勇者不必有仁”,也不排除勇者也有仁的情况存在。
从愿望来说,我们当然是希望有言者又有德,有勇者又有仁的了。
2、“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你赞同哪一种抱怨方式?为什么?
社会需要宽容,但是不能一味的宽容,而应该区别对待,这个社会上总是有很多阴暗的人与事,但是同样这个社会上还存在着善良与正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依靠着陌生人的善良,那么我们就用善良来回报这个社会。
还要用“以直报怨”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社会上的丑恶与黑暗,而对于那些微不足道的伤害,统统一笑风云过吧,冤冤相报何时了,太过于计较的话岂不是很累。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1、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妙的言论,这是言行一致;但有精妙言论的人未必都是有道德的人,因为生活中难免有心口不一的奸佞之人。一个仁者一定有大勇,无私无畏,见义勇为;而勇者却不一定有仁,有的人惊世骇俗,一朝之忿而不顾身家性命,这只是匹夫之勇,是血气方刚之辈。“德与言,仁与勇”的辩证关系在这里被孔子一言道破。
2、报德、抱怨是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是主张明辨是非的。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1、读下列诗歌: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这两首诗壮怀激烈、气贯长虹、曾激励国人志士的悲壮诗,让后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和中国人人所不齿的卖国贼,大汉汗——汪精卫联系起来。谁能够知道,这样的大汉奸,却能够写出这样的爱国诗?历史就是和我们开了这样一个大大的玩笑,也佐证 “有德者不必有言”的正确性,质疑了“文如其人”的正确性。
在生活中,你能分辨言行一致、或心口不一的人吗?怎样才能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2、蒙牛乳业这两年通过成功的事件营销,行业地位逐渐建立起来了。但当年牛根生和同事们创立的过程却是九死一生,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而且,其中大多数困难还是竞争对手人为制造出来的。所以,在采取什么竞争哲学这个问题上,牛根生应该是很有发言权的。他在阐述“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的座右铭时,讲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话:
“其实就是‟与自己较劲‟!发生任何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改变自己容易,改变别人难。假使矛盾双方的责任各占50%,那么,你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当你主动改变后,你会发现,对方也会跟着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不是同比例的,往往你改变10%后,他会改变30%,真所谓‟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万一你改变了50%以后,对方还是一点不变,怎么办呢?你还是要坚持‟与自己较劲‟,因为95%的情形不是这样的。当你无数次地‟与自己较劲‟后,回头再看,大数定律的效能就显现出来了:你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了世界!”(《人力资本》)
这不仅仅是不主动做坏事,而且是主动让步,近于主动做好事了,牛根生这个说法,其实是对以直报怨或以德抱怨战略的最好注解。每天抱怨自己的经营环境恶劣,以至于无法让他们在经营中保持基本的诚信原则的人潜心读一读蒙牛创业的历史,应该会有所启示。
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以直报怨”或“以德抱怨”,宽容地对待别人?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二)《论语·卫灵公》(四则之1、2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教诲,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2.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培养学生 “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守信”等各方面的美德。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由于孔子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含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它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通“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孔子说:可以跟他交谈而不跟他交谈,这是失去了可以交谈的人。不可以跟他交谈而跟他交谈,这是浪费言词。明智的人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2、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呢?
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重仁义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这关系到个人的修养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当生与义矛盾时,孟子也说要“舍生取义”,对“杀身成仁”你是怎样看的?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孔子说:可以对一个人直言不讳,那人便是自己的朋友。如果看到他发生错误,宁可对他下一个警告,即使他现在因此对自己不谅解都可以,但等到他失败了,就会想到我对他说的话是有益的,那就是对得起人。你能做到“不失人吗”? 从人生经验中知道,朋友之间这样,在家庭中亲人之间也是这样,正在对方不如意的时候,去提出问题来谈,谈了也是白谈,这是时机不对。所以,人与人之间,说话真难。学校里同学之间相处,经常会碰到这种事情。你能做到不失言吗?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二)《论语·卫灵公》(四则之3、4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教诲,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2.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培养学生 “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守信”等各方面的美德。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讲述《令狐荐贤》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唐宣宗教界时,令狐绹任宰相,他想向唐宣宗推荐李远,因为唐宣宗听了别人的话,死活也不答应。令狐绹认定李远有真才实学,对宣宗说:“我们不能因为谁言辞动听而提拔他,也不能因为一句话埋没了人才啊!”唐宣宗连连点头,李远去了杭州后,果然把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什么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听了花言巧语就上当,更不能因为一句话埋没了人才。
孔子认为,在评价和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只是看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孔子最初对人是听到人家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但是后来,他从弟子宰予白天睡懒觉这件事上认识到这种看法的偏颇,于是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认为,对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观其行”,也就是要考察人的实际行为。
历史上“以言举人”结果却坏了大事的例子很多,比如战国时的赵孝成王以言取人,任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活埋。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素有知人之名,但也同样犯了以言取人的毛病,用了言过其实、不懂实战的马谡当大将,结果失了街亭,最后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孔子所说的“以言取人,失之宰予”,这句话是千古以来言语虽简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3、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有价值的言论。”
4、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什么是君子呢?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孔子认为,他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他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凡是有建设性的语言,不管是什么人的,都应当采用。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其实,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本章中,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是需要首先做到的。思想品德修养也是一样。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熏陶,潜移默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在无形在得到提高。
其实,这也正是《颜渊》篇里曾子说君子“以友辅仁”的道理。从另一个角度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选择交往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对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提问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如颜渊问仁,孔子说:“为仁由己”;仲弓问仁。则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颜渊、仲弓、子路等人的性格、经历,想一想孔子为什么要对“为仁”这个问题做不同的解释。
六、引导实践,拓展延伸
1、你是如何“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
2、课外阅读《论语》,积累关于君子之德的言论,看看那些是自己应当具备的美德。⑴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⑵子曰:“躬①自厚②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①躬:这里解释为亲自、自身的意思。②厚:忠厚、厚道。【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评析】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⑶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都达不到义的标准,专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⑷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⑸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1)矜:音jīn,庄重的意思。【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⑹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三)《论语·季氏》(四则之1、2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交益友与损友的利害关系。2.明确何谓有益的乐趣,何谓有害的乐趣。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好的孩子们在一起,攀比的不是梳妆打扮,吃喝玩乐,而是成绩,大家暗中较劲,你追我赶,看了就叫人舒心。且不要说恶友,即使交上一个不对路的朋友,麻烦也就接踵而至。初中的孩子,世界观尚未形成,这种年龄的孩子尤其有逆反心理,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父母的话很难听进去。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家庭环境、生活习惯,不同审美观点、生活情趣,不同处世原则,不同学习态度的朋友,便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重视交友,就是传统的文化也非常重视交友的重要。俗话说:“鱼有鱼伙,虾有虾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十分重视交友的选择。孟母三迁接芳邻,是重视孩子耳濡目染的教育典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理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③,友善柔④,友便佞⑤,损矣。”
【注释】 ①损:损害。②谅:信实。③便辟:阿谀奉承。④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⑤便佞:花言巧语。
2、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注释】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乐。佚:同“逸”。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2、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人生不可无友,交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该交怎样的朋友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交友问学的快乐。“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不能与忠信不好的人交朋友。交友的快乐,择友的慎重,孔子都已反复告诫。本章又告诫我们“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帮助你成就仁德,直者能正言直谏,“以友辅仁”,谅,诚信。诚信的朋友是你的依靠,谅者能忠信不欺,“信则人任焉”。见闻广博的朋友,讨论学问帮助你获取知识和智慧,多闻者能识政治之要,“以文会友”。朱熹说:“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便辟”,便,偏也;辟,偏也。偏爱,偏嗜,偏好,凡事偏颇,不公正,不正直,不能修身者。《大学》说:“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亩之硕。”因亲爱而偏私,因贱恶而偏恶,因畏敬而偏敬,因同情而偏怜,因傲慢而偏激,一言以蔽之,“便辟”之谓。善柔,善于柔媚,谄媚,阿谀逢承,巴结讨好,向则不若,前则谩之。“工于媚悦而不谅”。“便佞”,便言,巧言,便佞但能品辩,非有学问,与多闻相反,“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
2、人生须有快乐,人们对于快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养成自己的快乐观呢?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去寻找快乐。可越过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一位农夫告诉他:“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着这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当然不快乐!于是富翁用钱财接济穷人,慈悲为怀。人生的快乐在于懂得选择与放弃,如果总是抓住一些无谓的东西,只会是负担。只要你心无挂碍,心胸豁达,有一颗理解和宽容的心,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我们应怎样培养“道人之善”的乐趣? “乐道人之善”,喜欢讲人家的好处,优点。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点,也很难做到的,有正反面,暂时不去讨论它。一般人喜欢批评人家的坏处,是普遍的现象,尤其中华民族性,喜欢对人问长问短,像调查户口一样,太关心人,很多外国来的同学就不习惯,觉得你在妨碍他的自由。这有一个故事,有个法国学生,我曾经问他,在法国是不是有许多女孩子,被劫持到中东卖作女奴?他说确实有这种事,每年都有很多女孩子被卖到中东去,都是十几岁的女孩子,他们晚上在街上走,后面常会突然跑出一个人,将女孩一掳就抢走了。我问他这情形如被别人看见怎么办,他说:老师这句话问对了,我初到中国来的时候,所不喜欢的事,现在很习惯:中国人在街头讲话多站片刻,就有第三者围拢来打听是什么事,一只死老鼠会有一大堆人围着看,西方人没有这一套,各走各的路,你们两人打架是你们的自由,与别人无关,所以女孩子被抢走,是他们两人的事,别人不知道这两人干什么,根本不管就走了。我再问他:你们的治安人员呢?他说,过去中国有句成语,什么“天下乌鸦……”。我笑了不接他的下文。这是真实的事,我们讲到中国人这许多习惯,人与人之间一碰到就谈论别人,这就是乐道人之恶,这就要讲到以前我们必读的两本书,一本是《太上感应篇》,一本是《文昌帝君阴文》,这两本书,中国过去读书人,为了功名,第一要隐恶扬善。朋友有错误,要关起门来劝,在外面总是替人掩盖丑恶的事,这是道德。但是只是过去争取功名的教条,人的习惯并不是这样,而是喜欢道人之恶。所以应该培养道人之善的乐趣。尤其朋友之间,谁无短处?但要多讲别人的长处,宋代的名宰相王曾就能作到。“扬善公庭,规过私室”。是必要的修养。一个成功的人物,在修养上自有他的长处,就是现在数十年来,看到各界成功的朋友,都各有他们的长处。所以这一节提出道人之善,是真正的好处。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孔子曰:“乐多贤友”,你是否以交了贤明朋友为快乐?读读房龙著的《与世界伟人谈心》,谈谈你是否经常与古往今来的为人谈心?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三)《论语·季氏》(四则之3、4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君子有三戒。2.明确没有私心是孔子教育的真谛。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于丹女士说: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去用理性的侵绳去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使人生更有意义,使社会更加和谐。孔子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对人慎戒,生命的成长虽是连续不断的历程,但呈现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与危机,惟有透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1、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注释】陈亢,字子禽,是孔子弟子。伯鱼,名鲤,孔子之子。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2、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孔鲤)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我父亲独自站在院子里,我“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这叫“趋”。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快步从庭院里走过),父亲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院子里,我快步从院子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行事。”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陈亢对同是学生的老师儿子孔鲤有所羡慕,理所当然,于是侧面向孔鲤了解孔子在家中是否为他开小灶,而孔鲤回答的也同样听老师说过,但陈亢没有失望,反而能“问一得三”。知道老师表理如
一、言行一致,对学生一视同仁,并未因孔鲤是自己的儿子而留有私心。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思想文化意识的并存。再读孔子的三戒,有什么现实意义?
窗子打开了,什么都会飞进来。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非孔子时代了,说到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都已被刻上了时代的烙印。
青春年少,如水中浮萍,一切都还没有定根,对于人生的把握还不具备完全能力。理想、幻想、梦想、甚至是瞎想,我们都曾有过,也都或多或少犯过一些错误。更有一些失足青少年,因为“色”被判刑,因为“斗”而漠视生命;因为“贪”而铤而走险,可以说,由于年少,受太多的影响和局限,一切皆有可能。
人到中年,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些急噪,但是对于人生的把握还不能达到十全十美。婚外恋者,多少有点“色”的成分;腐化堕落者,不能不说没有“贪”的本质;不惜一切实现欲望者,更有“斗”的品性。与年少相比,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
步如老年,可谓“离天远、隔土近了”。本已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此境界的有些老人,却觉得世界如此不公不平。诸如“以前的政策硬,身体也硬,不敢“色”;现在的政策软,身体也软,“色不了”此类的言论和“59”现象,从他们一声声的叹息中,不难看出人生的许多“遗憾”,这能逃脱“色、斗、贪”的嫌疑和心灵轨迹么?
其实,孔子所谓的“色、斗、贪”归根结底是两个字---欲望。一个人,因欲望生“色”,因欲望好“斗”,因欲望而“贪”。孔子的三个阶段的三个告戒,有着其侧重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依据人的特性而提出的,洞察我们的一生,已经不能简单的将其定位于哪个特质阶段了,更不能简单的根据这些特质而去只注意些什么,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用理性去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野马,使人生更有意义,使社会更加和谐。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人生活在社会里,无欲无求似不可能,但怎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绪呢?
中医教导人们的做法是„恬淡虚无‟。„恬淡‟是指内心安静,„虚无‟是指心无杂念。唯其心无杂念,心里安静,抛开一切超越现实的想法,少欲不贪,方能„皆得所愿‟,满足比较实际的心理需求,所以应避免急躁、烦恼、焦虑、紧张、激动、不满、厌恶等不良的情结。孔子曾提出的人生三戒可作为„恬淡虚无‟的处世良方了。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事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陌生的,只有通过家人和老师来教育,他们才会认识事物。你告诉他这是什么,他便认识了什么,不会故意认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有些人站在这山,发现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一天。有些人为名、为利、为美色绞尽脑汁,活的很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老年人的。步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下来,许多人都能认真反省自己的大半生,忙忙碌碌,最后得到了什么?有些人实现了理想,却失去了健康;有些人积累了财富,却失去了诚信。
记得有一句箴言: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现实中的“人”因其尚在中途,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命中的自然欲望的操纵。“欲”使其生命的能自动的顺着动物界生存竞争的积习所形成的心理定势流淌。而为仁的功夫就在于逐步化解这一定势并拨转能之流向,因势利导,使其升华为人的强烈的动力。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诗礼传家》讲了“庭训”的来历。后来,“庭训”专指父亲的教诲。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有时也泛指家庭教育。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你读过知道哪些关于庭训家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耳熟能详。
曾子杀彘: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哭闹。她说:“你回去,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从集市回来,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制止说:“只是跟孩子的戏言嘛。”曾子说:“不能对孩子戏言啊。孩子什么都不懂,他是向父母学习的,听父母的教导的。今天你欺骗他,是教导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孟母三迁: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接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开始时,他们住在墓地旁边。有一次,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都留有家训。还有许多形式的家书、教子诗等。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与美德,被不厌其烦的叮咛后世子孙。
北齐士族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也希望子弟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于是写下洋洋洒洒二十篇,约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这本家训在其后的一千三、四百年间传诵不息,被后世尊为家训之祖。颜之推的苦心没有白费,颜家子孙果然争气。他的孙子颜师古是唐朝注《汉书》的大学问家,五世孙又出了誉满书林的颜真卿和著名政治家颜杲卿。
“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
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训》中指出:“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意思是说,有德的人虽然年龄比我小,我也会尊敬他;不肖的人,虽年龄比我大,我也必定疏远他。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对德的重视程度。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
朱熹进一步指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意思是指善事多么小也要积极去做,恶事多么小也不能去做。不要以为自己曾经做过善事而忽视小恶,就不拘小节。忽视小恶,让其存在和发展,就会变成大恶。不拘小节也会发展至变节;注意小节,细心修养,才能达到高风亮节。清朝时期曾任大理寺卿的王昶在家规里也告诫子弟:见利不能忘义,不能产生贪心;对待别人,不能产生漠视心、欺诓心、徇情心,更不能产生自私自利占便宜心;待人要宅心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家训中首先强调的是“修身”,其次是“齐家”,包括与老人、孩子、妻子、兄弟、仆人的相处之道。再外围是“睦族”,旁及个人在庞大家族中的本分。出了亲族的范围后,为官之道,志在君国,也是家训中念念不敢忘的。也就是儒家经典《大学》里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从内容上看,各家家训中讲孝道的篇章极多,还不厌其烦的列举各项实践细节。家训中一再训诫,取得功名的子孙要分外谦卑感谢,因为若没有祖先德泽庇荫,哪轮得到你有今天这份侥幸?同样道理,子孙努力奋发,为的不是彰显个人价值,而是光宗耀祖;多做善事,则是“积德以遗子孙”。
家训中份量排名其次的,要算“勤俭”二字了。宋朝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就是一篇经典名作。在这篇家训中,司马光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怎么幸运的家族,都不可能每一世都做大官,何况落拓不羁的世家子最容易败坏先人家业,因此骄奢习气是绝对要不得的。
“一粟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传诵很广的两句话,全篇训诫的也是“勤俭”二字。
虽然强调“勤俭”,不过许多家训中可并不赞成“遗厚财给后世子孙”。相反的,他们认为这样有害无益,因为子孙“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司马光对此说道:“难道圣人就不管子孙的贫困了吗?过去那些圣贤留给子孙的是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
家训中再强调的一点就是“恭默”――谨言慎行,宽厚忍让,不招摇惹事。像诸葛亮《诫子书》强调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点出儒者最向往的崇高境界。最戒慎恐惧的,则是子孙骄傲怠慢,好勇斗狠,结果招人嫉恨,甚至惹祸上身,罪殃家门。恭默的德性,还可以表现在慎交友上,富家子弟唯恐交上酒肉朋友,不要和奸佞之人、刻薄之人、行为怪诞之人交往,以致沾染不良习气,等等。众多家训中,“修齐之道”谈得多,勉学读书的篇章反倒不算最多。这些自己有着赫赫功名的写训者,在家训中却常劝子孙不必介意功名,反而视“耕读传家”为理想目标。
读圣贤书的目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并非是为了做官富贵。颜之推在“教子”篇里提到,齐朝有一个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孩子讲鲜卑语和弹琵琶,还很得意孩子能“伏事公卿,无不宠爱”,颜之推对此表示深恶痛绝。
清朝石成金写的《传家宝全集》也说到,如果把子孙教成“希图前程,指望富贵”的人,结果当了官贪赃坏法,弄到家破身亡,遗累父祖,这可不是子孙不肖,而是父母当初教得差了。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四)《论语·阳货》(三则之1)
目标定向: 积累文言词语,2 归纳析孔子及其弟子有关观点; 能结合实际,对孔子观点作出自己的评析。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同学们谁知道“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示例“~”?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示例“~”?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评析】阳货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贼臣子”,孔子不愿意与其交往,更不愿意去他手下做官。但是却屈于礼制的要求,不得不在接到阳货送来的礼物之后回拜他。可见这样的礼制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孔子明明知道这是阳货的计策,还要去,是为不明智。孔子内心根本就不想去见阳货,所以故意选择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这样种行为本身是不诚实,是一种虚伪。“邦无道则不仕”是孔子学术的一个重大原则,可是面对阳货对这一原则的批判,孔子居然被驳斥得哑口无言,连声称是,可见,孔子主张的这一原则是多么软弱无力。事实上,从孔子为管仲的行为辩护,以及孔子面对弟子的反对和质疑还要坚持去为谋反的公山弗扰的手下去做官,都可以看出孔子对“邦无道则不仕”这一原则,是自相矛盾的。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由孔子的观点我们亦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作为个人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水准的思想则可,要想作为治国安邦的思想,也许以前曾经有效过,但是在今天,是已经完全落伍和不适用了。
六、拓展延伸 丰厚文化底蕴 “《诗》三百首”为什么可以“一言以蔽之”? 孔子认为“好学”者必须具备哪两点?为什么颜回死了,孔子就说没有了“好学”者? 3 孔子说“诵《诗》三百”“虽多,亦奚以为”其实质是在强调什么? 4 陈亢为什么要质问孔子的儿子伯鱼? 伯鱼的回答说明了除了说明孔子强调学诗学礼的重要性外,还是说明了什么? 6 陈亢为什么而“喜”,这个“喜”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割鸡焉用牛刀”是一个比喻,那么其中的“鸡”和“牛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这话原本是谁说的?它与上一段是怎样关联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强调突出什么?它对社会发展将产生怎样影响?)9 孔子最后说这句话时应该是怎样的神态?子游和其他同学又应该是怎样的情状? 10 “六言”是指哪六种品德? 11 说这“六蔽”其用意是强调什么? 学诗对于自己有什么好处?对于做人又有什么意义?至少也有什么作用? 孔子告诫儿子如果不学《周南》《召南》,就“犹正墙面而立”,这个比喻是要说明什么? 14 子游为什么瞧不起子夏的学生弟子?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观与孔子与什么关系? 15 子夏为什么又说子游的话是错误的?他与子游的分歧点在什么地方?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四)《论语·阳货》(三则之2)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恭、宽、信、敏、惠的儒家思想。2.明确孔子教育的真谛。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于丹女士说: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去用理性的侵绳去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使人生更有意义,使社会更加和谐。孔子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对人慎戒,生命的成长虽是连续不断的历程,但呈现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与危机,惟有透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理解恭、宽、信、敏、惠的含义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评析】“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些确实都是人类的美德,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具备这些自然好。但是如果认为具备了这些美德就一定能有怎样的好处,那就不很妥当了,甚至也是非常靠不住的。比如,一个人庄重固然可以避免受到庄重的人侮辱,但却不一定能避免受到不庄重的人的侮辱。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一个人诚信,自然会比不诚信的人优先受到任用,但是诚信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仅仅做到诚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被任用的要求的,被任用的主要因素还是要有才能。至于做到慈惠,原本是做人的本份,如果是为了方便使唤人才去故意慈惠,那未免失去了慈惠的本意。
六、拓展延伸
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四)《论语·阳货》(三则之3)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孝的儒家思想。2.明确孔子教育的真谛。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我们提倡爱的回报,古人讲善有善报,看看孔子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译文:
宰我问:“三年守孝期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行礼,礼必坏;三年不奏乐,乐必崩。陈谷吃完,新谷又长,钻木取火的老方法也该改一改了,守孝一年就够了。”孔子说:“三年内吃香饭,穿锦衣,你心安吗?“心安。“你心安你就做吧。君子守孝,吃鱼肉不香,听音乐不乐,住豪宅不安,所以不做,现在你心安,那么你就做吧。”宰我走后,孔子说:“宰我真不仁德,婴儿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期。难道他没得到过父母三年的怀抱之爱吗?” 重点字词:
期(一词多意)女(通假字)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母的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仁。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只有仁发于心,则行才能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虚文。既然是虚文,当然就可以随意改动,也可以随意废弃了。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五、拓展延伸 的确,为人而不仁,如何能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
毫无疑问,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显然超越礼而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八佾》如下一段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曰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二、《诗经·卫风·淇奥》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2.明确君子的真正内涵。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重视交友,就是传统的文化也非常重视交友的重要。俗话说:“鱼有鱼伙,虾有虾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十分重视交友的选择。君子只叫淡入水,君子坦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下面走进君子形象。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
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
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
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翻译原文
看那淇水河湾,翠竹挺立修长。有位美貌君子,骨器象牙切磋,翠玉奇石琢磨。气宇庄重轩昂,举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如何能不想他!
看那淇水河湾,翠竹青青葱葱。有位美貌君子,耳嵌美珠似银,帽缝宝石如星。气宇庄重轩昂,举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如何能不想他!
看那淇水河湾,翠竹聚合竞茂。有位美貌君子,好似金银璀璨,有如圭璧温润。气宇旷达宏大,倚乘卿士华车。妙语如珠活跃,十分体贴温和!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人生不可无友,交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该交怎样的朋友呢?
2、君子具有哪些内涵?
3、描述一下心目中君子的形象?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1、诗人要赞美君子。却先咏叹翠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体会比、兴手法的作用。
3、背诵全文。
《易经·系辞》二则
(一)书不尽言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欣赏艺术作品的教诲。2.明确书不尽言真正内涵。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供资料,入境生趣 《易经》也叫《周易》、《易》,有人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易》在夏朝名为《连山》、在商朝名为《归藏》,周朝才叫做《周易》。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于《易经》。《易经》这本书,在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有几句名言可以形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最该最高的思想,四书五经等一切中华文化思想,都来自于《易经》。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之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翻译原文
孔子说:“书是不能完全表达作者所要讲的话,言语是不能完全表达我们的心意的。”那么圣人的心境,难道就不能被了解了吗?孔子说:“圣人设立卦象来说明未能完全表达的心意,设置六十四卦以竭尽宇宙万事万物的情态,有用卦辞来说清语言无法表达的思想,并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再加以鼓励激扬来收到神奇奥妙的作用。”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你怎样理解“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2、应怎样欣赏艺术作品?
3、应怎样创作艺术作品?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1、举例阐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含义。
2、背诵全文。
传统文化:《墨子·染于苍则苍》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让学生明白“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道理。2.明确空间环境对人也很重要。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性格。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让同学们说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引入课文。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①变。五入必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②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加点字:①亦:也。
②慎:慎重,谨慎。
翻译:
墨子先生见到染丝时感叹道:“在青色中染就是青色,在黄色中染就是黄色。所放入的颜色变了,它的颜色也就变了。将丝绦放入五种颜色(的染缸中),最后就是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不仅仅是染丝有这种情况,国家也有如染丝一样。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我们不能盲目跟随别人,凡事都应该经过慎重考虑。不可人云亦云,亲近品德修养不高的人,这样只会玷污了自身的心性。
染丝的意思:将丝染色。喻受人熏陶感化。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如何理解“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的意思不仅仅染丝如此,做人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和“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旧日的蒙痒中,则是告诫孩子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要孩子们保持素白的心里,学善,则日趋高明,学恶,则日趋下流。类似的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不要由纯洁而变成形形色色,从而希望孩子们要抱持一颗赤子之心。反法反刑 “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反法也。”议曰:《道德经》云: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贾谊云: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又云: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少匕乖分也。“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次暴。反刑也。”解释这是讲法治的道理,每个人处处规矩,每人都有他的守则或范围,这本来很好,可是毛病也出在这里,正如《道德经》上说的:一个社会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法令规定越繁,空隙漏洞毛病愈大,历史上秦始皇的法令那么严密,还是有人起来革命。汉高祖一打进咸阳,把秦始皇的法令全部废了,约法三章,只有三项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很简单的三条,老百姓就服了他,所以贾谊也说,法令越严密,犯法的人也越多起来,有的人要做坏事之前,先去找法令的漏洞做根据,做出来的坏事就变成合法的,法律不能制裁他。法规定了,有时反而容易作假,真正会犯法的人,都是懂法的,法令对这种人毫无办法,这就是乖分。而刑与法不同,刑是杀人,或拘留人,或处罚人,给人精神上、肉体上一种痛苦的处罚。这是以刑树威,进而遏阻那些不守法的人。但是执行的人,会滥用刑法来欺负别人,有时好人也会受到刑法惩罚的痛苦,这便是刑的反作用。至于反法反刑其实就是墨子的“非攻”思想,“非攻”反映了墨家学派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的和平愿望,那反法反刑就是同时表现了墨子“非攻”和“兼爱”的思想咯。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环境能改变人的性格,你对自己环境满意吗?
学生自由讨论。适应环境:我们不能让社会去适应我们,而是我们去适应社会啊,如果你想要做出成绩,如果你想要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那么学会去适应,我想你应该听说过适者生存这句话吧,你不可能靠你的个性活一辈子的,李白够有个性的但是仕途却是很不如意啊,如果你想要像他一样,那么你可以继续保持你的个性,但是,如果你想要作出不一样的成绩,就要学会去适应整个的大环境,这是大势所趋啦,有的时候个性强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啦,希望同学们好好考虑哦!
保有自己的个性:这是考入北中学生给我的信,今天听到有同学说我是个内向的人,我无语。记得在四中的时候,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个没有烦恼,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不管是谁,只要看到我那天真无暇的笑就能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以前我在四中是个活跃分子,班上的活动我一般都会参加,特别是英语情景表演,我的表演次次都能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和英语老师赞许的目光。记得去年我还被凭为了“最佳女主角”,奖品是英语老师从西安带来的剪纸。因为这个,我兴奋了好几天。现在可好,居然有人说我内向。仔细想想,这句话说的也没错,我在这边好象从来没有真正的放开过。下课的时候不喜欢找同学聊天,总是一个人呆在自己的位子上做自己的事情。我真的没有办法和他们打打闹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能是我比以前成熟了一些吧,可是每次回到四中,我又会变得和以前一样,活蹦乱跳,一刻也停不下来。所以我只能说,是这边的环境改变了我的性格,这里是一个令我感到陌生的地方。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想一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个观点和孔子的“益者三友”的观点有哪些相同之处?
第二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大学》教案
(2009-11-08 16:56:28)转载
标签: 分类: 传统文化教案
宗教 《大学》 《四书集注》 朱熹 中国 教育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中庸》教案
(2009-11-09 11:35:52)转载 标签: 分类: 传统文化教案
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三、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四、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五、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六、知识延伸: 《中庸》名言积累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论语》教案
(2009-11-09 11:33:38)转载 标签: 分类: 传统文化教案
教育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教师讲述孔子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及时点评:
(一)孔子带着弟子去齐国。路上听见有哭声。孔子对弟子说,这人的哭声不像是家里死人。上前问哭者。哭者说,我从小就好学,游遍列国后返回家乡,可双亲已经过世。往而不来着,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说罢哭者就跳河自杀了。孔子对弟子们说,小子们记住此事,要引以为戒。从那以后,孔子的弟子告辞归家的达人数到30%。
(二)孔子带弟子去郑国推销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与弟子失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东门外。有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如丧家犬一样失意不得志。子贡将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又叹了口气说,他表述的形状未必准确,可我的神色确实是象丧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
(三)孔子东游路上,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太阳在早晨象车子的顶篷那样大,而中午则象盘子那样小。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凉快,而中午热。孔子也不能判断谁说得对。两个小孩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四)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
(五)鲁国以前有条政策,是说如果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发现有鲁国的奴隶的话,那就帮他赎身,然后回鲁国找国家报销.一天,子路帮个鲁国奴隶赎身后,就说不要国家报销.然后人们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是孔子却把子路找来骂了一顿,说他应该找国家报销.子路不解,说那样就不是高尚品格的表现了.孔子说:你这样做的确能显示你的品德高尚.但是你有没想到,如果以后再有人帮奴隶赎身,就会有顾忌:若不找国家报销,就能显示品格高尚,但是自己的钱没了还是很心痛.如果找国家报销,那就显得自己品德不高尚了.那在进退两难时候会则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奴隶就不帮他赎身,当作没看见,就不会有进退两难的困难了.但是奴隶就不会被拯救,更多的奴隶会继续处于苦难当中.所以你应该去报销.(六)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评价孔子的言行和观点?从古至今人们对孔子有哪些评价?
五、布置作业:
1、认真背诵《论语》中的精彩片段。
2、根据对孔子的了解,写一篇和孔子有关的人物传记以及一段颁给孔子的颁奖词。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教案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孟子》教案
2010-11-01 17:00:16| 分类: 【教学资料】 | 标签:孟子 孔子 乱世 论语 儒家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风和日丽《七年级传统文化之《孟子》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
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
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
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景介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
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
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
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活动)
六、作业:
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1.了解《戒子歆书》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向是沛县人,是刘邦的同父兄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是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先后担任过谏大夫、宗正、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他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有《新序》、《说苑》、《列女传》、《五经通义》、《刘中垒集》等著作传世。
二整体感知
刘向、刘歆这一对父子的相同之处如此之多,而相异之处也是这样巨大,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其一,虽然都是蒙受祖荫,加之天生聪颖,两个人都是少年得志,学问渊博,官运亨通,但刘向为人低调谦和,而刘歆则锋芒慑人;其二,学问上,刘向崇尚今文经学的《梁传》,而刘歆则是古文经学的代表,推崇古文《左传》;其三,刘向对汉家王朝忠心耿耿,誓死效忠,而刘歆则成为王莽篡汉的帮凶,成了刘汉王朝、宗族的罪人。以结局来看,二人虽然都成为学问大家,一代宗师,但刘向得以善终,而刘歆以73岁高龄国破家亡,被迫自尽。
这封家书是刘向于刘歆初登仕途、出任黄门郎时写的。“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这个警告可以说来得并非不及时。刘向还列举了春秋时代齐顷公的典故,来说明“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贺者在门,吊者在闾”的道理。告诫刘歆在“新拜皆谢,贵人叩头”之时,一定要谦虚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祸患。所谓“知子莫若父”,刘向应该是个目光精准的人了吧,但刘歆听进去了吗?
刘歆是个聪明人,不过,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屡遭挫折,扭曲了他的心态。他苦苦反思的结果不是要让自己做一个淡泊明志、潜心为学的人,而是决定不择手段谋求功名利禄。当时学者扬雄不愿与王莽同流合污,潜心著述,以至“家素贫”,“时人皆忽之”。刘歆劝扬雄说:“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一句话,把自己庸俗势利的腐臭气息暴露无遗。
三课外拓展
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要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58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
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都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四、小结
五、课外阅读
诸葛亮《诫子书》和司马光《训俭示康》。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入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
① 完成课后练习
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原文):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锹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译):宝元年间(宋仁宗),党项人(西夏)侵犯边塞,当时新招募的军队号称“万胜军”,没有经过什么战阵,一打仗就败北。狄青统军后,一天,把“万胜军”的军旗换给“虎翼军”(是打仗的劲旅)用,命令这些老兵出战。党项人望见军旗有“万胜军”字号,很不以为然,全军一直冲过来,被久经战阵的“虎翼军”打败,全被歼灭殆尽。此外,狄青在泾原时,曾经遇到敌众我寡的阵仗,他想一定要以奇制胜,就提前告知军士全都扔掉弓弩,都执短兵器,下令军人听到第一次钲声就停止前进,听到第二声就严阵而假装要跑的样子,钲声一停马上大叫前冲,士卒就按他的号令去做。与敌人相遇,还没交战,钲声马上响起,士兵都停止不动;第二声钲音响起,士卒都往后退。党项人大笑,互相说:“谁说狄天使(对狄青的畏称)勇敢啊?”钲声停止后,士兵突然冲前,西夏兵大敌,互相践踏死亡的不可胜计--《祖逖传》译文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揽书记,该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谋,是以少长咸宗之。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遂克谯城。逖镇雍丘,数遣军要截石勒,勒屯戍渐蹙。勒又遣精骑万人距逖,复为逖所破,勒镇戍归附者甚多。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
逖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百姓感悦。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使成皋县修逖母墓,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晋书·祖逖传》)
【译文】
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人。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他性格豁达,不修习仪表。但他轻视财物看重义气,为人慷慨有气节,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们都很敬重他。后来他就博揽群书,多涉猎古今史实,见到他的人都说他有治国的才干。他与司空刘琨同任司州主薄,两人志趣相投,共卧就寝。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 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比及京城洛阳发生变乱,祖逖率领亲族数百家避难到淮河、泗水地区,他用自己所乘坐的车马收载一同逃难的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与大家共同分享,祖逖很有计谋,因此老少都以他为首。到达泗口后,晋元帝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祖逖因为西晋政权遭颠覆,常常怀有振兴复国的大志。当时晋元帝正在拓展平定江南地区,无暇北伐,祖逖就进言,元帝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并提供可供一千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布匹,但不提供盔甲武器,让他自己招募士兵。祖逖就带领着先前同流亡来的部属几百户乡亲一起渡过长江,船到江心,他用船桨敲击着发誓说:“我不能扫平中原而再来渡过这条江的话,就像大江流逝不能复反。”他言辞形容慷慨壮烈,大家都为之慨叹。
祖逖屯兵江阴,发起冶炼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两千多新兵,然后进发,随后攻克了谯城。祖逖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军队拦截石勒部属,石勒屯兵戍守的地盘日渐狭小。石勒又派遣一万精锐骑兵来抗拒祖逖,再次被祖逖打败。石勒手下镇守戍卫的士兵归附祖逖的很多。祖逖亲爱众人礼贤下士,即使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都以恩礼相待。因此黄河以南地区都成了晋朝的土地。
祖逖自己生活俭朴,奖励督促农业生产,自我节省尽量资助他人,不积蓄私有财产,他的子弟辈从事农耕打柴。他又为死者收葬枯骨,百姓感动高兴。石勒不敢出兵到黄河以南,命人在成皋县修祖逖母亲的坟墓,并写信给祖逖,请求互通使节和互市贸易。祖逖不回书信,但听任双方互市,获利十倍,因而官方、私家都富足起来。兵马日益强壮。
第三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大学》选读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 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第2课《中庸》选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三、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四、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
“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五、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六、知识延伸:
《中庸》名言积累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第3课《论语》选读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教师讲述孔子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及时点评:
(一)孔子带着弟子去齐国。路上听见有哭声。孔子对弟子说,这人的哭声不像是家里死人。上前问哭者。哭者说,我从小就好学,游遍列国后返回家乡,可双亲已经过世。往而不来着,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说罢哭者就跳河自杀了。孔子对弟子们说,小子们记住此事,要引以为戒。从那以后,孔子的弟子告辞归家的达人数到30%。
(二)孔子带弟子去郑国推销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与弟子失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东门外。有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如丧家犬一样失意不得志。子贡将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又叹了口气说,他表述的形状未必准确,可我的神色确实是象丧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
(三)孔子东游路上,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太阳在早晨象车子的顶篷那样大,而中午则象盘子那样小。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凉快,而中午热。孔子也不能判断谁说得对。两个小孩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四)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
(五)鲁国以前有条政策,是说如果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发现有鲁国的奴隶的话,那就帮他赎身,然后回鲁国找国家报销.一天,子路帮个鲁国奴隶赎身后,就说不要国家报销.然后人们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是孔子却把子路找来骂了一顿,说他应该找国家报销.子路不解,说那样就不是高尚品格的表现了.孔子说:你这样做的确能显示你的品德高尚.但是你有没想到,如果以后再有人帮奴隶赎身,就会有顾忌:若不找国家报销,就能显示品格高尚,但是自己的钱没了还是很心痛.如果找国家报销,那就显得自己品德不高尚了.那在进退两难时候会则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奴隶就不帮他赎身,当作没看见,就不会有进退两难的困难了.但是奴隶就不会被拯救,更多的奴隶会继续处于苦难当中.所以你应该去报销.(六)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评价孔子的言行和观点?从古至今人们对孔子有哪些评价?
五、布置作业:
1、认真背诵《论语》中的精彩片段。
2、根据对孔子的了解,写一篇和孔子有关的人物传记以及一段颁给孔子的颁奖词。
第4课《孟子》选读
教学目的: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景介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
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活动)
六、作业:
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第5课 戒子歆书
教学目标: 1.了解《戒子歆书》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向是沛县人,是刘邦的同父兄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是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先后担任过谏大夫、宗正、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他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有《新序》、《说苑》、《列女传》、《五经通义》、《刘中垒集》等著作传世。
二整体感知
刘向、刘歆这一对父子的相同之处如此之多,而相异之处也是这样巨大,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其一,虽然都是蒙受祖荫,加之天生聪颖,两个人都是少年得志,学问渊博,官运亨通,但刘向为人低调谦和,而刘歆则锋芒慑人;其二,学问上,刘向崇尚今文经学的《梁传》,而刘歆则是古文经学的代表,推崇古文《左传》;其三,刘向对汉家王朝忠心耿耿,誓死效忠,而刘歆则成为王莽篡汉的帮凶,成了刘汉王朝、宗族的罪人。以结局来看,二人虽然都成为学问大家,一代宗师,但刘向得以善终,而刘歆以73岁高龄国破家亡,被迫自尽。
这封家书是刘向于刘歆初登仕途、出任黄门郎时写的。“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这个警告可以说来得并非不及时。刘向还列举了春秋时代齐顷公的典故,来说明“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贺者在门,吊者在闾”的道理。告诫刘歆在“新拜皆谢,贵人叩头”之时,一定要谦虚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祸患。所谓“知子莫若父”,刘向应该是个目光精准的人了吧,但刘歆听进去了吗?
刘歆是个聪明人,不过,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屡遭挫折,扭曲了他的心态。他苦苦反思的结果不是要让自己做一个淡泊明志、潜心为学的人,而是决定不择手段谋求功名利禄。当时学者扬雄不愿与王莽同流合污,潜心著述,以至“家素贫”,“时人皆忽之”。刘歆劝扬雄说:“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一句话,把自己庸俗势利的腐臭气息暴露无遗。
三课外拓展
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要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58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
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都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四、小结
五、课外阅读
诸葛亮《诫子书》和司马光《训俭示康》。
6.《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身无长物》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桓子野吹笛》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身无长物》选自“言语”一门,《桓子野吹笛》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身无长物》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身无长物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身无长物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桓子野吹笛》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
①
完成课后练习
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7课 祖逖传(节选)
1.理清结构:
闻鸡起舞
年轻时胸怀大志
请缨北伐
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来源:中.考.资.源.网]
中流击楫
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的决心
2.语言特色:[来源:中.考.资.源.网]
《资治通鉴》体例严整,文笔简洁流畅,内容博大精深。人们可以从《资治通鉴》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经验。《祖逖》一文在语言运用上很好的体现出了简洁流畅的特色。[来源:中.考.资.源.网][来源:中.考.资.源.网]
3.把握重点:
本文主要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表现了晋朝爱国名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
第一段,闻鸡起舞,表现祖逖年轻时便胸怀大志。古人有迷信说法,认为半夜鸡鸣是恶之兆;祖逖认为半夜鸡鸣正可以令人觉醒,振奋精神,所以说“此非恶声也”。刘琨是祖逖的朋友,晋室渡江南迁后,任侍中太尉,一直坚守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因孤军无援,兵败遇害。
第二段,请缨北伐,表现祖逖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祖逖慷慨陈词,请求统军北伐,得到的却只有千人的军饷,连铠甲兵器都没有。胸怀收复中原大志的祖逖与“素无北伐之志”的司马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来源:中.考.资.源.网]
第三段,中流击楫,表现祖逖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的决心。请注意,祖逖不是率领晋军北伐的,他只带着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他的胆识和志气,实在不得不叫人佩服。
4.攻克难点:
参考译文
范阳郡的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寝室,半夜听到鸡叫,就用脚蹬醒刘琨,说:“这不是不祥之声!”于是二人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之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骁勇强健的人士,向司马睿进言说:“晋室之乱,由于皇族争权,自相残害,这使得匈奴等外族乘机进犯,毒害遍及中原。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然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奋发自励。大王如果能任命将领带兵出征,让像我这样的人统帅军队去收复中原,全国各地的豪杰一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司马睿一向没有北伐的决心,他让祖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一千人的军饷,布三千匹,不供给铠甲和兵器,让祖逖自己去招募士兵。
祖逖率领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渡江,船到江心,祖逖拍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于是在淮阴驻扎下来,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招募到二千多人,然后向北进发。
5.质询疑点:
祖逖认为晋王朝战乱不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来源:中.考.资.源.网]
由于皇族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戳中原。任命将帅出师北伐,激起沦陷区人民奋起反抗的斗志,赢得天下英豪的响应,定能取得北伐的成功。
主干知识1.tì
bù
xiāo dí
jùn kǎi mù
zhù
2.⑴因:于是,就。⑵既:已经。⑶素:从来,向来。⑷将:率领,带领。⑸诚:果真,果然。
3.⑴等到渡江之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⑵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然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奋发自励。⑶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
4.《资治通鉴》 编年
司马光
5.略
第8课
狄青为将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作品:《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沈括在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六百零九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参考译文:宝元年间(宋仁宗),党项人(西夏)侵犯边塞,当时新招募的军队号称“万胜军”,没有经过什么战阵,一打仗就败北。狄青统军后,一天,把“万胜军”的军旗换给“虎翼军”(是打仗的劲旅)用,命令这些老兵出战。党项人望见军旗有“万胜军”字号,很不以为然,全军一直冲过来,被久经战阵的“虎翼军”打败,全被歼灭殆尽。此外,狄青在泾原时,曾经遇到敌众我寡的阵仗,他想一定要以奇制胜,就提前告知军士全都扔掉弓弩,都执短兵器,下令军人听到第一次钲声就停止前进,听到第二声就严阵而假装要跑的样子,钲声一停马上大叫前冲,士卒就按他的号令去做。与敌人相遇,还没交战,钲声马上响起,士兵都停止不动;第二声钲音响起,士卒都往后退。党项人大笑,互相说:“谁说狄天使(对狄青的畏称)勇敢啊?”钲声停止后,士兵突然冲前,西夏兵大敌,互相践踏死亡的不可胜计。
第9课 丁一士 [学习目标]
1、阅读《丁一士》,能够复述课文。
2、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概括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独立创新地解读文言寓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课。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寓言《丁一士》。
(二)、检索文学常识(作者、作品、写作背景)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说说自己学过或读过的寓言。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复述课文大意
三:疏通文意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应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提出自己的不明白之处,互相讨论解决。
2、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3、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4、(三)、交流合作、质疑问难。
通过以上学习,你还有哪些困惑,试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思考:这则寓言分别通过什么内容揭示寓意?
四:拓展延伸
1、译文
乡里有个叫丁一士的人,矫健敏捷,勇武有力,又学了搏击、超高越远的本领。两三丈高的地方,可以轻捷地一跃而上;两三丈宽的地方,可以轻捷地一跃而过。„„
后来路过杜林镇,碰见一个朋友,邀请他到桥边酒店中喝酒。畅饮之后,一同站在河岸上。朋友说:
“你能跳过这河吗?”一士随即纵身一跃而过。朋友招呼他再过来,于是他又应声跳回来。脚刚踏上河岸,没想到河岸本来就快要崩塌了,靠近水边陡直的地方袭开了一道缝隙,一士没有看见,误踏在上面,河岸崩塌了二尺左右,一士也随着掉进河里,被水流冲了下去。一土历来不会游泳,只是一个劲儿从波浪中往上跳,跳起来有好几尺高,但他只能直着住上跳,而不能跳往旁边靠近河岸,最后仍然落到水里。这样反复跳了好几次,一士就精疲力竭,再也跳不起来,竟被淹死了。
大凡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有所倚恃更大了。自恃有钱财的人最终因为钱财败落,自恃有权势的人最终因为权势而败落,自恃机智的人最终因为机智而败落,自恃勇力的人最终因为勇力而败落。这是因为有所倚恃的人,常常敢去冒险的缘故。
2、改动寓言情节后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五:课堂检测
熟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可翩然越也
越:
(2)岸崩二尺许
许:
(3)素不习水
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
译:
3.作者年幼时见识的丁一士的本领是()(2分)
A、矫捷
B、多力
C、技击
D、超距 4.作者认为丁一士最终溺水而死的原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越过(2)左右(3)向来,一向(共6分。每个2分。)
2、.大凡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有所倚仗更大的了。(4分)
3、.D(2分)
4、.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3分)
第10课 《十三经》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三经是指哪13部儒家经典?
2.六经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讲究?有哪两种不同的排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儒家经典呢?
二、学习内容:
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在今天,“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状况的古籍还有很大价值。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
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
《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
《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
《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
《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三、拓展活动: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就是根据《诗经》中《蒹葭》一篇改编的。请你欣赏这首歌曲后,读读《蒹葭》一诗,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四、作业:搜集《诗经》的优秀诗篇,体味经典的魅力。
第11课
《二十四史 》
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2.知道二十四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它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此后又出现了二十多部纪传体史书,它们和《史记》并称“二十四史”。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二十四史”。
二 学习过程
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又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之一。我国民族有着忠实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使得我国在几千年来能够保存下大量的历史资料,史料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媲美的。这部《二十四史》,就是从汉武帝时起,到清朝乾隆年间止,经过历代史学家们编著积累而成的。
这套史书,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它不仅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而且还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的一部分真实生活情况;有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材料,更是触目皆是。
《二十四史》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它都是出自封建史学家之手,存在很多问题。从隋文帝杨坚禁止私人修史以后,史书的编写完全由官府掌握。朝廷设官修史,一般都由当朝宰相监修。因此,歌颂帝王的文治武功,抹煞人民的作用和成就,歪曲阶级斗争的事实真相,丑化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用封建道德标准来褒贬人物等,比比皆是。历代的封建王朝,都妄图用修史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二十四史》里的史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挑选过的,有的甚至经过歪曲和篡改。我们今天利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必须谨慎,要加以分析和批判。
【二十四史的形成历史】
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12.《资治通鉴》
教学目标:
1、掌握《资治通鉴》的作者,年代,体例
2、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故事难点: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三、写作背景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四、地位与作用
首先它建立了编年体通史的规模,重振编年史体,因编年体自《春秋左氏传》后,地位渐受断代史所挫。《资治通鉴》不单改善了编年体的组织,增加了编年史体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把断代编年体改为通史编年体,这实在是史学史上一大创举,其亦是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后世仿效者亦众,如南宋末年金屐祥作《资治通鉴》前编、李焘撰《续资治通鉴后编》、朱熹着《资治通鉴纲目》、清人徐干学编写《续资治通鉴后编》、最后有毕秋帆(毕沅)之《续资治通鉴》。
13.类书与《永乐大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类书的概念并自己搜索一些类书。
2.了解《永乐大典》的内容编纂过程和它的价值。
3.通过了解《永乐大典》的遭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百科全书为我们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其实,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开始编撰百科全书了。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些古代的百科全书的情况。
二学习新课
(一)类书
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以门类分的类书有二: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等;专收一类的如
《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分的类书,亦有二:齐句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之字,如《骈字类编》。
类书这一词在宋朝才出现,如宋太祖就喜欢看《太平御览》
(二)《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
说到《永乐大典》,不能不提到主持编纂这部典籍的两个大功臣:解缙和姚广孝。
解缙生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刚刚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很赏识他的才华,任用他主持过《太祖实录》和《列女传》的编纂。不过最让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经历。
姚广孝生于元元统三年(1335年),苏州长洲人,比解缙年长34岁。姚广孝14岁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道衍。姚广孝被明成祖朱棣请出来主持纂修《永乐大典》一则是因为解缙编纂的《文献大成》(《永乐大典》前身)还是遵循儒家正统,没有兼收佛道之书;另一则是朱棣听说建文帝隐姓埋名在佛寺中,要通过姚广孝主持《永乐大典》编纂的机会,拉拢佛道信徒,以找到建文帝,根绝后患。
解缙等人在明成祖的全力支援下,果然不负嘱托,成功编纂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前后编纂过两次,第一次编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由解缙、胡广、胡俨、杨 士奇等人负责,召集了147人,于次年完成了编纂工作。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再命姚广孝、解缙等人重纂,这次因为采选的书籍众多,参与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9人。
《永乐大典》完成后,明廷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人员数量现在已经无法统计了。
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人员的生活条件优裕,他们居住在离皇家藏书处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等地,由光禄寺早晚供给酒肴、茗果,还发给膏火费,官员参与编修的可以免朝,待遇十分优厚。当时有人就以“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来形容《永乐大典》编纂的盛况。
三 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从图书馆借阅,也可以上网查找一下《永乐大典》,翻阅一下其中的内容,了解它的卓越成就。
第四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二十四史”教案 2011-03-30 17:47 二十四史
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2.知道二十四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它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此后又出现了二十多部纪传体史书,它们和《史记》并称“二十四史”。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二十四史”。二 学习过程
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又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之一。我国民族有着忠实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使得我国在几千年来能够保存下大量的历史资料,史料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媲美的。这部《二十四史》,就是从汉武帝时起,到清朝乾隆年间止,经过历代史学家们编著积累而成的。
这套史书,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它不仅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而且还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的一部分真实生活情况;有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材料,更是触目皆是。
《二十四史》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它都是出自封建史学家之手,存在很多问题。从隋文帝杨坚禁止私人修史以后,史书的编写完全由官府掌握。朝廷设官修史,一般都由当朝宰相监修。因此,歌颂帝王的文治武功,抹煞人民的作用和成就,歪曲阶级斗争的事实真相,丑化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用封建道德标准来褒贬人物等,比比皆是。历代的封建王朝,都妄图用修史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二十四史》里的史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挑选过的,有的甚至经过歪曲和篡改。我们今天利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必须谨慎,要加以分析和批判。
【二十四史的形成历史】
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资治通鉴》教案 2011-03-30 17:49 教学目标;
1、掌握《资治通鉴》的作者,年代,体例
2、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故事难点: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三、写作背景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四、地位与作用
首先它建立了编年体通史的规模,重振编年史体,因编年体自《春秋左氏传》后,地位渐受断代史所挫。《资治通鉴》不单改善了编年体的组织,增加了编年史体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把断代编年体改为通史编年体,这实在是史学史上一大创举,其亦是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后世仿效者亦众,如南宋末年金屐祥作《资治通鉴》前编、李焘撰《续资治通鉴后编》、朱熹着《资治通鉴纲目》、清人徐干学编写《续资治通鉴后编》、最后有毕秋帆(毕沅)之《续资治通鉴》。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类书与《永乐大典》” 2011-03-30 17:5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类书的概念并自己搜索一些类书。2.了解《永乐大典》的内容编纂过程和它的价值。
3.通过了解《永乐大典》的遭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百科全书为我们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其实,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开始编撰百科全书了。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些古代的百科全书的情况。二学习新课
(一)类书
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以门类分的类书有二: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等;专收一类的如
《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分的类书,亦有二:齐句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之字,如《骈字类编》。
类书这一词在宋朝才出现,如宋太祖就喜欢看《太平御览》
(二)《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
说到《永乐大典》,不能不提到主持编纂这部典籍的两个大功臣:解缙和姚广孝。
解缙生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刚刚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很赏识他的才华,任用他主持过《太祖实录》和《列女传》的编纂。不过最让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经历。
姚广孝生于元元统三年(1335年),苏州长洲人,比解缙年长34岁。姚广孝14岁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道衍。姚广孝被明成祖朱棣请出来主持纂修《永乐大典》一则是因为解缙编纂的《文献大成》(《永乐大典》前身)还是遵循儒家正统,没有兼收佛道之书;另一则是朱棣听说建文帝隐姓埋名在佛寺中,要通过姚广孝主持《永乐大典》编纂的机会,拉拢佛道信徒,以找到建文帝,根绝后患。
解缙等人在明成祖的全力支援下,果然不负嘱托,成功编纂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前后编纂过两次,第一次编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由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人负责,召集了147人,于次年完成了编纂工作。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再命姚广孝、解缙等人重纂,这次因为采选的书籍众多,参与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9人。
《永乐大典》完成后,明廷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人员数量现在已经无法统计了。
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人员的生活条件优裕,他们居住在离皇家藏书处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等地,由光禄寺早晚供给酒肴、茗果,还发给膏火费,官员参与编修的可以免朝,待遇十分优厚。当时有人就以“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来形容《永乐大典》编纂的盛况。三 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从图书馆借阅,也可以上网查找一下《永乐大典》,翻阅一下其中的内容,了解它的卓越成就。
第五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大学》选读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第2课《中庸》选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二、中庸之道
三、课内阅读:
五、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六、知识延伸: 《中庸》名言积累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第3课《论语》选读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2.《论语》
三、教师讲述孔子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及时点评: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评价孔子的言行和观点?从古至今人们对孔子有哪些评价?
五、布置作业:
1、认真背诵《论语》中的精彩片段。
2、根据对孔子的了解,写一篇和孔子有关的人物传记以及一段颁给孔子的颁奖词。第4课《孟子》选读
教学目的: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
三、背景介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
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活动)
六、作业:
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第5课 戒子歆书 教学目标:
1.了解《戒子歆书》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课外拓展
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要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58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
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都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四、小结
五、课外阅读
诸葛亮《诫子书》和司马光《训俭示康》。6.《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身无长物》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桓子野吹笛》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身无长物》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身无长物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身无长物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桓子野吹笛》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作业
① 完成课后练习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7课 祖逖传(节选)1.理清结构:
闻鸡起舞 年轻时胸怀大志
请缨北伐 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来源:中.考.资.源.网] 中流击楫 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的决心 2.语言特色:[来源:中.考.资.源.网] 《资治通鉴》体例严整,文笔简洁流畅,内容博大精深。人们可以从《资治通鉴》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经验。《祖逖》一文在语言运用上很好的体现出了简洁流畅的特色。[来源:中.考.资.源.网][来源:中.考.资.源.网] 3.把握重点:
本文主要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表现了晋朝爱国名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
第一段,闻鸡起舞,表现祖逖年轻时便胸怀大志。古人有迷信说法,认为半夜鸡鸣是恶之兆;祖逖认为半夜鸡鸣正可以令人觉醒,振奋精神,所以说“此非恶声也”。刘琨是祖逖的朋友,晋室渡江南迁后,任侍中太尉,一直坚守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因孤军无援,兵败遇害。
第二段,请缨北伐,表现祖逖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祖逖慷慨陈词,请求统军北伐,得到的却只有千人的军饷,连铠甲兵器都没有。胸怀收复中原大志的祖逖与“素无北伐之志”的司马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来源:中.考.资.源.网] 第三段,中流击楫,表现祖逖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的决心。请注意,祖逖不是率领晋军北伐的,他只带着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他的胆识和志气,实在不得不叫人佩服。4.攻克难点: 5.质询疑点:
祖逖认为晋王朝战乱不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来源:中.考.资.源.网] 由于皇族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戳中原。任命将帅出师北伐,激起沦陷区人民奋起反抗的斗志,赢得天下英豪的响应,定能取得北伐的成功。主干知识1.tì bù xiāo dí jùn kǎi mù zhù
2.⑴因:于是,就。⑵既:已经。⑶素:从来,向来。⑷将:率领,带领。⑸诚:果真,果然。
3.⑴等到渡江之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⑵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然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奋发自励。⑶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4.《资治通鉴》 编年 司马光 5.略
第8课 狄青为将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第9课 丁一士 [学习目标]
1、阅读《丁一士》,能够复述课文。
2、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概括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习重难点]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独立创新地解读文言寓言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课。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寓言《丁一士》。
(二)、检索文学常识(作者、作品、写作背景)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说说自己学过或读过的寓言。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复述课文大意 三:疏通文意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应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提出自己的不明白之处,互相讨论解决。
2、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3、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4、(三)、交流合作、质疑问难。
通过以上学习,你还有哪些困惑,试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解决。思考:这则寓言分别通过什么内容揭示寓意? 四:拓展延伸
2、改动寓言情节后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五:课堂检测
熟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1)可翩然越也 越:(2)岸崩二尺许 许:(3)素不习水 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译:
3.作者年幼时见识的丁一士的本领是()(2分)A、矫捷 B、多力 C、技击 D、超距
4.作者认为丁一士最终溺水而死的原因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 1.(1)越过(2)左右(3)向来,一向(共6分。每个2分。)
2、.大凡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有所倚仗更大的了。(4分)
3、.D(2分)
4、.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3分)
第10课 《十三经》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三经是指哪13部儒家经典?
2.六经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讲究?有哪两种不同的排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儒家经典呢?
二、学习内容:
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在今天,“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状况的古籍还有很大价值。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
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
《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
《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
《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
《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三、拓展活动: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就是根据《诗经》中《蒹葭》一篇改编的。请你欣赏这首歌曲后,读读《蒹葭》一诗,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四、作业:搜集《诗经》的优秀诗篇,体味经典的魅力。第11课 《二十四史 》
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2.知道二十四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它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此后又出现了二十多部纪传体史书,它们和《史记》并称“二十四史”。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二十四史”。
二 学习过程
【二十四史的形成历史】 12.《资治通鉴》 教学目标:
1、掌握《资治通鉴》的作者,年代,体例
2、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故事难点: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三、写作背景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四、地位与作用
首先它建立了编年体通史的规模,重振编年史体,因编年体自《春秋左氏传》后,地位渐受断代史所挫。《资治通鉴》不单改善了编年体的组织,增加了编年史体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把断代编年体改为通史编年体,这实在是史学史上一大创举,其亦是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后世仿效者亦众,如南宋末年金屐祥作《资治通鉴》前编、李焘撰《续资治通鉴后编》、朱熹着《资治通鉴纲目》、清人徐干学编写《续资治通鉴后编》、最后有毕秋帆(毕沅)之《续资治通鉴》。
13.类书与《永乐大典》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类书的概念并自己搜索一些类书。2.了解《永乐大典》的内容编纂过程和它的价值。
3.通过了解《永乐大典》的遭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百科全书为我们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其实,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开始编撰百科全书了。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些古代的百科全书的情况。二学习新课
(一)类书
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以门类分的类书有二: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等;专收一类的如 《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分的类书,亦有二:齐句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之字,如《骈字类编》。
类书这一词在宋朝才出现,如宋太祖就喜欢看《太平御览》
(二)《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
说到《永乐大典》,不能不提到主持编纂这部典籍的两个大功臣:解缙和姚广孝。解缙生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刚刚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很赏识他的才华,任用他主持过《太祖实录》和《列女传》的编纂。不过最让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经历。三 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从图书馆借阅,也可以上网查找一下《永乐大典》,翻阅一下其中的内容,了解它的卓越成就。
14.丛书与《四库全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类书的概念并自己搜索一些类书。2.了解《四库全书》的内容编纂过程和它的价值。
3.通过了解《四库全书》的遭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百科全书为我们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其实,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开始编撰百科全书了。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些古代的百科全书的情况。二学习新课
(一)类书
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以门类分的类书有二: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等;专收一类的如 《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分的类书,亦有二:齐句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之字,如《骈字类编》。
类书这一词在宋朝才出现,如宋太祖就喜欢看《太平御览》
(二)《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编纂过程毁书则更多。“四库”之名,是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三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从图书馆借阅,也可以上网查找一下《四库全书》,翻阅一下其中的内容,了解它的卓越成就。
15.天一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天一阁。
2.通过了解《天一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 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找一下《天一阁》,了解它的历史。
16.海源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海源阁。
2.通过了解《海源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海源阁藏书浩瀚。至清末,海源阁藏书已达三千二百三十六种计二十万八千三百卷有余,是杨氏四代人潜心搜集的结果。后历经战乱,迭遭破坏,所藏图书大部散失,只有一小部分辗转收入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现已在原址按原来的结构样式重建,并开始对游人正式开放。三 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找一下《海源阁》,了解它的历史。17.皕宋楼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皕宋楼。
2.通过了解《皕宋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 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找一下《皕宋楼》,了解它的历史。18.六书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认识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了解和掌握汉字“六书”和汉字的构造特点。2.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及其构造规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汉字的特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运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区分事物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汉字。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起源、特点及其价值,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汉字起源与“画”的紧密联系,弄清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以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汉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字,但你知道汉字是怎样产生的吗?它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汉字是所谓的“方块字”,它有那些构造特点和规律?这节课,就让我们直进远古时代,去了解和探究汉字的种种奥秘吧。
三、课堂活动 [活动目的:引起学生对探究汉字起源的兴趣] 活动一: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字,当然也是世界上具有最强盛的生命力的文字之一。有关它是怎样产生的,有许多传说,大家知道都有哪些传说? [学生发言讨论、补充]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吧。我们知道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先来感受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
2、提出学习目标
(1)了解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2)仔细发现,从表格中你发现汉字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3)读通读顺《甲骨文的发现》一文,讲讲这个故事,谈谈感受。
(4)课外资料搜集展示;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关于汉字的演变
1、从表格中,我们了解到了汉字从古到今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
2、我还发现了汉字的演变趋势: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的,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二)关于《甲骨文的发现》
1、我会读通、读顺这个故事,并能准确地读准生字词。
2、我了解到了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故事。
3、读了这个故事,我了解到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甲骨文是现存的最早的文字系统。
4、我发现,在生活中只有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就会有新的发现。
(三)资料搜集展示:
1、采用编汉字小报的方式介绍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最初模样,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的字体还有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后来到了秦代,秦代就统一了文字小篆。甲骨文是19世纪末发现于河南小屯村的,甲骨文从殷墟出土,故又称“殷墟文字”,它的特点是图画文字;金文产生于商代后期,通行于西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它的特点是象形程度降低;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使用的文字。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化统一,字体定型,笔画整齐,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2、解说式:
甲骨文大都是商王朝占卜吉凶时,刻的卜辞和有关的记事文字,是殷代到纣亡273年间的遗物,日前成为研究商周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500个左右,可认识的约1700字……
金文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小篆笔画更加匀称整齐,线条粗细一致,更加圆转,符号性增强了,图画意味大大削弱了。因为小篆在大篆基础上简化而成,一般说小篆是大篆的简体……
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粗细有致地笔画,风格也变为横扁舒展,“隶变”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
3、谈感受:
从看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四)创作性展示
1、个性感受:通过搜集关于汉字的资料,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有趣,感受到了它的悠久历史,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让我们更加地热爱了祖国的文字……
2、我想说:通过活动,让我们初步认识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并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我还懂得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三、知识的拓展延伸
课外再搜集更多关于汉字的相关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 20.金文与篆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2、了解金文与篆文的历史,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 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重难点:
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关于汉字演变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吧。我们知道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先来感受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
2、提出学习目标
三、知识的拓展延伸
课外再搜集更多关于汉字的相关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 21.右溪记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善于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技巧和多种表达方式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文中所寄托的身世之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文中清淡简洁、纯真自然的语言风格(2)学习文章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的结构特征 学习方法:朗读、合作、探究、比较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简历:17岁从师元德秀,34岁中进士。曾任职务有:参军、御史、节度参谋、经略史、吾卫将军、礼部侍郎 人品:同情劳动人民。曾两次上书朝廷,请求免除租税。
文学方面:诗文注重反映现实,清淡简洁,纯真自然,文字稍逊。
三、师生共同反复朗读课文,正字正音,并了解文章大意。
师小结:右溪是道洲(在湖南省道县)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水清石怪境幽,环境十分优美。元结任道洲刺史时,又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
四、学生自学,做词语积累,把加点的字抄写整理在笔记本上。
五、分小组合作:对照书下的注释,合作翻译课文,教师巡视,帮助释疑。
六、师生共同合作、探究完成对课文的研究学习。
(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完成练习题,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抒情句。
师: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念的题目,完成下面的选择。本文的抒情句是(A)A、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B、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师: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请你把你选择A的理由说一说,好吗?(理由:B句说的是刻石的理由)(2)引导学生找出“怅然”的原因。(朗读课文开头的写景部分,从中找答案)
师:仍然请大家听题目,然后选择问题的答案。作者“为之怅然”的原因是(B)A、不可名状 B、无人赏爱
(3)朗读课文后半部分,引导学生讨论“为之怅然”与下文的联系。
师:刚才我们读写景部分的文字时,我们感受到右溪水清石怪境幽,但由于这里地处偏僻,环境“芜秽”,所以“无人赏爱”。于是,元结就对它进行了修葺。那么,作者为修葺右溪做了哪些事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参考答案:疏通 建筑 植树 种草 刻石 或 疏凿芜秽 建造亭宇 植树种草 为之命名 刻铭石碑)
七、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的结构特征 板书; 景美: 水清 石怪 境幽 命名右溪
22.庐山草堂记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理解全文,并能口译。
2、重点掌握“介”、“甲”、“宿”、“再”、“仅”的用法。3、能够解释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串讲、自学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作者】 【课文讲读】
1、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匡庐:即庐山,又叫匡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面。奇秀:奇特秀丽。甲天下山:即“甲于天下山”,省略介词„于‟,在。甲:动词,居第一位。
8、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洞:名词活用为动词,开。户:单扇的门。来: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来。阴风:凉爽的风。徂暑:盛暑。《诗·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本“始”义,后人称盛暑为“徂暑”。【译文】打开北面的门,使凉爽的风进来,防备酷暑(的到来)。
9、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敞:高,用作使动,把屋脊南面盖得高些。甍:meng,屋脊,屋栋。纳阳日:让阳光照射进来。虞:防备。祁寒:严寒。
【译文】把南面的屋脊盖得高些,让阳光照射进来,防备严寒。
五、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2.课文翻译及分析
《游黄山后记》采用的是日记体,是徐霞客第二次游览黄山时的旅途记录。本次次序 然地记叙了游历黄山前后四天的行程。这篇文章与其他山水游记重在借境抒情或托物喻理不 同,准确、客观的描写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
这篇黄山游记主要记叙了作者登天都峰、莲花峰的经历和所见胜景,整个文章神采飞扬,文字优美精致,清新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是一篇朗读佳作。
其记与前一篇不同。他不但细致地叙写了自己爬山历险的具体过程,而且满怀激情地描绘了山顶所见奇景,在天都峰,他对雾气出没的氤氲景致,对古松曲直挺拔之状都做了刻画。对莲花峰之景重在描绘其独高众山,独出诸峰,人登其上则欢舞欲狂的情状。该游记语言精练而又恣肆自如,加之作者心情舒畅,故而整个文章神采飞扬,充满色彩感,实为难得佳作。
《游黄山后记》记叙了作者前后四天的游览行程,本文是日记体,因此可以按照作者的游览时间和游览顺序分析课文。
江村—汤口-汤寺-黄泥冈-石门-天都-莲花-炼丹台-玉屏诸峰-狮子林-丞相
(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原-九龙潭。
六、课文分析
(1)描写山峰的文字: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
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2)此段还描写了作者游览黄山的艰难险阻,作者凭着坚毅的、勇往无前的精神才能看到秀丽的风景。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着植梯接之。
七、举例说明《游黄山后记》的写作特点。
答案:①写景记事,悉从真实中来,具有浓厚的生活实感;②写景状物,力求精细,常运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远较前人游记细致入微;③词汇丰富,敏于创制;绝不因袭套语,落入窠臼;④写景时注重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4.山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山茶》,了解山茶的有关知识。2.了解《闲情偶寄》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教学过程
1.作者生平:李渔(1610~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中年改名李渔,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他一生辛勤笔耕,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著作有《风筝误》、《意中缘》、《蜃中楼》、《凰求凤》、《巧团圆》等,其中《风筝误》是其代表作。2.文章出处:《闲情偶寄》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丰富,立论新颖,语言平实,表现出较高的艺术造诣和生活审美情趣,堪称为一部中国古代生活的小百科全书,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这里仅就居室部和种植部两个涉及园林艺术的部分略加赏析。3.重点字词:
1.然石榴之久(然):然:然而可是 2.犹不及山茶(犹):犹:还 3.又况种类极多(况):况:何况 4.诸卉种就(就):成,完成 教学过程: 1.什么事史诗?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史诗不仅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而且蕴含着丰富...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史诗演唱传统。2.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
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3.简介: 29.少数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少数民族有哪些节日。2.了解少数民族怎样过节日。教学过程:
1.少数民族有哪些节日?
回族 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 傣族 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黎族 春节、三月三
纳西族 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 古尔邦节 开斋节 圣纪节 藏族 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 望果节 侗族 祭牛节 花炮节
维吾尔族 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瑶族 盘王节、达努节
怒族 仙女节
祭谷神 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
苗族 苗年、四月
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 白族 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 畲族 三月三
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 2.少数民族怎样过火把节?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3.少数民族怎样过泼水节?
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30.少数民族英雄 教学目标:
1.了解少数民族有哪些英雄。2.了解少数民族英雄的事迹。教学过程:
1.少数民族有哪些英雄? 耶律阿保机---辽 完颜阿骨打---金 李元昊---西夏 忽必烈---元 努尔哈赤---清 松赞干布---西藏 马本斋———回族
2.少数民族英雄的事迹
31.家族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家族。2.了解家族的作用。教学过程:
1.了解什么是家族?
家族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亦可称为家属。如陈氏家族、王氏家族等。2.家族的特点
家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合而成的社会组织,也是一个组合而成的社会组织,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基层政权组织。有族长负责处理族中的公共事务。
祠堂是家族的象征和活动的中心,家谱是维系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族田是家族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很多家族往往动用族产支持贫寒人家的子弟读书,读书人发达后,也通过各种途径,回报家族。32.祠堂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祠堂。2.了解祠堂的作用。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