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生活实际 创设教学情境
立足生活实际 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感受颇多。通过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数学教学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在现实中具体形象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亲切地感受和体验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当今,我们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些,能自主学习。自愿学习。自愿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贴近生活实际,创设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变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例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比多少”的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做媒体进行教学:教室里的男生和女生比,二年级各班人数之间的比,老师和学生比,生物园里小鸟和小鸡比,小花园里月季花和玫瑰花比……教师贴近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这些自己非常熟悉的事物中,形成“比多少”的概念,自觉感知“比多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动手实践,化难为易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数学概念的教学非常抽象,如果教师不加以处理,学生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是糊里糊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贴近生活实际,创设一定情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产生亲身感受,将抽象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化难为易。立足生活,增进情感
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但教师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如果教师不能创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创立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愉快的教学气氛,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作为教学的媒体,将会拉近自己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年级“比大小、比多少”的教学中,教师对同学使用这样的语言:“老师的年龄和你妈妈同样大”,“你家的人数比老师家的多”,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环境里,一年级的小朋友会觉得非常亲切。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材只告诉我们要教学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如果我们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篇: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数学教学情境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数学教学情境
生活实践产生了数学知识,数学为生活实践服务。因此,数学教学,讲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整合教材内容,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1、改变例题的呈现方式,把静态的知识转为动态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如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采取先出示动物图,再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这样展现应用题的两个已知条件,最后再通过比一比,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虽然这样逐一呈现例题的方式所花时间较多,但它直观、新颖、容易理解,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激趣、迁移的新理念。
2、联系实际,突出教学的实用性。
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删繁就简,突出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四则运算的教学,就可避免大数目的繁杂计算,引进“计算器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加强了实用性,和现代接轨。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修路、做零件”等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合理补充教材,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却未能进入课本,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如何学”为着眼点,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如在“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教学中布置学生课前调查各式各样的百分数,然后在课堂上汇报并说明它的含义。有人说:“某种药品的有效率为95%,意思是100人服了有95人会痊愈,效果很好”,有人说:“衣服上标有100%棉,说明这衣服是全棉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小悟空”采回的“野果子”也就绚丽多姿,学生自己教自己,大大地丰富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结合实际,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捕捉“生活现象”
良好的开端如同纽带,联系着学生的认知与新问题,恰当地运用生活现象引入新课堂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含义时,可运用生活实际这样引入:妈妈买来8个梨,要平均分给4个人:爸爸、妈妈、姐姐和我,可以怎么分?由于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的事例,所以学生对这道题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二)还原“生活画面”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编入教材,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如在教学“求总数应用题”时,根据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画面(课件出示):草地上有5只白羊在吃草,又走来了4只黑羊;有4只花蝴蝶在花丛中(4朵黄花,5朵红花)飞舞,又有2只白蝴蝶停在红花上……由于画面生动,内容丰富,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被激活,他们能在现有的知识起点上进行探索,组合条件和问题编出“求总数”的应用题。通过教师对内容创设整理和及时的引导,不仅让学生理解掌握“求总数”应用题和“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站在整体的角度把握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孕育了“相差关系”应用题的内容,为后继知识的学习作了准备。
三、在课堂中学,在课堂中用,学以致用
1、注重实践,给予学生体验、感悟的机会。
例如:1时、1分的时间观念的建立,通过让学生静静地看着秒针走1圈和用1分时间做不同的事情(写1分钟字、读1分钟课文等),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1分的长短,同时恰到好处地进行惜时的教育。再如:教学长、正方形的春风吹又生时,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测量书本、教室的长和宽计算它们的面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所学到的知识,从而达到内化,根深蒂固。
2、拓展“生活时空”,让数学回归生活。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学习了简便运算后,走进市场,了解商人的口算技能;在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后,组织学生在校门口记录来往车辆,然后加以统计,并发现规律等。学生兴趣很高,知识也在娱乐中得到巩固和应用。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自我发展过程,这既是学生认识与能力发展完整性的必须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知识,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研究实验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课程标准》也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精辟的描述,现在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数学课程标准》还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恰当地组织教学,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数学从来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你我的生活。学生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储存了许多生活知识。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主动探索生活中的数学。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问题
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课改的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用生活中的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更多的是配置生活原型,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当然,有些情景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所以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生活情景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能帮助学生搞清较难、易混的内容,使他们感到自然、亲切、易懂。
3、参与实践活动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版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知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一个大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得到运用,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将推动学生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为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学地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去处理数学问题或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5、改善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课程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指出了数学教学必须与自来水笔建立紧密的联系,因为数学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都会真正认识到本学科的实用价值;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肯定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培养他们能力的多样性。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和“探究性教学”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现代心理学基础上的,注重让学生获得生活体验及生活实践能力并以此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观。总结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杜威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发展,指出现代教育应当改变传统的与自来水笔实践相脱离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3、建构主义理论。数学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数学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老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的加以建构,数学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学习数学就是做数学,只有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才有可能理解数学,学会数学。因为任何数学知识的获得都必须经历“建构”这样一个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才有可能是有效的学习。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由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个体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不再是灌输着而成为学生的合作者。这为学生学习个化特征的形成创造了很大的空间,使其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倒塌的个人经验的内化。
4、多元智能理论。传统的智力理论都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事实上智力并非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而是彼此独立的、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置于一个动态的、体验、发现、探究以及操作等多种学习活动方式来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因素,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本课题正是半促进每一个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其所具有的开发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智能理论为数学课题的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
六、本课题的保障措施
1、课题组每学期召开一次校课题负责人工作会议,结合当前研究的实际情况分析布置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以利于各实验校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修正研究方向。
2、及时组织各实验校及实验员参加上级课题组织的各项课题研讨活动,积极于外地实验校联系,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交流。
3、每年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或课题研究优质课评选活动,鼓励实验员参预研究,对好的实验员和实验校进行表彰。
4、每年组织一次课题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对实验的过程性资料、基础性资料进行归档。
第三篇: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
活跃英语课堂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了对解决后进生的英语学习问题。提出了目前这些学生所面临的各种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沉重的学习压力和他们较重的心理负担,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时候,他们很少去主动地积极地解决困难,而是知难而退。这一切都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更多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些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焦躁不安,心理行为不健康,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通过提高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教学氛围,去除学生心中这块最大的“心病”,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信,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创设,活跃,教学情境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因为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性高,注意力持久,思维活跃;情境能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情智,催动学生的灵感。而教学情境就是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如音乐、图像、语言等,设置一种带有问题性质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促进感悟,同时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在英语教学中,善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从事英语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动手,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成功的。
一、情境教学法运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依据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着重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来获取和领悟英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1、表演体会情境。
这是根据教学的内容,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让学生体验,以增加教学的情趣。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贡献自己所想所能,学生易于产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人人都有义务动口动脑。在小组互动中,学生有很多机会反思和应答学习伙伴对提出的问题的各种不同理解和回答,提高了学习兴趣。中小学英语课本有很多对话内容,如果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表演形式可采用同台表演,也可以分小组自由问答,只要有利于教学需要,任何形式都可以。
2、实物演示情境。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即以实物为中心,陈设必要背景,构成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目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效果都比较理想。实物演示情景最好用于英语单词教学。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实物,以便上课时利用。教师在教单词时,拿出相对应的物体,实物和单词互相对应教学,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物体说出英语,便于记忆英语单词。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采用实物演示情境的方式是记忆单词最好的方法。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就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图,简笔画都可以用来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其中剪贴画,简笔画更简便易行。中小学生喜欢上网聊天,对于QQ图象的表情比较熟悉,可用到教学上。如教师教喜怒哀乐等单词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相关的图像,也可以在课前先画在纸上,利用图像进行教学。一些英语阅读短文,借助画图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短文的内容,也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
4、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音乐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调动了人的情感因素。同样道理,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能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之中,这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用音乐渲染情境,关键是选取的乐曲要与教材在基调、意境以及情意的发展上相对应、协调。在初中英语课文中,介绍了很多的西方文化,有些大家都很熟悉,比如足球。我在讲解相关课文时,播放了一些足球世界杯的主题曲,有时播放一些著名足球俱乐部队的队歌,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
5、故事引发情境。
学生愿意听故事,如果把知识融入故事中,有时再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投影片,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的初中英语课文有很多故事,在授课时如果把故事适当延伸,就能使课堂更有吸引力。我教课文“The
Life of Albert Einstein”的时候,把爱因斯坦的故事适当延伸,介绍到1945年8月,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造成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灾难。因为爱因斯坦与原子弹的发明有很大的联系。在讲授课文“The Story of Mother’s Day”时,把韩瑜等全国知名孝心人物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们懂得感恩。
6、语言描述情境。
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述相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的语言描绘,能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感知效果。学生因感官的兴奋,感知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然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的内容,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一些英文故事非常有趣,有的也很幽默,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特点,要求熟读故事内容,然后用英语描述。描述故事时可长可短,关键是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说,做到人人动口。
7、疑难诱发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面临困难,碰碰钉子,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寻找解题方法的欲望。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特别是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课堂练习设计上,比如阅读理解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短文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设计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做。通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情境教学法的一般原则:
1、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其中,能否根据情景和主体思想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反应(如听、说、读、译等)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具备这一能力就需要在情境教学中始终贯彻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角色选择的自主性与对活动设计的自主性原则两方面。在情境教学活动中,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而不是教师分配角色,并且要让学生在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同时,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活动情境内容的灵活加工方面。背离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情境教学必然是机械的、缺乏活力的,只能导致学生被动地重复已设计好的活动,近似于传统教学法。
2、角色同“情”与“境”的交融。情境教学的特点是言、形、情融为一体,观念寓于其中。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在英语情境教学活动中,“情”与“境”是二种异常宝贵的资源。前者可以为学生学习资源不断地提供动能。后者可以为学生提取并组织原有知识提供形象而具体的参照源与刺激源,对两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
3、情境教学中的“角色”互动原则。“角色”互动是指角色因相互作用而导致各自原有状态的变化。在角色选择中,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主角”。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配角”,而其他人只能是“观众”。对此,就要贯彻“角色”互动原则,努力实现在情境教学的设计、表演和评定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确保学生在融洽平等的情境中学习活动。
(二)特殊原则
针对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除了遵循以上一般原则,还须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学生学习英语成功与否,是否具有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的最大源泉蕴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以情景化的活动为主来组织教学,并使自己的教学充满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爱学,乐学,会学。
2、情感性原则。学生的情感依附性很强,他们往往视教师为父母,作为教师,应该把最真诚的爱倾注在教学之中,倾注在学生身上,要重视情感教学,用积极向上的情感影响学生,用满腔的热情爱护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也 带着积极的情感学习英语。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3、宽容性原则。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紧张、缺乏信心等现象,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情境教学中,作为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诚的鼓励,充分地肯定他们的优点与进步,不要吝啬表扬,多几分鼓励,少一点批评。
4、学科整合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学科融合,符合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综合素质,使英语学习更加生动,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真是妙趣横生。
总之,情境教创设教学情境
活跃英语课堂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了对解决后进生的英语学习问题。提出了目前这些学生所面临的各种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沉重的学习压力和他们较重的心理负担,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时候,他们很少去主动地积极地解决困难,而是知难而退。这一切都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更多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些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焦躁不安,心理行为不健康,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通过提高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创造教学氛围,去除学生心中这块最大的“心病”,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信,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创设,活跃,教学情境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因为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性高,注意力持久,思维活跃;情境能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情智,催动学生的灵感。而教学情境就是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如音乐、图像、语言等,设置一种带有问题性质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促进感悟,同时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在英语教学中,善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从事英语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动手,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思想和方法,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成功的。
一、情境教学法运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依据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着重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来获取和领悟英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1、表演体会情境。
这是根据教学的内容,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让学生体验,以增加教学的情趣。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贡献自己所想所能,学生易于产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人人都有义务动口动脑。在小组互动中,学生有很多机会反思和应答学习伙伴对提出的问题的各种不同理解和回答,提高了学习兴趣。中小学英语课本有很多对话内容,如果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表演形式可采用同台表演,也可以分小组自由问答,只要有利于教学需要,任何形式都可以。
2、实物演示情境。
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即以实物为中心,陈设必要背景,构成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目前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效果都比较理想。实物演示情景最好用于英语单词教学。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实物,以便上课时利用。教师在教单词时,拿出相对应的物体,实物和单词互相对应教学,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物体说出英语,便于记忆英语单词。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采用实物演示情境的方式是记忆单词最好的方法。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就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图,简笔画都可以用来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其中剪贴画,简笔画更简便易行。中小学生喜欢上网聊天,对于QQ图象的表情比较熟悉,可用到教学上。如教师教喜怒哀乐等单词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相关的图像,也可以在课前先画在纸上,利用图像进行教学。一些英语阅读短文,借助画图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短文的内容,也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
4、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音乐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调动了人的情感因素。同样道理,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能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之中,这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用音乐渲染情境,关键是选取的乐曲要与教材在基调、意境以及情意的发展上相对应、协调。在初中英语课文中,介绍了很多的西方文化,有些大家都很熟悉,比如足球。我在讲解相关课文时,播放了一些足球世界杯的主题曲,有时播放一些著名足球俱乐部队的队歌,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
5、故事引发情境。
学生愿意听故事,如果把知识融入故事中,有时再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投影片,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的初中英语课文有很多故事,在授课时如果把故事适当延伸,就能使课堂更有吸引力。我教课文“The
Life of Albert Einstein”的时候,把爱因斯坦的故事适当延伸,介绍到1945年8月,美国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造成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灾难。因为爱因斯坦与原子弹的发明有很大的联系。在讲授课文“The Story of Mother’s Day”时,把韩瑜等全国知名孝心人物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们懂得感恩。
6、语言描述情境。
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述相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的语言描绘,能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感知效果。学生因感官的兴奋,感知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然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的内容,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一些英文故事非常有趣,有的也很幽默,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特点,要求熟读故事内容,然后用英语描述。描述故事时可长可短,关键是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说,做到人人动口。
7、疑难诱发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面临困难,碰碰钉子,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地寻找解题方法的欲望。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特别是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课堂练习设计上,比如阅读理解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短文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设计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做。通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情境教学法的一般原则:
1、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其中,能否根据情景和主体思想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反应(如听、说、读、译等)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具备这一能力就需要在情境教学中始终贯彻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角色选择的自主性与对活动设计的自主性原则两方面。在情境教学活动中,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而不是教师分配角色,并且要让学生在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同时,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活动情境内容的灵活加工方面。背离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情境教学必然是机械的、缺乏活力的,只能导致学生被动地重复已设计好的活动,近似于传统教学法。
2、角色同“情”与“境”的交融。情境教学的特点是言、形、情融为一体,观念寓于其中。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在英语情境教学活动中,“情”与“境”是二种异常宝贵的资源。前者可以为学生学习资源不断地提供动能。后者可以为学生提取并组织原有知识提供形象而具体的参照源与刺激源,对两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
3、情境教学中的“角色”互动原则。“角色”互动是指角色因相互作用而导致各自原有状态的变化。在角色选择中,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主角”。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配角”,而其他人只能是“观众”。对此,就要贯彻“角色”互动原则,努力实现在情境教学的设计、表演和评定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确保学生在融洽平等的情境中学习活动。
(二)特殊原则
针对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除了遵循以上一般原则,还须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学生学习英语成功与否,是否具有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的最大源泉蕴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以情景化的活动为主来组织教学,并使自己的教学充满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爱学,乐学,会学。
2、情感性原则。学生的情感依附性很强,他们往往视教师为父母,作为教师,应该把最真诚的爱倾注在教学之中,倾注在学生身上,要重视情感教学,用积极向上的情感影响学生,用满腔的热情爱护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也 带着积极的情感学习英语。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3、宽容性原则。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紧张、缺乏信心等现象,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情境教学中,作为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诚的鼓励,充分地肯定他们的优点与进步,不要吝啬表扬,多几分鼓励,少一点批评。
4、学科整合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学科融合,符合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综合素质,使英语学习更加生动,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真是妙趣横生。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它拆去传统教与学的樊篱,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帮助学生寻找到掌握英语学习的捷径,使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法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它拆去传统教与学的樊篱,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帮助学生寻找到掌握英语学习的捷径,使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浅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模版]
“浅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十一五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滕志林
关键词:十一
五、教学情境研究、课题管理、成果。
摘 要:本文介绍了学校开展十一五扬州市规划课题“浅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研究的过程情况,从课题组的成立、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含义的界定、课题管理采取的措施、子课题实施情况、课题实验取得的效果和成绩、课题研究遇到的困惑等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正 文:
一、课题组的成立:
2006年秋季,为了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教学研究实验,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我校向扬州市教科所递交了《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市级规划课题研究的申请材料,于2006年10月开题,2010年10月顺利结题。
本课题按教研组下设五个子课题。政治组子课题:“用政治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语文组子课题:“追寻语文味的课堂”,英语组子课题:“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口语能力”,数学组子课题:“数学-生活-数学”,理化组子课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室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学校“十一五”课题中心组。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本课题以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和国外皮亚杰为代表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教学放在学习环境首位)为支撑,遵守新一轮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施研究,教师充分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在高效、愉快、有序的课堂情境中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三、课题含义的界定: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目的在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在学生活动空间中创设不同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使课内与课外相通,教学与活动结合,学校与社会相通。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
四、课题管理采取的措施:(1)资料管理。
各课题组有专人负责课题资料工作。方案、计划、教案、个案、调查、测试、音像等过程资料均存档,特别重视原始资料的积累与保管,负责资料管理的成员定期搜集、归纳提炼,向课题组提供鲜活的信息,开发信息资源。
(2)成果物化。
构建教学模式,组编论文集,推荐优秀教案。课题组每学期一总结,每学年撰写阶段研究报告,教师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教师每月完成随笔两篇,定期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或向报刊杂志投稿。(3)制度保证。
学校课题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重视了每一个课题组成员的自身学习与提高,做到了五个一:①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研究探讨情境教学如何设计。坚持执行集体备课制度,重在研究课堂情境的生成、创设、有效等,突出学法指导以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等问题。②每周一组织一次“教学沙龙”,着重交流:两周以来,本人学习了哪些新的教学理论?教学工作存在哪些得失?在教学中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理念?③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究回顾与展望”,交流课题研究的体会,讨论下一步研究的预案。④每学期组织一次“优秀课”评选。优秀课评价标准专设“情境创设及运用效果”一栏,通过听课、评课、磨课形式提高教师的上课水平。
(4)尊重激励。
课题研究是项劳心劳力的工作,需要得到鼓励和肯定。对于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①庆功表彰,发挥舆论导向,形成有利于课题研究健康发展的舆论导向。②评优晋级,突出课题研究含量。在教师考核中适当增加课题研究成果比分,在评聘职称、评先晋级方面,突出其科研成果。③利益分配,实行政策倾斜。学校设立多种奖励项目,重奖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奖励。
五、子课题实施情况简介:
语文课题组: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构建有语文味的课堂。情感活动体现在多个方面:(1)教师与学生之间。课堂上,语文教师对学生倾注真情,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渲染一种温暖和谐的、可以信赖的、充满自信的、无拘无束的情境。教师设身处地地感觉体验,回归到学生的情感状态,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产生“以情动情”的移情效应。(2)学生与教材之间。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课上,教师创设语文味的四部曲是: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3)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亲密、合作探究。他们在亲、助、乐等人际情境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为学习语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英语课题组: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平时要求学生间尽量用英语表达交流,每节课前要求学生就学校、家庭、个人、天气等方面用英语演讲,课堂上每位老师能让学生动起来,用自己的学习用品来表演学习内容,同时各班还组织了英语“PATY”,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排、演出文娱节目,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近几年中考我校英语口语测试满分率均在90%以上。
政治课题组:把沸腾的社会生活请进课堂,使政治课富有动感,具有吸引力,结合时政,引导学生关注时局的发展,让学生站在新闻的最前沿。指导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理性分析时事政治,如初二的法制课上,教师根据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组织学生开展诸如“道德与法制哪个更重要”的辩论会,会上学生踊跃发言,且言之有理有据,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思想道德都有了提高。
数学课题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注意;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枯燥的数学概念、方法的学习生活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达到取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的,形成“生活-数学-生活”的良性循环。在几何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实践,变“书本学习”为“实践学习”。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节教学中,让学生自备一张长方形纸,用剪刀剪去一个等腰三角形,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样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的数学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
理化课题组: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将日常生活与学生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用物理、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质与现象。注重实验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观察动画视频等,放手让学生操作,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的结论,由感性向理性飞跃,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乐。
六、课题实验取得的效果和成绩:
几年来,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与课改之前相比,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①初步建立了持久稳定的教学效果,将丰富多姿的具体活动化为不断激励,教育空间得以拓宽,令学习效用发挥得更深更广。②增强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感,通过“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缩短了学生与老师、同学、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参与,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作用。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力,课堂上创设了一种探究的教学情境,发展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究的精神,通过情境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
本课题研究时间虽短,但成绩已经从学生、教师方面体现出来。(1)学生方面:
各种竞赛成绩喜人,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有一人获全国二等奖;在省初中生数学竞赛中有一人获省一等奖;在省初中生化学竞赛中,有二人获省二等奖;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竞赛中,有一名同学获市三等奖;在省第9、10届中学生作文大赛现场决赛中有多人获省一、二、三等奖;在高邮市英语能力竞赛、口语竞赛各有一名同学获市一等奖;几年来,有40多名同学的文章在大市、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学生考试成绩与实验前期相比有明显提高,初一、二在市期末统测中总均分名列全市前茅,初三毕业班每年均有40名左右学生被重点中学录取,有100名左右学生被普通中学录取。
(2)教师方面:
全校老师在课改实验过程中,积极探讨并总结理论与经验,每学期都完成一篇课改专题小结。李校长在扬州市百名校长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展示中获二等奖,在扬州市“成功杯”百名校长有效引领校本教研展示中获三等奖;教科室主任滕志林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物理教学》《物理教师》《理科考试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共发表物理文章100多篇,自编论文集《滴水成像》;孔老师围绕课题撰写的论文《初中英语情境教学》在《英语大课堂》发表,薛主任的《浅析初中化学课情境教学策略》论文获市论文评比二等奖,藏老师围绕语文组子课题撰写的主题文章《追寻语文味的课堂》在《扬州教育》发表,吴校长的《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在《中学课程辅导》发表,余老师的《反比例函数三个重要性质的运用》在《初中数学教与学》上发表,《找出题目中隐含的圆》在《中小学数学》上发表;朱庭喜老师的《元素化合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化学教与学》上发表;嵇元庭老师的《关注课堂为教学插上理想的翅膀而努力》在《英语教学研究》上发表;赵春霞老师的《浅谈如何创建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在《英语大课堂》上发表。另有20多篇教师论文在各类报纸上发表,有10多名教师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一二等奖。我校教师以课题为抓手,以课堂为阵地,积极创新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洗课、磨课,自身上课能力迅猛提升,十一五期间,有两名教师在扬州市赛课中获一二等奖,有近10名教师在高邮市赛课中获一二等奖;李校长被评为高邮市名校长,吴校长被评为高邮市优秀教研站站长,滕志林、刘伟高被评为扬州市骨干教师,两名教师被评为高邮市学科带头人,三名教师被评为高邮市教科研先进个人,两名教师被评为高邮市教坛新秀,多名教师被评为镇先进个人。
七、课题研究遇到的困惑:
(1)情境运用延伸不够。目前一些教师创设情境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为导入而导入的,情境的设计没有贯穿于全堂课,在整个过程中,不知如何创设情境,在导入结束时(以致于课外)情境不能继续为教学过程服务。(2)注重认知激情不够。
情境教学应处理好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认知的发展应该始终有情感发展相伴随,教学过程应是认知和情感相统一的过程。遗憾的是,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课,注重的是认知,缺少的是情感的伴随和推动。
(3)情境例子选择不当。
如何选择恰当和有用的情境例子,是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情境例子最后是否成功,关系到学习目标是否能顺利达成。我们的老师为了应用情境而常常选用了不合适或不恰当的例子,常常适得其反。
第五篇:立足高起点+创设口语交际课堂情境—
立足高起点 创设口语交际课堂情境 总结新收获 再开水仙校园激情之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立足高起点 创设口语交际课堂情境
总结新收获 再开水仙校园激情之花》
口语交际教学一直以来就是我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作为《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探讨》课题研究旗下的实验点校,我校在刘爽老师的直接带领下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从方案设计到锤磨打炼课堂实践以及最后的总结成果,在每一项工作中我们都感受着研究的快乐,同时也收获着研究的硕果。
现将半年来我校就《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探讨》课题研究相关工作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如下:
一、领导把脉,使研究有保障
自2007年12月水仙老师在全区中小校长会议上展示口语交际教学之后,口语交际教学就在水仙小学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口语交际教学在我校有一定的经验可循,这里有一批业务精湛的老师。当我校荣幸的成为《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探讨》课题研究点校之后,校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王萍校长对《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探讨》课题研究给予厚望。校领导站在发展的角度,用敏锐的视角为口语交际情景创设的研究指明方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激起研究老师的热情。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校领导亲自参与教师的备课,看课,评课,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利的借鉴,也提出了不少前瞻性的意见。校领导在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研究过程中为老师们打开一条便捷之路,为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二、立足高起点,使研究有方向
1、研修室活动,为口语交际课堂情境的研究打下基础
刘爽老师的研修室活动一直以来立志于口语交际情景设置的研究,总结出了中段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经验,同期我校的刘晓宁老师在区研讨会上上了一节精彩的汇报课《说不尽的爱》,受到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为此她还参与了大连市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编写活动。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校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研究打下夯实的基础,立足已有的经验成果,使我们的研究工作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2、专家座谈,为口语交际课堂情境的研究引领航向
为使工作能够开展起来更加有思路,有方法,我们还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此水仙的校领导请来了大连教育学院的教育专家薛圣玉老师来到学校,指导口语交际教学。薛圣玉老师与我校的老师们以“语文口语交际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设置”为主题展开座谈会。在座谈会中,薛老师全面详细的了解水仙小学的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情况。给老师们以理论的指导,实际经验的传授。让我们对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我们还请来了大连市语文教研员夏德刚老师为水仙老师进行了一次有关口语交际课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讲座。夏老师结合小学语文各学年段的口语交际要求,从口语交际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细致入微,层层剥笋地讲授,打开了我们的思路。专家的引领,给了老师们理念上的支撑,坚定了老师们开展好口语交际教学的信心。
作为我们的直接领导者——刘爽老师也是亲临指挥现场,为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把脉,为课堂教学会诊,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给我们这些研究的老师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起来更有把手,更有方向。
3、朗读活动,为口语交际课堂情境的研究添砖加瓦
晨读——午听——暮读 :“晨诵”(每天的学习生活始于读书,做个优雅的朗读者);“午听”(品评评书语言的生动形象);“暮读”(教师与学生一起让每天的学习生活止于读书,让戛然而止的读书兴趣延伸到家庭)。《爱的教育》《古典名著》《意林》《格言》在学生们的手中竞相传阅。通过读书活动,扩大了学生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讲过一个极好的诱导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的方法,那就是——给学生读书并指导学生朗读。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学生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领悟到语言之美,有利于提升学生交际的质量。同时我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助推口语交际教学,例如“水仙之星,放飞梦想”活动我们就开展全民性的朗读竞赛,活动中我校小记者站的小记者们对选手和评委老师进行了相关采访。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口语交际课堂情境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我校立足高起点,力争使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探讨能够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局面。
三、教研组齐心协力,使研究有成效
作为《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探讨》课题研究点校,应该说是对我们五年级老师的一种偏得,在研究中我们学会合作,学会共赢。
1、制定方案,一丝不苟
那是暑假不久,我们接到任务,随之而来就是要完成一项《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探讨》课题研究方案,暑假本来是老师们难得的休息时间,可是当我们通知到各位老师的时候,她们立刻就来到学校针对五年级上册的教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由宫岩老师完成方案中的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三个部分;由刘晓宁老师完成研究内容、目标、措施;王新华确定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探讨》课题研究训练序列一览表及内容;马琳老师为大家查找相关的资料。老师们分工明确,齐心协力。一周后大家又集中汇总所有的材料,经过研讨,最后完成《口语交际课堂情境设置的探讨》实践研究方案。
2、接受任务,义不容辞
按照方案中的要求,最后我们呈现的实践成果要上交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视频案例,为此我们又对各位老师进行了二次分工。每人需要完成一节口语交际课,包括视频、教学设计(重点突出情景创设点)、实录、反思。这些任务假期中就已经分配到每位老师的手中,接到任务后,大家义不容辞的接受,也充分利用假期,开始了富有创造性的备课。
3、课堂教学 精益求精
开学后,我们就开始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马琳老师首当其冲,上了《策划一次活动》口语交际课。按照原先开课首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因为当时正值中秋节,所以想到的是班级中有许多外乡的孩子,他们跟随父母远离家乡,过节也很少回家,他们的内心却对家有着无比的眷恋,为此我们为他们设计一次“浓浓的乡情”活动。可上过之后,我们发现学生的思路并没有被打开,听、说双方以沟通和交流十分被动。于是,马琳老师又进行了第二轮的备课上课,我们请校领导和我校的专家组老师共同评课。这样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改进,我们教师提升了能力。几轮下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口语交际情境之下实现了生生互动
我校刘晓宁老师成功的执教了《小小推销员》一课,这一堂也是经历了我们几番的研讨。首先,我们老师分别对此课进行了备课,然后将自己的备课设计在组内进行交流。我们对每一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特别是情景创设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了分析,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责令”刘晓宁老师进行资源重组,在进行几轮的试教之后,我们确定本课的情景创设点。(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后面刘晓宁老师的会为大家介绍,在这里就不向大家做赘述。)
共同思考,共同研究,共同努力,我们深切的认识到,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不仅是让学生说话,而是让学生会说话,乐说话,说有条理的话,说严谨的话,达到生生互动的场面。
四、总结收获
口语交际教学中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会调动出来,学习时的自我表现欲望才会增强。学生就会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创设的情境,最佳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经过半年的研究,按照区里的要求我们在五年级上册的八个组元之中选取了其中五个组元精心设计了相应的情景点:
第一单元
读书经历体会谈 创设一个采访的情景:
教师首先调查全班同学都看过什么书,选择大多数学生都看过多的书作为大家交流的对象,创设一个采访情景。一种可以是电视台做某本书的特别节目,作为主持人或记者精心采访,让读者谈谈对此书的感受或看法。另一种可以是作为书店的调查员,对本书如此畅销展开调查等等,让读者谈谈对此书的感受或看法。这样采访与被采访之间就会产生互动交流。大家的不同意见也会因为采访的情景而被调动出来。
第二单元
策划一次活动
这一次的口语交际就是马琳老师的第二轮指教之后我们总结的生活情境: 八月十五月中秋节就要来到了,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日,皎洁的月光之下,家家户户亲人团坐,享受天伦之乐,共同感受家人的温暖,这浓浓的人情、乡情让我们无不激动满怀。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我们也对家、对家乡也有不尽的爱意要表达,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次“浓浓的乡情”活动,题目就叫《大连月 同学情》„„在学生弄明白活动策划如何写的基础上,学生组成小组活动,明确结合本班级的学生的特点,完成策划书,全班交流,对不同意见进行交际,达成共识。
第四单元
生活启示
故事情境:这天放学后,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你突然发现前面的一个年轻人正把手伸进身旁阿姨的背包,阿姨却毫无察觉,年轻人发现你在看他,朝你狠狠地瞪了一眼。此时,下面这些做法你认为会有什么结果,能给你哪些启发呢? A
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大喊:“抓小偷!”这样„„
B
一声不响,马上转身朝车后走,赶紧在下一站下车,因为„„
C
转身走到车尾人多的地方,悄悄告诉一位叔叔车上有小偷,请他报警,于是„„ „„
备注:这是通过案例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创设了故事情境,引起争论。第五单元
父母的爱
出示两段生活事例。(具体内容见教材第一、二两段)
片段一:妈妈太爱刘明明,什么事都替他干,连书包都帮他整理。结果妈妈出差几天,不在家,明明天天忘带学习用品。
片段二:冯刚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每次考试结束都会挨父亲的批评。每次父亲批评完他,总会说:“我爱你,才会这样严格要求你。”
(1)与小组同学自由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2)小组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其他小组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可以及时补充,或是与之展开辩论,辩论是交际的更高境界。教师在这其中要相机进行正确的引导,虽然这两位家长表达爱的方法有所不妥,但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绝不能将家长置于孩子的对立面。
(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愿意来谈谈吗?
(4)模拟生活情境,解决问题。假如现在你的父母就在这儿,你会怎么和他们交谈呢?老师扮演父母,请刚才提出困惑的学生结合自己的事例来对话,其他同学可以帮忙补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观点,让学生注意与父母交流的语气。)
出示教材中第三个片段。
1、播放录像,走进生活。其实在我们班也有这样教育孩子的家长,老师事先就去采访了他,下面就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放录像片段:这个家长回忆一件教育子女的事,并谈自己当时的想法:即便让孩子失败,也不能事事代办,让孩子学会在失败和鼓励中成长,有时放手也是一种爱。)
2、让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其他同学如何想,大家共同交流,产生交际。
创设口语交际的课堂情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将一如既往,挖掘教育资源,总结新收获让水仙的口语交际教学之花,永远灿烂,清香。
立足高起点 创设口语交际课堂情境 总结新收获 再开水仙校园激情之花
西岗区水仙小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