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村夜教案
村夜
教学目标:
1.随诗句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3.借助图大致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教学重点:
1.随诗句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会积累诗词。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挂图)。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村夜》。板书课题,指名朗读,全班齐读。2.介绍诗人白居易。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将生字读三遍。(3)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注意把句子读连贯。(4)同桌互读课文。2.检查自读。
(1)抽读生字卡(指名、开火车读、齐读)(2)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3)教师示范读课文。(4)齐读课文。
三、导读,初步理解诗意。1.学习第一、二行。(1)师范读。
(2)生自由读。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里描绘的景象。(4)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三、四行。(1)指名读。
(2)生自由读。说说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3)用自己的话说说挂图里描绘的景象。3.分组读第三、四行诗。4.指导朗读。(1)自由读。(2)指名读。(3)女生读。(4)男生读。(5)齐读。
四、指导背诵全诗。(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试背。(3)指名背。
(4)对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进行指导。(5)男女生背诵比赛。(6)齐背。
五、作业设计。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古诗诵读教案
一(1)
枫香小学
潘光凤
经典诵读教案
1、元
日
(宋)王安石
教学内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tú)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
4、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点:明白古诗的大意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元日:春节(大年初一)
2、一般我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屠苏
2、曈曈日
3、新桃
4、旧符
三、句子理解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背诵古诗
2、江 南 春
(唐)杜牧
教学内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作者描写了江南的春天的哪些景色
二、重难字的理解
1、莺啼
2、酒旗
3、南朝
4、楼台烟雨
三、句子理解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背诵古诗
3、春夜喜雨
(唐)杜甫
教学内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春夜喜雨:
2、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好雨
2、润物
3、野径
4、锦官
三、句子理解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背诵古诗
4、游 园 不 值
(宋)叶绍(shào)翁
教学内容: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不值”该怎么理解?
游园不值:说诗人游园的时候,想去拜访老朋友,可是老朋友不在家,所以没有见到他,不能进园观赏。
2、那么诗人在这不遇中又遇见了什么呢?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怜屐
2、柴扉
3、关不住
4、红杏
三、句子理解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背诵古诗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教学内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林子方是谁,为什么要送他?
2、诗人和作者有什么感情?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毕竟
2、映日
3、接天
4、四时同
三、句子理解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背诵古诗
6、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教学内容: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四时指什么?
2、诗人现在的感觉如何?
二、重难字的理解
1、绩麻
2、各当家
3、未解
4、桑阴
三、句子理解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背诵古诗
7、清 明
(唐)杜牧(mù)教学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清明是几月几日?
2、一般我们是怎样过清明的?
二、重难字的理解
1、纷纷
2、欲断魂
3、牧童
4、杏花村
三、句子理解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四、背诵古诗
8、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 轼
教学内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惠崇指谁?
2、晚景是什么意思?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春江
2、蒌蒿
3、芽短
4、欲上时
三、句子理解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四、背诵古诗
9、枫桥夜泊
(唐)张继
教学内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枫桥夜泊指的是什么?
2、枫桥是在哪里?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月落
2、愁眠
3、姑苏
4、客船
三、句子理解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四、背诵古诗
10、望天门山
(唐)李白
教学内容: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天门山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要用“望”这个字?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楚江
2、碧水
3、相对
4、孤帆
三、句子理解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四、背诵古诗
11、塞下曲
(唐)卢纶
教学内容: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dùn)逃。
欲将轻骑(jì)逐(zhú),大雪满弓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塞下曲的“塞”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古诗描写的地方在哪里?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月黑
2、遁
3、轻骑
4、满弓刀
三、句子理解
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四、背诵古诗
12、凉 州 词(唐)王翰(hàn)教学内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凉州是什么意思?
2、古诗描写的地方是哪里?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夜光杯
2、欲饮
3、醉卧
4、征战
三、句子理解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背诵古诗
13、凉 州 词
(唐)王之焕
教学内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ân)山。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这首古诗与上一节课学的古诗有一样的名字,回忆一下,那首诗描写的场景。
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色?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孤城
2、万仞山
3、羌笛
4、玉门关
三、句子理解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四、背诵古诗
1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教学内容: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元二使是什么职位?
2、这是一首什么诗?
二、重难字的理解
1、渭城
2、雨浥
3、更尽
4、无故人
三、句子理解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背诵古诗
15、芙(fú)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教学内容: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辛渐是谁?
2、找出古诗中描写静物的字、词。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寒雨
2、平明
3、相问
4、玉壶
三、句子理解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四、背诵古诗
16、出 塞(sài)
(唐)王昌龄
教学内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出塞的“塞”字,指的是什么?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
二、重难字的理解
1、秦时
2、未还
3、飞将
4、不教
三、句子理解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背诵古诗
17、登黄雀楼
(唐)王之焕(huàn)教学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黄雀楼在什么地方?
2、作者登上黄雀楼,看到了什么?
二、重难字的理解
1、白日
2、海流
3、欲穷
4、更上
三、句子理解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背诵古诗
18、江畔(pàn)独步寻花
(唐)杜甫
教学内容: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
1、江畔独步寻花是什么意思?
2、作者晚上散步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二、重难字的理解
1、倚
2、无主
3、黄师
三、句子理解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四、背诵古诗
第三篇:二年级上册语文夜雪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夜雪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通过观察到的几样事物,推测出屋外下着大雪,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大自然景物和由此及彼进行推测的兴趣。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
理解诗句意思,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凭借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在读读吟吟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往往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体验,就会触发他们的灵感,也许,一首隽永美妙的小诗就在笔下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清新的、雅致的小诗,题目叫《夜雪》。(板书诗文)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诗一定要吟,(板书:吟)请同学们出声吟上一遍。
1、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相机解字)
衾(qīn):被子
碰到不认识的字词,要记得请教,或向“无声的老师”请教,或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要能“多种渠道学语文”。
2、再出声吟上几遍。
3、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学生反复朗读)
①指名一生朗读,评价:好的,你把古诗读正确了。
②再指名朗读,评价:不错,你把古诗读通顺了。
③谁能学着他的样子再来读一读,(点评学生朗读,如声音响亮、声音清脆悦耳,同时发现并评价:老师发现这位同学在听同学朗读时,神情专注,一边听,一边默默地在跟读。他做到了“眼到、耳到,口到”,他很会学习。)
④谁愿意再来读读?(再指名朗读,评价:好习惯要学以致用,很多同学都学到了。)问:你吟后有什么感觉?
⑤如果带着自己的一些体会来读,老师相信你会读得更棒!
谁也愿意来试试?再让一些学生吟诗,谈感受。适时点评。
点评语如:你不但说出了自己的体会,而且在读诗时带着表情,真不错!
同学们,我们在学古诗时,不仅要吟,还要用心地诵,(板书:诵)做到边吟诵边记忆,这才叫会学习。
⑦自己用心读读,能记下了吗?再抽诵。
⑧齐诵古诗
古诗光吟诵行吗?你还想干什么?(引导学生说怎么学古诗)
对,还需了解意思,这叫“解意”。(板书:解意)
A第一环节:整体感知
1、把自己当作诗人,一行一行地读,一行一行地想,看能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轻轻地读,然后细细地想一想)
2、这位同学很好,自己自言自语地把这首诗的意思一行一行地说一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你说得对不对等会再说,但是你要自言自语。
3、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用“我怎么样”的句式说说这四行诗句。
4、这首诗大致讲了什么意思?认为自己读得懂的请举手,我来看看。不一定要读得很准确,这首诗大体的意思我懂的就举手,越来越多的手举起来了。读得懂吗?好,手放下。
5、好的,一部分同学可能还没有把握,老师提三个问题好不好?如果你都能回答出来,证明你真读懂了。
B第二环节:细读深究
6、第一个问题:诗的题目叫《夜雪》——晚上下雪,懂吗?那我问你:晚上外面下雪,诗人在哪里?他干什么?从这首诗找到答案,从字里行间找到答案,说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他在哪里,说准确了。
7、学生交流,引导说话。(抓“衾枕”一词)
(“已”,这是“已经”的“已”,忽然之间,诗人很惊讶地发现盖的这个被子和枕头忽然变冷了。所以第一个问题如果你读得懂,你会发现诗人正在床上睡觉,明白了吗?)
8、第二个问题。诗人既然睡在自己的被窝里面,他又没起床,外面下雪,他怎么知道外面下雪了?一行一行地读一读,你能不能找到依据?每个同学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这个地方就是讲外面下雪了。读书、读诗要越读越聪明。
9、学生交流:(用上“我是从……中看出来的。”)要点如下
①老师手指“见”,这雪映照在窗户上,看到这窗户是亮的。所以这里是什么字啊?“见”,看到了对吗?他通过视觉发现下雪了。这是第一处,读得好。还有吗?(板书:视觉)
②从“时闻折竹声”的“闻”字看出。这是听觉。
竹子一般都是很有韧性的,要很重的东西压着才会断。现在应该是冬天,冬天的时候,雪越积越厚,才会把竹子压断的。(板书:听觉)好,现在能发现的同学是会读书的。
(难点是启引学生从一、三行中体会)
③从“已讶衾枕冷”的“冷”字,这是触觉。(板书:触觉)
一般的情况下,如果不下雪,被窝里面睡到天亮都是温暖的。但突然之间下了一场雪,被窝就冷了。这个“冷”是什么?这是人的一种触觉,脸接触到了枕头,身体接触到被子觉得冷。一个“冷”感觉到下雪,还有吗?
④从“夜深知雪重”的“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判断,是一种知觉。(板书:知觉)
10、小结并齐读古诗:
你看,每一行诗中都能看出外面在下雪。茫茫的黑夜里下起了雪,我们一起读一读。
11、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写雪的诗句?
(《江雪》《别董大》《绝句》《白雪送武判官归京》等)
12、学习表达方式
问:诗人有没有直接写外面黑夜里面的雪下得怎么样?雪花飘飘,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描写?他是怎么写的?和我们一般人写的雪有没有不同?
这叫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就是借用其他的事物来写这个雪。他是通过自己的触觉、视觉、知觉、听觉来写出外面下的是一场雪。
13、再次齐读古诗。
14、问题三:这是一场小雪还是一场大雪?每一行当中都要找依据,你找得到依据吗?
15、学生交流,要点如下:(依学生交流圈画下列字)
①“讶”
②“明”是不是雪落在窗户上?(应该是白茫茫一片,才会明亮。)
③“重”为什么用“重”字?比较“飘、大”,体会雪之大。
理由如下:堆积故重;
前后联系,更重要与下句“折竹”呼应,与上句“讶”呼应,冷气重,都冻醒了。
④“时”折断一根竹子吗?可见是大雪。(朗读,读出雪之大)
16、小结:好,刚才我们通过“讶”、“明”、“重”、“时”这些词感受到这是一场大雪,所以我们说古诗当中每一个字它都能传达出一层意思,都能表达一种感情,也能营造一种意境。现在我们再来读这首诗,注意把这些圈出来的字体会一下,你的朗读感觉就会不一样。好,大家自己练习读一读。
过渡:吟诵了,解意了,你还想做什么?(板书:悟境)
“悟境”就是要用我心感受古诗呈现的意境、诗人的心境。
1、学生轻声吟诵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夜雪给你的感觉?
①指名学生交流:先交流感觉再读诗,读出自己交流的感觉。(2-3名)
②再指名学生先读,让大家猜猜什么感觉。
(板书:冷、大、重、美、静反衬)
3、诗人很厉害,短短的20字的小诗,融入诸多感受,我们同学更厉害,读出了许多体会,齐读古诗。(依学生回答的感觉指导朗读)
4、闭上眼睛,现在把自己想像成诗人,躺在床上,头枕着枕头,身盖着被子,睡到半夜突然之间被冻醒了。一看到窗户亮起来了,是不是天亮了?耳边不时传来竹枝折断的声音……这个情景想象一下,下面我们自己轻声地来吟诵一下,好吗?不看这首诗,“夜雪”——把自己作为诗人,齐。生齐声吟诵。
你还想做什么?(了解诗人,积累古诗)
1、猜猜这首诗是谁写的?提示: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老人小孩都读得懂,但是又很有情趣,很有意境。(板书:白居易)
2、学到这里,你觉得还可以做什么?(板书:积累)主要指“背”和“写”。
会背吗?(看好诗文,再次齐背一遍)
会写吗?(学生打开自备本,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
写完了要检查,这是一个好习惯。
4、再依自己所默写的古诗齐读。
1、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如果让你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你该自么学习呢?
2、作业
①再读白居易的诗,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②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写写你眼中的雪,到时我们再交流。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吟诵
↓复见窗户明。
解意
↓夜深知雪重,侧面描写
悟境反衬
↓时闻折竹声。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江雪案例及反思教案
古诗《江雪》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体会古诗其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营造氛围
1、同学们,课外我们班一直在坚持背诵,积累古诗词,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一下,有感情地背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学生自由地依次站起来背诵)
2、刚才,我们一起背诵了许多首古诗。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一首好诗,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读了回味无穷。
二、揭题,解题
1、今天这节课,咱们再来学习,欣赏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写的江雪。
2、学生齐读题目。
3、解题:要读懂一首诗,我们先要了解诗的题目的意思,“江雪”是什么意思呢? 引:到底这首诗写什么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自由练读,请大家翻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确,读流利,可能一部分同学已经接触过这首诗,有的同学甚至都会背了,那么你要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读得更好。
2、指名读,随机纠错,评价。
3、齐读整首诗。
四、理解诗意,感受氛围
1、刚才我们已经读通了诗句,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2、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意思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抓字眼,串词成句)碰到不理解的字词怎么办?
3、学生自学。
4、反馈:
1(1)理解字词的意思。(2)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五、意境探寻,体会孤傲
1、学到这儿,我们对这首诗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请你们静下心来,再细细地默读这首诗,用心地去体会一下,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2、反馈,随便引导,点拔,并指导朗读。
引:同学们真会读书,感受真多,接着咱们再一起随着画面去感受一番。
3、课件展示独钓图。画外音:同学们,你们看,雪花一片一片地从空中飘落下来,大地、群山覆盖着茫茫白雪,江面上也飞舞着雪花,老渔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独自一人,默默地垂钓,好像也成了白色世界里的一座雕塑。
4、质疑:面对这样的画面,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师:真是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引渡:看来同学们的理解各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理解比较吻合诗人当时写诗的心境?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吧!
5、课件出示柳宗元的简介:学生快速浏览。
6、同学们,了解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后,你们现在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了什么新的看法?
7、小结:古诗往往有一个特点,就是“借景抒情”。这首诗正是他当时所处的寒冷凄凉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自处逆境却顽强不屈的精神再现。
8、再次指导朗读:现在要是你就是柳宗元,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吗?
(1)自由读。(2)指名读。
(3)全体起立,配乐齐读。
9、学法小结:解题——读诗——释意——悟情——吟诗。
引: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首诗,看看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老师希望每个小组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一起来学习。
六、课外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1、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示:每小组请一位画得较好的同学把诗中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下来。(课件播放音乐)
2、反馈交流。
(1)我相信,现在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幅《秋江独钓词》,谁愿意把自己的画向大家展示一下。
(2)选两组代表: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的画吗?
(3)(实物出示两幅学生的画)这两幅符合了你心中的那幅图吗?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吗?
(4)齐读《题秋江独钓图》
(5)比较异同:这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6)带着愉悦的心情再次朗读《秋江独钓图》。
3、推荐钓鱼诗。(课件出示)
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许多资料,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吧!
[教后反思]
《新课标》中对小学五、六年级古诗文的要求是这样的:“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江雪》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把理解诗句,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同时五年级学生对古诗已不再生疏,对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把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作为另一个重点。另外,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蕴含着强烈的一种情感,而诗人所处的年代又十分遥远。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我又把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我如何努力体现设计意图,力求在古诗教学中有所突破的呢?
一、尝试自学,探究学习古诗的规律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始终做到让学生尝试在先教师引导在后,我让学生尝试朗读,尝试讲诗意,尝试感悟情境,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另外一首诗,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性很高,收获也挺大。这说明小学生尽管年龄不大,但也有自学能力,何况他们已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只要我们相信他们,给他们创建一个宽松,一个激励时机制,一个合作的氛围,一个自读自悟的机会,孩子们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完成对古诗的理解。
二、自主感悟诗境,挖掘文章中的人文精神
关于意境,感悟地理解性的逻辑分析更加重要和管用,意境的感受必须由学习为主体 3 ——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而不能请别人代替,不可能通过间接的冷漠的印象,是不能促动心灵促动情感的。而且不同的感悟的意境也是不同的,因此,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阅读,潜心感受,畅所交流,积极体验的空间。
1、反复朗读,读中想象。
诵读诗歌,有助于我们欣赏它的优美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熏陶。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我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如读准确,读流利,熟读或背,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2、尊重个性,多元解读。
古人早已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没有惟一正确的解释,一首好诗,正国类可以作多种理解,才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这一节课上,在“在这么冷的天,那个老渔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上,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假设,就是为了让学生探讨答案的多样性。尊重多元解读,又要重视价值取向。拿“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来说,学生有那么多的答案,有好有坏,我不能简单的全部肯定,而是加以引导分辨,在适当时候出示柳宗元的简介,然后让学生联系诗人的经历来解读本文,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3、比较阅读,深入感悟。
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主动经历,学生的结果要让学生自主梳理,学完《江雪》后,让学生自我小结,在小结的基础上,再学习另一首诗《题秋江独钓图》,让学生比较阅读。这种同一题材不同意境的作品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缺憾,才更凸显追求的价值。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多鼓励也多建议,让我们在教育的蓝天下,新课改的浪潮中携手共进。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 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时《弟子规》
教学时间:8月30日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课后小结:我們現在學習弟子規的五項綱領後,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教学反思:
让孩子走近《弟子规》,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弟子规》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这课不仅是学生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虽然这些字词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时 三字经
上课时间:9月6日 教学内容:《三字经》第四部分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借助学习资料,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本部分内容。
3、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了解,领会祖国文明的博大精深。教学准备:
1、《三字经》诵读资料。
2、《三字经》参考书籍。
教学流程:
一.自由谈话,激趣导入。
1、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古国的文明更是博大深奥。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从《三字经》的前三部分中懂得了受教育的重要,懂得了做人的一些基本礼仪,还了解了生活中的名物常识。不过, 一个人如果要使自己更出色,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只懂得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丰富的知识。因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 知义。”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平日你是怎样学习知识的吗?(学生自由谈话)
我们可以在家中向父母学习,在学校向老师、向小朋友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在我们身边一直都有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你知道它是谁吗?(书)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教会我们许多知识,你最喜欢读什麽书?(学生自由回答)
生活在古代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喜欢读书你们想知道他们都读些什麽书吗?进入今天的-----《国学新世界》,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共同了解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儒家经典》。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领读“凡训蒙, 须讲究”至“文中子,及老庄”学生跟读,并注意生字读音。
(5)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通顺。(6)汇报读 ①指读 ②男女生轮流读
三.合作学习,理解内容.(“凡训蒙,须讲究”至“号六经,当讲求)
利用手中参考书籍小组合作,看看你都找到了哪些书籍,除了书名外,你对它还有 什麽了解? 四.汇报交流,知识拓展。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适时归纳,点拨。
(一)《小学》
作者朱熹,本书详细介绍了小学学习的具体内容,简单了解古代学生
学习内容,如:驾驶马车、射箭、音乐、书法、礼仪等
(二)“四书”: 学习语句
⑴《论语》学习“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了解《论语》共253章及作者和所记录内容。⑵《孟子》了解此书的主张行“仁政”而称天下。
⑶《大学》作者曾子,与《中庸》出自《礼记》是单独的两篇文章。⑷《中庸》作者子思(孔子的孙子)“中”不偏,“庸”不易。背诵这八句话。
(三)“六经”: 现存五部:《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其中《乐经》在焚书坑儒事件中失传 2介绍“焚书坑儒”了解史实。3背诵这两句话。
(四)《孝经》
回忆《孝经》的作者及写作目的。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给大家听。五.熟读成诵,汇报展示。六.教师总结。教学反思:
现代蒙学教材的学习强调反复吟咏,熟读成诵,正是在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正是教材语言特有的声律美感内在地决定了吟咏诵读是其主要学习方式。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语言的声音美本身!今天的语文低段教材,基本采用先集中学拼音后分散识字,采用了浅显通俗的白话韵语配合拼音识字,但在平仄起伏、抑扬顿挫方面不如传统蒙学教材那样讲究,汉语言的声律奥妙和平仄节奏美感体现得不太充分。
在研究中每天让孩子反复吟诵这类读本,美辞佳句尽入腹中,积累日丰,有助于培养学生凝练、典雅的文言语感和美感,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识字量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第三课时 回乡偶书
上课时间:9月13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
2、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爱乡之情。
重点难点: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谈话导入:一个人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久别的家乡,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诗,板书:《回乡偶书》。
2、学生齐读。先自己读,再指名读,更正后齐读。
3、出示头像,介绍诗人。
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指名说说自己了解的贺知章。
二、交流学习,感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行诗。
①自由读,说说大概的意思。
②图片出示(年轻和年老):有哪些变化呀?(家乡的变化)
③家乡的变化很大,诗人的样子也发生很多变化,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什么?(乡音)解释:家乡话。
④为什么没有变?(说明诗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⑤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50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诗人没有忘记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吗?
①自由读,你能说说大意吗?学生说后,交流理解诗意的方法。
②演一演。
③有感情的读。
三、配乐吟诵,升华诗情。
1、配乐诗朗诵。(师范读)
2、学生学习吟诵。
3、那么怎样读好诗呢?老师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4、学生自由朗读。读出韵律和节奏,体会成就感。
5、指名朗读。
6、同桌朗读。(配乐)
四、阅读续篇,深化感情。
1、出示《回乡偶书》之二
2、学生自由朗读
3、集体朗读
教后反思:
教学本课,我引导学生多读,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 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 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边读边想象画 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上课时间:9月20日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4、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五、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思念亲友类的古诗。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了全体学生背诵古 诗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训练,逐渐使背诵古诗成为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一种习惯,真正把古诗文诵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
第五课时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上课时间:9月27日
教学目标:
1、读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2、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
1、指名学生感情诵背已经学过的《秋词》、《望湖楼醉书》、《山中问答》三首古诗。
2、出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二、看图质疑
欣赏课文插图,思考:
1、你看到了什么呢?[山(芙蓉山———四川-宜宾的一个风景名胜区)、狗、老人、白屋„.)
2、这些都是古诗里面所写到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吗?引出——课文插图中的老人是谁呢?
三、学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找答案。自学前交流自学方法。思考:课文插图中的老人是谁呢?
诗人是在一个如何的情况下,走进了这个茅屋呢??从古诗的题目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吗?
理解古诗的题目。理解词语:逢:遇到。宿:投宿。主人:诗人投宿的人家。
2、反馈:哪个同学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呢?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小结:诗人出门途中遇到大雪,夜里投宿芙蓉山主人家的情景。师:诗人当时出门遇到大雪时的所见、所感是什么呢?引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四、学习“日暮苍山远,天寒夜归人。”
1、自学理解头两句。
2、小组合作交流。
3、反馈
师: 诗人当时出门遇到大雪时的所见、所感是什么呢?(所见:日暮、苍山、白屋;所感:远、贫)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苍茫的山。
白屋:茅屋,穷苦人住的房子。用茅草盖的草房,被白雪覆盖了,因此叫白屋。
4、朗读练习。读出所感:远、贫。
5、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理解。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6、小结。
五、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这首诗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吗?
六、朗读指导,背诵古诗。可采用竞赛法,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教后反思:
教学本课,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知识的介绍和重点突破这两点都交给学生去完成,注重通过在课堂上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事实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很大。本节课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基本上是来自自己身边的同学提供的,充分的体现了本节课的生成性,我在这当中只是起到了点评与引导的作用。学生学得快乐,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
第六课时 古朗月行
上课时间:10月11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结合图片知道古诗的大意,想像出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重点难点: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看到月亮,你会想到什么?唐代诗人李白看到这圆圆的月亮他想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古朗月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指名说一说听后仿佛看到了什么?
2、初读古诗。(要求:准确、通顺。)
三、图文结合,感悟、理解古诗。
过渡:同学们都能把古诗读准确、通顺了,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李白一起去观赏美丽的月亮。
1、学习第一句诗。
(1)观察、想象、描述图画。(电脑出示:一个小孩在晴朗的夜空里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学生说图。
(2)图文理解第一句诗。
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小李白把月亮叫做了什么?请同学们动笔划一划古诗中哪两行诗是描写这幅图的。
师:为什么小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
(3)图文对照读第一句诗。
2、学习第二句诗。
(多媒体慢慢出现圆圆的月亮中倒影着亭台楼阁,在蓝色的云中飘动。)
过渡: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玉石的盘子,可好像不像盘子,瞧,月亮更像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中划出描述这幅图的诗句。
(1)学生观察图画。
(2)学生划出古诗中的第二句。
(3)学生结合图画进行读第二句古诗。
(4)学了这句古诗,你有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3、整体感悟,指导朗读。
师: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它是梳妆用的镜子,飞到蓝蓝的云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来把古诗读好。(结合图画)
(1)学生根据课件读古诗。
(2)教师范读。(要求注意听老师读,划出停顿和重音。)
(3)学生练读。
(4)赛读。(按照划出的停顿和重音让学生自评、互评。)
(5)学了这首古诗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将不再是“小和尚念经”。而是根据语言和意像的联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感悟成诵。
1、学生想象读古诗。
师: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读得越投入,眼前的景物就会更清楚。
2、学生指画读古诗。
师: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3、配乐诵读。
4、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
这首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因为他们早就接触过了,所以背得特别快,于是我请背得快的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对诗歌比较陌生的学生,学生在教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对诗的理解也进一步加强,而新接触的学生也学得不亦乐乎。学生完成任务后,我们还交流了关于写月亮的诗句,学生积累了不少,热爱古诗文的兴趣进一步增强。
第七课时 三衢道中 上课时间:10月18日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基本意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一、出示古诗,师范读。
二、小组学习
(1)读通全诗,读得正确。(2)简单理解诗意。
三、集体交流。(1)指名朗读。
(2)理解诗意:这首诗的小作者借咏新月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1. 梅子黄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着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现在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2. 试背诵。
教学反思:
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夯实人生基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诵读经典、理解经文,提升个人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强文化积淀,增加其它学科以及艺术审美等各方面的素养。
第八课时
上课时间:10月25日 教学内容:江雪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冬天的景色。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冬天景物的古诗。活动过程 教学时间: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雪给大自然装扮成粉妆玉砌的世界,山上看不见鸟影,路上看不到人的脚印。唐代诗人·柳宗元就写了一首描写冬天景色的诗。我们来学习一下。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冬天的诗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