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时间:2019-05-12 23:3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一篇: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3.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与装置

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并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理解;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学习方法:

1.通过观察与思考,来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

2.通过实验的观察,来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通过教师的介绍,来了解二氧化碳及其干冰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4.通过与制氧气、氢气的比较,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5.通过利用化学文字表达式的比较,学生自行归纳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实验探究: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内容: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二氧化碳的产生:动植物的呼吸,动植物尸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燃烧,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葡萄糖 + 氧气

2.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温室效应(全球变暖问题)

(1)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分子的运动速度比(空气中)氮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运动速度慢,再加上二氧化碳分子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的能力强,所以二氧化碳增多就像在地球表面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是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即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变成沙漠。

(3)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a.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

b.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3.二氧化碳的用途

(1)可作为温室肥料。植物不但叶部、地上部分会吸收二氧化碳,就是根部也会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直接使用二氧化碳或使用分解出二氧化碳的肥料,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2)可用作于灭火,原因是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且一般情况下,不助燃也不燃烧。

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有三种:

a.泡沫灭火剂:适用于木材、棉布等一般性着火;

碳酸氢钠(NaHCO3)+盐酸(HCl)→氯化钠(NaCl)+水(H2O)+二氧化碳(CO2)

b.干粉灭火剂:除适用于一般性着火外,还适用于油料、气体着火;

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钠(Na2CO3)+水(H2O)+二氧化碳(CO2)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剂: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着火。

这些灭火器在适用时都能产生和喷出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从灭火器中喷出的二氧化碳好似给燃烧物覆盖了一层厚厚的二氧化碳“被子”。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开,燃烧物因缺氧而熄灭。但在扑灭钾、钠、镁等活泼金属失火时,不能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因为这些金属都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4.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1)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人就会感到气闷、头昏、心悸,达到4%~5%时,人就会感到气闷、头痛、眩晕;达到6%时,人就会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至死亡。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毒。

(2)减少二氧化碳危害的方法:

a.保持室内经常通风;

b.进入可能会含较多二氧化碳的地方(如菜窖)要检查二氧化碳的含量。做灯火试验。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变成液态二氧化碳,甚至固态二氧化碳。

液态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灭火器,而固态二氧化碳做致冷剂,冷藏食物,人工降雨,舞台制景等。

CO2(solid)

CO2(gas)

CO2(liquid)

(2)密度比空气大(标准状况下,1.97g/L),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3)能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加压可以增大溶解量,制汽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但能溶于水,而且还能与水反应

实验:二氧化碳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原来的紫色变成红色,加热该液体后,石蕊试剂重新变成紫色。

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而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水(H2O)—→碳酸(H2CO3)

碳酸(H2CO3)加热——→ 二氧化碳(CO2)+水(H2O)

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错)

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了碳酸,从而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而非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更不能提供呼吸

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实验:阶梯蜡烛熄灭实验

现象:当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倾倒于烧杯中时,其中的蜡烛由下而上逐渐熄灭。

原因:(1)二氧化碳气体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沉积在下面。

(3)与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 氢氧化钙[Ca(OH)2] —→ 碳酸钙(CaCO3)+ 水(H2O)

该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在露置的石灰水上,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层白膜,该白膜就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固体。

石灰水涂墙也是利用该反应

思考:为什么用石灰水涂墙后,墙壁会出汗?

三、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combination reaction):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2.分解反应(decomposition reaction):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一变多”。四、二氧化碳的制法

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CaCO3)高温——→氧化钙(CaO)+二氧化碳(CO2)

实验室制法

1.药品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碳酸钙(CaCO3)+盐酸(HCl)→氯化钙(CaCl2)+水(H2O)+二氧化碳(CO2)

补充:

1)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否用碳酸钙粉末或者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答:不能,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反应物颗粒越小,接触面积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就不易收集。

2)盐酸就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否能够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答:不能。盐酸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如果利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挥发性太强,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氯化氢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答:不能。如果用稀硫酸,会与石灰石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微溶性的固体——硫酸钙,包裹在固体表面,从而使液体与固体反应物隔绝,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看到的现象时首先有少量气泡,马上停止。

2.反应仪器选择:固体与液体发生反应生成气体不需要加热。选择与过氧化氢制氧气相似的仪器。

反应仪器中,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不过,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要神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漏斗口逸出。

该装置的优点:

(1)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节约药品

(2)可以随时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液体药品

(3)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思考:还有哪些类似原理的装置

3.实验步骤: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相似。

4.二氧化碳的检验及验满

1)检验: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2)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马上熄灭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5.收集气体: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补充:如果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该怎么办?

答:可以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首先通过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吸收HCl气体),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顺序绝对不能调换。

练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区分4瓶集气瓶中的气体,其中分别为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答:首先分别取样。然后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4瓶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如果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燃烧更加剧烈,说明是氧气;如果马上熄灭,则是氮气或二氧化碳,在该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若不变浑浊,则为氮气。

第二篇:初三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初三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教学设计思路]

二氧化碳是继氧气之后的又一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在氧气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多年来的接受式学习,使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例如:当看到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二氧化碳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本节课准备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出一些大胆的猜测;在此基础上先由教师提出三个探究任务:(1)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提出一些问题;(2)分别向空气、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会有什么现象?(3)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并发现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从而引发学生的再次探究。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节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的心态;教学的核心是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教案

课 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授 课 人 汤 高 辉 学 校 抚州市临川七中

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重 点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对实验的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难 点 增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交流、分析、总结。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

仪器、药品 仪器:广口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两个)、装有高低蜡烛的烧杯、烧杯、小型喷雾器、镊子、塑料瓶、石蕊染成紫色的小花、酒精灯等。

药品:大理石、稀盐酸、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稀醋酸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你们知道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是已经做过实验亲自验证并非常确定的,哪些只是由别人告诉你的?

组织学生列举日常生活或学习中与CO2有关的事例,推测CO2的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请学生观察和闻气味。并简介闻气体的方法。

(探究活动:提出探究任务1):

①向有两支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引导学生思考猜测):

(1)“二氧化碳气体能否从集气瓶中倒入烧杯中?”“你有没有见过气体能倒来倒去的?”

(2)“如果我真的能把二氧化碳倒下去,你猜想会观察到什么现象?”(3)两支蜡烛同时熄灭,还是哪支蜡烛先熄灭?

(提出探究任务2):

②分别向空气、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会有什么现象?

提问: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的设计意图,你们还能设计一些其他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么?

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后再投影出一些提示

让学生讲述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并引导其他学生去评价这些设计。

(提出探究任务3)

③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会有什么现象?

投影并讲解: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讲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教师要求学生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强调:常用这一反应来检验二氧化碳。

小组讨论小结: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投影:根据本课的有关知识点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布置作业:家庭小实验:用家里的一些物品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实施,把实验的结果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生回答: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是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从老师口中获知。

(生活中的事例)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汽水(碳酸型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使人窒息死亡(举例“死狗洞”,并介绍有关知识);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

猜测: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可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学生回答: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生(大多数):能

部分学生有点疑惑,不敢肯定能不能。

生:蜡烛熄灭。

学生各种说法都有。

学生很专注地观察,当观察到的现象与他的猜测一样时,非常的兴奋,并自觉交流。

生思考后回答:不变。

当学生观察到瓶子变瘪了,很惊讶,觉得怎么会这样呢?随即在小声讨论。

生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总结结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和准备如何实施,并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

学生实验: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

学生猜测:石蕊变红的可能原因有水、二氧化碳本身、二氧化碳与水作用后的产物;

学生抄写、记忆

学生积极回答,显得很兴奋

学生思考、讨论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重点更为突出。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使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使学生感到迷惑或兴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兴趣。

学生因为有自己的猜测,都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会很专注地观察。并引发自觉的交流。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小组的合作,互相启迪、互相补充、并完善自己的设计。

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通过赞美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达到加深和会书写化学方程试的目的。

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对化学的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达到课后复习的目的。

[板书设计]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

2、CO2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

3、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

4、CO2能溶于水。[物理性质]→制汽水

5、CO2+H2O==H2CO3 [化学性质]

6、CO2+Ca(OH)2==CaCO3↓+H2O[化学性质]

(常用此反应来检验CO2)

第三篇:2.2奇妙的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课题

2.2奇妙的二氧化碳1

总第 课时

主备

岳芝峰

审核

刘俊

学习目标

1.通过自然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认识到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碳循环的重要意义。

2.通过演示实验的分析,知道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学情分析

知识准备

1.二氧化碳不_______也不_______,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气体中,会观察木条_______;

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_______,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___。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3.实验室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限时

个性处理

课堂导入

冥冥之中,人们的一吸一呼之间有你的身影,你给这个世界带来生机勃

勃,绿色植物在你的怀抱中,徜徉在阳光下,快乐的成长,风吹树叶沙

沙声,繁花似锦开怀笑。世界因你万物生长,世界因你而硕果累累

板书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组成

自主学习

依你对二氧化碳的了解,填写下列空格

1.二氧化碳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 构成的,3.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碳原子和 个氧原子;

4.所以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引导

自主

学习

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循环

观察教材40页图片2-11,填写39页表格2-2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问题

引导

空气中二氧化碳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拓展视野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加强。

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极大。因此必须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此作出贡献。

重点把握

自主学习

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过你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认识,初步得出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 色 气味的气体

2.同温同压下,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填“大”或“小”)

问题引导

思考:如何判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设计实验分析】

重点

实验

分析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以体积比1:1)

物理性质小结

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是 色 味的气体.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以体积比1:1)

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78.5 ℃会直接 成气体。

过关测试

1.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A.金刚石 B.干冰 C.活性炭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_;

“"

(2)可用作冰箱除臭剂的是_____________;

(3)可用于刻划玻璃的是_____________。

2.在右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情景

设置

过渡

引导

聆听小故事,思考二氧化碳有哪些你所熟悉的化学性质

在意大利有一个“死狗洞”,狗一过去就会死亡,人走过去却安然无恙。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现象呢?迷信的人说:“洞里住了个专杀狗的妖怪”。有一天,科学家博曼尔来到这个洞,想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妖怪。他在洞里到处找,始终不见妖怪出来。只见岩洞的顶上倒悬着许多钟乳石,一敲就会响,地下丛生着石笋,湿湿的泥土里冒着气泡。

小故事:死狗洞的故事,关于小狗意外死亡,你想到了什么?

你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哪些化学性质?

重点突破

四、氧气的化学性质

1.不能供给呼吸

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根据二氧化碳灭火实验分析,观察实验并思考:

蜡烛按照什么顺序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

拓展思考1:

我们用二氧化碳气体来灭火利用了其哪些性质?

合作

学习

《一家四口下菜窖时窒息 消防员紧急救援》新闻。

该报道称:某村一家四口进入菜窖,没多少时间四人均窒息。所幸的是,警方及时施救,四人被救。

问题

讨论

1.地窖常用于存放瓜果蔬菜等。为何长期密闭的地窖会导致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请同学们结合已学知识与经验展开分析讨论。

2.如要进入一个久未开启的菜窖、枯井、墓穴,你应该选择火把还是手电?该怎么保证安全进入?

过关测试

1.下列是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是()

A.人工降雨 B.制造化肥 C.植物光合作用 D.灭火器灭火

”“

2.将一燃着的木条伸入气集瓶中,火焰熄灭,则集气瓶中一定不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按如图所示方法开展实验。

烧杯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证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根据这些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

讨论分析

前面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中,瓶子变瘪,大家认为是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的缘故。大家是否考虑过,二氧化碳溶于水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何现象可以说明?

重点

难点

突破

演示

实验

实验操作:

取液体样品,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问题思考:

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设计方案证明猜想。

(1)(2)(3)

实验分析

”“

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一组实验。

取4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

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I.纸花变红 Ⅱ.Ⅲ.纸花不变色 Ⅳ.(2)该同学进行的I、II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3)该同学进行4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文字叙述)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四、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与水反应。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将变红的紫色石蕊试液放在酒精灯上稍加热,观察现象

结论: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碳酸 —— 二氧化碳 + 水

重点

分析

问题思考:比较下列反应,将它们分为两类

(1)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2)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3)碳酸 —— 二氧化碳 + 水

(4)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合作学习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过关

检测

1.分析下列反应分别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① 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② 氢气 + 氧气 —— 水

③ 水 —— 氢气 + 氧气 ④ 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

⑤ 镁 + 氧气—— 氧化镁 ⑥ 碳酸氢铵—— 水 + 二氧化碳 + 氨气

2.两支试管中各注入5ml的石蕊试液,通入CO2气体,然后将一只试管加热,另一支试管中撒入少量活性炭,其颜色变化分别为:①红—紫—无;②紫—红—紫;③紫—红—无;④无—红—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重点

难点

突破

合作

学习

”“四、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如图所示,打开一个汽水瓶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振荡汽水瓶,观察实验现象。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钙→ 碳酸钙 + 水

过关

检测

1.下列变化是因化学变化引起的()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 D.干冰汽化吸收热量

2.实验桌上有两瓶气体,一瓶是氧气,一瓶是二氧化碳,下列方法不能用于区别这两瓶气体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放入气体B.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气体中

C.将紫色石蕊溶液分别倒入气体中D.闻一闻两瓶气体的气味

3.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呈白色,是因为空气中存在()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自主

学习

五、二氧化碳的用途

1.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营造舞台云雾等 2.利用二氧化碳灭火

3.促进光合作用,用于温室肥料 4.利用其不能供给呼吸来保存种子等

5.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甲醇等

课堂

检测

1.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生产时,可向温室里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施用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抑制杂草生长 D.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施用后可防治火灾

2.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是因为()

A.它是气体 B.它能溶于水 C.它在高压低温下能变成干冰

D.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将CO2通入水中 B.将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4.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水 D.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

收获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存在哪些疑惑?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方法提炼

【课后巩固练习】

()1.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够灭火,是因为

① 密度比空气大 ② 能溶于水 ③ 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④ 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⑤ 能使紫色石蕊液变色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2.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右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

B

”“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

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可以用作灭火剂、制冷剂 B.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C.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 D.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的排放会污染空气 B.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C.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气体肥料 D.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5..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6根据右图来回答:经数小时后,U型管A、B两处的”“

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假设:①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

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②瓶口密封且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③NaOH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

()7.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8.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9.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

”“

()10.某同学用传感器研究等体积的水和NaOH浓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药品前,轻拉注射器活塞至一段距离后松开,若活塞恢复原位则气密性良好

B.表示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的曲线是①

C.若选用等体积饱和石灰水再次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D.刚开始曲线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液体推入较慢引起

11.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CO2的相关性质。为避免盐酸挥发出的HCl对实验的干扰,选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

”“

(1)写出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中装置B内浓硫酸的作用是。

(3)对比装置C与D中的实验现象,观察到干花不变色,湿花变红色,可得出的结论写出化学表达式)。

(4)持续通入CO2,观察到装置E中的现象为。

(5)依据装置F中观察到点燃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可得出CO2的性质有。

第四篇: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化学实验,明确二氧化碳的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如何检验二氧化碳以及收集二氧化碳时如何验满。3.什么是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并能熟练应用。4.明确二氧化碳灭火既和物理性质又和化学性质有关。【重点】二氧化碳的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的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及如何判断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教具】试管、铁架台、酒精灯、阶梯蜡烛、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导管 【复习回顾】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讲授】 一、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演示实验】二氧化碳倒入燃有高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思考:

1、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2、你猜想二氧化碳会有什么用途?

现象:蜡烛熄灭,并且低的先熄,高的后熄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并且密度大于空气 用途:可用于灭火

(2)、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

【演示实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并进行对比,观察现象并说明该实验可得出什 么结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盐酸和通入二氧化碳都变红色。小结: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产生碳酸。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碳酸

【演示实验】加热通二氧化碳的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在沸腾前就有气泡产生,红色液体又变为紫色。小结: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加热

文字表达式;碳酸——→二氧化碳+水(3)、二氧化碳可以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演示实验】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现象:石灰水变浑

小结: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文字表达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讲解】这个反应可以用于鉴定二氧化碳。

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什么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2、思考并回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复备人

第五篇: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一节(精选)

初三化学教学教案:第一节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推动作用;

2、认识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3、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增强学习化学的责任感。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孩子们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一些课外实验的开展则锻炼了他们的探究动手能力,并以此训练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物质。

探究目标:

丰富的探究活动,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去认识化学的作用,认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团结协作,于劳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重、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回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

引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象“有趣的化学”、“漫游化学世界”,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者由学生自己课前收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通过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当然也可利用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引入。(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自学:阅读课本物质的“为什么?”

实验一:碳酸氢铵的受热分解

小结: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摆脱愚昧和无知(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其他内容,如封建的一些迷信和法轮功等)

实验二:水的污染和净化

实验三:铁制品的锈蚀

小结:化学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讨论:目前人类面临的几大污染问题

小结:适当介绍绿色化学

幻灯:化学促进科技发展的一些资料(也可以书本为蓝本介绍)

讨论:就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能谈谈化学与我们的关系吗?

总结:化学科学是极富魅力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希望同学们勇敢的跨入化学科学的殿堂,积极进取努力学好化学!

布置作业:

1、列举四位著名的化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2、列举三项当代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

3、列举三项古代著名的化学工艺及其出现的最早年代

4、找到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常见塑料(有机玻璃、聚酯材料、聚苯乙烯等材料)的初步认识方法

课后自评:

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 最早发现的朝代

制造青铜器 商代

瓷器 东汉末代到六朝

冶铁炼钢 春秋战国

黑火药 唐朝

造纸 汉代

酿酒 殷周之际

碳酸氢铵 加热 水+二氧化碳+氨气

元素符号:碳C;氢H;氧O;氮N

化学式:水H2O;二氧化碳CO2

1、举例四位著名的化学家及主要成就

2、举例三项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下载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三化学教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氧化碳性质 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2.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提高自己对实验的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

    二氧化碳制取教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检验及验满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设计......

    二氧化碳教案总结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导入 在导入时的情景要尽量与现实生活相接近这样才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石郭留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学会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b: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 c:培养学生探究完成一些简单......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六单元3、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裴庆敏宽城县育才中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学会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5.3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学生经历......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河北省三河市第四中学 赵应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将充分利用“云南图书馆二氧化碳泄漏”这一焦点新闻,深度挖掘科学知识、......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 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 植物需要它,灭火最能干。 致冷造仙境,可用来肥田。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种物质吗?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