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教案论语 学而篇第一
校本教案 论语 学而篇第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
一、出示原文
1、学生练读
2、领读
二、【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书中的‚子曰‛,都是指孔子说的。
(2)而:连词,用在两个动作之间,表示连续的动作。
(3)时习:‚时‛,时间词用于谓语前,做状语,即‚按时、时时‛之意。‚习‛,温习、练习、反复实践。(4)之,代词,表示动作对象。(5)亦,也,也是。
(6)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7)有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8)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9)乎: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语的‚呢‛或‚吗‛。(10)人不知:此句不完整,缺少宾语。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11)愠:音yùn,恼怒,怨恨。
(12)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具有较高道德修养、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二、【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三、【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四、学生背诵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
一、出示原文
1、学生练读
2、学生领读
二、【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孝弟:孝,指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即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弟,同‚悌‛(音tì),指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即对兄长要尊敬,服从。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3)犯上:犯,冒犯、抵触、违反。上,指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臵于动词之前。(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三、【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四、【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五、学生背诵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
一、出示原文
1、学生练读
2、学生领读
二、【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2)鲜:少的意思。
三、【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四、学生背诵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找学生背上节内容
2、说一说:巧言令色的含义
3、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读第四节
(2)、看看有没有会背的呢?(找学生背)
二、新课
1、出示原文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1)、学生练读(2)、领读(学生)
二、【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鲁国人,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三、【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四、【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 8
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五、学生背诵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第四节内容
2、解释‚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二、新授:(1.5)出示原文(板书)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解】
(1)道:作动词用,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四马一车,称之为一乘,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
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四、【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慎重决事以取信于民,节省开支以爱怜其民,役使百姓要在农闲时节‛。
五、【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
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六、强化记忆、背诵(学生之间交流)
七、课堂总结(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找学生背第五节
2、解释: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1、学生练读
2、找学生领读
三、【注释】
(1)弟子:一指学生,二是对兄父而言,对父为子,对兄为弟,本文指前者。(2)入:进入父母居室。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指以对待兄长之礼对待同学和老师。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即做事谨慎。(5)泛:音fàn,普遍,广泛的意思。(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三、【译文】(小黑板出示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学习,要尊重同学和老师,言行谨慎而且诚实,要有广泛的爱心,并且亲近那些有仁 12
德的人,做好这些事情后,还有精力的,那就去学习六艺等诗书文化典籍。‛
1、指名读译文
四、质疑
五、记忆本章内容
1、练习:按要求口头填空
2、检查记忆情况(学生完成)会的同学可以抢着背
六、【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
七、让学生说说通过学习可以践行的内容
八、课堂总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懂得了什么?)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论语学而第一篇的第七节内容
原文:1〃7 子夏(1)曰:‚贤贤(2)易(3)色(4);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让来孝敬父母以及与朋友交往要讲究信誉。
2、熟背本节内容。
3、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放录音欣赏朗读
2、学生练读
3、领读
三、理解(让学生独立完成)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敬喜爱的意思。贤贤即尊敬贤能。
(3)易:一是改变;二是轻视。本篇取第一种意思。(4)色:神态,神情,看法。
(5)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即敢于牺牲自已。
四、小黑板出示译文
子夏说:‚由于尊敬他的贤德,就必会改变对他的看法。如果他服侍父母,能竭尽自已的能力;奉侍君主,在危难时敢于献身;和朋友交往,能言而守信--这个人虽然没有学习过,但我也认为他是念过书了。‛
五、质疑
六、记忆本节内容
1、按要求口头填空
2、检查记忆情况(学生来完成)
七、小结: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 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八、让学生说说通过学习可以践行的内容
1、能做到哪些?(要详细说)
2、反省自己还有那些没有没有做到的和改进的地方
九、课外延伸:出示第八节内容 提问;
1、你想怎样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学方法)
2、试读
3、听录音读
十、课堂总结
十一、作业(预习第八节)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让来孝敬父母以及与朋友交往要讲究信誉。
2、熟背本节内容。
3、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学生练读
2、学生领读
三、【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2)重:自重,厚重。(3)固:稳固。
(4)主忠信:以忠诚和守信两种道德为主。(5)无:通毋,不要。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四、【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厚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知识就不能稳固。品行要以修炼忠诚和守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结交品行不如自已的人;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五、质疑
六、【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
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七、强化记忆(学生背诵)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让来孝敬父母以及与朋友交往要讲究信誉。
2、熟背本节内容。
3、在生活中如何践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上节学习内容
2、解释(1〃8)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1、学生练读
2、学生领读
三、【注释】
(1)终:寿终,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2)远:远祖、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四、【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办好父母的丧事,诚敬地祭祀祖先,这样做会自然地使老百姓复归忠厚老实了。‛
五、质疑
六、【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
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七、强化记忆(学生背诵)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八、课堂总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来孝敬父母以及与朋友交往要讲究信誉。
2、熟背本节内容。
3、在生活中如何践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上节所学内容
2、解释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1、练读
2、学生领读
三、【注释】
(1)子禽:孔子的学生,姓陈名亢,字子禽。
(2)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5)抑:或者,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和、善良、庄重、朴实、谦逊。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四、【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哪个国家,就一定能听到哪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咱们的老师是凭着温和、善良、庄重、朴实、谦让五种美德得到的,(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老师获闻各国政事,是不是和别人获闻政事不相同呢?‛
五、质疑、六、【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七、强化记忆(学生背诵)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找学生背上节学习内容
2、解释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四、【译文】
孔子说;‚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同,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要观察他所作所为,能够多年坚持他父亲优良的做人准则,可以说他是做到了孝。‛
五、质疑
六、【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 23
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七、强化记忆:学生背诵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上节学习内容
2、理解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2)和:和谐、和美、调和。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5)节:约束,节制。
四、【译文】
有子说:‚贯彻执行周礼,应当以和谐为贵。古代先王的治国之道,最宝贵的地方就在这方面。但不论大事小事都按照和谐的办法去做,有些事就行不通。单纯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周礼来节制和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五、质疑
六、强化练习(学生背诵)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七、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本节含义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2、能熟背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上节学习内容
2、解释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合宜的,合理的。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践行、兑现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5)因:依靠、凭藉。(6)可宗:可崇敬,可仿效。
四、【译文】
有子说:‚信诺符合于义,才能践行诺言。恭敬符合于礼,可以免于耻辱。对所依靠的不失亲密的情谊,这种做法也是值得仿效的。‛
五、质疑
六、【评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七、强化练习(学生背诵)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1)于事而慎于言,就(2)有道(3)而正(4)焉,可谓好学也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本节含义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2、能熟背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背上节内容
2、理解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1)于事而慎于言,就(2)有道(3)而正(4)焉,可谓好学也已。‛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释】(1)敏:勤敏,努力。(2)就:靠近、看齐。
(3)有道: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4)正:匡正、端正。
四、【译文】
孔子说:‚一个君子,在饮食不求饱足,居住方面,不要求舒适,做事情勤快敏捷,说话谨慎小心,向有道道有知识的人靠近以不断地改正自已的错误,这样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五、质疑
六、【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七、强化练习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本节含义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2、能熟背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背上节学习内容
2、解释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1)于事而慎于言,就(2)有道(3)而正(4)焉,可谓好学也已。‛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谄媚、巴结、拍马屁。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四、【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巴结,富有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能这样也算可以了。但不如贫穷却能够快乐开心,富有了还能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的,‘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了又磋,琢了又要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呀,我可以和你开始谈论《诗经》了,因为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了。‛
五、质疑
六、【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七、强化练习
1、学生练背
2、指名背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本节含义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2、能熟背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新授、出示原文(教师板书)
1、学生练读
2、领读
三、【注释】(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四、【译文】
孔子说:‚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已,而要担心自已不了解别人。‛
五、质疑
六、【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七、强化练习
八、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二篇:论语学而篇教案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五、经典背诵
学生背诵,小组检查,教师抽背。
六、经典应用
说说学习体会,教师总结。
大家都来到荷塘,挖莲藕抓鱼虾,捉泥鳅捡螃蟹,人声鼎沸,笑语欢声,相互谈说着要如何弄出一顿顿可口的美味。光是莲藕的吃法就有很多:熬汤炖肉八宝酿、清炒生吃蜜饯糖,还可以磨成藕粉,加入砂糖或蜂蜜,在温水里一泡,就是一杯清凉清甜的解暑饮料。用鲜莲叶来熬粥,蒸饭蒸鸡,或蒸其它肉类味道都是极鲜美的,做出来的食物均带着一股淡淡的莲叶清香。人们那么喜欢荷花,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芳香美丽洁净高雅,更因为它全身是宝,每一处都可食可药可用。我最喜欢的是生鲜莲子羹。把剥好的莲子对半打开去芯,莲子芯很苦,可以药用,没有芯的莲子是甜的,正好用它熬糖水。把足量的生莲子洗净,和着一小片生姜一片鲜莲叶,放进清水锅里,盖着盖子大火烧滚,转小火熬二十分钟,捞起莲叶,加入冰糖,小火慢熬,边熬边搅拌,十五分钟后,一款既清香甘美又消暑解渴的莲子羹就做成了。这样的汤水,在炎热的夏季里,只要喝过一次都不会忘记。
第三篇:论语学而篇教案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以后逐渐将“忠”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五、经典背诵
学生背诵,小组检查,教师抽背。
六、经典应用
说说学习体会,教师总结。
第四篇:论语学而篇学习心得
学而篇学习心得
文/张赟
在这一周的学习过程中,自己真是汗颜,不学则以,一学才发现自己真的是才疏学浅,对于经典中的很多字的读音不知道,有些字干脆就不认识。几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读不顺畅,反复听,反复读几遍之后才算是能够顺利的读下来。虽然有译文,但对其原文的理解还是有诸多的不清不楚的地方。于是开始查资料,听群里各位老师的分享和导师的讲解,才渐渐明晰其中内涵。
虽然我才刚刚开始了解儒家思想的精神,但是我已深感其思想的深邃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自己是名中国人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骄傲!
一周的学习下来,自己的感触也颇多。在这一篇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做一个有德之人,而这个不是从知识或书本上获得的,更多的是在人生的体验中以及做人做事上历练出来的。
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在德行修养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最缺乏的就是“五日三省吾身”,直到自己的生活出现问题才开始反思,去了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才开始不断地学习和自我修正,通过学习《论语》的学而篇,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践行,而践行也是为了更好的去付出,去服务大众。也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提升,而非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系统。求同存异才是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意义。
杨教授讲到“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反复读学而篇的时候,我体会到:这个“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关系该如何相处。而这个关系最早的根源就是我们跟父母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和睦融洽了,我们跟世界的关系也就和谐了。所以孔子一再强调“孝悌”.父亲是天,是阳性能量的代表,是力量、创造力的象征。母亲是地,是阴性能量的代表,是承载、接纳的象征。这两种能量都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与父母的连结顺畅也就表示我们的阴阳能量的平衡。而这样的平衡状态下,我们对外,不管是和同学朋友的关系、还是和同事领导的关系都能自如应对。如此,人与人相处就不是表面的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了、心口不一了。
而当今很多人的财富、疾病、人际关系以及亲子关系的问题,追根溯源几乎都是自己和原生家庭,也就是和父母的关系的问题上。可见,孔老先生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经看透了这个问题。现在的教育界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如果能把咱们的儒家文化更早的、合理的渗透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那我们国家必将繁荣昌盛。
当然原生家庭也只是一个基础,自我的修行还是靠自己的毅力和决心。这个过程中也是需要不断的反省和觉察自己的。这也是为了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心,因为心正了,行自然端。
“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我们生命中几乎所有的痛苦都与“道”有关,万物皆有道,道跟法律、道德都不是一个维度。人人都应该行在“道”中。这个“道”在世间一切事物上运行,比如我们的身体,生命、做事,家庭、关系,施与受、财富、事业,心思意念,命运等等。我们生命的一切都在“道”中运行着。
如果我们没有行走在道中,不论是身体、做人、做事、修行等各个层面就会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来给我们找麻烦的,而是一个个的信使来提醒我们,告诉我们有问题了,需要去修正,他们只是生命的信使,万物与宇宙之爱经由他们把信息送给我们,好让我们去看见问题处理问题,当我们能够明白这些提醒并去修正了,问题也就不存在了,继续回到了“道”中,一切就会很舒服,很自在了。如果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抓住那个仁德贤良的根本,让它在心中竖立起来,才能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了这样的一颗心,做事就会遵循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而不是因追名逐利而忘了根本。
有了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德行之后也需要运用好,那就需要“礼”,而这个礼以恰到好处为可贵,也是我之前提前想到一个词“界限”.有了这个界限,我们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什么不是,这样也就会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不可以,或者暂时不是合适的时机。而一旦超越了这个界限,自己也将同样的承担后果,而这个后果可能往往超过自己的承受力,伤人伤己。也就失去了“和”的意义。"
总之,有了学习的方向和态度,有了德行的标准,接下来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只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自己内在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且稳定,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他人,服务社会!
第五篇: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1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2
《学而篇》开篇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虽然,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但“君子”,我仿佛知道些。能称“君子”的人,应该是讲诚信的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诚信。若想正自己的身心,必须要有“诚”的思想、心境与行为。在“诚”上,我是要勉励自己的。
有天,我答应同学要给他课外书,结果回家玩起来便忘记了。次日,同学向我要,我明明知道是自己忘记了,却偏要说,是对方在放学时没有提醒而忘记的。其实,我说后的瞬间就后悔了,所以,第三日的早晨,我不仅把课外书带来,还与同学表达了真诚的歉意。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有时,不打不相识,自与同学道歉后,我们便成为了好朋友。我们还有了约定,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俩都要以“诚”相待,说到做到。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我喜欢这句话,因为有了诚实,才能有正确的思想。当我们听说一件事情后,一定不能盲目地说给别人听,万一事情不是本来的样子,那么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有可能会把错误的事情当成了正确的事情。在我与小朋友们的'交往中,总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这是我们小孩子的专属。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读圣贤书,多思辨,才能使自己拥有明辨之心。
当然,能称为“君子”的人,不仅需要诚信,更需要一颗“至诚”的心灵。我想,这将是我努力学习的方向。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3
”香九龄,能温席。“小小黄香,九岁就懂得孝敬父母,为父亲温暖床席,他多有孝心啊!黄香乃孝悌也者,不亦君子乎?黄香是一个君子,长大后成为一名好官。
黄香的故事正应了《论语·学而》篇第二条的一句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层统治的人,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层统治的人,却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有了,”道“自然就形成了。能做到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实就是有了”仁“的根本。
看一个人会不会有所作为,成为有用之人,就要看这个人能不能做到”仁“的根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能做到这一点,他才会爱民、爱国,做一个群众喜欢并支持的好官,才能成就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业。
学习了这一篇《论语》,我想,我也要做到”仁“的根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这一切都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为父母铺床、打洗脚水,帮他们做家务,给疲惫一天的父母做饭……
总之,我要努力了!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4
子曰:“人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什么子曰。
救命啊!我的满脑子都是子曰!子曰!子曰!
《论语》我没几个字能看懂。
老子,孔子,还有孔子的徒弟,说的是什么东东。
我为了看懂昨天看今天看明天看,把我看的头晕眼花。
但是没有几条能看懂,也有看懂的.。
比如说。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师矣”。
是说经常温习学过的东西,就能从中悟出新的见解,新的收获,这样就可以当他人的老师。
还有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就是说只学而不用心思考就会迷惑,只挖空心思去想,却不认真读书,还是难得到确实的知识。
这两条可是我花了好长时间悟出来的。
我想这两条对我的帮助很大,比如说在学习中背会的英语单词,过来几天就忘了。
如果能像上面的那条温故而知新,可以师矣。
多温故就能把单词记在脑子里。
他人问你的时候你就可以当他的老师了。
还有你看书时,是大概看一下而不去思考,就会迷惑。
如果只是想而不去认真读,就学不到确实的知识。
都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我们能认真看,认真去思考,就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5
拷问自己的问题。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体现。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真谛。
“夫子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誉,这五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到如今虽然表面上还在被大家赞誉,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并不以为然,认为现在还这样是会吃亏的。但我觉得,这五种品德,体现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是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的美德。
《论语》学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们现在更侧重于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修养的时代,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我们应该静心沉入其中,远离尘嚣,返璞归真,寻找圣人留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