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19-05-12 23:1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篇: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

1.游戏设疑,引入课题

观看手影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视频定格下来,发现原来这么一段精彩的动画由一双手完成。跟着让学生参与进来,一起做一做手影游戏,并引导学生观察到要形成手影,必须要有光源,而且影随手动,进而提出问题:光、物、影三者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影子总出现在手的后面呢?让学生从轻松的游戏氛围中慢慢的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中来。

2.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由“生活”走向“物理”

播放视频:阳光下的林间光柱、城市灯光

现:的

通过观光都是沿直线察,发传播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发现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3.设计实验,体验自主探究过程

让学生自主选择器材动手体验观察光的传播特点。

介绍准备的实验器材:激光笔、喷雾器、玻璃杯、蚊香、火柴、水、牛奶、滴管、玻璃砖、果冻。边介绍边演示一些器材的使用,意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器材的作用,在实验中如何使用。介绍实验中选择激光笔作为光源,是因为它发出的光较强,正好强调实验过程中不能将激光笔直接对着眼睛照射,会对眼睛有伤害。

接着让同学们拿出激光笔,对着黑板照射,能看到一个个亮点,此时引导大家观察从激光笔到光点之间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提出新的问题:由这个现象可以知道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那么怎样才能将光在空中的传播路径显现出来呢?利用问题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学生的掌握也顺理成章。

此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汽车灯发出的光在什么特殊的天气时能够看见传播的路径,学生很自然会想到“雾天”或“雨天”,从而联想到实验器材中喷雾器的作用,从而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从活动中知道用制造水雾的方法可以显示出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而此时,老师肯定学生用制造水雾的方法非常好,但是水雾停留的时间不长,有没有好的办法呢?老师可以做一个演示实验,利用制造烟雾的方法,还可以使用烧杯将烟雾收集起来,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有了这两个实验做基础,接下来的实验顺理成章,学生很自然便很成功的观察到了光在水中、玻璃砖中和果冻中的传播特点,实验过程中还通过交流讨论知道了可以在水中滴牛奶显示出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第1页

共3页

玻璃砖

果冻

整个探究过程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实验,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也让他们在小组中锻炼与人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了有关光现象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领略物理的魅力蕴含于生活中,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的习惯。而选择的器材都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也是为了告诉学生,物理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该尽量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实验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光在透明固体中沿直线传播。我们把能够传播光的物质称为介质。让学生总结归纳出: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学生沉浸在实验成功的喜悦之中时,老师提出新的问题: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有条件吗?让学生从轻松的氛围重新又紧张起来,使得课堂有紧有松。接着做两个演示实验: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引导学生观察光在空气部分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水中部分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在从空气到水的界面处发生了改变,引导学生回答出光沿直线传播必须要在同种介质;②播放实验视频,在水中加入海波水溶液,发现光在不均匀的水中光路发生了弯曲,将液体搅匀后,光在均匀液体中又沿直线传播了,得出光沿直线传播还必须在均匀介质中。最后,归纳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让学生板演小时候画的太阳,放出光芒,提问:为什么画出的光线都是直线呢?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光沿直线传播。但是光是射向各个方向的,所以光传播也是也方向的,为了描述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这条线叫做光线。紧接着就利用所学的知识画出路灯下物体的影子。4.解释现象,由“物理”走向“生活”

现象一:影子的形成(利用Flash动画)

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物体,就在物体后形成一块光不能到达的区域,这就形成了黑色的影子。

现象二:日食月食的形成(利用Flash动画)

日食:月球挡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在地球上形成了月球的影子,处在影子区域的人就看不到太阳;

第2页

共3页 月食:地球挡在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在月球上形成了地球的影子,处在影子区域的人就看不到月球。

现象三:小孔成像现象(演示实验)

利用一个发光LED灯,将一个挡板挡在前面,大家就看不到灯了,再在前面挡个东西(毛玻璃),居然又出现了那盏灯,只是那盏灯怎么像翻了个跟头,倒过来了。整个过程,老师像变魔术般的,让学生兴趣十足,想要探个究竟。跟着讲解:原因是因为中间的挡板上有一个小孔,光源发出的光射向挡板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只有穿过小孔的一部分光通过,在毛玻璃上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

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体现“物理知识回到生活中去”的新课标思想。

通过自学课本,了解光的传播速度,能利用它进行简单的计算。5.梳理与小结

(1)做操时,如何站直纵队?能否用物理知识解释?(让学生参与活动,思考如何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现象)

(2)如图所示,怎样才能通过三个小孔看见烛光?(3)发生雷电时,为什么先看到闪光后听到雷声?

(2)

(3)

打破一贯的小结方式,融知识小结于回答或解决问题之中。

第3页

共3页

第二篇:初中物理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光的色散

【教析分析】

教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物理光学部分的首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光的色散、色光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的对比和光具有能量。教材内容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声现象和光现象两章的学习,已经初步探索新知的能力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讨论的习惯,但对光现象的认知比较浮浅,学生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时对仪器的使用和调整及实验条件的控制等,教师要适时指导。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知道光具有能量。2.过程与方法

●探究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试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的探究。难点:光的色散的探究。【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器材】

三棱镜、光源、投影器、光屏、红、绿、蓝玻璃纸、红、绿、蓝蜡光纸、电筒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光的折射?为什么会“潭清疑水浅”?

2.雨过天晴,一条美丽的弧光带悬挂在天空,十分壮观。彩虹是怎样产生的?

二、讲授新课

(一)光的色散

师:太阳光是白色的,是最单纯颜色,白色光是单色光不能分解,那么是否是单色光呢?而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猜 想:太阳光可能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或课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猜想是否正确,比较各组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修正。

进行实验:学生根据修正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学生观察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

归纳结论: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靛、蓝、紫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评估交流:学生反思,检查思路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同时引导学生分 析彩虹的色光组成; 注意:

①若无三棱镜可自制水棱镜或冰棱镜替代。

②若遇到阴天或阳光不够强烈的情况,也可在室内用日光灯、大功率白炽灯或投影器射出的光束代替阳光作为实验光源进行光的色散实验。

③当光屏与棱镜的距离变小时,光谱带的亮度提高,但光谱的范围却变得狭窄一些,所观察的各种色光纪念在一起,不够清晰;如果距离调大一些,则光谱带可展宽一些,各种色光分开得清晰一点,但整个图样的亮度变暗,一般以相距40cm左右为宜。

(二)色光的混合

观察现象: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图片或周围的景物,再换用其它颜色的玻璃纸进行观察。

提出问题:你所看到的还是原来的颜色吗?

猜 想:当白光通过红色(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验证猜想:①、请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电筒上,并照射到屏幕上,观察所看到的颜色。②、请把红、绿、蓝任意色两种色光混合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区域是什么颜色?把观察结果填入表格中。信息快递:学生阅读三原色的概念。

(三)物体的颜色 归纳结论:

①、透明体只能透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②、不同的色光混合能产生其它颜色。

注意:透明体透过与其颜色相同色光的实验中,光源本身的亮度和发出的光束与白光的接近程度,亮度越高,光色越接近于白光,效果越好;所用玻璃纸颜色要纯正,条件允许时,最好采用专业摄影滤色镜。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演示]

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到红纸上,有红光的区域发红光其他地方不发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混合,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首先请班上同学讨论绘画的调色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完成颜料三原色的混合,得出结论;阅读信息快递;对比色光和颜料混合的区别,并学会用对比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5、关于“光具有能量”的教学

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讨论范例中光照射产生的变化,使学生联想到光具有能量,并有能量转化的初步意识;阅读P78页信息库中关于太阳能的阅读材料。

四、小结

引导学生阅读P76页信息库1、2、3部分内容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

五、课堂练习

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__________实验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它是由

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是__________色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光源可分为 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4、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白色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上呈__________色,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_______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____色.5、根据信息库中的色光混合原理图回答:如将红色光与青色光混合,会是什么光?

六、作业辅导和批改

1、作业指导:

实践活动:①建议学生绘制表格,列举各滤色镜的种类、作用,拍摄效果等。实践活动:③提示学生人工造虹时,应使水雾细小,且背光观察。

2、批改:

不要只注重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学生进行活动时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等的评价。

【教学后记】

第三篇:初中人教版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优质课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光的直线传播

执教人:田发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物体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维以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激光笔

玻璃水槽。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观察插图,同学们想到了什么?(所有问题经小组讨论回答展示)二:出示课题:(检查学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三:新课过程(所有问题经小组讨论回答展示)

1、思考:在黑暗的屋子里,人为什么看不见物体?思考:光是从哪来的?生活当中有哪些光呢?

2、什么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哪几类?每类例举几个例子。

3、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怎样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呢?

4、光在所有的物质传播过程当中都是直线传播的吗?

5、光的直线传播应用,例举生活中一些例子。

6、讨论日食;月食的形成。

7、讨论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等于多少?(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多少?(4)、在玻璃中的速度为 多少?

(5)、光年的概念,光年是时间单位还是路程单 所有问题待学生回答完毕时,教师再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课堂练习

五、学生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重要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目

第四篇:物理光的传播教学反思

《光的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光的传播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物理光的传播教学反思范文一

光的传播是光现象的第一节课,学生对光已有比较感性的认识,这节课要让学生理解光传播的路径,也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以及其相关应用的例子。这节课我从听到声音的三个条件,即声源、介质传播、人耳,从而引出看到光,必须先要有光源,光线传播到眼睛,进而举出一些光源的物体,并强调是自身会发光,而人的眼睛就不是光源了,让学生理解了光源的概念并学会举例后,接着讲光的直线传播,对光在空气中、水中、固体中分别做了演示实验,并举出关于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整节课基本算是顺畅,有些实验效果非常明显,例如用果冻演示光在固体中的传播,该强调的地方也做重点强调,如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整节课没有存在大的问题。科组长吴老师和科组罗老师听了我的课后,给我提了一些建议。

一、部分实验效果不好。

如演示光在空气中传播时,让光线从黑色的板表面通过,事实上能很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气中演直线传播,但是学生误认为光在板上沿直线传播,虽然实现现象明显,但是学生产生了误解。所以需要改为喷雾或烟来做实验。演示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时,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学生没办法完全看到。这两个实验都需要改进。

二、需注意细节方面。

当举出月亮不是光源的时候,学生都会说出是月亮是反射太阳光的,不是自己发光的,而我没有再进行详细讲解一次,因此程度较低的学生可能还没办法理解,对于有些问题,不能认为学生会回答那就是懂了,其实还有很多学生似懂非懂,要再讲解一次。

做笔记要详细,对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讲完后没有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因此在小结的时候,学生还是很难回答出来,因此笔记一定要详细,即使有些学生没办法完全理解,也能记住一些。

板书时,因为黑板地方不够,而又要留一些地方画图,字写得不够大,可能有些学生没办法看到,教室里光线太暗,我也忘记了开灯,这些虽然是很小的细节,但是会造成学生听课的整理情况和课堂的学习效率,这也是要注意的地方。

在画光线时,因为一时找不到尺子,就徒手画,这是教学上的一个失误,给学生起了不好的示范作用,光线必须用尺子来画,让学生有这个意识,还要多加强调。

三、加强引导学生的能力

课堂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能提出太难的问题,一些问题注意分步提

出,降低难度。这节课在提出人在太阳下,从上午到下午影子怎样变化时,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如果换成先问上午到中午,太阳逐渐升高,影子怎样变化,学生凭生活常识,应该可以回答出来。一些较难的题目,要分步提出,逐渐引导,并且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

根据两个听课老师给我提出的建议以及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我思考了造成本节课一些失误的原因,考虑问题还不够周到,忽略一下细节的问题,本来要带尺子的,因为一时忘记,课堂上没及时解决,也没强调学生要用尺子画光线,所以上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些细节的东西要反复检查。另一方面,或许是新教师的通病,对一节课计划的内容,想在一节课就完成教学任务,有时备课的内容跟上课时会有一些出入,比如讲多了某方面的内容,可能完成教学计划时间会紧一些,又怕一些内容拖着,便有赶课的现象,因此对一些问题的讲解就不够详细,造成学生对该问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对该知识点就没办法完全掌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一方面也是新教师经验不足造成的,需要逐步加强课堂的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讲不完的内容留着下节课再讲,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彻底理解,这一方面的能力我需要逐渐加强。另外,我觉得自己目前做得还不够的是对学生的掌控和了解的能力,在课堂上,必须对学生对该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个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哪个知识点还不能完全理解的,下节课才能做补充,所以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不然不了解学生是否能掌握课堂所讲的内容,心中没底,教学质量将会降低,因此在课堂练习的时候,要仔细检查学生做题的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物理光的传播教学反思范文二

《光的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一点,我在设计这节课时让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并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因为我们知道“光在空气中、水中以及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现象也很明显,如果进行探究实验的话,很多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很容易达到探究的目的。小孔成像的实验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做好准备,课堂上分组实验,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及时指导,明确的指出观察什么。否则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应该观察哪里,然后由学生自己辅以作图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性质、特点,最后再引导学生讨论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其它实例,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点。

由这节课我也总结了一下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运用实验、有效的提问、引导和讨论等策略,将学生带入物理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同时辅以相关课件如:日食、月食的形成。最后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出相关联的物理知识,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认识过程。

物理光的传播教学反思范文三

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是首先介绍“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图找出各种光源,区分出不同的类别,引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概念,整节课为概念教学而教学,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但却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思维能力的目的。

我在这节课教学时,注重了以下三点:

一是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如在课的导入部分,教师为学生首先创设了一个黑暗的环境,由于违背了常规,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集中到光的研究上来。

二是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在认识光源时,教师让学生想办法用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发光的物体把教室照亮,比如点亮蜡烛,手电筒,火柴等,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体会到光源的作用,引发学生对光的研究兴趣。又如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让学生亲自反复实验比较如何让手电筒的光通过硬纸板的孔照射到墙上。

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中开展头脑风暴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光源,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淡化了知识,让学生在感知——寻找——辨析中认识光源。

在课的导入部分,我首先把教室中的窗帘拉上,并关闭了所有的光源,创设了一个黑暗的环境,让学生在黑暗中摸索着进入教室,由于违背了常规,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集中到“光”的研究上来。这时自然引导学生想各种方法使教室亮起来,“拉开窗帘,让太阳光进来”,“打开灯,让灯光照亮教室”。学生一下就感知到了光源。教师再适时的让学生想办法用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发光的物体把教室照亮,比如点亮蜡烛,手电筒,火柴等,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充分感知到光源的作用。

然后教师运用头脑风暴指导学生发散思维寻找出生活中的各种光源,这样做第一是对光源概念的掌握进行反馈,第二对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如开闸的洪水涌了出来,“火把、灯笼、电视、手机、电脑、萤火虫、荧光灯、激光……”学生们争先找到了几十种的光源。

最后教师借助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不断寻找、发现光源并排除非光源。月亮、镜子等物体在学生的分辨中一下被排除,对光源已有清晰的认识。

回顾整节课教学设计,知识教学不再是教学的重点,但学生对生活中的光源却清晰可见。

第五篇: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设计二

4.2 光的发射(第一课时)

凉泉中学 何庚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会根据光的发射定律作简单的光路图。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光的发射定律的探究过程及结论的得出。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

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这就是光的发射。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

教师:光传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一点、两角、三线.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分组实验:

1.按照课本图2.2-3,让从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纸板需与平面镜垂直)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两线分居)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板书: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强调结论中发射在前)

实验二:

把入射光线沿原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三、习题练习(投影)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光的传播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惑呢?

下载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考点精华归纳总结

    光学1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人造光源:蜡烛,电灯…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2光的传播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光在真空中......

    光沿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与反思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海中学物理组 赵清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

    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三模块”法中彰显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的第一节,主要内容为光源、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及......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反思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光学的基础,也为以后的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奠定基础。 本节课引入自然,采用谈话法将光的话题引入,并使学......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反思

    今天所上的内容是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的内容是整个光学的基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把这一节的内容必须让让学生掌握好,不要对后面光的反射和折射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今天的教......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反思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反思 左明魁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光速。学习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反思

    教 学 反 思 《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是用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反思范文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反思 教师:黄建平时间:2016年10月28日 本节课的教学本人设计了四个环节,分别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获得、光线、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光速。其中,重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