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沿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与反思(修改稿)
光沿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与反思(修改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次方)m/s。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引导学生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光的世界既神奇美丽,又有规律可循,而且利用这些规律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教学资源】(材料、工具)
激光源、果冻一个、软橡皮管一根、带形状不同孔的纸板两张、蜡烛、大头针几枚、平面镜一面、白屏一张、水、玻璃杯等。【教学过程】(过程、结构)
一、新课引入
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 探讨 :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二、新课教学
1.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自然与人造光源,热与冷光源等 2.探究光的传播
①引导学生应用桌面上的器材,通过开放性实验探究得出:光在空气、水、以及果冻这些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要发生偏折。
[问题一]同学们刚才看到了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但是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先开放性分组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
方法一: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方法二:用激光笔发出光直接照射果冻,发现光在果冻中沿直线传播。
方法三:将激光射过拉直了的橡皮管,但橡皮管弯曲就无法射过。
方法四:将几枚大头针插在一条直线上,眼睛沿这条直线看去只能看到第一根针。
方法五:将激光沿白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都是直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组织学生归纳得出:光在空气、水、果冻、玻璃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②教师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得出光在同种非均匀介质中路径发生弯曲。
[问题二]这两个现象说明光必须在同种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但光在同种介质中光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用多媒体播放日出景象,引导学生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介绍光线的概念
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叫做光线。强调: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因此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3.应用:解释自然现象
①激光准直
列举:站队,瞄靶,掘进机指引方向等。②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碍物,在障碍物后边会影。日食和月食也是影。
③小孔成像
演示:点燃蜡烛置于纸板前,用白纸在后面能找到蜡烛倒立的像,换一个不同形状孔的纸板重做还能找到蜡烛倒立的像。
4.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3×108m/s到底有多快呢?参考科学世界了解光速的快。
三、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课后活动:
1、完成资源与评价。
2、课后结合数学知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测学校旗杆的高度?
3、试一试,制作一架小孔照相机,并用它来观察蜡烛所成的像,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蜡烛所成的像放大,在什么情况下所成的像较小?并试着解释为什么?
4、对日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上网查询。
五、课后反思:
(1)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 这节课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只是简单介绍了事,但是笔者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发现”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现象(产生问题的现象)──应用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探究方法,将对今后的实验研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他们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选取仪器,设计实验,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说明学生能独立地去探索、去实践。只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潜能。
第二篇:光沿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与反思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海中学物理组 赵清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教学资源】(材料、工具)
激光源、果冻一个、软橡皮管一根、带形状不同孔的纸板两
张、蜡烛、大头针几枚、平面镜一面、白屏一张、水、玻璃杯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二、新课教学
1.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自然与人造光源,热光源与冷光源等。2.探究光的传播
①引导学生应用桌面上的器材,通过开放性实验探究得出:光在空气、水、以及果冻这些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要发生偏折。
[问题一]同学们刚才看到了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但是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先开放性分组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
方法一: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方法二:用激光笔发出光直接照射果冻,发现光在果冻中沿直线传播。
方法三:将激光射过拉直了的橡皮管,但橡皮管弯曲就无法射过。
方法四:将几枚大头针插在一条直线上,眼睛沿这条直线看去只能看到第一根针。
方法五:将激光沿白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都是直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组织学生归纳得出:光在空气、水、果冻、玻璃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②教师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得出光在同种非均匀介质中路径发生弯曲。
[问题二]这两个现象说明光必须在同种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但光在同种介质中光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用多媒体播放日出景象,引导学生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介绍光线的概念
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叫做光线。强调: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因此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3.应用:解释自然现象
①激光准直
列举:站队,瞄靶,掘进机指引方向等。②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碍物,在障碍物后边会影。日食和月食也是影。③小孔成像
演示:点燃蜡烛置于纸板前,用白纸在后面能找到蜡烛倒立的像,换一个不同形状孔的纸板重做还能找到蜡烛倒立的像。
4.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m/s。3×10m/s到底有多快呢?参考科学世界了解光速的快。
三、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课后活动:
完成资源与评价。
五、教学后记:
本节课在怎样显示光路、光的传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课堂反应比较好,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究。
在需要较多时间的课时上,不要只顾进度,要避免出现学生的滞后情况。8
第三篇:光沿直线传播教学设计_佟永辉
光沿直线传播
佟永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二.实验器材:
激光笔、火柴、香、透明器皿一个。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复习、检查作业,日字结构。
检查上周的几个没有通过的学生日字结构的默写。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风光,绚丽多彩的极光,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世界才被打扮的如此美丽,如此迷人。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光的传播》。
3、新授
(一)光源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么,这些如此美丽的光是哪儿来的呢? 生:结合图2.1-1天然光源和图2.1-2常见的人造光源,阅读课本。然后讨论交流。师:是的,光是有些物体发射出来的。除了课本上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吗?
生:太阳、星星、月亮、火柴、蜡烛、日光灯、反光的镜子、电视机屏幕…
师:很好,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但是月亮、反光的镜子是不能够发光的,星星当中也只有恒星能够发光,行星和卫星是不发光的。我们把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
像太阳、萤火虫、水母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点燃的蜡烛、霓虹灯、白炽灯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光源的分类还可以分为点光源和平行光源,比如说电灯、蜡烛等属于点光耀,而太阳、发光的手电筒等就属于平行光源
(二)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
师:(手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射向天花板。)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光从激光手电发出来之后是如何传到天花板上去的,它的路径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2.猜想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同学们都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怎样检验我们的猜想的正确性呢? 生:需要用实验的方法去检验。3.设计并进行实验
师:好,现在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设计的实验操作给大家看看?
点燃蚊香,沿小孔插到矿泉水瓶中,燃一会后将激光笔射向矿泉水瓶,激光笔发出的激光在矿泉水瓶中呈现一条明显的红色直线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光在矿泉水瓶中的径迹是一条直线
师:好,这一组的同学设计得非常好,让我们在矿泉水瓶里看到了一条很明显的直线,很好的验证了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光是在什么介质中传播的? 生:我们做实验时,光是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传播的,是同一介质。
师:恩,很好,所以我们说“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首先要在同种介质中,而且是均匀的。同学们能总结这个结论了吗? 生: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得到结论:光在透明介质中能传播且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光线
师:知道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那我们如何描述光呢?我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来。
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及对光的认识画出光的表示方法。师:同学们画的都很好,我们就用一条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用箭头代表光的传播方向。我们把它具体地抽象成物理模型,就叫做光线。这样的简单的表示方法就是我们物理学中的常见的模型法,体现了我们物理学的简单之美。
师:前面我提到了点光源和平行光源,这里我就给大家示范一下,怎样用光线表示它们。(作图)
(四)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师:我们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呢?
生甲:我们玩过的手影游戏,就是因为光在传播过程中被手挡住了,在手后面的墙壁上产生影子。
师:好,那同学们知道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吗? 生:沉默
师:好,让我来告诉大家,影子呢是光在传播过程当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不透明物体的背后形成的一片阴暗区域。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在夜晚你从一盏路灯下走过,你离路灯较远的时候影子很长,而当你走近路等的时候,影子却变短了,如果你再向前走的话影子又会变长,还比如说中午的时候物体影子最短,这些都可以用影子形成来解释。师:生活中还哪些现象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呢?再请一位同学 生乙: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也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师:好,大家知道日食和月食又是怎样形成的呢,难道真的是天狗把它们吃了吗?请大家看黑板,(画图讲解),大家明白了吧?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到书35页,认真阅读想想做做,试试看能不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作出来
生:阅读,动手做
师:好,我看大家已经读得差不多了,预习了的同学还做出了自己的小制作,老师这里也制作了一个,(点燃蜡烛),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沿这个小孔观察一下,把看到的现象告诉大家?(生上台)仔细观察
生丙:老师,我看到了倒立的蜡烛火焰
师:大家也可以拿着自己的小制作对着发光的物体观察,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上讲台来观察,一个一个的来
师:大家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像是倒立的,而不是正立的呢?看黑板,(作图讲解)像这种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我们把它叫做实像
师:好,刚才我和大家讨论了这么多的生活现象,那我们又是怎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为我们服务的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举些例子
生:在开掘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现偏差。
生:在射击的时候,战士让缺口、准星、靶心这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称为“三点一线”这样就能命中目标
师:很好,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积极,思维活跃,并且能从课本和生活中获取信息,同学们的表现令老师欣慰。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生:欣赏课件展示的激光准直、手影、小孔成像、日食的成因、月食的成因。(加强感性认识)
(五)光的传播速度
师: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36页,读完之后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在打雷的时候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生甲: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生乙: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生丙:光速是很大的。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这里涉及到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光速,物理学上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和速度一样都是米/秒,符号表示为m/s。通过看书我们可以知道在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c=3×108m/s,在空气中光速也可以近似的看为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光速在空气、水、玻璃中的大小关系c空气>c水>c玻璃,我们可以把这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作比较,请大家回忆声音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生:v空气< v水< v玻璃
师:下面请大家翻到书37页阅读《科学世界》然后回答书后的问题 ┈
师:这里提出了一个距离单位—光年,它等于光在1年内的传播距离
四、回顾反思
师:好,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个问题时,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到结论───结论应用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讨论交流。
六、动手动脑学物理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熟悉吧?你能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你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图来说明吗?
第四篇:探究光沿直线传播实验教学设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此在课堂上我会利用一些自制的教具来辅助教学。这个实验箱就是其一,今天我要用它来说一说探究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实验。
一、使用教材
探究光沿直线传播实验
辽宁省营口市第一中学
关舒
本实验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中的内容,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
二、实验器材
光学实验箱(见图 1)、影像一体仪(见图 2)、模拟日食器材(见图 3)、学生自制小孔成像的简易装置。
图 1 图 2
图
3三、实验创新点
(一)自制的光学实验箱
1.可以应用于整个初中光学内容的教学,其中包括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折射定律、三棱镜对光的作用,光透过玻璃砖的错位现象以及透镜对光的会聚、发散作用。
2.本节教学中,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光在固体(蜡)、空气中直线传播的演示实验。
3.自行补充设计了光从空气射入水再射入蜡中的实验、光在不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用以突破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条件“同种、均匀介质”理解不透彻的难点。
(二)小孔成像实验改进(影、像一体仪):1.光源改进:教材中使用的是烛焰,其亮度 低,成像不清晰,现将其更换成红、蓝两个颜
色的强光二极管,使得成像清晰且容易分辨像是倒立的。2.光屏改进:教材中器材只能进行分组实验,在教师演示讲解时光屏太小,不能实现全班学生一起观察,现加装了摄像头,可将现象同步在大屏幕上。
3.功能改进:可以探究成像形状与小孔形状的关系;可以探究成像大小与物到孔距离和光屏到孔距离的关系;可以演示对比小孔成像、大孔成影的现象。
四、实验原理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五、实验教学目标
(一)学生根据实验能自主分析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并应用其解释现象。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更热爱物理科学。
六、实验教学内容
(一)探究光在固体(蜡)、液体(水)、空气中的直线传播
(二)探究光在不同种介质中的传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再射入固体蜡)
(三)探究光在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在不均匀糖水中传播)
(四)学生分组实验:模拟日食现象
(五)用影、像一体仪探究小孔成像
(六)光学实验箱应用的拓展实验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用“坐井观天“的故事引入新课:我们能看见天空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但为什么小鸟和小青蛙眼中的天空大小不一样呢?光是怎么样传播的呢?用儿时的经典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到课堂上来,并激起了求知欲。
(二)实验探究物理规律
根据教材中图片不难说出光沿直线传播,但有些学生会质疑:大多数情况都看不见光束,怎么知道是直线传播?而且教材中只设计了光在水中传播的实验,对此我加以改进:为了显示光路,“实验箱”底部注入了淡蓝色的蜡,水中加入牛奶,空气中放入烟雾,请看(见图 4):现象清晰、全面。学生可得出光沿直线传播。
图 4 图 5 图 6
对于直线传播的条件,教材中采取了直接给出的方式,其实学生对“同种、均匀介质”这一条件还只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缺乏感性认识。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以下实验,请看(见图 5):光在空气、水、透明固体中的路径都是直线,但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了偏折,由此直观得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个偏折现象呢也为后面光的折射学习埋下了伏笔。
对于“均匀“这一条件我采用“对比法”教学。我自制了不均匀的糖水,请看(见图 6):光在不均匀的液体中光路弯曲了,搅动均匀后会怎么样呢?变成了直线。通过前后现象的对比、思维的碰撞,学生对“均匀”这一条件有了透彻的认识。
(三)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主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应用于生活。为了活跃气氛,我让学生选派代表做各种各样的手影,通过这一活动也向祖国的年青一代宣扬“皮影戏”这一传统文化,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了对影子成因的认识,学生可用准备好的装置来模拟日食现象(见图 7)。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学生体验了动手实验的乐趣,同时也发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你我身边。小孔成像实验,教材是这样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分组做该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该装置虽然简单,易于操作,但烛焰亮度低成像很不清晰,对此我加以改进:将火焰更换成红、蓝两个颜色的强光二极管,演示时由于光屏小,不能让全班学生一起观察,所以我加装了摄像头,把现象同步在大屏幕上,请看(见图 8):咱们把像和发光体对比一下,倒立的像显而易见。再配合光路图(见图 9)加以分析,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小孔成倒像了。
图 7 图 8 图 9
(四)因材施教、拓展延伸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提出以下问题作为课后思考:
1、为什么叫“小孔”成像呢?大孔会怎么样?
2、小孔的形状改变,成像形状会变吗?
3、小孔成像的大小会变吗?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为了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进行实验探究,我的一体仪有以下改进: 图 10
1、当小孔变大 孔时,请看,不再成像了,而是形成影子,当学生看到这个暗影时(见图 10),立刻豁然开朗,能解释引课中小青蛙眼中的天空为什么这么小了。
2、小孔形状可变,这是小三角孔成的像,现在我将其更换成小圆孔,请看,成像形状没有改变,可以探究成像形状与小孔形状的关系。
3、当物到小孔的距离变近时,像变大了,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变远时像也变大了,可以探究成像大小与物到孔距离和光屏到孔距离的关系。这是兴趣小组课后实验探究的情景,学生反馈说,有了该装置,对于小孔成像相关知识的理解变得形象、直观了。
图 11 图 12 图 13
(五)实验箱拓展应用
说到这里,我的说课已接近尾声,评委老师可能已经发现,本节课只应用了实验箱的这一部分,那它还有哪些应用呢?请看,可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见图 11),还可演示透镜的对光的会聚(见图 12)、发散作用(见图 13)、可演示三棱镜对光的作用、光透过玻璃砖的错位现象,我将平行光入射到小平面镜上,请看,镜面反射现象(见图 14)直观呈现,当平行光入射到褶皱的锡箔纸上时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这是漫反射(见图 15),还可用于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见图 16),可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以及三线是否共面的问题。这个箱子可应用于整个光学内容的教学,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学生非常受益于这种实验教学的模式,所以,日后我将继续改进、完善教具来为教学服务。
图 14 图 15 图 16
八、实验教学反思与评价
自制的几组教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说,去探究,去发现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这个过程使学生们从中掌握了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本次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第五篇:光沿直线传播教案优秀课
小学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2009年省级优秀课课例)2011-05-16 15:40:50| 分类: 科学教研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宝力小学 李宏丽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课件,镭射笔。
学生分组实验:手电筒、3块带孔塑料板、白屏。
自选活动材料:空心塑料管、吸管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万丈光芒映红了朵朵朝霞,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色彩,夜晚,华灯齐放,世界依然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这样多姿多彩的美丽世界,是谁的杰作呢?(光)课件出示图片
嗯!我们要看清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 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2、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从光源发出的光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提取生活经验:
1、教师 :悄悄打开镭射笔,光斑落在黑板中间,问:仔细观察,现在的黑板与往常有什么不同吗?
生观察到光斑,马上会意识到老师手中有镭射笔(学生俗称激光笔),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老师手中的镭射笔发出的光,是怎么照到黑板上的呢?谁能上前来演示一下?
导: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是直的,大家同意吗?(你说,)那也许它是弧线形,或者是S形、螺旋形的呢?(教师在此用手辅之以弧线形、S形、螺旋形动作)
2、你们认为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你看到的平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支持你的想法呀?
学生自由发表。
3、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老师也找了些图片,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出示幻灯片)
生讨论
(三)、自主设计实验验证:
1、师:实践出真知。今天,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但是要注意不能用眼睛直对很亮的光源,不然会对眼睛有伤害哦!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实验设想,(教师适时出示弯管和直管,请学生来证实光是直线传播的。)
展示实验成果。
(四)、深入探究过程
1、现在让我们当一次小科学家,研究一下,怎样能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老师在这里也为大家准备了一组材料(教师随机出示,分别是一个手电筒,三张有小孔的纸,一张没有小孔的纸。)分小组讨论,随时整理实验记录单。当音乐停止时,停下来,准备汇报。
2、实验:出示幻灯片:你能完成挑战吗: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
小组汇报。初步得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进一步验证:当三个小孔对齐时能在屏上看到手电筒的光斑时,移动第二张或第三张纸,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进一步说明了什么呢?(光斑相应的出现在第二张或第三纸上,原因是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它被移动的纸挡住时,就无法照到屏上,因为它不会拐弯。当纸继续移动,不再遮挡光线时,光又透过两张纸的小孔,照在最后的屏上。)
师:通过我们的再次实验,我们能进一步证明什么?(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通过这么多实验的证实我们终于能把我们的猜想上升为结论了,今天我们学到的结论是?(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意图:通过这一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是直线传播这一规律的理解。并使学生明白:一个结论的得出应该通过反复验证,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己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4、大家的表现真是精彩。为了奖励大家的表现,老师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但是需要一位同学上来帮帮忙。
做小孔成像的试验。
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又一次证明了什么呀?----我们看到了---证明了---
(五)、实践应用
1、猜谜语:一个好朋友,走到哪跟到哪,就是不说话。是什么呀?
它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那你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吗?说说你的理由吧!
从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子。
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你们仔细想想看。幻灯出示激光准直
3、日食和月食。(幻灯片出示)
这也是关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4、现在我们知道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你知道光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吗?
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相信同学们会对光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幻灯片出示)看后,发表感想。
六、总结
这节课,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探究,懂得了很多知识,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和快乐呢?
学生总结
作业:
解决问题:老师很喜欢在阳台上种一些花花草草,可是老师家里的阳台采光不好,他们经常晒不到太阳,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七、板书设计
3、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想 → 实验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