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1.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目标的制订应适应学前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二是目标的制订应将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落实到学前儿童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应该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并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学前儿童身上。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学前儿童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应参照活动所属类别的总目标。比如,小班故事活动的目标表述就应参照小班文学活动的总目标。特别注意:指南目标是年龄段末期的典型表现。
3.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第一,应涉及到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得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第二;情感态度的培养,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第三,能力的训练,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4.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教育活动目标通常可以用儿童学习行为变化进行表述。一个恰当的目标应能成功地向别人表达教师的教育意图,应便于观察者在活动后通过学前儿童的行为变化加以评价。站在幼儿的角度而不是教师的角度来表述目标。如“能”而不是“引导,帮助,培养,鼓励”。
5.目标应该是活动中确实想要达到即可行性的要求,而不是大而空的套话。
第二篇:幼儿园数学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园数学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园类型:农村 班级:大班 人数:32 设计人:彭柳
年龄特点:
1、生理方面:有意行为开始萌发,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2、动作方面: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创造。
3、语言方面: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表达能力也逐步发展,能够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感知觉方面: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身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
5、思维方面:思维具体形象,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一)提出操作要求。
师:“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师:“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捡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石头。
(二)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师: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三)游戏:按标记举”石头“。(分类练习)
二、幼儿操作--铺”石头“((一)谈话引入。
师:大家捡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二)提出几点要求:
1、要把”坑“填满。
2、不要用太多的胶水。
3、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办法,找伙伴帮忙。
(三)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三、开动脑筋--拼”石头“
(一)抛出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正好有坑没有铺好的,该怎么办?
(二)幼儿再次操作
(三)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拼在一起铺平地上的”坑“。
(四)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四、踩”石头“:
师:”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一)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二)游戏重复2~3次。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状。
第三篇: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一.活动名称:《Animal’s song》 二.活动对象:幼儿园小班
三.活动思路:幼儿园小班英语学习主要以身体部位,简单口语,水果名称,动物名称以及家庭成员称谓等简单生活常识性知识,选择这个学习内容,主要是因为动物对于孩子来说比较有吸引力,幼儿园小班模仿能力较强,在教学时加入动作模仿,更易增加学习趣味性,加深孩子对于动物学习的印象,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活动目标:1.学会《Animal’s song》这首儿歌,并用动作模仿出来
2.了解基本的动物英文名称
3.初步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爱上英文课
五.活动准备:
1.准备儿歌伴奏音乐
2.准备相应的动物卡片,如,蜜蜂、小狗,小鸭,小猫,小鱼、蛇等动物卡片
3.上课前让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充足的体力
六.活动内容:
Bee bee 小蜜蜂,蜜蜂bee嗡嗡嗡
Dog dog是小狗,小狗dog汪汪汪
Cat cat是小猫,小猫cat喵喵喵
Chick chick是小鸡,小鸡chick叽叽叽
Duck duck是小鸭,小鸭duck嘎嘎嘎
Fish fish是条鱼,鱼儿fish水中戏
Snack snack是条蛇,蛇儿snack钻草丛
Monkey monkey 是小猴,小猴monkey爱搔头
Fox fox是狐狸,狐狸fox有心计
Wolf wolf是恶狼,恶狼wolf坏心肠
Tiger tiger是老虎,老虎tiger真威武
七.活动过程:
(一)组织全体幼儿做热身运动
Hand in hand,touch my hair Hand in hand,touch my head Hand in hand,touch my eyes Hand in hand,touch my nose Hand in hand,touch my face Hand in hand,touch my arm Hand in hand,touch my leg Hand in hand,touch your body 在此过程中,儿童手拉手,说到身体的哪个部位就触摸哪个部位,按照的是身体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这个过程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可长可短,可以适当增加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增加难度,最后一句,touch your body,可以触摸身边任何一位同学的身体部位,达到一个有趣的娱乐效果。
(二)把准备好的动物卡按照学习儿歌的顺序放在一起,逐一呈现给幼儿
以下是我设想的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话
教师拿出蜜蜂的卡片给幼儿看,然后询问“what’s this in English?” 幼儿回答“I don’t know.”
教师继续“OK,follow me,bee bee小蜜蜂,蜜蜂bee嗡嗡嗡.” 幼儿重复“bee bee小蜜蜂,蜜蜂bee嗡嗡嗡.”
教师根据蜜蜂的特点创编一个模仿蜜蜂的动作,然后鼓励幼儿跟着自己做
选择一个会的幼儿作为鼓励用卡片挨一下他的额头,然后说“Now It belongs to you!” 然后放下卡片,在卡片背后几下刚才那位小朋友的名字 接下来所有的动物都是按照这种方法逐一呈现给幼儿。
(三)儿歌学完以后,教师把刚才卡片背后有名字的卡片给刚才的小朋友,然后对小朋友说
“Now,we will do a game,are you ready?” 小朋友回答“Yes,I am ready.”
游戏开始的,把得到卡片的小朋友按照动物的顺序排列起来,分别让他们扮演小动物,然后轮到的小朋友站起来表演,一个接一个直到最后一个。
没有拿到卡片的小朋友坐在第二排,等到第一轮结束时迅速换到第二轮小朋友扮演小动
物,直到所有的小朋友表演过至少一次。
(四)复习阶段,组织所有的小朋友完整的把儿歌复习一遍
教师说“Can we do all the animals?”
幼儿回答“sure”
等到所有孩子都会了,教师就对孩子们说“You are super.”
(五)提问阶段。教师再次拿出卡片,问“what’s this ?”
幼儿都很流畅的回答所有动物的名称和记住儿歌的念法,课程就结束了!
八.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回家以后向爸妈提问,问他们动物的名称
2.把在动物园看到的各种动物名称记下来,并在学校问老师这种动物的英文名字
3.把知道的动物名称根据学习这个儿歌的格式编成动物儿歌
4.鼓励幼儿在幼儿园玩动物角色扮演游戏
第四篇:幼儿园六一活动方案设计
幼儿园六一活动方案设计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使庆祝活动顺利进行,使全体儿童在感受节日气氛中培养一份纯真的爱心,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也使家长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活动的组织也进一步提高本园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活动内容
1、召开庆“六一”家长委员会;
2、组织“六一”亲子手工作品展及兴趣班画展;
3、抽选部分节目组织慰问福利院孤残儿童;
4、庆“六一”文艺专场;
5、为幼儿发放“六一”礼物。
三、活动方法
(一)、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1、人员安排:托班各推选2名家长,小班推选3名家长,中、大班原有家长委员会的人员继续保留。
开会时间:5月22日。
会议内容:汇报幼儿园工作、介绍“六一”活动方案、宣布幼儿园家长参与课题征文的评选结果、推选新一届会长。
2、募捐活动:5月24日各班级做好发放家长一封信,“六一”家
长募捐活动以及幼儿家长代表单位的请柬发放工作。(注“六一”活动募捐的所有费用全部用与“六一”活动专用)
3、环境布置: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班级环境(主题内容、家长园地)
园部准备“六一”横幅及节庆标语。
4、后勤工作
办公室:5月25日之前做好“六一”活动期间各友好单位请柬的拟订,并做好与办公室有联络关系的请柬的发送。
总务:提前准备“六一”发放的所有请柬,负责做好合作单位请柬的发送工作,以及“六一”绘画用纸、展览条幅、奖状。
(二)组织“六一”亲子手工作品展及兴趣班画展
1、本次我园将在“六一”期间组织开展一次以“爱祖国、爱校园、爱家人”为主题的全园亲子手工作品展,展览时间为5月25日--日一周,要求家长提前一周与孩子共同完成一幅美术作品,题材不限,并要求家长附上亲子文字图片及相关的文字介绍,作品于22日之前上交本班教师,预期不交者当自动放弃。作品将在园内进行展示,展区以年级组为单位园部统一划分(各年级组长按年级作品的形式在24日上午将摆放作品的器械准备就位)各班级老师按时将本班的作品进行展览公布。
2、美术兴趣班的幼儿在“六一”期间,每人准备一幅美术作品,作品的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幼儿特点、力求新颖、颜色鲜艳、富有个性、画面丰富充实,所有的作品要求家长提供幼儿2寸近照,教师附上文字及姓名,作品于5月24日与“六一”亲子作品同时在园内展出。
(三)慰问福利院孤残儿童
(四)“六一”专场节目
专场由21个节目组成,以节目新颖,题材广泛,精良制作为原则,力求组织一场高品位,高质量的幼儿节目。
1、主题:爱的呼唤。由四个篇章组成:爱在飞扬、铸就梦想、乘风破浪、永恒的爱。
2、节目的类型分类:语言、歌唱、综合、舞蹈四种类型。
3、方法:以年级为单位,按照类型的化分,挑选年级组优秀的幼儿参加(包括舞蹈兴趣班挑选节目剩下的孩子)。要求根据四个篇章的乐章,结合爱祖国、爱孩子、爱校园主题内容及课题《家、园、社区协同教育资源开发的研究》三位一体的有机联系,创作出各年级的分类的节目。
4、各年级分配乐章及类型节目化分情况介绍:
各年级舞蹈班现有已准备舞蹈节目6个除外,在按各年级节目类型及乐章统一划分。
节目类型划分:托班年级2个,类型:综艺、歌唱各1个;小班年级、中班年级各3个,语言、综艺、歌唱各1个;大班年级3个,语言、歌唱、走秀各1个。
节目乐章划分:第一乐章:爱在飞扬(托班综艺、小班语言、大班合唱、中班舞蹈班:恭喜祖国富起来、教师体操);第二乐章:铸就梦想(托班歌唱、小班舞蹈班:绿光、中班语言、电子琴、大班舞蹈:绿色精灵);第三乐章:乘风破浪(小班综艺、幼儿走秀、中班歌唱、小班舞蹈班:闹钟儿响了、英语童话剧、艺术队舞蹈:盛世京魂);、第四乐章:
永恒的爱(小班歌唱、中班综艺、大班语言、中班舞蹈:雨前雨后、家园歌伴舞)。
5、注意事项:
(1)、在活动的编排中,不能影响班级的常规教学及安全工作,保证班级有两人代班。
(2)、参加活动的幼儿服装、道具应提前准备,费用情况要与家长沟通,使之给予配合、支持。
6、“六一”节目敲定前期工作安排:
①5月10日上午进行节目审查,上午9:00看小、大、艺术队节目,下午2:30看中、托、英语教研组节目,对活动中提出的不足各班级及兴趣班要做好针对性的修改。
②5月14日上午9:00,根据节目单第一次节目彩排,要求主持人就位配主持词。
③5月21日上午9:00第二次节目彩排,要求幼儿服装、道具就位,主持人脱稿。
④5月28上午,所有节目到场地走台,相关人员就位。
7、“六一”文艺专场时间安排:5月31日下午2:00正式开始。
(五)总务负责采购食品装袋,各班级日下午做好幼儿礼品的发放工作。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A老师
副组长:B老师
四、活动流程
“六一”专场演出:
1、园长致辞
2、幼儿代表讲话
3、上级领导讲话
4、幼儿文艺表演
五、工作分工
总指挥:C老师
活动总策划:D老师
活动总监制:X老师
主持:2位教师、幼儿一男一女
场地布置:E老师
协助音响:W老师、摄像、摄影:Q老师Y老师
食品采购:R老师
后勤服务:U老师K老师D和老师
六、注意事项
1、“六一”专场(周日)当天上午不上课,各班级、兴趣班组织幼儿排练、化装,按照园部“六一”专场确定时间下午提前凭票进场对号入座,各班级教师做好幼儿更换服装工作,演出开始时要提前三个节目候场做准备,各班要认真组织幼儿,做到秩序井然、安全第一。
2、活动中家长摄像、摄影不得超越园部规定的安全线(中间走
道或台前走廊),以免影响效果。园部将安排摄影全过程,家长需要可在班级订购。
3、观看家长按班级指定位置就坐,不得站起观看、影响后座的观众,自觉遵守会场的秩序,文明观看。演出不得大声喧哗,不得随意喊叫正在演出的幼儿,以免打扰孩子的情绪。
4、服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接待家长,做到微笑、耐心与诚恳的服务宗旨。
5、演出没结束之前家长不得随意接走孩子,如有接走要通知教师
第五篇:幼儿园主题教育方案设计 参考资料
幼儿园主题教育方案设计参考资料
一、以教师计划为主的单元主题教育 1 单元主题活动强调:幼儿生活中的世界是以具体的“自然事物”为本位的,而不是以抽象出来的“学科知识”为本位的。幼儿所接触的事物通常自然地包含着多个学科领域,他们需要的是对事物有一个较为整体、较为全面、教委生活化的认识,而不是虽然精神、但却相互割裂的认识。
(一)主题的选择与开发
1、选择主题的出发点(1)从课程目标出发(2)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3)从现有的内容或材料出发
2、选择主题的依据(1)这个主题幼儿会喜欢吗?符合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吗?(2)它涵盖着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它可能有助于达成哪些教育目标?(3)它能够涵盖哪些教育内容?可能引起哪些方面的学习?可以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学习经验?(4)它的可行性如何?主题所需的材料容易获得吗?是否容易转化成让幼儿直接参与的具体活动?(5)它与其他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无有关的经验进行衔接与连贯?
3、常见主题的开发与选择一般来说是和幼儿的主题往往是从幼儿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幼儿的生活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中发掘的。从幼儿这个中心出发,逐渐向外扩展。(1)幼儿自身可以围绕幼儿自身进行探讨的内容及开发的主题有:生理方面:身体的特征与功能;身体的发展与变化;身体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等。与之相应的主题如:“我的器官用处大”、“我在长大”、“我生病了”、“我是自己的保护神”、“小小营养师”、“小小运动员”等。心理方面: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情绪等。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做些友好的比较。相应的可产生的主题有:“我的本领”、“我高兴、我不高兴”、“我的宠物”、“我、你、他”等。(2)幼儿的社会环境幼儿的社会环境中可探讨的主要是幼儿的各种人际关系。有关的主题可以有:“我的家”、“快乐的幼儿园”、“家乡小游”、“过年了”、“我是中国人”、“中国字与外国字”、“我们一样,我们不一样”等。1 另外,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包括如“城市立交桥”、“我们怎样联系”、“别让垃圾弄脏公园”等。(3)幼儿的自然环境从幼儿的自然环境中可以探讨的内容也很丰富:动植物;水、沙、石;自然现象;季节变化;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等。
(二)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
1、设计的流程(1)列出单元名称、选择这一单元的理由和大体需要的时间(有助于帮助我们思考这一主题的选择是否非常必要、非常适合)(2)确定单元活动总目标(将教育价值转写成活动目标。特别注意目标的全面性)(3)拟定单元活动纲要(考虑组成单元的系列活动具体有哪些,内容是什么,设计哪些教育领域,每个活动可能有助于达到哪些单元总目标。如果总目标中的某些条目没有对应的活动,就必须考虑增加相应的内容)(4)逐一设计每个活动(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内容、方法、过程等)(5)检核或评价方案(如下图)单元名称班项目内容是否主题的选择1.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2.是否包含多方面的教育价值3.是否涉及各个学习领域4.是否具有可行性目标1.单元目标是否符合幼儿教育的目的和课程总目标2.目标时否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3.目标是否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动作技能三大教育目标领域4.单元目标与具体活动的目标是否吻合内容1.内容与目标之间是否对应2.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程度(难易度)3.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求4.内容是否包含主要课程领域5.内容是否动静态的活动均顾及6.内容是否注意到季节性与地方性7.内容是否注意到文化的传承与介绍8.内容是否潜在地含有歧视性倾向(性别、文化、阶层、种族等)方1.采用的教学法是否能充分反映内容的特质2.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法3.活动流程的转换是否合宜4.教具或资源的使用是否合宜5.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有所准备
二、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 2 这类教育活动以儿童自发生成的活动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课程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加入教师的参与和干预。在综合性课程中,以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相对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从这种活动的性质而言,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教师难以把握每个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更难以预先设计教育活动满足每个儿童不同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教师往往通过活动区的形式安排教育活动,通过环境的创设,使课程内容得以综合。在各个活动区角中,活动的材料有单功能的、双功能的和多功能的;材料的陈设方式可以是单一材料的、多种类型材料的。材料的多功能性和多种材料的混合陈设有益于儿童以更贴近其真实生活的方式进行学习,有益于儿童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知识的各个领域综合成一体的方式进行学习。儿童可以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参与,以自己生成为主的方式进行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积极探索,共同生活以及自由地表现和表达。教师除了创造环境以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参与、诱导、引导和指导等各种方式影响、诱导或指导儿童的活动。
三、两种倾向的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两种不同倾向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在动态的过程中结合在一起的。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能较好地反映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儿童以及师生双方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使综合性课程具有的长处得以充分的体现。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要点是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任务与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即处理好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其期望达成的结果是使社会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尽可能相符合。方案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的设计倾向。与单元教学相比较,方案教学在整个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主题为综合方式的网络更具动态性,整个教育活动计划的弹性也较大。以一个以“螃蟹”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案例来看,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了4 种不同的策略,从部分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可以看到教师是如何处理儿童生成的学习任务与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使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结合成一体的:策略一:教师通过观察,注意幼儿的兴趣所在,在此基础上编制主题网络。2 通过观察和简单的谈话,教师对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一个“螃蟹”的主题网络图,并以此作为开展活动的一个依据。由于主题活动设计方面内容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某一主题按要求完成主题活动设计。仅供参考。螃蟹养殖养殖方法生活特征呼吸器官产地生长过程产卵地相似的动物消化器官外形雌雄区别壳足爬行姿势各种各样的蟹壁虎蝎子蜘蛛养殖场所呼吸行为教师编制的主题网络(教师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