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42~43页 三维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的各种算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小棒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许多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数学风采?好,我们先来进行口算比赛。1.我会算。(卡片出示)
3+2= 2+7= 4+5= 7-3= 9-4= 6-3= 5+5= 2.我会填。
4个十是()。80里面有()个十。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个十,是()。3.我会说。
数数有多少根小棒?(课件出示小棒图)
像10、20、30、40…这样的数叫整十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揭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1)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瞧,接我们春游的客车开来了,带上数学的小眼睛,你观察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
1.要求一共有几个座位怎么想?你会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汇报,师板书。2.怎么算出得数的?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听一听。3.生交流,归纳计算方法。(师逐一课件展示)a.十个十个地数。(评:结合数数想出得数,不错)
b.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评:根据数的组成,指名再说说)c.由4+3=7想到40+30=70。(评:同意这种算法吗?怎么理解呢?请计数器来帮忙,40怎么拨?这里的4表示?30怎么拨?这里的3表示?合起来7粒珠子,这个7表示?所以40+30=70)4.小结算法。
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数数的,有计算的,有用数的组成,计算出40+30=70,单位名称是?(板书)
5.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再在书上填出得数。
(二)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
1.这次春游安排了70个同学参加,已经上车30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出示图2)你会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2.70-30=40怎么想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3.指名说说,集体交流算法。(预设a:数的组成,b:7-3=4,c:想加算减法)4.读算式,说单位名称。
四、练习运用,内化巩固。1.“想想做做”第1题
(1)我们乘着客车来到欢乐岛,看到了很多五花八门的商品,瞧,这是什么?(是小珠子串成的手链),让我们来数数每串手链上有几颗珠子(每串有10颗珠子)。(2)左边一共有多少颗珠子?右边呢?你能根据珠子图写出4个有联系的算式吗?(完成想想做做1)
交流:两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50+40=90怎么算的?90-40怎么算的?(复习一图四式)
2.“想想做做”第2题
(1)说说每组题目有什么联系,独立完成,指4名学生黑板上写。(2)集体订正。
(3)观察没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4)指名说说,讲解算法。
3.玩了一圈,同学们都累了吧,现在让我们动动手,做手指操吧!(全班一起做)4.开火车游戏(“想想做做”第3题)
(1)动物园里还有旅游列车呢,咦?司机呢?如果你是司机,你能又快又准地送大家去游玩吗?(快速在书上完成)把每次的结果填在哪里?(2)指定2名学生当司机,说一说算式。(3)集体校对,评出“优秀司机”。5.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5题)(1)分角色扮演,读读对话。
(2)指名说说上面两位同学扮演得如何?并说说小兔的话是什么意思?(3)思考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列式计算。(4)交流,说说算法。
6.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五、全课总结
这次春游玩得开心吗?我们在游玩中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谈收获,教师点评并作适当补充)
第2课时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45页例2,“想想做做”第1~3题 三维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难点:
比较例题里的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多媒体演示:停车场里相继开来了大客车、中客车和轿车三兄弟,分别向小朋友们问好并自我介绍。小轿车:“我有3个座位。”中客车:“我有30个座位。”大客车:“我有45个座位。”
提问:观察这副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45+30、45+3、30+3。
问:这三个算式中,哪道算式你已经能算出得数,得多少? 学生回答:30+3=3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1)自我探索算法。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2)小组讨论。
交流算法。注:只要算法有道理都要加以肯定。(3)整理算法。
讨论:这些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把30与40相加)
谈话:10个10个地数数,是把30和40相加;用小棒摆,成捆的和成捆的相加;用计数器,把3个十拨在十位上,与4个十相加。可见做45+30都是把40和30相加(板书:40+30=70),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5,得75(板书:70+5=75)。2.教学45+3(两位数加一位数)(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45+30的各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么算吗?(2)学生畅所欲言,交流算法。
教师肯定各种合理的算法。对于先算5+3=8,再算40+8=48这种算法,教师要重点肯定。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同桌交流。
谈话:你们都认为45+30,要先把40和30相加,想一想这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45+3,要先把5和3相加,想一想,这又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从中你领悟出了什么道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一起用计数器拨一拨,写出结果。
指名两位学生在全班演示,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拨。2.“想想做做”第2题。
各自口算,后同桌检查,有错的再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样算,并改正。提问: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做题时你是怎么想的? 3.“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说出图意。列式解答。共同交流。
四、评价激励,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合作,以及自己的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第3课时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页“想想做做”第4~9题 三维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正确、熟练地口算。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25+50
24+5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口算
师卡片出示,生开火车口答。
34+40 21+6 8+81
75+2 60+15 70+23
26+50 20+38 7+62
4+85 73+5 50+40
6+52 42+50 42+5
二、巩固练习
1.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计算在交流结果。
比较每组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师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结果不变。
让学生多举几个例子。
2.想想做做第5题。
师先引导学生说出题意,同桌比赛比比谁跳的快。
3.完成第6题。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做,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
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完成第8题。
(1)小朋友看清题意。
(2)引导学生说出题意。
(3)独立列式计算。
6.完成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式。
教师板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有哪些收获?
第3课时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7~48页 三维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
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葡萄熟了苹果熟了……小猴子可开心啦!因为它们又可以吃到最喜欢的玉米和桃子了。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掰玉米,一只小猴子掰了4个玉米,另一只掰了15个。请你算一算,它们一共掰了几个玉米?你是怎样想的?
二、展开
1.猜一猜。
谈话: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下采桃子,不一会儿已经采了23个桃子(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书上还剩的5个桃子不出现)。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有可能有多少个桃子?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讨论两种情况:如果树上的桃子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如果树上的桃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2.说一说,算一算。
(1)(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5个桃子)提问:小猴子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你们知道吗?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讨论后明确:树上原来的桃子树是总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采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要不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23+5=28或5+23=28)。
追问:23、5、28分别表示什么?23+5=28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指导口答。
三、游戏活动
1.师范游戏:借给某某同学12朵花,还剩3朵。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怎么想的?
2.学生游戏: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借给某某同学几朵,还剩几朵,原来有几朵。
四、实际应用
谈话:通过刚才的借花游戏我们已经知道原来有多少,只要把借走的和剩下的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1.“想想做做”第1题。
要求仔细看图,用两句花说一说图中小朋友拼图的情况。
提问: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乘车的情况,再根据问题的选择算发,并说一说理由。
3.“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对已经解答的几个问题进行反思。指出:这几个问题都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4.延伸。
谈话:像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没有?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五、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解决的几个问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都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呢?
第二篇: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单元教学反思
马官镇中心学校 蔺倩
本单元内容分为加法、减法笔算和加、减法验算。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这是本单元主要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在教学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会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去尝试、讨论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法则,基本上学生都能够做到迁移类推,且能通过自己的想像、估算等方法,正确完成笔算。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估算,学生的估算方法越来越灵活和科学。不仅是估算方法呈现了多样化,学生们也初步有了估算的意识。练习中的题:走哪条路最近?可以怎样走?很多人刚开始无所适从,愣了一会儿后开始笔算,大部分学生认为从小君家到邮局再到书店绕弯到超市回家最近,而有个别小朋友此时是沉默不语,思考片刻后叫了起来:“不对,是从小君家到邮局到书店再回到邮局去超市回家最近,而且他不是算出总路程,而是将中间不同的一段路进行比较75+329(估算结果是400米左右)比440米要近,所以从学生的反应情况来看,跟二年级的估算相比,他们的估算水平、估算意识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感到很欣慰。从学生的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对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题目正确率总是不十分高,老是会错,一问算理都懂,自己也会订正,可动手一算,十道题一般总要错那么
一、两道,十分伤脑筋。另外,计算速度也很成问题。
学生计算能力弱,我想能得到解决的办法就是增加练习。增加练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类型的补充
虽然学生可以用迁移的方法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但我们还是觉得一上课就端出连续进位、连续退位题让学生讨论步子过大了一些。像减法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连续退位的减法。在解决例题517-348之前,我先补充不退位减法567-346、一次退位减法567-348让学生做,我觉得这些都是新课教学的基础,虽然现在是新课程,但是一些好的旧做法还是应该适时地用一用。(2)题量的增加
虽然学生可以用迁移的方法学习笔算,但是要形成技能技巧还是得有一定量的练习。除了教材中的练习外,我还补充一些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笔算。
第三篇:三年级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加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激趣导入:看你们今天表现的这么好,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出示课件)
2、边播放课件边简单介绍每种动物的特点,学生简单了解
3、这些可爱的动物在我国湿地部分,它们都有很多种数呢!快来看看(出示教科书表格)
4、通过这个表格,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5、出示自探提示:
(1)、自学例1.分析理解题意,完成例1列出算式,先估算,再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探究算式的计算方法。
(3)、根据题意完成例2.列出算式。先估算,再计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应该注意什么?
(4)、通过计算,你觉得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6、学生自主学习
二、解疑合探
1、小组交流自己的收获
2、师生合探
(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A)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
(B)板书:271+122(C)探究算法。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计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竖式笔算两种,口算有点难度,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想一想:竖式应该怎么写?
学生尝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2)、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例2)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样写?(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写0,同时满十向百位进1。)
百位上是多少?(2+1=3)为什么要加上1?(3)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掌握的加法法则尝试笔算。
3、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4、即时练习
三、质疑再探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四、运用扩展
1、学生自编练习题,组内解决,师巡视,择优供大家练习
2、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加法
271+122=393(种)
271+31=302(种)板书竖式
板书竖式
第四篇:第二单元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以后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小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引领学生学好加减法至关重要,为了突破重难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加减法的动机和兴趣,同时借助具体情境较直观地理解
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记忆、理解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计算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会正确地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反过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方法。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探索并发现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试题。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建议
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这种差异,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面对这些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倡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断丰富其直观经验,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要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课时安排
1.加法:4课时。2.减法: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4.整理与复习:2课时。
加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2。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在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不进位加法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二年级4个班的学生和老师要参观博物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安排的吧。课件出示第11页情境图。观察情境图,说数学信息。
二年级4个班来参观博物馆,每个班有2名老师带队。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2)二(1)班和二(2)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 1.教学例1。
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数学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揭示课题。35+2=
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新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2)怎样算?
同桌讨论,口算得数。
35+2=37(学生口述老师板演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先算5+2=7,再算30+7=37。
(3)怎么列竖式?怎么计算?(摆小棒,探究笔算算理。)自主摆小棒计算:35+2=?(个别指导)。
小组交流摆小棒计算35+2= 的方法和过程,体验成就感。课件演示摆小棒计算35+2= 的方法和过程(学生有35人,先摆3捆零5根小棒;带队老师有2人,接着摆2根小棒。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是7根,一共是3捆零7根小棒,也就是35加2等于37。)2.教学例2。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二(1)班学生和他们带队老师一共有37人,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课件出示例2。)报名学生说算式,师板书:35+32=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利用学具摆小棒交流探究算理和算法。
互相说一说怎么列竖式计算?怎么对位?计算时从哪一位加起? 教师板演小结。摆小棒演示,从小棒的单根和单根相加、整捆和整捆相加的直观情境中理解列竖式时要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课件演示35+32,让学生明确竖式计算时先从个位加起,即先算5+2=7,然后再算十位数上的。3 5 3 5 +3 2 → +3 2 7 6 7 交流讨论: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汇报总结。(列竖式时应注意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计算时要注意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练习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交流怎么写竖式,谁和谁对齐,让学生明确笔算加法算理。
2.第12页做一做第2题: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然后列出算式口算结果,最后让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竖式并计算。注意订正要点,如问第2幅图中的“4”和哪一位的数对齐。3.第13页做一做
第1题:看图写竖式,先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有几捆零几根就是多少,3捆零3根就是33,4捆零3根就是43,所以列竖式就是 3 3 + 4 3 7 6 第2题:根据横式写竖式,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计算时应该从哪位加起?明确数位对齐和计算顺序的正确性。
四、巩固内化,趣味练习练习二: 1.第1题,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先让学生观察竖式中数据的特点(一位数、两位数、整十数)及对位,进一步体会竖式对位、计算顺序。
2.第2题: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可以让学生灵活自主地选择口算或笔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同时锻炼学生数学知识的灵活性。
3.第3题:统计表呈现了多种信息,可以让学生交流信息,力求看懂图表然后独立解答,从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五、总结评价 今天你的课堂表现怎么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教学目标
1.通过小棒、圆片等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理。2.经历100以内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当个位相加满十时知道如何向十位进位1。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口算:8+9= 7+6= 5+7= 6+8= 2.看横式写竖式:53+22= 38+40=
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情境图信息“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分组讨论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汇报交流。
生1:我是用口算进行计算的,先算30+30=60,再算5+7=12,最后算60+12=72,所以35+37=72。
生2:我也是用口算进行计算的,先算35+30=65,再算65+7=72,所以35+37=72。
生3: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先摆3捆5根,再摆3捆7根,3捆与3捆合起来是6捆,5根和7根合起来是12根也就是1捆2根,与6捆合起来是7捆2根,也就是72。
同学们真厉害,想出来那么多的方法,那么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新方法应该怎么计算呢?
2.竖式计算。5 + 3 7 7 2 师追问:从哪一位加起呢?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么写?
教授进1时“1”的写法:在横线上的十位的右下角写一个小小的1,这个1就表示个位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1 师继续追问:那么十位怎么加呢?提醒学生不要忘了进位1,所以3加3再加1(板演计算过程)
三、趣味练习,巩固内化
1.教材11页做一做,指名生板演,集体订正。2.计算诊所。9 4 5 + 3 7 + 3 6 7 6 8 1 3.勇闯智慧岛。
34+47= 26+47= 14+58=
四、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应该怎么办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练习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进一步理解10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算理。2.通过操练学生能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竖式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课
课件出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指名汇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练习二第4、7题,师巡视、指导。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3.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6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4.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8题。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 后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5.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9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6.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11题。仔细读题,看懂题意,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例1,练习三1、2、3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说数学信息,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表。怎么解决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2.板书算式:36-23=
(1)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并尝试计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师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四、总结评价,知识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
2、例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当个位不够减时退位的方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理解其算理。教学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课件展示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教学例2。
列出算式51-36=,如何计算?
(1)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思考计算方法。(2)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3)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4)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5)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2.教学例3。
课件出示:50-24=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师小结:全班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 够减,就从十位退1。
三、分层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2页练习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通过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减法计算。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运用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和探索。
二、巩固操练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1、2、4题。看谁做得最快,最准确。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说一说图意,怎样求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板书算式:32-2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5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4.第21页第7题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熟练程度。
5.第21页练习三第10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2.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感觉你的计算速度提高了吗?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4(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究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初步了解象形统计图知识。教学重点
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这周我们二年级进行了卫生评比,结果是这样的(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所以我们都应该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为班级争得荣誉。
二、提出问题,合作交流 1.教学例4(1)。
(1)课件出示问题“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认真思考,分组讨论。
(2)小组交流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师点拨: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把知道的先画出来,“一班得了12面”,我们画12面小红旗。要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就是要把和一班同样多的与多的3面合起来,所以列出算式是12+3=15。(板演画图。)(4)解答正确吗?让学生逆向思考,小组交流报名汇报。
2.完成第24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3.师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1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计算方法,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在学习上有了哪些进步?你能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吗?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例4(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通过实际问题,学生能灵活运用画图的策略尝试解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理顺数量关系,形成自觉检验反思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画图策略进一步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一个数是20,另一个数比它多5,另一个数是几?谁能第一个回答出这个问题,真棒,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学例4(2)。1.课件出示问题:“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2.小组交流画图明确数量关系,汇报展示。3.根据象形图表列出算式。12-4=8 这样解答正确吗?学生自主检验反思12-8=4,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四第1、2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去年有多少只?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四、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连加、连减。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呈现问题。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4)教师板书算式28+34+22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5)归纳连加竖式的简便写法。2.教学例2。
课件出示情境图呈现问题“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了解信息。(1)学生尝试独立列算式解答。
(2)小组汇报交流。问:有几种解答方法?(3)师点拨总结。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28页页首做一做。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说一说你的收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在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竖式的简便写法,发展分析,思考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算及笔算的能力。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乘坐公共汽车,那么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请大家说一说。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情境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问题:车上原来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3)小组交流,成员独立解答,汇报展示。
(4)师点拨总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2.练习。
完成第28页页尾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三、趣味练习,巩固内化
1.完成练习五第4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和同桌交流发现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4。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连加、减计算,掌握连加连减(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能说出计算的思路。
2.在探索连加连减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3.培养学生的分析、类推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课件出示口算题。
2.连加连减题,小组竞赛说计算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算式:72-(47+16)。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观察、比较这些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
(3)竖式计算,是否有简便写法,生探索发现。
(4)教师点拨总结:带小括号的连加连减我们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 2.完成第28页页尾做一做第2题。生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第30页练习五第6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的。
2.完成第9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一说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课堂上你有了那些进步,能说一说你对带小括号的连加连减的认识吗?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页例5。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情境问题;小明写了12个字,小红比小明多写了8个字,小红写了多少个字?
2.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小11本,科普书有多少本?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看,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属性问题? 1.展示问题。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知道了什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3.怎样解答?
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14-5=9(人)。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人)。4.解答正确吗? 5.小结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第32页做一做。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完成第33页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然后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第33页练习六第3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
四、总结评价,汇报提升
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练习六。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续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解答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觉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分析两个问题的先后顺序,确定先解决哪个问题,然后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练习六,明确这一练习的专项训练连续两个问题。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克服两个问题带来的困难。
二、探索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六第3、5、7题。小组合作完成第1、2题,读题看懂题意,小组交流解题思路,全班展示你是怎么想的。自主解决第4题。
三、加强训练
读题说题意,交流解题思路。列算式进行解答,小组竞赛。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训练,你对连续两个问题的解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吗?请你说一说。
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口算题,看谁的最快,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完成第1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2.完成第2题。
学生观察第2题,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解答说说计算思路。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第36页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2.完成第36页练习七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第37页练习七第6题。学生回答解题思路。4.完成第37页练习七第9题。学生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37页进行单元整理。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更牢固地掌握和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更有信心学好数学。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掌握竖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交流整理
昨天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对本单元做了简单的回顾,下面给大家一些时间,请你们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老师板书整理概况,及时补充。
二、拓展思维 小组尝试出题。
分组出一道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题。指名学生对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追问:笔算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那么减法呢?
三、反馈训练
课件展示夺小红旗题和计算诊所题。
四、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题目:故事书有4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多36本。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五、全课总结
你对本节课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单元测试及试卷讲评》2课时
第五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单元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得认知结构。
2、经历模仿整理到自主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方法迁移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对知识的查漏补缺,使学生经历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扫除计算障碍,提高计算能力。
4、通过分层练习,巩固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自信。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一)100以内加法的有关知识整理
出示题卡:25+8、39+40、36+7、39+4、63+4、47+30、50+16、21+6、42+3 师:谁能给这9道算式来分分类?
一生上台分类:25+8、36+7、39+4、63+4、21+6、42+3分一类,这些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
39+40、47+30、50+16分一类,这些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师根据生的分类方法板书:
两位数加一位数:25+8、36+7、39+4、63+4、21+6、42+3 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师:你们同意她的想法吗?请你们再仔细观察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这6道算式,能不能再将他们分分类呢?同桌先互相交流一下。
生汇报:25+8、36+7、39+4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都满十了,要向十位进1;
63+4、21+6、42+3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还没到十。
师根据生的回答修改板书,边写边说明:像25+8、36+7、39+4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都满十了,要向十位进1的,我们叫它们为进位加法;而像63+4、21+6、42+3这3题算的时候个位相加还没到十,叫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25+8、36+7、39+
4、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63+4、21+6、42+3 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师小结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对“100以内的加法”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回顾和整理,“100以内的减法”的相关知识跟加法这部分内容非常相似,怎样对“100以内的减法”进行回顾和整理呢?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吗?
(二)100以内减法的有关知识整理 出示减法:12-
4、80-30、34-
8、17-
9、79-70、99-
8、26-3 生四人小组讨论、整理
生反馈:减法有两位数减一位数的:12-
4、34-
8、17-
9、99-
8、26-3,也有两位数减两位数的:80-30、79-70。其中两位数减一位数,有的个位就够减了:99-
8、26-3,有的个位不够减:12-
4、34-
8、17-9 师生共同整理“100以内的减法” 不退位减法:99-
8、26-3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12-
4、34-
8、17-9 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整十数):80-30、79-70 师:这就是我们第六单元学习的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后啊,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回顾、整理其他单元的内容。
进位加法:25+8、36+7、39+
4、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63+4、21+6、42+3 加法
10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39+40、47+30、50+16 和减法不退位减法:99-
8、26-3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12-
4、34-
8、17-9 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整十数):80-30、79-70
(三)查漏补缺
老师课前收集了小朋友们平时算错的一些题目:
34+5=84、37-8=31、33+8=31、64+5=79、43-6=47、59-7=42、35+8=27、45-7=36、92-2=9、58+6=63看看谁能来当小医生,把错题的毛病给找出来?
师小结:做题一定要仔细,要用对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准确率。相信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你们肯定会更认真、更仔细的。
二、练习提升 1、35+3= 35+8= 67-5= 57-8= 92-2= 29-2=
2、填数:32比6多()19比()少59()比57多30
3、连线
得数的十位是5得数的个位是4 8+45 50+2 79+7 90-9 68-6 19+5 30+44 66-8 47-40 12+7 得数比80大得数在60~70之间得数比20小
4、()里可以填哪些数? 54-()=4()75+()=8()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