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活动的教学程序设计(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2 23:5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韵律活动的教学程序设计(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韵律活动的教学程序设计(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韵律活动的教学程序设计(写写帮推荐)

教学活动的程序合理与否是教育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因素,也是儿童能否在学习中较长时间地保持身心愉快的重要保障。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最根本的处理原则就是动静交替。当然,真实的韵律活动教学情境中的动静交替,不仅仅是运动和静止的交替,还包括大小运动量的交替,熟悉与变化的交替,思考与表现的交替,不同活动媒介的交替等等。只要教师能够努力在程序设计中注意安排节奏松紧合理的变化,舒适、愉快的学习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下面就以导入程序为例来提供一些仅供参考的设计思路。

导入程序设计中的三种处理思路,一般是:从队形开始、从动作开始和从音乐开始。

从队形开始的处理

幼儿园的舞蹈队形学习是发展儿童空间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渠道。有些从基础队形学习开始进入的集体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儿童较快地了解舞蹈的整体“骨骼”或“轮廓”,形成舞蹈形象的整体感和与众多同伴共舞的集体感。通常,选择这类导入方法的舞蹈作品,所含基本动作都应比较单一,难度也不应太大,以便使儿童能够集中精力于空间变化和人际交往中。

范例1:《家庭之舞》(以色列,大班)队形。第一段音乐(4个乐句),幼儿“面向圈(单圆)上”(即每个人面对前方舞伴的后脑勺),顺时针方向向前走动。第二段音乐(4个乐句),幼儿“面向圈里”,一个乐句向内前进,一个乐句向后退出。重复:一个乐句向内前进,一个乐句向外退出。

程序。幼儿完整走一遍队形变化路线。教师哼唱伴奏,幼儿走队形变化路线。教师哼唱伴奏,幼儿完整走队形,第一段音乐处加上肢动作,第二段音乐不加上肢动作。专门练习第二段的上肢动作,后加教师哼唱伴奏。专门练习第二段的上下肢协调动作,后加教师哼唱伴奏。完整表演舞蹈,教师哼唱伴奏。以后,还可以加入其他躯干或肢体的复杂变化。改用钢琴、风琴伴奏或录音音乐伴奏。

从动作开始的处理

动作是韵津活动作品的“血肉”或“色彩”。动作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儿童积累越来越丰富的动作表达“语汇”,而且有助于儿童模仿、迁移、探索、创编等各种基本学习能力的发展。

从动作观察开始。

从观察开始,不仅限于观察教师的示范,还可以从观察实物、观察直观教具、观察影像制品、观察舞蹈作品等各种观察活动开始,也可以从观察同伴回忆原有有关经验或现实欣赏美术、文学作品后的动作表述交流活动开始。

从动作模仿开始。儿童可以模仿教师,还可以模仿同伴,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人的活动,周围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事物等提供的造型形象和运动方式。

范例2:《踮步邀请舞》(维吾尔族舞蹈,中班)队形。幼儿“面向圈(单圆)里”,只听一段音乐。一人在圈内用踮步移动,找到被邀请者,与其双手相握,对转一圈,相互行礼,交换位置。被邀请者成为新的邀请者,重新开始邀请。

程序。全体取坐姿,教师脱掉一只鞋,用没穿鞋的脚踮动,让儿童看清只有一只脚在动。幼儿模仿尝试,教师带领幼儿模仿练习,教师哼唱伴奏。全体取立姿,加*腰练习,教师哼唱伴奏,结束用维吾尔族动作行礼。加拍手,教师哼唱伴奏,结束用维吾尔族动作行礼。教师离位邀请,用“拖”的方法引导与自己共舞的幼儿用踮步的方式移动。教师始终充当邀请者,结束时可适当更换为动头、眨眼、耸肩等能激发情绪的动作。幼儿学习当邀请者,并学习更换角色。熟练后可改用伴奏音乐,加入较复杂的上肢动作。

从动作迁移开始。

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总是让儿童以为是在学习一个个全新的动作。在为学会学习而学和为迁移而教等理念的启发下,从动作迁移开始的教学设计日益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备选思路。

范例3:《多快乐多幸福》(藏族圆圈舞,大班)队形。一个大圈与多个小圆队形相互转换。

程序。多个小圆队形,复习“五人新疆舞”。一个大圆,教师边唱伴舞歌曲边示范藏舞的退踏步。与幼儿讨论藏舞的退踏步与新疆舞的进退步之间的异同。幼儿跟随教师的示范参与歌舞(只做退踏步)。在教师引导下,根据歌曲创编其他必要的动作。在大圆和小圆交替变换中唱歌和跳舞。

从动作探索开始。

探索指寻找和尝试各种未知的可能性。动作探索即指尝试各种未知的做动作的可能性。这种活动通常都从提问式的教学引导开始。教师在提问后的任务是,鼓励幼儿尝试,反馈幼儿的尝试,组织幼儿交流和帮助幼儿分析整理探索的规律。

从动作创编开始。

动作创编与动作探索略有不同。探索活动会给幼儿更多的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而创编活动则强调幼儿在其中学习创编的知识技能,探讨创作所追求的审美标准,掌握更多用动作表达的字、词、句、段落、篇章。所以,这种活动很可能是从动作探索开始,但随后教师会有更多参与和引导。

从音乐开始的处理 从音乐开始的处理可以参照其他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方式进行。可以从音乐的某一要素,如声势节奏、语音节奏开始,也可以从音乐的某一局部,如动机、乐句开始,还可以从有音乐伴随的画面,如舞蹈表演、配乐美术作品、动画片欣赏开始等等。

我们虽然没有专门谈论总体程序的设计处理问题,但动静、张弛的规律是一样的,而见其中的可能性更是丰富多彩而无法穷尽。在结束程序的设计处理上,总的原则应在“享受”的境界中帮助身心恢复疲劳,所以更要注意设计能够产生恢复作用的调节性结束活动。可以让儿童欣赏自己的创作表演,也可以让儿童欣赏教师或其他人的(包括音像制品中的)表演。在这个环节中,一般不宜在儿童最后的表演前再提技术性的要求,情绪性的要求也应用“暗示”来使幼儿自愿为之。幼儿表演之后也不宜再进行评判性谈话。师生共同的自我享受性体验才是最好的结束性体验。

第二篇:浅谈幼儿园韵律活动

韵律教学讲座:浅谈幼儿园韵律活动

根据刘老师对课题组提出的要求,在计老师的带领下,音乐课题组中的各个幼儿园有计划地进行了有关韵律活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新老师和一些老教师都有这样的疑惑。如:韵律活动与音乐欣赏有何不同?在韵律活动中是音乐在前还是动作在前?如何在韵律活动中把握幼儿模仿与创造的度?让孩子随便跳?老师该不该教?等许多问题。接下来,我就从基本概念、韵律活动教育教学的要点、韵律活动的基本教学模式这三方面讲讲我们探索的成果。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韵律活动?

在80年代时韵律活动就是单纯的模仿,伴随着音乐身体有节奏地动作,主要模仿内容为:生活中的事与物。80年代末期随着国外一些音乐教育形式的引入(如:韵律操、奥尔夫音乐等)。汪爱丽老师就把所有伴随着音乐进行表达的艺术活动统称韵律活动。

2、韵律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有四类:

律动及律动组合★律动:是指在音乐伴奏下的韵律活动。包括:

1)基本动作(走、跑、跳拍手、点头、屈膝、晃手等等);

2)模仿动作(模仿动物的动作:鸟飞、鱼游、兔跳等;模仿自然界的现象:花开、下雨、风吹;模仿日常生活的动作:洗脸、梳头等;模仿成人的劳动或活动:摘果子、采茶等;模仿幼儿游戏中的动作:拍皮球、跷跷板)。

3)舞蹈动作:经过多年文化积淀、已经基本程式化的艺术表演性动作(如:碎步、小跑步、垫步、踏点步等等)

★律动组合:按照一首结构相对完整的乐曲组织起来的韵律动作组合。包括:

1)身体节奏动作的组合:组合中的这些动作本身没有特别的意义,注重的是动作的节奏。2)模仿动作组合:如:小树苗睡着了—醒来--生长成大树—开花结果。这些组合较注重模仿动作的组织结构,更注重对模仿对象的表现。

3)舞蹈动作组合:它比较注重动作的组织结构。可以有简单情节的表演组合舞,也可有结构较自由、松散的自娱舞组合,还可以是以队形变化、舞伴交流为主的集体舞组合。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是已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舞蹈形象、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表演艺术。包括:身体舞(问候舞)、邀请舞、双人舞、表演舞、独舞、自编舞五种主要形式。

音乐游戏

歌表演

由于韵律活动活动领域内容较多,在刘老师的建议下,我们音乐课题组将韵律活动分两次进行研究探讨,这样可以更深入、清楚地了解韵律活动的内容。本次活动主要研究律动与舞蹈,下次活动研究音乐游戏和歌表演,所以对于音乐游戏和歌表演我今天就不作详细介绍。

3、韵律活动的教育价值是什么?

韵律活动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相比而言,活动过程较难组织,所以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很少有安排韵律活动。但是韵律活动能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幼儿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能满足幼儿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以及交流合作的需要。可见韵律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幼儿在韵律活动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如何组织好一个韵律教学活动呢?

二、韵律活动教育教学的要点

1、韵律活动教学材料的选择;

A:音乐:

在托儿所阶段:以选择轻松、愉快、刺激性较柔和以及重复性较强的音乐为主,风格上可以比较随意,最好多选经典性的音乐作品。在小班阶段:可逐步加大儿童音乐和一般性中国风格音乐的比例,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熟悉和喜爱这些类型的音乐。在中班阶段:特别是在中班后期,可逐步加入具有明显民族个性的、不同风格的中国音乐。在大班阶段:具有明显地域、民族个性的异国风格的音乐,以及情绪健康向上、刺激适度的少量成人音乐都可以成为韵律活动的音乐选材对象。

在许卓娅老师的韵律活动研究中就采用了许多有代表性的音乐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如:中国成人舞蹈音乐《红绸舞》的片段,中国轻音乐《赶花会》,外国轻音乐《单簧管波尔卡》《特快列车波尔卡》《口哨与小狗》,外国芭蕾舞曲片段《拨弦》、《西班牙斗牛舞》,这类音乐结构清晰,便于根据教学的需要节选和重组,其中有些甚至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还可以选择少儿或成人歌曲如:《男儿当自强》、经过改变后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成了《对面的兔子看过来》。

B:动作:

幼儿的动作发展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要遵循以下三条规律:

1、从大的整体动作到小的精细动作

2、从不移动动作到移动动作;

3、从单纯动作的复合动作。所以在托儿所和小班早期阶段,一般以生活动作为主,同时注意逐步增加律动模仿动作的比例。(最简单的舞蹈动作学习在小班中后期也应逐步开始。)在中班阶段,一方面应注意提高一般生活动作本身的难度,提高一般生活动作与音乐配合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应不断提高律动模仿动作的比例。同时,另一些难度稍高的基本舞蹈动作学习在总体学习内容中的比例也应开始逐步提高。到了大班阶段,律动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已逐步成为幼儿园韵律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一般生活性动作则会逐步退到更次要的地位。此外,在幼儿早期,舞蹈动作应该是更加儿童化的和更加“中性”的(即民族文化风格不太明确的);而在大班中晚期,可以考虑逐步地加入民族文化风格特性比较明显的中外舞蹈动作。

2、韵律活动中的空间处理:

如何处理空间是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许卓娅老师的讲座中空间处理的比重较重。大家也肯定都听过,下面我借用简单的文字在帮助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动作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因此,在动作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所有的空间状态都必须是精心设计的,能够保证动作与空间是充分协调的。精心设计的含义是:

1、教师为幼儿安排的空间状态以及此空间状态下做的特定动作应该可以充分地展开,幼儿之间不会产生互相干扰。

2、教师为幼儿选择的空间调整或动作调整策略应让幼儿能够主动避免干扰,又能保证自己和同伴能够有充分的自由。

★从教师教的方面看:

1.教师站位。

单圆圈---教师与幼儿同样站在圆圈上,不仅有利于形成师生平等的氛围,而且有利于幼儿能够无障碍地看清教师全部的姿态和运动方式。

双圆圈---教师一般站在内圈上。圆圈在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

教师一般应该站在圆圈内,并与幼儿面对面,与幼儿做反方向运动,以便能够为幼儿提供正面示范的榜样和与幼儿进行目光交流。

如果要学习的动作比较复杂,要学习的队形又并非是圆圈状态,也可先从站圆圈开始。为了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或减缓疲劳进程,还可先从坐圆圈开始,再逐步过渡到站圆圈、走圆圈以及其他非圆圈状态的队形。

方阵或行列的状态---教师可与幼儿相向而立,做“镜面示范”。教师也可以与幼儿同向而立,做正常示范。

提示左右---教师还可以与幼儿面对相同方向,但站在排头或排尾。这时教师的指示语可以是老师这边的手或脚,向老师这边跨一步或移动等。

2.教师移动。

在韵律活动中教师移动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在 “散点”状态下,教师移动的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师“撤出”活动区域(通常更强调面对全体幼儿),观察幼儿的创造性表现,了解幼儿的特殊需要,或避免幼儿过度依赖自己和模仿自己;如:

教师“插入”活动区域(通常更强调面对个别幼儿),向需要模仿的幼儿提供榜样,向需要思路的幼儿提供思路,向需要伙伴的幼儿提供伙伴,向胆怯或不够兴奋的幼儿提供鼓励,向过度兴奋的幼儿提供自我镇静的暗示,向发生矛盾或因其他缘故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幼儿提供返回活动、享受活动的引导等。如:

★从幼儿学的方面看

1.幼儿站位。

A在圆圈状态下,最基本的空间站位方式有两种:

一是面向圆心,即正面朝向圈内,所有人呈面对面的空间状态;适宜做向上、下、前、后方向的上肢运动,或做前进、后退的舞步。因为这些方向有更大的空间,且不容易发生空间混淆和互相干扰。二是面向圆上,即所有人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正面朝向前方另一人的后脑勺。在面向圆上状态下,适宜做向圈里、圈外方向的上肢运动,(左右方向)的动作,原因也是这些方向有更大的空间,且不容易发生空间混淆和互相干扰。在用语言对幼儿讲解时,一开始教师最好说圈里的手或脚,而不说右手或右脚;待幼儿经验稍丰富时,偶尔也可以这样补充说:“圈里的手,也就是──(待幼儿作出反应)右手,对了!”

B在自由空间状态下,幼儿应该学会建设两种有益空间,即个人独立空间和合作、交往空间。良好个人独立空间的含义是:做动作时不会使他人影响自己,也不会使自己影响他人。良好合作、交往空间的含义是:在合作、交往伙伴之间建立最为和谐的空间运动关系,既使自己能舒适地应和伙伴,又使伙伴能舒适地应和自己。

年龄较小的幼儿最初倾向于挤在一起,或挤在教师周围。一开始教师应对此予以理解和接纳,往往我们会提醒幼儿:“找个空一点的地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还是应该逐步鼓励幼儿去尝试一下独立的滋味,并逐步学习在更高的水平上尝试进行富于创造性的空间建设。2.幼儿移动。

由于韵律活动是运动性的活动,本身的稳定性就相对较低,所以,教师更应注意以下一般规律:坐着做上肢动作最稳定,坐着做下肢动作次之;坐着比站着稳定;站着比移动稳定;在规定空间状态下移动比在自由空间状态下移动稳定;在个人独立空间状态下移动比在合作交往空间状态下移动稳定。也就是说:活动刚开始适合采用坐的的方式,然后再站起来做动作,接着开始在规定范围移动,逐渐扩散幼儿活动范围,最后尝试合作。

许卓娅老师特别重视:在规定空间状态下,避让也需要专门学习。同样,无论是从态度方面还是从技能方面,教师都应该帮助幼儿逐步弄明白:共享有限的狭小空间会带来某种程度上的更大快乐,而空间争霸只会让大家都感受到伤害。

3、韵律活动中标记的运用

在我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孩子很难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保持一定距离的站位,所以我在小班就开始韵律活动教学中在地上贴一些标记,或是小动物头像、或是三角形、方块,让孩子找到一个点就行,长期下来,孩子们就能慢慢形成一种距离意识。到中班下学期一般就不需要借助标记来站位。一个简单的手势孩子就能站好自己位置。

在许卓娅的集体舞教学案例中会经常发现一只手上套朵小花、戴

只手套,有时所有幼儿的右脚上都贴一个小标记,这主要是帮助幼儿解决空间辨认困难。如张力老师的《挺着大肚子的小淘气》就是利用腕花解决幼儿辨认左右的困难,还利用衣服来帮助教师、孩子检验队形变化的准确性。

听过许卓娅老师研究教学活动的老师会发现,每次老师利用标记进行学习过程中都不忘在活动中增强利用标记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如:活动快结束时,老师会设计提问:“腕花在今天的学习中帮了我们什么忙?”引导孩子对老师组织的学习策略应用效果进行自我反省,加大该策略在以后被幼儿自觉运用的可能性。

4、韵律活动中的教师语言:

韵律活动中的教师语言包括:口头语言(运用语词表达的语言、运用音调表达的语言)、体态语(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语言)。

许卓娅老师通过男女老师的比较,提醒我们女性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时尽量做到:

1、语言精练、加强蒋介、示范、练习、反馈的机密结合;

2、分散讲解的内容,都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反馈的小单位快节奏递进的教学方式;

3、多采用“幽默语言”,轻松愉快地组织活动。

在体态语言的应用上应注意:教师在讲解运动要求时都应同时配合体态语言的“注解”。往往老师们会出现以下情况:老师还没有让幼儿开始做动作,自己却先动起来了;老师要求幼儿停下,自己还在动个不停,这些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表达的意思互相干扰的情况,对幼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在《韵律活动》一书中第13-14页,有两个例子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5、韵律活动中的教师行动方式与幼儿情绪调整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因素往往是影响幼儿情绪和行动的主要因素。幼儿园的律活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情绪相对不太稳定的学习活动。幼儿比较容易产生情绪波动,让幼儿群体的情绪始终保持舒适的、适度兴奋的状态,对教师来说确实是一种挑战!

1)观察:关注幼儿反应,了解幼儿的困难与所需要的帮助;及时发现幼儿中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反映范例,及时因势利导地利用幼儿的范例来培养幼儿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2)反馈:反馈的即时意义是让幼儿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并非指好坏的情况,而是指具体的细节如何)或自己打算做什么?等等。反馈的具体方式是:对年龄小、发展水平低的幼儿,一般不反馈幼儿的失败与错误;对于年龄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独立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再现自己说过的话或动作。对于年龄大、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行动前先向大家报告自己的计划,然后再鼓励他们按自己的计划行动。

3)鼓励:这大家都明白具体做法。值得提出来的是:韵律活动中老是可以用点头、微笑、空间接近、身体接触,以及眼神、体态来向幼儿表示:我在注意你了;我看见你了;这样不错,请继续下去„„

4)角色的进入与退出:退出,是现今音乐教育对教师行动方式的另一种新要求。不单单指角色上的退出,而且还包括心理的和空间上的退出。

5)督导:在韵律活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避免幼儿因个人的自由散漫行为对群体产生消极影响,要维护韵律活动的良好审美秩序,保证优先单位教学活动时间的高效利用。也以此帮助幼儿逐渐建立起对社会生活秩序的责任感,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律性社会人格品质。

《韵律活动》书中举了一个《包饺子》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避免涣散感、茫然感和兴奋扩散。

6、韵律活动的“创造性”培养

有关韵律活动中的“发散性”“集中性”“联想性”“结构性”“流畅性”“新颖性”等不同的思考途径的理论与实践,在《韵律活动》一书中有详细介绍。我想和大家探讨的是:如何在韵律活动中把握幼儿模仿与创造的度?让孩子随便跳?老师该不该教?受到“尊重幼儿”“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理念的影响,许多新老师总害怕:我教给孩子动作了是不是就理念太落伍了?所以,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就让孩子“随便跳”。其实在《纲要》的艺术块面中提出: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表达的同时,帮助幼儿提高技巧技能。所以,技能技巧和表现、创造是和谐统一的,两者不可偏颇。教师在不同类型的韵律活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获得技能与创造两方面的共同提高。以刚才的活动为例:象方嫣老师的《五只大象》,通过引导孩子回忆、再现大象甩长鼻子、吃东西等已有生活经验,在幼儿自己表演动作的基础上,和幼儿一起整理、完善、学习,这些技能动作是从孩子中来,通过老师的帮助加工后再让孩子来学习,激发了孩子模仿、学习、想象、创造的欲望,也体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像张力老师的蒙古族集体舞教学,队形与一些动作基本由老师确定,孩子在这一活动中主要的收获就是:同伴合作表现,体验交换舞伴跳舞带来的快乐。这节活动中可能创造的成分相应少了,但这一活动为以后幼儿参加类似集体舞学习中的创造提供了技能与队列、空间等方面的经验积累。还有雷静老师的《海燕》,相比而言,本活动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相应大了许多,但也不是完全脱离了老师的引导与一些动作技能的学习。

以上是我根据许卓娅老师的经验,把一些觉得对一线老师在韵律活动教学过程中比较实用的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韵律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韵律活动和音乐欣赏的不同

专家们都提出:没有大肌肉运动参与的音乐活动都是不成功的教学活动。所以现在音乐欣赏活动与韵律活动的界线不是很明确。在韵律活动中到底是音乐在前还是动作在前?我个人认为:没有绝对的标准模式。有的活动可以从“音乐”开始,也可以从“动作”“队形”开始。音乐是韵律活动主要的元素之一,无论是创造性的还是模仿性的韵律活动,都硬尽可能早地在幼儿心中建立艺术作品的整体审美形象,都应尽可能早地加入伴奏的音乐,让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动作的表现、表达。音乐欣赏是要大肌肉运动、用韵律活动的方法去感知音乐,音乐是难点,动作相应简单。相反,韵律活动音乐要求简单,动作学习难度提高。

2、韵律活动的伴奏

初学动作时一般首先由教师轻轻哼唱曲调来跟随幼儿的动作速度;在逐步熟练时,教师可以加快哼唱速度,以引导幼儿跟随自己的哼唱速度;进一步熟练时,可以跟随录音音乐来做动作。

3、韵律活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口令

在幼儿园应该通过有意义的形象、逻辑过程、以及音乐的形象和结构来帮助幼儿记忆动作的内容与结构。避免机械地喊1234,或要求幼儿记忆某个动作一共做几次。当幼儿学习中出现困难时,老师可以根据节奏含一些特殊的口令,如:“向前走走,拍拍拍”“走走走,背对背,退退退,面对面”等等。

4、韵律活动中的道具(标记)

韵律活动进行过程中是用道具的目的:

1、增加艺术情趣

2、减少分角色、左右、先后的困难。教师在设计道具时应该注意避免“画蛇添足”,否则既浪费金钱、教师的精力、幼儿的学习时间又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干扰幼儿的动作、影响队形和幼儿间的交往。

5、韵律活动中的动作与技巧

在日常韵律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应避免采用需要较大的力量、耐力、柔韧、平衡等的技巧性动作。因为这些不适合孩子年龄发展特点,也会增加大多数幼儿进入随乐动作的自我享受水平阶段的困难,降低整体审美效果。

四、韵律活动的常见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的程序合理与否是教育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因素,也是儿童能否在学习中较长时间地保持身心愉快的重要保障。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最根本的处理原则就是动静交替。当然,真实的韵律活动教学情境中的动静交替,不仅仅是运动和静止的交替,还包括大小运动量的交替,熟悉与变化的交替,思考与表现的交替,不同活动媒介的交替等等。只要教师能够努力在程序设计中注意安排节奏松紧合理的变化,舒适、愉快的学习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下面就简单讲讲我们在探索韵律活动教学模式中的一些设计思路。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模式

1、教师用容易引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方法引出主题;

2、教师用容易让儿童清楚感知的方法反复示范新的动作或动作组合。

3、教师分析讲解动作要领、动作表现的形象、情绪或动作组合的结构;

4、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带领幼儿做动作或组合;

5、在必要时,如在动作或动作组合比较复杂的情况,教师可先将动作或组合分解成较好较单纯的部分,待幼儿掌握后,再带领幼儿连贯做动作或组合;

6、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练习组织形式,不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练习中逐步达到熟练掌握;

7、如果有一部分幼儿仍有困难,教师给予个别辅导。或重复5和6的程序。

举例:

模式二:引导—探索—创编模式

1、教师在引导幼儿回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题;

2、教师让幼儿自己用动作来表现教师提出的形象、清洁、情绪、节奏或结构。

3、教师组织幼儿倾听、分析、体验音乐,并组织幼儿用讨论的方法,将程序2中已准备好的动作与音乐的有关部分或要素相匹配;

4、幼儿按讨论结果随音乐做动作;

5、教师根据儿童表现的情况,组织幼儿互相观摩,并从中提炼出动作要领及动作表现要领;

6、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动作或组合教给其他幼儿,或者由教师提出幼儿中产生的好范例,让全体幼儿在新一轮动作边线中自由借鉴吸收;

7、教师小结,指出活动中产生的好范例。

8、组织幼儿重复5、6、7的程序。

举例:

模式三:模仿—创造性发展模式

1、教师直接提出主题,或引导幼儿回忆有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题;

2、教师用模式一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基本动作,或用模式二的方式让幼儿创造出某种动作,并以此作为基本动作。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某种变化基本动作的方法(如变化节奏或变化姿态等),并组织幼儿跟随音乐练习他们运用变化法创造出来的各种新动作;

4、教师给幼儿某种组织动作的方法(如按照情节组织或按照结构的重复变化规律组织等),并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法根据音乐创编动作组合;

5、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将编出的组合连贯起来表演;

6、幼儿独立连贯表演。

举例:

第三篇:韵律活动教案

韵律活动:龟兔赛跑(大班)江苏省第三届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展评三等奖

盐城市盐都幼儿园

高 玲

一、设计意图:

《龟兔赛跑》是幼儿熟悉喜爱的一则文学作品,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要求,尝试将音乐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打破原来韵律活动的框架,将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成创造性的学习,提供给幼儿主动活动的空间,使他们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投入、更富成就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二、活动目标:

1、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区分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2、学习用表情、动作表现龟兔之间不同的情绪,并随音乐表演;

3、发挥创造性,充分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并懂得骄傲必败的道理。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故事《龟龟赛跑》;

2、音乐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

3、乌龟、兔子挂饰各一。

四、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情节,学习用表情、动作体现龟兔之间“嘲笑、不服气、高兴、羞愧”等不同的情绪。

师:小朋友,老师已经给你们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中,乌龟和兔子一起散步,兔子怎样跑?乌龟又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慢吞吞”和“飞快”一词。)师:兔子看见乌龟慢吞吞地爬就怎么样呀?(嘲笑)谁能用动作表现嘲笑是怎样的?

(幼儿创编不同动作:捂着嘴笑,哈哈大笑、笑弯了腰„„)师:乌龟听了心里怎样?(不服气)谁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师:最终谁得了第一?心情怎样?兔子是否得冠?它感到怎样?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高兴”和“羞愧”一词。)(评析:开始部分,利用提问直接导入,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引导个性化动作,为下面的活动提供铺垫。)

二、完整创编与故事内容相匹配的身体动作。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本领——用动作讲故事好吗?(教师用语言提示,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不同动作。)

2、幼儿表演故事。

(评析:此步骤中,教师利用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表演动作,为学习律动做好准备,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仔细听音乐,区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及顺序,将故事情节与音乐匹配。

1、初步倾听音乐所表现的故事内容。

师:老师这儿有段音乐,请你们仔细听,听听这段音乐,哪

里表现龟兔散步,哪里表现他们跳和爬,还有几种不同表情又出现在哪里?

(设置悬念,将故事藏在音乐中,使幼儿主动倾听,发挥想象。)

2、完整欣赏音乐并做匹配动作。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故事吧!(教师语言提示,指导幼儿表演。)(评价:本环节是该活动的重点部分,要求在欣赏的基础上,创编韵律动作,整个活动以“动”为主,以“听”为辅,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丰富兔子睡觉的姿态及乌龟坚持不懈比赛的动作。

1、提问:如果你是兔子会找个怎样的地方来睡觉。(草地、山洞里、大树下。)

2、“猜一猜”游戏:请幼儿表现兔子睡姿,教师逐一猜出所睡位置。

(通过“猜一猜”这一环节,可以使幼儿大胆表现,同时也是对孩子表演的一种肯定,增强其表演欲望。)

1、提问:兔子睡觉时,乌龟是怎样爬的?谁能用动作表现它当时的样子?

4、集体随音乐表演。

(评析:层层相扣,再次丰富游戏角色,为下一层活动提供铺垫,幼儿自由表演时,教师适当进行鼓励使幼儿创新与别人做不一

样的动作。)

五、分角色游戏。

1、根据意愿,请幼儿分别扮演兔子和乌龟,随音乐完整游戏。

2、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评析:游戏活动可使幼儿进一步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有效地掌握节奏和动作的协调性。)

六、评价小结。

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爱动脑筋,敢于创新的幼儿,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同时让幼儿懂得骄傲必败的道理。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择了幼儿熟悉喜爱的文学作品《龟兔赛跑》作为背景,在构思、设计、教学程序上打破了原有韵律活动的框架,将幼儿一贯的模仿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提供给幼儿主动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下,产生表现的激情,创新出与同伴不一样的身体动作,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和发展,从而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更感兴趣,更投入,更富成就感。

中班韵律活动 我爱洗澡 活动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洗澡的过程,体验和同伴合作舞蹈的快乐。

2.探索用双手有节奏地搓身体各部位的动作。3.感受洗澡的乐趣,养成经常洗澡的好习惯。活动准备

1.音乐《我爱洗澡》、《兔子舞》、《摇篮曲》 2.浴帽人手一只

3.事先在场地上布置好浴缸标记 活动过程

一、进行热身活动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锻炼身体吧!(带领幼儿跟随《兔子舞》音乐做各种韵律动作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创编洗澡的舞蹈动作 跳得真热,我们一起来洗个澡吧。

1.创编第一段(打开水龙头—试水温—冲洗身体)

我们先来想一想,前几天我们看的录像里的小朋友是怎么洗澡的,洗澡时,他先做了什么事情?(打开水龙头),干什么呀?(试试水温)那么谁来表演一下打开水龙头,试试水温的动作?(幼儿个别示范)还有哪个小朋友也会做的?你是用身体的什么地方去试水温的,请你也来做做。(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试水温的动作)现在我们

小朋友一起来做做:打开水龙头,先试试水温。(幼儿集体练习)现在水温已经调好了,接下来该做什么呀?(用水冲冲身体)那你是怎么冲的?谁来表演给大家看看?(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冲身体的动作)刚才的几个小朋友表演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钻到水龙头底下冲冲身体,要把身体的每个地方都冲到噢?(幼儿集体表演)现在我们一起把刚才想的打开水龙头、试试水温,冲冲身体的动作跟着音乐来做一遍。(完整表演第一段)

2.创编第二段,探索用双手有节奏地搓身体各部分的动作。(1)身体冲好了,接下来该做什么呀?(擦肥皂)谁会表演擦肥皂的动作?(请个别幼儿示范擦肥皂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做做擦肥皂的动作,要把全身都擦到噢。(幼儿集体练习)肥皂擦好了,接下来怎么办?(搓搓身体)你会怎么搓,谁来做小老师,教教我们大家。(个别幼儿示范,引导其他幼儿跟学,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搓身体的动作,并提醒幼儿要有节奏,用力地搓)

(2)重点引导小朋友创编出同伴合作搓背的动作。(3)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搓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许多搓身体的动作,让我们跟着音乐全身搓一搓,把脏东西都搓掉。

3.创编第三段(冲洗身体)

身体搓好了,可全身都是肥皂泡泡,怎么办呀?(冲冲干净)好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打开水龙头,把身体冲冲干净,记得全身都要冲一冲噢?(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冲洗身体的动作)

三、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现在请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来回忆一下洗澡的过程,想想洗澡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四、完整地随音乐表演

小朋友已经想好了吧,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只大浴缸,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到大浴缸里去洗澡,请每个小朋友找一个空的地方洗,不和别人挤在一起,洗不到的地方,可以找好朋友互相帮帮忙。好开始吧,(作脱衣服、裤子状)戴上浴帽,来吧。

四、引导幼儿创编结束时的造型动作。

(请小朋友坐在浴缸里休息)洗完澡后,你们感觉怎么样?(很舒服,很开心)那么谁会用动作和表情来做一个表示很舒服、很开心的动作)(个别幼儿表演,鼓励幼儿做不一样的动作)刚才的几个小朋友做得真还看,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舒服的表情和动作,真舒服呀!

六、再次随音乐完整舞蹈,提醒幼儿在音乐结束时做舒服的造型动作。

洗澡的感觉真好,让我们再来洗一次吧,洗好了以后,请你记得做一个表示舒服的表情和动作。

五、欣赏摇篮曲,听音乐休息。

刚才老师看见有的小朋友舒服得想睡觉了,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美美的睡一觉吧。(听音乐做各种休息状)睡醒了,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和客人老师说声再见吧!

大班韵律活动:泥娃娃

一、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的节拍表演,创编与音乐相符合的肢体动作,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性。

2、体验在音乐活动中的愉悦和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1、向幼儿介绍有关泥娃娃的知识和趣闻,丰富幼儿的肢体语言经验。

2、音乐磁带、录音机、玩具小喇叭一个,相机一架,图案符号三幅,泥娃娃玩具一个。

3、宽敞、干净的场地,幼儿围坐在教师身旁。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幼儿模仿静态泥娃娃,激发活动欲望。

师:今天,徐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些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 师:啊,是泥娃娃,泥娃娃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娃呢?泥娃娃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娃娃,你们喜欢泥娃娃吗?那让我们来学一学泥娃娃,现在呀,你已经变成一只非常可爱,但却又不能动的泥娃娃了,让我来瞧一瞧谁学的最象?你们愿意一直做一只不会动的泥娃娃吗?为什么?

2、讲述神仙哥哥的故事:泥娃娃多可爱,可就是不会动,让我来想一个办法帮助他,唉,有了!神仙哥哥有一只神奇的喇叭,神仙

哥哥每吹一次喇叭,泥娃娃就可以动一些身体部位。

(二)分段创编:

1、创编头、身体的动作。

你们想让泥娃娃先动哪一个身体部位呢?(请幼儿示范)我们一起来看看神仙哥哥吹了第一次喇叭后,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会动了。(展示图一,重点鼓励幼儿自由随乐摆动,从而感知乐曲节奏)

2、创编手部动作。

神仙哥哥吹了第二次喇叭,你们想让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展示图二,尝试着动动手)

你们跳的真漂亮,神仙哥哥说:恩,我要吹第二次喇叭了,你们想让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手能不能动了,小手也能动起来了,那还不赶快伸出你们的小手。小手也能动了,你们心里怎么样呢?

(1)让我们用我们小手随着音乐来跳个舞,(自由感受随乐创编表演)

(2)集体讨论:你的双手是怎样随音乐舞动的?

鼓励幼儿展现自我,运用多种节律的表现方式朝不同方向表演。(3)让我们用头、身体和手一起来跳舞好吗?

3、创编全身动作。

泥娃娃的头、身体、手都能动了,你们还想让泥娃娃的什么部位也动起来呢?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喊神仙哥哥吹第三次喇叭吧:神仙哥哥请你快吹第三次喇叭吧!

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师幼共舞。

(1)泥娃娃活了,他更想怎么表演了?想想看表演什么呢?(自由听音乐创编)

(2)集体讨论:你表演了什么?(幼儿互相交流,丰富表演内容)

(3)怎样表演得更美呢?(要有表情、有节奏)(幼儿继续听音乐表演,改进自己的表演动作)

(4)集体学习:你表演得美吗?你是怎么表演的?(幼儿个别展示,互相交流学习)

(5)分组表演学习(男女交换表演,观摩学习)

(6)你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根据创编新意及动作的美感来评价)

(三)完整表演:

让我们把这故事完整地表演吧。(教师利用图案符号提示幼儿教换动作)(根据幼儿表演需求可再来一遍)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表演,教师为创新、进步的表演拍照,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大班韵律活动《我的身体会跳舞》 温州第四幼儿园 胡 妤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本活动内容来源于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在进行大班主题活动《我自己》中的一个预设活动内容“会动的身体”时,小朋友对自己身体各个会动的部位非常感兴趣,在表述的时候还时常加上漂亮的动作,因此,以孩子们的兴趣为依托设计而成的韵律活动《我的身体会跳舞》诞生了,此活动意在让幼儿在大胆探索、自我创造的过程中,体验自编自演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尝试用身体各部位配合创编舞蹈动作,并有节奏的舞动。

2、尝试用图示的方法记录舞蹈动作。

3、在大胆探索、自我创造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Flash《跳舞的人》;节奏感强的音乐;纸(分红、黄、蓝、绿四种)、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启发、引导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出课题。

教师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师:小朋友,我们的身体

有哪些部位组成?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身体的各个部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二、探索创编舞蹈动作,学习用图示表示。

1、师:身上这么多部位都有一个本领就是会动,请你来选择一个部位来做一个动作。(鼓励幼儿探索不同的动法)

(教师尽量引导利用身体某一部位创编动作,该环节让启发幼儿从无目的的回忆自己身上的部位,进而进展到提供相对范围——会动的部位中去创编动作,起到环节上的递进作用,也巩固、启发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幼儿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创造奠定基础)

2、师:今天来了一个蝌蚪人,他也带来了一段舞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他是用身体的哪几个部位配合来跳舞的?(放flash《跳舞的人》)

3、师:他的身体哪几个部位一起动的?

我们也来学学蝌蚪人,让身体的几个部位合作来做出一个好看的舞蹈动作。

(教师利用游戏口吻,而且利用多媒体FLASH,即直观生动又能提前把一些舞蹈动作渗透给幼儿,再通过让幼儿学动作,让幼儿试着几个部位合作创编动作,极大地激发了幼儿探索创造的欲望)

4、教师根据幼儿回答选四个动作图示(蝌蚪人记录)。师:来我们来做做这四个动作吧。(配音乐)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以图谱记录,以便给幼儿更直接的图示知识,也使幼儿记录自己的创编动作更加得心应手。该环节,通过层层深入的启发、引导、示范操作,教给幼儿图示记录方法的同时,让幼儿掌握了自主实践探索创造动作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幼儿亲自动手创编的愿望,很好地为下一环节的操作做好准备)

三、幼儿分组创编动作图示。

师:我们把这几个动作有节奏的做出来就变成了舞蹈了。请你们也想出一个好看的动作来用图表示,来参与我们编舞蹈的活动吧。

(幼儿分组根据已有经验自主创编,每组组成一段好看的舞蹈动作,让幼儿体验成功感,也提高了合作的能力。)

四、分组表演。

师:请四组分别来表演自己的舞蹈吧。(配音乐)

(在该环节以图示的方法把幼儿的创编内容整理成直观、形象的图谱,显得更加直接和一目了然,更让幼儿欣赏、表演自己的发现,体验成功感)。

五、幼儿为自己的动作领舞,集体随音乐看图示做动作后出活动室。

(最后环节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孩子们是天生的舞蹈家,面对音乐及舞蹈动作,有着一种潜在的冲动和表现,课程发展到这个阶段,我力争做到让幼儿的性情尽情的创造和表现,让幼儿真真切切地舞一把,决不限制幼儿的表现和创造,而是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舞蹈,极大地表

现自己的情绪。在这其中,我也给幼儿提供了适当的合作机会,把整课推向高潮)。

教学反思:

大班韵律活动《我的身体会跳舞》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给幼儿一个宽松、自主、大胆表现创造的教学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创编记录,下面我从四方面进行小结。

1、幼儿自主探索。

整个活动给了幼儿多次自主探索创造的空间。探索一个部位做动作——探索几个部位一起合作做动作,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宽松的氛围,让孩子始终沉浸在探索创造的乐趣之中,在探索中进行想像、创编,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

2、赋予想象空间。

想象是孩子们最大的财富。活动中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舞蹈动作,给了他们想象、自由创造的空间。

3、环节层层递进。

活动环节安排遵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用直观激发、自由创作,力图表现幼儿自我表达中形象性、愉悦功能、开放性、宽容性和自主性,体现“多通道感知”教学方法。从让孩子们一个部位创编动作到几个部位合作创编动作再到合作表现、创造一段舞蹈,每一步为后一步做着准备,使幼儿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达到能力的提升。

4、凸显师幼互动。

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在活动中,我把自己积极的情

绪、情感传递给孩子,准确确定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让自己以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参与,给孩子创设一个尊重与信任、鼓励与支持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例如在第三个环节鼓励幼儿分组创编,与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给予适度的帮助,多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又如最后一环节,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前领舞,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

此次活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探索创编舞蹈动作时幼儿受教师示范的图示影响,创编的动作有点雷同,教师应在此环节参与进去,适时引导一下。

幼儿对此次活动非常感兴趣,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区角中让幼儿继续创编,让他们自由探索记录,将图谱展示在墙面,给孩子们一个更大的空间、更长的时间,让他们完全自由自主的去创编、去探索。

第四篇:大班韵律活动

大班韵律活动《山狗和臭鼬》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动作随乐表现《山狗和臭鼬》——睡觉、伪装、寻宝、倾听判断危险等基本情节。

2、尝试在蜜蜂、熊、臭鼬来了的不同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现:迅速上位“躲避”,迅速造型“假装石头”、逐一表现被臭气熏晕倒的过程。

3、锻炼克制和对不能预知的即兴“指令”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并体验迅速做出正确反应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改编:主部:相同的两大句乐段共重复12次+尾声(内含三次强烈的双音重音)

动作设计:睡觉、邀请和拒绝邀请(4段);和泥巴伪装自己(4段);寻宝路上走走看看(3段)停下等待1段);警惕倾听和判断危险。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活动

师:臭鼬大王肚子饿了,命令山狗到山下的村子里抓些小动物来吃。山狗欺骗大家说:“跟我去跳舞吧”!小动物们谁都不想去!“那我们去寻宝吧?”小动物一听,“耶”,全都欢呼着要去。山狗又欺骗大家说:宝藏是有强盗看守的,我们要用泥巴把自己糊起来,不要让强盗发现我们。

2、师幼共同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动作。

师:我们来试试。(“和泥巴-,伪装自己-”!)

3、在座位上用动作整体感知音乐。

师:等我们把身上贴满泥巴以后啊,我们就能去寻宝啦!师:寻宝之前,小动物们先美美的睡上一觉。〔在教师的带领下坐在座位上完整随音乐感知两遍音乐。双音重音处教师带领幼儿做警惕倾听状。〕

4、加入游戏因素

师:(音乐结束问幼儿)哎,发生什么事情啦? 幼儿回答:(各种可能性)

师:你们说得都有可能,这次啊,我要请两个小动物跟我一起去探探路!

师:小动物们先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第三遍音乐起。(座位上)中间去探险的时候请两名幼儿一起。(音乐结束问幼儿)蜜蜂来啦!

师幼一起抱头跑回座位。师:刚才遇到谁啦? 幼儿回答:蜜蜂。师:遇到蜜蜂怎么办?

4、离开座位完整跟随音乐游戏

师:刚才我们都没有找到宝藏,这次啊,我们要换一个山头试试看。小动物们先休息。

倾听第四遍音乐。

师:好像有情况,你们不要动!我来去看一看。

师:(音乐结束后)啊!蜜蜂来啦!师幼一起抱头跑回座位。

5、加入新的游戏情境完整随乐游戏。

1)讨论在狗熊来了的情境中,小动物的动作表现。

师:哎,那边有个地方亮晶晶的,可能有宝藏,小动物们休息一下,保持体力,我们再去寻宝。

倾听第五遍音乐。师:狗熊来啦!

师:狗熊来了我们怎么办?变成(石头人)。师:你会做什么样子的石头人?(表扬欣赏幼儿)师:蜜蜂来了,我们怎么办?狗熊来了,我们怎么办? 师:我们离宝藏越来越近啦,小动物们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倾听第六遍音乐。2)引出臭鼬大王

师:哎呀,我闻到一股臭味,会不会是臭鼬大王放的屁呢?哎呀,真臭,捂都捂不住,哎呀,受不了啦(吐),天哪,怎么这么臭啊,我实在是受不了啦,我被 臭晕啦!

师:恩?臭味没有了,臭鼬大王走远了!我们可以继续寻宝了!师:这次啊我们有可能遇见谁?还有可能遇见谁?还有可能遇见谁?

师:我们一起去试试吧!倾听第七遍音乐。师:狗熊来啦!

师:哈哈,你们都被骗啦,大王,你快出来呀!幼儿晕倒

6、活动结束

师:是真死还是假死啊?他要是假死我就把他带回去给大王吃掉!哎呀,大王,这些小动物都臭的不能吃啦!看来我要到另外一个村子里去骗一骗了。

臭鼬:蜜蜂来了!(幼儿上位)

第五篇:韵律活动和舞蹈

第2课 韵律活动和舞蹈

1.韵律活动和舞蹈

教学内容

集体舞:嘀哩嘀哩 动作方法

歌曲前半段舞蹈动作(学生成双圈站立,男生站外圈):

1~4女生逆时针方向跑跳8次,两臂屈肘前后摆动,五指分开;男生动作同女生,但方向 相反;

5~6 里外圈学生面向圈心,里圈女生下蹲,双手侧平举,手腕按节拍做上下抖动动作;外 圈男生双手上举按节拍做抖动手腕动作;

7~8 动作同5~6,但男女生动作互换;

9~12 动作同1~4,但里外圈跑跳步动作方向相反;

13~14动作同5~6;

15~16动作同7~8。教学目标

(1)能知道集体舞中已学过的舞步方法。

(2)通过观察、体验,掌握歌曲前半段舞蹈动作。(3)对学习集体舞有浓厚兴趣,并乐于重复练习。教学手段

(1)播放“嘀哩嘀哩”歌曲,让学生熟悉音乐节拍。

(2)示范、讲解歌曲前半段舞蹈动作,提示学生观察男女生动作的区别。(3)用口令节拍指导男女生错位跑跳步时的对位动作。(4)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学生做连贯舞蹈动作练习。

2. 跑

教学内容 高抬腿跑。教学目标

(1)能说出高抬腿跑的动作要求。

(2)能掌握上体正直、大腿高抬、步幅小、频率快的高抬腿跑动作。(3)能认真学习,做到不怕苦、不怕累。教学手段

(1)根据学生的动作进行讲解,组织学生做手触膝盖高抬腿跑练习。(2)组织练习行进间高抬腿跑,提示大腿高抬、步幅小、频率快。

(3)示范高抬腿跑接加速跑动作,讲解要领。组织练习中用击掌或音乐节奏来加快学生 的练习频率。

课后小结

第5课 韵律活动和舞蹈*跑

1.韵律活动和舞蹈

教学内容

集体舞:嘀哩嘀哩。动作方法

歌曲后半段舞蹈动作:

17~20里外圈学生左手相握,右手斜上举,逆时针方向跑跳步转一圈; 21~24动作同17~20,但方向相反;

25~28外圈男生蹲下拍手,里圈女生从右后跑跳步绕外圈男生一周,同时两臂斜向上举两侧 摆动,回原位,面向圆心。

29~32动作同25~28,但男女生动作相反。

教学目标

(1)能知道集体舞的歌曲节拍和后半段舞蹈动作方法。(2)通过观察、体验掌握歌曲后半段舞蹈动作。(3)对学习集体舞有愉悦的心情和练习的兴趣。教法手段

(1)复习上次课所教舞蹈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2)示范、讲解歌曲后半段舞蹈动作、方法,提示学生观察男女生动作的区别。

(3)用口令节拍指导学生练习歌曲后半段舞蹈动作,重点指导男女生相互动作的协调配 合。

(4)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学生作连贯舞蹈动作练习。

1. 跑

教学内容

30米迎面接力跑。动作方法

面对面站立,传棒人右手持棒跑进至接棒人1.5~2米处时应将棒竖起,并看准接棒人右手 的位置,将棒送上;接棒人在传棒人将跑近时将接棒手举起,大拇指与四指分开,做好接棒准 备。接棒人应在原地等传棒,切不可迎上抢棒,棒交接时应互相配合,传棒人从接棒人右侧跑 进。

教学目标

(1)能知道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方法。

(2)能做出迎面传接棒动作和正确的错肩方法。(3)能认真负责,互相协作配合。教法手段

(1)组织跑的辅助练习和自然快速跑。

(2)示范、讲解迎面传接棒动作;组织用慢跑做迎面传接棒练习,提示两人传接棒时相 互配合,互错右肩传接到位。

(3)

分组做30米迎面接力跑,练习几次后组织比赛。要学生明确规则:一是接棒人未 接到棒不能起跑;二是传接时如掉棒,谁掉应谁拾,不能抢拾;三是接棒人的手必须再起跑线 处标杆一侧,接棒后绕过标杆才有效。

课后小结 第7课 韵律活动和舞蹈*跑

1.韵律活动和舞蹈

教学内容

集体舞:嘀哩嘀哩。教学目标

(1)能记住集体舞的歌曲节拍和舞蹈动作。

(2)能随歌曲节拍连贯完整练习,并能自我创编跑跳步时的手臂动作。(3)能积极参与、相互合作,并乐于自我表现。教法手段

(1)由组合学练小组,分散自我复习前两次课的舞蹈动作。

(2)赏同学的精彩表现,然后再分散自我模仿、体验连贯完整动作。

(3)双圈队形站立,先随音乐节拍做连贯完整动作练习,然后在教师启发下,自我创 编跑跳步时的手臂动作。

2. 跑

教学内容

3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目标

(1)能说出迎面接力跑的传接棒要领。

(2)能做出迎面接力传接棒技术动作和传接顺序,做到传接棒速度快。(3)对练习有浓厚兴趣,能互相协作配合。教法手段

(1)组织学生做原地摆臂、高抬腿跑、听信号各种姿势的起跑练习。

(2)分组慢跑中练习传接棒动作,要求逐渐加快接棒速度。请做得好的学生表演。(3)分组练习30米迎面接力跑,并组织比赛。立定跳远

第13课 韵律活动和舞蹈*跑

1. 韵律活动和舞蹈

教学内容

舞步:点步、踏踢步。动作方法

点步预备姿势:正步或小八字步准备。动作开始时,主力腿膝关节随音乐节拍原地屈伸踏 步,或向任意方向上步、撤步,同时动力腿的脚掌或脚尖按音乐节拍有规律地点地,点地的位 置可在主力腿的任意方向。两脚可交替变换做点步。

踏踢步预备姿势:正步或小八字步。以左脚为例,第一拍,左脚原地踏一步,同时双腿膝 关节自然弯曲。第二拍,左脚蹬地直膝向上跳起,脚离地,同时右脚向正前方(或其他方向)直腿跳起,脚可钩可绷。

教学目标(1)能了解点步、踏踢步的动作方法。

(2)能做出不同方向的点步、踏踢步组合动作,并能进行创造性学练。(3)能主动配合教师完成两种舞步的学习任务。教法手段

(1)示范、讲解点步、踏踢步的动作方法,提示学生观察点步、踏踢步的动作要领。(2)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学生将各种方位的点步串联起来组合练习。(3)再音乐伴奏下,指导学生将各种方位的踏踢步串联起来组合练习。(4)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自我创编加手臂动作的点步、踏踢步小组合。2. 跑

教学内容

50米快速跑。教学目标

(1)能说出快速跑时上体的正确姿势。

(2)能做出用站立式起跑的快速跑,做到跑时上体正直,稍向前倾,跑得快速、自然。(3)练习中能勇猛、顽强,敢于自我表现。教法手段

(1)组织准备活动,练习原地摆臂、高抬腿跑、站立式起跑。

(2)示范快速跑动作,提问快速跑的上体正确姿势,要求学生议论后回答并演示动作。(3)分组做50米快速跑,可用计时跑、让距跑、追逐跑等形式组织练习。课后小结

第19课 韵律活动和舞蹈*投掷

1. 律活动和舞蹈

教学内容

集体舞:小风车。动作方法

歌曲节拍中的舞蹈动作:学生成双圈队形站立,女声站里圈。女生两手叉腰,男生两手搭 在女生肩上。

1~3男女生小碎步顺时针方向走8步; 4~6原地左、右脚跟侧点地一次; 6~10动作同1~4,但方向相反;

10~13两人手拉手向逆时针方向翻转一次; 14~16女生两手叉腰,男生两手搭在女生肩上。教学目标

(1)能知道“小风车”歌曲节拍和已学舞步。

(2)能掌握歌曲中的分解舞蹈动作方法,并能自我模仿性学练双人配合舞蹈动作。(3)对学习“小风车”有愉悦的心情和练习的兴趣。

教法手段

(1)播放“小风车”歌曲,让学生熟悉音乐节拍。(2)示范、讲解歌曲中分解舞蹈动作方法。(3)用口令指导学生练习分解舞蹈动作,重点指导男女生相互配合动作的练习。

2.投掷

教学内容

两脚前后站立投掷垒球。教学目标

(1)能了解挥臂速度、力量和投掷远度的关系,提高快速有力挥臂的自觉性。(2)能连贯地练习蹬地转体、挥臂动作,做到挥臂快速有力。(3)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练习认真、刻苦。教法手段

(1)组织准备活动和蹬地转体、快速挥臂的徒手模仿练习,加强快速发力的意念。(2)举例说明炮弹射击等例子,只有发力大、速度快,才能飞得远。组织学生分散击 打向上抛起的乒乓球,看谁击打的远。

(3)指导学生分组练习投掷垒球,要求动作熟练、连贯。小场地可对墙投垒球、网球、皮球等。课后小结

第24课 韵律活动和舞蹈*跳跃

1. 韵律活动和舞蹈

教学内容

集体舞:小风车。教学目标

(1)能知道“小风车”的歌曲节拍和分解舞蹈动作方法。

(2)能男女生配合进行连贯动作练习,并能掌握创编表现不同的动作。(3)能相互合作,并勇于自我表现。教法手段

(1)复习上次课所学的分解舞蹈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2)讲解歌曲节拍中的猜拳和创编表现运动的基本要领,重点启发指导学生各自展示表 演的动作。

(3)请几位学生示范表演创编动作,并组织分组学练。(4)用口令节拍指导学生进行联贯动作练习。

2. 跳跃

教学内容 跨越式跳高。教学目标

(1)能记住跨越式跳高的方法。

(2)能试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做到两腿依次过竿。(3)对练习感兴趣,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教法手段

(1)示范讲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和方法。(2)指导学生利用体操棒或竹竿做两腿依次过竿辅助练习。重点提示摆动腿的方法。(3)组织上一步、上三步、上五步起跳过竹竿练习,提示蹬地起跳与摆动腿的动作配合。(4)进行助跑几步、起跳后两腿依次越过斜放横竿练习。课后小结

下载韵律活动的教学程序设计(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韵律活动的教学程序设计(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韵律活动

    小班韵律活动:小瓢虫飞 活动目标 1、熟悉身体的各个部位,学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2、乐意参与韵律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创设花、草、树等活动......

    中班韵律活动★

    中班音乐律动《清洁歌》 活动目标: 1、能在活动中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现洗澡。 2、在音乐律动中感应乐曲A、B段不同的曲式。 3、感受与同伴合作参与音乐律动的乐趣。 活动材料......

    大班韵律活动

    大班韵律活动《啄木鸟》 歌曲: 真糟糕,真糟糕,松树爷爷生病了。瞧呀瞧,瞧呀瞧,南边飞来一只鸟。嘴巴长得尖又硬,满身披着花羽毛。你看它顺着树干上下跳,细心给松树爷爷把病瞧。来......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学案例[精选]

    一、鞋匠舞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随音乐合拍地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2)体验歌曲中传达的劳动的愉快心情。 (二)活动准备: 《鞋匠舞》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有表情......

    韵律活动洗手帕教学反思 范文大全

    首先从教学材料的准备上来看,应该是比较充分的,搓衣板、水盆以及手帕的出示唤醒了孩子们对平常妈妈洗衣服的意识,通过请个别孩子上前 的演示以及集体发挥,让孩子自己感知洗衣服......

    游戏化的韵律活动教学

    浅谈游戏化的韵律活动教学 丁蜀镇同星幼儿园 许惠琴 摘要:在韵律活动中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及非音乐素质的培养,使幼儿在自由、轻松、愉快......

    小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韵律活动教案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儿童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和做手部动作 2、培养儿童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3.能够理解儿歌内容,并且有感情地朗......

    大班韵律活动 泥娃娃

    大班韵律活动:泥娃娃 一、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的节拍表演,创编与音乐相符合的肢体动作,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性。 2、体验在音乐活动中的愉悦和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