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体育《接力跑》试讲答辩
高中体育《接力跑》试讲答辩
【面试备课纸】
【教学设计】
接力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和游戏练习90%的学生学会接力跑的传接棒动作技术,并能在比赛中熟练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跑的能力和协调敏捷等身体素质,对田径合作产生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接力跑、交接棒安排激发机智,果断,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交接棒方法 【难点】
传接棒配合的默契程度、接力区交接棒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3分钟)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7分钟)1.热身游戏:送鸡毛信(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取更多备考资料)规则:男生赛道长200米,女生赛道长100米,听到比赛开始的信号后,记熟由场务发放的十位数字,记熟数字后进行200、100米跑,回到终点后背出自己对应的数字,准确无误之后停表,背不准确者需重新记忆同一组数字,再进行200、100米跑,中途有忘记数字者可以返回起点,再进行记忆后,重新跑完全程。比赛中不得穿越中间草坪,有穿越者取消比赛资格,最先跑完全程并准确背出数字的前三人获胜。
2.徒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教师示范
注意观察老师传接棒动作,传接棒方法,观察手心和虎口方向 组织教学:沿跑道两侧四列纵队,前一排蹲下。
2、讲解(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取更多备考资料)上挑式: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45°角,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4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挑送到接棒人手中。
·优点: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
·缺点:接棒后,接棒人的手握着接力棒的中部,须在跑进中换手或调整持棒部位(即倒棒)。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跑速。
下压式:接棒人手臂后伸,与躯干约成50~60°角,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压送到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不需要调整握棒位置,便于持棒快跑。·缺点:接棒运动员的手臂后伸相对紧张,不自然;
3、练习
(1)原地练习交接棒技术
先采用传棒人跑,接棒人原地接,再采用传接棒人都在跑动中传接棒练习,教师巡回辅导、纠错。
(2)两人一组逐渐从慢走到跑步的交接棒。要求:(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取更多备考资料)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和纠错。②善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竞争的意识。
③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撞人了,绝对不能丢摔接力棒。(3)纠错与帮助(1)起动标记不准确
①初步确定起动标记后,反复进行练习,并根据传接棒同伴的具体情况、技术特点,做适当的调整;②起动时机、速度要稳定,并根据练习效果对标记进行适当调整。(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取更多备考资料)(2)起动不果断,加速没力量
①明确当同伴将要跑到标记的瞬间,即刻起动,且加速有力,每次练习的节奏趋于相同;②反复练习,强化动作,视标记起动后,动作与起跑后加速跑基本一样。
4、比赛:急速先锋
比赛规则:四列纵队4×100米起跑接力,哪一队伍最先完成即为胜利,并强调安全。(四)结束部分(5分钟)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接力棒20根、录音机1台、磁带2盒、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略
【答辩题目及解析】
问题:两种交接棒方法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上挑式: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45°角,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4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挑送到接棒人手中。
•优点: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
•缺点:接棒后,接棒人的手握着接力棒的中部,须在跑进中换手或调整持棒部位(即倒棒)。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跑速。(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取更多备考资料)下压式:接棒人手臂后伸,与躯干约成50°~60°角,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压送到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不需要调整握棒位置,便于持棒快跑。•缺点:接棒运动员的手臂后伸相对紧张,不自然;
第二篇:2017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高中体育《接力跑》教案
2017四川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高中体育《接力跑》教案
四川教师资格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和评分等环节进行。面试考试时间为20—30分钟。
[高中体育《接力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和游戏练习90%的学生学会接力跑的传接棒动作技术,并能在比赛中熟练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跑的能力和协调敏捷等身体素质,对田径合作产生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接力跑、交接棒安排激发机智,果断,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交接棒方法 【难点】
传接棒配合的默契程度、接力区交接棒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3分钟)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7分钟)1.热身游戏:送鸡毛信
规则:男生赛道长200米,女生赛道长100米,听到比赛开始的信号后,记熟由场务发放的十位数字,记熟数字后进行200、100米跑,回到终点后背出自己对应的数字,准确无误之后停表,背不准确者需重新记忆同一组数字,再进行 200、100米跑,中途有忘记数字者可以返回起点,再进行记忆后,重新跑完全程。比赛中不得穿越中间草坪,有穿越者取消比赛资格,最先跑完全程并准确背出数字的前三人获胜。
2.徒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教师示范
注意观察老师传接棒动作,传接棒方法,观察手心和虎口方向 组织教学:沿跑道两侧四列纵队,前一排蹲下。
2、讲解
上挑式: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45°角,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4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挑送到接棒人手中。
·优点: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
·缺点:接棒后,接棒人的手握着接力棒的中部,须在跑进中换手或调整持棒部位(即倒棒)。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跑速。
下压式:接棒人手臂后伸,与躯干约成50~60°角,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压送到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不需要调整握棒位置,便于持棒快跑。
·缺点:接棒运动员的手臂后伸相对紧张,不自然;
3、练习
(1)原地练习交接棒技术
先采用传棒人跑,接棒人原地接,再采用传接棒人都在跑动中传接棒练习,教师巡回辅导、纠错。
(2)两人一组逐渐从慢走到跑步的交接棒。
要求:
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和纠错。②善于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竞争的意识。
③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撞人了,绝对不能丢摔接力棒。(3)纠错与帮助(1)起动标记不准确
①初步确定起动标记后,反复进行练习,并根据传接棒同伴的具体情况、技术特点,做适当的调整;②起动时机、速度要稳定,并根据练习效果对标记进行适当调整。(2)起动不果断,加速没力量
①明确当同伴将要跑到标记的瞬间,即刻起动,且加速有力,每次练习的节奏趋于相同;②反复练习,强化动作,视标记起动后,动作与起跑后加速跑基本一样。
4、比赛:急速先锋
比赛规则:四列纵队4×100米起跑接力,哪一队伍最先完成即为胜利,并强调安全。
(四)结束部分(5分钟)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接力棒20根、录音机1台、磁带2盒、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略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三篇:高中迎面接力跑教案
高中迎面接力跑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激发每个学生的运动兴趣,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育。为培养学生体验团结友爱和竞争的精神,及学生积极主动相互协作的意识,本次教学对教材中的技术教学因素做了淡化处理,突出了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变为“学生乐于主动学,自主学”,教师辅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采取分组教学及分组竞赛法,使每位同学都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迎面接力跑是田径教学中唯一的集体协作项目,对于这个教材的理解,我认为应从广义角度看,凡是由多人参与的,为一个共同目标,相互协作,以跑为主要完成手段共同完成的活动就是接力跑。通过迎面接力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各种快速奔跑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可以培养青少年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让学生在体验快速跑的乐趣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能力,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与技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本节课教学。同时,学生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小集体的团队意识,责任感,与他人的沟通及人际关系的培养,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
三、学情分析
针对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并且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但精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积极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并且在学练中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自控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促进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迎面接力跑,使同学们基本掌握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技巧及技术要领。
2、通过学习使90%同学掌握了解传接棒的时机,并通过分组法、比赛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传接棒方法
教学难点:传接棒时机与配合
六、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立棒式传接棒的动作方法。(请一学生配合)。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通过多次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
3、组织小组间的接力赛,增加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
七、教学亮点
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认识迎面接力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合作学习,归纳迎面接力跑传接棒技术的动作要领,在各个环节的练习中掌握技术,突破课的重点、难点
八、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阶段——热身阶段——探究体验阶段——身心放松阶段四个部分。
九、预计运动效果与负荷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实现,课的运动强度适中,90%以上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迎面接力跑的传接棒技术,并能运用于实践。练习密度约为45%,平均心率约为120——130次/分。
十、场地与器材
田径场、接力棒、哨子
教学内容:迎面接力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迎面接力跑,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解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技巧及技术要领。
2、通过学习使90%同学掌握了解传接棒的时机,并通过分组法、比赛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责任感。教学重点:传接棒方法 教学难点:传接棒时机与配合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要求;
3、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4、准备活动
(1)、慢跑300米
(2)、徒手操(4*8拍)
a、扩胸运动b、体转运动c、腹背运动d、弓步压腿e、仆步压腿f、活动手腕脚腕
二、基本部分
1、传接棒方法
接棒人右手四指并拢,大拇指张开,虎口向前,手臂伸出,放在标志杆的右侧,接迎面同伴传来的棒。接棒后从标志杆左侧跑出。传棒人右手持棒一端,棒立着将另一端传到接棒人的右手中。
2、传接棒时机
迎面接力,传接棒的最佳时机是,接棒队员不超过起跑线,传棒队员没有进入终点线,这中间大约1米多的距离。3、50米迎面接力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各队再分成两组,相距50米,面对面成纵队站立,一组排头持棒站在起跑线后。
教师发令后,排头迅速起跑,将棒交给本队另一组排头,然后站到排尾,依次进行,每人都跑完一次,先跑完的队为优胜。规则:
1、接棒时不得越出限制线;
2、棒必须交到手中,不得抛接,掉棒时由本人拾起。
4、游戏:喊数抱团
方法: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教师站在圆圈中点,游戏开始,教师突然喊出一个数字,如“2个”、“3个”、“4个”……。学生听到数字后,立即与临近的同伴按所喊出的数字抱成一团。最后剩下没有抱团的人表演节目。
规则:不得用推、拉等动作挤出已抱团的人。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立棒式传接棒的动作方法。(请一学生配合)。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通过多次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
3、组织小组间的接力赛,增加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
三、结束部分
1、集合,放松;
2、讲评,师生再见。
第四篇:小学体育接力跑教案设计
《4×100米接力跑》观摩课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以几个人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分别跑完各自规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又是在田径运动中唯一体现集体合作的运动项目。它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有较多的思想教育因素。接力跑和快速跑的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力跑有传递接力棒的技术,要求各棒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在快速跑中完成传接棒。所以,接力跑既可以发展速度素质,协调性,又可以培养密切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五年级一班的学生,由于该班学生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但又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本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具有一定成就感的任务式游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启发、模仿、竞赛等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4×100米接力跑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积极的兴趣,主动参与。
2、能掌握一到两种交接棒的技术动作,并且能在比赛中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互动,敢于创新,自信、自强,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85%—90%的学生熟练掌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接力棒在交接过程中的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难点:注意掌握传接棒的时机与配合。教学器件
接力棒15根、哨子、秒表等。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提出学习的要求指出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3.安排见习生(在开始练习的时侯)。
二、准备活动
1.田径类:变换各种身体姿势的慢跑。(2—3分钟)
2.体操类:原地自编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原地高抬腿、整理运动(4X8拍X6节)。
3.游戏类:“报数成团”
三、创设问题情境
1.导入:(1)观看过北京奥运会田径4×100米接力跑决赛的同学请举手。(2)冠军是谁?成绩是多少?是否打破世界记录?
2.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组织:四列横队 3.介绍接力跑项目特点
要点:(1)接力跑正式和非正式比赛项目;(2)以短跑技术能力为基础的集体比赛项目;(3)在基本能力相近的情况下,传接棒技术对比赛的成败起关键作用;(4)高水平比赛需要长期专门的训练准备。
4.学习接力跑技术
接力跑技术包括短跑技术和传接棒技术两个部分。接力跑包括男、女4×100米和4×400米。
传接棒的方法一般有下压式和上挑式两种。
(1)下压式接力要领: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50-60度角,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它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向下传给接棒人的手中。
(2)上挑式接力要领: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45度角,掌心向后,拇指于其它四指自然张开,虎口向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下压式:(注意)传接棒的位置:传接棒过程中通常是传棒人跑到离接棒人约2米处立即发出“接”的信号,接棒人迅速后伸手臂接棒。
第1棒采用“蹲踞式”。2、3、4棒采用“半蹲踞式”或站立式起跑。
2、4棒接棒人站在跑道外侧,右腿在前。3棒的接棒人站在跑道的内侧,左腿在前重心偏左。(3)讲解并师范接力跑传接棒的动作,学生跟着一起再练习,然后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4)巡视并参与练习,针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5)学生根据提示回忆、交流、讨论交接棒的手型、站位、起动标志点的设置等。
(6)2-----4人组合,依据技术掌握并体会4×100米接力完整技术。
(7)相互观摩、交流、练习改进。(8)分组进行比赛,对获胜的组给予表扬。
四、结束部分
1.放松调整;2.学生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自评和小结;3.我将接力跑中共性的问题给予再次分析和讲解,并邀请表现突出的几个学生来原地练习传接棒;4.布置课外练习作业;5.收拾器材;6.师生再见。
五、课后小结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知道4×100米接力跑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做出4×100米接力跑的传接棒动作和错肩方法。我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慢慢掌握迎面接力跑的方法。讲解并示范传接棒的方法,再让学生持接力棒慢跑进行练习,从中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再一一进行讲解纠正。学生在慢跑中的动作正确以后,再让学生练习快跑中的4×100米接力跑。但同组中,学生的跑的能力不同,再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来更好地提高4×100米接力跑接力的成绩。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4×100米接力跑比赛。但仍然有少数学生传接棒时过早或是没有给传接棒的口令导致失误。后经及时强调得以改正,但配合还不是很熟练。今后我会安排学生巩固练习直至熟练掌握为止,技术上面还需要加强改进。
第五篇:小学体育接力跑教案设计
《接力赛跑》教学设计
现刀小学
韩春丽
一、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以几个人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分别跑完各自规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又是在田径运动中唯一体现集体合作的运动项目。它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有较多的思想教育因素。接力跑和快速跑的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力跑有传递接力棒的技术,要求各棒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在快速跑中完成传接棒。所以,接力跑既可以发展速度素质,协调性,又可以培养密切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六年级(3)班的学生,由于该班学生具有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但又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本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具有一定成就感的任务式游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启发、模仿、竞赛等教学手段,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
接力赛跑
四、教学目标
1、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积极的兴趣,能主动参与。
2、能掌握交接棒的技术动作,并且能在比赛中加以运用。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互动,敢于创新,自信、自强,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85%—90%的学生熟练掌握。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接力棒在交接过程中的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
2、难点:注意掌握传接棒的时机与配合。
六、教学器件
接力棒、哨子、秒表等。
七、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任务,提出学习的要求指出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二)准备活动
1、田径类:慢跑。(2—3分钟)
2、体操类:原地自编徒手操——扩胸运动、振臂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原地高抬腿、整理运动。
3、游戏类:“报数成团”
(三)主题情境
1、组织:四列横队
2、介绍接力跑项目特点
要点:(1)接力跑正式和非正式比赛项目;(2)以短跑技术能力为基础的集体比赛项目;(3)在基本能力相近的情况下,传接棒技术对比赛的成败起关键作用;(4)高水平比赛需要长期专门的训练准备。
3、学习接力跑技术
接力跑技术包括短跑技术和传接棒技术两个部分。
(1)讲解并示范接力跑传接棒的动作,学生跟着一起再练习,然后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2)巡视并参与练习,针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3)学生根据提示回忆、交流、讨论交接棒的手型、站位、起动标志点的设置等。
(4)2-----4人组合,依据技术掌握并体会接力跑完整技术。(5)相互观摩、交流、练习改进。(6)分组进行比赛,对获胜的组给予表扬。
八、结束部分
1、放松调整;
2、学生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自评和小结;
3、将接力跑中共性的问题给予再次分析和讲解,并邀请表现突出的几个学生来原地练习传接棒;
4、收拾器材;
5、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