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高效课堂
南康区第一小学
吴玲芳
打造高效课堂要求要进一步精细课堂教学,彻底改变课堂上少、慢、差、费的局面。而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要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是必然的选择。
一、以生为本,优化思想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实现高效课堂目标,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准确定位自己,教师要做课堂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整个课堂都应以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同时交融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碰撞。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必须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和成长的舞台。要有一种民主、和谐、开放和合作的课堂教学设计思想和理念。有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数学课堂就会由教师的舞台转换为学生的舞台;有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理念,数学课堂就会由教师讲、学生听转换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以生为本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思想,课堂教学就会找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就会让学生在积累数学知能、解决数学问题和激活数学思维中学会数学知识、会用数学技能和愉悦探究数学王国,从而达到学会、会学和乐学的目标,高效课堂在教学设计环节就有了可能性。
二、解读教材,优化内容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通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标准》对“全体“的含义是这样表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又由于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和文化氛围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对教学内容中的“保底目标”和“发展目标”了然于胸。在教学设计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制定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与之相符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并在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等尽可能地让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必须的知识,落实“下保底”目标,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落实“上不封顶”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授知识时可以不必局限于教本上的知识,有时可以讲解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端科研成果,目前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实际生活中对学习数学有帮助的事例。给学生以“趣味性”和“新鲜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改变以前沉闷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把握课堂,必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改进策略,优化过程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关键
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教 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中的一些细节,如教态、语言、板书、环境等,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
1.优化教学目标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领者。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以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知识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保底目标”的内容人人学会。同时,根据学生的禀赋和个性特征,进行拓展性知识的设计和多层次能力的训练。要克服教学设计中目标虚化现象,使得应该掌握的知识、必须迁移的能力和尽量开发潜力有机融合,目标具有检测的可操作性,达到用设计的目标完全可以评价课堂生成度的要求。
2.优化教学内容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体现“话题”特征。教学内容仅仅是一个特定的情景、特定的话题或者是一个引子。要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所谓依据教材,就是要对教材内容中承载的课标要求读懂、读透,明确“这个”数学、空间、概率等的具体知识和生成要点。所谓不拘泥于教材,就是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教材中设计的超市购物活动,可以设计为收购粮食活动,收购蔬菜活动,但前提是要把新知识要点承载其中。设计中还要有“分层设计”理念,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和个性特征,使教学内容的设计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有“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克服学生的学习倦怠倾向。
3、优化教学方法设计 “教有法无定法”。新课程最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把学生作为新知识的建构者,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新知。在教学方法设计时,要对学生知能情况准确把握,对学生个体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予以牵引,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够完成的问题搭建平台,对学生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澄清,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体现完整性,又要体现灵活性,要将课堂中估计出现的学习状况考虑全面,何时用讲解,何时用启发,何处用训练,何处用实验等等胸有成竹。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处理随机问题,合理解决设计与实践的冲突,高效课堂才能在一个个常态课堂中生成。
打造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但优化了教学设计,只是打造高效课堂“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还有许多精细的教学环节需要我们去优化。
第二篇: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高效课堂
魏琴霞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 【摘要】课堂教学效益是衡量数学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内涵发展的今天,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优化教学设计的思想、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要求要进一步精细课堂教学,彻底改变课堂上少、慢、差、费的局面。而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要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是必然的选择。
一、以生为本,优化思想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实现高效课堂目标,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准确定位自己,教师要做课堂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整个课堂都应以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同时交融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碰撞。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必须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和成长的舞台。要有一种民主、和谐、开放和合作的课堂教学设计思想和理念。有了以生为本的思想,数学课堂就会由教师的舞台转换为学生的舞台;有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理念,数学课堂就会由教师讲、学生听转换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以生为本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思想,课堂教学就会找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就会让学生在积累数学知能、解决数学问题和激活数学思维中学会数学知识、会用数学技能和愉悦探究数学王国,从而达到学会、会学和乐学的目标,高效课堂在教学设计环节就有了可能性。
二、解读教材,优化内容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通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标准》对“全体“的含义是这样表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又由于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和文化氛围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 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对教学内容中的“保底目标”和“发展目标”了然于胸。在教学设计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制定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与之相符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并在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等尽可能地让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必须的知识,落实“下保底”目标,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落实“上不封顶”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授知识时可以不必局限于教本上的知识,有时可以讲解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端科研成果,目前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实际生活中对学习数学有帮助的事例。给学生以“趣味性”和“新鲜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改变以前沉闷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把握课堂,必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改进策略,优化过程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关键
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中的一些细节,如教态、语言、板书、环境等,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
1.优化教学目标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领者。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以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知识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保底目标”的内容人人学会。同时,根据学生的禀赋和个性特征,进行拓展性知识的设计和多层次能力的训练。要克服教学设计中目标虚化现象,使得应该掌握的知识、必须迁移的能力和尽量开发潜力有机融合,目标具有检测的可操作性,达到用设计的目标完全可以评价课堂生成度的要求。
2.优化教学内容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体现“话题”特征。教学内容仅仅是一个特定的情景、特定的话题或者是一个引子。要打造高效课堂,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所谓依据教材,就是要对教材内容中承载的课标要求读懂、读透,明确“这个”数学、空间、概率等的具体知识和生成要点。所谓不拘泥于教 2 材,就是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教材中设计的超市购物活动,可以设计为收购粮食活动,收购蔬菜活动,但前提是要把新知识要点承载其中。设计中还要有“分层设计”理念,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和个性特征,使教学内容的设计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有“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克服学生的学习倦怠倾向。
3、优化教学结构设计
明确的教学目标、准确的学情把握、适宜的教学内容都要用科学的教学结构来落实。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进行教学结构设计时,要把内容、能力和潜力的学习和培养,尽可能多的以活动为载体呈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探究和思维,让数学知识变成一个个生活场景,一个个实践活动。在“教不用教”的潜移默化中完成数学学习。教学结构设计要科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的内在规律,活动之间既严谨又灵活,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让铺垫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探究、新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开发之间无缝对接。
4、优化教学方法设计
“教有法无定法”。新课程最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把学生作为新知识的建构者,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新知。在教学方法设计时,要对学生知能情况准确把握,对学生个体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予以牵引,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够完成的问题搭建平台,对学生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澄清,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体现完整性,又要体现灵活性,要将课堂中估计出现的学习状况考虑全面,何时用讲解,何时用启发,何处用训练,何处用实验等等胸有成竹。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处理随机问题,合理解决设计与实践的冲突,高效课堂才能在一个个常态课堂中生成。
5、优化评价方式设计
新课程数学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多元化评价,多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设计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如: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是否积极,是否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否善于与人合作,是否善于 3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乐于探索、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在过程中多鼓励和表扬,使之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有效地自信培养,激发热情,培养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打造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但优化了教学设计,只是打造高效课堂“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还有许多精细的教学环节需要我们去优化。
参考文献:
【1】《课程 教材 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2 【2】《中国科技信息》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总第272期 2005.2 【3】吕世虎、石永生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第三篇: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高效课堂
——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程红兵为第四届“启航杯”教学节作报告 2013年5月16日,以“让课堂充满情趣,让师生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启航杯”教学节拉开帷幕。在东港小学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上,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程红兵为来自“启航教研联合体”学校的一百多名老师作精彩讲座。
程副局长的讲座主题是: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他用鲜活、生动的教育案例,热情洋溢而富有理性地阐述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真谛。他从美国2012国家教师奖的获得者丽贝卡的例子入手,告诉我们优秀教师的标准是“上好每一节课,留好每次作业,把握住每次教育契机”。最简单的语言,对一位老师来说却是最高的要求。随后,程副局长就教学常规环节中的教学设计展开了详细的阐述。他说,教学设计的意义就是:勤于课前,懒于课中,思于课后。教学设计的第一位是价值思想。围绕这个问题,程副局长列举了丰富的教学实例,充分阐明了只有把课堂打开的课才是好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课。
短短90分钟里,程副局长的讲座赢得了阵阵掌声,深入浅出的讲述给了在座教师们深深的启发。通过这样的报告会,把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带给广大教师,从而达到了推进“启航教研联合体”探索课堂教学规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为实现“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区域发展”的美好愿景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六团中心小学 乔蕾)
程红兵副局长作精彩讲座
老师们认真聆听程红兵副局长的讲座
第四篇:优化教学环节 打造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小学***
2014年4月11日,我参加了“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模式与教学环节改进专题”活动。学习时间为两天,聆听了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西夏县教研室主任杨文普关于区域推进的西峡教学模式的报告;山东乐陵市实验小学校长李升勇校长关于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树仁关于如何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能报告等。其中对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结合自己聆听的报告和搜集整理的资料,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和心得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生成背景及成效
与许多地方一样,西峡也一度遭遇县域教育改革的困惑,也曾为面临的教育转型而束手无策,西峡教育界不会忘记在2002年的南阳市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被12次点名,12次点名不是表扬,而是按照不同指标均被排在了最后几名,西峡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上任不久的教育局孙占梅局长决心要解放思想、找准切入点,尽快实现县域教育的突围和转型。2003年12月孙局长带领县教研室主任杨文普及各科教研员赴江苏学习洋思经验,正是这次学习之旅,开启了西峡教改的新篇章。
在实践洋思经验中他们发现,洋思课堂把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型变成思考型,是教育理念的重大改革,但洋思的课堂依然是老师预设问题多,学生被动思考多,整堂课仍然是学生解答问题多,提出问题少,过于注重学生“答”,忽略了让学生“问”。而他们经认真思考认为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学“答”最多只能做到“青出于蓝而止于蓝”,只有学会了发“问”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究,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在教研室杨文普主任的带领下,在广大教师、校长和教研员的不断学习、借鉴和实践中,他们逐步总结生成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试用几年来,该县中招成绩连续四年全市领先,高招成绩连续四年增幅全市第一。不仅如此,近年来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辍学、逃学和课堂上的睡觉现象消失了,学生观察、发现、质疑、探究习惯逐渐形成,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操作流程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新知、学生学习新知的三个重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或者说课堂操作流程来看包括四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第一步:“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过程,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具体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这一环节一般涉及三个步骤。①创设问题情景。上课刚开始教师就要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口头(肢体)语言、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方法,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②设置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课型,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后提出,若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明白: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提纲,问题设置的是否准确、简明和恰当是一节课成败的根本。③学生自探,也就是学生针对自探问题学习文本,自主探究,这里要让学生做到三个明确:一要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二要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和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要解的“疑”既包括设疑自探中所设的“疑”,也包括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的疑问。这里的“合探”一般包括三种形式①提问与评价。操作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等生或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主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和体现。②讨论。通过提问检查,如果学困生答对了,说明这个问题全班都解决了,不需要在此浪费时间,立即转入下一个问题。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难度小的问题让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定主持人,定先后发言顺序。③是讲解。通过讨论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讲解、点拨。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以上两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在同一堂课中反复出现,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设疑自探
二、解疑合探二„„等等。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甚至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它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再次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如果说一开始的“设疑”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这里的“质疑”就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也是从课本知识向实际应用升华的必由之路,是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环节,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
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此环节一般有三个方面内容:①让学生围绕本节所学知识编拟一些基础题和一些拓展延伸性习题,教师通过巡视选择有价值的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使用。②教师编拟一些基础性试题,作为本节教学任务的“底线”,要求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基础性习题解决以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让中等生展示、优等生评价。③反思归纳。也是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梳理,是对整个探究过程的回放和体会,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以上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流程,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广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习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要真正把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三疑三探”似是模式,实为理念,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或同学科的不同课型,同课型的不同内容、同内容的不同情景、同情景的不同学生灵活组织教学活动。但就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来看,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设疑自探”环节。①设置的自探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不能太碎太杂也不能太大太空,更不要设置让学生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答案,不需要思考或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②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应“关住”嘴巴,静心察言观色,需要与学生交流时,以个体轻声交流或以态势语的方式进行,给学生以静心思考的环境。但教师也不要以为自探是学生自己的事,要么甩手闲转,要么翻看教案,事不关已。教师要眼亮起来,心活起来,用心用眼捕捉自学信息,适时地勘察学情,督促、引导没有进入自学状态的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不要怕费时,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相信在自己的耐心等待下,一个个小脑袋会思出精彩,想出惊喜。
第二“解疑合探”环节。①“解疑”时不要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
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充分思考的情况下,让学生回答或讨论;也不要不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按自探题纲从头到尾重新讲一遍,换汤不换药。既使对于重点问题也不要一味的指定若干个学生回答,张三说罢,李四说,在同一个层次上来回说,问题的深度、广度挖掘不出来,重点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导致课上不足课下补的不良现象,教师应采取“交流—评价—再交流„„”“朗读—评价—再朗读 „„”的方法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次次交流评价中激活思维,升华认识,感悟道理。②“合探”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要优先学困生,不要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这样就掩盖了学情,学困生会越来越“困”,越来越“哑”,班级两级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空话。另外,“合探”时的小组讨论要定人员、定时间、定主持人、定发言顺序,千万不可一味为了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组织讨论。
第三“质疑再探”环节,此环节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启发诱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无“疑”可“质”的情况。事实上不是学生没有问题,也不是学生不会提问题,而是教师的行为终止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只好胎死腹中了。为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话语中饱含启发学生质疑的意思了吗?眼神中充满希望学生质疑的期待了吗?问学生刚才的设疑是否彻底解决,给学生回顾、反思、自查的时间了吗?另外,质疑再探的主体仍然是学生,教师不可越位代替,问题由学生自已发现、提出,主要还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可沿着“学生思考—学生质疑—学生解疑”的思路进行,教师既不要替学生质疑也不要变成答记者问,学生一问教师一答,违背“三讲三不讲”的原则。
第四,运用拓展环节,要讲究实用原则,教师编拟的习题要距离新课最近,最能训练学生新知,不要追求“花哨”,教师一下子设计了四五道题,让学生想一想、讲一讲、演一演、写一写„„,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根本完不成,运用拓
展成了一种摆设。另外要给足学生反思归纳的时间和多数学生表达的机会,不要把反思归纳变成教师“一言堂”。
四、考察所引发的思考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虽然立意高远,内涵深刻,但目标明确,方法具体,便于学习,便于操作,适宜在中小学大面积推广。我们作为教师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真正理解“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全面掌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中的操作规程。在课堂上大胆实践,在教研活动中认真研讨,在全校范围内举办观摩课,展示学习成果,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把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要求落到实处。把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尽快推向深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篇:优化课堂结构 打造高效课堂
优化课堂结构 打造高效课堂
远安县南门小学 张苑
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英语课堂就是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愿学、乐学的课堂;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课堂;降低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学习率的课堂;能够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
而我认为,要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要必须从优化课堂结构入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我们教参上分为五大部分,在平常教学中常用的就是:1 热身Warm –up 2 预习Preview(Review)3 新课呈现 Presentation 4 操练 Drill 5 巩固和拓展 Consolidation and extention.这“五步”教学模式,也可以概括为三个环节,即热身、温故知新是复习环节,情景引入、新知呈现是呈现环节,趣味操练、巩固拓展是巩固环节。下面就结合我的实际经验,谈一谈如何从优化课堂结构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趣味热身,创设良好氛围。
热身阶段主要是启动和复习阶段,活动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活学生的大脑和行动,让学生高兴起来,全部精力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中,即激发爱好,烘托学习氛围。二是 激活已学知识。让已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活起来,即复习、巩固和灵活运用已学知识。
热身阶段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问候、歌曲、歌谣、小诗、游戏、故事、表演、角色扮演、日常交流、问答活动、复述课文、专题汇报、小记者采访等等。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唱歌和说chant.唱歌热身就是在上课前唱一首或几首英语歌曲,将学生无目的的动作变成音乐声中有规律的动作,将学生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活动中来,促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通过优美的韵律,使学生的身心由疲劳变为放松,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围绕目标,唱歌热身。所选唱的歌曲或歌谣要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尤其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为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服务。如:在学了五官之后唱Teddy bear 和Head ,Shoulers,Knees and Toes;学了颜色内容之后唱Colour Song;学了打招呼问候之后,唱Hello 和How are you;学了家庭成员之后,唱Father and Mother;学了水果之后,唱An Apple a Day等等。这些歌曲的吟唱,不仅复习巩固了已学的内容,也为本节乃至本单元的目标进行了铺垫。
2、编排动作,师生同唱。我们可以根据歌曲内容编排动作,教师与学生互动互唱,营造了和谐的情感氛围,无形中拉进了师与生的距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情感准备。
3、儿歌的内容可以选取书本上的,但教师若能把一些课堂教学中具有一些联系的知识编成简单易学的歌谣,则更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既提高了记忆效果,又丰富了课堂教学。例如,学习介绍家庭成员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时,我便套用中文歌曲“两只老虎”的曲子教学生唱“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 father, I love you.I love you.”,并让一些学生戴上头饰边表演边唱。这不仅加强了句子的情景性,而且渗透了热爱父母和热爱家庭的情感教育。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要急于进行新知的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工,温故过程切不可如蜻蜓点水,随意问答几句,要扎实铺垫,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巧妙呈现,激发学生求知欲。
呈现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直观手段(包括语言直观和非语言直观,如动作、图片、实物、简笔画等)假设语言情景和交际情景。巧妙呈现教学内容,能突破课文框架的局限性,还能避免教学句型和单词的单调性,使学生在亲切的交际情境中,亲眼目睹、亲耳听到英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实际运用,通过视听感知新的语言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有裨益。
1、创设情境,使新知呈现自然化。
情境教学就是将情境作为一个心理场、一个整体,作用于学生的意识,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进行交际、交流,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要巧妙自然,尽量创设真实生活化的情景、形象直观.比如说我们在进行服装种类的教学时,可设计一个去购物的情景;在进行动物对话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去动物园看动物的的情景;在进行食物对话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去饭店就餐的情景。
在PEP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B部分中有一个比较难的句型: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pencil? No problem.在教学中,我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出新知的。在热身活动结束后,我在讲台上装出一副寻找东西的模样,边找边问:Where is my pencil?有一些热心的学生就帮我找,提示我:On your desk? In your book? Under your desk?....找了一会儿,没找着,我就走到一个同学的面前问他: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pencil?在这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这个同学很自然的就明白了我的意思,赶快拿起铅笔递给我,我又趁机引出了另一个句型:No problem.就这样,通过我的表演,创设了这样一个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复习了A部分的句型Where is„,又巧妙地引出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我又用英语向学生借其他的学习用具: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pen/ruler/book...? 让这个新句型不断地在他们耳边响起,反复的刺激他们的耳朵,给他们留下了一定的印象。而且在整个呈现活动中,自然不留痕迹,学生也参与其中,注意力很集中,兴趣很浓厚,让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运用游戏,使新知呈现趣味化
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教师如果在教学时把语言的的学习通过各种英语游戏形式进行导入,既保证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
在我们使用的PEP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的,每个单元又分AB两个部分,在学习A部分的单词时,由于学生刚接触这一类英语知识,不具备什么英语基础(尤其是三年级),我一般就采用实物、图片直观展示的方法去呈现,但是在学习B部分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结合A部分的知识设计一个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我最常用的就是猜一猜的游戏,将已经学过的和将要学的相关单词的实物装在一个袋子里,比如说水果、文具、玩具等,然后向学生提问:Guess, what’s in my bag?一般学生会很快将已学的东西猜出来,大家一起读一读,猜不出来的东西也不需要让学生一直猜下去,教师可以直接展示出来,教学生发音。虽然这和用实物呈现法相似,但它比后者多了几分神秘感,更吸引人,同时复习了旧单词,可谓一举两得。
除了猜实物外,还可以猜谜语。猜谜语是小朋友们都喜欢的一个游戏,在英语课上猜谜语,孩子们就感到更新奇了。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要教学长颈鹿这个单词,我就自编了一道谜语:It’s a animal.It’s tall.It has a long neck and long legs.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我读,不一会就有人猜出来了,我趁机出示长颈鹿的图片,引出了这个单词giraffe。在这个过程中也复习到了已学的形容词tall long 和刚学的句型It has...,从复习到新课呈现,一气呵成,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兴趣浓厚,达到了寓教于乐,启发思维的目的。
3、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使新知呈现具体化。
实物、图片、简笔画是通过人的眼睛直接、快速感知到的,是最常见的的直观教具。直观的手段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逐步理解那些较抽象、较枯燥的教学内容。
一般说来,教师要尽可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尽可能多地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在教学新单词时,只要是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的实物,最好是用实物代替图片,因为实物比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每天都拿着几张图片去上课,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视觉疲劳,失去学习的兴趣。比如说我们在教学有关文具、水果的单词时,就带一些文具和水果;教学有关身体部位时,就指自己的身体;教学动物时,可以借用玩具类的动物;教学家庭成员时,就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当作教具,这样很真实,很生活化。如果说有关教学的物品不常见,不好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借用图片呈现。
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简笔画,美化教学。简笔画的特征是简单、快捷,以最低的教学代价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图片固然好,但费时费力,而运用简笔画既生动、直观,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提倡这种方法。尤其是对于那些擅长绘画的老师来说,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升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试想一下,当我们的英语老师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一个形象逼真的物品时,我们的学生该是多么惊讶和佩服呀,他们肯定会更加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英语课。
4、运用多媒体,使新知呈现形象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直接把教学内容通过媒体呈现给学生,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两段对话教学,主要场景就是小朋友和老师、爸爸去动物园游玩,要在教室里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不是很容易,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了。教学时,我通过课件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就像看动画片一样,看得津津有味,一遍下来弄懂了课文的含义,再让他们跟着读,一个个兴致勃勃,学得可带劲了。这种视听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新课呈现,这是一节课的主干和重点部分,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各的优点,但我们要根据所教内容以及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恰当选择,力求把知识呈现多样化、趣味化、形象化。目的要使所呈现的知识清楚,易理解,加深记忆,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
三、趣味操练,突破教学重难点。
操练是学生理解和巩固语言知识的过程,教师以呈现的内容为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通过多角度、多样化、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理解、熟悉、深化新知识。这是巩固新知的阶段,也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经过新知学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必须通过练习来消化,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如开火车、找朋友、抢答竞赛、角色表演、看图猜词、hide and seek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在此环节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游戏是教学工作的手段和形式,形式要服务于内容,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能为游戏而游戏。
2、操练的范围要广。设计游戏操练范围越广越好,不要一两个人做,让全员动起来。为激励全班学生参与可将头饰或名片卡贴在黑板上采取学生集体表演的形式进行;如只有两个人物,可采取全班对半或男女生集体表演的形式,三个以上角色的,可以师生共同参与。
3、操练的形式要多样。如在师生之间、同位之间、男女生之间、前后排之间、左右排之间操练等各种形式交互使用,丰富操练形式;游戏操练形式也可异彩纷呈。“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因此教师应不断收集游戏、设计翻新新游戏。
4、操练中的课堂评价要跟上。其实评价是贯穿于一节课始终的,只不过在这个环节体现得更充分一些。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地点头、骄傲地竖起大拇指、一句简短的话语(如Very Good!Cool!Great!Super!Wonderful!Clever!Good job!Well done!)等都会使学生有如临春风、如沐春雨之感。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没有一种教学模式能够适用于一切教学内容。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模式和方法,我们都要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要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让学生在多元、高效的课堂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此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