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21风筝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0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上21风筝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上21风筝教学设计》。

第一篇:七上21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牛集中心中学

刘振江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圈点勾画,涵泳品味语言。珍视家庭亲情,丰富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课前播放flash歌曲《风筝飞吧》,欣赏风筝图片,创设情境)

一、导入新课

风筝是报春的天使,是孩子们的梦想。同学们都放过风筝的吧?当时是什么心情?(学生各抒己见)

是啊,看见风筝,我们会忆起诗一样的童年生活,内心充溢着愉悦与激动。可是,鲁迅先生一见到风筝,为什么会感到悲哀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一篇散文《风筝》。

二、明确活动任务

我们这节课的活动任务是:感情阅读,了解风筝故事。涵泳品味,体会作者情感。

三、走进文本,了解风筝故事 师生合作读课文

首先,让我们伴随音乐,伴随作者走进课文,了解风筝故事吧。我想请两位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请同学们推荐两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吧。老师做一下分工:我读1、2段,两位同学分别读3—4段、5—11段,最后一段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倾听,用心思考。

(屏显:走进文本——了解风筝故事)

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 谈一谈:你听读后有哪些感受?

1、配乐朗读

2、评价朗读

3、讲述故事:请咱们班里的故事大王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吧!

4、交流听读感受

5、过渡:同学们的感受真是丰富多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宝贵的阅读的经验走进鲁迅,把握他在这个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吧!

四、走近鲁迅,把握情感变化

1、我们先进行第一个活动(屏显:活动一:品读3-4段

品一品:兄弟二人对风筝的态度各是什么?从那些描写可以看出来? 读一读:你能读出这种态度吗? 评一评:你能评价兄长的做法吗?)

(1)先来说说弟弟吧,生1:最喜欢。师:文中是如何刻画他最喜欢风筝的?

生:“张着小嘴,呆看着天空出神”的神态描写说明他酷爱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惊呼”“跳跃”的动作描写说明他天真活泼。

师:弟弟如此挚爱着风筝,风筝就是弟弟童年的梦想和追求啊!他多么想让他做的那只蝴蝶风筝翱翔在蓝天!可却被哥哥粗暴踏毁了。因为哥哥对风筝的态度是? 生2:嫌恶。他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以致于当他发现弟弟偷偷做风筝后,“即刻伸手抓断”“掷踏扁”了风筝。

(2)你能读出兄弟二人皆然不同的态度吗?(女生读弟弟,男生读哥哥)(3)那么,你如何评价文中的这位兄长? 生1:粗暴、专制、凶神恶煞

师:有为哥哥打抱不平的吗?哥哥到底爱不爱弟弟? 生2:哥哥这样做是让弟弟有出息,因为玩物能丧志。

师:你能从哥哥管教弟弟的动机出发理解哥哥,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孩子。这里老师补充介绍一下当时鲁迅先生的家境: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他共有兄弟三人: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这次冲突就发生在老大与老三之间。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兄如父”,作为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弟,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并且做他们的保护人。这样介绍之后,同学们也许就更能理解鲁迅不许弟弟放风筝的原因和“有出息“的含义了。

过渡: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在20多年以后,在已步入不惑之年的鲁迅先生心中又掀起了怎样的情感波澜呢?请同学们探究课文5——12段。

2、我们进行第二个活动(屏显:活动二:探究5——12段)

想一想:20年后是什么原因使鲁迅的情感和心理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谁一说:你能代这兄弟俩给对方说几句话吗?(1)明确:看了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等得了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之后,心里沉重起来。你怎样看待游戏?

问题预设:小兄弟对那件事好像“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心情反而沉重起来?

(2)心灵对话(屏显:心灵对话 哥哥(弟弟),我想对你说:————)

过渡:兄弟二人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当年那件事,是不是也体现了浓浓亲情呢?其实这样的亲情故事在我们的家庭中也经常上演。让我们走进心海,感悟至爱亲情吧!

全班齐:哥的心也真,弟的心也真,风筝代表我的心;不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错,都是误会惹的祸。

五、走进心海,感悟至爱亲情

(屏显:讲一讲:让我们一起荡起记忆的小舟,走进心海.讲一件曾经触动你心灵的事,诉说亲人之间的爱,体现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1、师:此时此刻,站在这个讲台上,老师的心海也在汹涌澎湃,我想讲一讲我和我的父亲。

师深情讲述:《我终于读懂了父亲的爱》

“老大稀罕老小娇,一苦苦到半山腰。”不幸的是,我正是这半山腰的孩子,但有幸的是我有一位一直呵护和疼爱着我的父亲。也许是我从小在学业上比较争气的缘故吧!但曾经有一段时期我却误解和忽略了父亲的爱。

那是我刚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争强好胜的我对于学校组织的各类县级选拔赛、优质课、基本功、教学能手比赛总是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参加,但是结果却总是充当绿叶。我那时沮丧极了,埋怨老天不公平,埋怨作为老教育工作者的父亲不为我操心,直到有一次我听到父亲和母亲的谈话,才稍稍谅解了父亲。母亲说:“你就直接从教研室要个指标吧!你看孩子那精神状态,你就不心疼”。父亲说:“还是别那样拔苗助长吧!无论是教学还是心理素质,她还都有待提高。荣誉这东西,过分看重就是虚荣。我们还是等她慢慢长大,渐渐成熟吧!”后来,擅长书法的父亲送给我他书写的郑板桥的几句话:吃自己的饭,流自己汗,靠天考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2000年,父亲退休了。而我也在父亲的殷切期盼下,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爱、帮助下,在自身不断的努力探索中,渐渐走向成熟。最最难忘的是2004年4月,父亲送我去济宁参加市基本功比赛的情形。父亲有晕车的习惯,又有冠心病。我本不想让他去,可他执意要去。果然,车行至半路,父亲晕车了,不停地呕吐,几次下车吹风。我当时吓哭了,让他回去,可父亲却说:“不要紧,等一会下了车就好了。”看着满头白发的父亲不时地把头伸出窗外,脸色蜡黄,双眼紧闭着,我的泪又来了。直到那一刻,我才完全读懂了父亲的爱:比山高,比海深!那次市基本功比赛,有了父爱的温暖,我得了一等奖。

我知道,唯有好好生活,努力工作,才是对父爱的最好的报答。这是我能做到的,也一定能做到的!

2、师:同学们是否也有过和老师类似的经历呢?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1、学生讲述自己亲情故事。(3——5人)

2、师小结:亲情不仅在温柔的话语里,也不仅在细心的呵护中,更在父母严格的管教和兄

弟姐妹之间磨擦的火花里。以一颗宽容、谅解之心善待亲人,你会拥有更多的爱!过渡:一出风筝事件,牵动着鲁迅的心,也牵动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这篇散文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六、探究“风筝”现象

1、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主旨

2、师小结:

3、一篇名作,带给人的思考总是深厚而丰富的,思想家的文章尤其如此。当你尝试着从另

一个角度解读这篇作品时,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篇:21、《风筝》优秀教学设计

《风筝》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③预习课后练习一、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从质疑开始。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探究。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探究疑难。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但是联系语境便能解读。

最后,设置一个典型环节——合作表演。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3)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如合作表演时,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2)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投影课题并出示目标:见课件)

或者: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这样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醉堤杨柳扶春烟。儿童归来散学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二月,儿童嬉戏,风筝满天的图景,老师相信你们都有相似的经历,那么风筝对你们来说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记忆,我们一起来说说。

(学生发言)大家众说纷纭,风筝给大家留下的都是快乐美好的回忆,可是有一个人看到风筝,涌起的感觉却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下面就来学习鲁迅的《风筝》,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原因。

(3)了解鲁迅及作品: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1)检查预习,订正字词。(见课件)

(2)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课件显示问题:

1、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记叙了小时候“我”毁掉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全然忘却了。

2、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

(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生共读。(提问暗示: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2)讨论明确: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板书)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问题卡片。)

(2)学生与学生对话: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2)准备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对课文主体内容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交流探究。

师生与作品对话:

(1)师范读1、2自然段,生思考 [问题情境一]:

1、“我” 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联系下文)

2、第一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多角度探究)

[讨论明确1]: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讨论明确2]:巧设悬念,奠定本文的感情基调。

[讨论明确3]: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2)指名朗读课文(3—4段),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情二]: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板书] “我”:嫌恶 小兄弟:喜欢

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天真、活泼、聪明。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3]: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4、当弟弟偷做风筝这件事被我发现时,我和弟弟是如何表现的,找出相关的重点词语并分析当时人物的心情

[讨论明确4]:弟弟:惊惶、失了色、瑟缩

绝望

害怕

恐惧

绝望

“我”:愤怒、抓断、掷、踏、傲然

用尽气力体现我的愤怒与生气(3)自由朗读第5—11段。思考[问题情境三]: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 答案在第几段?(划出并自读之。)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自主探究,各抒己见。)[教师小结]: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3、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后在书上划出,这是本文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感悟。)

[教师小结]: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教师小结]: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 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4)[问题情境四]: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集体朗读)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可以适当提示背景资料。)[讨论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体验反思,合作表演。学生与作者对话:

(1)假如你处在作者这个位置,你会如何做?找同桌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我”和小兄弟。

(2)想象虚拟空间,穿越历史,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感悟主旨。

师生与作者对话:

(1)讨论:请四人小组讨论,从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提示:在整体感知与局部探究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品析、研讨主旨,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并站

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4)主题探究提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四)课堂总结,提出希望。

教师与学生对话:(1)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说明“我”对弟弟的自省。(板书)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也说明 弟弟和“我”的亲情。(板书)(2)教师总结:《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课后练笔。文中小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似乎全然忘却了,毫无怨恨。那么,如果弟弟没有忘,请你想象一下当哥哥有此行为后,弟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附:板书设计

看风筝1-2

“我”

弟弟

野蛮、粗暴

瘦弱、天真活泼、聪明

平时对风筝

嫌恶、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张着小嘴、呆看、出神、惊呼、跳跃

忆风筝3-4

风 筝

发现弟弟作风筝

抓断、掷、踏扁

惊惶、瑟缩

议风筝 结果

傲然走出

绝望地站着

七、教学评价: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而且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自主质疑,再合作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全文主旨,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师生共同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三篇:21风筝-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②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教师

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①导人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②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③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教师小结] 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③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o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i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 继续研读课文。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 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 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下问题)):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第一组:

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兄弟是怎样的 处境? o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o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教师小结] 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 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 1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o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e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 旷我,j瞳得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o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 教师小结:

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 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 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o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e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r教师小结] 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1 “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 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 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 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体验拓展

o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 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r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 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

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 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 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 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 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点 评

本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标准,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 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同时,在教学的 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第四篇:七上21、《化石吟》

且末县中学初中语文组

7.12模式集体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21、《化石吟》

备课组:初中语文备课组 执笔:侯红玲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技能目标:理解诗歌内容及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及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技能目标:展开想象和联想,理解诗歌内容。

德育目标: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展开想象和联想,理解诗歌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德育专题: 且末县中学初中语文组

7.12模式集体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板书课题)

2、明确目标

(1)积累识记诗歌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理清文章层次。(3)掌握本文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初读课文,小组内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扫除字词障碍。

(2)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请找出有关段落,并给诗歌分层,概括大意。

(3)齐读诗歌第一节,思考:诗人为何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4)男女生交替读第二节与第七节的诗句,说说两者之间的关系。

4、小组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布置的任务。

5、(教师)检查指导。

教师随堂指导。

(三)释疑解惑

6、(师生)释疑解惑。

教师帮助小组解决有疑惑的地方。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交流相关资料。

(2)第3、4、5、6节是化石说的“话”。诗歌在结构上是“总—分—总”; 且末县中学初中语文组

7.12模式集体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分为三层:第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第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第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3)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想象。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流露出初见化石的人的好奇心理,面对这些神奇的化石,不禁急于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4)第七节诗是对第二节诗的回答,“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回答了“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回答了“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呼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同步练习册P39页1-6题。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进《化石吟》。

12、布置作业:

优化设计基础积累。

板书设计:

21、化石吟 结构:“总—分—总” 第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授课时间: 且末县中学初中语文组

7.12模式集体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诵读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技能目标:朗读品味,理解感悟诗歌。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理解感悟诗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环节:

二、德育专题: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各种生灵在此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在这个古老的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多我们没有见过的生命,它们都长什么样子呢?我们渴望得到真实的答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以诗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诗《化石吟》。

2、明确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2)品评赏析诗句的深层内涵。

(3)培养科学精神,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且末县中学初中语文组

7.12模式集体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1)诗文题中“吟”含有什么意味?

(2)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试人遣词、修辞手法、标点等方面讨论分析。

(3)课后习题P117页第三题,小组讨论。(4)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你有何感想?

4、小组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布置的任务。

5、(教师)检查指导。

教师随堂指导。

(三)释疑解惑

6、(师生)释疑解惑。

教师帮助小组解决有疑惑的地方。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2)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①遣词。如:从“吟、请、神往、惊讶……”等词语中,可以窥见作者对自然文化遗产化石的尊重、珍惜、热爱,为它反映的奇幻世界惊奇不已。

②修辞。比喻:“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把生命信息比喻成“生之灵火”,“密码”形象生动,赞颂了化石为在历史留下珍贵密码的伟大贡献,更是在赞美那些破译些密码的科学家们。

拟人:“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方”。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细细描画”。

用第二人称“你”指代冰冷的化石,一下子消除了我们对它的生疏感,它就好像一位乘坐时光机来到我们面前的故友,显得自然亲切。

排比:第一小节是以四个问句开头,构成排比,增强语言的表达气势,强化了作者的情感。

③标点。且末县中学初中语文组

7.12模式集体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六个问号: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通过接连不断地疑问,打开了读者的思绪,将读者引入科学的殿堂。

两个感叹号:“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情感激越地赞颂了赐给人类珍贵礼物的大自然,热情洋溢地吟咏了揭秘万物历史的化石。

(3)略(4)略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同步行练习册P39页7-11题。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化石的秘密是如此深奥,或许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要了解它的全貌,还需要大家到科学的海洋来发掘。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发现化石更多的奥妙。

12、布置作业:

优化设计。板书设计:

化石吟

化石神奇 遣词 总分总 赞美 修辞

科学伟大 标点

授课时间: 课后反思:

第五篇:七上4.风筝 教案

《风筝》课堂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

第二部分(3—11段),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4段),“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第二层(5、6段),“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

第三层(7—11段),“我”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第三部分(12、13段),由景衬情,即由故乡的春天回到北京现实的冬天,照应开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用记叙文的六要素简要概括作者回忆的少年往事。

3、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教学重点】

弄清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两件事,其中第一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教学难点】

怎样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教学建议】

1、这是学生升入中学第一次读鲁迅的作品。教师在课前要简明扼要地介绍鲁迅的生平,并结合鲁迅童年生活讲述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自然导入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可借助“思考与练习”第二题,帮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3、这篇课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因此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在课堂上,可采用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进行小组研讨,各抒己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作者是如何刻画弟弟的形象的。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3、理解作品的批判意义。【教学重点】

1、作者通过外貌(包括神情)、动作刻画弟弟形象的人物描写方法。

2、课文首尾段的写作用意。【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批判意义:由作者自我的反省引发出的对教育的反思 【教学建议】

1、诚如课文所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细加体会,使其不仅在认识上受益,而且提高其对品味文学语言的兴趣。

2、可采用比较教学法,用本文与鲁迅的另一篇文章《我的兄弟》进行比较。

3、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解其批判意义时,不必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避免学生对鲁迅的作品产生畏难情绪。

上传时间:[2011-3-7 14:42:07] 初中语文教材部上传

《风筝》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结构、内容。

(二)继续巩固有关记叙要素的知识,培养叙事的能力。(三)掌握本文人物描写的语言和方法。(四)了解本文丰富的意蕴及主旨。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

1教师可适当介绍《语文》七年级(下)《鲁迅自传》有关内容,帮助学生了解鲁迅生平及创作情况。

2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3用简练的语言复述文中叙述的两件事,并填好“思考与练习二”的表格。(二)活动流程

1学生交流有关鲁迅生平事迹及创作的情况。(用多媒体打出有关内容)鲁迅简介及本文背景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野草》,共收作品23篇,此集是鲁迅在广州编成的,并于26日深夜写了《题辞》(散文诗)。

1932年,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风筝》一文所写的就是作家对现实的“感触”——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触目惊心。2给加点字正音:

蜈蚣(wúgōng)伶仃(língdīng)憔悴(qiáocuì)

点缀(zhuì)诀(jué)别 嫌(xián)恶 瑟(sè)缩

苦心孤诣(yì)虐(nûè)杀 堕(duî)下去 宽恕(shù)3解释下列词语(可用多媒体打出):

丫叉——

伶仃——

憔悴——

点缀——

诀别——

嫌恶——

缠绕——

笑柄—— 惊惶——

瑟缩——

虐杀——

瘦得不堪——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4学生或教师朗读课文。

5讨论:全文12节,可以分为几部分?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由北京的冬天景象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

第二部分(3—10段),叙述故乡“风筝事件”的经过。

第三部分(11、12段),由故乡的春天再回到北京现实的冬天,照应开头。6全文主体部分又写了哪些事? 学生讨论。

明确: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4段),“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第二层(5、6段),“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

第三层(7—10段),“我”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7第四节写“我”粗暴干涉弟弟做风筝之事,请学生按照记叙要素复述,其余学生填表。

时间 有一天

地点 堆积杂物的小屋

人物 “我”和弟弟

起因 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我恍然大悟„„

经过 我发现弟弟在专心致志地制作风筝,粗暴地拆毁了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

结果 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8弟弟是个怎样的小孩,作者用了哪些语言和方法描写他的? 读第3节讨论。明确:“多病”、“瘦得不堪”,形象地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多病的小兄弟的外貌体态;“张着小嘴”“呆看着”“出神”,以一连串的动词传神地显现小兄弟凝精会神、仰头长时间看放风筝的神态;或“惊呼”、或“跳跃”的动作描写,更是形象逼真地写出小兄弟喜欢风筝到了极点——即便自己不能放,也如痴如醉的动作。本段文字综合运用肖像、神态、动作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瘦弱的小兄弟形象。9质疑讨论,选定下一课讨论话题,使内容引向深处:

①找出描写我粗暴拆毁弟弟风筝的动作的词语,想想这些动作描写有何作用。

②二十多年后,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③首尾写对北京现实的感受,有什么用意?(三)活动延伸

1书面作业:抄写解释课上所学字词。2研读课文,搜集资料,准备讨论话题。

3写一段话,描写某一情境中,某同学特有的外貌、神情、动作,字数不少于250字。

板书设计

人物

描写词语

描写方法

弟弟

多病

瘦得不堪

外貌

瘦弱

天真

张着小嘴

活泼

呆看着

出神

神情

惊呼

跳跃

动作

第二课时(一)讨论活动:讨论上节课选定的话题

话题①:找出描写我粗暴折毁弟弟风筝的动作的词语,想想这些动作描写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

明确:写“我”用了“折断”“掷”“踏”这些动词。

描绘了我对弟弟的不理解之后,所产生的粗暴行为,这种行为描写得越具体越真切越鲜明,就越表现了当时我的傲然和不在意,也就越增加了后面醒悟后的沉重感,越能体现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正视自己错误和不足的崇高精神。

话题②:二十多年后,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点拨总结。

明确:第五节中的“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即明白了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我撕毁风筝又是对儿童“精神的虐杀”。——严肃反省反思自己,明白了自己思想上的不足,揭示了自己行为的本质。

制风筝与撕风筝,代表着两个方面。制风筝是童心、是天性、是人生、是童趣;撕风筝则与之相反,是伤害、是摧残、是毁灭、是冷酷。概言之,撕风筝这种事情和现象并非偶然、并非随意,它是我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结果。追根溯源,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对人,尤其是对儿童无情压制和迫害的结果。正是深刻地认识到了事实的本质,所以,作者感情上不仅极其自责、悔恨,心情沉重,而且是极其沉痛和悲哀。与前面的傲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情上的跌宕,有力地增加了悲哀的分量。

这里充分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就改,勇于自责反省的精神品质。

话题③:首尾写对北京现实的感受,有什么用意? 先读首尾段找出描写作者感受的语句。

明确:开头写“北京的冬季”,“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结尾写“我的心沉重着”,“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四面正给我非常地寒威和冷气”。

让学生讨论这样写的用意。(这是难点,让学生说几句,教师可以主讲)教师归纳总结:由上节课背景介绍,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那时北京还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时代社会一概未能有所变化,封建的伦理道德、封建的礼教依然束缚和毒害着人们,作者深深知道自己的悲哀来自何方,这就是:个人的悲哀缘于时代的悲哀。所以,他才有了这样巨大的悲哀,才有了深深的厌恶现实之情,他才对故乡的久经逝去了的春天,对故乡春天里的风筝无比地向往和憧憬。其实,这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以景衬情,这也正是首尾写景写感受的用意所在。所以说,本文的意蕴和主旨是非常丰富的。

总结归纳文章丰富的意蕴和主旨。本文通过对“我”撕毁弟弟风筝和“我”欲要补过而不能的经过叙述,批判了一些人深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童心的粗暴行为,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对春天的热烈向往和憧憬。(二)活动延伸 1抄写字词。

2课文第5段里谈到“游戏是儿童正常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结合课文和自己乃至现实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并准备在下一课上口头交流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要求:观点集中明确,理由和事实充分,语言表达要有条理,要连贯,还要注意表情和语气,使发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3课外背诵一两首鲁迅的诗歌。

板书设计

现象:撕风筝

本质:封建礼教的迫害(个人的悲哀缘于时代的悲哀)。

情感:沉重、悲哀、厌恶

向往、憧憬、追求(首尾以景衬情)

《风筝》教学设计

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 陈新颖

一、设计说明

鲁迅的《风筝》意蕴丰富,含义深刻,对刚入初一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这篇文章被编排在本单元的最末,便于学生在了解记叙文的一般知识和分析方法之后,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写作思路,通过理解文中的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深刻含义和现实意义。教学本文,可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采用情境激趣法,同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就生发出的问题展开自由研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儿童热爱玩具、喜欢游戏的天性,认识成人对这种天性的妨害和摧残。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激趣

1.导入之一:由“风筝”引入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同时提供一系列风筝图片,说说诗中表达的感情以及自己放风筝的经历和感受。

2.导入之二:播放介绍鲁迅生平的视频,特别是有关百草园的资料,了解作者眼中的“乐土”,初步感知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二)整体感知,把握感情

1.学生略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描写细致、含义深刻或者难以理解的语句。

2.在大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文字,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在北京的天空中看到风筝,在‘我’是一种__(惊异和悲哀);发现弟弟竟瞒着‘我’偷做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我’非常__(愤怒),折断了风筝;中年之后,‘我’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感到__(不幸或懊悔);‘我’希望得到小兄弟的宽恕,他却全然忘却,‘我’的心越发地__(沉重),并感到了一种__(无可把握的悲哀)。”

(三)精读段落,合作探究

1.分层次朗读3—11段(男女生分开读或小组分读),快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我”想补过而不得。

2.合作探究,围绕下列问题,小组展开讨论:

①“我”和小兄弟对待风筝的态度有哪些不同?

②找出文中细致描写小兄弟的语句,从中可以看出小兄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找出描写“我”的动作的词语,揣摩用词的准确性,并对“我”的形象进行评价。

④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对“我”而言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⑤谈谈自己对儿童做游戏的看法。

⑥“我”想补过,但小兄弟“全然忘却”了我的过错,你怎样看待小兄弟的这种态度?

⑦为什么小兄弟忘却了,“我”的心反而沉重起来了?

(四)各抒己见,深挖主题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一定有很多感悟,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探讨一下文章的主题呢? 提示:可以从“我”作为长兄的角度、小兄弟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来探讨。

四、拓展延伸

1.适当引入《三字经》《千字文》中对于“长幼尊卑”道理的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小兄弟为什么会震慑于“我”的威力。

2.引入鲁迅的散文诗《我的兄弟》进行比较阅读。把握作者由《我的兄弟》的主题“不尊重儿童的正当的爱好,会陷入即便请求原谅也不能释去感情重负的境地”,到《风筝》的主题“召唤人们驱除这种‘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的变化。

下载七上21风筝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上21风筝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1风筝教案设计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21《风筝》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②自主、合作、探究的......

    七上《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

    21、《孔子》教学设计(五上)

    21、《孔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二、教......

    21《称象》教学设计之七-教学教案

    《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

    三年级上10《风筝》教学设计

    10 风筝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

    《风筝》教学设计教学(模版)

    昆仑中学 联系电话 孙爱玉 ***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②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

    《风筝》教学设计.doc

    10、风筝 一、导入: 1、猜谜语引入课题。板书课题:风筝 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2、谈话导入课文:哪些同学放过风筝?放风筝有趣吗?放风筝有哪些感受?……,有这么一群孩子啊,他们童年最......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天上一只鸟,用线拴的牢,喜爱微风吹,害怕用雨浇。)你们放过风筝吗?什么心情?板书课题:风筝,指导“筝”的读音和写法。为什么风筝称为纸鸢?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