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认识方程》说课稿(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23:0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下《认识方程》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下《认识方程》说课稿》。

第一篇:五下《认识方程》说课稿

《 认识方程》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方程》第三节的内容《认识方程》.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

《认识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基础上展开的,为后面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学情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2.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知识的.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四、重、难点分析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2.教法

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过程

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首先提供了天平平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100”的等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平图和教材81页的两幅情境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这六副图的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四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 “像x+15=20,1.2y=6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知识运用

(1)“课堂活动”中第一题议一议,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二题: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2)含义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4.引导小结

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5.布置作业

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六、说板书设计。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课的板书设计

认识方程

电扇质量+电视机质量=大米质量

x+15=20

单价×数量=总价

1.2y=6 像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由于时间短促,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认识方程说课稿

认识方程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内容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方程》的第一课时。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分析及构思

本节知识,是在 “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方程是表示等量关系的一种模式,学习方程最重要的方面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发现了方程能刻画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三、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四、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 “ 方程的意义 ” 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部分。

1、借助生活经验,感悟等量关系

师谈话引入:这是我们在科学课里用到的天平,它和大家玩过的跷跷板非常相似。当跷跷板平衡时,说明跷跷板两边人的体重有的关系。接着展示教材例1天平图,老师提问:看看这幅图,说一说这两种东西的质量关系。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联系了生活实际,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自由放东西的过程中较自主的体会到等式的特征(左右两边相等)。

2.探究学习,发现方程 出示例2情境图

师问:第一张图天平往左边下垂说明什么?(左边物体的质量大)天平左边托盘里物体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右边的质量呢?怎样用数学算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不相等关系?另外三个算式请同学们自己填写。

写四个式子时,对学生的要求由扶到放。圆圈里的关系符号都要学生填写,学生在选择“=”“>”或“<”时,能深刻体会符号两边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符号两边的式子与数则逐渐放手让学生填写,这是因为他们以前没有写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与不等式。

教学至此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老师在这时及时指出方程的定义: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学生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而且也是“等式”。

3.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方程,掌握方程和等式之间的 关系

4.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觉得方程在数学里、在生活里有什么用?

5、作业:课本练习题

第三篇:认识方程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密溪乡中心小学校:倪克慧

一、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下81-82页。

二、教学目标

1. 借助情景图,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为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情境图找到等量关系,并能在教师引导下列出方程;经历感悟、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概念抽象概括、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适时渗透建模思想、集合思想、分类思想。

三、教学重点

经历从现实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本质。

四、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1、你会用字母表示数吗?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a只,比2004年多300只。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鳍豚2004年的只数与1980年只数的关系吗?

(二)判断式子是不是等式。

二、互动探究建模。(什么是方程。)

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语言描述:李叔叔今年梨子大丰收,这不,他卖完梨子买回来一大担东西呢!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找出等量关系吗?生小组说说,再回报。板书等量关系式。对不知道的量称作未知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习惯上用x、y、z等字母来代表未知数,生说等式。课件订正。

2、探究例二:找出数量名称,说说数量关系,生列等式。课件出示。

3、把复习和例

1、例二的等式放到课件上,让学生观察这些等式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交流。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板书课题。说明列方程时未知数和已知数一样参与列式。

4、找方程与等式的联系,揭示其包含性。进一步板书。

三、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1、通过牛刀小试,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2、通过火眼金睛进一步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要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

3、通过过关斩将及时练习。进一步练习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列方程四步走。有两个题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分析。

四、及时再巩固,设计了学以致用。

五、拓展延伸,用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列不同方程。

六、介绍有关的数学文化。

七、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2017年5月11

第四篇:认识方程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一)借助天平,认识方程

1、算式实例,引发学生思考。师在黑板上出示算式:30+40= 生:30+40=70 师:还有不同的答案吗?

生:30+40=40+30;30+40=20+50.。。。师:比较这几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第一个算式表示的是结果,后面的算式表示左边和右边相等的关系。)师:“=”不只是表示计算结果,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表示左右相等的关系。

2、借助天平,感悟表示相等与不等的关系 师:(借助课件出示天平图)你知道什么? 生:一个杯子的质量是100克。

师:继续观察天平的变化(图),你发现了什么?能用算式表示你的发现吗? 生:100+x>100;100+x>200;100+x<300;100+x=250 师:你能仿照上面的式子再写几个吗?

师:你能用天平想一想你写出的式子是个什么情况吗?不用天平,你能用别的情境来描述吗?

3、进行分类,初步概括发工程的意义。师: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你能给他们分类吗?(有字母的,没字母的,相等的,不相等的)师:你知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什么? 让学生圈一圈黑板上的不等式、等式、和方程。4练一练

判断:方程都是等式

等式都是方程 50+d=100是方程

(二)借助生活情境,列出简单方程

1、情境不同,列出方程 四个乒乓球拍共400元 线段图:一段为x,4段为400 文字题:一辆汽车,以每小时x 千米的速度行了4小时,共行400千米。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活中还有那些情景也可以用方程4x=400表示

2、根据题目间的关系列出方程。

(1)五年级原有学生120人,后来又转来一些人,现在共有学生125人,转来多少人?(2)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个,共有几个小朋友?(3)我心里想一个数,这个数乘4,然后加上6,最后等于90.3、判断对错。

4、湖边有一群天鹅,飞走了8只,还剩20只,原来这里有多少只天鹅?有个一年级同学列式为28-8=20,对吗?

方程与算式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小结

师出示初中的一些方程,在小结。

第五篇:简易方程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学情解析,目标定位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习了四年用算术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今后学习运用方程解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方程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堂全新数学概念课,是算术思维的一种提升,是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从未知数只是所求结果到未知数参与运算,思维空间增大,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以及新课标中概念教学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算式是不是方程,区分等式与方程,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从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的思维过程有着明显不同。用算术方法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是充分运用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出未知数量,它把已知和未知完全隔裂开来,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而列方程的数量关系,是把已知和未知融合起来,共同参与运算。从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思维转向列方程表示等量关系,学生的思维会有一定的困难。

基于以上的思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方程意义的理解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是经历由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

(四)学情分析:

课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主要有三项:

一、求未知数 这道题主要是为解方程做准备。在这道题中,学生的书写格式错误较多,占40.2%;会方法但计算错误的同学占10.9%;格式计算都正确的同学占48.9%。所以,在后面讲解方程的教学中,我们要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讲清算理和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二、给式子分类,并写出每类的特点。

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想看看学生能否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清楚分类的标准,为课上的分类做准备。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因为学生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分类的标准不同。有些学生关注的是式子当中的字母,所以根据有无字母把式子分为两类,一类式子当中有字母,一类没有字母,这样的学生占25%;有些学生关注的是式子中的等于号,所以根据式子左右是否相等把式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等式,一类是不等式,这样的学生占26.1%;有一些学生关注的是式子中的运算符号,所以分的类别较多,还有一些学生不知道根据什么来分,这样的学生占48.9%。尽管一直以来学生总是在写等式,但对等式的概念学生并不清楚。所以,课上我们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本质特征,真正理解等式的概念。

三、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跷跷板类似的物品吗?

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学生是否知道天平,为课上应用天平列式做准备。课下我们又找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让他们说一说天平与跷跷板有什么相同之处。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基本上知道天平,只有个别学生不知道。

(五)教 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 “ 以学生发展为本 ” 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们主要采用 “ 直观教学法 ”、“ 演示操作法 ”、“ 观察法 ” 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用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理解和归结出结论。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六)、学 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 “ 方程的意义 ” 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亲自参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安排了五个环节:

1、创设情景,抽象出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

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我在教学中借助学生熟悉的跷跷板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活动一:感知平衡,体会等式含义,理解等式性质。

课件出示一架跷跷板,请学生仔细观察后说一说玩跷跷板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再请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跷跷板现在所处的状态。然后告诉学生像这样用等于号连接的式子就叫等式,紧接着就提问学生:什么样的式子叫等式?对“等式”的概念进行了强化。这个提问及时准确。接着,利用跷跷板理解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同加同减,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然后启发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等式两边同乘同除,等式会怎么样?通过学生举例,总结出等式的性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既让学生从跷跷板“平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又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活动二:观察发现,抽象出不同的式子

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通过天平的动态变化得出若干个不同的式子。然后提问学生:以上的式子都是等式吗?它含有未知数吗?让学生思考,交流后说出:有的是等式,有的是不等式。这样由 “ 扶 ” 到 “ 放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动口说一说,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的机会,让他们亲自感知了多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来源,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不生硬的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充分经历方程模型的生成过程。同时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给式子分类做好准备。2.引导分类,抽象出方程的意义

运用刚才得出的式子进行分类,并让学生说说分类标准,然后从学生按照等式不等式的标准分类的教学资源中直接导出本节课的课题:方程,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找到方程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得出方程的意义。在分类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肯定他们分类的方法。这样的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大胆设想、敢于发现、抽象概括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体会到自己获取知识、发现知识的成功乐趣。3.讨论比较,辨析、概念 —— 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创造的乐趣。通过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创作 “ 方程 ” 与 “ 等式 ” 的关系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等式 ” 与 “ 方程 ” 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是一道富有思维容量的习题,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保持与发展,同时渗透集合思想 4.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 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介绍方程”、“写方程”和“判断方程”三个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设计了“如果你是方程,你怎样介绍自己”之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个方程,这样一个介绍,一个练写,不仅使学生爱做,而且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然后让学生看式子进行判断,辨析;出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这句话让学生分析这句话对吗?说出理由。通过这些活动加深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方程的判断,能引起学生强烈的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巩固方程与等式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异同,使教学达到高潮,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巩固新知的过程中。

5.小结新知,明确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

下载五下《认识方程》说课稿(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下《认识方程》说课稿(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方程说课稿

    《方程》说课稿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方程》,本课是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为了使学生体会方程是拥有平衡的......

    简易方程说课稿

    简易方程说课稿 简易方程说课稿1 【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在小学阶段,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

    简易方程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

    认识等式和方程[精选]

    《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设计 一、课前部分 (一)教材分析 此课是学生已学过整数四则运算法则和定律,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即将学习的“解方程”的基础......

    2015苏教版五下《简易方程》教案10课时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

    四年级数学《方程》说课稿[大全]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方程》。在本节课中,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教学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1 教学内容: 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2、会按要求用方......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节课是新课程人教A版选修2-1第2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圆和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