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来的大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 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2.数一数:(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方便?(十个十个的数)
(二)揭示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天,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经历数数,感悟方法
(一)在演示中感知: 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1)数一数:学生跟着一个一个地数。(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2.课件演示:100个小正方体。(1)数一数:学生跟着十个十个地数。(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3.想一想:找到了一百个小正方体,接下来你想怎么数呢?(1)数一数:学生独立一百一百地数。(2)说一说:数到九百后是几个百?(10个百)10个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百是一千。(3)整体感知1000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
(二)在操作中感受: 1.分组合作数小棒。(4人一组,每人准备53根小棒,10根一捆)(1)一根一根地数:从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一百二十二;从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二百零三。(2)十个十根地数:从一百起,十个十根地数到二百一十。(3)师生合作数小棒。一百一百地数:从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从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百二十。2.同桌合作拨珠子。按下列要求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1)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2)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3)从九百八十二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3.合作归纳说方法。在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遇到拐弯数时怎么办。
(三)在比较中感悟: 估一估,比一比,感悟生活中的1000。1.1000张纸。教师先出示100张纸,让学生猜一猜,再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最后教师出示1000张纸让学生实际体验。2.1000个人。一个班的学生大约50人,多少个这样的班级才有1000人呢?
三、深化练习,提升数感
(一)填一填。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3.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和()。
(二)数一数。1.练习十六的第1题。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抽象地数数。2.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三)想一想。找规律填数: 1.336、337、338、339、()、()2.580、590、()、()、620 3.()、900、800、700、600、()【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巩固新知,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深化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归纳延伸
(一)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二)归纳延伸:通过个、十、百、千的认识,你还想到什么?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6至77页例
2、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数圆点、小棒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2.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的意义,初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迁移激趣
(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1.数一数。(1)在三百八十七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2)下面共有()个小正方体。2.说一说。(1)8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68由()个()和()个()组成。3.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
(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一)圈圆点,经历数数的过程。1.同桌合作:拿出圆点图,圈一圈,一共有多少个圆点,看看刚才估得准不准。2.汇报交流: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数法的异同,突出用“百”数较大数的优点。3.课件演示:先圈出一个100,再圈出一个100,还剩下3个十和5个一。4.学生回答:2个一百是多少?(二百)它与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二百三十五
(二)摆小棒,探究数的组成。1.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怎样能清楚地表示出二百三十五。2.汇报交流:100根小棒摆一大捆,摆2捆;10根小棒摆一小捆,摆3捆,剩下摆5根小棒。根据摆的小棒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3.课件出示:(1)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和()个十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六十。(2)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和()个一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零五。
(三)拨珠子,探究数的读、写法。1.自主选择:学生自由选择黑板上的3个数:二百三十五、四百六十、四百零五,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认识计数器上的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等。(2)认识计数器上珠子表示的意义:百位上表示几个几,十位上表示几个几,个位上表示几个几。(3)拨一拨,说一说。拨好数后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2.写数:学生根据拨出的数写一写,重点突出当计数器上的十位或个位没有珠子时用0占位。(1)比一比。46和460,45和405有何不同。(2)说一说。让学生直接说说上面每个数的组成。3.读数。(1)独自读:235、460和405。(2)合作议:你是怎么读的?什么位置的零要读?4.举例:学生例举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互相读一读。5.小结:读数和写数时都从最高位起;读数时,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写0占位。
(四)看数轴,丰富对1000的认识。1.数彩点。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数出例3的彩点共有多少个。(1)圈一圈,数一数。学生观察,一行10个,圈出10行是100个;之后每100个圈一圈,再数一数共有10个100,也就是1000个彩点。(2)比一比,填一填。对照数轴,看数轴0到100之间平均分了多少份,(10份)每一份正好代表多少个彩点,(10个)根据对应的彩点依次填出数轴上的数。2.说发现。观察填好的数轴,你有什么发现?(1)说说1000的组成。例如:1000里面有(10)个(100)或(100)个(10),(900)和(100)合起来是1000。(2)指出950和590的在数轴上位置,并说说它们的组成。例如950里面有(95)个十,(59)个(十)是590等。3.玩游戏。(1)找位置。教师报数,学生找出它在数轴上位置。例如:380,8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38个十组成的数等。(2)说组成。指名学生找数轴上的一个点,其他学生写出这个数,并读一读,然后说说它的组成。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一)基本练习1.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题。借助小正方体,在学生理解了10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完成。2.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2题。在计数器上拨数之后写数,并说说是怎么拨的,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边操作边叙述,巩固方法。
(二)综合应用1.9个百和3个十组成的数写作(),读作(),它里面共有()个十。2.蜜蜂每秒约振动380次翅膀,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读出这两个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8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表示数。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谜语揭题
(一)复习旧知:(课件出示)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并说说它们的组成。1.()2.()3.()
(二)谜语揭题。1.猜谜语: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接下来我们来猜个谜语吧。课件演示: 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2.揭课题: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并板书:认识算盘。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一)认识算盘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1)教师介绍名称。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最后介绍算盘的框、梁、档和珠子。(2)同桌互说名称,一人指另一人说。(3)明确上珠和下珠的意义。梁下面的珠子叫下珠,一个下珠表示1;梁上面的珠子叫上珠,一个上珠表示5。2.认识算盘上0~9的表示方法。(1)1~4的表示。教师演示拨一个下珠表示1,拨2个下珠表示2„„(2)5~9的表示。教师演示5怎么表示,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1个上珠表示。同桌互说6~9怎么表示法,再汇报演示。(3)0的表示。空档表示0。
(二)运用算盘1.介绍拨珠指法。(教师演示)2.了解如何定位。教师先在任意档上拨9,然后让学生想想怎么拨10。通过观察,无论用哪种方式,都必须确定个位,并做好记号。在比较中,优化方法:通常用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3.用算盘记数。(1)拨出563。先独自拨,再指名上黑板演示,最后集体评价。学生拨好后在算盘上从右往左确认个位上是几,表示几,十位上是几,表示几十,百位是几,表示几百。看看上下珠子是否拨正确。(2)拨出1000。着重让学生体会个位、十位和百位都没有时是空档,千位是1个下珠。4.用算盘数数。(1)先拨出99,然后边数边拨到110。让学生感受“拐弯数”在算盘上的表示。(教师演示)(2)先拨出497,然后边数边拨到502。(同桌合作:一生拨珠,另一生检查,然后互换)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一)基础练习1.教材第78页“做一做”。学生通过在算盘上拨数,进一步认识算盘,应用算盘。2.互动练习。同桌合作,一个学生说数,另一个学生拨数,然后一起写数。
(二)综合应用1.完成教材第81页第11题。学生找到相同的数后,读一读这些数,再说一说这些数的组成。2.讨论计数器拨数和算盘拨数的异同点。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回顾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认为算盘拨数要注意什么?
(二)欣赏拓展。1.介绍算盘的历史。课件呈现第78页“你知道吗”,教师加以介绍。2.课件展示各种算盘,学生欣赏。《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82~84页例
5、例6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利用小正方体、计数器、彩星等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
2.在操作活动中,理解数位的意义和作用,感受万以内数的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3.借助生活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以旧引新
(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1.填一填。(1)()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2)408是由()个百、()个一组成的;480是由()个()和()个()组成。2.数一数。(1)从八百八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2)数小正方体个数。下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揭示课题。除了一千,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大的数,例如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课件演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10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一)在演示中感知1.利用正方体数数。(1)课件出示:复习题中正方体,让学生跟着数:一千、二千、三千„„(2)认识一万。在学生数到九千时,教师提问:再增加一千是多少?(10个一千)继而认识10个一千是一万。2.利用计数器数数。(1)教师拨学生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再边拨学生边数,直到九千时问学生该怎么办。(把千位9个珠子归零,然后在万位上拨1个珠子。)(2)小结并板书: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与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
(二)在制作中体验1.制作数位顺序表。(1)引导观察:在计数器上你发现了哪些认识的数位?。(2)独立制作: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引导)。(3)展示交流:引导学生说说每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2.运用数位顺序表。(1)写数。在数位顺序表下面写数,例如:894、309、480、1000等(2)读数。利用数位顺序表读数,将上面写出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读一读。
(三)在操作中领悟1.拨计数器,经历数数过程。(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1)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拨到一千零二十。(2)从四千九百八十起,一十一十地拨到五千零三十。(3)从八千七百起,一百一百地拨到九千二百。2.圈彩星图,理解数的组成。(1)估一估。(课件出示彩星图)让学生说说这里大约有多少颗彩星。(2)圈一圈。拿出准备好的彩星图,数一数,圈一圈。10个100是1000,彩星比1000多得多时,先可以怎么圈,再怎么圈,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3)说一说。说说圈的过程,再说说合起来共有多少颗彩星。(二千四百五十八颗)(4)填一填。(课件演示用小正方体表示二千四百五十八)这个数是由()个千、()个百、()十和()个一组成的。(5)选一选。请学生选择计数器或算盘拨出这个数。
三、实践应用,内化新知
(一)基础练习1.教材第84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明信片,若有学生说出32个一百、5个十和4个一时,教师也可追问32个百是多少,(3200)也可以怎么说。(3个千、2个百)2.教材第8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做好后说说在计数器上是怎么拨的及每个数的组成。
(二)游戏活动游戏规则:从一千七百六十五开始,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整十数时,开始一十一十地数,数到整百数时,一百一百地数,数到整千数时,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一)总结: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二)延伸:我们认识了个、十、百、千和万,以后还会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5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85、86页例
7、例8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借助计数器,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2.从一般到特殊,引导学生探究并归纳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 通过读、写生活中的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一、活动导入,激趣揭题
(一)活动:1.同桌互动:准备好0、0、1、4、5、8六张卡片。(1)读数:一名学生在六张卡片中任意选3张卡片张排成一个三位数,同桌读出这个数。(2)写数:一名学生选3张卡片排出一个三位数读给同桌听,同桌写出这个三位数,然后对照。
2.师生互动: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并说说是怎么拨的及每个数的组成。(1)教师说数:三千七百四十五、二千零八十、六千零九(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
(二)揭题:同学们刚刚拨的数知道怎么读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万以内数的读法。(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建构方法
(一)探究万以内数的读法1.独立探究没有0的数的读法(1)对照计数器读数:3745(2)交流读法:3在千位,就读三千,7在百位,就读七百,4在十位,就读四十,5在个位,就读五,合起来就是三千七百四十五。(3)举例试读: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835读一读,然后教师直接写出3699让学生读一读。(4)小结方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2.合作探究有0的数的读法(1)分组合作读数: 2080、6009(2)讨论读法:课件呈现错误读法:二千八十,六千九,六千零零九①讨论数中间的0怎么读。针对错误读法讨论,让学生明确:中间的0如果不读可能造成歧义,例如六千九,就不知道九在什么数位上了;中间连续的两个0只需要读一个零。②讨论数末尾的0怎么读。用500、1000、1500等数讨论得出:数末尾的0都不读。(3)汇报交流: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3.尝试运用。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题。
(二)探究万以内数的写法1.在拨数中探究没有0的数的写法。(1)在计数器上拨数:一千三百四十二,并让学生说说这个数的组成。(2)对照计数器写数:千位是1个珠子,就在千位上写1;百位上有3个珠子,就在百位上写3,十位上有4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有2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2.(3)拨数试写:同桌之间互相拨数,先读一读,再写一写。(4)小结方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2.在比较中探究有0的数的写法。(1)课件出示:三千零六十九、七千零一、二千七百、一万。(2)尝试写数:让学生用刚才探究的方法写数,明确写数的本质是写计数单位的个数,一个单位也没有用0占位。(3)比较错误:教师选出几种典型的错误写法让学生比较,讨论错误的原因。例如七千零一写成:701,让学生观察,此时的7在什么数位上,7实际应在什么数位上。(4)交流写法:请写正确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写法。(5)小结方法: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3.尝试运用: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1题。
三、实践应用,内化方法
(一)基础练习1.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读出生活情境中的数,巩固读数的方法。2.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写出生活情境中的数,巩固写数的方法。3.教材第86页“做一做”第2题。在数轴上表示数,理解10000里面有多少的100,初步感知数的大小。4.由5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写作(),读作()。
(二)同桌互动准备好0、0、1、4、5、8六张卡片。(1)读数:一名学生在六张卡片中任意选4张卡片张排成一个四位数,同桌读出这个数。(2)写数:一名学生选4张卡片排出一个四位数读给同桌听,同桌写出这个四位数,然后对照。
四、全课总结,比较方法
(一)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比较:和1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比较,你认为读、写万以内数的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内容:例9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经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类比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增强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激趣导入
(一)情境激趣。课件出示彩电图:老师想买一台彩电,逛了两家商店,发现我看中的同一型号的TCL彩电在A商店售价为1980元,在B商店售价为2015元。1.请你帮老师比一比,在哪家店里买比较便宜?(A商店)2.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1980<2015)要比较哪家商店的彩电便宜,就是比较1980和2015的大小。
(二)揭示课题。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1.课件出示第90页中的情境图(图如下):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自主选择两种电视机比一比价格。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二)分析交流,归纳方法1.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比较940和1899的大小。
(1)找一找: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之处?(三位数、四位数)(2)比一比:这两个数谁大谁小?
(3)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说出你的想法。可能有以下情况:①数的顺序:因为940在1899的前面,所以940<1899。②位数的多少:因为1899是一个四位数,940是一个三位数,四位数都比三位数大,所以940<1899。③数的组成:因为940由9个百和4个十组成的,1899是由1个千、8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所以940<1899。④找中间数:因为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1899。„„
(4)议一议:同学们找出了那么多比较的方法,组内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比较起来最简捷?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位数不同的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大。
(5)练一练:还有哪些同学也找到这种情况的?学生汇报,然后全班练习。940○1350 940○2365
2.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比较1350和2365的大小。①质疑:这两个数和前面比较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像这样的两个数该怎样比较呢?②讨论:比较方法。③汇报:你是怎样想的?(1350最高位上的1表示1个千,2365最高位上的2表示2个千,1个千比2个千小。)④小结:位数相同,最高位不同的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并形成板书。(2)位数相同,最高位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比较1899和1350的大小。①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比较方法。②学生汇报比较方法。③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时,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3.师生小结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把图中四种电视机价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形成方法。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1.快速比较。请大家把比较的符号写在本子上。1020○999 398○402 5940○5230 9812○9182 7878○8787 5667○5680 1111○1119 587○5870 课件逐个出示,学生记录,然后指定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2.教材第92页第1题。先让学生和同桌说说,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两个3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数的大小是不同的。3.教材第9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比较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今天我们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在大小比较时要注意什么呢?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7课时)例10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结合数线图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在实际情境的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到近似数的方便、好记的优点,突出近似数的现实意义,体会到近似数的价值。
3.通过游戏、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猜测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感知近似数
(一)游戏一:数数。1.2997、2998、2999、()、()、()。2.636、637、638、()、()、()。3.()、9298、9299、()、()。
(二)游戏二:猜数。出示一些小棒。1.猜一猜: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直至猜出近似的根数。(大约40根)2.数一数:指一名学生数出小棒的根数,板书准确的根数。(38根)
(三)导入新课。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中体验近似数
(一)理解近似数的含义。课件出示第91页中的情境图:1.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质疑讨论:(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1)这两人关于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9985是准确数,10000是近似数。)(2)9985真的接近10000吗? 3.学生汇报,明确意义。(1)借助数线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求近似数的方法,课件出示数轴图:(2)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近似数比较接近准确数。)4.辨析准确数和近似数。(1)某小学的学生大约1600人。(2)某小学二年级有学生417人。(3)某公园里大约摆放1000盆花。(4)某小学图书室综合类图书有2912本。
(二)体验近似数的特点。课件出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大约是260人,4月份大约用水500吨,4月份用电约2000
千瓦时。1.观察思考:上面的近似数有什么特点?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2.归纳总结:近似数一般都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
(三)体会近似数的优点。1.比较:上面的近似数和准确数,哪一个更容易记住?2.小结:由于近似数一般都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它比较好记,所以近似数在生活中运用广泛,有时不需要用准确数,我们只需要用近似数就可以了。
(四)找生活中的近似数。
1.说出下面信息中准确数的近似数。(1)某小学二年级有学生417人。(看成整百数,约是400;看成整十数,约是420。)(2)某小学图书室综合类图书有2912本。(看成整千数,约是3000;看成整百数,约是2900;看成整十数,约是2910。)2.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准确数和近似数。
三、反馈中深化近似数 1.写近似数。(1)教材第9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3198”求近似数的不同方法。(2)教材第93页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求每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3)教材第93页的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1506”的近似数应该为1500。2.猜数游戏。(根据近似数猜价格)游戏规则:老师说出一个近似数,然后就开始猜,老师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同学们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1)一部手机的价格是752元。(告知学生:一部手机的价格大约750元。)(2)一台电脑的价格是2998元。(告知学生:一台电脑的价格大约3000元。)
四、总结中内化近似数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数──近似数,你有什么收获?在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第二篇:《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1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
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顾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
(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认识一万
①数一数
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课件(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
出示例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00、3000……10000。
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
(1)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
(2)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一)互相说一说
()张1角是1元,()张1元是10元,()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元是()元,10个一千元是()元。
(二)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3题,学生独立思考,试做。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集体反馈,评价课堂活动。
四、课堂总结
教师: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汇报情况。
第三篇: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一、学习任务 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三、出示习题
1、猜一猜我们学校有多少学生?
2、在读写两位数时应注意什么?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按数位顺序,百位上是几读几百,十位上是几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四、自学课本
看课本第73、74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一个一个数,10个一千是()。2、2356在计数器上怎么拨;这个数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3、你们已经认识几个数位了。会制作数位顺序表吗?
4、你能从右边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五、第二次尝试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各数的组成。
2、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用计数器数数,指生上台。
3、(1)7206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5341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六、讲解、延伸
1、讲解
总结万以内数的读法。①读数时从高位读起
②按数位顺序,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十位上是几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③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④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延伸
(1)示门牌号、车牌号、邮政编码,增强学生数感,加强应用意识。
(2)中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这个书会读吗?
第四篇: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罗爱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3.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
4.结合实际进行估数,发展数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建立计数单位“万”的概念,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教学难点:
接近整千、整万“拐弯处”的数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同学们,长白山是我们东北最有名的风景区,你们去过吗?(去过的举手)那今天,刘老师就来带你们欣赏一下风光秀丽的长白山。(播放图片,长白山天池最深处三百七十三米,是中国最深的火山湖。白头峰海拔二千七百四十九米,是东北第一高峰。在海拔一千三百九十七米的长白山西坡,有著名的空中花园。)
2、美吗?不能光欣赏,这里面还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发现。你们能读出这些信息吗?在这些信息中,哪个是我们学过的千以内的数?谁能介绍373这个数。
3、前几天刚刚学千以内的数,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信息中的这两个数都比一千大了,咱们今天就来认识像这样比一千还大的数(板书课题,齐读)。
4、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二、自主探究,质疑问难
老师希望你们就从这两个数开始,运用以前学的知识自己来认识他们,好吗?当然少不了计数器的帮忙,请看自学提示: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自己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2、写出这两个数,并把它们读出来。
3、一个一个地数,数出一千三百九十七后面的5个数。
(二)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先自学填写学习卡后小组内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读数、写数和数的组成:学生展示(小组学生轮流汇报,教师板书)
2、我们在读数和写数的时候都是从哪一位开始的。(高位,是的,我们在读数和写数的时候都是从高位开始)
3、数数。
(1)这个1397,一个一个数,你能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吗?(齐数,我们一起数一数)(2)老师发现,同学们在数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个1399后面是几?(1400)怎么变成1400的?谁能用计数器演示一下?这里有几次满十进一?(生:两次满十进一)
(3)4599的后面是多少?(4600)5699后面是多少?(5700)
(4)两次满十进一你们都会了,那我们再来挑战一个有难度的:一个一个数,从七千九百九十七数到八千零二(同桌轮着数,用计数器演示,这里有3次满十进一)(5)难度再次增加:一个一个数,数出九千九百九十六后面的四个数。(自由数,指名用计数器演示,这里有4次满十进一)教师再领拨一遍。
4、认识一万:
(1)万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彩笔板书万)万位从右边起是第几个数位呢?10000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你能写出这个数吗?(写数)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0?
(2)现在,同学们想一想千和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指名说:10个一千是一万)你是怎么想的?(因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万,所以10个一千是一万)
(3)那是这样吗?用小方块演示一遍(学生数小方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十,一百,一千,两千,„„一万)
(4)学生再用计数器再演示一遍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问: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
(5)感知一万:那一万到底多大呢?
【一万张纸估计一下大约是多高,用米尺和打印纸演示】
1、拿出4包(2000张)封在一起的打印纸,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张纸?
2、出示2包(1000张)封在一起的打印纸,告诉学生这是1000张,再估一下,刚才那包是多少张。说说你是怎么估的。(大约是两个那么多)
3、总结:我们在估数的时候要有一个标准量。
4、那这1000张纸到底有多高,老师量一量(10厘米),那5000张呢?(50厘米)10000张呢?(100厘米,就是1米)
5、米尺演示,指名看看一米到学生的什么位置。感受一万张纸很高。
【在我们学校去年的运动会上,很多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跑道一圈是200米,你知道10000米要围着操场的跑道跑多少圈吗?(每圈200米,50圈)】
【你们知道如果每秒数一个数,连续不停地数,数到一万,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吗?(3小时,就是同学们从早自习起到第四节上课那么长的时间。)】
5、制作数位顺序表
(1)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了几个数位?你能按顺序把他们从右往左排列起来吗?(学生完成表格)
(2)学生依次汇报。问:你们还知道哪些数位?(还有很多其他的数位,所以用省略号表示,今后会进一步学习)你们知道这个表格叫什么吗?(说明这个表叫数位顺序表)。齐读。
(3)数位顺序表能帮助我们今后认识更大的数,很重要,我们一定要记住它(3秒速记),老师考考你们。(右起第二位,第五位,千位的左边,右边,百位的右边,五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四位„„)你们能不能也像老师这样提问题?(4)数位顺序表的演变过程:你们想知道数位顺序表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的祖先在放羊的时候需要用石子来代替羊的只数,1只羊就用1个小石子(屏幕出现1只羊和1个石子的画面);10只羊呢?古人很聪明,不用10个小石子,用一个大一点儿的石子(出示羊图)代替10只羊;那么100只羊、1000只羊、10000只羊呢?就用更大的石子代替,石子成了古人的计数工具,后来他们给这些石子起个名字,依次是一、十、百、千、万,就是计数单位。
可如果有更大的数,石子就会越来越大,计数也不方便,为了计数方便,我们用位置的不同来区分,就有了位置计数。把大小相同的石子放在不同的位置上,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表示一个;第二位是十位,一个表示十个;第三位是百位,一个表示一百;第四位是千位,一个表示一千;第五位是万位,一个表示一万,(屏幕演示)这样就有了现在的计数器和数位。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吗?这就是数位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
四、组织练习,当堂检测
1、看图,用计数器拨出这个数并把这个数写出来。
说说你是怎么拨的。你怎么知道在千位拨9?这四个九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2、打靶游戏
你能看出他们打了多少环吗?读出这两个数。
3、其实用线段也可以表示数。出示一条线段6000,三分之一是多少(2000)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同学们也要收集10000以内的数,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
第五篇: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练习。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综合练习。
教具准备:
课件、7张洗衣机价格×3套、幸运52四张题目卡片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7张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
师:同学们,第一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我们已经学完了,你能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吗?(让学生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老师板书:
读法
写法
比较大小
求近似数
估计
口算
师:看来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点都记得很清楚了,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呢?王老师还要考考你。
二、系统复习
1、万以内数的写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制定一个数位顺序表。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问:你知道王老师为什么要你做数位顺序表吗?
对呀,熟记了数位顺序表,我们才能正确的读数写数啊。
师:王老师想买一台洗衣机,星期天我去九龙家电商场看了看,看中了几款洗衣机。
出示图片
师:你们想知道这几款洗衣机的价格吗?
师:根据老师报出洗衣机的价格,学生记录。
给学生发几张卡片把它记录在卡片上。
4288 5900
1999 1080 4009 10000
5899
师:谁来和大家对比一下?
订正,把卡片贴在黑板上。目的: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2、互学“万以内数的组成:
师:这些洗衣机我都非常喜欢,你们喜欢哪几款呢?能不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来介绍一下它们的价格呢?
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知识进行介绍。
3、万以内数的读法
师:能不能把刚才写的这七款洗衣机的价格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分分类呢?
生:各自将七张卡片进行分类。师巡视
请分法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分类。
(①按位数分
②按数中间是否有0来分
③其他特殊分法)后进行反馈。
师:现在看来,我们小朋友不仅写数写得好,而且读数也读得非常正确,那么你们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有什么好的诀窍,能读、写得又快又好呢?
生:回答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原来,你们掌握了它们的读、写的方法呀,怪不得能读、写得又对又好!
4、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师:现在请你们帮王老师来看看这七款洗衣机的价格谁贵、谁便宜好吗?能不能把这几款手机的价格按一定的顺序来排一排呢?
生:将七张卡片进行排列。
师:巡视,并请两名排列方法不同的学生上台排列。
展示方法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你有什么好方法能排列得这么顺利呢?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5、近似数:
师:我呀,在这些洗衣机中又选了几款特别喜欢的想回家再考虑考虑(媒体出示七款中的四款),所以就需要记住他们的价格,我们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比较容易记,如果这些洗衣机的价格用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记,你会怎么记呢?
1999
1080
4009
5899
生:说出洗衣价格的近似数。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王老师最后买的是哪款洗衣机吗?请你来猜一猜。王老师最后买的这款洗衣机它的价格比4009元少一些,但比1080元多得多!知道是哪一款了吗?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帮我解决了买洗衣机的问题,其实这里面我们用到了许多我们学过的知识,都有什么?你看,咱们的数学知识多重要啊,在生活中处处都少不了呢。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动动笔,练一练,好吗?
三、展示
1、填一填
⑴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万位在第()位
⑵ 一万里面有()个一千。
⑶ 一个数是四位数,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⑷ 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数是()。
⑸ 由6、0、8、3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按规律数数 5214、5215、、、3560、3570、、、4100、4200、、、5000、6000、、、3、用7、5、0、0四个数按要求写数。
(1)两个0只读一个0的。
(2)两个0都不读的。
4、幸运52
师:幸运52吗里面有一种猜数游戏,今天我们就来玩玩这猜数游戏!
①这是一个四位数,千位和十位上都是1,百位和个位上都是7,这个数是()。
②这也是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3,是十位上的3倍,其余各位上一个也没有,这个数是()。
③ 这是一个三位数,它比800小比700大,这个数是()。
④ 这是一个四位数,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都相同,且是千位上的数字的2倍,这个数是()。
⑤两个数相加的和是900,这两个数是()、()。
⑥两个数的差是600,这两个数是()、()。
⑤、⑥两题重点复习整百整千的加减法,订正时说想法和算法。
四、全课总结,拓展提高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对“万以内的数的认识”进行了整理复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