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2路程、时间、速度教案
12999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速度、时间和路程(一)教学内容:
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材第62、63页。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2、电脑出示两辆汽车进行拉力赛的情境,学生猜哪辆车会取胜呢? 接着出示条件:
第一辆2时行驶了120千米,第二辆3时行驶了210千米。
到底哪辆车跑得快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答?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教师出示例题图: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汇报:
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卡车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大客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大客车跑得快。
(3)教师板书:120÷2=60(千米)(卡车)210÷3=70(千米)(大客车)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
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大客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大客车的速度快。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学生试着表述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12999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12999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关注速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
3、完成“练一练”
第3题:在运算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发现规律,并让学生记住一些特例。可以适当扩充。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根据条件,可以提出并能解决什么问题,帮助学生搞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用“△”在图上做标记时,要学生讨论,说说你为什么画在这个位置上?
学生小结
四、总结谈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二)教学内容: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练习课 教材第64页内容。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并理解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12999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12999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能填得准。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速度()=速度 ○()速度 = 路程 ○ 时间
2、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基础。)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策略意识。)(1)学生认真审题。(2)学生独立填空。
(3)请学生分别说出答案,全班同学进行判断。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根据情境图列式计算。
(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1)学生认真审题。
(2)说说自己从题目中都获得了哪些信息?(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4)全班交流结果,订正答案。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学生认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要求和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结果,全班同学共同订正答案。
根据第1个算式写出第2、3个算式的得数,寻找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自己编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完成“练一练”第四题。
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5、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三、实践应用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四、拓展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12999数学网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枣强县枣强镇马均寨小学 崔新苗
教学内容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54页内容及练习八的5-9)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2、学会速度的写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学生阅读)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展示事先找的图片汇报)自行车每小时行16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 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0千米;拖拉机每小时行30千米;运动员每秒跑8米;飞机每分行20千米
2、“单位时间”的介绍。说明各种交通工具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
3、“路程”的含义。
以上例子中的250米、20千米、8米、16千米是什么数量呢?讲解路程与距离的区别。距离指两点间线段的长,而路程可以是两点间曲线的长,也可以是线段的长。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1)人骑自行车每小时约行16千米。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每小时约行16千米可以写成16千米/时。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小林每分钟走60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普通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6千米。特快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0千米。小林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60米。)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学生独立完成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等的速度。(为提高学生对本小节内容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多彩多姿,向学生介绍一些速度,全都改写成统一的速度表示法来表示。学生写出速度,在班上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用一个式子把他们的关系表示出来。同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关系式。展示关系式时适当鼓励学生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课件展示关系式
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还有什么关系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三、巩固新知(写数量关系,列式计算。独立完成汇报)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学生读题
5、练习八第8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时间、速度的理解。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八第9题 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普通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106千米/时 特快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160千米/时 80×2=160(千米)225×10=2250(千米)速度×时间=路程
第三篇:路程速度时间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清水塘北辰小学 万婷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含义,并会写、会读。
2.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早上都是用什么方式到达学校的呀?
2.议一议:杨子鉴和李雨桐走路上学用的时间:6分钟、8分钟,他们两人谁走得快呢? 生:只提供了时间(板书时间),不好比较 3.算一算,比一比
那还要老师告诉你什么?出示路程420米、640米,(板书:路程)现在,你能比了吗? 师:在本子上写出算式或者想法都行。
师:这个每分钟是什么意思呢?在线段中怎样表示出来?
将线段平均分成6份,一分钟就是其中一份,多少米?李雨桐的你说给你的同桌听…… 师:那现在比出快慢了吗?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算出他们每分钟走多少米。
在数学上,我们把每分钟走多少米给他一个名称叫速度。速度和什么有关? 和路程,时间有关。
二、理解速度含义,构建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1.你们会求速度了吗?好,现在在算两个速度。
(1)一辆自行车2小时行驶16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
(2)神州七号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了40千米,飞船的速度是。2.设置冲突,引发问题,进一步体会速度的含义.自行车的速度是?飞船的速度是?谁的自行车骑得和飞船一样快?你有什么想法?
这样一解释你明白了吗?这2个8千米一样吗?看来是不一样,那这样写(16÷2=8(千米)看得明白吗?每次都要在后面加一句话,好麻烦的)
老师教你们一个办法,8千米/时,读作8千米每时,生跟读。把之前的都改过来。师:我们现在一直在讨论哪个量?速度,那速度是什么呢?
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物体每小时、每分钟、每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怎么求?路程÷时间=速度。
三、联系实际,体验生活中速度的快慢 生活中你们听过速度吗?生举例。
我们人跑步也有速度,我们国家有个跑步很快的人。
1.刘翔8.5米/秒
8.5米/秒是什么意思?(飞人之称号)
人步行4千米/时
2小时能走多少千米?走12千米要多久? 2.动物界的猎豹30米/秒
(动物界最快的动物)
3.自然界的自然现象:雷电,声音的传播速度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30 0000千米/秒(能不能解释一种现象,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四、解决实际问题,完善数量关系的构建 1.先出示图片,认识限速标记。
2.再出示文字:爸爸驾车经过这一路段时,你坐在副驾驶,爸爸想花2小时行完140千米。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那你建议爸爸按()的速度行驶。3.同学们给出了合理的速度,那么我们按这个速度来解决两个问题(1)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2)照这样的速度,300千米的路程张叔叔需要开几小时?
五、综合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开福区政府与北辰小学的距离大约是3800米(3000米可乘坐地铁,剩余步行,地铁速度500米/分,步行速度80米/分)。今天早上,万老师8:00分从北团镇政府出发,帮我算一算,我能在8:20分到达学校吗? 开心一刻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速度
420÷6=80(米)每分80米
280÷74=70(米)每分70米
第四篇:《路程、时间和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生活实例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感受人类科技的进步和自然界的多彩。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速度概念,构建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刘翔奥运110米栏比赛实况 :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请看2004年奥运会110米栏的精彩实况,大家来体验飞人刘翔的风采。在看时请关注重要数学信息,记录下来。
看了这场比赛,想说什么?你收集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10米12"91 110米指什么?12"91指什么?板书:路程时间 2.大家都跑110米,刘翔用的时间最短,他跑得最快。揭示当路程相同,比时间
在学校体育运动会中回忆一下哪些项目也是路程相同,比时间的? 如果要在班级中比谁跑得快?除了用刚才跑相同路程比谁时间短以外,你还可以设计怎样的比赛方法? 学生思考引导得出: 时间相同,比路程
二、理解速度含义、构建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1.设置冲突,引发问题,初步体会速度的含义
路程相同可以比时间,时间相同,可以比路程,那么当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还能不能比?
电脑出示:谁走得快?
小明说:“我从家出发去上学用了6分。”小红说:“我从家出发上学用了4分钟。”小明家到学校480米,小红家到学校280米。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能根据这四个信息解决谁走得快这个问题吗?四人小组合作解决。可以列式、画线段图等方法解决。请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80÷6=80(米)280÷4=70(米)
因为80米>70米,所以小明走得快 谁能理解他们组算式的意思? 80米、70米指什么?
指明80米是小明每分走的路程。就是小明的走路速度。板书:速度。70米是小红每分走的路程。是小红的走路速度。为什么说小明走得快?读小明和小红的速度。小结:当路程和时间不相同时,我们可以求出每分钟走的路程进行比较。也就是求出速度进行比较。速度越大就越快,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路程、时间、和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2.求速度、明确速度单位的写法 从刚才的问题解决中你发现速度与什么有关?怎么求速度?请你试着求出速度(1)神州七号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40千米。神舟七号飞船的速度是()(2)小明骑自行车,2小时骑了16千米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题列式解决。算后学生口答,教师电脑演示,提问:看这两个速度都是8千米,难道他们的速度相同?你有什么想法? 为了区分这两个速度,可以怎么写速度单位。
教学速度单位的简单写法:速度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板书:飞船速度:8千米/秒,自行车速度:8千米/时,3.速度概念揭示: 看了这几个速度你能说说什么叫速度吗?同桌试着说一说。
学生归纳,教师小结:像这样物体1秒、1分、1时…所行的路程就是速度。板书:物体1秒、1分、1时…所行的路程。速度与路程时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4.理解速度、体验速度快慢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速度?请你举个例子与大家分享?
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交通工具的速度,出示:自行车速度每小时16千米,汽车速度每小时70千米、动车组速度每小时180千米、飞机速度每分15千米。把这些速度改成我们新学的简写形式。比较哪种交通工具速度最快? 呈现雷电图片:猜一猜雷电时是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 出示信息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
光传播的速度是300000千米/秒。看了这两个信息你能正确回答了吗?为什么?
三、解决实际问题、完善数量关系的构建
1.基本练习,梳理时间路程速度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去过世博会吗?精彩世博吸引许多中外游客,他们不远千里来到上海,请看:(1)李阿姨全家乘大巴车从青岛到上海用了20小时。已知大巴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青岛到上海路程是多少千米?
(2)看完世博会他们乘动车组回青岛,动车的速度是200千米/时。几小时可以到青岛?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算式,求路程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求时间呢?
小结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2.拓展练习:我在9∶22入园,以100米/分的速度从主入口赶往庆典广场看文艺演出。我能在9∶30到达庆典广场吗?学生独立解决,要求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小组交流不同方法。
(1)、求出8分走的路程,比路程。(2)、求出走1000米所需时间,比时间(3)、求出1000米在8分走完的速度,比速度。像这样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来解决。板书设计:路程÷时间=速度
物体1秒、1分、1时…所行的路程
第五篇:《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第1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教学过程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暴风雨中的“电闪雷鸣”吗?(见过)谁能说一说,当时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观察比较。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动物王国最近举行了运动会,小兔、猴子和松鼠在竞走比赛中进入了决赛,猜一猜,谁能赢?
学生可能发现,松鼠比猴子快,因为同样的时间,松鼠走得路长一些,小兔也比猴子快,因为它俩走的路一样长,小兔只用了3分钟。2.探究比较方法。
(1)追问: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与同桌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说:可以算一算小兔和松鼠1分钟各自能走多少米。
(3)指名学生上黑板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完成后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小兔每分走:240÷3=80(米)松鼠每分走:280÷4=70(米)得出:小兔走得快。
(4)小结: 小兔平均1分钟走80米,就是说小兔的速度是80米每分。(边说边在上述算式后添上单位米/分,表示每分钟走多少米。
3.认识速度。(1)速度的意义。
①题中的280米、240米叫什么?4分、3分叫什么?(路程,时间)“80米/分、70米/分”叫速度,表示每分钟走的路程。(教师边引导边在上述算式下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②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根据学生回答,在上述“路程、时间、速度”中间添上“÷”即“路程÷时间=速度”。)
③教师举例说明,帮助理解。
师:老师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这段距离叫——路程;用了大约10秒钟,这是时间;老师走得不够快,表示速度慢。(再加快速度走一遍)这回用的时间少了,大约只要5秒钟,速度变快了。请同学们各举一个例子,说说路程、时间与速度。
(2)认识速度。
①介绍速度及单位。说明:1分、1秒、1时叫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作速度。“米/分”表示速度的单位,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米/分”读作:米每分。
②说一说速度。小兔平均1分走80米,即小兔的速度是80米/分。你能说出松鼠和猴子的速度吗?
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79页“看一看,说一说”,了解其他物体的速度。(课件出示)小结:像这样4千米每时、12千米每分、340米每秒、30万千米每秒,速度快慢不同,所以单位不同。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完成教材80页1、2题。⊙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从家步行到学校,算一算你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速度=路程÷时间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倡导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猜测、讨论中,不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还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解题策略。
2.2.突出对比的学习策略。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本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计算方法及结果,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理解当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时比快慢就是比速度,理解速度单位与以往学过的单位不同,同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