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2 23:1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9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忆目标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2、理解目标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运用目标

(1)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学生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2.教学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

2、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重点、难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重点)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本课的落脚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三大客观条件)

【课堂探究】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 B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探究提示】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A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完成工人阶级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使命而出现的。

B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也是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它提出的人类解放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它不可能过时,而只能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是适应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条件(客观条件):

英国宪章运动(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9世纪40年代,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年代,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18世纪以来,在欧洲各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日益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力的征服,充分暴露了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明朗化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阶级关系简单化了。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显现出来了。

与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相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及其阶级表现一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并走向尖锐化。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力量。

【举例】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每隔10年左右,资本主义国家就会重蹈覆辙,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举例】《摩登时代》

19世纪30年代开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发展,先后爆发了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将工人运动推向高潮。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政党的领导,这些运动先后失败。从失败中,无产阶级意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资料】英国的宪章运动

持续12年之久,要求取得普选权,使广大工人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但由于政府的压制,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举例】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里昂是当时法国的纺织业中心,盛产丝绸。纺织工人生活贫困,屡次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但均遭到拒绝。1831年11月和1834年4月,忍无可忍的纺织工人两次反动起义,宣布“工作不能生活,勿宁战斗而死“,并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国,起义遭到血腥镇压。【举例】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000多名纺织工人为反抗封建主、资本家的剥削发动起义,英勇战斗了三天,最后遭到镇压。

细胞学说

(2)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三大发现

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 生物进化论

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学科,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对哲学理论有重大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以及生物进化论。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成就,为哲学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性质,提供了科学前提。【相关衔接】P19三大发现 黑格尔的辩证法(合理内核)(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哲学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合乎规律的产物。它的理论来源于人类以往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以及某些历史观中的有价值、合理的思想。其直接的理论来源,则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不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机械、简单相加,而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相关衔接】P19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还有其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的努力。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最初受黑格尔哲学的熏陶,后又经过费尔巴哈哲学的洗礼。他们学识渊博、思想敏锐,同时深入社会实践,亲自参加和领导了当时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考察现实社会,研究欧洲工人运动,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发现,创立了崭新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名人介绍】马克思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中学时就具有为人类谋福利的远大志向,大学期间,他刻苦钻研法律、历史、哲学,汲取当时许多先进思想,取得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被聘为《莱因报》主编。办报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由于宣传进步观点,遭到了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一生几乎过着流浪乞丐式的生活,常常为付不出房租、稿子写好了没有邮费而犯愁,有时甚至向恩格斯借助两个铜板才发出稿子。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克思研究《资本论》的夙愿矢志不移,进行了长达42年的资本论写作。马克思具有大无畏的批判精神,凡是人类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批判过、研究过。为了《资本论》的写作,他阅读了1000多本书,做了400~500本读书札记,这种治学精神值得人们永远学习。

恩格斯中学没毕业就随父经商,后来在父亲工厂工作通过刻苦自学,掌握了非常渊博的知识。他同情工人,厌恶腐朽的统治阶级。他在深入了解工人生活状况的同时,不断进行理论探讨,终于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思考】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P16 【提示】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课堂探究】P20 A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具有局限性? B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探究提示】这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A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都有局限性,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相分离。

B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哲学的不同在于它第一次实现了三个有机统一。(1)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补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

a坚持实践的观点,指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提出了辩证的唯物论。

b坚持实践的观点,指出了社会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抛弃英雄史观,提出了唯物史观。

c坚持实践的观点,指出物质是世界变化发展的主体,提出了唯物的辩证法。

(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坚持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课堂探究】P20页

A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科学性和阶级性能否统一? B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不能统一,在什么情况下二者能够统一? 【探究提示】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A第一种认为科学性和革命性不能统一,第二种说法认为科学性和革命性在无产阶级身上可以统一。因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越是科学地揭示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和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就越符合无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和愿望。

B如果一个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前进的方向相一致时,就可以统一;不相一致时,就不能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事实

价值 【提问思考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因为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它的全部理论源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教师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首先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坚持的是一种科学精神,它的所有结论都有牢固而又客观的科学分析作基础。(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解释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其次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有基本原理都是来自于实践,又复归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而发展,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

【提问思考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 因为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师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不仅仅在于说明和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解放全人类,改造世界任务的承担者是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的第二个表现在于其阶级性,即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符合无产阶的利益和要求的,是无产阶级批判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锐利武器和行动指南。

【名言】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名言】恩格斯——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以上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名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恩格斯

【名言】P21毛泽东-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结合图表讲解】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人类实践活动没有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是植根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自从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产生以来,随着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思想逐渐建立起来。(1)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论述,正是因为有实事求是的思想的指导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相关衔接】P21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唯物论、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以实践论为基础的认识论,以社会基本矛盾和群众路线为中心的历史唯物论。《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有集中反映。(2)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相关衔接】P22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两手抓思想;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三个有利于标准;一国两制的构想;(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只有坚持这个思想路线,才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哲学方面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相关衔接】P23 “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

【图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理

论 成果

产生条件

主要贡献

主要内容

三者关系

毛泽东 思

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精髓:实事求是

都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三者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

邓小平理

马列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

(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补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本土化和民族化。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本土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解决实际问题。民族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相结合,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本土化和民族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本土化 民族化

【注意】从图表必须把握三点:

(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抛弃或离开了马克思主义。

(3)这三大理论成果都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当今各种思想流派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都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现代社会是剧烈变革的时代,是知识爆炸、观念更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面对这些新变化,及时而科学的回答这些挑战,才能担当起世界观的指导作用,发挥改造世界的伟大功能。唯其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文明的活的灵魂”,才能永葆其强大的生命力。

课堂小结

【本课总结】一个概念(真正的哲学)、两个反作用、三个条件、三个基本特征、三大理论成果

第二篇: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

第二框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材分析】

这一框是本课的落脚点,主要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这一框分三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目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三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适应时代的产物,它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

第二目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 了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目主要是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学生分析】

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不同的思想对青年学生产生着不同的作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思维能力有一定提高,思想活跃,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对一些社会现象能主动思考,但尚需正确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一、基本知识:通过学习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观点及其发展的理论。并能运用有关理论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品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中的“三个统一”。【教学方式】

采用接受式学习的方式,以教师分析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互相讨论。【教学用具】

应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结构】

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1、诞生的三大基础 A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 B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

C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

2、基本特征

A在实践的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C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A、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B、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回顾上一框内容,主要是有两大方面,一是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一是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中,我们明确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在学习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时,我们明确了两个具体内容,第一、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即哲学可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第二、哲学能预示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即哲学可以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导入新课:

学习这些内容让我们了解到,哲学对社会的巨大作用,特别是我们要找到一个时代的真正哲学,那样,才能让哲学真正发挥它的功效。那么,现在我们找到了这个时代的真正哲学了吗?在我们中国,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找到了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起促进作用的真正哲学,它就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非常有必要掌握下面两个问题: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

②、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对这两个问题回答,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

课堂设问: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应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1、诞生的三大基础

首先,它的产生有阶级基础,A、阶级基础

19世纪,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如: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c、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这些工人运动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革命者们在总结经验时得出一个教训: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因此,那个时代确确实实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恰恰顺应的这一需要,从而,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有力的思想武器,其次,19世纪的自然科学也取得了重要成就,B、自然科学基础

a、细胞学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生物进化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世界统一于物质)

这三大发现成为了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实证。

C、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上的成就和黑格尔在辩证法的成就,都是当时相当成熟的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它们,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成为了最先进的哲学。

因此,社会的进步,自然科学的发展,思维理论的成熟,都集中在19世纪,这些客观条件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再加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艰苦卓绝的努力,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了!!这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真正的哲学!

课堂设问:②、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提示:回答这一问题要从两方面阐述,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只强调世界是(什么)物质的,但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没有做出科学的回答。这个回答并没有用到实际生活中,没有起到对社会,对自然的作用。可以说是毫无实际意义。如事例:这是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是物质的,但并没有说明这辆自行车有什么用?所以仅知道这是一辆自行车而不知道它有什么用,是毫无实用意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来需要了解的是这辆自行车有什么用,即,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局限性:只研究了世界是怎么样的,但在回答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则陷入了唯心主义。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这个世界是联系的,这个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个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但为什么会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对此回答则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这些都是上帝(客观精神)或主观决定的。

事例:自行车是运动的,为什么会运动?因为人的驱动,人又是谁来驱动?是上帝赋予人这一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打破了两着的局限性,在正确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基础上,也回答了世界是怎么样的,而且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有些人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但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上则陷入了唯心主义。如:有人承认水是客观存在的,水也是运动着的,但法国军队为什么能称雄欧洲?,他却认为这是由拿破仑的个人意志决定的。社会运动为什么有朝代更替?,他却认为这是上帝安排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而且也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正确揭示人类社会产生发展

的规律和原因。(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同时清楚地看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实践。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重要特点!

C、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对于它的科学性,我们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它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革命实

践中产生的,所以它是从实践中来的,第二方面,它是经过了充分的实践检验的,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走向成功,中国也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并正确地指导中国人民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它是科学的

对于它的革命性,也应从两方面理解,其一是,它的产生就是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成功而产生的。如三

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指引革命走向成功的有力思想性武器。其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对以往哲学的革命性的否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地

否定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等。综述,这两大特征都是以往哲学所不能有的。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又有了新的理论成果,而且这

些理论成果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这些成果就是: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在理论成果 A、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第一个伟大的理论成果 精髓——实事求是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B、邓小平理论

历史地位——又一伟大理论成果 基本内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历史地位——最新成果

基本内容——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作用——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小结新课:这节课我们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

②、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所以希望同学们课后对这一内容要用心去领悟。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一下知识点。◇课堂练习: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是(A)

①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④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点评:注意题干所要求的条件是“社会、阶级基础”,故选A。③④分别是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课堂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两个结合和统一是指(A)①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

②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和统一

④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结合和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C)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解析:抓住“改造”这一材料核心,它所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即c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它产生的条件有(ABD)

A.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B.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其产生的阶级基础 C.资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是其阶级基础

D.自然科学取得的巨大进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科学条件

第三篇: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新人教必修4)

政治:1.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人教版必修4)

一、教材分析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3课第2框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能力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难点: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四、学情分析

这一框题的内容比较枯燥,在教学中主要以引导为主,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概括课本的知识点,在重难点部分着重细讲,巩固和加强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

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 学习这些内容让我们了解到,哲学对社会的巨大作用,特别是我们要找到一个时代的真正哲学,那样,才能让哲学真正发挥它的功效。那么,现在我们找到了这个时代的真正哲学了吗?在我们中国,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找到了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起促进作用的真正哲学,它就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板书)

探究活动--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8页虚线材料并回答材料中的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三大基础(板书)(1)阶级基础(板书)

19世纪,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如: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这些工人运动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革命者们在总结经验时得出一个教训: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因此,那个时代确确实实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恰恰顺应的这一需要,从而,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有力的思想武器,其次,19世纪的自然科学也取得了重要成就,(2)自然科学基础(板书)

细胞学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生物进化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世界统一于物质)

这三大发现成为了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实证。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板书)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上的成就和黑格尔在辩证法的成就,都是当时相当成熟的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它们,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成为了最先进的哲学。

-探究二:社会的进步,自然科学的发展,思维理论的成熟,都集中在19世纪,这些客观条件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再加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艰苦卓绝的努力,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了!这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真正的哲学!由此我们产生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同学们的回答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板书)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板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有哪些局限性?只强调世界是(什么)物质的,但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没有做出科学的回答。如事例:这是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是物质的,但并没有说明这辆自行车有什么用?所以仅知道这是一辆自行车而不知道它有什么用,是毫无实用意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来需要了解的是这辆自行车有什么用,即,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局限性:只研究了世界是怎么样的,但在回答这个世界是什么时则陷入了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这个世界是联系的,这个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个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但为什么会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对此回答则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这些都是上帝(客观精神)或主观决定的。事例:自行车是运动的,为什么会运动?因为人的驱动,人又是谁来驱动?是上帝赋予人这一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打破了两着的局限性,在正确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基础上,也回答了世界是怎么样的,而且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2)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板书)

有些人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但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上则陷入了唯心主义。如:有人承认水是客观存在的,水也是运动着的,但法国军队为什么能称雄欧洲?他却认为这是由拿破仑的个人意志决定的,社会运动为什么有朝代更替?有人认为这是上帝安排的。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而且也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正确揭示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规律和原因。(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同时清楚地看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实践。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重要特点。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板书)

师:通过学习历史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实践也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对于它的科学性,我们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它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所以它是从实践中来的,第二方面,它是经过了充分的实践检验的,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走向成功,中国也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并正确地指导中国人民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它是科学的。

对于它的革命性,也应从两方面理解,其一是,它的产生就是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成功而产生的。如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指引革命走向成功的有力思想性武器。其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对以往哲学的革命性的否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地否定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等。

综述,这两大特征都是以往哲学所不能有的。

-探究三: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又有了新的理论成果,而且这些理论成果也是被实践证明了,那么,大家所知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代表发言。

师:我们概况有以下四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板书)(1)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2)邓小平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哲学的基本知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产生的,从第四课开始,我们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内容。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1. 诞生的三大基础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

(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2. 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在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内容。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合作探究10分钟,教师归纳讲解10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0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第四篇:参观伟大的变革心得体会

参观伟大的变革心得体会

2018年11月24日,我们xxx党支部满怀激动之情地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紧扣改革开放40年历程,紧扣改革开放的历史纵深感、群众获得感、发展成就感,设计了关键抉择、壮美篇章、历史巨变、大国气象、面向未来等主题展区,运用历史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场景、沙盘模型、互动体验等多种手段和元素,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部署,展现了党中央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政治魄力和坚定决心。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这是改革开放40周年壮丽史诗的巡礼,是中华大地40年人间奇迹的展示。

在展览上,我对一些小物件很感兴趣,因为它们能瞬间勾起人们回忆,触发观众对于今天美好生活的共鸣。比如展柜里有一张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上海飞乐音响是改革开放以来发行的第一只股票,1986年,邓小平同志把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纽约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当时的照片就布置于展柜上方。此外,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新中国第一号博士学位证书等等,无不让人感觉到,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来得并不寻常。

在参观展览中,我进一步了解了许多大国重器的飞速发展,更加深刻领会了大国战略“一带一路”的伟大意义,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很受鼓舞和教育,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第五篇:《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之三-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18个,理解词语54个。

2、给文章分段,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的友谊,纯真、高尚、伟大。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全部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友谊]友谊是什么意思?(朋友之间的情谊)

2、形容两个朋友之间的感情很好,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

3、[板:伟大]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

伟大是什么意思?出示解释。课文里应选择什么?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看图。读通课文。

2、讨论课后问题。

三、检查自学

1、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2、质疑问难。

3、写一写难写的生字词。

4、分节朗读课文、评析。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找出过渡段。过渡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2、根据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3、说说课文的结构:总分总

4、用摘录法口述段意。

[板:总:好朋友

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分:事业上不分你我,亲密合作

总:伟大的友谊]

五、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语。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生活上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3、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的友谊,纯真、高尚、伟大。

教学重点:了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生活上是怎样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无间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是什么结构的段式?

2、这一段用了几个共同?划出来。

3、朗读。(一系列的短语,简洁明了,很有气势)

4、简介《共产党宣言》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提出问题。

3、马克思为什么会遭到迫害?敌人怎么迫害他?

4、面对敌人的迫害?马克思是怎样对待的?

齐读。想想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5、恩格斯为什么要帮助他?是怎样帮助他的?

指名读例子。

把最能体现恩格斯对马克思无私帮助的词语用“。”点出来。(不断、连忙、迅速)

读一读。让人一听就能感觉到恩格斯的无私。

马克思是怎样感谢他的?读出感谢的语气。

6、填上相应的关联词语:

()马克思发现了共产主义真理,是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反动政府迫害他,使他长期流亡在外,生活很贫苦。()马克思毫不在意,仍然坚强地进行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又()恩格斯和马克思有共同的革命信念,()他把马克思的生活困难看作是自己的困难,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

7、读了这一段后,说说你的感想。

8、自读本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帮助是无私的,那么马克思对恩格斯呢?(竭尽全力,毫不犹豫)

2、具体表现在哪里呢?用()标出。

你觉得哪里使你最感动?

3、这一段在写法上,同第2节有什么相同点?

(概括——具体事例)

四、总结

1、读2、3小节,说说这两节写了什么?

2、说说你的感想?

五、课堂作业

1、将成语补充完整,并将所填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省吃()用_________ 一()如洗________()尽全力________()不犹豫________

2、作业本

[板书设计:

20、伟大的友谊

好朋友

马克思、恩格斯 生活上:互相帮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4自然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加深体验。

2、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共产主义事业为基础的友谊,纯真、高尚、伟大。

教学重难点:理解3、4小节含义深刻的句子,加深体验

教学过程:

一、学习过渡段

1、自由读第5小节,说说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2、讨论汇报。(承上启下)

3、小结:像这样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就叫过渡段。

二、学习第7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喜欢怎样的劳动?

(1)轻松的;(2)繁重的;

可有个人喜欢的是一项这样的劳动。(引入第7自然段)

2、出示:日以继夜地抄写、整理、补充、编排,几次累得生病,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完成。

3、思考:你感觉这是一项怎样的劳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那这个人是谁呢?他究竟在完成什么呢?

4、自由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谁在干什么?”

5、如此繁重的工作,而且是为别人而做,恩格斯却怎么说?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三、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他们之间的哪些事?

2、用“读、划、议”方法学习该段。

(1)生“读、划、品”。

(2)师生共议。

(3)设疑:通过学习我们确实已体会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可好朋友之间怎么还会发生激烈的争论呢?

[板书:真理]

3、他们为什么能这样深入、热烈地讨论?这样经常地通信呢?填空:

[因为他们有:

共同的()共同的()

共同的()共同的()

共同的()共同的()]

4、由此可见,他俩的思想完全融全了,力量也使在一块儿了,真的分不清哪是你的,哪是我的。这就叫做:

[板:不分你我]

5、用“因为不分你我,所以„„”的句式逐句引读第六自然段。

四、回返第7自然段

1、思考:现在你觉得恩格斯完成《资本论》是一位怎样的人选?为什么?

2、再指导朗读恩格斯说的那句话,深入体会。

五、学习第8自然段

1、齐读该段。[板:40年共同创造马克思主义]

2、质疑:共同创造为什么称马克思主义?

[板:伟大的友谊]

3、伟大该选哪个选项?

[板书设计:

20、伟大的友谊

◆[2004-03-11]

马克思主义

(40年)

马克思——伟大的友谊——恩格斯

生活

竭尽全力

事业

不分你我 共同

创造真理]

下载9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9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1、通过本课的学习,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激发对革命导师的崇敬。 2、通过自读,懂得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知道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基础上的。二、教学......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返”、“购”等12个生字,理解“各抒已见”、“无微不至”的词语。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 (1)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精选)

    佚名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1.初读课文,弄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2、读准生字词语. 3、初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 重点:弄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伟大的出征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阁、综、瞩、蕴、涵、瞬、摩”7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扣住关键词句,理解“伟大的出征”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一课时) 主备人:陈永吉授课人: 备课组:文综组 授课班级: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2、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原......

    21. 伟大的悲剧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字词积累。 2、快速阅读文章,理清故事脉络。 3、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4、通过理解“伟大”、“悲剧”的含义,把握文章主旨。 5、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

    36_伟大的友谊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若干。理解“困窘、厌恶、激烈、竭尽全力”等词语,比较“窘困、困难、困苦”“厌恶、讨厌、厌烦”体会课文的用词恰当。 2、......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ABC-教学教案

    创意说明:首先在于在反复搜寻、组合中理解长文,集中选点自由品析,围绕选题有针对性地探究。其次在于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有效训练。多方位提取信息,意在指导一种全方位整体感知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