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调查”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画扇形统计图。
3.理解分析数据的作用。
数学思考:会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决策。
解决问题:
1.能利用统计调查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
1.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
2.能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从中感受数据的作用及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调查的必要性。
三、教学难点
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画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流程安排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片段展示统计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经历活动,感受新知 活动1 收集数据 活动2 整理数据
活动3 描述数据 活动4 分析数据
(三)应用新知,提升能力
应用统计调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体会收获,拓展能力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片段,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经历活动,感受新知
少儿频道准备在暑假期间推出一档专为学生设计的电视节目,计划在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和戏曲五类电视节目中选择一个类型进行播放,做为节目策划人,你会选择什么类型的节目呢?
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喜欢的节目,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家的需要,我们将进行一次统计调查,了解全班同学对于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和传统的戏曲这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活动1 收集数据
问题1:你用什么方法收集到全班每一位同学的数据?
学生集思广益列举出多种平时生活中见过的收集数据的形式,如举手投票、电话采访、短信、电脑辅助、邮寄、访问等形式,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
教师直接引出调查问卷方式。
问题2: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并关注学生的设计情况,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有针对性的展示一些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和学生一起分析优劣,然后展示一份调查问卷的范例,并指出,应该根据调查问题的实际需要设置问题,例如想了解男生和女生对于以上节目类型的喜爱情况,还可以增加性别选项等。
通过范例的展示,请学生归纳出设计调查问卷的要素有哪些?
总结:调查问卷的要素有标题、时间、调查问题、收集部门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提炼归纳,理清学生的思路,并开展收集数据活动。
活动2 整理数据
收集到全班同学的调查问卷后,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1:从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中你能看出喜爱哪种电视节目的同学最多吗?怎么才能对各种数据一目了然?
学生想到将各类选项的数目依次数出来,从而对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整理。
为了清楚的了解喜爱每种节目的人数,发现数据中蕴含的规律,设计出人数统计表,并用划记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教师展示出已经设计好的统计表,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包含的各项内容,然后请学生上台,用划记法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整理。
并提出问题2:利用统计表整理数据有什么优点?
优点:统计表反映的数据非常清楚且容易查找。
活动3 描述数据
问题1:我们还有什么方式能将数据体现得更加直观吗?
学生根据需要想到要绘制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由于学生小学时已经了解到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动态的展示出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
问题2:如何绘制扇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绘图需要计算出全班最喜爱各类节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比值。分析出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与人数比值之间的联系,从而算出各个圆心角大小。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利用软件工具与学生共同绘制扇形统计图,生动形象的展现绘图的步骤。
问题3:总结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学生根据体验到的绘图过程,总结出:(1)计算各类型占总体的百分比;
(2)根据百分比计算各类型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根据圆心角度数画出扇形统计图,并标记好各扇形表示的意义及百分比。
问题4: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
学生分析、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活动4 分析数据
问题:你能根据上面两种统计图说说全班同学最喜爱五类电视节目的情况吗?请对少儿频道的节目策划人提出一些建议。
学生根据对亲身经历的统计调查的理解,进行思考、回答,教师对于学生的建议充分进行肯定,并给出全面调查的概念。学生理解、记忆,并举出身边全面调查的例子。
(三)应用新知,提升能力
【例】 某班全体同学在献爱心的活动中都捐了图书,捐书的情况如下表:
每人捐书的册数
相应的捐书人数
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学生共 名,(2)全班一共捐 册图书,(3)若该班所捐图书拟按右图所示的比例分送给山区学校、本市兄弟学校和本校其他班级,则送给山区学校的书比送给本市兄弟学校的书多 册。
练一练:
1.在设计调查问卷时,下面的提问是否合适?
(1)难道你不认为《哈利波特》是一本好书吗?()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2)你认为数学课()
A、非常有趣 B、有趣 C、一般
D、没趣 E、没感觉
2.某商场对去年中秋节这天销售A、B、C三种品牌月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哪一种品牌月饼的销售量最大?
(2)补全图(1)中的条形统计图;
(3)写出A品牌月饼在图(2)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并补全扇形统计图;
(4)根据上述统计信息,今年中秋节期间该商场对A、B、C三种品牌的月饼进货?请你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四)体会收获,拓展能力
自我小结
教师采用学生自我小结的方式回顾知识,并画出知识结构图。
能力提高题:请对全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进行一次统计调查,并根据需要画出适当的统计图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第二篇:10.1 统计调查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
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
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5、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2.教学重点/难点
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重点; 绘制扇形统计图是难点.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
(1)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收视情况怎样?(2)班级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3)本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统计调查.二、数据的收集 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现在我们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 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要设计好调查问卷.你认为设计调查问卷应包括哪些内容?
问卷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中所提的问题、答案选项以及要求等.三、数据的整理
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容易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为什么? 不容易.因为这些数据杂乱无章,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
划“正”字.这就是所谓的划记法.下面我们利用下表整理数据.
第三篇:10.1.2统计调查教学设计(二)
10.1.2统计调查(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二)一.创设情境,体会抽样调查的思想方法。
某中学共有2 000名学生,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问题1 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调查.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出整个学校学生对时这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教师指出,这就是另外一种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接着,教师给出抽样调查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厨师在煮一大锅汤时,先要将汤搅拌一下,尝一口就能知道整锅汤的味道,这就是抽样调查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然后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出全校学生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此时,教师可以追问:用这种方法进行调查有什么优缺点?哪个小组想出了不同的调查方法?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到抽取一部分学生调查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思考、抽象、概括实例,了解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体会抽样调查方法蕴含的统计思想。)
问题2厨师在尝汤前,为什么先要将汤搅拌一下呢?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将汤搅拌均匀,使一口汤的味道能代表整锅汤的味道.
追问:尝汤可以估计出整锅汤的味道,和全面调查有所不同,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你能说出抽样调查方法的一些特点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用一部分代表全体。
(设计意图:通过尝汤,使学生明白全面调查方法在某些调查中并不可行,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问题3 你还能举出一些利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的例子吗?
师生活动:学生举例.(例如,了解一个城市学生的身高情况,了解北京某天空气的质量,了解外地游容对北京旅游服务行业的满意度,兵工厂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范围等.)(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举例,体会抽样调查除具有花费少、省时省力的特点外,还适用一些不宜用全面调查的情况.)
问题4在这个调查中,你能分别说出什么是个体、总体、样本、样本容量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有关概念.)
二.小组讨论,体会样本的代表性。
问题5 活动中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如何选取部分学生?说明你这样选取为什么合理。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抽取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例如,在操场随机采访若干名同学,在学校门口随机采访若干名同学,每个班抽取相同学号的同学,在图书馆随机采访若干名同学,用电脑把全校学生编号,随机摇号选取若干名同学等。)
追问:活动中抽取样本时,抽取多少学生比较合适?选取样本时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为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给出概念: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感受选取样本时每一个个体要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进一步体会选取样本时要注意随机选取,以及选取方式与样本的代表性的关系。)三.设计方案,体会抽样调查的全过程。
问题6表1是某位同学制作的样本容量为100的调查数据统计表.表1
你能用扇形图描述表1中的数据吗? 师生活动:学生制作扇形图(图1),直观表示有关数据.
(设计意图:用扇形图描述数据,直观展示喜爱五类节目人数的百分比。)
问题7 这位同学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样本的情况,调查活动是否结束了?如果没有,还需要做什么?如果结束了,请说明理由.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是否达到调查目的判断调查活动是否结束.(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问题8你能总结一下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的过程吗?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总结,并用框图(图2)表示抽样调查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例子总结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同时体会、领悟抽样调查中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和随机的思想等.)四.归纳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抽样调查?
(2)什么样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方法?(3)你认为在抽.取样本时应注意什么?(4)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梳理本章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核心思想和方法,同时了解学生仍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10.1第3,6题,六.目标检测设计
1.要调查某校初三学生星期天的睡眠时间,选取的调查对象最合适的是().
(A)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B)选取50名男生
(C)选取50名女生(D)随机选取50名初三学生(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随机抽样中样本代表性的理解.)2.下面的调查中,不适合抽样调查的是().(A)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收视率
(B)全国人口普查
(C)一批炮弹的杀伤力情况
(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抽样调查适用性的理解.)
3.在火车的站台上,有200袋黄豆将被装上火车,袋子的大小都一样,随杌选取1 0袋的质量(单位:kg)分别为:98,100,99,100,99,99,98,98,100,99.估计这200袋黄豆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抽样调查中样本估计总体思想的理解.)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第四篇:10.1 统计调查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
2.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 3.能用扇形图描述数据.
2.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要调查的范围和调查目的;
2利用表格来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来直观地描述数据; 3各扇形圆心角大小的计算方法和圆心角大小的画法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
问题一: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你会怎么做?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提出自己的方案,与大家进行探讨.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事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深化认识 调查问卷(教材第135页)
下面五个电视节目中,你最喜欢的是()(只选一个)A.新闻 B.体育 C.动画 D、娱乐 E.戏曲 思考: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包含什么内容 1.收集依据
师生活动:教师下发调查问卷,学生填写问卷,填完后交数学科代表收集上来。2.数据整理
利用全班同学最喜欢节目人数统计表
由科代表唱票,全班同学在表格中进行统计,师生共同并完成表格中的项目. 3.描述数据
描述数据的方法,通常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直观地反映数据揭示的信息. 条形图:见教材136页图10.1—1(1);
扇形图:用一个圆代表总体,然后用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将圆分成若干部分,再在各部分中标出相应的百分比和名称;
制作扇形统计图,关键是确定各部分所占圆心角的大小,它的确定方法就是用该部分360°×20%=72°数据所占的百分比×,如“体育”和“动画”所占的圆心角分别为360°,360×30%=108°,然后在一个圆中,根据算得的圆心角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各类节目的名称及其相应的百分比.
提问: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4.全面调查的意义
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得到了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直观形象地描述了数据,利用表和图得到了喜爱电视节目的情况.在这个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察的对象,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就叫全面调查(也叫普查). 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问题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填写表格等一系列活动,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扇形图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掌握画扇形图的关键,知道扇形图在描述数据时的特点.
(三)初步应用,巩固新知 教材137页第1、2、3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让学生举手回答,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间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师生共同归纳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过程以及扇形图的画法.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习题10.1第1,4,7
六、目标检测设计 1.下面四种调查:
①调查某班学生身高情况;②调查某城市的空气质量;③调查某风景区全年的游客数量;④调查某批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其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设计意图: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
2.小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具体消费数额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总消费数额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在一周中的具体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扇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时的特点的理解.
第五篇:如何设计统计调查方案
1、如何设计统计调查方案
①统计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③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④确定调查的时间和方法
⑤制定调查工作的实施计划
2、总量指标有哪些分类,举例说明
①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a、总体单位总量指标(2011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26.4亿人次,此时以全国出游居民作为
总体进行研究,出游人数即为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某市的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每一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该工
业企业的一个数量标志,则该市全部工业职工人数就是总体标志总量;另外,该市的年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利税总额等指标也都是总体标志总量)
②反映时间不同:
a、时期指标(商品销售额、总产值和基本建设投资额)
b、时点指标(人口数、房屋居住面积和企业数)
③计量单位不同:
a、实物指标(全国人口总数和国土面积)
b、价值指标(销售总额和国民生产总值)
c、劳动量指标(总工时)
3、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
①总体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只有研究总体的各个单位在性质上都是同类的,才能反映出总体特征
②平均指标要与分组法结合应用:计算平均指标是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统计分组必须科学,能够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③与变异分析相结合:这样既可以通过平均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又可以通过标志变动度的各项指标来指明平均数代表程度的高低,反映现象的节奏性和稳定性,从而说明各项工作的质量
4、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凡是奇数项移动平均求得的平均值,应对准所平均时期的中间时期,一次即得长期趋势值。偶数项移动平均求得的平均值,应置于所平均时期的中间两个时期之间,为了移正长期趋势值,还需要再进行一次两项移动平均
②移动平均法中时距扩大的程度应视时间序列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现象的变动有一定的周期,扩大时距时应注意与现象周期变动的时距一致
③不宜根据修匀后的新时间序列进行直接预测。按移动平均法修匀后的新序列较原序列项数减少,首尾损失了部分信息量,所以利用这一方法可以观察出现象发展变化的总趋势,但不宜据此序列进行直接预测;若要进行预测,需要对修匀后的新序列作进一步加工。
5、零售物价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什么不同
①观察的角度不同:
a、零售物价指数是从商品出售者的角度来观察物价水平的变动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从商品消费者的角度来观察物价水平的变动及其对居民实际收入
和生活水平的影响
②包括的范围不同:
A、购买力地区范围不同:
a、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包括外地购买力在本地购买的商品,但不包括本地购买力在外地购买的商品;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相反,它包括本地购买力在外地购买的商品,而不包括外地购买力
在本地购买的商品
B、购买力范围不同:
a、前者包括居民购买力,也包括企事业和机关团体等社会集团的购买力;
b、后者只包括居民购买部分,不包括社会集团购买部分
C、具体商品和项目不同:
a、前者只是反映零售商品价格的变动,这些商品既有生活消费品,又有企事业和机关团体的办公用品和机电产品,如货车,面包车和大客车,但不包括服务项目;
b、后者既包括消费品,又包括服务项目,如理发,洗澡,医疗和家电维修等
③选择的权数不同:
a、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是以商业部门的商品零售额比重为权数,其资料来源于商业报表或典
型调查;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用居民家庭的实际支出为权数,其资料来源于对城乡居民住户的抽
样调查
6、举例说明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与相关关系的种类
①线性相关系数取值范围:
r=-1 完全负相关
-1 r=0 不相关 0 r=1 完全正相关 ②种类: A、相关程度: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B、相关的方向:正相关和负相关 C、相关的形式: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D、研究变量的多少:単相关、偏相关和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