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趣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有趣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有趣的磁现象》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奇妙的电与磁》单元的第2课。磁现象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五年级小学生来说,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本节课将通过对磁铁性质的研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设计有趣的游戏,推动学生对磁现象的探究,使学生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的过程。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①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②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③知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2、能力培养目标:
①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②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②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
认识磁铁的性质,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的活动来探究磁铁的磁性、磁极、隔物吸铁和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玻璃球、橡皮、螺丝帽、回形针、木块、小刀、塑料瓶盖、铁钉、螺丝钉、铅笔、圆珠笔、自动铅笔、门合页、塑料球、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1.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
问:为什么老师的手不用伸进去,就可以把回形针取出来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磁铁的性质。(板书:有趣的磁现象)2.欣赏各种各样的磁铁
师:看了各种各样的磁铁,你有什么感受?
二、实验探究
(一)活动1:磁铁能吸起什么? 师:磁铁可以吸起回形针,还可以吸起什么呢?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大家熟悉的物品,先猜想一下磁铁能吸起哪些物品,把你们的猜想填在实验记录表里,然后再做实验。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结果?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师:我们把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做磁性。(板书: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做磁性)质疑:对于磁性,你有什么疑问?
(二)活动2:磁铁哪个部分磁性最强。
师:每块磁铁各个部位的磁性是不相同的,你们猜猜磁铁中哪个部位的磁性最强?
师:究竟磁铁中哪个部位的磁性最强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回形针,你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磁铁中哪个部位的磁性的最强?(用磁铁的各个部位去接近回形针,看看哪个部位吸得最多,磁性就最强。)
师:这个方法很好,开始做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表。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可以上来示范给同学们看看吗?(磁铁的两端吸得最多,磁性最强。)
师:对,磁铁的两端磁性是最强的。我们把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
(板书:两个磁极,南极S、北极N)质疑:对于磁极,你还想知道什么?(没有标出磁极的磁铁,它的两个磁极在哪里呢?哪边是南极,哪边是北极呢?)
(三)活动3,两块磁铁的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是磁极,现在老师手上有两块磁铁,每块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假如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又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你们猜一猜。
师: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它们会相互吸引,什么样的情况下它们又会相互排斥呢?你们想不想再动手试一试?
师:你们先讨论一下有多少种磁极靠近的方式?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这4种靠近的方式进行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表。师:哪位小组愿意把你们组的结果和大家一块儿分享呢?(当S极与N极相互靠近时会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
当S极与S极相互靠近时会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
当N极与S极相互靠近时会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
当N极与N极相互靠近时会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师:其他小组的结果都是这样吗?
师:根据实验结果,你们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太好了,通过实验我们还发现了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板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想一想:如何判断出没有标出磁极的磁铁的南极和北极呢?
(四)活动4:隔物吸铁
师:我们知道磁铁能吸铁,如果隔着物体还能不能吸铁呢? 师:我们分组做一下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表。师:哪个小组上来汇报一下?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什么?(我发现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质疑:如果磁铁隔着厚厚的物体,也能吸铁吗?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磁现象,你有什么收获?
四、能力拓展:
1、擦窗器的结构和原理
观察内容首页图片,想一想。琪琪在使用擦窗器时,发现擦窗器的一边在窗内,另一边隔着玻璃吸在窗外也不会摔下去,靠拖动相互吸着的擦窗器就可以把窗户玻璃擦得干干净净了。“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里面是不是有磁铁?”
提问:擦窗器是不是也根据磁铁的这些特性来制作的? 师:一个擦窗器可能有几块磁铁?
师:要使擦窗器的两边总是吸引,磁铁应该怎样摆放?
五、课后延伸:
折断成两截的磁铁是否也有两个磁极?
六、板书设计:
有趣的磁现象
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做磁性。
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南极(S)、北极(N)
磁铁的特性: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 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第二篇:《有趣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
《有趣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广东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电与磁》的第二课《有趣的磁现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2.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2)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等活动来探究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怎样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欲望转变成为探究式学习的动力。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条形磁铁、玻璃球、橡皮、螺丝帽、铜线、不锈钢圈、回形针、木块、塑料瓶盖、铁钉、碎铁屑。2.教师准备:条形磁铁、U形磁铁、环形磁铁、磁扣、相应的教学课件,实验记录表。
3.实验分组情况:4人组成一个活动探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1.揭示课题,板书:有趣的磁现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有趣的磁现象》。
2.运用谈话法,激起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欲望,初步感知科学探究的方法。
我们知道,许多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大胆猜想,积极实验,认真思考,善于总结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直接揭示课题,明确目标要求,初步了解探究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磁铁
1.认识擦窗器里的磁铁(1)屏幕出示擦窗器(2)演示擦窗器的工作
(3)通过提出问题“为什么擦窗器隔着玻璃还能互相吸引?”引导学生发现里面有磁铁。
2.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1)屏幕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磁铁、U形磁铁、环形磁铁、磁扣等)。
(2)告知各种磁铁名称(3)认识教学中常用磁铁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有趣的情境出发,通过问题形式驱动学生去探究磁现象。)
(二)探究活动一:磁铁能吸起什么
1.提出问题
磁铁能吸物体,磁铁能吸起所有的物体吗? 2.学生猜想 3.实验验证
谁的猜想正确呢?我们要用实验验证。(1)出示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用磁铁分别去吸盒子里不同的物体,然后填写实验记录,能吸起的物体在实验记录单中打“√”,不能吸起的打“×”。做完实验后,请把实验物品放回原处。
(2)分组实验,师巡视,个别指导。4.交流汇报 5.引导总结
(1)通过实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磁铁能吸起的物体都是有铁制成的
(2)概念讲解并板书
磁铁能吸引有铁制成物体的性质就叫吸铁性,科学上叫做磁性 板书:磁铁能吸引由铁制成的物体 磁性(吸铁性)
6.拓展延伸
(1)其实磁铁不仅可以吸引铁制成的物体,还可以吸引钴、镍等制成的物体,磁铁能吸1元硬币,是因为制造1元硬币材料中含有金属镍。
(2)课后思考验证
磁铁能吸引1角、5角的硬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儿童的好胜心强的特点,让学生展开竞争,学生能积极参与实验,并通过探究活动,总结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拓展延伸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推动学生进行课外科学探究。)
(三)探究活动二: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1.提出问题:
老师手里的磁铁它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是不是一样呢? 2.学生猜测 3.实验验证
(1)屏幕出示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利用手中的磁铁和实验物品,小组讨论自行设计实验,实验结束后把物品放回原处
(2)小组实验,师个别指导
4.交流不同的实验方法及现象,讲解科学概念(1)汇报交流不同的实验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3)讲解科学概念并板书
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南的一端是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一端是北极,用字母“N”表示。
5.认识手中磁铁的南、北极
6.介绍用画图方法表示一块磁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自主交流,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四)探究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已经发现了磁铁能吸引铁制品,而且两端磁性强,每一个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如果把两块磁铁的两极互相靠近,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2.猜想
3.实验验证
(1)让学生探讨磁极靠近方式有几种(2)出示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把一块磁铁放在桌子上,用另一块磁铁的两极分别去靠近它的两极。一人实验,其余同学认真观察磁极靠近方式和实验现象,并把磁极靠近方式和实验现象记录在53页的实验记录表中。(3)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师巡视,个别指导(4)汇报交流(5)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并板书:
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
(设计意图:有条理地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可以培养学生 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图表记录也很好的反映探究的结果,一目了然,又让学生学会系统的记录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知道了哪些有趣的磁现象?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对磁现象有个整体认知)
四、拓展应用
1.课开始的擦窗器是利用磁铁的什么性质制作的? 2.找一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擦窗器是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的磁?
让学生举例说一说,选举部分说说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3.介绍指南针
(设计意图:通过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再次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就在身边,既巩固了所学知识,更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为下一课的学习作铺垫)。
附板书设计:
有趣的磁现象
能吸起由铁制成的物体 两端磁性最强
磁性(吸铁性)
磁极:南极(S)北极(N)
异极相吸 同极相斥
小学五年级科学
教学设计
《有趣的磁现象》
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 徐凤
小学五年级科学
《有趣的磁现象》说课稿
宿州市砀山县实验小学 徐凤
第三篇:《有趣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有趣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广东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电与磁》的第二课《有趣的磁现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2.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能力培养目标标:(1)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2)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等活动来探究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怎样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欲望转变成为探究式学习的动力。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条形磁铁、玻璃球、橡皮、螺丝帽、铜线、不锈钢圈、回形针、木块、塑料瓶盖、铁钉、碎铁屑。
2.教师准备:条形磁铁、U形磁铁、环形磁铁、磁扣、相应的教学课件,实验记录表。
3.实验分组情况:4人组成一个活动探究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1.揭示课题,板书:有趣的磁现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有趣的磁现象》。
2.运用谈话法,激起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欲望,初步感知科学探究的方法。
我们知道,许多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大胆猜想,积极实验,认真思考,善于总结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直接揭示课题,明确目标要求,初步了解探究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磁铁 1.认识擦窗器里的磁铁(1)屏幕出示擦窗器(2)演示擦窗器的工作
(3)通过提出问题“为什么擦窗器隔着玻璃还能互相吸引?”引导学生发现里面有磁铁。
2.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1)屏幕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磁铁、U形磁铁、环形磁铁、磁扣等)。(2)告知各种磁铁名称(3)认识教学中常用磁铁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有趣的情境出发,通过问题形式驱动学生去探究磁现象。)
(二)探究活动一:磁铁能吸起什么 1.提出问题
磁铁能吸物体,磁铁能吸起所有的物体吗? 2.学生猜想 3.实验验证
谁的猜想正确呢?我们要用实验验证。(1)出示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用磁铁分别去吸盒子里不同的物体,然后填写实验记录,能吸起的物体在实验记录单中打“√”,不能吸起的打“×”。做完实验后,请把实验物品放回原处。(2)分组实验,师巡视,个别指导。4.交流汇报 5.引导总结
(1)通过实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磁铁能吸起的物体都是有铁制成的
(2)概念讲解并板书
磁铁能吸引有铁制成物体的性质就叫吸铁性,科学上叫做磁性 板书:磁铁能吸引由铁制成的物体 磁性(吸铁性)
6.拓展延伸
(1)其实磁铁不仅可以吸引铁制成的物体,还可以吸引钴、镍等制成的物体,磁铁能吸1元硬币,是因为制造1元硬币材料中含有金属镍。
(2)课后思考验证
磁铁能吸引1角、5角的硬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儿童的好胜心强的特点,让学生展开竞争,学生能积极参与实验,并通过探究活动,总结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拓展延伸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推动学生进行课外科学探究。)
(三)探究活动二:磁铁的哪部分磁性最强。1.提出问题:
老师手里的磁铁它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是不是一样呢? 2.学生猜测 3.实验验证
(1)屏幕出示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利用手中的磁铁和实验物品,小组讨论自行设计实验,实验结束后把物品放回原处(2)小组实验,师个别指导
4.交流不同的实验方法及现象,讲解科学概念(1)汇报交流不同的实验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3)讲解科学概念并板书
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南的一端是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一端是北极,用字母“N”表示。
5.认识手中磁铁的南、北极 6.介绍用画图方法表示一块磁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自主交流,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四)探究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已经发现了磁铁能吸引铁制品,而且两端磁性强,每一个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如果把两块磁铁的两极互相靠近,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2.猜想 3.实验验证
(1)让学生探讨磁极靠近方式有几种(2)出示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把一块磁铁放在桌子上,用另一块磁铁的两极分别去靠近它的两极。一人实验,其余同学认真观察磁极靠近方式和实验现
象,并把磁极靠近方式和实验现象记录在53页的实验记录表中。(3)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师巡视,个别指导(4)汇报交流(5)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并板书:
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
(设计意图:有条理地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可以培养学生 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图表记录也很好的反映探究的结果,一目了然,又让学生学会系统的记录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知道了哪些有趣的磁现象?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对磁现象有个整体认知)
四、拓展应用
1.课开始的擦窗器是利用磁铁的什么性质制作的? 2.找一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擦窗器是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的磁?
让学生举例说一说,选举部分说说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3.介绍指南针
(设计意图:通过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再次让学生体
会科学知识就在身边,既巩固了所学知识,更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为下一课的学习作铺垫)。
附板书设计:
有趣的磁现象
能吸起由铁制成的物体 两端磁性最强
磁性(吸铁性)磁极:南极(S)北极(N)
异极相吸
同极相斥
第四篇:《有趣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有趣的磁现象》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 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
教材分析
《有趣的磁现象》是《奇妙的电与磁》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先从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擦窗器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擦窗器时提出的“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磁铁能吸起什么?”、“磁铁中哪个部分磁性最强?”、“两块磁铁的研究”等知识的学习,最后形成了有关磁的系统理论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2.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
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磁性强弱”、“磁铁的两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回型针,线,U形磁铁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 3
师:同学们看过春晚刘谦变的硬币穿过玻璃的魔术么?硬币真的能穿过玻璃么?
师:猜猜看刘谦是怎样做到让只让硬币穿过玻璃的?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找到答案。师:同学们谁家住楼房? 师:出示图片
师:这样擦窗户安全吗?你有什么好办法? 师:出示擦窗器
师:提问:擦窗器是怎样工作的?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 师:猜猜看擦窗器里面有什么?
二、活动1:磁铁能吸起什么? 师:猜猜看磁铁有什么性质?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同学们猜猜看磁铁能吸起什么物体呢?
师: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并做好记录。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交流结论。师:能被磁铁吸起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师:通过实验你们验证了什么?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铁。
三、活动2:磁铁哪个部分磁性最强?
师:刚才我们通过试验验证了磁铁有磁性,能吸铁,师:磁铁每个部位吸铁的能力强一样强么? 师:猜猜看磁铁那个部位吸铁的能力强呢? 师: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实验)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磁铁哪个部分的磁性最强?(用磁铁吸铁)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条形和u形磁铁和环形针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生:实验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 3
生:汇报各小组实验后总结得出的结论。
师: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S)和北极(N)。
目的:通过实验,知道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
四、活动3:两块磁铁的探究
师:如何判断生活中一些没有标记磁极的磁铁的两极? 师:我们用悬垂法。
师:我们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两个磁极叫什么?(南极和北极)师:当两条磁铁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猜猜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讨论:有多少种磁极靠近的方式?在实验记录中进行记录。实验:根据各种磁铁组合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讨论: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师:通过实验我们找到了磁铁靠近时出现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师:磁铁同性极互相排斥、异性极互相吸引。
五、小结
/ 3
第五篇:磁现象 教学设计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选自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二十章第一节,该节知识点偏多,但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磁与电非常重要,因此,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总结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
【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思维还处在形象阶段,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还是不太易懂,所以本节知识主要依靠实验和生活现象来阐述物理知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性和磁体;(2)知道磁极;
(3)知道磁极的指向性和磁极的表示方法;(4)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5)知道磁化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1)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探究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3)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重、难点】:以探究磁体的性质为重点,难点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教法与学法】:主要通过演示实验和讲解来阐述本节内容;学生则通过分组合作及讨论领悟物理知识。
【教学器材】: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环形磁体、铝棒,铁屑、木屑、铝碎片、大头针、白纸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给同学们展示几幅非常壮观漂亮的极光图片,使学生进如学习的乐园,然后再利用故事“秦始皇的阿房宫奥秘”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入新课,进行讲解】
1、认识磁现象
“演示实验”分别用白纸包裹的磁体和铝棒去吸引铁屑、木屑、纸屑、铝片等不同物质,观察现象。
结论: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的分类:
(1)按磁体的来源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2)按形状来分可分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1)“分组实验”各组分别用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去吸引均匀的铁屑,观察现象并讨论“磁体上的磁性一样的吗? 请小组代表发言
结论: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2)磁体有几个磁极?
“演示实验”将本已破损的磁体分成两块,再次去吸引铁屑,观察现象,并由同学们讲述。
结论:任何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3)磁体的指向性
“演示实验”用细线将条形磁体悬挂,使其在水平面能自由旋转,观察其静止是的指向。定义: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S极)
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N极)(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分组实验”各小组将一根条形磁体悬挂使其自由旋转,用另根条形磁体的N极去靠近它的S极,观察现象或用S极去靠近它的N极,观察现象;(互相吸引)再用S极去靠近S极或N极靠近N极,观察现象。(互相排斥)结论: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磁化
提问:条形磁体是钢做的,原来没有磁性,怎样使它现在具有了磁性呢?(1)使它具有磁性的方法很多,但很明显它原来没有磁性,现在获得了磁性,我们把它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演示实验”:钢针原来没有磁性,在磁铁上按一定的方向摩擦几下,它就具有了磁性,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别针。
提问:为什么有些物体获得的磁性可以长期保存,有的一会儿就没了呢? a硬性材料:磁化后能长时间保持磁性。b软性材料:磁化后不能长时间保持磁性。(2)消磁
使原来有磁性的物体减弱或失去磁性 银行卡、磁卡不能和手机放一块 【课堂演练,举一反三】
1、有两根外形一样的钢棒,甲靠近乙的中间有吸引力,而乙靠近甲的中间没有吸引力,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哪根没有磁性? 【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我做归纳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磁现象(第一课时)
1、磁现象: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2、磁极间的作用:(1)磁极:N S极(2)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磁化: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教学反思】由历史故事来引入新课,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司南、指南针,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磁性的认识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自主实验探究感悟磁体的吸铁性、指向性,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关于磁性,教师补充除铁以外的钴、镍这些铁磁性物质,使学生认识更完善。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探究使学生通过磁极间的自由组合,和对结论的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
让学生举例展示磁性材料在我们的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达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提供努力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