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教学设计过程和课后的反思

时间:2019-05-12 23:0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艺复兴》教学设计过程和课后的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艺复兴》教学设计过程和课后的反思》。

第一篇:《文艺复兴》教学设计过程和课后的反思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过程和课后的反思

张少莉

课题的选择。我之所以选择《文艺复兴》这个课题,出要出于以下考虑:新教材无论是从体系上和内容上,与旧教材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教版在该课内容叙述上却与旧教材相差无几。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如何体现新教材模块体系的特点和把握课标要求呢?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想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这节课展示出来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确定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标解读,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对此,我认为只有通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直接欣赏和解读,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最初的想法是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做几组欣赏对比,也许会更加直观。无奈中世纪的作品并不多见,再由于时间的久远和中文翻译的原因,大多略显晦涩,并不利于学生解读。所以在后来的教学设计中,我只安排了一组美术作品的比较。其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诚如大家所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是相当丰富的,所以我大量的工作就是在寻找和筛选具有典型性的、通俗性的文艺作品。比如:《草地上的圣母圣子》就是在我查阅了几十幅圣母和圣子美术作品后选中的。

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课标要求,停留于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这堂课似乎有点象语文课,或者是美术欣赏课。究竟如何体现新课程的历史学科特色呢?我随即又设计了另外两个片段:“解读文艺复兴背后的历史(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文艺复兴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文艺复兴的意义)”。我想,这才是历史的味道、历史的范畴和历史课的价值体现。

突出新课程的大历史观和文明史观。新课程的专题模块体系,蕴涵了大历史观和文明史观的理念。过去我们对于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分析,也大都停留在思想的解放、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等层面。文艺复兴属于世界,文艺复兴的意义也就应该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进行诠释。于是,我就从“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世界”,“文艺复兴催生并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等等几个方面对其意义作出了归纳。

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自然切换。历史给今天的人以启迪。文艺复兴已经远去,并且渐行渐远,对于今天的我们,她究竟还存在哪些价值?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方面的启示:面对“强权政治”的现实,我们需要人文精神;面对“现实主义”的现实,我们该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还有一种现实,那就是无论现代化的步伐如快捷、人总是需要精神和理想的寄托。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有思想和灵魂的民族„„。我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切换,应该自然的、点到为止的,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平平淡淡。更应注重其深远立意,甚至能发人深省。当然,高度和深度需要教师去把握,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优势和学识水平。

注重课堂的整体设计。本堂课由于头绪多、作品多、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处理不慎就会形神皆“散”。所以我从整体上设计了5个片段:“找寻曾经的辉煌”(导入和解读标题)、“千年沉沦与初步唤醒──人文主义”、“谁在呼唤——解读文艺复兴背后的历史”、“文艺复兴与人类文明”、“文艺复兴与我们”等。另外,还采用了演绎归纳的方法,在每一个片段解析后,对文艺复兴的概念作阶段性的解读,以回应主题等。

还原历史本来的“色彩”。我们越来越发现,真正能打动人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有一定的文学和人文色彩的。历史课不应该是严肃、枯燥、干瘪的代名词,应该尽量还原历史本来的生动、深刻和鲜活。历史的诠释有很多种,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这堂课无论从作品的解读、片断主题的确定、要点的选择,还是语言的表述等方面,我都在努力向该方面追求。

设置“情景”,引领“实践”,实现“创新”。本堂课几乎贯穿始终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的展现,以及学生在我的引领之下的鉴赏、解析活动。我们期望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雕塑、文学等作品创设历史情景,带领学生徜徉于属于那个时代的文艺天堂,去感悟人文的精神、揭开历史的真相、领悟人类文明的辉煌、反思于今天我们的作为„„,最终实现学生作品鉴赏水平和材料运用能力的提高、精神和感情的升华等等。

这节课幸运的被教师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亢奋、震撼、如痴如醉、简直是新课程的文艺复兴等等。但是也有些教师提出疑问:这是所有的历史教师都渴望却不大容易到达的教学境界,教师究竟要花多少时间去学习和准备这样的课?很显然,这堂课教师备课的环节是有些难度的,另外学生回答问题也有难度,需要教师不断启发。当然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大家评点、批评!

第二篇:文艺复兴教学反思

前几天听了区教学大比武的课《文艺复兴》,做一下总结反思。

《文艺复兴》这节课上得已经比较多了,受到普遍赞扬的是唐云波的《文艺复兴》。她的《文艺复兴》核心就是通过文艺复兴的具体作品来感受人文主义的内涵,深刻体会人性的复苏。可谓是仅仅抓住了课的核心和灵魂,虽然并没有出新处,但真正体现了课改的精神。通过情感的体验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在听说上这一课的时候,我自己感觉是跳不出唐的框框,通过作品来感受、体验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

在听了六个老师上完课后,基本的思路都是人性的遗失——人性的复苏,具体都是通过作品来感受人文精神,只是在一些具体选择材料、结构安排上有所变化。以下几点是我听课的点滴感受

1、文化类型的课基本也是核心的内容是通过作品的具体解读和感受来体会其精神内涵;从具体的时代出发分析文化现象、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社会的影响;从今天现实的角度反思、拓展文化新内涵。读、思、说、应该是解读作品较好的方式。

2、从自己现有的教学水平来看的话,两种模式还是比较好的。

一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和灵魂。使每个学生通过具体的作品、情境来体会文化的真意。还有一种是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文化的真意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学生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自己解读作品、感受文化带来的震撼和魅力。第一种方式平时自己用的比较多,第二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而且当场可以检验课堂学习成果,以后要多多尝试。以后上课过程中,我会两种模式都采用来上《文艺复兴》,看具体的效果。

一是以房龙的《宽容》里的人物贯穿整个故事,从自我的迷失到寻找到真正的自我。二是先初步走进大师,介绍基本的人物,然后教师引领学生解读作品,然后由学生自己尝试解读作品做到知识的运用。今后上课语言表达这部分要注意的几点

A、声音清楚响亮、B、注意语速一定要放缓,自己的语速太快了!表达尽量富有感情:注意语调、语气、用词等。可适当增加一些肢体语言如手势。C、语言简洁明了,问题第一次提出就要明确、有效。

第三篇: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艺复兴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种类、题材、造型技法、艺术风格,体悟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2.通过欣赏与相互探讨,加深对文艺复兴三杰对西方艺术所作出的贡献,掌握对于西方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学习艺术巨匠勤奋的创作精神,从文艺复兴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理解和感悟人本主义理念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达芬奇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风格特点和造型特点。

难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引导探究法、欣赏、启发、讨论等。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电影片段《达芬奇密码》中对《最后的晚餐》的分析视频,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上,提出问题:这是谁的作品?出卖耶稣的门徒是哪一个?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由此引出课题(板书)《“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环节二:拓宽思维,直观感知

1.教师继续展示《最后的晚餐》。

提问一:这是什么时期的作品?你们是如何看出来的?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简单小结文艺复兴艺术的特色。

提问二:除了达芬奇,这一时期代表人物还有谁,有什么艺术主张?对画家进行介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2.教师播放《蒙娜丽莎》,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三:作品中描绘了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优美的风景、端庄的女子等)

环节三:循循善诱,具体分析

提问四: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那个神秘的微笑又代表了什么?发挥学生的想象,整体的感知,畅所欲言。(提示学生从构图、明暗及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精神气质以及色调等方面去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总结。(正面胸像构图;眼睛等五官和手部刻画细腻,体现人文精神等)

提问五:你觉得背景和人物色调和谐么?为什么?你喜欢这幅作品么?

学生同桌两人一组讨论,教师引出“渐隐法”的运用,并简要讲述作者表达情感。

环节四:巩固新知,实践展评

1.教师展示两组作品,分别是拉斐尔的《椅中圣母》与中世纪的圣母像作品,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和早期雕塑家多纳泰罗的《大卫》进行对比。并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一组,谈谈它们艺术特色的不同之处。

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造型、构图、色调等方面分析。

2.以小组演讲赛的形式,各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演讲,同学之间自评、互评,教师从赏析角度、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述,以鼓励为主,并引导学生找到发展方向。

环节五:回忆重点,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回顾文艺复兴三杰各自的成就以及艺术特色。

2.教师设疑并布置作业:那时候的油画材料和我们现在的一样么?那么是谁被称为“色彩的发明者”?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作出总结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板书设计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曙光”第9课内容,本课主要介绍的是文艺复兴运动,随着西欧城市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推动,手工工场在西欧开始出现,同时在农业领域出现了租地农庄,这具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之后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同时还介绍了其代表人物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品,以此来呈现人文主义这一核心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文艺复兴的时间和性质、人文主义精神、文学与美术三杰及其代表作。

(2)理解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及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采用材料分析、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反思的能力。

2、以文艺巨匠的思想及其作品为依托,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体会人文主义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文艺复兴运动的了解,知道思想解放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内容的分析,理解其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认识文艺复兴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对优秀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文艺复兴运动实质、重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教学难点】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意大利风景》视频。

师:意大利的风景美丽吗?

学生答:美丽极了。

师:意大利不仅有美丽的风景,历史上还产生了灿烂的文化,现在欧洲发达国家盛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在意大利产生并发展而成的。今天,就让我们回到14、15世纪的意大利,去领略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吧。

新课讲授:

师:本单元标题为“近代社会的曙光”,由本单元开始我们就进入到了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而所谓的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它开始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于一战爆发前。

(一)文艺复兴运动

学生阅读课文44——45页“思想解放运动”一目,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时间及最先兴起的国家。

学生回答:背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形成。欧洲各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农场成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中古时期,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主宰了欧洲人的生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

时间: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

国家:意大利。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圈划重点知识;学生之间交流并展示自学结果,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考:为什么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在意大利兴起?

学生回答: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教师: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而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那么,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人文主义。

教师: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多媒体出示“人文主义与封建神学的不同思想”表格,教师:请大家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进行补充。

拓展: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不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只反对教会的精神统治,并不反对信仰基督教。

师生探讨:新兴资产阶级为什么要借助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神学?

教师归纳: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排挤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

多媒体出示关于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的两则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辩论完成后汇报结果。教师进行补充。

思考: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教师进行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出示问题: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回答: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二)但丁与神曲

猜猜他是谁:

1、他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他的代表作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3、他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学生回答:先驱:但丁。代表作:长诗《神曲》。

教师:《神曲》由《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组成。《神曲》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到达人生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抨击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各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赞美了现世生活,歌颂了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恩格斯评价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那么,《神曲》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艺术大师达·芬奇

教师:出示达芬奇的发明,并让学生猜是谁的作品。

学生:达·芬奇

教师:达·芬奇是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除了艺术外,在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达·芬奇的绘画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达·芬奇在绘画领域的代表作有哪些?

学生回答: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

课件出示《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学生欣赏,体会人文主义思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对人文主义的认识。

(四)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教师: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主题的创意灵感将来自于他,现场朗诵了他的戏剧《暴风雨》当中的台词。他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被誉为西方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是谁?

学生回答:莎士比亚。

学生阅读课本47页小字内容,了解《哈姆雷特》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对《哈姆雷特》内容的了解,知道莎士比亚作品体现的是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

教师: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的剧作分为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三大类。那么,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哪些?

学生回答:《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和《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也是他的名剧。

多媒体出示表格:文艺复兴时期名人及其代表作。

学生看书并讨论后完成。

课堂小结: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性的解放,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文化和教会统治对人性的禁锢。文艺复兴运动不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恢复,而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它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下发生的,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武器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创立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为以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它是近代以后欧洲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根源。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文化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和文艺复兴的性质,人文主义,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通过了解人文主义者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主张和文艺作品的特点,掌握文艺复兴的实质。

通过学习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认识到14、15世纪伴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掀起了一场打破封建神学束缚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意大利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的国家,意大利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和聚集了众多博学之才。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教学建议

重点分析:

文学和美术是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表现最为突出的领域是文学和美术。但丁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这三位艺术大师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难点分析:

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发生的背景是难点。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文艺复兴运动能够最早在意大利发生不太理解。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旨在打破封建神学束缚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意大利文学和美术领域的成就把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向了高潮。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文学和美术”,建议教师带着欣赏的眼光去逐一介绍这五位大师的文学艺术成就,其中重点要强调以下几点:

①但丁的《神曲》,在介绍时要提醒学生但丁不是以教会神学的标准而是根据自己的爱憎来贬恶扬善的,尤其是他在地狱中给当时的教皇预留了位置,这已经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这也就揭示了这场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和特点。

②彼特拉克,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提出应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思考问题的人,所以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的著名作品《歌集》采用十四行诗的形式主要歌颂他对女友劳拉的爱情,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禁欲主义,追求现世个人幸福的强烈愿望。

③达·芬奇的著名绘画作品《蒙娜丽莎》屏弃了过去的宗教题材,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以女主人公亲切、自然的永恒微笑万古流芳。

④达·芬奇的另一幅著名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描绘耶稣在被捕前和门徒聚餐,向门徒说出了“你们中有人出卖我”的话,引起十二个门徒(其中有叛徒犹大)极大的震惊。他们有的愤怒,有的怀疑,有的自我表白,有的互相议论,而叛徒则紧握钱袋,惊慌失色。达·芬奇把这十二个不同性格和表现的人物,描绘得那样成功,以后的艺术家几乎没有人能超过他。

⑤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塑造的是一个身体健美、精力充沛的青年,象征着对正义事业充满信心和蓬勃旺盛的奋斗精神。

⑥拉斐尔,以画圣母像著称,所画的多幅圣母像,都体现了人间女性的美和母性的慈爱。通过以上讲述,学生应该对于以下两点有所体会:

①作品的美;

②作品中的人文主义色彩。

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发生的背景”,建议教师从资本主义最早萌芽在意大利谈起,然后分析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会有什么要求?最后再重新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最早发生在意大利?教师可以做出补充。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新课结束后,让学生列表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五个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表格如下:

人物代表作品主要特色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文学和美术

难点: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发生的背景

教学手段:

①教学方法:讲解法;

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提问: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何时何地产生?然后设问: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会有什么要求?导入新课。

一、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发生的背景

关于“文艺复兴的性质”,教师首先提问:资本主义萌芽以后,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会有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说明。

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发生的原因”,教师提问: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发生?学生能够回答出来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产生,教师对于意大利的历史和人才结构方面的内容做出补充说明。

关于“主要思潮”,教师按照“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对于“人文主义”一词做出分析。

关于“突出领域”,教师直接说明。

二、文学

关于“但丁”和“彼特拉克”,教师按照“重点突破方案”中的内容讲解,按照“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做出补充。同时展示自制教学课件(参考“第13课媒体资料”)。

三、美术

关于“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教师按照“重点突破方案”中的内容讲解,按照“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做出补充。同时展示自制教学课件(参考“第13课媒体资料”)。新课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列表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五个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表格如下:

人物代表作品主要特色

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填写表格,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相关材料的补充说明,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13课 文艺复兴(一)--意大利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发生的背景

1.文艺复兴的性质: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

2.在意大利发生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意大利的历史和人才结构

3.主要思潮:人文主义

4.突出领域:文学、美术

二、文学

1.但丁:《神曲》

2.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三、美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1.达·芬奇:绘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2.米开朗琪罗:雕塑《大卫》、壁画《创世纪》

3.拉斐尔:圣母像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文艺复兴的扩展,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的成就,近代科学的奠基,“天文学革命”,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对天文学的贡献,布鲁诺关于宇宙无限的理论,开普勒,哈维探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的扩展和延伸到近代科学领域,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全貌,更加深刻地领会文艺复兴运动地性质及其影响。

通过学习了近代科学的奠基者,使学生认识到:新天文学的确立过程,说明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知识必然战胜愚昧,科学真理必然战胜封建迷信。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战胜愚昧,科学真理战胜封建迷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教学建议

重点分析:

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是重点。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在深刻性、广泛性等多方面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都有明确的提高,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发展成为波及整个欧洲、影响遍及世界的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以更加汹涌澎湃的怒潮冲击着封建神学,给封建制度以更为有力的打击。

难点分析: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是难点。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不但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而且还冲击着其他领域尤其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学生由于思维水平问题还一时间难于理解,需要教师的点播。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向广度方面发展,二是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向深度方面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为什么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会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介绍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的主要作品及其作品的主要内容。重点强调以下内容:

①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巨人传》以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君主巨人的形象,歌颂“人”的力量。还通过幽默滑稽的故事大胆地嘲笑了僧侣的无知,激烈抨击教会的罪恶,成为批判性和讽刺性极强的文学作品。

②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堂吉诃德》通过堂吉诃德的悲剧,歌颂了西班牙人民渴望自由、追求真理、反抗压迫的崇高品质,否定了封建制度,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③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诗人、剧作家,是古往今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后期创作的四大悲剧,代表了其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剧中主人公的性格被注入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他们的悲剧结局,说明恶势力的强大和人文主义的软弱,他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鲜明的舞台形象,广泛深刻地描写,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

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近代科学的奠基者”,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为什么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会从文学和美术领域迅速波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做补充说明。然后依次简单介绍“天文学革命”中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对天文学的贡献,布鲁诺关于宇宙无限的理论和开普勒的成就(行星运动三定律)。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列表整理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表格如下:

所属领域

代表人物

所属国家

主要成就

文学美术天文学医学其他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

难点: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教学手段:

①教学方法:讲解法;

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

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何时何地?其主要思潮是什么?

导入新课。

一、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15~16世纪)

关于“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会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学生回答后,教师做出补充说明。

关于“法国作家拉伯雷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成就”,按照教材简单讲解,可以参考“扩展资料”部分相应内容。

关于“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教师要做重点讲解。可以让学生看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中关于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和悲剧作品《哈姆雷特》的介绍,提问学生,这两部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回答后,教师做出补充说明。

关于“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教师按照教材讲解。

二、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关于“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自然科学领域”,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会从文学和美术领域迅速波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说明。

关于“天文学革命”,教师首先提问学生,自然科学领域的变化,为什么会首先从“天文学革命”开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说明,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神学赖以存在的根基彻底戳穿了天主教会的反科学、反人性的本质。

关于“哥白尼的、伽利略、布鲁诺和开普勒的科学成就”,教师依照教材讲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发动学生讲解。

关于“医学领域的成就”,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理卫生”,让学生讲解哈维探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出示下列表格,由学生整理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5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手段:

电教手段应用:使用《创世纪》flash动画、相关视频资料和图片;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对比中世纪的绘画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推测两幅画出现的大概时间,并带着“为什么两幅画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它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开始学习新课。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在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各个方面的成就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掩护?”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封建神学在欧洲的地位、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的来源、当时资产阶级与封建神学力量对比等方面分析。要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资产阶级为什么会以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一形式,开始了反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没有公开举起反封建制度的鲜明旗子?”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是理解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的关键。教师“导”正是体现在引导学生的思路集中在“关键”问题上,由此使学生迅速掌握事物的本质。

三、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艺复兴在十五世纪后期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在十六世纪达到高潮?”

这一问难度较大,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使学生将前两节课所学内容与本节内容较好的联系起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西移大西洋沿岸,刺激了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使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基本原因,进而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制作《西欧诸国文艺复兴成就一览表》。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分析莎士比亚等人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对比此时的作品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品的区别。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将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与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文艺复兴的范围、时间,认识到文艺复兴在十六世纪达到高潮的史实。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第四篇:欧洲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欧洲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高一学生升入高二并且进行了文理分科。由于暑假期间学校进行基建,没有安排学生提前上课,与兄弟学校相比,我校的教学进度大大落后。本学期对于理科班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顺利通过会考,这是新课改以来第一次高中历史会考,学校的要求相当高,因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学生通过会考。对于文科班而言,由于选修课本本学期可能无法分发给学生,所以课时比较充裕。本学期整个高二年段只有两位历史教师,且都是第一次教高二年段,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文理分科之后,如何让理科班同学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顺利通过历史会考,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考试内容与要求: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知道凡高和毕加索,简要说明其主要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知道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简要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认识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以拜伦的《唐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欣赏凡高和毕加索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以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为例,理解19世纪以来的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了解影视艺术包括电影、电视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理解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⒈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领域的主要成就。⒉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作品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影响。⒊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难点:理解任何文学艺术作品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理解文学艺术的民族化和全球化。【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19世纪初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通过讲述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锻炼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内的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认识、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补充材料,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来体会当时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心境,从而加深对历史和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境式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当时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历史背景中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法,或扮演某一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或扮演当时的某一位文学艺术家,加深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作品内涵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总结,以免让娱乐色彩掩盖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通过教科书中的内容、教师补充的内容和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在结束本课的学习后组织学生搜集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再次感受20世纪中期以来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并进行总结,制作海报、写成论文或者将音乐作品刻录成光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19世纪初期众多文学艺术作品的了解和掌握,充分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特色的分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流程】

文学与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最绚烂多彩的部分,19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则更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板书)

一、文学

二、音乐

三、美术

四、影视艺术

历史是文化的镜子,失去了历史的依托,文化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光彩。因而我们在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音乐、艺术的主要成就时,要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板书)

一、文学

⒈浪漫主义

问:浪漫这个字大家一定很喜欢,你眼中的浪漫是什么? 答:„„

不错,老师我在你们这样的年龄时,也曾这么想过:哪位少女不怀春,哪位少男不钟情。那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浪漫是什么呢? 投影: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

(板书)⑴含义: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理想,追求自由

为什么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会流行浪漫主义?

投影:

因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社会的反映。19世纪的欧洲,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封建秩序瓦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更具有催生作用。法国大革命没有彻底铲除欧洲的封建制度,资产阶级革命仍在曲折中进行着,而且还促进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空前高涨。在资本主义确立的过程中,充满了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充满了反复与曲折。因此,整个社会动荡不堪,人们在社会现实中感到迷惑,感到彷徨,启蒙思想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本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动力,而这样的理想在现实中不但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更多令人不满的社会现实。战争不断、贫富不均„„于是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象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便应运而生。他们热爱自然,借对自然的热爱来抒发自己内心强烈的感情和对现实社会的美好追求。就如标题是“心灵的激荡”,“透过心灵的棱镜来看待生活”,使浪漫主义成为流行于19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形式。

(板书)⑵背景

①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②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延伸

③思想: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实现可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板书)结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又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板书)⑶代表:拜伦《唐璜》

(板书)⑴背景

①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

②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

③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 拜金主义

④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

⑵代表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 · 葛朗台》。

长期的辛劳严重损害了巴尔扎克的健康,刚过50岁,他就重病缠身了。在巴尔扎克生命垂危时刻,他仍然沉浸在自己制造的世界里,他恳求医生延长他的生命,他就能再写出一部作品。他不断呼喊自己笔下的人物“高里奥、葛朗台、皮罗多 „„ ”。

1850年8月18日晚上11点半,巴尔扎克永远闭上了他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结束了他辛勤劳累的一生。投影: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贫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请思考:通过材料,你知道为什么《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吗?

(板书)

二、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贝多芬

问:哪位同学比较了解贝多芬,请你来介绍一下他的主要事迹。

答:贝多芬是音乐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他出身于德国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4岁在父亲的逼迫下开始苦练钢琴、小提琴。17岁时他到维也纳拜见音乐大师莫扎特,莫扎特听了他演奏后说:“这位少年即将震动世界。”正如莫扎特预言的,他震惊了世界,他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给了贝多芬很多启发,他追求平等,正义和个性自由,激励着他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等。他被称为“乐圣”,我们在对他辉煌成就敬仰时,也别忘了,他的一生是充满不幸的。二十六岁时,他就开始耳聋,到晚年时全聋。耳聋对一位音乐家来说是多么的可怕。他也曾为听力的逐渐衰退而感到恐惧,在他32岁时也想到了自杀,后来他终于克服危机,振奋精神,以顽强的毅力,坚守着“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了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投影:贝多芬的助听器;贝多芬的钢琴。

不错。看!这是贝多芬的助听器。希望我们以后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更要鸣记贝多芬坚强而不断与命运抗争的精神,鼓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28页,找出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及艺术特色。

答:„„ 投影: 投影: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

请回答: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答:体现了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

投影:贝多芬的故居。

你们知道世界上拍卖价格最高的美术作品吗?那就是凡·高的《向日葵》。

投影:《向日葵》。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 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1881年10月25日,他出生于西班牙小城马加拉。先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04年,他定居巴黎,从此在法国生活近70年。他早期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影响。1907年,毕加索代表作《阿维农的少女》问世,从此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 —— 立体主义绘画。毕加索创造力惊人,一生创作油画1800多幅,素描7万多件,还有版画、雕塑和陶瓷制品等。其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享有很高声誉。

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为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作品。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油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

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家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板书)

四、影视艺术

电影和电视是当今世界年轻的艺术,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

1895年12月28日,人们刚过完圣诞节,难免手头拮据,但仍有35名巴黎人掏出一法郎,去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见识一下由机械摇出来的新奇玩意儿,也就是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所说的“电影图戏”。在人们的惊呼声中,世界第八艺术 —— 光和影的艺术 —— 电影正式诞生了。后来,这一天被命名为“世界电影日”。

提起电影,我想同学们都会马上联想到一个地方,那就是—— 答:好莱坞。

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维尔克特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地,他的夫人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就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Hollywood是冬青树林的意思)。后来,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

投影:好莱坞拍摄的经典电影的宣传海报。

第五篇:优秀教学设计文艺复兴

教学设计】文艺复兴 设计思路

1.文艺复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欧洲乃至全世界产生过,并且还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学生应该知道的常识,特别是艺术院校的学生。故此,依据课标的基本要求,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作了适当的拓展。

2.鉴于初二学生世界史知识储备不足,理论素养有限,为避免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识,如: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资本主义萌芽等,生硬地强加于学生。故此,借助于形象资料,如:文学作品、绘画、雕塑作品等,尽量使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再形成理性的认识。符合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将其变成有血有肉的历史。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内涵,进而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神曲》中的名言,体会但丁对中世纪教会的抨击与控诉、对人性的渴望与追求。

通过文艺复兴时期名画赏析,从图片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感受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感悟此运动确实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促进了近代文化的发展,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是历史的进步。板书设计

第9课文艺复兴(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意大利

二、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神曲》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四、文艺复兴的扩展和影响 教学过程

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什么是文艺复兴呀?文艺复兴和背景图中蒙娜丽莎有什么关系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急,我们一起先欣赏几组艺术作品,看一看,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笔下的人和神都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作品:

这幅画描绘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对夫妻。这件雕塑作品,有同学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项体育项目的名字知道吧?(投铁饼)。作品的名称就是《掷铁饼者》,它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展现当时人的精神面貌。

我们再来看看中世纪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是什么样的?第二组:中世纪作品

《司教安东尼·奥索》

中世纪人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中世纪绘画的创作以宗教题材为主,这是一幅非常典型的中世纪作品:

《母与子》

圣母玛利亚怀里抱着圣子耶稣,端坐在椅子上。我们再来看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的形象又是什么样的呢?

第三组:文艺复兴时期作品

《草地上的圣母》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摩西》。

《摩西》

欣赏完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之后,我们来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历史时期的作品,更能体现出人的生命活力?

有的同学认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有的同学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也就是说作品在表现人所具有的特性、活力方面,两个时期有相似之处。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和14—16世纪的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中世纪作品刻划的人神形象,表情呆板,无精打采,给人一种神秘的压抑感。但两组作品的创作时间上相差了近千年。给人的感觉是,光辉灿烂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在经过事隔中世纪天主教会的长期压制以后,又得到了再生,称为文艺复兴。但我们从作品中似乎感觉到,它并不是一种简单地模仿和再现,而是继承中有发展,有创新。随着学习的深入,相信大家对文艺复兴这个概念,有更强烈的体会。

为什么会在14——16世纪出现文艺复兴的局面呢?我们来探讨一下: 第9课 文艺复兴(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

回忆旧知识:图片(基督教礼仪:洗礼、婚配礼、临终涂圣油礼)

三张照片说明了什么问题?(中世纪西欧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他的一生有何教会发生密切的联系。)

回忆基督教的教义:教会宣传什么呢?(人生来是有罪的,即原罪。人们自身无法解除自己的罪过,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依靠教会,虔诚地信仰上帝,祈祷上帝地宽恕,来世才有可能进入幸福的天堂。)

原罪——信仰上帝——(来世)幸福

人的幸福寄托在上帝身上,放弃了人本身对幸福的追求,寄托在来世,放弃对现世的追求。在教会眼中,凡是与信仰无关的知识,都是没用的。《圣经》是一切学术、学问的最高权威。凡是与《圣经》相悖的想法和行为,一概被视为异端。为了对付这些异端,教会还设置了一种特殊的法庭——宗教裁判所。据统计,仅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在30年间,就惩罚了34万人,其中有三万多人被活活烧死。

这就是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行动都受教会的监督和支配,生活的一切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神是万物的主宰,人是上帝的奴仆和羔羊。随着历史的向前推移,到了14世纪。在意大利的一些城市,譬如佛罗伦萨、米兰还有大家熟悉的威尼斯等地,商品经济越来越繁荣,工商业越来越发达,出现了一批富裕的工商业主和银行家。他们发现:自己在创业、发展、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并不是依靠教会,借助于神的力量,才取得今天的成功。而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取得的。是人的伟大,人的力量才创造了今天财富,既然人创造了财富,就应该享受现在的欢乐和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何必要等到来世呢?

这一想法和教会的宣传是相违背的,鉴于教会的势力还比较强大,还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所以他们就打着恢复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号,因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提倡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意愿。由此可见,所谓的文艺复兴,其实是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思想、新文化诞生了。它要求打破宗教对人性的束缚,解放人。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最先在这方面突破的不是绘画,而是文学领域。

二、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神曲》

手持《神曲》的但丁像

但丁生活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但丁的代表作《神曲》是一部用意大利方言写成的长诗。全诗一共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部分,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梦幻故事形式,构思了他自己在35岁时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故事。

地狱

炼狱

天堂 节选《神曲》赏析

分析:但丁在谴责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能判断一下,他的身份地位吗?

但丁谴责的是已死去教皇尼古拉三世。在地狱中但丁遇到尼古拉三世教皇的灵魂,诗人痛快地予以斥责。同时,诗人还给当时活着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地狱中找好了位置,倒栽于石穴中受火刑的惩罚,写道“罪有应得”。按照中世纪教会的标准,教皇死后,应该在哪儿?(天堂)

但丁并没有按照教会的标准,而用自己的标准把人分类,这是对旧观念的否定。同时还对教会的各种罪恶加以抨击。但丁是反对教会的第一位勇士,某些历史将但丁去世的1321年,作为文艺复兴开始之年。恩格斯称颂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神曲》里很多名句格言,充满了哲学思想:

你最欣赏哪一句?

马克思非常欣赏,“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里引用这两句,并加以发挥,进一步阐述,“任何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这对于我们来讲也可以作为一个人生的格言,当我们做某一件事,你认为正确的时候,而遇到种种流言蜚语,种种舆论的偏见,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想想但丁的格言。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涌现出众多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艺术大师。认识一下,二、代表人物: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达·芬奇自画像

学生介绍他所了解的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创作于1495-1498年

《最

后的晚餐》局部放大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作的一幅壁画,长9米多,宽4米多。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描绘的是耶稣在餐桌旁,向门徒们宣布“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的一刹那间,这样一个最富于戏剧性的场面。耶稣的话使每个人都感到意外,并从心灵深处感到震惊。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有的人惊讶,有的人恐惧、有的人愤怒、有的人在表白,不是我。有一个人感到紧张和恐惧,他就是犹大。你看,他紧靠桌边,右手抓着出卖耶稣得到的三十块银币。身体向后侧,把脸藏在暗处,以掩饰自己的紧张心情。

达·芬奇创作这幅画,用了三年的时间,他为观察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跑遍了米兰的大街小巷,他已经把犹大的身子画出来了,但脸部却迟迟没有动笔,他要找一个最坏的典型,来表现犹大的可憎可恶,于是他专门到一些流氓无赖聚集的地方,或者一些下流的酒馆寻找模特。最后找到了吗? 达·芬奇创作非常严谨,但修道院的修士长却认为,达·芬奇用这么长时间创作一幅画是在故意拖延工期,想多要工钱,甚至还告达·芬奇的状。达·芬奇觉得这个修士长太阴险、太讨厌了,用他做犹大的模特再合适不过。

当我们欣赏这幅作品时,彷佛亲眼看到耶稣和12位门徒就餐时的情景。就像一场无声的戏剧表演。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一方面是达芬奇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感觉达·芬奇所刻划的13个人物,就来自与我们生活的人群中,离我们很近,包括耶稣并不是以一个神的身份出现,而是一个普通人,坦然、镇静,耶稣作为神,已经从神坛上走下来了,成为有血有肉的人。这就是达·芬奇的高明之处。

《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1506年

作品主题,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位女子,据说是意大利一位富商的妻子。

这幅画有一个无辜的缺点,就是名气太响亮,平均每天有2万多人到卢浮宫参观这幅画。每个人在她面前驻足观看的时间,不超过1.62秒,谁也没有机会仔细的多看她一眼。没关系,今天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你可以仔仔细细地欣赏欣赏蒙娜丽莎。有人说,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都觉得蒙娜丽莎在用神奇的目光看着你,冲着你微笑,你有同感吗? 《蒙娜丽莎》从问世到现在,已经500多年了,500年来,关于这幅画始终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就是,争论不休的,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究竟是什么含义?你有什么高见吗?

我们可以将这幅画,放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想象: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下西欧人失去了哭与笑的权利,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们正从基督教神学的重压下觉醒过来,她是一个富商的妻子,也许她对目前的生活很满足,感到欢欣而笑,也许她对未来充满向往和希望而笑。我是这样想的,总之,从微笑中显示出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非常丰富达•芬奇用他的“蒙娜丽莎”,展示了那个伟大时代的人们新的精神风貌。

除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之外。还有蒙娜丽莎的自然之美,打动了无数的人,被公认为多少世纪以来最完美的肖像画。达•芬奇认为人是最神圣的,人体是自然界中最美的形象。他说:“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享有生命。”达•芬奇正是怀着对生命的尊重进行创作,他用一个真实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歌颂着人自身的美丽,呼唤着人性的觉醒,颂扬人性的光辉。

达•芬奇的才华,不仅限于绘画方面。

人体肌肉和关节图 人体比例图

飞行器

巨型

挖掘机设计图

他在数学、解剖学、动植物学、水利工程、军事机械等诸多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留下了6000多页的手稿,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窥视到巨人多方面的才能。

与达•芬奇同时代的还有两位艺术大师,和达•芬奇并称意大利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也是有多方面成就的人物。我们曾经领略过大师的大手笔。(回忆:他擅长壁画和雕塑,建筑设计,同时又是一位诗人。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代表作有《大卫》、《哀悼基督》。

作者把大卫雕成一个英俊美貌的青年裸体像,目光炯炯注视着敌人行动,表现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

雕像选用局部,不过瘾,来一张全景的,这是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一幅壁画——《创世纪》。

《创世纪》

《创世纪》局部

这幅作品不是画在两侧墙壁,而是在顶部,距离地面20米,米开朗琪罗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这幅长40米,宽14米的壁画。刻画了340多个人物形象。尽管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但是,米开朗琪罗却是以表现人体的力和美,作为创作的主题,画中人物形象高大魁梧,健壮有力,气势壮观,充分表现了人的力量。

与达•芬奇同时代的另一位艺术大师,我们曾经见过。

拉斐尔《雅典学派》

《雅典学派》

(局部)中的拉斐尔

《雅典学派》中拉斐尔,反映了画家对古典文化,特别是雅典文化的推崇和向往,以及人们的求知精神。

拉斐尔最擅长画的是圣母像。他一生创作了40多幅圣母像。欣赏几幅。

拉斐尔自画像

圣母是基督教传说中耶稣的母亲,中世纪绘画中是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高高在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比较消瘦、痛苦、呆板的模样。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描绘一下吗?

(端庄美丽慈祥的母亲、恬静,安宁,慈祥、娴淑、秀美的神态,既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又能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拉斐尔作品这种“秀美”的风格,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虽然他只活了三十七岁,却成为文艺复兴盛期最红的画家。

你能概括一下美术三杰的作品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美术三杰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虽然仍以宗教为题材,然而已淡化了宗教的神秘性。过去被认为是亵渎神圣的裸体画和雕塑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教堂。画家笔下的神已具有了人的表情和喜怒哀乐,健康、活泼、强壮的人体,令人感到豪迈和鼓舞,共同体现的是一个主题: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这也就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三、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从艺术到社会生活,人们力求摆脱教会对人的思想和生活束缚。他们不是以神,而是以人为中心来考察一切。他们颂扬人的价值和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可以创造一切。他们肯定现实,赞美人生,指出天堂不在死后,而在现在;不在天上,而在地上。他们认为人应该积极地奋斗,而不应该消极待命,人生地目的不是为追求死后的“升天”,而是对现世美好生活的享受。

屏显归纳:

以人为中心

这就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新文化的基本内容,这种新的文化倾向就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潮在意大利涌动的同时,迅速向欧洲其它国家扩散,出现了众多的人文主义者。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四、文艺复兴的扩展和影响

文学方面,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作家拉伯雷,他的长篇小说《巨人传》歌颂“人”的力量和伟大,说明知识可以使人成为巨人,战胜愚昧和黑暗。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莎士比亚作品中描述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扣人心弦,喜怒哀乐之情跃然纸上,正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富于现实主义色彩。

文艺复兴诞生以后,人们的思想开始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们不仅研究和解释人类社会的世俗现象,同时也以科学地态度和全新地方式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和科学是统一的。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为开端的。

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波兰)

维护真理的战士—伽利略(意

大利)

哥白尼——波兰科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教会的“地球中心说”。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制作了一台天文望远镜,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说法,在天文学上的重大发现是对宗教信仰的致命打击。

持续300多年的文艺复兴运动,似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了旧的思想,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强大的思想潮流对西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各抒己见)屏显小结:

【案例评析】法国大革命

中央工艺美院附中郝志红老师为初三年级所上的《文艺复兴》一课是一堂优质的教学课,全篇教学设计结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学生的特色,把握住了文艺复兴的主题,以文艺复兴的内容、性质、意义和影响等教学内容贯穿下来,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首先,全篇教学设计依据《课标》要求,教学主题突出,教学过程清晰富有逻辑性。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本课作为世界近代史的第一个教学内容非常明显地突出了世界近代史的主题――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史学界普遍认为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有三大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所以本课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之一,文艺复兴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明显的作用正如郝老师在小结中所强调的,文艺复兴把人们从上千年的封建枷锁和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人重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自身。因而,给了人们无穷的力量和勇气,为人类的才能和智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点,郝老师本堂课四个重要的教学要点,从文艺复兴的发轫、文艺复兴的表现、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的性质到文艺复兴的扩展和影响都紧紧围绕文艺复兴这个核心概念延展开来,并进一步总结出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可以说是主题突出,层次分明。

第二,结合学校特色,用图片和问题环环相扣启发学生,有益于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文艺复兴是什么?”“怎么帮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通过怎样的途径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是教师在讲授本课时一定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例如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的性质和赞扬人文主义的的本质学生们不好难理解,如何让学生了解距今如此遥远的历史、如此抽象的概念成为老师解决本课的难题。郝志红老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所教学生又是美术专长生,她通过选用经典图片和一系列问题精心设计本课,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兴复兴这副历史的画轴。她先在课堂的开始,展示三个不同时期(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的雕刻与绘画作品,让学生对比,看出其中时代特点。然后,自然地引入“文艺复兴”的概念。后又重点介绍了但丁的《神曲》、作为艺术家和科学家的达.芬奇,随后补充了文艺复兴三杰的另外两位——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在设计中,层次分明,简洁流畅。如对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介绍,就从作品背后的宗教故事、作品基本信息、创作花絮、人物形象分析等几个层面来讲解,环环相扣,令人一目了然。同时,在对艺术品的讲解过程中,郝老师紧扣教材的难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尽管“人文主义”这个词对学生来说很抽象,但郝老师将它的概念融入每一幅艺术作品中,用一系列的问题 牵引着学生,让学生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易于领悟人文主义的精神。虽然这节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但也不乏学生的参与。虽然没有热闹的课堂讨论、新奇的课堂剧,但整节课因为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思维都跟着老师走。同时,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获取信息、分析史料、对比不同材料然后得出结论的能力等在课堂中都有所加强。

第三,这节课也体现出郝志红老师个人的鲜明特点。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郝志红老师的教学设计简洁流畅,课件精美凝炼。这样的课件对于理清教材线索、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强化重点、讲清难点、把抽象问题形象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郝老师的语言有如“和风细雨”,不张扬,但隽永。在郝老师娓娓道来的讲授中,知识一点点地往学生心里渗透。在一节涉及到对艺术作品的鉴赏的课堂上,正是在这样的语言的引领下,学生和老师一同走进艺术的殿堂,步入历史的深处,慢慢领略和品味人类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也印证了一句话“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必然是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

总之,郝志红老师的这节课是相当成功的一节课。它不仅主题突出、重难点得当,而且也反映出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体现出教师本身浓郁的个人风格。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本课是成功地将新课改理念与传统教学优点相结合的一节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说出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和标志;能概述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和《人权宣言》的内容;能分析说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1789年的法国”明确法国的地理位置,思考由此可能带给法国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迁移信息的能力和联系所学知识发散思维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地图“法国大革命形势”说明大革命的主要经过,锻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为电子期刊《法国大革命》选配封面插图的活动,探究大革命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提高学生由表及里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权宣言》的影响,增强学生尊重人权,维护人权的意识。

通过探讨法国大革命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资产阶级各阶层充当革命的领导,而人民群众则是革命的主力军,是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封建专制对法国的统治,并把革命不断推向高潮。教学重点: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思路

为实现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具体设计如下:(1)情境创设——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东西方地理、文化的差异性,学生在世界史学习中的困惑明显多于中国史,认为世界史的知识虽然有趣但却不好理解,难以让人产生亲近感。针对这一状况,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悟历史问题。如在导入时,以新闻照片“2005年法国国庆阅兵”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观察,并顺势进入主题;在讨论大革命影响时,以自己正在编撰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电子期刊,需要学生帮忙从备选图片中选定期刊插图为由,请学生广泛讨论,积极出谋划策等,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图表探究——鼓励学生展开思维联想 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怎么让“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方便学生理解呢?我主要借助“1789年的法国形势图”、“法国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两张图表,鼓励学生在迁移、整理图表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与分析,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大革命的经过曲折跌宕,不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但倘若对它只是一笔带过,那么随后进行的有关“影响”的讨论就会显得单薄无力,该如何把握这部分内容呢?我使用了“法国大革命形势图”,先启发学生结合这张图谈论大革命的情况,然后再归纳学生发言,并辅之以动态课件。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学生改变自身学习方式

课程整合主张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基于这样的理念,我重组了教学内容,自制了集图、文、声、视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将其贯穿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与学生观察、思考、质疑、讨论、分析等各项活动融为一体,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本课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加了北京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高研班的研究课展示与交流。给予我以下三点启示:

1.情境的创设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出时代性与创新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对导入时出示的新闻照片“2005年法国国庆阅兵”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在为电子期刊《法国大革命》选择封面插图时,气氛热烈,高潮不断,许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理由,有的向我征询是否可以多张图片同时使用,有的甚至还给我推荐了备选图片之外的图片,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仍在争论不休。为什么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学习场面?课下一位学生的感言或许道出了其中的真谛:“我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因为它形式新颖,点燃了我的激情,让我开阔了思路,增长了知识,这样的知识不是老师直接告诉我的,也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是我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和同学一起交换看法时得出来的,所以印象更深,记忆也更牢。我建议老师以后能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思维。”

2.设置的问题要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展示出启发性与开放性。

如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我先让学生观察地图,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法国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在你看来,这样的地理位置可能对法国产生哪些影响?”两个问题,学生思维开始活跃,表现出了强烈的表现欲,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连平时胆小的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样的提问没有所谓唯一标准的答案,允许观点见仁见智,问题设置比较宽松,学生有话敢说,有话可说,对问题的认识自然也就更加推陈出新。

3.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要紧紧围绕相关地图,突出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历史事件一般发生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常常以历史地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借助历史地图,学生可以从中迁移出大量真实而有效的历史信息,在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中,提高自己识图、解图的能力。在学习法国大革命的经过时,我启发学生结合“法国大革命形势图”谈论法国大革命的情况,结果学生情绪高昂,发言踊跃,课后的调查反馈证实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认为:“这样的形式不枯燥,没有老师满堂灌,同学们通过观察地图和参与小组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偶尔还会有人幽默几句,这样学习的感觉真好。”

【案例评析】 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世界近代史的主题非常明确。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产生、确立、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在大约400年的历史中世界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内容中,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并向北美、日本等国家发展的历史作为世界近代史学习的主线索之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这一课无疑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中非常重要。黄晓青老师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历史教师,她这堂有关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课堂实录给我的感觉是精彩与睿智并存,课堂彰显了教师和学生思辨的魅力。我认为黄老师的课有如下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重难点设置得当,教学层次分明清晰。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在内容设计上,非常注重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点连线,以“线”穿“点”,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在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作为欧美主要国家近代社会巨变的代表,法国大革命因其规模浩大,成果显著,影响深远而成为资产阶级以“资产阶级革命”方式在西欧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典型历史事件。黄晓青老师整个教学目标以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的矛盾冲突(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原因)、封建统治被推翻的过程(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过程)、进而到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地区的影响(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意义),以“资产阶级”革命方式为“点”,充分帮助学生理解了课程目标中规定的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方式得以在西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线”索。

本课需要1课时解决,内容多,头绪繁乱,容易混淆。对于本课的要求涉及到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两部分内容,同时还要在更高层次上要求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交织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外国武装干涉两条线索、多种力量冲突以及启蒙思想、第三等级、国民公会、共和国、雅各宾派、“热月政变”、“雾月政变”、帝国等历史专有名词,还要对大革命本身和拿破仑本人进行评价。如何教好这些问题上,黄晓青老师处理得比较得当。她把本课内容分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两节课,本课堂实录是前半分内容。她在教学设计中,把“第三等级”、“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和“大革命意义”整合成一条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意义的暗线,在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法国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教学重点)和如何理解大革命的影响(教学难点)两个方面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和补充,帮助学生在逐层的思考与分析中领悟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个教学过程定位准确,结构清晰分明。

(二)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创设合理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黄老师善于创设合理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本”的学习原则。例如,她在课堂导入新的学习知识时,以新闻照片“2005年法国国庆阅兵”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观察,并顺势进入主题;在讨论大革命影响时,以自己正在编撰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电子期刊,需要学生帮忙从备选图片中选定期刊插图为由,请学生广泛讨论,积极出谋划策等,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本课堂中,地图和图表的使用,再加上黄老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启发性与开放性很强。例如,在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时,学生对“18世纪法国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和“在你看来,这样的地理位置可能对法国产生哪些影响?”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本课学习的难点,为了让“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以方便学生理解,黄老师用“1789年的法国形势图”、“法国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两张图表,鼓励学生在迁移、整理图表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与分析,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大革命的经过曲折跌宕,使用了“法国大革命形势图”,先启发学生结合这张图谈论大革命的情况,然后再归纳学生发言,得出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人民群众作为主力军一步步将大革命推向高潮的史实(注意到了法国大革命与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课堂结束后,学生们由衷地得出“这样学习的感觉真好”的感叹!

(三)利用多媒体实现了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新课标规定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黄老师重组了教学内容,自制了集图、文、声、视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将其贯穿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与学生观察、思考、质疑、讨论、分析等各项活动融为一体,即形象生动又不缺少深度,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做到了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总之,这节课是一堂有效的初三世界历史课。在头绪多、内容深、不易讲解的情况下,不论是从对世界近代史主题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设置、多媒体和史料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等方面都体现出黄老师在教研上的独特思维与教学魅力,对于本课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学设计】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苏联的改革包括以下内容:(1)赫鲁晓夫改革(2)戈尔巴乔夫改革。(3)苏联解体。赫鲁晓夫改革,开启了苏联改革的步伐:从农业入手,初期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由于未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最后收效甚微,他本人也被赶下了台。继任者勃列日涅夫继续调整农业政策,在初见成效后,着力与美国争霸,侧重于军事工业的发展。由于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急于推行“加速战略”,试图以体制改革的方式扭转颓势未果;三年后开始关注农业改革,未等见效又转向政治改革: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后因经济崩盘改革改向而使苏联解体。由于赫氏、戈氏在苏联改革中的特殊意义,所以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以下信息: 问题:1.出境游你会选择今天俄罗斯及附近国家吗?为什么? 2.你最想了解该地区的哪些历史? 3.请你描述这个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整理学生答案如下:

1.不会选,因为太乱,电视上说了很多回车臣问题;经济不强,到那里好象没什么可买的;听家长说那里的军事望远镜似乎挺好的。

2.这里以前好像是一个国家,跟美国可以叫板,后来怎么就消失了?又变成了多少个国家出来?

3.不知道;应该很好,不愁吃穿,不是说国强民富么。

学生对历史上的苏联了解的只是片段,很多停留在二战中具体的战役或某个人物。对苏联改革与解体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及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立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从农业改革的角度分别分析其与改革失败的关系。

(2)结合提供的典型史料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就表体验、感受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与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关系,认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危害,分析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因果分析法;

(2)通过分组讨论所学与提供的典型史料,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体验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苏联改革和解体,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苏联改革与解体的关系,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认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的举措

1.重点: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难点: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及苏联解体的原因

通过聚焦农业改革内容未触及体制改革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经济体制的没有调整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通过分组阅读提供的典型史料,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化解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板书设计

第15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一、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其经济弊端

二、苏联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1)侧重农业

(2)应急举措,未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1982)(1)侧重重工业(2)以失败告终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1991)(1)侧重体制改革(2)改向

三、苏联解体(1991年)1.过程 2.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出示:苏联地图

教学意图:中苏相邻,又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后的探究,以史为鉴达成共识做铺垫,前后呼应。并回答课前问卷疑点:解体后有哪些国家?并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它怎么了?背景铺垫

师: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很强,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曾经很大,占世界陆地面积六分之一,是当时世界版图最大的国家,和我国东北接壤。从1922年成立到1991年解体,原先的超级大国如何轰然倒塌?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苏联改革和解体。同学们读课题,你的好奇点在哪里?

生:改革能导致解体吗?

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到曾经学过的历史情境中去。我们一起回忆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示:斯大林模式特征 师:高度集权的政治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经济上的特点是单一的公有制;按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今天我们主要从经济模式及改革来探究改革与解体的关系。苏联刚刚成立,为巩固政权,防止世界上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孤立、破坏,苏联有必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并使苏联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工业化,创造了奇迹,斯大林模式曾经给苏联带来了辉煌,确保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随着战争的结束,社会的进步,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弊端逐渐显现。

教学意图:全面分析问题,辩证看待历史问题。出示:苏联经济比例。教学意图:认同改革势在必行。师:看数字得出什么结论? 生:农轻重比例失调。

师: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排斥市场的调节,使地方企业生产缺乏自主权;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这种状况急需改革,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而且迫在眉睫。

教学意图:回答课前问题“生活状况一无所知”,引出课题主线“经济改革”。板书:

一、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经济弊端

二、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

师: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执政,开启了苏联改革的历程。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做了一个《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批判个人崇拜有积极意义,冲破了斯大林时期的政治高压,为改革奠定了较为宽松的思想基础。改革从哪里入手?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苏联人民呢?开始执政后不久接到一封人民教师来信。

出示: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主要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历史上就出现过人们跑离土地的事!而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人了。教学意图:“三农”关系到国计民生。改革的重点内容。

师:注意信中的时间,战后时间已经很长了,要表达什么? 生:和平了,应该发展经济了。师:第二段“未来”指谁的? 生:国家的未来。

师:以下三段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 生:农村、农民、农业。

师:三农问题非常严重,关系到国计民生。中国古语说:官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赫鲁晓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重点应放在哪里?

生:农业,解决粮食问题。

出示:1953年9月《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的措施》

教学意图:与学生认同的改革内容相契合,激励学习兴趣,实施论从史出的教学原则。为改革农业这条主要线索加深印象。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具体措施。

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是农产品低于成本价的义务交售制,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从1952年到1964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7倍多,蓄产品价格提高了15倍多;仅1954年上半年的时间里就有40000人去了西伯利亚的垦荒区„„;春播面积一下子就增加了945万多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了近640万公顷;取消一些计划性指令,减少对庄园副业生产的限制;推广种植玉米是借鉴的美国经验。改革成效如何?

出示: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成效表。

教学意图:阅读分析,实施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之原则。

师:注意看表头和数字的变化。1950-1960年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万,说明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探究(1)年均产量有何变化?作用在哪里?除去收购量就是农民自己可 支配量,谁受益?

生:逐渐增加;为收购量提供了可行性;国家、个人收入均提高。师:探究(2)收购量增加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钢、煤炭产量比较,从数字看增长幅度都在一倍以上;国防尖端技术发展一览表,可以看出苏联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这背后的支持基础是什么?

教学意图:全面理解历史问题。生:农业。

师:收购比例均占到了40%,比例很高,说明谁在引领经济发展方向?为什么? 生:国家,国家在统一调配物资,是行政命令在起作用。

师:说得好。再看两个增长速度比,改革初期见效很快,后变慢,其中原因是:赫鲁晓夫经过几年改革,感觉农业问题似乎已经解决,又开始了对农民的控制,说集体农庄是农民亲切的家,开始强行扩大集体农庄的规模,并减少农民自留地的种植和自留蓄的饲养,由先前的松绑到开始收紧;53年至63年扩种玉米由350万公顷增加到3700万公顷,增加了10倍之多。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根据你们学的地理知识,这样做会怎样?

生:光照时间不够,会造成大量的绝收,浪费人力、物力。

师:好!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粗 放耕作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1963年,谷物比上一年减产3200万吨。

教学意图:为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依据,改革要继续。

师:赫鲁晓夫的改革忽而松,忽而紧;忽而开荒,忽而扩种玉米,不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提高产量指标,失去了老百姓对他的信任,领导班子里的人也不满意,一场政变将他轰下台。

师:引领学生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进行总结。板书:(1)侧重农业

(2)应急举措,未触及斯大林模式

师:揭开改革序幕,改革侧重于农业,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没有改变体制。问题依然有,改革仍要继续。1964年赫鲁晓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问题留给了下一任领导人。

板书: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师:执政初期,纠正赫鲁晓夫后期对农业的错误,1965年和1973年两次将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75%左右,放松对私人副业的限制等,取得一些成效。

出示:赫氏和勃氏农业改革成效简表 师:比农业更有成效的是: 出示:美苏军备竞赛数字

师:先看竞赛项目,在哪个领域内的竞赛? 生:高尖端技术。

师:此时的苏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超级大国,可以看出此时国家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生:争夺世界和大搞军备竞赛战略方针。

出示:“巨人”漫画,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结构: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重为74:26;工业与农业的比重为82:18

教学意图:为此时的重工业作支撑。为改革失败作铺垫。解答课前问题:国强民富。加深学生“三业”失衡印象

师:经济结构特点? 生: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师:80年代初95%左右的产品价格由国家定,95%的物资由国家调拨。说明什么? 生:体制未变。

出示:赫氏和勃氏农业改革成效简表

教学意图:认同农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基础,认同邓小平的总结: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师:70年代比60年代下半期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从4.2%下降到1.1%,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农业支撑军事,百姓生活如何?80年代,苏联居民用于购买食品占家庭支出40%,西方国家15%。他虽然把苏联搞成了一个军事超级大国,致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苏联难以支撑沉重的军事负担,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不断积聚。苏联虽然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但由于体制原因阻止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1982年,勃列日涅夫在困境中去世。

总结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板书:(1)侧重重工业(2)以失败告终

师:勃列日涅夫之后的三年更换两位领导人,一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板书: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师:1985年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看到了苏联的内在危机,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出示: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1987)年的讲话中指出,“国内开始的根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最近2至3年内保证从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过渡到民主的、主要是以经济方法、以集中和自我管理的理想结合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教学意图:为改革失败的结果做铺垫,欲速则不达。

师:从讲话内容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前两任的改革有什么明显不同? 生:改体制。

师:从强调的时间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生:太着急了,欲速则不达。师: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太优秀了!“加速战略”就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几十年的问题两三年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戈尔巴乔进行经济改革,但低估了农业问题的严重性。直到上台后的第三年即1988年,才首次提出农业改革问题,说明并没有把农业改革放在中心位置上。

教学意图:改革不重视民生问题,农业不是核心,必定失败。认同邓小平的总结“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出示:《关于在现代条件下党的农业政策的报告》

师:在长期行政命令体制下,习惯于服从,很多人不会自主进行生产,害怕竞争,惧怕前景不明的改革。尔巴乔夫想简单仿效中国在农村推行责任承包制,但没有与其相配套的措施,加之时间短,效果不明显。农业甚至出现倒退,谷物、甜菜、棉花的产量都低于1970年的水平。1991年,谷物产量下跌到1.6亿吨

出示:1988年,苏联工业产值相当于美国的79%,但其机械产品有62%是重武器,消费品只占6%。1991年初苏联宣布的国防预算是966亿卢布,占国家预算35%,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

教学意图:认同邓小平的总结“不改善人民的生活,就是死路一条”。师:说明什么?

生:重点是工业,经济比利没变。师:百姓的生活又如何呢? 出示:空空如也的货架子

师:除了买不到,更多的人是因贫困而买不起。出示:“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等经济问题

师: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改革者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认识不足,因此,没有扭转结构失衡和农轻重比例失调的老问题,„„它使消费市场的供应更加恶化。这必然加剧人民对改革的失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苏共的影响力也严重下降。高压政治下的各种矛盾也迅速膨胀。

师:经济出现了严重滑坡,戈尔巴乔夫产生了挫败感,急于摆脱这种窘况,不等农业出现明显好转,就把工作重心转为政治体制改革,使原先较稳定的政局被打乱,经济建设也处于无序状态,从联盟到地方出现了管理的空白点,由经济危机引发了信仰危机、民族危机、政治危机。

教学意图:增强对邓小平精辟总结的认同感。

出示:1991年8月20日原定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师:是不是就是简单的更改名称? 生:把社会主义去掉,强调主权。师:放弃的是什么?

生:社会主义,各国都有主权那就散了。师:透彻!

出示: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教学意图:政治改革的改向导致苏联解体。解答部分课前问题:它怎么了?不是改革了吗,为社么还解体了?

师:这样做说明什么问题? 生: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

师:苏共的解散,在苏联一下子就出现了联盟级的政党500多个,三两个人结成一个党派更是不计其数,社会大乱。

教学意图:认同邓小平总结的话: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演示:苏联解体影像资料

师:手忙脚乱的政治改革,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大的社会动荡,戈尔巴乔夫在慌乱中迷失了方向,干脆放弃苏共的领导地位,放弃马克思主义,至使政局彻底失控,使苏共垮台、苏联解体。

板书:(1)侧重体制改革(2)改向

三、苏联解体(1991年)

师:戈尔巴乔夫政治改向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改革失败是直接原因,出示:探究问题“有人说经济改革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要求:1.结合所学内容和提供的材料 2.分4组合作探究3分钟

3.每组推选1名代表用关键词概括要点

教学意图: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合作学习、综合表述能力的培养。

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板书:

1.苏联模式的弊端——历史原因 2.经济发展的落后——现实原因 3.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得手——外因 4.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和转向——直接原因 5.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的激化 6.共产党自身建设没有搞好。

师:综观苏联改革和解体的过程,它不是在战争中被打败而瓦解的,却是在和平的改革过程中亡党亡国的;不是被政治反对派直接打倒的,却是由领导人自己宣布解散共产党、停止苏联存在的。这只是社会主义某一种建设模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建设是前人没有进行过的新生事物,有问题是必然的,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留下很多需要借鉴的经验教训,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的非常精辟: 出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教学意图:与导入内容前后呼应,认同中国改革成就,与邓小平的总结产生共鸣。师:在座的同学是九零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的一代,我们应该感到荣幸和自豪,我们要珍惜;同时我们又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努力!

教学意图:感受历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素材】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习素材 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 材料一

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我最大的满足是活着看到了西方国家战胜了共产主义并且开始进行一场新的、同样艰巨、同样崇高的战斗,以确保自由在国内外获得胜利”。

——尼克松(1988年):《1999:不战而胜》

材料二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根·安·久加诺夫指出:“苏联和苏共垮台的基本原因是对财产、权力和真理的垄断。它断送了国家、导致国家上层的腐化和变质,直接出卖民族利益”。

——王长江等:《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大卫提供了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1991年6月,美国一个社会问题机构在莫斯科做了一次调查,对象是掌握高层权力的党政要员,调查采取特定的小组讨论方式,一般要同调查对象进行4-5小时的谈话,以确定他们的思想观点。分析结果是:9.6%的人具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12.3%的人具有民主社会主义观点,76.7%的人认为应当实行资本主义。“实行资本主义最符合‘精英’集团的利益。这样,他们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而且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更快地增长,又能合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所以,“从根本上说,是苏共的精英集团搞垮了苏联”。

——(美)大卫·科茨:《自上而下的革命》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直到1993年才对此作了检讨:“改革一开始就从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出发,而未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出发,那样给人民实惠就多一些,就可以巩固改革的社会基础。”

——吴恩远:《苏联史论》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边是高耸的烟筒,五型的军工联合体遍布全国,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物;一边是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们排着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一边是加加林早在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飞向太空,另一边则是直到苏联解体前,她的人民喜欢的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的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小的“倒爷”们才能得到,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和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

——王长江等:《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材料四

苏联相信它拥有对它的成员共和国和土地的全部主权。因此在苏联统治的近70年里,俄罗斯人在全苏联居于支配地位。这就使苏联境内各民族产生了一种被侮辱感,于是想恢复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及民族文化化,而当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之时,非俄罗斯人尤其是在波罗的海和高加索地区各国便向统一的苏联民族的神话发起挑战。他们拒绝接受他们是志愿加入苏联这一官方说法。他们要求复兴他们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直至真正的自治以至独立。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课后反思】

“历史”教学本身就是不断追问、反思的过程,通过对《苏联改革与解体》一课的教学研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收获很多,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研习新理念,进行教学的设计,并在常规教学中付诸实践。

1.在教学设计上实践新理念。教学拥有一定的预设性,教学设计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历史不再遥远。

苏联改革与解体涉及的方面很多,从学生的感觉来说比较遥远,而且特别容易只关注解体的表象结果,就象一个局外人一样,而这样的情绪体验和讲解恐怕不会引发学生更深、更积极的思考。就这节课来说,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情感的契合点究竟在哪里?或者有没有呢?看了很多关于“苏联改革与解体”的书籍、评论以及当时人的感受,觉得“苏联解体”其实严重的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到现在这种影响依然存在,为此,选择了“苏联经济改革”为契合点,设计了“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感悟“模式”下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意识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有了这样的体验后才会引发对“改革”的思考,才会关注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效果。

通过学习苏联改革和解体,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加深对斯大林模式特点的认识,理解改革的必要性;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解和认同“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2.在课堂实施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落实三维目标。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实和老师营造的课堂环境密切相关,教师的讲、问、引导非常重要,以前我考虑更多的是怎么讲,经过这一次研究课,对教师的问和引导上有了更深的体会,发觉同样体现教学智慧。通过三种类型的问题(引发思考并不需要同学具体作答的问题;进行探究的问题;拓展思维的开放性问题),把学生追问历史的情结焕发出来,学生就非常积极的思考,学习历史就成为他们内心的需要。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他们思考表现的余地,尊重学生、肯定他们的发现,在他们充分的实践的基础上再提炼方法,他们就会体会更深。

从前测和后测的比较上来看:在知识层面,由对“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几乎一无所知到能准确的掌握其表现。从技能方面,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利用形象资料探究历史问题,让我想不到的是他们不仅习得了一定的方法,在课后描述“改革与解体”印象的时候很多同学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比较深刻的内涵;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很多同学印象最深刻的是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说明这个点的选择和学生情感发生了共鸣,正是在这样的情感体验基础上他们对改革与解体有了更多的思考,包括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对中国改革的关注。

3.在开发教学资源上,选择适合初中生的材料,使用多媒体,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由于历史本身的特点(历史活动是一次性的,既不会逆转,也不能重演)决定了史料对于了解和探讨历史中的价值所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有”“新”“精”体现了教师对材料的把握。这次课在讲解新知识上,选择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效简表,发掘初中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变抽象为具体的引导与探究,同时也提高了探究历史的能力。“巨人”漫画和“空空如也的货架”这两个图片在学生的情绪体验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考虑到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的同学关注的角度比课本上提到的概念要丰富,而一节课所能较充分呈现的解体原因就是改革的失败,为弥补课堂不足,采用提供多角度相关材料,为学生探究苏联解体原因提供了更全面的历史依据。

4.从学生的思考中反思自己。

每一节课堂都是不可重复的,在实践中发现,有些问题的设置对于这个班比较适合,到另外一个班就觉得浅了些或者深了些,但有时又不能马上调整过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和变通仍然做的不够好。发掘历史本身的魅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历史老师来说多看书、多关注现、多了解学生很重要,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探讨、实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案例评析】

这是一节对于初中历史教师非常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成功课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含了稳定不久的最新型历史和正在稳定的现状型历史,历史的尘埃尚未散尽,教学内容的把握对教师来说就是个挑战;作为20世纪最宏大的历史事件,学生的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本节课对于很多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是一节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王玲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了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本节课的成功,更多的要归功于王玲老师备课过程中的投入和付出。教学的艺术仰赖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学风格,教学的科学性需要教师要根据认知状况、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来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王老师课前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统计进行了学情分析,确定了学生对本科内容的兴趣点:改革能导致解体吗?本课学生学习的难点: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及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从农业改革的角度分别分析其与改革失败的关系。(2)结合提供的典型史料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就表体验、感受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与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关系,认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危害,分析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因果分析法;

(2)通过分组讨论所学与提供的典型史料,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体验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苏联改革和解体,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苏联改革与解体的关系,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认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2.本节课的教学通过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的方式突破教学难点,教学策略得当。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作为宏大的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来讲,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知识理解都存在一定的障碍和难度,王玲老师通过自己的专业阅读和对学生认知的了解,寻找学生学习需求和情感的契合点,以“苏联经济改革”为契合点,以苏联经济改革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为启情点,通过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效简表和“巨人”漫画和“空空如也的货架”这两个图片制造一定的情感体验和冲击,使学生感受“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而认识到“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及这种失调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不重视民生问题,经济严重滑坡,为摆脱这种窘况,不等农业出现明显好转,把工作重心转为政治体制改革,使原先较稳定的政局被打乱,经济建设也处于无序状态,由经济危机引发了信仰危机、民族危机、政治危机。这个启情点的选择和学生情感发生了共鸣,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基础上愿意对苏联改革与解体进行更多的思考。紧接着通过聚焦农业改革内容未触及体制改革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经济体制的没有调整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3.本课的教学注重了以史为据、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以史为据、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研究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历史教学。修订后的课标“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中也强调“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本课教学中,王玲老师使用了大量的史料,如赫鲁晓夫改革中“一封人民教师的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效简表”、“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1987)年的讲话”等多角度的史料,为学生探究苏联解体原因提供了更全面的历史依据。王老师用目标明确的问题(引发思考并不需要同学具体作答的问题;进行探究的问题;拓展思维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投入探究,既达到了深刻理解苏联改革和解体这一宏大的历史事件,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运用,培养阅读史料、提取信息能力和探究历史的能力的培养。

下载《文艺复兴》教学设计过程和课后的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艺复兴》教学设计过程和课后的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设计的背景和反思

    在接到李老师上课通知的那会儿,我就在思考选择上哪一课的问题。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决定了该课题。一是考虑到学生的进度,二是对我本身对文艺复兴有点兴趣,以前上该课内容的时......

    “角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与课后反思

    “角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朱乐平 “角的大小比较”是学生学习了角的认识,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直角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节课中,学生要学习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九色鹿》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学主题:阅读课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二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湖、救......

    《比例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比例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摘 要:利用奥运场馆与本校操场的鲜明对比,创建了设计足球场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绘图,无师自通的用到了按比例缩放,从而发现了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

    王二小教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

    《王二小》教学设计 泰安市三里学校 张红霞 教材分析: 《王二小》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记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勇敢机智......

    《比一比》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比一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美丽的农家小院作为背景,让学生认识常用的反义词和量词。悠闲......

    《麻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