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作业12月17日
《错误》课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体味诗歌意境。(指示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2、掌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人物的修辞手法。
3、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把握诗中所蕴涵的细腻感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人物的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手法。
2、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三、情景创设
创设情境的学习环境
四、信息资源设计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
五、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抛锚式教学策略
六、协作式教学策略
“课程讨论”“协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课前,我们先欣赏南宋词人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青山留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问鹧鸪。”这首词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抓住词的一个字。
明确:体现一种“愁”,而且是江晚“正愁余”。无独有偶,一位台湾诗人的名字与这个三个字非常相似──郑愁予,他的名字和他的诗一样,也带着几分空寥,几分愁怨,几分多情,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郑愁予的《错误》。
二、作者简介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生于济南。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他的诗中贯穿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的婉约情韵,这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成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三、诵读课文,整体把握诗意并且通过想象联系文中的画面场景,最后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画面。1、第一节:“我打从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首节是结局的倒叙,写的是女子盼情人归而不得的失望情态,在意旨和情调上统摄全诗,将读者迅速引进作品所规定的情境中。结构上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匆匆,长句揭示思妇等待悠悠。
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此处用了倒装的比喻,强调“开落”。在音节上,“过”“落”押韵,音韵和谐;意义上,不仅比喻思妇容貌美丽,品行高洁,还强调了脸上的悲喜动作,化静为动。此外,“莲”在中国文化里,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莲”谐音“怜惜、怜爱”的“怜”。赏析第一节,我们仿佛看到,在“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马蹄敲过,思妇美丽而哀伤的容颜如莲花盛开又凋落,惹人爱怜。
2、第二节:“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本节写的是思妇等待的寂寞心情。诗人用“东风”、“柳絮”、“春帷”这些中国古诗词中积淀很深的传统意象,描摹出无形的寂寞。第二、第四个比喻句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刻画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在这节诗中,诗人用“不来”、“不飞”、“不响”、“不揭”这些否定句式,在彼此相对的位置上呼应重复,既有助于音调的和谐,又加强了抒情的深婉性。
思考:春天应该是充满勃勃生机,为何说“柳絮不飞”、女子面对大好春光竟然“不揭”“春帷”呢?(小组讨论)
明确:“东风”、“跫音”暗指被等的人,“柳絮”、“春帷”暗指等待中的思妇。柳絮无风不舞,这个意象与亲人不归,女主人公久久等待的心情暗合。此外,诗人用“小小的寂寞的城”和“小小的窗扉”两个比喻含蓄深婉地表现思妇内在的心情,凸现出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她的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她在苦苦地守侯心目中的“归人”出现。
3、第三节:“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第三节是“我”的剖白,一反上一节的含蓄委婉,直接点明了诗题和全诗的抒情视角,以是非判断的语气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心理。在直白式的宣告中,同时又潜藏着伤感与无奈。
以“美丽”为定语修饰“错误”是备受称赞的奇语。矛盾的句法表达了丰富的情思和意蕴,具有一种错位的美学意义,使主题更有表现性,更能打动读者。
思考:
⑴ “错误”指的是什么?为何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
“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
对思妇而言: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她希望,笑脸如莲花般盛开,美丽动人;她惊喜不已,生活中有了涟漪。对过客而言:看到了美丽的容颜的开放和凋落,心中有抱歉和怜惜,同时也勾起他对故乡、家人的思念,激发一系列美好的情感„„
⑵ 类似“美丽的错误”在前人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吗?结合本诗进行简析。
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都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我们在温词的“过尽千帆都不是”、柳词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中感受到了“美丽的错误”,女主人公一样经历了激动喜悦后的深深失落。所不同的是,温词、柳词中的过客都是乘船,而本诗中的过客则是骑马。
思妇对思妇而言,“美丽”是马蹄声触动了思妇的心,激起了一刹那的惊喜和希望。
四、分析品读,归纳写作特点。(难点)
1、音韵和谐:
“走过”的“过”与“莲花的开落”的“落”,构成押韵;“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中“晚”与“小小的窗扉紧掩”中的“掩”,构成押韵。诗中的四个否定词“不来”“不飞”“不响”“不揭”,两两相对。此外,诗中还用了两处叠词“小小的”,充满了跳跃的节奏感。
2、结构美:
⑴ 大景到小景再到特写:江南──小城──街道──帷幕──窗扉──马蹄。
⑵ 倒装:开头两句采用倒叙式的写法,使得诗歌诗意盎然。从语言运用上来讲,第二、第四个比喻句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女子怀人的内心世界。
⑶ 对称:第二节的五句诗以中间一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为轴,句式两两相同;
一、三节各两句,构成形式上的对称,视觉上有种建筑美。
3、语言美:
文字纯净清新,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意象具有浓浓的古典情韵,表现手法融合了传统与西方特色。“莲花”、“江南”、“东风”、“柳絮”、“春帷”之类的意象或词语,令人想起一系列古典名句的情调意境之美,使得诗歌婉转清新,回味无穷。
五、布置作业
朗读、品味这首诗,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莲花开落──相思无尽,容颜憔悴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 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美丽的错误──等待 惊喜 失望
【以学为主的教学评价的特点】:
主要注重创设情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并且给予学生的学习环境,通过讨论去研究解决问题,体现课程讨论和协同的方法,体现了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1、你认为建构性学习应具有哪些特征?
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2、比较分析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指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答:“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它强调以教为中心,它的设计步骤为:
1、教学系统设计前期分析:a.学习需要分析。b.学习特征分析。c.学习内容分析
2、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3、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师自身的素养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常见的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策略;“五段教学”策略;“九段教学”策略;“假设-推理”策略;“示范-模仿”策略。
4、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媒体进行教学。
5、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组织,监督整个教学过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
其缺点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的设计步骤为:1,分析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2,对学习特征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3,学习任务设计。4,学习情境设计。5,学习资源设计。6,提供认知工具。7,自主学习策略设计。8,管理与帮助设计。9,总结与强化练习。10,教学评价。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缺点是:这种模式只强调“学”往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会偏离教学目标。
第二篇:作业12
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作业(1)课程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成绩:班级:第组
姓名及学号:
作业1
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什么是电子商务?
MIS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的人机系统,它全面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管理科学、运筹学、统计学、模型论和各种优化技术,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服务。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2.数据与信息有何关系?信息的特征是什么?
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据通过能书写的信息编码表示信息。信息有多仲表现形式,它通过手势、眼神、声音或图形等方式表达,但是数据是信息的最佳表现形式。由于数据能够书写,因而它能够被记录、存储和处理,从中挖掘出更深层的信息。但是,数据不等于信息,数据只是信息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正确的数据可以表达信息,而虚假、错误的数据所表达的谬误,不是信息。
可量度。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
可识别。信息可采用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可转换。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和计算机代码。
可存储。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
可处理。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可以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创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 1
理功能。
可传递。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可再生。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在生成信息。输入计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在生成信息。
可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
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利用性。
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
3.组织管理的三层是什么?主要信息特点、决策特点?
在组织的纵向结构中,通过组织层次的划分,组织目标 也随之作呈梯状的分化。因此,客观上要求每一管理层次都应有明确的分工。
一个组织中管理层次的多少,应具体地根据组织规模的大小,活动的点以及管理宽度而定。如前所述,一般说来,大部分组织的管理层次往往以分为三层,即上层、中层、基层。
(1)对于上层来讲,其主要任务是从织整体利益出发,对整个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 综合管理,并制定 组织目标 及实现目标的一些大政方针。
(2)中层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分目标的制定、拟定和选择计划的实施案、步骤和程序,按部门分配资源,协调下级的活动,以及评价组织活动成果和制订纠正偏离目标的措施等。
(3)基层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规定的划和程序,协调基层员工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计划和任务。美国斯隆管学院提出一种叫做“ 安东尼结构 ”(Anthony Structure)的 经营管理 层次构。该结构把经营管理分成三个层次,即战略规划层、战术计划层和运行理层。这相当于我们上面所说的上层、中层、基层的划分法。
它是围绕组织目标来进行的。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组织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协调组织内的各种信息和资源,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以期顺利地达到组织目标。它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既要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的关系,又要协调组织内部人与物的关系。组织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自觉活动。
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作业(2)课程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成绩:班级:第组
姓名及学号:作业2
利用internet查询有关信息
1.什么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对我们有何影响?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
它的影响分为两种:首先是软件开发的影响云计算环境下,软件技术、架构将发生显著变化。首先,所开发的软件必须与云相适应,能够与虚拟化为核
心的云平台有机结合,适应运算能力、存储能力的动态变化;二是要能够满足大量用户的使用,包括数据存储结构、处理能力;三是要互联网化,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的应用;四是安全性要求更高,可以抗攻击,并能保护私有信息;五是可工作于移动终端、手机、网络计算机等各种环境。云计算环境下,软件开发的环境、工作模式也将发生变化。虽然,传统的软件工程理论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但基于云平台的开发工具、开发环境、开发平台将为敏捷开发、项目组内协同、异地开发等带来便利。软件开发项目组内可以利用云平台,实现在线开发,并通过云实现知识积累、软件复用。云计算环境下,软件产品的最终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在云平台上,软件可以是一种服务,如SAAS,也可以就是一个Web Services,也可能是可以在线下载的应用,如苹果的在线商店中的应用软件,等等;其次是对软件测试的影响在云计算环境下,由于软件开发工作的变化,也必然对软件测试带来影响和变化。软件技术、架构发生变化,要求软件测试的关注点也应做出相对应的调整。软件测试在关注传统的软件质量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云计算环境所提出的新的质量要求,如软件动态适应能力、大量用户支持能力、安全性、多平台兼容性等。云计算环境下,软件开发工具、环境、工作模式发生了转变,也就要求软件测试的工具、环境、工作模式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软件测试工具也应工作于云平台之上,测试工具的使用也应可通过云平台来进行,而不再是传统的本地方式;软件测试的环境也可移植到云平台上,通过云构建测试环境;软件测试也应该可以通过云实现协同、知识共享、测试复用。软件产品表现形式的变化,要求软件测试可以对不同形式的产品进行测试,如Web Services的测试,互联网应用的测试,移动智能终端内软件的测试等。云计算的普及和应用,还有很长的道路,社会认可、人们习惯、技术能力,甚至是社会管理制度等都应做出相应的改变,方能使云计算真正普及。但无论怎样,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将会逐渐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对我们的服务、生活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要应对这种变化,我们也很有必要讨论我们业务未来的发展模式,确定我们努力的方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轻触一下电脑或者手机的按钮,即使千里之外,你也能了解到某件物品的状况、某个人的活动情况。发一个短信,你就能打开风扇;如果有人非法入侵
你的住宅,你还会收到自动电话报警。如此智能的场景,已不是好莱坞科幻大片中才有的情形了,物联网正在步步逼近我们的生活。实现这一切是因为“物联网”里有一个存储物体信息的关键技术叫射频识别(RFID)。比如在手机里嵌入RFID-SIM卡,手机内的“信息传感设备”就能与移动网络相连,这种手机,不仅可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还能进行费用支付、预约参观、实现查询及缴纳手机话费、水电燃气费缴纳、彩票投注、航空订票等多种支付服务。可见,“物联网”在个人健康、智能电网、公共交通等方面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只要将特定物体嵌入射频标签、传感器等设备,与互联网相连后,就能形成一个庞大的联网系统,在这个网上,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人们也能轻松获知和掌控物体的信息。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影响:行业发展层面。正在生成的海量异构数据中可能蕴含着目前尚未被认识到的全新知识。企业如果能在这些非结构化数据中挖掘出新的知识并与业务融合,不但其决策的依据将会更加全面和准确,而且有可能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生产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思维方式层面。大数据的产业链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层是数据层,主要是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扩散;第二层是信息层,把数据背景融入数据,形成价值密度更高的信息;第三层是知识层,在信息基础上进行提炼,形成有价值的知识。“更高的洞察力和决策力”是大数据应用的核心目标,但仅有知识,是达不成这一目标的。相同的数据可以产生相同的知识,但相同的知识被不同的人认知和使用,可以形成不同的智慧。在目前大数据的发展阶段,人仍旧是形成智慧的决定性因素。智慧和战略层面。在数据的产生和扩散历程中,人类已经多次经历过类似于数据大爆发的历程。第一次是人类语言出现。语言的出现使数据具有了载体,并逐步形成了处理数据的逻辑框架。以语言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记录开始得以记忆和流传;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文字克服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的记录由此可以长时间留存和长距离转移;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术大幅降低了人类知识的存储成本和空间传播和交流成本;第四次则是信息化。信息化在更大程度上消减了数据保存和扩散的成本,替代了知识的面对面交流和互动。鉴于信息技术消减知识传播成本的巨大潜力,很多学者认为,世界将最终“变平”,距离不再是数据、信息及知识交流的障碍。以上四次数据的大爆发,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知识的存储与传播最终改
变了人类的智慧。
2.你单位单位信息化建设如何,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有何新的建议?
通过大运重卡、太原长安重型汽车、集瑞联合重卡、徐工重卡等新重卡企业的加入不难看出,有“野心”的企业已将目标转向重卡行业,这个香馍馍能否带来期望中的优厚利润呢?随着重卡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国外资本的不断涌入,行业竞争加剧。如何博得市场的认可,似乎又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目前,国家倡导节能减排,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使用成本低、节能环保是天然气重卡突出的优点,现已成为重卡企业重点发展的车型。国内多数重卡企业相继推出天然气重卡,有望成为重卡市场中新的增长点。如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适合市场的产品,才是制胜的王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唯有秉承这样的思路,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抢占先机,分得更多利益。
3.试给出常用的终端设备,并给出主要技术参数、价格等。
iphone5s手机
技术参数:
网络制式 GSM 850/900/1800/1900/2100,支持 WCDMA,支持 GPRS/EDGE/HSDPA
蓝牙接口 支持蓝牙4.0
红外接口 支持红外线技术,达到红外线遥控器的效果
数据业务 GPRS,EDGE,HSDPA
Java扩展 支持
WAP上网 支持
价格:4999元
第三篇:12、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教师:陈武荣 时间:2012.10.10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悦耳、耐心、沉默”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读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感悟真情,了解苏珊对我的关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关爱他人的精神,懂得帮助别人自己也在享受幸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学法指导】 听说读写思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自己不懂的字词。
2、课前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3、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耳朵都可以听到很多声音,飞机飞过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现在,同学们可以听到老师说话。那么老师想请问同学们,这样的听是倾听吗?(提问学生,总结学生答案)
师:倾听就是认真地听,仔细地听。但它还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义吗?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倾听的力量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倾听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倾听的内涵,看看这次倾听又给谁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
二、揭题解题
1、出示课题:师在课件中出示课题,并在黑板上板书:12* 用心灵去倾听 ⒉读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都倾听了哪些话?为什么用心灵去倾听?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课文了吗?谁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总结学生答案:苏珊和作者汤米。)
师:那谁来和大家说说,是什么让苏珊和作者汤米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总结答案:电话)
师:这就和听有关了。那苏珊在哪里工作?(总结答案:问讯处。)
师:问讯处是什么地方?(总结学生答案,介绍有关问讯处的小知识)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都在课前去了解过附近的问讯处,与里面的工作人员交流。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讲有关问讯处的一些小知识。问讯处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也都设有问讯处,比如,医院、车站、码头、商店、银行等。它们为人们就医、乘车乘船、购物,办理金融业务等这些活动带来很大的方便。可能大部分同学对问讯处还是比较陌生,希望大家可以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师:回到我们的课文当中来,哪位同学能说说在问讯处工作的苏珊,她的听是什么样的听?心不在焉的?认真的?(总结答案:她的听是认真地听,倾听。)
师:苏珊的倾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总结答案:用心灵在倾听)
师:是的,倾听,不仅仅用耳朵,更用心灵。这就是倾听更深一层的内涵了。看来同学们都预习得很认真,并且很有效果。给自己掌声鼓励鼓励吧!
四、精读体验,品味交流
1、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⑴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⑵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⑶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⑷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5、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值得我们用心灵倾听的有些什么?
评:“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动的词句来学习课文,感受苏珊的美好心灵,让孩子明白用心灵倾听能给他人带去帮助,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当一个倾听者。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同学,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齐读:读出苏珊的心声。
五、美读成诵,掌握学法
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使文章层次分明。你可以找出来吗?
1、第14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7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
2、第15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5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
3、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10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
六、延读创新,拓展运用
1、苏珊永远地走了,但她会将“歌唱”进行到底,不论在何时,不论再何地在她的心中永远铭记着这样一句话(出示):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卢梭
2、小练笔:如果你是汤米,你会对去世的苏珊说些什么?请写几句话感激她对你的安慰.七、板书设计:用心灵去倾听
苏珊=第二个母亲
乐观
耐心、善良
温柔、细心(用爱心框起来)
课后反思:《用心灵去倾听》一文要学生掌握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基础上,懂得用心灵去倾听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这个道理。同时,要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因此在设置本课教学重难点上偏重了体会用心灵去倾听中蕴含的哲理,同时也注意在学生交流中体会词句的作用。
本文是略读文,文章略长却语言平白。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倾听”这个主题话题引入。尽可能快地切入主题,让学生在速读中去了解文章大意。并以此问“汤米与苏珊素未谋面,而汤米却称之为第二母亲,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将学生带入品味人物的环节。在品味人物时,主要抓住“第二母亲”来做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去感悟句子中透露的慈母般关爱。并以这些句子为抓手,通过朗读,谈体会来达到认识苏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发现对苏珊那种关爱孩子、用心与孩子交流的品质体会得越深,对后文体会“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越有帮助。因为解决“为何汤米对苏珊有如此高评价”这个问题后,随即引入“苏珊是如何看待与汤米之间的交往的?”这个问题。其实,学生很容易就可以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来回答。可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对这个道理理解得透彻。所以说能够深入地去品味第一个问题,并由之转向“苏珊用心去倾听的根本原因在于--------她从中获得的快乐与幸福”。那么对于理解那个深刻的道理就容易些了。
而由于总是在略读课上无法对文章来一个准确的授课内容的把握,导致这些部分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机会还是不够的。因而学生在品读的时候也是触及皮毛,自然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这个道理”这个难点攻关不佳了。
第四篇:模块12作业 2
1、王老师女儿4岁,要照顾女儿,她对学生的严格,但她不善于自我调节,经常大发脾气,她很苦恼,请你帮她开个减压处方?
(1)培养豁达的人生观,高尚的价值观;
(2)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3)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4)调整饮食起居;
(5)劳逸结合,学会自我松弛,调整观念。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在四大方面,即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社会促进功能和行业保护功能。
1.教育功能
从伦理学上看,教师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即构成了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1)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
(3)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4)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2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不仅指向教育过程,也指向教师本身。
(1)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
3.促进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还表现为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风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促进作用。
其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二,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3、简述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道德价值
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不仅是从师立教的前提或基础,也是教师从教全过程中道德健康发展的保证,它不仅决定教师的道德取向,还影响学生及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
(—)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教师从教的基础
教师的劳动成果直接取决于教师的道德风貌、知识水平、情感、意志、诸种教育能力等,因此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教师从教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协调师生关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2.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能够建立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改善教育环境
3.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性的保证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
4、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有何重大的意义?
答: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是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熟悉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是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状况,是衡量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国家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搞好民族地区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作为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培养选拔力度。
国家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干部配备均达到一定比例,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配备领导班子时,可以划出相应的名额和岗位,定向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国家在招录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条件,通过划定比例、定向招考、适当加分等优惠政策,确保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考生进入公务员队伍。
国家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选送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党校和各类院校培训学习,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参观考察,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自2003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实施“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工作,先后从西部地区选拔1416名西部地区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研修,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553人,占总人数的39.1%。
国家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选派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到内地、基层、上级领导机关任职或挂职锻炼,让少数民族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1990年起,国家开始选派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20年来共有5000多名干部参加挂职锻炼,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和科技、经济管理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多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向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选派干部和人才的工作力度。这些支边干部和人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篇:模块12作业
1、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和特点。
答:意义:行动研究注重实践的完善,实现了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的参与,使研究者和研究活动二者结合了起来。它既强化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同时,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成为学习群体中的一员,能充分感受到持续学习的必要和成长的快乐。
1.行动研究强化了教师的研究意识
行动研究把行动与研究二者结合起来,意味着对教育实践的密切关注。在行动研究中,教师完美地兼任着“职业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被研究对象或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探索者、再创造者和实践者,甚至是教育理论的探索者。这种角色的转换是实践者研究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凸显,是行动研究之魂。
2.行动研究提高了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实施后,通过对效果的评价、反思和检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始第二轮的行动研究。也正是在这样的循环中,教师的研究意识、反思习惯得以强化。
3.行动研究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育行动研究中,提供了教师对自己教育中感兴趣问题进行研究调查的机会,并且可以将研究结果直接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这样,教师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从事研究,增强了教师努力跟上教育改革步伐的使命感。教师在成为一名研究者的同时,也成为一名学习者,因此,坚持行动研究,将有励于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
特点: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对教育情境的研究,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教师思考如何富有智慧地行动以及对行动的反思,是行动和研究的紧密结合。所谓“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体现了该研究的特征和旨趣。
1.为行动而研究
“为行动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
2.在行动中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就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并提高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3.由行动者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2、营造良好的班级物理环境应当遵循哪些原则?采取哪些策略? 答:遵循原则
(1)师生共同参与。教室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场所,教室的布置应由师生共同设计制作,年级越高的学生参与的比例要越高。教室布置最好以学生为主,教师站在辅导的立场,学生通过设计、资料收集、张贴布置,可以体验尝试失败经验,最后有成功的满足感与喜悦心情,感受爱与归属感,产生自信心,达到学生从做中学习和珍惜布置成果的目的。
(2)多元的教育功能。要培养适应多元化社会生活的人就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即除知识学习外,同时要强调技能训练与情意陶冶。
(3)有生命感的布置。教室布置不应是静态的,而应是动态的,是可以经常变换的,是有
生命、有成长、有延续、有反馈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批评与建议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衷心赞美他人,培养正确的判断能力。
布置策略
班级环境布置可以使教室成为最适合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要使情境布置合乎教学与学习需要,必须讲求策略。具体言之,可有下列几种做法。
(1)教室空间的合理规划与使用
教师可依据班级环境设计原则,将教室情境合理规划,以适当的内容布置教室。基于此,传统教室学生座位排法,有必要依据科目、教学方法的不同加以调整。
(2)配合学生智力发展
低年级可以采用大面积设计,以具体简单的图案为主,避免过于抽象与繁复。所谓远看一幅画,近看有内容,并以鲜艳色彩配合之,更易吸引小朋友。中、高年级则逐渐从“以图为主,以字为辅”转为“以字为主,以图为辅”,以采取增进阅读能力及关心别人与自己的布置方式。
(3)分工合作,强调班级的团结
班级环境内的布置,要绝对避免教师一人独揽或由少数表现较优秀的学生承担。应注意养成班级学生都能主动关心自己学习与生活环境的情操。可以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而且有一份责任,参与单元学习需要的情境布置。也可适时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效,表达他们因参与而喜欢自己的班级的情感。
3、新疆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纳入学校规划、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贯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二)巩固和提高“两基”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以全力推进塔什库尔干县的“两基”攻坚为重点,做好2008年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加强对2003年以前实现“两基”的县(市)的扶持和督导检查力度,继续强化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责任,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两基”工作,形成“两基”巩固
提高迎“国检”的合力,确保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全面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 就近入学,禁止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和分班考试。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的规定,不得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开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对口支援。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力争使每个地州市都建一所特教学校,并逐步扩大到30万人以上的县各建一所,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启动“新疆基础教育2008—2015年行动计划”课题研究,加大对各地教研工作的督查与
评估,继续做好教师教学指导工作。继续深入开展面向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及教师的各类培训学习,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把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中。面向社会广泛地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理解、参与并支持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各级教师教育机构的作用,调动教学研究部门的积极性,开展大规模的集中培训活动,完善、探索原有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研究和推广新的教师培训模式。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各地各学校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做好培训规划,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制定有关的配套政策,开展督导检查和指导,确保校本培训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立足于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把学校作为最重要的学习组织,以教师的自我思考和业务自学为主,通过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教科研工作,为课程改革提供专业支持。教科研工作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与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机构和学校的联系,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形成课程改革工作的专业指导力量。教科研人员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按照实施新课程的要求,积极为课程改革服务,大胆探索与实施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对关键问题进行科研攻关,设计专门的研究课题,力争取得突破。教研单位和学校要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的研究为主体,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开展、参与校本教研活动,调动教师参加研究的积极性。
继续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积极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工作评价办法。指导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开展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普通高中学分管理。
扩大示范性高中面向区域内薄弱初中定向招生比例,推进强弱学校之间支援和交流。加大对农牧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研和指导,强化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特别是多渠道加强民语教师培训和民文教材建设。
(四)大力推进学前、中小学双语教学
认真落实“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方针,以学前和小学双语教学为重点,逐步形成各学段双语教学相互衔接、各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双语教学体系。加快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力争用5年时间使农村85%以上的少数民族儿童接受学前双语教育。从2008年起开始,组织实施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全区双语幼儿园。
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指导,认真执行中小学双语教学课程设置方案,建立健全双语教学教材体系。加强双语教学研究,建立健全双语教学评估标准,进一步规范双语教学工作。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好第二期《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和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全面提升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组织实施好“南疆三地州及乌什县、柯坪县新建学前教育机构双语教师培养、培训计划”,以基本满足“三地州”和“两县”对学前双语师资的迫切需求。启动实施“自治区小学双语教师补充计划”,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实习支教和“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支教计划”,多渠道缓解双语教师紧缺的矛盾,不断改善双语教师队伍结构。
稳步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区内初中班的办班规模,提高内地新疆高中班、区内初中班的办学质量,重视加强内地高校、内高班和内初班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实施好内地高等学校支援新疆协作招生工作。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自治区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围绕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十一五”时期,自治区教师教育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教育工作全局,以发展为主 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中小学双语教师队伍和农村
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1.坚持多渠道并举,解决中小学双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抓住培训环节,集中搞好在职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新疆可以在2011年以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全区35岁以下共2.5万名在职双语教师的集中强化培训,同时鼓励组织地、县、学校三级双语教师培训。力争通过强化培训,使全区在职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尽快具备双语授课能力。
抓住培养环节,努力提高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自治区已对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汉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目标,即力争3年之内,使师范类毕业生HSK等级达到双语教师标准的同时(专科生达到6级,本科生达到
7级),切实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使更多合格的双语师资充实到基层一线双语教学岗位,严把,“人口关”,为各地培养输送合格双语师资。自治区准备启动“农村师资特培计划”,主要依托中、高等师范院校,通过采取“特招”与“特培”相结合的方式,为以南疆喀什、和田、克州、阿克苏四地州为主的贫困地区定向培养合格中小学和学前教育机构双语教师。通过特殊政策支持,以强化师范生双语教学实践能力为宗旨,改革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区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培养高素质双语师资。
抓住教师人口环节,不断拓宽基层中小学双语教师的补充渠道。一是继续选派优秀“民考汉”和母语为汉语的人员充实双语教师队伍。二是继续组织实施城镇学校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工作,每年坚持选派2000位教师到农村支教,力争通过对口帮扶,不断促 进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各地双语教学协调发展。三是建立以师范类为主的高校高年级学生赴基层学校实习支教制度,缓解基层中小学双语师资紧缺问题。四是增加教师编制缓解基层学校优秀教师匮乏问题。
抓住管理环节,以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自治区将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教育人力资源为目标,以实行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解决好城镇学校教师超编、农 村及边远地区教师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实现城乡教师布局结构基本均衡和人员合理流动为着力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从严编制动态管理,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定期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充分考虑农牧区中小学点多面广的实际,统筹使用教职工编制,满足农村中小学实际需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建立中小学校长聘期制度:并实行聘期目标管理制度;继续.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人制度,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和标准;按照“资格准人、公开招聘、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实行教师全员聘用(聘任)制度。力争以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效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2.实现中小学教师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加快教师培养步伐。
将中小学教师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地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教师教育体系,满足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要不断深化师范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小学师资,提高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学能力;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下,按照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推进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布局、层次和类型等方面的调整,合理确定师范院校培养规格、结构,继续引导未实现过渡的中等师范学校进行体制改革,力争形成以现有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院校为主体,其他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加强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培训基地建设,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和结构。
3.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质量
按照自治区“三五”周期确定的“2008年以前完成全区23万名中小学教师新一轮全员培训任务”的目标,不断深化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拓宽继续教育形式。改变单一的集中面授培训方式,采取远程教育、校本培训、送教下乡等多种有效形式,增强教师教育的针 对性;改革继续教育内容。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贴近中小学教学实际,进一步调整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围绕“新技术、新课程、新理念”和“师德建设”组织实施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以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和“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为契机,以点带面,在强化教师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把握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能力,努力在广大教师中倡导并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改进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即改进以往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方式,更加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启发式、引导式、研讨式教学,增强教师教育效果;四是加强考核管理。继续加强中小学教师基础知识水平测试和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考核工作,通过科学规范的考核,达到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
4.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自治区各级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基地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活动,促进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增强新时期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范生和教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构建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侵蚀的坚固思想防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我区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