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3:1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含以下内涵:1)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2)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3)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需要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3、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也称教学设计。

4、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由各要素按照一定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教材(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媒体(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

5、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7、信息化教学设计:为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8、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或远距离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9、课程开发:“课程开发”,也被称为“课程编制”、“课程研制”或“课程编订”。从广义上讲,课程开发主要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调整这三个阶段方案的开发。等同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程序等方面的技术。

10、知识与信息:知识是信息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结论,是通过思维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的一种精神产品。知识是信息传递的结果,信息是知识的载体。

11、信息:信息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本质上看信息就是对社会、自然界的事物特征、现象、本质及规律的描述,其价值体现在差异之中。

12、技术: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13、信息技术:指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加工、利用、交流、应用和创新的手段和方法的组成,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

14、信息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以及能力和情意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的总和。

15、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15、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16、注意:教育技术包括,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两个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

17、教育(学)媒体:教育(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情景中所使用的承载教育(学)信息和传递教育(学)信息的所有工具、中介。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媒体: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所利用的各种工具。媒体(Media)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媒体是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广义的媒体概念包括人体器官本身在内的(自然媒体)的工具、媒介。

19、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20、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既指研究性学习课程,又指研究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以问题为载体,让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21、现代远程教育:广义上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应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远距离教育模式。狭义指依赖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建立的,在具有双向交互功能的电子教学平台进行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远程个性化学习方式。

22、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侧重于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等相关的内容,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种体系。

23、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4、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25、教育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传播活动。从教育系统的构成来说,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这四个因素在教学环境中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26、电声教育媒体:电声教育媒体是以电声技术和设备为其硬件基础,以录音教材为软件基础而构成的教学媒体系统。常见的电声教学媒体有有线教学广播、五线教学广播、各种类型的录音教学媒体和语音实验室。

27、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自动化的教学技术。计算机通过特别编制的程序可以为学习者显示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人机对话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和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计算机可以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如可以显示动态的、多媒体化的教学信息: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作出相应的的反馈可以基于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下进行发现和探索;可以基于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等等。

28、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开发而成的网上虚拟会议系统它通过网络在两点或多点之间交互传播视频、音频和数据来实现远距离用户“面对面”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视频会议系统可用于实现实时教学、讨论、答疑等基本教学功能。

29、常规教学媒体:常规教学媒体是和基于电子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相对而言的,又称传统教学媒体,是在日常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教学媒体。最常见的常规教学媒体有教科书、教学板、图表和模型等。

30、系统关:系统观是一种特定的世界观或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动态性、非线性、综合性、整体性。系统观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自成一体,并与其外在环境构成更大的系统。

31、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32、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的各种系统的总称。常见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课堂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学习监控系统、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等。

33、教育技术AECE94定义:教育技术就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4、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积极强化理论,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为若干小的单位,编制成教学顺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程序教学的模式有两种直线式模式和分支式模式。

35、学习资源的定义: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36、因特网:是将世界上所有的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网络传输协议连接而成的。因此,又叫国际互联网、网际网。最早是由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发展而来。

37、学习动机:指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即学习动力。决定学习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类。这两种动机决定着学生是否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

38、教学资源:所谓教学资源是指学习的支持系统、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等能够为教和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物质、信息的总称。更多的时候是指课程资源、教学信息资源等。

39、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

40、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对所要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41、教学方法:指在一堂课上为讲清某一知识点所要采用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与方法用来改善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教学策略与方法实施的前提是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

42、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43、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4、教学系统开发:教学系统开发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对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料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的过程。

45、课程: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制定的关于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总体教学活动计划,其中既有活动内容的规定,又有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的规定。课程包括三方面内容:输入、加工过程和产出。

46、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包括两部分:按照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47、智能超媒体: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媒体的信息组织、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智能型知识处理技术

48、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系统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

49、教育技术运用:不仅包括媒体的运用,而且包括各种学习资源的运用以及教学系统开发结果的实施,同时要求系统的使用传播、推广、实施制度化,并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订提供实践依据。

50、教育技术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具体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四个范畴。

51、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

52、信息化教育: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数的教育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引入过程。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和认识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就是把教育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构建起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地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53、项目管理:就是对教学计划和项目开发过程的计划、监督与调控。

54、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常规的传播方式进行传递知识,能够固化于书本、磁带等媒体介质中的知识。

55、隐性知识: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易用言语表达,缺少外化的物质载体,很难传播给他人。知识管理的重要观点就是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有创造价值。隐形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学习组织成功的关键

56、知识管理:就是将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就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

57、权重:就是根据组成事物的要素在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赋予一定的数量。权重既反映了各指标之间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同时揭露了其相应因素在影响事物的价值上的差异。权重一般要满足两个条件:全中一般在0---1之间取值,各指标权重之和为1。

58、学习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方案,设计指标体系,由相关专家与用户进行评议,其核心是评价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59、计算机辅助评价CAA :是指在评价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作为工具和手段,它引发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形式的深刻变革。

60、总结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结果而进行的评价。借以进行鉴定、区分等级和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评定。61、CAI:教师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62、信息高速公路:以光纤电缆为通道,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交互工具,使用能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信息的四通八达的信息网‘连接到千千万万个计算机用户。光缆具有信息强大、抗干扰性能好、可提供进行双向交流和发展大范围内合作的条件。

63、教育信息:按一定的系统,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遵循一定的目标进入教育传播过程之中,供传受双方进行交换,控制的内容。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8、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9、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12、远程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一个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监控媒体教学、学生自学、面授、辅导等环节,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响,使之朝预期的认知和行为变化过程。

二、重点记忆内容

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趋势:学习信息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智能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全球化;教学管理与评估的实时化。

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

教学评价的目的: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

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一)根据运行环境分类(单机版、网络版);

(二)根据包容的知识量分类:堂件、课件(CAI教学软件)、系列课件;

(三)根据教学类容的组织方式分类(帧型、生成型、数据库型、智能型)。

教学活动流程图的符号:长方形: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椭圆:媒体的应用;平行四边形:学生的活动;奇形怪状的: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菱形: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CAI课件的基本特征:1.表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模像性。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片断型。3.反映最新知识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4.展示方式的多媒体性。

CAI课件的基本设计思想:Why: 为什么要用(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抽象内容,示范)Who: 使用对象是谁(教师、学生)What: 什么表现形式,什么内容,基本问题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选择何种方式,表现手法(图片、文字、声音、制作工具是什么)When: 什么时候用(教学过程、课后学习)Where:什么地方用(配合什么内容)Which:哪一种内容最合适,素材来源。

CAI课件的制作原则:1.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2.内容针对性、正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原则;3.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原则;4.灵活多样地交互性原则;5.注重个性化原则;6.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索知识的原则;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原则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一致性原则、科学性、适应性、友好性、有机结合原则。多媒体课件评价:国内(自我评价、组织评价、使用中的评价、过程评价),国外(指标体系评价、分析式评价、观察法、实验法)

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使用性

信息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CAI课件的优缺点:优点:交互性、个别性、增强动机、及时反馈、学习者控制;缺点:开发成本较高、可能限制意外学习、学习过程不够灵活、缺乏感情。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及几点建议:

❶优点:增强感官效益,提高学习效率;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多媒体的主题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的。

❷缺点:课件质量差,操作环节机械;以辅代主;缺乏师生的互动交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资源。

❸建议: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精心设计课件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化对教学观念的冲击:(1)现代教学观。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2)现代师生观。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认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也演变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和设计者,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现代人才观。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而不是传统教育的知识型、模仿型人才。(4)学习时空观。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实时或非实时地学习。这些现代教育观点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对于推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原则1:注重情境的创设与转换,并最终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原则2: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原则3: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资源、方法)原则4: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重视学生评价技能的提高。原则5:注意学习内容的适量,保持学习内容的活性。原则6: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情境和检验不同观点。原则7:鼓励合作学习,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

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原则: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优化组织多种教学媒体;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

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改中的作用(影响):

1、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工作平台

①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②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③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④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评价体系的建立

2、现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 ①课程与教材编制者的群体化、综合化 ②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系统化 ③平台化的教材、交互化的教材 ④课程的多元化载体

⑤课程的网络化、教材的智能化

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必要素养?

1、主体意识: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主体

2、信息素养: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最起码的素养就是能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操作技能。

3、自控素养:加强元认知培养,积累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高低来源于学习动机;强化归因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全面评价,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自我强化,加强意志锻炼。你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否适应?你该如何应对?

①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无孔不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难以应对,新的教育观正是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应运而生。知识不限于书本、不限于课堂、不限于教师,信息技术、因特尔和虚拟现实使个性化的教育成为一种可能,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信息技术的冲击还反映在教学模式的变化上。远程教学、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分布式学习、同步教学、异步学习等等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在教育界,并逐渐为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②如何应对?

改变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技能和方法的传授;重新组织、安排、更新教学内容;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如:交互式、合作性,多样化的教学);改变教学方法。

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流程: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评价量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编写脚本、制作工具选择、教学实施、总结反思。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学任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评价量规、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资源与环境、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活动过程、总结反思。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学校教育面临的矛盾

1、新的信息不断产生与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矛盾。

2、新的媒体不断出现与传统教学方式不相适应的矛盾。

3、新的教学环境与传统培养模式的矛盾 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组织

(一)内容组织:新颖: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科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 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效果: 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递进演绎------人文关怀、引导启发

(二)过程组织:熟悉环境,合理选择媒体实施教学;操作熟练,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加强互动交流,及时响应反馈信息。发现、探索-----获取知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效果评测:课堂内容的延伸;师生交流的桥梁;激发兴趣、提高动机;教师备课、教学评价、教学信息管理。多媒体课件:CAI(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课件;CAL(Computer Auxiliary Learning)课件;MCAI(Multimedia 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课件 网络版多媒体课件特点

共享性强,受益面广;对象灵活,使用方便;开放型(协作学习、交流);动态性(易于维护、更新、充实);交互性(课件自带交互功能、BBS、E-mail等)自主性;多媒体型(超链接)

CAI课件的使用对象:课程学习型、拓展知识型、教师使用、教学型、演示型、情景创设型、学生使用。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

目标: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 内容:教育管理与决策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学习过程信息化、育人环境信息化。基础: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知识自我建构 备课 = 写教案 上课 = 讲教材 教学系统设计 ≠ 教案 教学系统设计 ≠ 课件

教案:分节课进行编写,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描述,顺序递进。适用:传统教学方式 Intel 未来教育新理念

1、换位思考:角色转换,学生--教师相互体验、寻找切合点、寻找最佳的信息传播路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2、感受不同技术对相同内容的传播效果,理解技术的有效性(不同呈现方式,效果不同)。

3、根据教学、学习需要,选择技术、学习技术、利用技术、掌握技术。

4、基于问题的教、基于问题的学。在统揽知识面的基础上,找出结点,以点带面,引导教,引导学,探究式,研究型。

5、逆向教学设计。要深刻体会评价量规的作用。

6、协作交流,自我评价、反思的能力培养。英特未来教育新理念

1、一条主线:信息化教学设计;

2、追求的目标:信息化环境中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学核心:问题设计;

4、教学方式:自主、交互、探究、体验式学习;

5、评价方式:评价工具的合理、有效地使用(学习过程的评价,自评,互评);

6、教学资源:资源型学习,教案、课例、作品集,光盘、网站、交流活动、教师网络联盟,人力资源(国外、国内专家,几十万一线教师)互动,资源共享。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考虑以取得最优化教育效果的一门学科。

4、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5、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共识:①以学习者为中心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的学习者的主动性③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④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化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⑤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⑥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6、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7、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8、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9、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11、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物质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12、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

13、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1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指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

15、多媒体技术:指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

16、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构型。

17、问题求解:指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那些与实际背景较接近的问题。

18、教学游戏:计算机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产生一种带有竞争性的潜在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19、微型世界:指利用计算机系统构造一种可供学习者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

20、案例学习:为学生提供来自实际案例的资料,在丰富的信息环境中让学生以调查员的角色去搜集资料,调查案情,进行分析和决策。

21、智能授导系统(ITS):通过学生与计算机进行双向问答式对话,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 1

拟“家庭教师”的行为。

22、教学内容分析:指根据前述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23、多媒体素材集成工具:又称多媒体创作软件,是一种能够把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素材集成为一个交互式多媒体作品的工具软件。

24、概念图: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25、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DVR):是一个基于网络的,支持多人实时进行交互的多媒体系统。

26、全境环视技术:又称360度全景环视技术。基于图像处理的全景摄影技术,把相机环绕360度拍摄一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用一个专用的播放软件在web浏览器上显示。

27、人工智能(AI):是一门研究运算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

28、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是以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一门新的教育技术。

29、专家系统:在一个特定领域内,以人类专家水平去解决该领域中困难问题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30、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使用计算机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理论和技术。

31、视频会议:指利用视频摄像和显示设备,经过信号压缩及编程,解码处理,通过网络的传输在两个或多个地点之间实现交互式的实时音、视频通信。

32、基于Internet的资源型学习:指学生主要利用Internet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33、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34、远程教学:指教师与学生在非面对面的状态下,借助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方式。

35、远程学习:指学习者利用各种媒体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的活动。

36、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三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37、虚拟学习环境(VLEs):是整合计算机通信软件的功能和在线课程材料传递方法的学习管理软件系统。

38、协作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39、虚拟社区:网上社区,使足够多的人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带着丰富的人类情感进行公开讨论后虚拟空间中形成的个人关系网络。

40、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

41、视觉教学:视觉教学强调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式呈现,它与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所用的媒体种类不同。视觉教学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

42、视听教学: 强调利用视听设施提供具体的学习经验,把视听教材看做教师教学的传递工具和辅助教学工具,不强调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与视觉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43、戴尔经验之塔:戴尔提出的经验金字塔模型,愈上层愈抽象,愈下层愈具体。该理论认为:① 教学活动以依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②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③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④视听教学是沟通上层抽象与下层具体的利器。

44、视听传播: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45、程序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成若干小的学习单元,编制成教学程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其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

46、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其组成要素包括:Information, Material, Device, People, setting, Capital

47、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图文声像,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是多媒体技术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48、超媒体: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

49、虚拟现实(VR):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

50、流媒体:流媒体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解决多媒体信息在窄带上的传输问题,它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以满足实时性及无盘工作站的播放。

51、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已经完成的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主要指儿童正在形成的、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儿童不能独立,但能在别人帮助下完成某一任务。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和促进尚未成熟的、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心理机能。

52、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53、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②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③强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④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⑤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⑥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教学目标。

54、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作为系统的子范畴,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由各组成要素(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媒体四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

55、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的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用用户以自然的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56、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是在教学系统开发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再现教学系统开发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57、课程:课程是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制定的关于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总体教学活动计划,其中既有活动内容的规定,又有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的规定。课程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输入、加工过程、产出。

58、ITS:具有某一领域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的教学知识、能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即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教学专家进行教学活动的软件系统称为智能导师系统。

59、Agent:在软件技术中,Agent的概念是指为达到一定目标,自动执行某种系列操作的软件模式。它是为弥补ITS系统不能很好辅助学生“学”的缺陷而逐渐被教育领域所关注的一种实现智能化的新技术。60、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媒体的信息组 3

织、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智能型知识(或信息)处理技术。

61、积件技术: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

62、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

63、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64、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65、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教学系统。66、网络教学系统: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为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控制系统。67、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或人体工学,它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联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

68、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69、教学设计(过程观):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70、教学目标:指通过教学后,学习者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预期的变化。

71、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

72、探究学习: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进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世界的积极态度。

73、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成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74、教学媒体:记录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介质。

75、教学评价: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

76、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指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收集学生过程的相关数据或证据,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

77、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根据教学目标,测量和检验学习资源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78、教学评价技术:评价者为了完成教学评价任务,收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中的相关数据或证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79、课堂观察:是评价者根据教学评价指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课堂情境中直接对评价对象进行察看,以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

80、调查:是通过预先设计的问题请有关人员进行口述和笔答,从中了解情况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81、面谈法: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师、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82、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83、档案袋评价:指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84、工艺学记录:就是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作现场的永久性记录。85、元方法:关于方法的方法,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

86、教育技术元方法: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管理、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念、模式、方法、分析框架适用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思考的方法。87、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横断学科。

88、系统:是由若干互相作用,互相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89、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式,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90、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91、网络媒体: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

92、后现代课程论:是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93、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全过程的方法。

94、教学信息:支队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活动的属性、状况、特性与功能的客观描述,是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真实反映。

95、媒体:1)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2)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96、人工信息:指人类在长期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加工,产生的一种信息。97、主题树方式:将网络信息资源按照已确定好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逐层细化进行组织,用户通过浏览方式层层查找所需要的线索后,再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

98、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

99、学习:广义,人类以经验的获得去适应其周围不断变化环境的过程。狭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100、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

101、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型知识或事件信息。102、智力技能:使学习者通过符号与自己所处环境作用及反应的能力。

103、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以它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上。

104、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形位的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为,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

105、学习生成过程: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该信息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

106、认知结构:广义,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狭义,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107、学习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即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108、学习风格: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109、认知风格:指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10、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111、虚拟教室: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构造的学习环境,允许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相互听得着和看得见,不但可以利用实施通讯功能实现传统物理教室中所能进行的大多数教学活动,还能利用异步通讯功能实现前所未有的教学活动。

112、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使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113、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堆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114、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一套用来决定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使学习者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15、教学理论:是人们思考教学过程所取得的成果,是人们对各种教学现象及本质所做出的能动的、系统的反映。

116、前期分析:指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

117、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118、教学内容:指为实现教学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培训机构有计划安排的,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119、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120、认知工具: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指为了激发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121、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总和。

122、教学设计自动化工具:指能辅助教学设计者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加快教学设计进度,教学开发进度的所有计算机工具。

123、教学设计自动化:指能够有效的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124、绩效: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倾向和结果,是企业组织所期望的、符合总目标的业绩。

125、视觉文化:准确地解释和创造视觉信息的习得能力。

126、整合技术:把信息资源工具、情境、教学、管理等资源和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环境中,这时所使用的开发与传送技术。

127、过程模式:在课程设计中详细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要采取的方法以及所遵循的标准。

128、课程开发:是教学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需求评估,以确定适当的目标,然后针对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选择适当的学习活动加以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达到目标的工作流程

129、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和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

130、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131、新技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技术。132、多媒体组合教学:指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的选用现代教学媒体,继承传统教学的有效成分,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133、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特点,非线性的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134、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有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135、教学代理:是通过在交互式学习情境中与学习者进行交互,从而达到支持人类学习的自主代理。

136、教学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来表现某些自然的,物理的或社会的系统结构和动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可供他们体验和观测的环境。

137、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或虚构某些情境,供学习者观察与操纵其中的对象,是他们获得体验或有所发现。

138、情景化学习: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139、CSCW:指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下,特别是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

140、虚拟学伴系统: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来模拟教室和统计学习者的行为。141、网上协同实验室:是对真实实验环境和虚拟实验平台的集成,其实现了基于网络的问题求解过程。

142、教育技术管理:教育技术应用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节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其目的是充分调动教育技术系统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有效地展开,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143、计算机管理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职能。

144、项目管理:指对教学设计和项目开发过程的计划、监督与调控。

145、显性知识:指可以通过常规的传播方式进行传递,能够固化于书本、磁带、光盘等媒体介质中的那一部分知识。

146、隐性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获得的知识。

147、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

148、良构领域的知识: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它们之间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

149、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景时而产生的,即有关概念应用的知识。

150、随机通达教学:主张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带着不同的目的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以此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标。

151、教育评价:指根据教育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过程。

152、问题分析:是使用信息搜集和决策策略来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153、标准参照测量:是确定学习者对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的技术。

154、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的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155、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

156、评价包: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收集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一整套材料。157、诊断性评价:指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特征进行的评价。158、计算机辅助评价(CAA):指在评价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作为工具或手段,它引发了评价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深刻变革。159、信息素养: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60、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和。

161、教学结构: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名词解释:

17“AECT 1994”: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的理论和实践。

18“AECT 2005":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

学习和提高绩效为目的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和实践。

19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

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十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行为。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发现认为,学习是把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虽然每个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但只要对知识的表征系统进行设计,就可通过个体的主动探索进行学校。

20课堂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教学设计中得到的课程目标体系,经过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媒

体(资源)的选择、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而完成。

21教学策略的选择:实在一定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

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资源)的总体考虑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从而对师生的相互作用,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进行的简要概括。

22诊断性评价:在做课程教学设计的同时进行,其结果反映在“学生特征分栏”中。

23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随时填入课堂教学设计表中的“形成性评价”栏

中。必要时可组织听课评议,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24总结性评价:则在整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根据测试的结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25白平衡:是电视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 的一系列问题。

26多媒体教室: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展示多媒体教

学内容,为教学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现形式,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27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

体信息材料,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协作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

学习成为可能。

28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

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电、磁等非印刷形式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在计算机或信息 终端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29、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信息化环境下教育者开展教学实践的基本前提,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获取和积累是当今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30、WebQuest:是一种探究型教学操作程序,主要是在网络环境和教师引导下,以任务驱动 和研究为导向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1、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8、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9、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12、远程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一个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监控媒体教学、学生自学、面授、辅导等环节,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响,使之朝预期的认知和行为变化过程。

1、教育技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简称AECT)在1994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

3、程序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把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目的和衡量标准,以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基本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

4、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评价学与教全过

程的方法。

5、媒体:即传播媒介、传播媒体,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储存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任何物质工具。

6、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教学与学习的资源环境。

7、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

8、随机通达教学(P34):也称随机进入教学,是斯皮罗等人在认识灵活性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的针对高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核心主张是,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带着不同目的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以此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标。

9、画面均衡:所谓均衡是指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画面的左右上下呈现的构图诸元素在视觉上的均势。均衡构图给人以稳定、舒适、和谐的感觉。

10、构图: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

11、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12、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14、支架式教学(p35):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15、多媒体教室:也称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教学系统。

16、人机工程学:也称“人类工效学”或“人体工学”。它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 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含以下内涵:1)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2)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3)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需要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3、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也称教学设计。

4、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由各要素按照一定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教材(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媒体(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

5、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7、信息化教学设计:为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8、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或远距离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9、课程开发:“课程开发”,也被称为“课程编制”、“课程研制”或“课程编订”。从广义上讲,课程开发主要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调整这三个阶段方案的开发。等同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程序等方面的技术。

10、知识与信息:知识是信息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结论,是通过思维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的一种精神产品。知识是信息传递的结果,信息是知识的载体。

11、信息:信息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本质上看信息就是对社会、自然界的事物特征、现象、本质及规律的描述,其价值体现在差异之中。

12、技术: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13、信息技术:指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加工、利用、交流、应用和创新的手段和方法的组成,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

14、信息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以及能力和情意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的总和。

15、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15、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16、注意:教育技术包括,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两个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

17、教育(学)媒体:教育(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情景中所使用的承载教育(学)信息和传递教育(学)信息的所有工具、中介。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媒体: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所利用的各种工具。媒体(Media)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媒体是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广义的媒体概念包括人体器官本身在内的(自然媒体)的工具、媒介。

19、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20、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既指研究性学习课程,又指研究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以问题为载体,让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21、现代远程教育:广义上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应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远距离教育模式。狭义指依赖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建立的,在具有双向交互功能的电子教学平台进行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远程个性化学习方式。

22、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侧重于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等相关的内容,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种体系。

23、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

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4、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25、教育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传播活动。从教育系统的构成来说,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这四个因素在教学环境中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26、电声教育媒体:电声教育媒体是以电声技术和设备为其硬件基础,以录音教材为软件基础而构成的教学媒体系统。常见的电声教学媒体有有线教学广播、五线教学广播、各种类型的录音教学媒体和语音实验室。

27、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自动化的教学技术。计算机通过特别编制的程序可以为学习者显示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人机对话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和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计算机可以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如可以显示动态的、多媒体化的教学信息: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作出相应的的反馈可以基于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下进行发现和探索;可以基于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等等。

28、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开发而成的网上虚拟会议系统它通过网络在两点或多点之间交互传播视频、音频和数据来实现远距离用户“面对面”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视频会议系统可用于实现实时教学、讨论、答疑等基本教学功能。

29、常规教学媒体:常规教学媒体是和基于电子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相对而言的,又称传统教学媒体,是在日常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教学媒体。最常见的常规教学媒体有教科书、教学板、图表和模型等。

30、系统关:系统观是一种特定的世界观或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动态性、非线性、综合性、整体性。系统观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自成一体,并与其外在环境构成更大的系统。

31、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32、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的各种系统的总称。常见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课堂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学习监控系统、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等。

33、教育技术AECE94定义:教育技术就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4、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积极强化理论,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为若干小的单位,编制成教学顺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程序教学的模式有两种直线式模式和分支式模式。

35、学习资源的定义: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36、因特网:是将世界上所有的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网络传输协议连接而成的。因此,又叫国际互联网、网际网。最早是由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发展而来。

37、学习动机:指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即学习动力。决定学习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类。这两种动机决定着学生是否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

38、教学资源:所谓教学资源是指学习的支持系统、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等能够为教和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物质、信息的总称。更多的时候是指课程资源、教学信息资源等。

39、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

40、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对所要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41、教学方法:指在一堂课上为讲清某一知识点所要采用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与方法用来改善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教学策略与方法实施的前提是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

42、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43、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4、教学系统开发:教学系统开发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对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料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的过程。

45、课程: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制定的关于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总体教学活动计划,其中既有活动内容的规定,又有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的规定。课程包括三方面内容:输入、加工过程和产出。

46、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包括两部分:按照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47、智能超媒体: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媒体的信息组织、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智能型知识处理技术

48、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系统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

49、教育技术运用:不仅包括媒体的运用,而且包括各种学习资源的运用以及教学系统开发结果的实施,同时要求系统的使用传播、推广、实施制度化,并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订提供实践依据。

50、教育技术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具体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四个范畴。

51、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

52、信息化教育: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数的教育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引入过程。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和认识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就是把教育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构建起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地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53、项目管理:就是对教学计划和项目开发过程的计划、监督与调控。

54、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常规的传播方式进行传递知识,能够固化于书本、磁带等媒体介质中的知识。

55、隐性知识: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易用言语表达,缺少外化的物质载体,很难传播给他人。知识管理的重要观点就是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有创造价值。隐形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学习组织成功的关键

56、知识管理:就是将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

理就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

57、权重:就是根据组成事物的要素在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赋予一定的数量。权重既反映了各指标之间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同时揭露了其相应因素在影响事物的价值上的差异。权重一般要满足两个条件:全中一般在0---1之间取值,各指标权重之和为1。

58、学习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方案,设计指标体系,由相关专家与用户进行评议,其核心是评价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59、计算机辅助评价CAA :是指在评价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作为工具和手段,它引发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形式的深刻变革。

60、总结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结果而进行的评价。借以进行鉴定、区分等级和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评定。

61、CAI:教师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62、信息高速公路:以光纤电缆为通道,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交互工具,使用能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信息的四通八达的信息网‘连接到千千万万个计算机用户。光缆具有信息强大、抗干扰性能好、可提供进行双向交流和发展大范围内合作的条件。

63、教育信息:按一定的系统,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遵循一定的目标进入教育传播过程之中,供传受双方进行交换,控制的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

1. 名词解释

教育信息化 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技术 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音像信息数字化处理的基本方法 是把连续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形成离散的数字化的音频或视频信号

微格教学 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实践系统。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反馈评价,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的,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

节点: 是储存数据或信息的单元,又称为信息块,每个节点表示一个特定的主题,他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没有严格的限定 链: 表示不同节点中存放信息简单联系

网络: 超文本的信息网络是一个有向图结构,它类似于人工智能中的语义网络类似于人类的联想记忆结构

超文本 是收集,存储和浏览器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示信息直接关系的技术

超媒体系统 是一种多媒体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是将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特征,再现知识的心理方法和支持人机交互作用过程的技术方法的软件系统

多媒体课件 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为用户提供一种查找信息的服务,是一种在Internet网上查找信息的常用工具

网络课程 是通过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来表现某门科学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在线学习是指学习者在Internet的环境下,利用网上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系统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远程教育也称为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 14

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教育信息资源: 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它能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搜索引擎 就是帮助学习者提供INTERNET信息查询,搜索的站点,它通过后台搜索服务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检索

教学设计 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所谓多媒体组合教学 是指在以班组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是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1.教学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资源)的总体考虑。

3.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教学设计: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划、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媒体: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传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多媒体教学内容,为教学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现形式,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P5

AECT05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P9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可从以下方面体现:1、2、3、为处于不同时空的教师提供交流机会;

为教师提供有效学习方式; 为教学研究提供手段和方法。

P13

校园网络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通常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信媒质和相应的协议以及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将校园内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同时又通过防火墙与外部的Internet网络连接,以用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局域网。

P15

网络互联设备:(1)集线器(HUB)(2)交换机(Switch)(3)路由器(Router)(4)网关(Gateway)(5)防火前(Firwall)

P30

多媒体网络型教室的主要功能:

1、实时广播教学。

2、远程控制。

3、学习监督。

4、实时分组。

5、在线交流。

6、电子举手。

多媒体网络型教室的教学应用形式:

1、多媒体课堂教学。

2、电子备课。

3、学生利用网络教室资源进行自学。

4、网络练习和测试。

P31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谅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室是进行微格教学的场所。

微格教学设施包括主控室和微格教室两部分。

P38

数字图书馆的功能:

1、海量信息。

2、资源共享。

3、使用方便、快捷。

4、多媒体化的信息和全文检索功能。

5、提供自行服务和请求帮助的数字化咨询系统。

P50

校园有线电视常见的教育功能:

1、传送电视节目。

2、电视广播教学。

3、示范教学。

4、教学监控。P54

数码相机是由镜头、成像感光组件、数码影像处理器、内置存储器、液晶显示器、移动存储器和各种接口等组成。

P56

数码摄像机的组成:

1、成像系统。

2、音频系统。

3、取景系统。

4、控制系统。

5、存储系统。

6、接口系统。

7、电源系统。

P62

录播系统的功能:

1、同步录制。

2、在线直播。

3、VOD点播。

4、文件管理、P74

什么是思维图?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将信息图像化,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P77

Web 2.0的特点:

1、大规模互连。

2、去中心化。

3、以用户为中心。

4、开放。

5、轻量级。

6、自然浮现。

P78

Blog的优点:

1、上传文件资料。

2、即时更新教育新闻与信息。

3、分享日常教学经验与感悟。

4、链接有关资源网站。

5、促进教研和学术活动 P90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

1、有利于资源的集成。

2、有利于资源的迁移。

3、提高学习资源的使用率,资源的生命周期长。

4、有利于资源安全、保护知识产权。

5、有利于信息的传播.P93

什么是搜索引擎?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并将处理后的信息显示给用户,是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P94

了解引擎

P143

李克东的定义?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指出: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识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以系统理论为方法去研究和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教学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P144

通用的教学设计概念的定义:“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P152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储存、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

网络课件是基于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开发能在Inter网上发布的课件。其本质是一种Web的基本应用程序。

P158

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基本流程:

1、需求分析;

2、系统分析;

3、系统集成;

4、测试评价。

P181

网站的基本构成:网页、网页空间、网址(IP)、域名(网站名字,与IP地址相对应)P198

信息化教学的特征:1、2、3、4、5、6、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地位的变化; 环境和过程的变化; 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注意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 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P201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特点:

1、评价目的不同;

2、评价者不同;

3、评价与教学过程的整合性不同。

P202

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原则:

1、让学生明了评价标准;

2、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

3、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4、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P209

基于项目的学习特点:

1、情景性;

2、综合性和开放性;

3、协作性。P214

WebQuest的基本构成部分

1、导言(Introduction);

2、任务(Task);

3、过程(Process);

4、资源(Resources);

5、评价(Evaluation);

6、结论(Conclusion)。P229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篇)的内容解析:

1、“意识与态度”

“意识与态度”部分规定了教学人员在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方面的意识与态度。包括四个方面:重要性和认识、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和终身学习。

2、“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部分包括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两方面。主要用于规定中小学教师应掌握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基本知识是指中小学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指中小学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教育技术的基本技巧、能力和方法。

3、“应用与创新”

“应用与创新”部分是《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核心部分,由“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和“合作与交流”四个方面构成。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部分从“公平利用”“有效利用”“健康使用”“规范使用”四 方面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用教育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承担的责任,规定了应如何保证学生或教师利用技术进行学习或教学的道德要求。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论述

1、有人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学习制作课件,此说法是否正确?你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应学习什么? 这种说法不正确。制作课件,是学习现代媒体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它侧重于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等相关的内容,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种体系。

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现代媒体技术——是在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现代传媒技术——是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法;教学设计技术——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并通过现代化的媒体方式,将这些理论应用带实际教学当中。在这一过程中,使教师、学生发生角色的转变,将教与学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化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模式,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2、你认为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1.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2.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

3.多媒体的立体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还存在问题:

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参差不齐,课件质量差;整个教学都是按照设计好的模式和流程进行,操作环节机械。

教师盲目地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造成课堂中无效信息泛滥,以辅代主。机械使用多媒体,缺乏师生双方的互动与交流。

有些教师把课堂变成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影视广播、图书馆等。

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教育观念发生重要转变。请就其中的教学观、学习观、3、教师观和学生观如何转变,简要谈谈个人观点。

一.信息技术的“无孔不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难以应对,新的教育观正是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应运而生。它主要包括:

(1)现代教学观。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2)现代师生观。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认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也演变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和设计者,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现代人才观。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而不是传统教育的知识型、模仿型人才。(4)学习时空观。学习不再受时间限制,也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实时或非实时地学习。这些现代教育观点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对于推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Inter未来教育提出教育新理念:1)换位思考,角色转换,学生——教师相互体验,寻找切合点,寻找最佳的信息传播路径。2)感受不同技术对相同内容的传播效果,理解技术的有效性。3)根据教学、学习需要,选择技术,学习技术,利用技术,掌握技术。4)基于问题的教,基于问题的学。在统揽知识面的基础上,找出结点,以点带面,引导教、学。5)逆向教学设计,要深刻体会评价量规的作用。6)协作交流,自我评价,培养反思的能力。7)学习能力的培养。

4、根据自身体会谈谈你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答:结合自身体会进行思考。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5、你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否适应?你讲如何应对?

答:不能适应。

传统教育三大基石的裂变:阅读方式的变革: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写作方式的变革: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计算方式的变革:计算工具的变化:结绳计数、滴水记时——算盘——计算机

从数学计算走向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100万亿次/秒)

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计算机仿真世界,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发展的工具。信息技术的“无孔不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难以应对,新的教育观正是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应运而生。知识不限于书本、不限于课堂、不限于教师,信息技术、因特尔和虚拟现实使个性化的教育成为一种可能,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信息技术的冲击还反映在教学模式的变化上。远程教学、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分布式学习、同步教学、异步学习等等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在教育界,并逐渐为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

如何应对:变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技能和方法的传授;重新组织、安排、更新教学内容;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如:交互式、合作性,多样化的教学);改变教学方法。

6、信息社会的两大现象是“知识爆炸”和“信息海洋”,作为未来教教师,你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否适应,你将如何应付?

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

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掌握信息技术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信息的价值、态度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信息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整个社会的普遍认同。信息社会所具有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社会化的特点,使得传统教育三大基石——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计算方式发生裂变。

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剧烈冲击。传统的教学观念、教育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

我认为,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信息人才的需求,应该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同时学习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掌握教育信息化专业知识,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吸取现代教育观念及中国电教界几十年来的宝贵经验和方法,充分应用教育信息化所提供的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各种先进的设备,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实现自我完善。

7、有人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学习制作课件,此种说法是否正确?你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该学习什么?

这种说法不正确。制作课件,是学习现代媒体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它侧重于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等相关的内容,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种体系。

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现代媒体技术——是在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现代传媒技术——是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法;教学设计技术——是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并通过现代化的媒体方式,将这些理论应用带实际教学当中。在这一过程中,使教师、学生发生角色的转变,将教与学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化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模式,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22.你认为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8、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教育观念发生重要转变。请就其中的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如何转变,简要谈谈个人观点。

信息技术的“无孔不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难以应对,新的教育观正是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应运而生。它主要包括:(1)现代教学观。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2)现代师生观。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认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也演变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和设计者,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现代人才观。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而不是传统教育的知识型、模仿型人才。(4)学习时空观。学习不再受时间限制,也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实时或非实时地学习。这些现代教育观点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对于推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9、有人说教学系统设计就是编写教案,也有人说教学系统设计就是制作课件。结合课程的学习,谈谈个人见解。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也称教学设计。首先,教案编写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描述,顺序递进的过程。是对教学目标、教材理解、教学程序等的设计。而教学设计着重创设的是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条件、经验、情境、资源等。其次,课件制作是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了辅助教学或学习,根据教学目标表现教学内容,反映教学策略,并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制作应用软件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教学设计作为程序化的操作,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统揽全局”和“合理有序”。再者,教学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其本身观点林立、流派纷呈。其研究的是学习者或人类业绩问题。

10、有人说大学生现在计算机水平高,已具备了计算机水平的基本能力,所以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胜任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没有必要学习教育技术课程,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教育技术不只是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他还包含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课程评价、教育心理等一系列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内容。

教育技术可以为教育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有助于促进教与学的改革,对于促进当前教育的改革,教育模式的变化,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教与当中最为活跃,最为革命的因素。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在于掌握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提高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所以,学习教育技术课程是很又必要的。

6、新课改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转向多元性和多维性的评价,谈说个人的观点。

答:

(一)、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即他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在现在“知识爆炸”“信息海洋”的今天,如果继续使用这种方式评价一个学生,不但很落伍,还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有的学生知识埋头自己所学的课本知识,把课本学的滚瓜烂熟,采取的了好的成绩,学习方式根本不适应今天的形式,如果简单地还用成绩去评价,势必不能激发学生去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去不断汲取自己所需的东西,设计更广阔的领域,而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比较狭隘的范围。

(二)、因此评价学生要从结果性向过程转变,既要看学生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技能如何,方法是否合适,设计的领域是否广阔,有否突出爱好、特长等。在这基础上在要看学习成绩,这样有没有在某一领域特别突出的成绩等。通过这些方面,从各个角度去评价学生,发现学生的有点,让每一个学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样的评价才会适应时代的发展。

6.你怎样看待教育技术与学校教学工作的整合?

答:(1)教学技术学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理论与裎的一门学科。(2)教育技术理论与研究方法,为教学裎提供一种指导:①描述与观察研究②媒体功效对比研究③ATI研究④开发研究⑤实验研究⑥质的研究。(3)教育技术的核心教学系统设计,是学科教学的基础。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系统观的思想,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即综合考虑、教师、学习者、教材、媒体、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协调运用,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从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教学要在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模式与方法,最后通过形成性评价不断修改、完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的过程。(4)教育技术强调把现代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现在的网络、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这些技术在教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们为教学提供了丰富人力、特力资源,它们的一些特性比如实时性、交互性为教学方式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很有帮助。通过运用网络。我们还可以开发一些新型的教学或者说学习形式,比如: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这些为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教师、学生都要充分研究、运用这些新的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5)学校、教师要合理选择媒体或者组织、设计开发适合的学习资源。注意选择媒体的质量与效果、学科教师在运用这些媒体的时候要进行再创作,或者自己开发、比如一些课件。(6)学校要注重对教学的管理。教育技术的管理指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整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管理工作包括硬件、软件资源的管、教学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等。(7)教育技术的最络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教学或学习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不能追求技术、追求表面东西而忽视教育最本质的要求,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会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最络目的。在教学实践,我们要善于应用教育技术,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并且运用它来提高教育效果、促进教育。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填空题

    填空: 1、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各个学习者不同需求和特点的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而实现。 2、程序教学的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名词解释: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二、脚本设计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操作题PowerPoint的界面认识。 PowerPoint的基础操作。 教育技术的手段的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 声音的类型 动画......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一、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考核范围 1. 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三个主要方面 2. 视听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2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2 1.教学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和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

    742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网考复习资料汇总大全

    2015年春期开放教育(本、专科选修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指导 2015年6月制订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主要对学生就《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所涉......

    西华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缩小版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选择题: 1,多媒体素材的格式(扩展名): 板软件(doc),表格(xls) 声音:wav或voc,音乐(wma,mp3,mid,cd) 图形:Coreldraw软件(cdr),Illustrator软件(ai),Freehand软件(FH*) 图像:bmp,gi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