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5 05:4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和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设计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内涵;该定义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的过程与资源,基本研究内容是设计、开发、管理、利用和评价等五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对我国中小学的启示;

一: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重视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

二:教育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在信息时代必须重视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要强调的是,在教育技术运用中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和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的作用。

三:教育技术在教育与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只为辅助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教育技术应用中应强调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和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四:强调优化教学,培养优质人才,既具有创新精神的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阶梯图;(p5页面)

经验之塔三类图层: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经验之塔的基本观念:

一: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走,则越抽象。二: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

三:教育与教学不能止与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四: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使得学习更具体,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

五: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补充其他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行为主义解释:行为主义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靠条件反射,靠外在强化,学习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和联想。

认知主义解释:学习的实质并非是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而是要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地图和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很多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秉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学习活动中,一个人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

皮亚杰的同化与适应:一,同化:把外部环境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二,顺应:是指外部的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封闭系统:一个系统与外界环境没有联系,即与外界环境没有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则属于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一个系统与环境有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即与外界环境有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则属于开放系统。(学习过程属于开放系统)。

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是指直接接入教学活动过程,能用来传递和再现教育信息的现代化设备,以及记录和储存信息的载体。

现代教学媒体分类:微缩型媒体,视听型媒体,交互型媒体。常见媒体差别: 媒体教学的功能和特性:

一:表现力:是指媒体表现客观事物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特性的能力。

二:重现力:是指媒体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记录、储存的内容随时呈现的能力。

三:接触面:是指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接受者的范围,它包括无限接触面和有限接触面。

四:参与性:是指媒体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它分为感情参与和行为参与两种。

学习环境含义:学习者学习发生的地点和空间以及为学习者提供的各种支持条件。学习环境的三类:PC的学习环境。

为基础的学习环境,以教室为主的学习环境和以网络为主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组成: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工具。

数据化压缩的根本依据,过程和压缩编码。

根本依据:保证数据量小于信息量。

过程:一是编码过程,即将原始数据通过编码进行压缩,以便于存储和传输。二是解码过程,即对原始数据进行解码,还原为可以使用的数据。

压缩编码:分为可逆压缩编码和不可逆压缩编码。

多媒体投影机的指标:明亮度,分辨率,散热结构和灯泡的使用寿命。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比较:一:感光载体,传统相机使用的是胶卷,有感光度高低之分,而且不能及时了解拍摄效果的好坏,只能一次性使用。数码相机不使用胶卷,拍摄好坏可以直接通过液晶屏显示直接观看,可删除,且可以多次拍摄。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二:影像质量,传统相机的影视质量以解像度为指标,数码相机CCD元件在较亮或较暗光线条件下会丢失部分细节,数码相机的解像度、层次、质感、色饱和度等远不如传统相机。三:拍摄的敏捷性,传统相机按下快门即时记录,而数码相机需要一秒钟的时间进行聚焦、光圈等一系列调整。传统相机的敏捷性比数码相机好,适于抓拍。四:影像处理,传统相机需要通过暗房冲洗工艺完成,数码相机可直接输入计算机中打印出来,且可以各种创意处理。

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CCD接受光学镜头传来的摄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储存于存储器中。

关键:CCD替代了传统相机的感光胶片的位置,其功能是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质量的主要依据:CCD的单位数量决定了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电视节目播放系统的三部分:节目来源,播放设备,收视设备。电视信号输入的两种方式:射频信号输入,视频信号输入。

微格教学特征:一:由少数学习者(5-10人)组成微格课堂,以真实的学生或受训者的同学充当模拟教师和模拟学生,是课堂微型化。二:把教师教学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选择一小段进行微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编写教案。三:被训练者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内进行一段微型课程的教学实践,从中训练一两中教学技能。四:在进行中,利用视听设备系统将实践过程全部记录下来。五:通过视频重播记录内容,进行反馈评价和分析。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四大组成:发射站,测控站,星体及地面接收网。电视教育制作系统的组成:一是前期素材摄录部分,而是后期录像编辑部分。电视教材的五种类型:讲演记录型,专题解析型,示范纪实型,情景表演型,资料汇编型。

电视教材的编制:文字稿本由专业教师编写,分镜头稿本由导演编写。景别:根据教学要求与视觉规律选定被摄体的取景范围,使用摄像机代替学习者以不同的视角和位置观察事物的手段,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电视教材运用的最多的是近景和特写。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一系列承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个媒体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多媒体信息的包括的内容:文本,图形,动画,视频,音频,交互界面。超文本结构实际上是一种由节点和链组成的信息网络。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第一:集成多种媒体信息,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第三: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第四:超文本组织结构信息,提供多种学习途径。第五:以学生为中心,适于个别化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复杂问题层次化,静态图形动态化,展示演变过程,计算机模拟。

多媒体课件的发展方向:网络化,智能化,向虚拟现实发展,自主性、创造性、多层次,屏幕的画面的设计:屏幕画面的描述一般包括屏幕版面、颜色搭配、字体形象和修饰美化等内容。

传输介质:分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无形包括无线电,微波和卫星通信等。

计算机四种网络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网间网(互联网)

计算机IP地址和域名一一对应,地址前三位是111则为C类,为局域网和校园网。

因特网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学习的机会与途径(自主回答)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特征:一:同步与非同步:老师与学生可以在线交流,也可以非同时沟通。二:多方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可以形成群体,并进行双向的沟通。三:个别化:学生可以一起需要选择合适的进度或教材来学习。四:自动记录:网络的任何学习行为或沟通交流都可以留下记录,利于查询与追踪。

在线学习:是指学习者在Tnternet的环境下,利用网上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系统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一种方式。

远程教育的三种方式: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方式,基于卫星数字广播电视的方式,基于因特网的方式。

远程教育:远程教育也称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教育信息资源: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

布尔逻辑运算:(理解即可,出选择题)

专业∕专题研究网站:主要针对教学的某一方面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多媒体素材按照媒体类型和格式:

一:文本素材(TXT, RTF, DOC, WPS, PDF),二:图形图像素材(PSD, CDR),三:动画素材(GIF, FLI, FLC, SWF, AVI, MOV, PIS),四:音频素材(MP3,),五:数字视频素材(DAT, MPG, AVI, MOV, RM)屏幕拷贝:CaPicture、SnapIt、HyperSnap等截图软件。也可用按下Alt+PrintScreen直接截屏,或者直接按下PrintScreen全屏拷贝。

多媒体组合教学:是指在班组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的选择和应用现在教学媒体,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是两种有机的结合起来,各章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基本内容:一:分析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明确学习内容要求达到的学习水平。二:确定教学策略,也就是选择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所需要的资源,程序和方法。三:进行学习评价,重点在形成性练习的设计,以便能够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基于“学”的教学设计操作模型: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分析

确定学习主题

学习环境选择 学习情境分析

学习资源设计

认知工具设计

学生自主活动设计 学习组织设计

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指导活动设计

学习评价指标设计 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工具设计

问题解决学习:是指思维能力的学习,学习如何应用先前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学习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事实,作出解释和论证的程序和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第一: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第二: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其中包括三小点,其一是提供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的机会。其二是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其三是将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进行评价,分析,议论。第三:利用信息加工工具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第一: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第二:利用信息化学习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第三: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换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第四: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第五:利用信息化学习学习资源和环境: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第六: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第七: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和环境,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

设计一堂课(根据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五个要求设计)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名词解释: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二、教育技术

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观念与形态)。

三、网络课程

教师将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以各种网络形式提交到网上,学生采取在线或离线方式浏览学习。

四、学习环境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能促进有效学习的各种情况和条件。

五、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承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六、超文本和超媒体

超文本(Hypertex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介面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现时超文本普遍以电子文档方式存在,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结到其他位置或者文档的连结,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连结所指向的位置。

简单地说: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超媒体在本质上和超文本是一样的,只不过超文本技术在诞生的初期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所以叫做超文本。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超文本技术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扩展到多媒体,为强调管理对象的变化,就产生了超媒体这个词。

七、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就是远距离教育。是指学习者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教师处于分离状态,利用媒体进行有组织的系统学习的教育方式。

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其实质是在信息文化环境下,技术与课程互动以实现当代课程的改革、建设、发展直至重构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学科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等技术要素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课程要素相融合,共同完成课程目标。

九、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

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按教学阶段可以将学习评价类型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或者设计题: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哪些特点?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即以学生为中心。

二、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包含哪些方面?

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包括:

1、行为主义学习观

行为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把学习的环境条件看作是刺激,而把学习者的行为变化看作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等。

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斯金纳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吸引,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心理学家生涯。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制成了一只迷箱,后来这种箱子在研究中广为应用,并被称作“斯金纳箱”。

教学启示:

教学必须要形成塑造行为或者矫正行为的手段和方法;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刺激环境,并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主要有程序教学、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个别化学习软件设计和视听教学方法等。

2、认知主义学习观

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而并不仅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环境只能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潜在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

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

3、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双向过程。学习是一个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经验的过程,教学不是知识的有效传递,教学需要为问题解决和学习活动设置情境、提供信息资源和相应的指导。

学习是一种协商性的活动过程。学习是在社会、历史、学校共同作用下不断获知与发展的过程,人际间的协商性活动对这一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应该处于丰富的情境中。学习要通过个体与同伴及特定情境的积极互动来进行,而不只是简单地对各种抽象的技能进行训练。

4、社会学习理论。

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教育技术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畴。

(一)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以教育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技术的本质、概念、形成与发展以及类型的学科。

(二)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

学习过程指学习者通过与信息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知识、技能和态度长进的过程。教学资源指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料来源或资料库,它包括支持系统的教学材料与环境,但资源并非仅指用于教学过程的设备和材料,它还包括人员、预算和设施。也就是说,学习资源是指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人力(教师、学生)、物力(设备、材料和设施)和财力等一切与教学相关的资源。

(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对相关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四、一个简易型的多媒体教室可以怎样搭建?

(一)简易型组合型多媒体教室的搭建:在普通的教室里面,配备收录机、投影器和银幕等常规教学媒体,进行录音教学和投影教学。

这种教学展示系统需要的设备造价比较低,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使用的教学软件价格便宜,有的还可以白己动手设计制作,因而在广大中小学中比较普及,设备利用率相对较高,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二)或者可以这样搭建:

电脑+34英寸纯平电视机+高清晰电脑摄像头。

五、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代表媒体和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

(一)主要阶段和代表媒体

1、函授教育。

以印刷教材为主要学习资源,以邮政传递书写作业和批改评价为主要通信手段。

2、广播教育与电视教育。

除了印刷教材外,主要以广播、电视和录音、录像等媒体为主要学习资源。

3、现代远程教育。

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

不排斥印刷教材或广播、电视和录音、录像等第一、二阶段的远程教育的传播媒体,而是以最佳的方式结合这些传播方式,主要利用数字技术来实现教育信息的传送。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

1、教学交互性强。

2、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

3、突破和延伸教学时空,实现教与学的再度整合。

4、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实现人类的学习理想。

六、常见的声音文字格式有哪些?

(一)WAV文件。

WAV(波形)文件来源于对声音模拟波形的取样。存储容量很大,支持各种取样频率和样本精度的声音数据,并支持压缩。

(二)MIDI文件。

MIDI是乐器数字接口的英文缩写。MIDI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比WAV文件小得多。

(三)MP3文件。

MP3格式是目前流行的一种高压缩比音频格式。音质接近CD,以极小的声音失真换来较高的压缩比,在因特网上广泛传播。

(四)REAL文件。

REAL文件是一系列由美国著名的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流媒体格式文件的统称,包括视频音频和流式文本和图片,其中声音格式有RA、RM、RMX等多种。七、一个标准多媒体教室有哪些设备组成?可以在其中应用哪些教学策略?

(一)多媒体教室中的影像设备:

1、投影屏幕

2、多媒体投影机

3、视频展示台

4、DVD影碟机

5、电子白板

(二)多媒体教室中影像设备用于教学方法:

1、演播——设疑法

2、演播——讨论法

3、演播——情境法

4、演播——发现法

5、演播——实验结合法

6、演播——操练法

八、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1.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 2.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 3.信息技术与多学科课程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的作用:

1、在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这一层次中,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如下作用:(1)创设学习情境(2)集中演示案例(3)评价学生作品

2、在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这一层次中,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如下作用:(1)信息技术为课程学习提供资源环境(2)信息技术为课程学习提供信息加工工具(3)信息技术为课程学习提供协作交流工具

九、基于建构主义与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操作模型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建立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参与性及协作性的环境。

基于建构主义与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操作模型是:

(一)学习目标分析

(二)学习情境设计

1、学习环境的选择。

2、学习资源的设计。

3、认知工具的设计与选择。

(三)学习组织设计

1、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

2、协作学习环境和活动方式的设计。

3、教师指导策略和指导活动的设计。

(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1、自主学习能力。

2、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3、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十、设计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朱自清及其作品。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采用的线索。

3、领悟体会课文的写作手法。

4、学会利用网上资源了解作家生平及主要作品。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首先,通过屏幕展现几个朱自清的照片图像,让大家说出是谁。然后,介绍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最后,提出问题:(1)他的生平是怎样的?(2)他一生写出了哪些作品?

(3)他的散文《荷塘月色》主要描写了什么?(4)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手法是怎样的?

2、网上学习,协作交流

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收集上述问题的有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3、选出学生代表,进行汇报。

这些学生可以从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汇报,也可以全面汇报。

4、教师总结

教师首先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成绩,针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在次基础上教师再做全面的总结,把上面的问题一一解答出来。

5、布置作业。

(1)利用网上资源评述朱自清散文的特点。(2)模仿朱自清的散文特点,写作一篇散文。

十一、利用数码演示文稿(PowerPoint)可以实施哪些教学方法? 此题没有找到,暂时用下面的答案。

1、设疑法

2、讨论法

3、情境法

4、发现法

5、实验结合法

6、操练法

7、案例法。

8、讲授法。

十二、利用数码演示文稿(PowerPoint)制作课件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字体、字号、动画设置等)。

(一)字体的选择

1、“黑体” 较为庄重,可以用于标题或需特别强调的区域。

2、“宋体”和“仿宋” 较为严谨,更适于PPT正文使用。从电脑的显示系统来看,该字体显示也最清晰、对比好。

3、“隶书” 和 “楷体” 有一定的艺术特征。

(二)字号的选择

1、幻灯片题目字号为32-44pt,正文字号为18-32pt。

2、各级正文文字中,每两个相邻级别字号不要相差太大,最好在数值上相差 4。

3、使用“粗体”“阴影”“下划线”强调文字。

(三)动画设置

1、动画效果不能用得太多,而应该让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注意对象的出现顺序;

3、太多的闪烁和运动画面会让观众注意力分散甚至感到烦躁。

十三、会设计多媒体课件。(完成内容的框架设计与功能设计)。

包括幻灯片版式、幻灯片设计(配色,动画)、幻灯片切换。

十四、依据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WebQuest)

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时可以参考下列设计过程:

(一)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1、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可供选择的学习主题

2、选择并确定学习主题,制定相应地学习计划,包括确定目标、小组分工、活动进度等

3、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合作活动方式,包括角色扮演、竞争和鼓励机制、讨论和交流方式、成果形式、评价方式等

4、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以及资料收集方法和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的收集)

5、指导学生对获得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去伪存真、选优除劣

6、根据需要组织相关协作学习活动,如开展竞赛、辩论、设计、问题解决或角色扮演等

7、要求学生以获得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报告、电子文稿、网页设计等,并向全体同学公开展示和交流

8、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学习作品,通过评价形成观点,达成意义建构的学习目的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1、确立研究主题

2、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研究活动

4、总结研究成果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P5

AECT05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P9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可从以下方面体现:1、2、3、为处于不同时空的教师提供交流机会;

为教师提供有效学习方式; 为教学研究提供手段和方法。

P13

校园网络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通常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信媒质和相应的协议以及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将校园内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同时又通过防火墙与外部的Internet网络连接,以用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局域网。

P15

网络互联设备:(1)集线器(HUB)(2)交换机(Switch)(3)路由器(Router)(4)网关(Gateway)(5)防火前(Firwall)

P30

多媒体网络型教室的主要功能:

1、实时广播教学。

2、远程控制。

3、学习监督。

4、实时分组。

5、在线交流。

6、电子举手。

多媒体网络型教室的教学应用形式:

1、多媒体课堂教学。

2、电子备课。

3、学生利用网络教室资源进行自学。

4、网络练习和测试。

P31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谅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室是进行微格教学的场所。

微格教学设施包括主控室和微格教室两部分。

P38

数字图书馆的功能:

1、海量信息。

2、资源共享。

3、使用方便、快捷。

4、多媒体化的信息和全文检索功能。

5、提供自行服务和请求帮助的数字化咨询系统。

P50

校园有线电视常见的教育功能:

1、传送电视节目。

2、电视广播教学。

3、示范教学。

4、教学监控。P54

数码相机是由镜头、成像感光组件、数码影像处理器、内置存储器、液晶显示器、移动存储器和各种接口等组成。

P56

数码摄像机的组成:

1、成像系统。

2、音频系统。

3、取景系统。

4、控制系统。

5、存储系统。

6、接口系统。

7、电源系统。

P62

录播系统的功能:

1、同步录制。

2、在线直播。

3、VOD点播。

4、文件管理、P74

什么是思维图?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将信息图像化,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P77

Web 2.0的特点:

1、大规模互连。

2、去中心化。

3、以用户为中心。

4、开放。

5、轻量级。

6、自然浮现。

P78

Blog的优点:

1、上传文件资料。

2、即时更新教育新闻与信息。

3、分享日常教学经验与感悟。

4、链接有关资源网站。

5、促进教研和学术活动 P90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

1、有利于资源的集成。

2、有利于资源的迁移。

3、提高学习资源的使用率,资源的生命周期长。

4、有利于资源安全、保护知识产权。

5、有利于信息的传播.P93

什么是搜索引擎?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并将处理后的信息显示给用户,是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P94

了解引擎

P143

李克东的定义?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指出: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识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以系统理论为方法去研究和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教学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P144

通用的教学设计概念的定义:“教学设计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P152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储存、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

网络课件是基于浏览器和服务器模式开发能在Inter网上发布的课件。其本质是一种Web的基本应用程序。

P158

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基本流程:

1、需求分析;

2、系统分析;

3、系统集成;

4、测试评价。

P181

网站的基本构成:网页、网页空间、网址(IP)、域名(网站名字,与IP地址相对应)P198

信息化教学的特征:1、2、3、4、5、6、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地位的变化; 环境和过程的变化; 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注意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 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P201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特点:

1、评价目的不同;

2、评价者不同;

3、评价与教学过程的整合性不同。

P202

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原则:

1、让学生明了评价标准;

2、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

3、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4、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P209

基于项目的学习特点:

1、情景性;

2、综合性和开放性;

3、协作性。P214

WebQuest的基本构成部分

1、导言(Introduction);

2、任务(Task);

3、过程(Process);

4、资源(Resources);

5、评价(Evaluation);

6、结论(Conclusion)。P229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学人员篇)的内容解析:

1、“意识与态度”

“意识与态度”部分规定了教学人员在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方面的意识与态度。包括四个方面:重要性和认识、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和终身学习。

2、“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部分包括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两方面。主要用于规定中小学教师应掌握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基本知识是指中小学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指中小学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教育技术的基本技巧、能力和方法。

3、“应用与创新”

“应用与创新”部分是《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核心部分,由“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和“合作与交流”四个方面构成。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部分从“公平利用”“有效利用”“健康使用”“规范使用”四 方面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用教育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承担的责任,规定了应如何保证学生或教师利用技术进行学习或教学的道德要求。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第一章:

1、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使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受到猛烈的冲击,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模式以至教育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它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传授式教育模式向网络化开放性教育模式转变,而且对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大革新。

2、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因特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3、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4、【教育技术 定义: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目的:

1、促进学生学习。

2、表明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是过程与资源。

3、基本研究领域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4、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理论和实践。】

5、教育技术的发展:70-80年代,系统化阶段,录像卫星CAI。90年代,数字化阶段,多媒体、人工智能、因特网。

6、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是:

1、视听教学理论。

2、学习理论。

3、传播理论。

4、系统科学理论,包括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7、戴尔的经验之塔(填空选择):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由具体到抽象。做的经验:

1、直接的有目的经验。

2、设计的经验。

3、演习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

1、观摩示范。

2、见习旅行。

3、参观展览。

4、电视电影。

5、录音、无线电、静态图画。

抽象的经验:

1、目视符号。

2、言语符号。

8、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

1、经验有具体和抽象之分。

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

3、抽象经验是教学目的。

4、各种教学媒体使学生的学习更为具体。

5、视听媒体和具体经验的重要性。

9、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首先,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其次,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其一,对新知识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成的;其二,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再次,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

10、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系统。

11、学生的学习过程,明显地是属于动态系统。

第二章:

1、交互式媒体的教学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水平或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能及时作出判断和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判断哪类是模拟型媒体,哪类是数字型媒体: 模拟型:录音机,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

数字型:CD,数码相机,多媒体投影机,VCD,DVD,LD,MPC系统。

3、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性(填空):表现力,重现力,接触力,参与性,受控性。

4、视频展示台在教学中应用方式主要有:●用于实物的展示、演示实验等●用于书写和展示印刷资料和图片●展示各种透明胶片,如幻灯片、投影片等

5、学习环境的三种类型:

1、以PC为基础的学习环境。

2、以教室为主的学习环境。

3、以网络为基础的开放、虚拟的学习环境。

6、学习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学习发生的“地点”和“空间”以及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的各种支持条件。也可以抽象地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

7、(填空)信息技术核心是(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

8、(问答)数字化学习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工具。

9、数字化学习的实施方式——资源利用的学习、自主发现的学习、协商合作的学习、实践创造的学习。

第三章:

1、音像信息数字化处理(名词解释)是指对音像信息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形成数字信号,将音像信息按某种规律编成一系列二进制数码,即用0和1来表示音像信息。这种数码表示的音像信息可以方便的储存在光盘上,也可以不失真地进行远距离通信传输,有利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填空)音像信息数字化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把连续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形成离散的数字化的音频或视频信号。

3、(填空)数据压缩的根本依据是:保证数据量小于信息量,以方便信息传送和保存。判断好坏有三个指标:一是压缩比要大,二是实现压缩的算法要简单,三是恢复效果要好。

4、数据压缩有两个过程: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

5、图像和视频压缩编码标准:JPEG(静止图像压缩标准)、H.261(视频通讯编码标准)、MPEG(运动图像的压缩标准)。

6、VCD系统是视音屏信息采用MPEG-1压缩标准,DVD视盘机对图像压缩采用了MPEG-2技术。

7、多媒体投影机的几项技术指标:明亮度,分辨率,散热结构和灯泡的使用寿命。

8、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比较:感光载体(数码的好),影像质量(传统的好),拍摄的敏捷性(传统的好),影像处理(数码的好)。

9、CCD是半导体器件,是数码相机的核心。

10、数字卫星广播的优点:

1、传送更多的节目。

2、经济效益好。

3、节目传输质量高。

4、所需发射功率小。

5、能提供多路多声道的优质音频信号。

6、能提供多种服务。

7、便于实行节目的有条件接收。

11、C波段卫星的下行频率为3.7到4.2GHz,Ku波段的下行信号使用12GHz。

第四章:

1、电视节目播放系统是最基本的视频应用系统。它是由节目来源(载体)、播放设备和收视设备组成。电视节目的收视设备是电视接收机和监视器。

2、录像节目的节目录制设备:录像机,摄像机,计算机。(填空)

3、在利用电视接收机呈现录像机播放的教学节目时,电视信号输入可以有以下两种途径:●射频信号输入方式。●视频信号输入方式。

4、微格教学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实践系统。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反馈评价,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的,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

5、微格教学具有如下特征:

1、有少数学习者(5-10人)组成“微型课堂”,以真实的学生或训练者的同学充当“模拟教师”和“模拟学生”,使课堂微型化。

2、把教师教学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学习者根据训练目标,选择一小段“微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案。

3、被训练者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小段“微型课程”的教学实践,从中训练某一两项教学技能。

4、在进行“微型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视听设备系统将实践过程记录下来。

5、通过视频系统重播已记录的内容,进行反馈评价和分析,可以是自我批评也可以是他人评价。

6、微格教学的基本程序:

1、确定训练目标。

2、学习和研究教学技能。

3、观摩有关教学技能的示范材料。

4、编写微型教学教案。

5、角色扮演——微型课堂教学实践。

6、声像记录。

7、重播录像、自我分析。

8、讨论评价、修改教案。

9、再实践。

7、卫星广播电视系统有发射站、测控站、星体及地面接收网等四大部分组成。

8、电视教材制作系统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期素材摄录部分,二是后期录像编辑部分。

第五章:

1、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中的多媒体信息包括以下内容:●文本 ●图形和图像 ●动画 ●视频 ●音频

2、交互界面包括各种按钮、图标、菜单,对话,文本等。

3、超文本结构实际上是一种由节点和链组成的信息网络。节点是储存数据或信息的单元,又称为“信息块”。链表示不同节点中存放信息间的联系。

4、早期文本系统中的节点仅仅是文字,后来在节点中引入了图形、图像或动画等,这就成为超媒体系统。

5、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的类型:

1、简易型。

2、标准型。

3、多功能型。

4、学科专业型。

6、标准型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设备系统相比简易型主要多出了视频切换器,调音台,功率放大器和音箱,大屏幕投影机。

7、(名词解释)多媒体课件,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8、(大题目)多媒体课件制作程序:

1、课题确定。

2、课件的教学设计。

3、软件的系统设计。

4、脚本的编写。

5、多媒体信息编辑加工。

6、教学测评。

9、(填空)屏幕画面的描述一般包括(屏幕版面),(颜色搭配),(字体形象)和(修饰美化)等内容。

10、多媒体课件脚本主要包括文字脚本(教师)和制作脚本(设计人员)两类。

11、(大题目)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基本方式及特点:

1、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远程学习。

2、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探究学习。

3、多媒体个性化自主学习。

4、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

第六章: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再配有相应的支撑软件,以实现计算机间的相互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网络包括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两部分。

2、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有形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

3、(填空)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网络分布规模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网间网)。

4、Internet信息传送的基本原理:

1、TCP/IP协议,不同网络的互联通信需要依靠路由器,还需要通信协议的保障。IP协议保证数据的传输,TCP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

2、IP地址,地址前三位是110,则为C类,分配给小型网络,如大量的局域网和校园网。

3、域名,域名和IP地址是登录主机地址的两种方法。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是由域名服务器(DNS)来完成的。

5、(问答题)网络技术在教学(学习)中具有下列良好的特性:●同步和非同步,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线交流,也可以非同时交流 ●多方向,交流可以多方向 ●个别化,学生可以依据其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进度来学习●自动记录,网络任何的学习行为和交流都可以记录下来,利于查询和追踪。

6、(名词解释)网络课程是通过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来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7、(填空)网络课程包括两个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实施教学活动的(网络教学平台)。

8、(填空)网络课程应是一个遵循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情境设计——学生自学——协商讨论——评价——总结——练习巩固”设计模式的开放性系统。

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思路。

9、网络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客服强调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片面性。

10、(填空)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协作学习环境)。

11、(名词解释)在线学习是指学习者在Internet的环境下,利用网上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系统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第七章:

1、远程教育也称为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2、远程教育的发展与教育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三个阶段的发展:

1、函授教育。

2、广播电视教育。

3、现代远程教育。

3、(问答)实现远程教育采用三种方式及主要特征:

1、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方式。采用H.320标准,通过租用ISDN、DDN专线,实现教学现场的直播。不足在于时空限制和学生无法自主按需点播学习。

2、基于卫星数字广播电视的方式。技术成熟、覆盖面广,不足在于存在单向、时空限制、不适合自主学习。

3、基于新特网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因为Internet是一个双向交互式网络,没有时空限制,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并可以有效地实现同步实时授课、异步按需点播、辅助工具、教学资源管理等应用的有机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远程教学系统。

第八章:

1、(名词解释)教育信息资源: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

2、教育信息资源按资源的组织形式分类:

1、媒体素材。

2、题库。

3、案例。

4、教学软件。

5、网络教程。

6、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7、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3、教育网站是网路环境下教育资源的主要体现形式,是指通过收集、加工、存储教育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一、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考核范围

1.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三个主要方面

2.视听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观念的贡献

3.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的教学技术定义

4.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5.信息加工学习原理

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7.现代建构主义观

8.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9.香农一施拉姆模式和施拉姆模式

10.教学系统方法的应用模式

11.程序教学

12.发现学习

13.建构主义的教学应用

14.罗杰斯的教学论

考核知识点

知道:直观教学、视听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教学特点、教育技术的物理学观念、视听传播论、教学技术、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传播活动要素、整体原理

理解及应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信息加工学习原理的4个方面内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四个要素、现代建构主义观的6个学习特征、拉斯韦尔传播模式、香农一施拉姆模式和施拉姆模式、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程序教学的4个要素、伊利的教学应用模式、德里克的教材开发应用模式、发现学习的优势和作用、美国教育部教研室提出的建构主义在学校的教与学中的9个应用要点、罗杰斯的10种教学策略方式、信息论的基本方法、控制论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考核范围

1.学习

2.学生的学习

3.加涅提出的学习过程

4.皮亚杰提出的学习过程

5.维果斯基提出的学习过程

6.学习策略的成分

7.学习风格的层面

8.教学活动过程的要素

9.三种教学结构

10.教学策略

11.学习资源的形态

12.教学媒体的基本理论

13.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过程模式

14.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

15.影响学习过程的要素

16.网上信息资源搜索的方法和策略

考核要求

知道:孔子的学习过程模式、赫尔巴特的学习过程模式、杜威的学习过程模式、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过程模式、桑代克的学习过程模式、班杜拉的学习过程模式、布鲁纳的学习过程模式、皮亚杰的学习观、维果斯基的学习观、认知策略、学习策略、学习风格的认知成分、学习风格的情感成分、学习风格的意志成分、学习风格的生理倾向成分、学习风格的社会倾向成分、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广义的促进学习过程、狭义的促进学习过程、教学活动过程的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乔伊斯的教学模式分类、叶澜的教学模式分类、教育人员、教育材料、教育工具、教育设施、教育信息、教育策略、学习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教学媒体、网上教育资源的分类

理解及应用: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的异同点、学生学习的特点、加涅提出的学习过程的8个内部阶段、皮亚杰提出的S→AT→R的含义、维果斯基提出的A®X®B的含义、迈克卡等人对学习策略的成分进行的总结、学习风格的三个层面、教学活动过程的要素分析、三种教学结构的优缺点、教学策略的特点和共性、学习资源的形态、教学媒体的基本理论观点、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模式过程、教学媒体的4种选择方法、影响学习过程的6个要素、教育技术领域对于教学模式的研究、网上教育资源的分类、网上教育资源的特点、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网上信息资源搜索的基本策略

第三章视听媒体教学基础

考核范围

1.听觉的方位感

2.视觉图像的种类和构图的要素

3.传声器的用途和种类

5.使用传声器应该注意的事项

6.扬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

7.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形式

8.听觉媒体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

9.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过程与录制方法

10.影碟机的技术种类和光盘存储的方式

11.录像机与外部的连接方式

12.单个摄像机拍摄的基本步骤

13.视听媒体教学应用的些特点、功能和方法

14.视觉图像的主要特点

考核要求

知道:响度、音调、音色、立体声、传声器、传声器的种类、无线传声器、传声器的方向性、扬声器、扬声器的种类、磁带录音机、磁带、激光唱机、扩音机、摄像显像、彩色电视制式、摄像机的组成部分、彩色摄像机的结构原理、DVD、VCD、CD-ROM、CD-RW、CD-R、MPEG-2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杜比数字音响技术、光盘的记录过程、三基色原理、视觉图像的类型、影碟机的技术种类和光盘存储的方式、光盘的记录过程

理解及应用:CD唱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使用扩音机注意事项、扩音机和扬声器的配接、听觉的方位感、视觉图像的种类和构图的要素、传声器的用途和种类、使用传声器应该注意的事项、扬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形式、听觉媒体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过程与录制方法、录像机与外部的连接方式、单个摄像机拍摄的基本步骤、视听媒体教学应用的些特点、功能和方法、视觉图像的主要特点、影碟机的使用与保养

考核范围

1.网上教学形式

2.CAI的基本模式 第四章 计算机教学基础

3.S-P表的使用方法

4.多媒体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特点

5.简述视听表达的心理策略设计

6.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策略设计

7.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模式——CARS

8.网上教育的物理环境

9.网上教育的在线学习环境

10.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师的主要活动

11.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学生的主要活动

12.网上资源的搜索技巧

考核要求

知道:题库系统的基本功能、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多媒体计算机表达信息的媒体元素、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步骤、MPEG图像压缩标准、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特点、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常用搜索引擎、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计算机的教育应用、教育信息处理、CAI系统、计算机课堂信息管理系统、应答信息系统、题库

理解及应用:网上教学形式、CAI的基本模式、S-P表的使用方法、多媒体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特点、视听表达的心理策略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策略设计、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模式——CARS、网上教育的物理环境、网上教育的在线学习环境、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师的主要活动、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学生的主要活动、网上资源的搜索技巧、课件的选题、文字脚本、制作脚本、视听素材的组接策略设计、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处理、在线学习环境、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与学活动、网上教学形式、搜索技巧

考核范围

1.学校媒体组合教室

2.4种语言实验室

3.计算机教室

4.视频演示仪

5.域名、工作站、网络服务器

6.透射式投影仪

7.计算机网络

8.卫星电视

9.现代投影器

10.投影屏幕 第五章 组合媒体教学基础

11.学习资源中心

12.校园网络系统

13.校园网的教育应用

14.我国卫星电视和Ku波段

考核要求

知道:视频演示仪、广播教育电视系统、卫星教育电视系统、卫星电视转播系统的分类、有线电视、闭路教育电视、网卡(NIC)、集线器、网关、路由器、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协议(TCP/IP协议)、网络操作系统、接入Internet的方式、IP地址、域名、校园网与Internet接入方式、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时的基本要求、校园网中的教学科研系统、校园网中的行政和教学管理系统、校园网内的通讯服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理解及应用:学校媒体组合教室的概念和组合形式、4种语言实验室的教学特点、计算机教室的基本形式和特点、视频演示仪的功能和特点、透射式投影仪的教学应用、卫星电视特点和组成、现代投影器的种类和选择、投影屏幕的种类和选择、学习资源中心的组成和功能、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我国卫星电视的发展情况和Ku波段的特点

考核内容

1.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定义

2.教学设计的前提

3.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4.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5.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6.肯普等人提出的关于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四个步骤

7.伯顿和梅里尔提出的六类学习需要

8.教学设计主要考虑的7个方面教学问题

9.加涅提出的5种学习结果分类

10.信息加工分析

11.使能目标分析

12.学习准备分析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

13.学习风格

考核要求 第六章 教学设计

(一)知道:设计的4方面特点、教学设计的一般定义、系统教学设计方式与传统方式两种活动的比较、教学设计的四个基础理论、学习需要的概念、前期分析的内容、学习需要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组织学习内容时的注意事项、场独立与场依存、焦虑水平、学习准备分析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学习风格

理解和应用:学习需要的分析方法、学习需要的类型、教学设计主要考虑7个方面的教学问题、信息加工分析、使能目标分析、对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的初步评价、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定义、教学设计的前提、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肯普等人提出的关于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四个步骤、伯顿和梅里尔提出的六类学习需要、教学设计主要考虑的7个方面教学问题、加涅提出的5种学习结果分类

考核内容

1.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2.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异同

3.行为目标的编写

4.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5.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测试形式和题目

5.测试题目的形式和方法

6.教学策略的设计的内容、特性和操作

7.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8.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9.加涅的指导学习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10.教学媒体选择

11.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12.完成一个教学设计

考核要求

知道: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情感领域目标的类别、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要求、测试题目的三种形式、教学策略的设计涉及内容、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加涅9个教学事件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分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教育的影响、形成性评价、诊断功能、教学设计成果评价评价的工具、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理解和应用: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结构化回答题目、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测试形式和题目的编写、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异同、行为目标的编写、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的编写、测试题目的三种形式(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第七章 教学设计

(二)的五个基本步骤、完成一个教学设计(要求有前期分析、目标编制、策略设计和评价方案4部分内容)

考核内容

1.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

2.学校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

3.微格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4.设备设施保管工作

5.教学设备设施的使用

6.收集教育媒体教材的渠道

考核要求

知道: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内容、课题申报的准备、研究课题管理的原则、审批课题的要求、课题的日常管理、微格教学系统、数字视频的来源、网络一次信息的组织管理、网络二次信息的组织管理、学校网络教育体系、各类教育资源建设的技术规范、网络课程建设规范、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功能要求、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理解和应用:微格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设备设施的管理分类和规划、设备设施的验收和登记建账、媒体教材的收集和借用、数字化信息的生成方式、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管理方法、设备设施保管工作的主要方法、教学设备设施的使用注意事项、收集教育媒体教材的4种渠道

考核内容

1.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区别

2.远程教育概念

3.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的关系

4.远程教学中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考核要求

知道: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历史、函授教学方式、函授教学的特点、六个基本要素的远程教育的概念、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柯德维的教育类型“四分法”、远程教学过第八章 学校教育技术管理

第九章 远程教育 程的基本要素、远程教学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学生支持概念、学生支持的类型、学生支持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

理解和应用:简述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区别、表述远程教育概念(基更对远程教育概念的界定)、阐述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间的关系、阐述远程教学中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试题类型举例

一、选择题

1.贝罗的传播模式中把传播过程的要素分解为(A)四个基本要素。

A.信息源、讯息、通道、接受者

B.学生、教师、媒体、信道

C.信息源、媒体、通道、接收者

D.信息源、信道、效果、接收者

2.学习风格的构成有(A)三个层面。

A.生理、心理和社会

B.场独立、场依存和生理

C.焦虑水平、概括和列举

D.生理、心理和沉思与冲动

二、简答题

1.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类型

2.视听教学媒体的教学方法

三、判断题

1.人们是用两只耳朵同时听声音的,当某一声源至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时,此时两只耳朵虽然听到的是同一声波,但却存在着时间差(相位差)和强度差(声级差),它们成为听觉系统判断低频声源方向的重要客观依据。由于到达两耳处的声波状态的不同,造成了听觉的方位感和深度感。这就是常说的“双耳效应”。(A)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测试题目包括三种形式: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通常,所有学习结果的评价内容都可按照这三种形式设计成不同的测试题目。(A)

A.完全正确

二、复习的题型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四、实践题

完成一个教学设计,要求有前期分析、目标编制、策略设计和评价方案4部分内容。

三、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5分)

1.我国的电化教育与国外的教育技术的主要区别之处是()。

A.开发学习资源 B.控制教育或教学的过程

C.两者的目的 D.研究的对象、领域和方法 2.学习风格的构成有()三个层面。

A.场独立、场依存和生理 B.生理、心理和社会

C.焦虑水平、概括和列举 D.生理、心理和沉思与冲动

3.列出一系列有关媒体选择的问题,引导选用者通过思考、回答,逐步发现比较适合的媒体。这种选择媒体的方法是()。

A.算法型 B.矩阵型

C.问题表型 D.流程图型

4.“各种媒体仅仅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物,就如同用不同的车辆都能运载食品,但如不能改变食品的营养结构,不同的媒体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更大的影响。”教育效果的好坏不在于媒体,而在于方法,任何一种教育媒体,其使用方法都可以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的观点。

A.克拉克 B.贝茨

C.戴尔 D.麦克卢汉

5.“媒体是人体的延伸,面对面的交流是五官的延伸,印刷媒体是人眼的延伸,无线电广播是人耳朵的延伸,电视则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每一项新的媒体的出现,每一项新的延伸,都会使人的各种感官的平衡产生变动,使某一感官凌驾于其它感官之上,造成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这是()的观点。

A.克拉克 B.贝茨

C.戴尔 D.麦克卢汉

6.人耳对()频率的声音相对比较灵敏。

A.50~500Hz

C.6k~20kHz B.1k~2kHz D.500~900Hz 7.杜比数字音响技术是一种新的立体环绕声技术,它采用了()个声道。

A.2

C.4 B.6 D.5 8.计算机在学校教学中,一是用作教学(),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二是用作教学过程中的(),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和程序功能等,把计算机用作开展教学活动的智能工具等。

A.对象

工具 B.工具

对象

C.内容

对象 D.活动

工具

9.将计算机作为研究工具或手段,帮助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进行教育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统计和分析等,以实现教育研究的定量化和科学化。此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检索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各种有用信息,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效率。这是列举计算机的()功能。

A.辅助设计 B.信息处理

C.计算统计 D.人机交互

10.下述关于网络服务器的陈述中,存在问题的是()。

虽然网络服务器不是局部网络中的核心设备,通常采用二台高档的计算机作服务器。它负责网络资源管理和网络通信,并按网络工作站提出的请求,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网络服务器要处理来自所有工作站的请求,这些请求可能是访问服务器硬盘、申请打印排队服务和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等等。

网络规模越大,用户数量越多,服务器的负荷越大,对网络服务器的性能(主要指内存容量、磁盘容量、速度和可靠性等)要求越高。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哪些经验? 简述广义和狭义的促进学习的过程。教学媒体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是什么?

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包括的5个方面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方法?

三、判断题(每题2.5分,共25分)

1.贝茨认为:每种媒体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即有一套能发挥其功能的固有法则。对每种媒体的特性有待去探索,从而去设计高质量的教学媒体。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还是存在某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媒体。这是与克拉克的观点相对立的。()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尽管各种学习理论之间对于学习的认识存在有巨大的分歧,但是,在首先要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这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用人体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是人开始学习的第一项内容。()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单用听觉的词语符号学习,经过3小时的遗忘率约为40%,经过3天的遗忘率达80%;单用视觉借助图像符号学习,同样时间间隔的遗忘率分别是25%和50%;如果视听觉并用一起学习,同样时间间隔的遗忘率则分别是10%和18%。()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课件写作工具是为方便开发者和用户开发具体课件的一种软件包。它除了具有对各种多媒体素材进行综合加工、处理和编辑功能外,还具有播放演示的功能。它可以控制各种多媒体外设的工作。()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多媒体课件写作工具的种类很多,功能也不尽相同。根据它们提供的编辑方式不同分为3种:基于脚本的写作工具、基于流程的写作工具、基于时序的写作工具。()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网上教育环境按照应用服务性质分,主要为4部分:网络教育的具体应用、网上教育资源、网上教学管理、网络硬件基础设施和教学平台。()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7.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包括教育资料、教学素材和资源、教学过程、教学交流、信息发布等信息以及学校各种管理数据等的收集、贮存、管理和提供服务,也是整个校园网应用和运作的根本保证。()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8.校园网的教育应用分为: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教学科研系统、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系统、通讯服务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等功能部分(或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以相应的工作主干网为基础,并建成相应的资源中心数据库。()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9.从接入规模看,校园网与Internet的接入方式有两种:校园网整体接入和单机用户接入。校园网整体接入需要配备路由器等设备,租用电信部门的DDN专线或帧中继专线,并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管理部门或其他类似构申请一组网络地址(IP地址)及注册域名,以较高的速率接入Internet。这方式是今后校园网采用的主要方式。()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0.作为有线接入的补充,在不便有线接入的地区,像偏远山区的中小学校,通过微波专线、卫星通信或移动通信系统等方式接入Internet都属于无线接入方式。微波专线的接入方式具有建设周期短、费用低、传输速率高、方便、可调等不可替代的优点。()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四、论述题(每题9分,共18分)试述多媒体课件表达策略的设计

试述教学设计主要考虑的7个方面教学问题

五、教学设计(共12分)

完成一个教学设计,要求有前期分析、目标编制、策略设计和评价方案等4部分内容。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二、脚本设计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操作题PowerPoint的界面认识。 PowerPoint的基础操作。 教育技术的手段的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 声音的类型 动画......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填空题

    填空: 1、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各个学习者不同需求和特点的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而实现。 2、程序教学的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2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2 1.教学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论述

    1、有人说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学习制作课件,此说法是否正确?你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应学习什么? 这种说法不正确。制作课件,是学习现代媒体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学习现代教......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学媒体:是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用......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小炒

    名词解释: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和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以推动现代化进程。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5篇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名词解释: 1、 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2、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

    742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网考复习资料汇总大全

    2015年春期开放教育(本、专科选修课程)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指导 2015年6月制订 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主要对学生就《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所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