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23:3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第一篇:《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小说的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作家,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个人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

二、关于作者及其作品

1、作者萧红

萧红,1911年出生于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

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端木蕻良,被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她的一生基本上在漂泊中度过,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庭。尽管曾经与三个男人共同生活过,但她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引用萧红的遗言: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生活阶段一: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萧红与祖父之间的感情深厚。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生活阶段二: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两个人在旅馆同居,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在鲁迅的关怀

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

生活阶段三: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1938年2月,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经怀孕。同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他们在武汉结婚。1938年底,她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

生活阶段四: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因患有肺结核,又因为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最终在医院与世长辞。她死时,据说端木蕻良并不在身边。

评价:当她与王恩甲在一起时,她被爱情的蜜汤灌昏了心;后来萧军挽救了她,但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总是一前一后的走着,萧军在前大踏步的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他殴打她,也不是故意的虐待,也是因为爱她,当她是自己人,才不见外地动了手。他是个粗疏的男人,拳脚伺候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来她并不是顾大嫂和扈三娘。后来的人们这样对比萧红和萧军之间的差别:一个多愁善感,另一个坦荡豪爽;一个是长不大的女孩,另一个是血性汉子。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她与端木结合的时候,有人责备她,难道你不能一个人生活吗?不能,因为她是个孩子,一个人睡在黑屋子里,她害怕。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猜测,因为童年家庭的不幸,导致萧红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一直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直到她31岁去世时,还一直是.于是在她生命的末期,她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写下了《呼兰河传》。

2、《呼兰河传》

有文学评论说,萧红的文字有时有点啰嗦,像个喜欢说话以引起别人注意,又常常表达不清的孩子,充满了儿童式的奇特想象和信马由缰的思路。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阅读课本的导读部分)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课文节选部分是小说中的第五章,关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

有关评述:

“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她使小城里的小人物获得了不朽的文学生命”。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文学评论家们在时空上距战时中国越远就越认为该书是写作技巧上最成功之作”。

—美国学者葛浩文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西天一缕霞” ——聂绀弩

三、阅读《呼兰河传》第五章,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前后的情节。

四、解读文本,探究主题

1.总体认识小团圆媳妇

她是谁?她几岁了?她外貌如何?她性情如何?

2.小团圆媳妇因为什么而死?

3.为什么要用滚烫的热水洗澡?

4.小团圆媳妇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呢?

5.面对这种当众的用滚烫热水洗澡的情形,周围的人都是做怎样的反应?

6.你怎样看小团员媳妇的婆婆及她周围的人?是他们害死了小团员媳妇吗?

7.主题概括

五、深层探究

讨论并总结《呼兰河传》的艺术风格

六、作业布置

萧红曾说过“女性的天空是低的”,你又怎样看待女性,请以“她们”为题目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写作提示:可以写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例如,《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窦娥冤》——窦娥;《红楼梦》——林黛玉,晴雯,香菱;沈从文的《边城》——翠翠;《祝福》祥林嫂;《伤逝》子君;《家》——瑞珏,梅表姐,鸣凤;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等。还可以写历史上的女性形象,例如杨贵妃、王昭君、花木兰、刘胡兰等。也可以写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回忆

第二篇:《小团圆媳妇之死》学案

《小团圆媳妇之死》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萧红及其作品;

2、立足语言,通过讨论“小团圆媳妇之死”的问题,看萧红所展示的那个世界,并体会作者于其中所蕴涵的情感与情怀。【课前准备】

一、“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西天一缕霞” ——聂绀弩

萧红,1911年出生于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端木蕻良,被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她的一生基本上在漂泊中度过,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庭。尽管曾经与三个男人共同生活过,但她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因为童年家庭的不幸,导致萧红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一直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直到她31岁去世时,还一直是.于是在她生命的末期,她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写下了《呼兰河传》。

二、《呼兰河传》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茅盾《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阅读课本的导读部分)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课文节选部分是小说中的第五章,关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

三、(补充课文前的相关故事情节):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小童养媳,刚到老胡家时,引来一大群的人来看,议论纷纷,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没过了几天就打起她来,婆婆说:“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不打得狠些,是不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的,她是不能够中用的。”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该打的,哪有

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这个忙碌的行列中来。【课前热身】

1.总体认识小团圆媳妇:她是谁?她几岁了?她外貌如何?她性情如何?

2.小团圆媳妇因为什么而死?

3..小团圆媳妇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呢?

4.面对这种当众的用滚烫热水洗澡的情形,她婆婆及周围的人都是做怎样的反应?

5.你怎样看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及她周围的人?

【课堂探究】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萧红

这刻骨的痛楚,强烈地影响了她的创作。请大家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的女性,都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幸?

2.是什么导致了她们的不幸?

【课后拓展】

比较阅读《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小团圆媳妇和《祝福》中的祥林嫂 思考:萧红与鲁迅相比,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上,有何异同?

【总结、作业】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负担是重的而自己又被过多的自我牺牲所累这种自我牺牲是被迫成那样的我虽然想高高飞翔但我总觉得是要掉下来一样------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世人看生平受尽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

作业:请为小团圆媳妇写一幅挽联

第三篇:小团圆媳妇之死教案

《中国小说欣赏》讲学稿

课题:小团圆媳妇之死

课型: 讲授课 主备:张艳红

审核:齐永红

班级:

姓名:

时间: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

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小说的深刻主题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四、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左):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负担是重的

而自己又被过多的自我牺牲所累

这种自我牺牲是被迫成那样的我虽然想高高飞翔

但我总觉得是要掉下来一样

------

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

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世人看

生平受尽白眼冷遇

身先死

不甘!不甘!

——萧红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作家,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个人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

预习感知:

关于作者及其作品(板书设计):

1、作者萧红

萧红,1911年出生于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

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端木蕻良,被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她的一生基本上在漂泊中度过,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庭。尽管曾经与三个男人共同生活过,但她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引用萧红的遗言: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萧红(1911年6月2日 ─ 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生活阶段一: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萧红与祖父之间的饿感情深厚。

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生活阶段二: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两个人在旅馆同居,并开始为报刊写稿。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

生活阶段三: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1938年2月,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经怀孕。同年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他们在武汉结婚。1938年底,她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

生活阶段四: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因患有肺结核,又因为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最终在医院与世长辞。她死时,据说端木蕻良并不在身边。

评价:当她与王恩甲在一起时,她被爱情的蜜汤灌昏了心;后来萧军挽救了她,但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总是一前一后的走着,萧军在前大踏步的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他殴打她,也不是故意的虐待,也是因为爱她,当她是自己人,才不见外地动了手。他是个粗疏的男人,拳脚伺候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来她并不是顾大嫂和扈三娘。后来的人们这样对比萧红和萧军之间的差别:一个多愁善感,另一个坦荡豪爽;一个是长不大的女孩,另一个是血性汉子。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她与端木结合的时候,有人责备她,难道你不能一个人生活吗?不能,因为她是个孩子,一个人睡在黑屋子里,她害怕。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猜测,因为童年家庭的不幸,导致萧红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一直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直到她31岁去世时,还一直是。

于是在她生命的末期,她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写下了《呼兰河传》。

2、《呼兰河传》

有文学评论说,萧红的文字有时有点啰嗦,像个喜欢说话以引起别人注意,又常常表达不清的孩子,充满了儿童式的奇特想象和信马由缰的思路。

《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阅读课本的导读部分)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地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课文节选部分是小说中的第五章,关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

二、发现

三、互动

解读文本——主题探究,深刻的国民劣根性

(板书设计):

小团圆媳妇: 婆婆及其众人:

童养媳,十二岁,高大,不像小团圆媳妇,长得太高

健康,活泼,天真,大方 太大方,该打

“生病” 跳大神,抓偏方,当众洗澡

滚烫水洗澡 看热闹,“心慈流泪”,睡得沉实实的昏睡 真魂附体,快乐

头发被剪 自己掉下来,小妖怪

死亡 一字未提,欢天喜地

—— ——

健康,活泼,天真,善良,无力反抗 愚昧,麻木,残忍,一群无意识的看客和刽子手

根据老师的分析,请同学们概括出小说的主题,先明确作者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

明确:本文通过描写一个健康活泼、天真善良的小媳妇被折磨致死的经过,批判了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解题:小团圆媳妇之“死”

1、总体认识小团圆媳妇

她是谁?她几岁了?她外貌如何?她性情如何?

明确:她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十二岁,但长得有十五六岁那么高。“黑忽忽的,笑呵呵的;照碗碟,弹玻璃球”“她说着的时候,好像说着别人的一样”

——这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

2、小团圆媳妇因为什么而死?

被用滚烫的热水洗澡了,共三次

3、为什么要用滚烫的热水洗澡?

因为小团圆媳妇病了,这是跳大神的所出的治病偏方招数

4、小团圆媳妇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呢?

(老师补充课文前的相关故事情节):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小童养媳,刚到老胡家时,引来一大群的人来看,议论纷纷,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十四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

没过了几天就打起她来,婆婆说:“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不打得狠些,是不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的,她是不能够中用的。”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这个忙碌的行列中来。

不久她们就说小团圆媳妇病了,于是又开始本忙不迭,跳大神,吃偏方,扎纸人„„最终跳大神的出了个主意,就是用大缸给小团圆媳妇洗澡,并且是当众就洗的。这种奇闻盛举一经传了出来,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人,人们觉得他们瘫了倒没有什么,只是不能够前来看老胡家团圆媳妇大规模地洗澡,真是一生的不幸。

结论:小团圆媳妇其实并没有病。“当周围的人都不正常的时候,正常的人才会被认为是‘疯子’”。

5、面对这种当众的用滚烫热水洗澡的情形,周围的人都是做怎样的反应?

洗澡之前:“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的来看”

第一次洗时:“并没有一个人前去帮忙她,把她从热水里解救出来” 74页

第一次洗后:“看热闹的人们,一声狂喊,都以为小团圆媳妇是死了,大家都跑过去拯救她”“看热闹的人,你望望他,他望望你,虽然不知道下文如何,这小团圆媳妇到底是死是活。但却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总算是不无所得的”“于是人心大伟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看吧,洗一次就昏了过去了,洗两次又该怎样呢?洗上三次,那可就不堪想象了。所以看人脑的人的心里,都满着秘密” 74页,75页

三次洗澡之后:“一点痕迹也并未留下,家家户户都是黑洞洞的,家家户户都是睡得沉实实的,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 75页

洗后的几天:小团圆媳妇一直昏昏沉沉地睡觉,大家都说是真魂要附体了,快乐了好几天;头发是被人用剪刀剪下来的,她的婆婆偏说是自己掉下来的,小团圆媳妇被认为是妖怪。

事件结果:老胡家要休了小团圆媳妇,但不久小团圆媳妇就死了,埋葬小团圆媳妇的两个人好像是过年回来似的,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象,“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

总结: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摧残小团圆媳妇的行列中去,最终导致小团圆媳妇的惨死。然而更可悲的是,几乎所有的人对此都不会产生道德和良心的压力,因为她们信守当时社会话语的合理性,她们不仅看不到自己对小团圆媳妇的伤害,反而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面对小团圆媳妇的死,她们心安理得,甚至多了饭后的谈资。

6、用这种方法能够治病吗?——不能,人们的迷信思想,愚昧

小团圆媳妇该不该死?——不该,她没有错,只是不符合人们传统意识里的童养媳的标准罢了。

是谁害死了她?——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旧的传统意识以及麻木、残忍、愚昧的看客庸众们

7、主题概括

一个小媳妇的生命在这里是如此得微不足道,一个天真,活泼,健康的小姑娘,仅仅因为她不符合大家习惯的看法和要求,最终被折磨致死。而这些参与者和看客们却都是一些女性,作者在此严厉地抨击和鞭挞了小城人的麻木、愚昧、残忍,她们虽然是善良的,但又是落后残忍的,形成了集体的无意识主义,作为一个“看客”群体,冷漠地杀害着别人,这是国民的劣根性。但同时她们又是受害者,旧的传统意识同样束缚和戕害了她们。

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 鲁迅 先生。事实上,在萧红刚开始写作时,受到鲁迅的帮助和支持,她的创作也深受 鲁迅 先生的影响。

四、训练提升

(一)、比较《小团圆媳妇之死》的小团圆媳妇和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

思考问题:与鲁迅相比,萧红在《呼兰河传》里面的国民性批判有哪些相似性?(请同学们思考发言)

相同点:

1、祥林嫂与小团圆媳妇共同身分是媳妇,这个身分使他们受到礼教重重的束缚。所不同的,祥林嫂是再嫁的寡妇,受到贞节与迷信的捆绑,而小团圆媳妇则受到媳妇应行止合宜,唯婆婆之命是从的规范要求。面对此压迫,祥林嫂虽是成人,却毫无醒觉地接受不贞罪名;而小团圆媳妇虽有意识的反抗,童稚的身分,亦让她面对重重迷信、仪式的侵害而无能为力。

2、无疑地,祥林嫂与小团圆媳妇是受到礼教与迷信的逼迫而致死,但帮助这黑暗社会吃人的,是借舆论之名,以礼教与迷信来围剿受害者的庸众看客,此为二者的共通点。

3、主题相同:共同主题是美好而有价值的女性如祥林嫂、小团圆媳妇,被吃人的社会价值体系——礼教、迷信和散播此价值的看客庸众逐步打败、毁灭。

(二)、拓展延伸——浸透了几千年来女子的血泪,“一曲女性悲剧的挽歌”

人物形象概括:小团圆媳妇是一个天真,活泼,健康的小姑娘,却深受封建旧传统旧意识以及封建迷信思想戕害的女性的代表。——类型人物

正如萧红的遗言所言,“女性的天空是低的”,在千百年来的男权社会的统治下,女性永远是一个悲剧,深受封建的桎梏。

(板书设计)类型人物:受封建桎梏的美好而有价值的悲剧性女性

属于该类型的人物有哪些?(请同学们思考讨论有哪些人物是属于这个类型的,发言):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 《梁山伯与祝英台》

《窦娥冤》——窦娥

《红楼梦》——林黛玉,晴雯,香菱

沈从文的《边城》——翠翠

鲁迅的《明天》单四嫂、《祝福》祥林嫂、《离婚》爱姑、《伤逝》子君

《家》——瑞珏,梅表姐,鸣凤 苏童的《妻妾成群》,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

都是受害者,但有的又成为了封建制度的卫道士,成为了害人者,如焦母;有的无力反抗,女性自身的弱点,懦弱无力,如瑞珏,祥林嫂,刘兰芝;有的敢于反抗,无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林黛玉,蘩漪,鸣凤,白流苏

五、作业布置

探讨人物的意义,以“她们”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400字左右)

明确:“他们”是指在有男有女时用的书面语代词

“她们”是用在指全部是女性时

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必要区分时,用的是“他”

六、学教反思

第四篇:《小团圆媳妇之死》读后感

读萧红的《呼兰河转》,寒冷,悲怆,寂寞,苍凉,还有那里面些透出来的善良温暖扑面而来,这些里面的人物似乎都在经受着那个愚钝的世间折磨着的,可是当他们也正处在其中的时候,就是冷漠着了,就是残酷着了,还哪里能有那一点点的怜悯,也不至叫这个世间将人的性命吞噬而去的。

《呼兰河转》里的小团圆媳妇,刚刚被接到胡家的时候,脸庞是黑黑的,眼睛是笑笑的,可是不久,这么鲜亮的12岁的小人就死去了。她是被婆婆毒打而死的,她是被这个社会折磨而死的。

“那小团圆媳妇刚来的时候,做婆婆的打了一只饭碗,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丢了一根针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她跌了一个筋斗,把单裤膝盖的地方跌了一个洞,她也抓过来把小团圆媳妇打一顿。总之,她一不顺心,她就觉得她的手就想要打人。她打谁呢?谁能够让她打呢?于是就轮到小团圆媳妇了。有娘的,她不能够打。她自己的儿子也舍不得打。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惟独打这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没有,她又跑不掉,她又不能丢了......”

终于打得小团圆媳妇病了。她做梦梦见婆婆又在打她了,或者用梢子绳把她吊在房梁上了,或是梦见婆婆用烙铁烙她的脚心,或是梦见婆婆用针刺她的手指尖。一梦到这里,她就大哭大叫,而且嚷着她要“回家”。

人们于是传着说这孩子身上一定有鬼呢。

于是人们想着各式的办法驱逐这鬼。

求偏方,跳大神,洗澡澡......似乎一切能救那小小可怜性命的招法都使用尽了的了。

人们把大缸里的开水烧滚了,要给小团圆媳妇当众脱了衣服洗澡。小团圆媳妇被烫得昏死过去,活过来又被按到开水里,昏死过去就又想办法救活她。连续这样洗了三次。

人们以为着自己是善心的,在这个孩子昏死的时候想着各种的方法去救她活过来,活过来就又想着看她再一次被按进开水里的挣扎和昏死。人们原是怕她死了的。可是又在催促着她的死呢。

小团圆媳妇最终还是死了。黑忽忽笑呵呵的样子终于消失了,人们似乎都在遗憾的失望着什么。

是什么呢?

第五篇:小金鱼之死教学设计

《小金鱼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小金鱼之死》。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专题研究单元,以大家都熟悉而又喜欢的动物——小金鱼为专题,利用小金鱼之死这一常见现象,针对养好小金鱼这个专题,让学生亲历实验研究的过程,并且让学生学会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分析

学生对小金鱼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不少家庭、场馆和公共场所都养有小金鱼,一部分学生也亲自养过,但是,同学们养的小金鱼慢慢地都死了……这个课题的提出,又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六年级下期的科学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体验针对不同专题的专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象版教材中,三至五年级的教材已经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各种原因,六年级同学们的探究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又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启发下或借助查阅资料等途径,针对特定的问题提出相对科学而

合理的猜

设。

2、能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提炼出可供研究的主题。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小组合作意识,感悟自然生命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科学的猜想,并从中确定研究主题。探究方法

小组合作 质疑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这张图片里都有什么呢?(师出示盛有金鱼的鱼缸图片1)生:鱼缸、金鱼、水草……

师:我们可以看出,小金鱼在鱼缸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生活中,很多同学都养过小金鱼,那同学们对小金鱼的科学知识知道多少呢? 生:养小金鱼需要氧气

要用干净的水养小金鱼 ……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金鱼的一些知识。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张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师出示有死金鱼的图片2)生:有人在池塘边。生:水面上漂浮着很多鱼。生:有的鱼死了!……

师:你真是个认真观察的孩子!小金鱼为什么会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金鱼之死》)

(二)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提出猜想 请大家猜一猜,小金鱼为什么会死呢? 生:1.缺氧。

2.饿死的。3.撑死的。……

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生:水污染

光照太强 饲养密度太大 ……

师:同学们对小金鱼之死做了大胆的猜想,那么,还有其他原因吗?(三)查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做出进一步猜想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动物生存都需要什么? 生:阳光 生:水 生:空气

生:食物 ……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阳光、水、空气、食物等构成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那影响金鱼生活的因素有哪些呢? 生:光照、温度、食量、密度、水质……

师: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影响小金鱼生活的因素,真了不起。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对刚才的猜想进行汇总、整理,并把手中的表格填写完整。

(师巡视、指导、评价、鼓励,生展示小组汇总结果)(四)选择研究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猜想

师:我们做了这么多的猜想,用什么方法证明猜的对不对呢? 生:查资料 生:实地调查采访 生:对比试验 ……

师:请同学们用合适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因素作为研究主题证明自己的猜想。那么,确定研究主题有那些要求呢?(呈现确定研究主题的图片)

研究主题要求:内容明确、描述清晰、表达简洁,如:小金鱼生存环境的研究,关于……对金鱼生活影响的研究。

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对自己小组选择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搜集相关资料,并思考你对开展主题探究实验的计划…… 师:请同学们在课下依照小组确定的研究主题,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五)加强情感教育

师:同学们,老师从课堂的研究氛围里感受到了你们对小金鱼的关心。我想知道,如果你的金鱼死了,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我哭了。生:我很伤心。……

师:同学们都很有爱心,那你会怎样处理死去的金鱼呢? 生:我把它扔到垃圾箱了。生:我把它埋了。……

师:尽管同学们处理小金鱼的方法不同,但都体现了同学们的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下面请大家认真观看一组图片,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观看有大批鱼死亡的图片谈感受)

师: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处理大面积死亡的鱼儿呢? 生:扔到河里 生:把死鱼烧掉 生:把死鱼埋了 ……

师:哪种方法会更好呢? 生:把死鱼埋在树下 师:为什么呢?

生:鱼儿在空气中会腐败,造成空气和水污染。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当环保小卫士。下课!板书设计

小金鱼之死 可能的原因:水温不适宜

放养密度过大

水质不好

光照不适宜

食量过大或过小

疾病

……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从不同途径了解金鱼饲养的基础上,让学生合理展开猜想,从而激发试验探究的兴趣。为了帮助各探究组科学探究,我要认真细致引导学生,每一步都要让学生明白,让学生有很清楚的层次概念。在本课中重点是让学生提出科学合理的猜想和假设,确定研究主题,为下节课拟写试验计划、开展主题探究试验作准备。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这节课,我对分组讨论和及时评价这两个环节的把握还有待提高。

下载《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团圆》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团圆》讲的是过年的故事。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整个故事充满了浓浓的亲情的味道,父亲对女儿的爱,父亲对妻子的爱,一家人在短暂的“年”里,尽情享受着天伦之......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②通过三个场面,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探讨项羽悲剧性格与乌江自刎的原因。......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河北省乐亭县第一中学 翟爽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易把握。按照本单......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作者/于 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描写的分析,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人物形象。 2.感知项羽的悲情英雄形象,评价......

    项羽之死 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宿州二中 过洋 【文本定位与解读】 《项羽之死》不仅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最为精彩的一幕,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选修)第四单元“创......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大全)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2012-03-27 11:20:49)转载▼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项羽之死》教学设计作者:空谷幽兰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背诵几首有关......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海南华侨中学语文组 唐雯 师:(课前播放歌手屠洪刚演唱的歌曲《霸王别姬》)伴随着一曲熟悉的《霸王别姬》,让我们飞越千年,回到楚汉相争的古战场,去......

    小金鱼之死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后,我体会到:在教学活动中,流汗的应该是学生。我改变了以往自己喋喋不休的讲解,还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时间。为学生留足提出假设思考的时空,运用各种手段收集、分析和解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