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学习主题】测量物质的密度
【时
间】1课时
【课程标准】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计算公式后进行,包括了量筒的使用、测不吸水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和盐水密度这些知识与技能。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ρ=m/ν去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起到了巩固上节课内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也是学习力学的第一个关键实验,有助于以后浮力知识的学习,是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学情分析】
在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对密度概念与计算公式已有所了解;因为已经熟练掌握了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结构得出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观察思考就能操作,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形状,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对于测液体的密度,同学们也能想出大致方案,但在该实验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制定最佳测量方案学生不是很容易想到,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的影响,往往制定出不精确的方案,学生注意不到没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所以这一环节要做重点处理。【学习目标】
1、尝试用密度知识鉴别生活中的物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能说出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
4、进一步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5、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6、学会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7、会设计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
8、会设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
9、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0、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过程中,合作交流,体验测量存在误差,找出减小误差的方法,认识科学实验中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难点:设计精确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评价设计】
1.通过问题1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问题
2、活动3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问题3检测目标3的达成。4.通过活动
3、检测目标4的达成。5.通过问题4、5、6检测目标5的达成。6.通过问题7检测目标6的达成。7.通过活动1作业2检测目标7的达成。8.通过活动2作业1检测目标8的达成。9.通过活动
3、测试1检测目标9的达成。10.通过活动3、4测试2检测目标10的达成。【学习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问题1.同学们,我有一个邻居他在路边摊贩那里买了条金项链,非常便宜,但是他总是怀疑这个项链是假的,不是纯金的,你有办法帮他鉴别一下吗?(学生回答可以测出项链的密度,和密度表对照一下就知真假后,引出课题——四
测量物质的密度)
问题2.我们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密度的一些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能说出密度的哪些知识?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有关系吗?
(第二个问题要引导学生,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因此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问题3.我们要测定物质的密度,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测出那些物理量?
[板块二]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引入: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那么怎么测量体积呢?我们知道正方体、长方体这样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出边长再计算出体积,那么液体、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如何测量呢?)问题4.观察量筒,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和你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后展示。问题5.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观察液面的形状,读数时应当以哪个地方为准?小组内交流。
(读数时视线要以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以下面的清晰的液面为准,引导学生分析仰视和俯视测量不准确,)
问题6.如果液面在相邻的两个刻度线之间应当怎么读数才能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试着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问题7.你能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吗?小组交流,说出你的方法。(为什么要用细线?一是便于放进去,取出来,二是误差小。注意:物体一定要全部浸没。)[板块三]制定测量塑料块密度和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表格。活动1.引导全班同学设计测量塑料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实验表格。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
(可让学生思考:①需要用什么测量哪一些物理量;②为什么先测质量,后测体积?③在表格里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活动2.引导全班同学设计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实验表格。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
(大多数学生会设计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内测量盐水的体积,要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由于没把盐水全部倒入量筒,有些残留在了烧杯内,使测的体积偏小,会使密度偏大,为了减小
误差可以先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再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这一点要让学生观察烧杯,弄明白。)[板块四]测量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活动3.将全班同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小组测量塑料块密度,剩下的小组测量盐水的密度。全体同学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小组内成员合理分工,将实验数据记录在黑板上设计好的表格里,并计算出密度大小。活动4.小组间交流实验结论,分析减小误差的方法。
(各小组最后测出的密度值不同,说明测量存在误差,引导学生可以运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测量体积的误差较大,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仔细读数。)
【知识拓展】(1)如果物块不下沉怎么办?(2)如果物块太大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1)可用压入法或沉坠法;(2)切割法或溢水法。)【课堂小结】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达标测试】
1、(2012•湖北武汉)某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向_______旋动平衡螺母。
(2)把金属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后,观察到横梁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调节,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游码的位置和右盘中的砝码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g。
(3)把金属块浸没在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这时量筒中的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2、(2012鸡西)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物质的密度,选取的器材有:酸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小新和小洋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酸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酸奶的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酸奶的体积V;(4)计算出酸奶的密度ρ。
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酸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酸奶的体积V;(3)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计算出酸奶的密度ρ=。
分析与交流发现:方案一中测量体积偏,测出密度偏。(选填“大”、或“小”)【布置作业】
1、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设计实验方案。
2、设计测量土豆密度的实验方案,器材自选,看谁能想出更多的方法?
第二篇: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孙恒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测体积时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如下图所示:
将物块竖直放置,然后如图所示,将其夹到中间,最后下面用尺子测量,即可得圆柱体的直径d,所以这个圆柱体的横截面积即可知道.然后用刻度尺测量一下圆柱体的高,根据公式V=π()3即可得物块的体积.
以上是一种方法,另外还有第二种方法,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
d2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够测出物质的质量即可得体积,最后还得用质量m除以体积V即可得到物质的密度.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 [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
[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 [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 [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 [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 [师]具体如何来测呢? [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 [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师]怎样测呢? [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
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有. [师]怎么测呢? [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 [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参考实验数据:
ρ铁:7.9×103kg/m3 ρ铝:2.7×103kg/m3 ρ铜:8.9×103kg/m3
花岗岩 ρ:2.6~2.8×103kg/m3 ρ水:1.0×103kg/m3
三、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进行的实验综合了许多前面所学的知识,对于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内容、了解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很大帮助.测定物质的密度的方法不仅有这一种方法,今后还要深入地学习.密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与我们后面学到的许多知识都有联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这部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这两个问题都是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不要加任何限制.也许学生的观点不是完全正确,但要求说明理由,要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结果] 1.导热性能好的,导电性能也强.
全球的年产量越低,市场的价格越高.
2.(1)银和铜的导电性能好.在这两种金属中,铜更适合作导线,因为铜的年产量较高,价格也比银便宜得多.
(2)银的导热性能也很好.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锅是用铁(钢)或铝做的,一般蒸锅用铝做的多,而炒锅一般用铁做.因为铝的导热性能比铁好得多,而铝的熔点不很高.若用铝做炒锅,一方面会使食品局部温度很高而变糊;另一方面炒菜时外焰的温度都较高,所以炒菜时宁用铁锅不用铝锅.
(3)铝的密度最小.生活中用铝的地方很多,如门、窗框、器皿、锅、导线等.因为铝的密度小,轻便;导电和导热性能都不太差,同时它的产量较高,价格便宜.
第三篇:初中物理新课程教案---《物质的密度》
www.xiexiebang.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案---《物质的密度》
作者:邹荣
一、学生的探究活动形式及通过学生的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1、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大组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只测一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及其比值,小组的学生可以对相同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结论。但在对不同物质的密度要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到结论的话,就必须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活动,才能完成探究的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通过激发学生对“怎样识别物质”这个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能够较自然地进入“猜想与假设”之中,并使学生在对识别物质方法比较,判断其适用范围的过程中,逐渐进入到如何才能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识别方法的思考中,具有过渡到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能否识别各物质的猜想中,从而想到制定探究计划通过实验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认识自然、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深入思考物质世界中更具有普遍意义,深刻的内在联系及常用研究方法“比值”的运用,使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等探究能力得到练习和巩固。
3、在学生各小组实验活动及大组合作探究物质过程中,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及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及时,对大组的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大组的合作探究活动也可使学生意识到交流、讨论中应持的正确态度,同时也是收集证据、分析论证的过程。
4、学生得到结论中,应有“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近的”这个结论,则由“相近”到“恒定”之间有一个思维的飞跃过程,此处应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即对实验的测量、物质的纯净程度进行理想化的假设,从而推理得到“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这一科学结论。学生的结论还有“不同物质,其体积与质量的比值是不同的”。利用这个结论说明其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时建立密度的概念,说明其公式和单位的由来。
5、探究活动结束后,通过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和方法、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科学思维的方式等进行反思和再评估。
二、演示器材
烧杯、1杯水、1杯硫酸铜溶液、1杯煤油、1杯酒精、若干铜片、不锈钢片和银制品。
www.xiexiebang.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三、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16组)、量筒(100ML4个、200ML12个)、烧杯16只、细线若干。
三只不同体积的铜块为一组,共四组 三只不同体积的铁块为一组,共四组 三只不同体积的铝块为一组,共四组
四、教学过程:
1、识别物质的方法
取不同物质请学生说出其识别的方法。
请学生比较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各方法的缺点,促使学生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识别方法,引导学生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这两个任何物质都具有的因素来考虑,进而进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实验活动,以验证这种猜想是否正确的活动中,并学会运用“比值”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性质。
2、小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大组合作探究物质的性质。
全班交流各自的探究结论。利用学生得到的“不同物质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这一结论,假设测量中的误差为零,而物质的纯净和均匀程度达到理想,推理出“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是相同的”这一科学结论。
3、建立密度概念,说明公式和单位的由来。
在物理学中,我们常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得到一个全新的物理量,例: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说明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也可得到一个全新的物质量,我们称之为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即ρ=m/v,其单位可以是千克/立方米(kg/m3),也可以是克/立方厘米(g/cm3)。
4、作业
(1)在识别物质的过程中,你是怎样想到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进行研究的?
(目的:让学生对识别物质的方法进行总结,并对“比值”的方法进行反思。)(2)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之比的数值通常是相近的,你是怎样分析、推理得到“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这一结论的?
www.xiexiebang.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目的:让学生对科学的思辩法有所领悟。)
(3)某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 m3,你采用什么方法才可以肯定它是何种液体?
(目的:使学生对各种物质的方法的优、缺点有所了解,认识到任何一种识别物质的方法都不是万能的,而是各有优点和缺陷,同时对物质的识别往往也不是一种方法就能确定,而要用各种方法来从不同方面进行识别,最后才能加以确定。)
第四篇: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张君娟 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新课教学
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学生各抒己见说出测量方法
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测体积时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如下图所示:
将物块竖直放置,然后如图所示,将其夹到中间,最后下面用尺子测量,即可得圆柱体的直径d,所以这个圆柱体的横截面积即可知道.然后用刻度尺测量一下圆柱体的高,根据d公式V=π()3即可得物块的体积. 以上是一种方法,另外还有第二种方法,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够测出物质的质量即可得体积,最后还得用质量m除以体积V即可得到物质的密度.
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 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
如何来测水的密度? 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
观察示数时应注意问题:
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还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
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教师补充评价
四、课后作业
五、课后反思
第五篇:九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3人教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人教版九年级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3
上节课,我们得出了密度的公式,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理解物质密度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物质的密度都不相同,这节课,我们来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看看可以发现什么.
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学习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这节课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变为动手能力,用天平和量简测量一下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既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地认识、了解、掌握密度概念的过程,也是突出新的理念实现学生由接受性向探究式学习根本转变的过程,因此对于实验活动的安排就非常重要.
本实验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对刻度尺、量筒、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要进行复习,对于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要进行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第一,上课(去实验室)前应将学生分好组,每小组按3个人为宜,各小组做完之后将结果与其他小组对比.
第二,按照科学的探究过程组织教学,实验探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难点在于正确测出水的体积,关键是求出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后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一是比较同种物质三次质量和体积的比是否相同.二是比较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是否相同,并进行交流与评价,重点在于得出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的,通过探究你有什么体会.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是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是测水的密度.
三是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 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 [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
[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 [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 [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 [师]具体如何来测呢? [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 [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师]怎样测呢? [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有.
[师]怎么测呢? [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 [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参考实验数据:
3333铜33 ρ铁:7.9×10kg/m ρ铝:2.7×10kg/m ρ:8.9×10kg/m
3333 ρ花岗岩:2.6~2.8×10kg/m ρ水:1.0×10kg/m
三、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进行的实验综合了许多前面所学的知识,对于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内容、了解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很大帮助.测定物质的密度的方法不仅有这一种方法,今后还要深入地学习.密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与我们后面学到的许多知识都有联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这部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这两个问题都是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不要加任何限制.也许学生的观点不是完全正确,但要求说明理由,要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结果] 1.导热性能好的,导电性能也强.
全球的年产量越低,市场的价格越高.
2.(1)银和铜的导电性能好.在这两种金属中,铜更适合作导线,因为铜的年产量较高,价格也比银便宜得多.
(2)银的导热性能也很好.生活中常用的各种锅是用铁(钢)或铝做的,一般蒸锅用铝做的多,而炒锅一般用铁做.因为铝的导热性能比铁好得多,而铝的熔点不很高.若用铝做炒锅,一方面会使食品局部温度很高而变糊;另一方面炒菜时外焰的温度都较高,所以炒菜时宁用铁锅不用铝锅.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3)铝的密度最小.生活中用铝的地方很多,如门、窗框、器皿、锅、导线等.因为铝的密度小,轻便;导电和导热性能都不太差,同时它的产量较高,价格便宜.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