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5课,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溶解的快慢”,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学生自主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为后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有关“怎样加快溶解”的知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是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但是在教材中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其目的就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用搅拌、加热、切碎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而是以认知这些知识的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掌握一种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对比实验的方法。这对学生在以后学习科学课以及将来进行科学研究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溶解”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对于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但是,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设计验证方案的时候,教师要使当地点拨。设计理念:
遵循认知规律,创造性的将主要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三部分:杂乱无序的探究→初步形成科学概念的探究→自主充分的探究。整个教学过程沿着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无知→初步形成→不断深化这样的进程进行。着力体现科学探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搅拌、加热水、压碎颗粒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2、过程与方法:
设计“搅拌是否加快溶解”和“水温高是否加快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探究、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具准备: 小组材料:
2个烧杯、1根筷子、1个量杯、冷水、热水、2包红糖、记录表。教师材料:
实验记录单;演示实验的材料和简单课件。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起探究兴趣
同学们上了两节课很辛苦,我请同学们喝糖水好不好?老师把一块糖放入水中,请一名学生品尝,你有什么样的感觉?(生:不怎么甜)老师明明放入杯中一块糖,为什么他们感觉不到甜呢?(生:糖还没有溶解)那么你们有没有办法让糖块快速溶解使糖水变甜呢?有什么办法?(板书:搅拌;热水或温度高;碾碎)
你们想的这三个办法真的能让糖快速溶解吗?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溶解的快与慢。(板书题目)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科学光凭猜测行吗?必须做实验来验证。
【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泡糖水,所以我设置了一个请学生喝糖水的,而糖水不甜的情境,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的课题)《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并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这个情境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一)以加热实验为例,探讨实验方法。
1.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这些方法只是一些猜测,在科学课上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为了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我们这节课用红糖做实验(出示:红糖)。下面我们就以加热为例,大家说一说,你们怎么证明热水的比凉水溶解的快呢?(引出对比实验)。师:怎么比才公平呢?(师生共同讨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师:相同条件有好几个,不同条件只有一个(一个加热,另一个不加热。)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课上叫做对比实验。小组活动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教师演示实验提示学生认真观察,注意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的哪些条件相同呢?哪些条件不同?一会儿我们再观察。相同因素:红糖相同、水量相同、同时加入糖、都不搅拌、同时进行观察 不同因素:一杯热水,一杯凉水
自主探究,根据老师的实验步骤,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实验,组内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
(二)探究实验过程:搅拌是否加快溶解。
1、小组讨论合作设计搅拌是否加快溶解的实验方案?
2、分别汇报实验方案。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3、实验中注意事项,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参与实验过程。
4、汇报实验结果:搅拌的一杯红糖溶解的快,没搅拌的一杯红糖溶解的慢。
(三)探究实验过程:压碎是否加快溶解。
1、小组讨论合作设计压碎是否加快溶解的实验方案?
2、分别汇报实验方案。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3、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参与实验过程。
4、观察红糖的溶解现象。
5、你看到什么现象?(碾碎的红糖溶解的快,没碾碎的红糖溶解的慢。)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6、汇报实验结果:颗粒碎小的这杯红糖溶解的快,颗粒大的这杯红糖溶解的慢。
7、小结:同学们,你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实验,得出了搅拌;水温高;颗粒小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通过老师的示范实验操作后,学生已经能较快的设计出实验方案。于是我要求学生设计一张相应的实验记录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自己制作的实验记录表上。由此,学生经历了比较科学、规范的对比实验活动的过程。知识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三、解决生活实际,拓展延伸教学
1、现在谁能用最快的方法喝上糖水?这名学生演示。
2、小组进行比赛。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学的知识?(洗衣服洗衣粉的溶解等)
4、总结:同学们,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究,一定会发现许多科学奥妙。课下同学们思考一下“溶解会不会给人带来坏处呢?” 板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
水温高 加快溶解 压碎 教学反思:
本课程是一堂典型的实验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并通过对比实验寻找规律。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实验的乐趣以及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首先教师先做演示实验,接着学生小组合作证明“用搅拌是否加快溶解”“压碎颗粒是否加快溶解” 其目的是:1.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2.加强学生对对比实验的掌握。3.根据学生实验的情况,进行反馈,了解学生对对比实验掌握得如何。4.教给学生一种用对比实验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获取和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所以在教学最后应用知识环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以达到使学生学有所用的目的。
第二篇: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范文)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朱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会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量杯一个,玻璃杯4只、竹棒一根、热水、冷水、冰糖。小组准备:玻璃杯6只、搅拌棒1根、30毫升冷水、热水若干份、食盐6份、记录纸1张。【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老师嘴里含一块冰糖)老师最近胃口不好,嘴里发苦,想用块冰糖缓解一下,还没吃完就上课了。你们有没有好办法,让嘴里的冰糖加快溶解?(学生给老师出主意)感谢同学们对老师的帮助!
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那么,溶解的快或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溶解的快与慢”(板书)。
二、实验验证,明白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这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测,那么如何验证这些猜想是正确的呢?(通过实验)好,那我们今天就当一回小小科学家,亲自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一)以搅拌实验为例,探讨实验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书,那么做这个实验需要几个烧杯呢?
师:为什么要用两个烧杯呢?(便于比较)
师:不错,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对,这就是科学学科经常运用的一个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板书)大屏幕出示定义 师: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对比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请看大屏幕搅拌实验的要求,找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出示(课件)
相同条件:1.水量相同2.水温相同3盐量相同4.同时加入5.观察时间相同。
不同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师:找出了做对比实验的条件,我们就来实验,看结果与你们的猜想是否一致。同学们请看,在桌面的实验盘里有1-6号6个杯子,杯子上有一个黑色的标记线,它就表示30毫升,1、2、4、5、6这5个杯子里老师已经盛有30毫升的冷水,另外还有5份食盐,每份5克,还有1个搅拌棒。
师:下面请各小组实验员从实验盘里取出1号杯和2号杯,再取出2份食盐。按老师指令同时放入杯中,1号杯搅拌,2号杯不搅拌,观察结果,同时做好记录。
师:得出实验结论:搅拌能加快溶解。
(二)探究“加热是否加快溶解”实验 过渡:刚才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那么加热又是否能加快溶解呢?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
师;这也是一个对比实验,那么它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是什么呢?
师:真棒,大家已经找出了对比实验的条件。师:请各组取出3号杯和4号杯,老师已经在4号杯内倒入了约30毫升的常温水,为了安全,3号杯的热水老师来倒。
生:各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实验结果:加热能加快溶解,完成记录表二。
(三)自主探究“碾碎能否加快溶解”实验
过渡:上面我们大家一起通过实验验证了搅拌和加热能加快溶解,你还有其他的加快溶解的方法吗? 请小组讨论一下,先找出这次对比试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填在记录表内,并想想如何做这个实验?然后动手实验。
同学汇报实验结果:碾碎能加快溶解。
教师小结:(大屏幕出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搅拌、加热、压碎可以加快溶解。下面老师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三、游戏,探究冰糖的溶解
过渡:看大家做实验这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做个吃糖的游戏,好不好?不过吃糖之前请大家先想一想怎样吃糖,可以让糖溶解的更快些?
1、小组讨论吃糖方法。
2、汇报讨论结果:⑴含在嘴里不动、⑵用舌头翻动搅拌⑶咬碎并搅拌
3、找出两组同学,每组3人做游戏。
4、汇报吃糖结果:咬碎并搅拌最快。
四、拓展延伸
1、师:今天学习了关于溶解的知识,同学想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今天所学的知识? 生:洗衣服倒洗衣粉要搅拌、炒菜放盐、冲牛奶、吃药等。
2师:看来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希望大家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七、板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加热可以加快溶解。压碎可以加快溶解。
第三篇: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中第五课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溶解的快与慢”,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索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学生自主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结合本课的知识我适当调整了教材内容设置,把教材中准备的实验材料 “食盐”改为“方糖”,并把教材中“哪一个溶解的快”与“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两个活动合并为一个活动,即“如何加快方糖的溶解”,把“搅拌”“捣碎”“加热”三个实验内容同时介绍给学生。而把“如何让水果糖更快的溶解”作为拓展研究引导学生课下去验证。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平时有意无意会接触很多诸如冲奶粉、冲糖水等这样的一些实验现象,使他们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经验,通过前几个课题的学习对溶解的概念也有了具体的认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对科学实验有较强的兴趣,能够在探究活动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理念:
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情景做内涵的保证,以日常生活中具体、鲜明的事例作探究的基础,选择方糖、水果糖等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依托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搅拌、切碎、加温等方法可以加快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过程与方法:知道对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体验对比实验的公平性,能用控制单个变量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具准备:(学生用)每组烧杯5个、方糖、冷水、热水、玻璃棒、糖块、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1.谈话
师:同学们,老师有点口渴了,先喝口水,平时我最喜欢喝的是糖水,请 同学们注意观察,现在,老师把这块方糖放到水杯里。(喝水)这杯水怎么不算甜呢?同学们,谁能帮老师找找原因吗?找到原因的请举手? 生:糖块没有化呢,所以不甜。
师:好,你观察的很仔细,发现方糖还没化呢,所以水不甜。化了在科学课中我们叫它溶解。(板书:溶解)
师: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帮老师想一想,怎样让方糖快一些溶解呢 2.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
预设:生1:我在家沏糖水,用筷子和搂和搂,糖就溶解了。(师:哦,用筷子和罗和罗,教师加上动作,在科学课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搅拌)(板书:搅拌)
生2:我吃糖时,块太大了,就用牙咬碎,一会在嘴里化了。我想用什么东西把方糖弄碎也应该行。(师:你能从吃糖想到这个方法真聪明,弄碎我们还可以叫捣碎。)(板书:捣碎)
生3:还可以用热水冲,也能让方糖溶解。(教师不用过多评价,简单的接过来把热水,捂,吹,火烤,把方糖放到热水里等都要归纳到加热。)(板书:加热)
小结: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动脑筋,帮老师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
二、研究计划,进行探究 1.假设
师:你们认为这几种办法能加快方糖的溶解吗?我们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实验。
师:好,那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一个一个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我们先来验证搅拌的方法是不是能加快方糖的溶解。
2.师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要想证明搅拌这个方法是否加能快方糖的溶解,就要用对比实验。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谁和谁比呢?(搅拌和不搅拌比)
师:同学们看我这样进行对比公平吗?(演示:一大一小的杯子,分别放入一大一小两块方糖,大杯的搅拌,小杯的不搅拌。)(不行)
师:应该怎样让它公平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生汇报:
(杯子大小一样、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一样、方糖的大小一样,同时放入。)谁还发现了不公平?谁还有?那组还有补充?
师:我们刚才设计的是哪种方法的对比实验?(搅拌)我们刚才总结的这几个条件(教师读)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进行对比实验的关键就是要找到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3.小组实验提示
师:我们就已经设计好了实验方案,就要开始实验了,大家想一想在做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
(不能把烧杯打碎;搅拌时不能把水撒到桌子上;小组要分工合作;老师建议两个烧杯里倒150毫升水合适。)
温馨提示:(课件)(1)边做实验边想:
我们组做的是()对比实验。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我们的结论是:(2)小组合作实验完成后放好实验材料,准备交流。4.分组实验
师:好,就按我们设计的实验方案用一号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吧。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交流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实验?
学生按温馨提示步骤汇报(搅拌能加快方糖的溶解)。
组1:我们组做的是搅拌对比实验,我们是这样做的:相同条件是杯子大小一样、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一样、方糖的大小一样,同时放入。不同条件是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搅拌这杯的方糖颗粒慢慢变小,最后溶解到水里,不搅拌这杯方糖溶解的很慢。我们的结论是: 搅拌能加快方糖的溶解。
师:这是他们组实验得出的结论,哪个小组在来说说你们的实验。
组2:我们的实验方法和他们组的一样,相同条件是杯子大小一样、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一样、方糖的大小一样,同时放入。不同条件是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搅拌这杯的方糖,刚开始时掉了很多颗粒,过一会这些颗粒就不见了,溶解在水中了。没搅拌这杯方糖没什么变化,就是有好多的小泡泡冒出来。我们的结论是搅拌能加快方糖的溶解。
师:他们两个小组得出的结论都是搅拌能加快方糖的溶解,有和他们的结论不一样的吗?
6.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对比实验,证明了用搅拌的方法能加快方糖的溶解。
三、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师:这两种方法确实也能加快方糖的溶解吗?我们还要用实验来验证。要做这两个实验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又是哪些呢?请小组同学讨论。
1.小组设计捣碎、热水对比实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实验方案提出实验要求:
师:在交流前老师提几点建议,因为我们刚才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所以在交流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要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举手发言。那我们就先来 说说捣碎方法的实验方案?(课件)
生:我们设计的是捣碎能加快溶解的实验,相同条件是:杯子的大小一样、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一样、同时放入。不同条件是:一块方糖捣碎,一块方糖不捣碎。
师:他们这组是这样设计的,还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吗?在这个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把方糖捣碎时不要碰到手,不要使太大的劲轻一些,只要捣碎就可以了。)
师:我们先把这个实验放一放,再来看看怎样设计加热方法实验方案。生:相同的条件是:杯子的大小一样、方糖的大小一样、同样多的水、同时放入,不同条件是:一个杯凉水,一个杯热水。还有和他们小组设计的实验不一样的吗?
师:还有和他们设计的方案不一样的吗?在这个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生:用热水时不要烫到手。)
师:一会我们就按着这两个实验方案用二号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我们这几个小组验证捣碎方法的实验,这几个小组验证加热方法的实验,好,开始吧。
3.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各别小组进行指导。4.交流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的实验? 学生按温馨提示步骤汇报
生:我们组做的是捣碎对比实验,我们是这样做的:相同条件是杯子大小一样、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一样,同时放入。不同条件是一块捣碎、一块不捣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捣碎这杯的方糖颗粒慢慢变小,最后溶解到水里,不搅拌这杯方糖溶解的很慢。我们的结论是: 捣碎能加快方糖的溶解。
生:我们组做的是加热对比实验,我们是这样做的:相同条件是杯子大小一样、同样多的水、方糖的大小一样、同时放入。不同条件是一杯热水、一杯凉水。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加热这杯的方糖颗粒慢慢变小,最后溶解到水里,凉水这杯方糖溶解的很慢。我们的结论是: 加热能加快方糖的溶解。
6.总结实验结论:
师: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谁来概括一下,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预设生回答:搅拌、捣碎、热水都能加快方糖溶解的。)
7.揭示课题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溶解的快与慢的问题,(板书:溶解的快与慢)在生活中我们利用这些办法解决问题的事例很多,谁来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加快溶解地方法。
四、拓展探究,学用结合。1.举生活实例
(用热水冲奶粉喝。泡咖啡,用调羹搅拌。泡豆奶粉时,既用热水,又用调羹搅拌。)2.加快糖块的溶解
师:老师这有一块水果糖,谁能让它溶解的更快一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捣碎、加热再搅拌
师:三种方法都用上行吗?我们怎样验证?(实验)大家课下就按这名同学的方法试一试,在做这个实验之前,我们要想一想有哪些注意事项,下节课我大家再共同交流。
第四篇: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汉台区老君镇金寨小学
龚亚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会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准备】玻璃刻度杯8只、热水、冷水、盐8包、水果糖9颗、钳子4把、筷子4根、记录纸3张。【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考考你们,如果有两个同学小明和小红,我说小明跑得快,怎么证明?(比一比)怎样比才公平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索。
1.师:老师倒了一杯冷的纯净水,放入了一颗水果糖,想请同学帮我试试够甜了吗?(请一学生试喝。预设:不甜或没有味道)水中放入了糖,怎么会不甜呢?(糖还没有溶解)
请大家帮老师想想办法,让我能较快喝到香甜的糖水。” 2.生1:(用筷子搅拌。)生2:(把水换成热水。)生3:(把水果糖打碎。)
生4:(把水果糖打碎,放在热水里再用筷子搅拌„„)3.教师板书:搅拌、加热(热水)、切碎„„
4.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真是令老师佩服,是不是你们的这些办法真的有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溶解的快与慢。(板书课题)
二、实验验证,明白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一)以搅拌实验为例,探讨实验方法。
1.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这些方法只是一些猜测,在科学课上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包相同的盐,下面我们就以搅拌为例,大家说一说,你们怎么证明搅拌的比不搅拌的快呢?(引出对比实验)。
师:怎么比才公平呢?(师生共同讨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2.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放入的盐应该一样多;水一样多;放入时间应该一样,水的温度也应该一样
3.小黑板出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实验的步骤(抽生读一读)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放入的盐应该一样多; 水一样多;
放入时间应该一样; 水的温度也应该一样。
师:像这样相同条件有好几个,不同条件只有一个(一个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课上叫做对比实验。
2、学生完成表一。
4、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全班总结交流。教师板书:搅拌快,不搅拌慢。
6、继续完成表一,得出实验结论。
(二)探究“加热能否加快溶解”实验
1、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2、填写实验表二。
3、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
5、学生再次完善表二。
不同条件 :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相同条件:
1、水量相同
2、盐量相同
3、同时加盐
4、观察时间相同
6、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分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7.汇报实验结果 我看到的现象
热水杯中:盐溶解的()冷水杯中:盐溶解的()我们的发现:()能加快盐的溶解。
(三)自主探究“捣碎能否加快溶解”实验 1.捣碎呢?你能自己设计实验了吗?小组讨论一下,该怎么做这个实验?
2.学生交流实验方案,确定后领取糖等实验材料进行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 我看到的现象
捣碎的杯中:糖溶解的()不捣碎的杯中:糖溶解的()我们的发现:()能加快糖的溶解。
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用搅拌、加热、捣碎这三种方法都能加快溶解。
三、学以致用,探究水果糖的溶解
师:看大家做实验这么认真,老师奖励每人吃一颗冰糖。但先思考一下:怎样吃冰糖,可以让它溶解得更快呢?
1.讨论游戏方案:同时放入嘴中,小组长含在嘴里不动,实验员用舌头翻动搅拌,材料员把糖块咬碎但不搅拌,记录员咬碎并搅拌,用1、2、3、4记录糖溶解快慢的顺序。2.小组进行吃糖游戏,做好记录。3.汇报游戏结果,谈谈你的感受。小游戏:怎样吃糖,溶解更快
溶解糖块的方法 溶解快慢顺序 小组长:含在嘴里不动 实验员:用舌头翻动搅拌
材料员:把糖块咬碎
记录员:咬碎并搅拌
四、小结与拓展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
2、科学家再忙从不忘记把实验器材整理好,让我们也把自己的实验材料收拾好吧!并交回实验单。【板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
不搅拌 快
慢
热水
冷水
对比实验(相同条件有好几个,不同条件只有一个)快
慢 捣碎
不捣碎 快
慢
第五篇:《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溶解的概念,知道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能溶解于水,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教学活动可以设计两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探究哪一个溶解得快。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选择食盐作为观察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为第二个环节的实验设计提供示范作用。第二环节是吃糖比赛。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测假设——验证实验——获得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溶解”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对于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但是,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设计验证方案的时候,教师要使当地点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搅拌、用热水、弄碎可以加快溶解。
过程与方法:设计“怎样加快水果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探究、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具准备】 小组材料:
4个烧杯、1根玻璃棒、1个水槽、冷水、热水、冰糖、水果糖、记录表。【教学流程】
一、问题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块冰糖(老师拿出冰糖块放在桌子上)。谁有好办法,让老师以最快的速度喝上冰糖水?
学生回答:弄碎
搅拌
用热水„„
师: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溶解的快与慢
(教师板书课题)
二、讨论实验研究方法
刚才,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几种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这几种方法是不是都起了作用了呢?我们还要通过做实验来证明。我们要一种一种分开来研究。
单说,搅拌的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吧,你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呢?(让学生思考)
一个人跑步能说快吗?缺少了什么条件?和谁比较?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快与慢。
今天,我们就用这种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质溶解的快慢。
三、观察对比实验
1、研究搅拌能否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
(教师引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哪些条件需要相同。(个别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相同条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一个搅拌
一个不搅拌)
教师强调:不同条件只有一个,其余条件都要相同。学生分组实验
认真观察记录
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及结论
2、研究温度能否影响物质溶解的快慢
(教师放手 让学生组内讨论设计)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研究
交流实验现象及结论
四、吃糖比赛
刚才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老师奖励每个同学一块糖。但是这糖有很多种吃法: 含在嘴里不动 ; 用舌头搅拌; 用牙咬碎;
用牙咬碎并用舌头搅拌。组内四个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听到开始后,一齐把糖放入嘴中。
学生交流:那种方法溶解的最快。
实验证明:搅拌 弄碎等多种方法合起来运用更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五、探究在继续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几种加快物质溶解方法。课下,同学们利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能不能把洗衣粉更快的溶解到水中。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