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相信科学这一伟大真理。
3、过程与方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教学重难点
1、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2、文章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本文描述并解释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全文5段,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1)描述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可怕的景象。第二部分(2-5)科学地解释了沙漠里奇怪可怕的景象。
三、学习第一部分
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沙漠里可怕的景象具体的表现有那些?
明确:文章从“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大量人物中,突出“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两个人物,写他们对沙漠“可怕”和“恐惧”的观感。在概括两个人物对沙漠的感受的基础上,文章具体叙说了他们各自著作中的有关内容:沙漠中,“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沙被风吹永远流动着”,无比恐怖;“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举目远看净是沙”,十分荒凉;“认不出路,只是循着从前死人死马的骨头向前走”,多少沙漠过客遭到悲剧的结局。这些叙说让读者触目惊心,也激起了读者的探求真相的欲望,很好地引出了下文。
四、学习第二部分
阅读课文第2、3、4段,思考:第4段是怎样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二段以反问开头“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么?”表明了对法显和玄奘所说情况的否定态度。紧接着,又用设问启发深思,引人入胜,而“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亲身体验的交代,寓含在科学工作者面前奇怪现象可以正确解释的意思。
第三段,从古代法显、玄奘“深入大戈壁”时的困苦条件,解释他们觉得沙漠“可怕”的原因。“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谈不到汽车飞机来支援”,这一句中包含了两个比较,一是当时一人独行与驼队上路的比较,二是旧时装备与现在“汽车飞机来支援”的比较,无论是哪种比较,法显、玄奘都处于弱势,这样“当然”就会有“十分困苦”之感了。这一段从一般事理的角度加以解说,实事求是,令人信服。
第四段,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原因。文章描写了被称为“魔鬼的海”的沙漠现象:夏日中午,沙漠中的人“渴不可耐”之际,“忽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清水,看来并不很远”,但“可望而不可即”。对于这一“魔鬼的幻术”,作者并未马上加以解释,而是叙说了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的故事,让他在随军出征经过沙漠的途中回答好奇的士兵的发问,运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原理,科学地说明了“魔鬼的海”以及“海市蜃楼”的成因,深入浅出,富于趣味。原来,由于贴近地面的气温与上面一两米的温度有高低之差,使光线折光和反射,于是蓝天“倒影在地上”,成为“汪洋万顷的湖面”,如果上面的气温比下面高,远处地面景象便“倒影在天空中”,成为海市蜃楼。这样,就从科学的角度解说了在古人那里被视为“魔鬼在作怪”的现象。
五、迁移训练
学生搜集有关海市蜃楼的材料,介绍被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发生和海市蜃楼现象。
六、小结
关于“魔鬼的海”,引用了孟奇对士兵的解说,作者并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科学道理进一步说清楚了海市蜃楼这一奇怪的现象。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学生交流从报纸杂志或网上了解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并用科学道理加以说明。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朗读课文第5段,思考:作者如何从科学的角度说明沙漠中“鸣沙”现象的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从文中筛选有关信息。
明确:本段开头表明“鸣沙”现象从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超自然的现象。文章并未紧接着对这种现象作科学解释,而是叙说了具有“鸣沙”现象的宁夏中卫县鸣沙山的地形和位置,指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以“据说”的内容和自己的亲耳所闻,突出“像打雷一样”的“轰隆隆的巨响”和“好象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隆隆之声”,进一步激起了读者的好奇之心。在此基础上,文章才“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加以科学解释,指出这是由于细沙“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而发声。文章叙说情况与释疑解惑内在照应,增强了说服力。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这样使读者不仅懂得沙漠中的怪异现象,而且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世界是物质的,不存在超自然的神魔鬼怪,科学道理终将揭开一切奥秘。
三、品味语言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兼有说明、记叙、议论,内容涉及到光学、声学原理,法显、玄奘、孟奇及“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文笔既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不少词语绘声绘色。从修辞角度来说,文章运用了设问、反问、引用、比喻等多种手法,富有趣味。
思考: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括号中和词语,说说加点的词语用得好的理由。
1、沙漠是这样的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看不见)一只走兽(野兽)。
2、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也)谈不到汽车飞机来支援,当然(所以)就十分困苦了。
3、这一魔鬼的幻术(魔术)到了19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揭露)。
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找出其它的词语加以辨析。明确:
1、“空中”用“看不见”,“地上”用“看不到”,用词既准确又有变化。前面用“飞鸟”,后面用“走兽”与之相对,显得工整。
2、连“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都不可能,还谈什么“汽车飞机来支援”,所以用“更”恰当些。“当然”,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的疑问。句中用“当然”,既准确自然,又口语化。
3、“幻术”与“魔术”同义,但前面的定语是“魔鬼”,用“幻术”读起来上口,有韵味。“戳穿”与“揭露”义近,但“幻术”是假的,所以用“戳穿”显得更准确、更有力。
四、比较阅读
推荐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一文,同一个作者,写的是同一个题材,但所写的内容和写法却迥然不同。对比,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在班上口头表述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一下。可以谈两篇文章内
容和写法迥然不同的原因;可以谈两文各自的优点和局限;可以谈自己从中悟出的新的想法;可以谈课内和课外结合阅读的好处,等等。
让学生小组合作,写一份有关“沙漠与人类”的小论文。
五、小结
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以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的角度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说明的真理。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一。
2、《拓展》二、三、四。
3、熟读课文。
第二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 冯育红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课文,能说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科学原理。
2、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初步掌握事理说明文的一般写作特色。
2、学习课文后,能用科学的精神和事理说明的方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初一的时候学习了名著《西游记》,今天老师来编个《新西游记》,大家有兴趣和我一起去看看吗?
二、悟空说怪:话说端午节这天《新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行来到了鸣沙山,四人在漫漫黄沙中行走,骄阳似火,气温超过了50度,四周渺无人烟。正当他们感到饥渴难耐时,唐僧发现不远处有一大片蔚蓝的清水,八戒欣喜若狂,向水奔去,可是跑了半天没有看到一滴水的影子,气得破口大骂。
唐僧只觉得两眼冒金星,一不小心从坡上滚了下去,顿时听到轰隆隆的声音,以为出现了妖怪魔鬼,把他吓得半死,大叫“悟空!”
问题
1、阅读课文,结合课文请你说说故事中的他们遇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这时悟空赶来了,“神通广大”的悟空一边扶起受惊的师傅,一边安慰气急败坏的八戒,向他们解释了这些现象。问题
2、假设你是“神通广大”的悟空,请你任选一个现象,对大家进行解释。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选取课文有效信息,加工处理,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
三、唐僧写怪:唐僧听了慈悲之心又起,他想为了方便后人,决定把今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写入他的《新大唐西域记》中,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把这些情况写得既让后人看得懂,又能吸引人。
问题
3、请你以课文为依据,教教唐僧怎样在他的文章中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
学生思考后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事理说明文的一般写作特点:
1、由现象到本质。
2、语言准确、生动。
三、见怪不怪:师徒四人沿着山坡向上爬,这时沙僧又发现了一泓清泉,形状像弯月,泉水清澈透明,八戒闻之,笑道:“沙师弟,你和我一样,看花眼了。”沙僧不信走过去细看,果真有水,他兴奋地捧起水刚想往嘴里送,被悟空断喝了一声。“神通广大”的悟空也不知其故,只好喊出了土地神,土地神给他们讲了事情的原委。
请你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仿照课文介绍沙漠奇怪现象的方法,写一个说明文片断介绍月牙泉。(要求 :
1、选取资料中的关键信息。
2、字数150字左右
3、语言准确、生动。)
(资料链接:
1、月牙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月牙泉本身的地质结构、低洼地的地形条件和高定位的区域性地下水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上世纪40年代末期,敦煌城及其南部地区地下水位高出目前水位10米左右,在这种较高水位条件下,西北部平原区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形成了月牙泉,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长期不干的基本保证。
2、据考证,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面的鸣沙山脊的另外一侧,这就是泉水不为黄沙掩盖的道理。两千多年来,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学生练笔后交流,评价。
四、课外搜怪:从本文发表至今40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上,还了解到沙漠里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尝试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说明。
五、教师总结:
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第三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北留中学
【学习目标】
1.了解事理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2.探究作者示异释疑的行文思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3.认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重难点】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成因。2.体会说明文准确生动的语言。3.学习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沙漠(亦作砂漠)是指沙质荒漠,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还是有许多生物的。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沙漠里有时会有可贵的矿床如石油。沙漠气候干燥,它也是考古学家的理想之地,因为可以找到很多人类的文物和更早的化石。
2、气候地貌与生活:热带高地和沙漠视频欣赏
3、古诗中的沙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5、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6、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10、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1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2、无数铃声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1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二、感受沙漠
欣赏一组沙漠图片,并用语言描绘你对沙漠的初步感受。
小结:我所看到的沙漠是空旷的、茫无涯际的、浩翰的、荒芜的、神秘的、人迹罕至的„„
揭题:《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三、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四、初读课文,把握生字生词(边读边圈画)
1.结合书下注解,借助工具书,解决书后“附录三”《字词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圈画的词语的音形义。2.与同座交流。
3.教师提示需要特别注意的字词。
五、走进沙漠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古人是怎样看待沙漠的,为什么会这样的想。
古人的恐惧法显在《佛国记》中说,沙漠里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人一遇见就要死亡。沙漠是这样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举目看净是沙,弄得人认不出路,吤循着从前死人死马的骨头向前走。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说,东行入大流沙,沙被风吹永远流动着,过去人马真=踏过的脚印,不久就被沙所盖,所以人多迷路。
探究原因:客观原因:古人穿过大沙漠时人力不足、物质匮乏。(人不过七八个,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物,更谈不上汽车飞机的支援。)2
主观原因: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大自然缺乏正确的了解。问题探讨:
1.课文描写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 “魔鬼的海”和“鸣沙”
精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外搜集的知识,用一种方式向别人详细地介绍“魔鬼的海”和“鸣沙”这两种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方式一视频解读 方式
二、文字解读
1、什么是海市蜃楼?
要点: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者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者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象,这种现象在 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古人误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
2、鸣沙是怎样发出声音?
要点:只要沙漠的表面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吹拂或人马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争鸣苑:
观点一:沙丘的内部,都有一个又密集又潮湿的沙土层,它的深度是随着雨水的多少而改变的。夏天的时候,这个潮湿层就比较深,它和上面、下面的干燥沙土层就构成一个天然的共鸣箱。当沙丘崩塌、沙粒沿着斜坡往下滑动的时候,干燥沙粒的振动波传到潮湿层的时候,就会引发共鸣,使得沙粒的声音扩大无数倍而发出巨大的声响。
观点二:响沙的“共鸣箱”不在地下,而是在地面上的空气里边。响沙发出声响,应该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沙丘高大陡峭。第二个条件是背风向阳,背风坡沙面还必须是月牙状的。第三个条件是沙丘底下一定要有水渗出,形成泉和潭,或者有大的干河槽。方式
三、图示解读 方式
四、图片解读
六、拓展
你还了解哪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能不能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些说明?讲给同学们听听
1、碎石圈:是一块大石头经过数百年热胀冷缩一次次碎裂后,在地上形成了一片圆形的碎石圈,非常像人为排列的作品,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
2、沙漠绿洲:高山上的冰雪到了夏天,融化后变成地下水。这地下水沿着不透水的岩层流至沙漠低洼地带后,即涌出地面。另外,远处的雨水渗入地下,也可与地下水汇合流到这沙漠的低洼地带。或者由于地壳变动,造成不透水的岩层断裂,使地下水沿着裂缝流至低洼的沙漠地带冲出地面。这低洼地带有了水,各种生物就应运而生、发育、繁衍,于是形成了绿洲。
3、旱龙卷:旱龙卷就是沙漠龙卷风,它是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后出现的气流旋转上升现象,龙卷风把地面的沙尘卷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空中,形成一个旋转的沙尘柱。在中国的戈壁滩上,常常能看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龙卷风同时出现的景象。
七、思考
1、作者解释了一些沙漠里奇怪现象的原因,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沙漠并不可怕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事物
2、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奇怪现象—————原因 魔鬼的海
光作怪
(海市蜃楼)
可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流动的沙:鸣沙
声音作怪
3、世界十大沙漠 ①撒哈拉沙漠,②阿拉伯沙漠,③利比亚沙漠
④戈壁沙漠,⑤巴塔哥尼亚沙漠
⑥鲁卜哈利沙漠
⑦卡拉哈里沙漠,⑧大沙沙漠,⑨塔克拉玛干沙漠,⑩澳大利亚沙漠,4、“撒哈拉”之迷
“撒哈拉”阿拉伯文的意思是“一无所有”。然而据考证,这里在很久以前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所有很多”。考古学家在这片沙漠上发现一些大的河床,找到一些鱼的骨骼和生物的遗迹。地质学家在这里发现栎树和雪松的化石,还发现了5000幅以上刻有人生活场面的壁画。这些都说明,在6000多年以前,撒哈拉决不是干旱的沙漠,而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沃土。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绿洲变成了沙漠呢.5、撒哈拉森林
一个伐木工人去应征工作,工头:“你去前面的森林试试看。”过了1分钟....工头:“哇!1分钟20棵,太厉害了!你以前在哪里工作的?”
工人:“撒哈拉森林。”
工头:“没听说过,我只听过撒哈拉沙漠。”
工人:“对啊,后来改名字啦!”
八、走出沙漠
1、沙漠的形成还有人为的因素。由于人类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土地,加上局部性的战争又毁坏了干旱地区的水利设施,这些都加快了沙漠化的进程。
2、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相当于10个广东省的幅员面积,五年新增面积相当于一个北京总面积,我国每年新增1400万人口,而耕地却在逐年减少„„内蒙古阿拉善盟85%的土地已经沙化,并以每年150万亩的速度在扩展,3、保持土地的湿润,加强土地的保湿,保湿度大于干燥度因是沙漠化逆转的最关键因素。大量的水分来源与保持应为沙漠化逆转的关键。土地的保湿最有效法为水分的提供和储水耐风寒植物树木耕种。
4、展示沙漠植物图片
不要小瞧这些面目丑陋的植物朋友们。它们可是我们征服沙漠的急先锋。有一天 5 当它们成为沙漠里的常客,我们就离征服沙漠的日子不远了。所以就记住这些朋友们的名字和模样。
5、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文学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4.假如你想学习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6、竺可桢先生的夙愿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第四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
3、准确生动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准确生动的语言。
2、难点: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
三、教学方法:
诵读体悟。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激情导课
同学们,仰望苍穹,你想过宇宙里有些什么吗?面对姹紫嫣红的花朵,你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茫茫沙漠,去看看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初读感知,把握内容
3、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1)课文主要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
(2)第二个问题: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找到答案后在课本上作好勾划批注,下面开始。
4、析词语内部结构,从汉字意义和组合意义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1)不胜其苦:(bú shèng qí kǔ)承受不了痛苦。
(2)单枪匹马:(dān qiāng pǐ mǎ)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也说匹马单枪。
(3)戈壁:(gē bì)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4)光怪陆离:(guāng guài lù lí)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5)渴不可耐:(kě bù kě nài)因口渴而忍受不了
(6)可望而不可即:(kě wàng ěr bù kě jí)只能够望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近。
(7)初叶:(chū yè)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
(8)戳穿:(chuō chuān)①刺穿。②说破;揭穿。文中取义②。
(9)海市蜃楼:(hǎi shì shèn lóu)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古人误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也叫蜃景。②比喻虚幻的事物。文中取义。
(10)饶有兴味:(ráo yǒu xìng wèi)指兴趣很浓。饶,丰富。
(11)啁啾:(zhōu jiū)拟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12)随心所欲:(suí xīn suǒ yù)随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随心,随着自己的意思。
(13)臆断:(yì duàn)凭臆测来断定。
(14)宛然:(wǎn rán)仿佛,逼真地。
(15)喈喈:(jiē jiē)鸟鸣声。
(16)迥然不同:(jiǒng rán bù tóng)一点儿也不相同。迥然,形容差得很远。
(17)惊诧:(jīng chà)惊讶诧异。
(18)牛犊:(niú dú)小牛,也叫牛犊子。
(19)翌日:(yì rì)次日。
(20)信步:(xìn bù)随意走动;散步。
(21)惊愕:(jīng è)吃惊而发愣。
(22)兴致勃勃:(xìng zhì bó bó)浓厚兴趣。兴致:兴趣。
(23)毋宁:(wú nìng)不如。也作“无宁”。
(24)阅历:(yuè lì)①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经历。②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文中取义②。
(25)茫昧:(máng mèi)模糊不清。
(26)无所不晓:(wú suǒ bù xiǎo)没有什么不明白。(27)前所未有:(qián suǒ wèi yǒu)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28)尖锐:(jiān ruì)①物体有锋芒,容易刺破其他物体的;锋利。②认识客观事物灵敏而深刻;敏锐。
③(声音)高而刺耳。④(言论、斗争)激烈。文中取义③。
(29)徒然:(tú rán)①白白地;不起作用。②仅仅:只是。文中取义①。
(30)窒息:(zhì xī)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31)笃信:(dǔ xìn)忠实地信仰。
(32)弥补:(mí bǔ)把不够的部分填足。
(33)彗星:(huì xīng)绕着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通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的长尾巴,体积很大,密度很小。通称扫帚星。
(34)宽宥:(kuān yòu)宽恕,饶恕。
5、学生自读课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古人书怎样描述沙漠的可怕?
(2)在沙漠中为什么容易路?
(3)如今,人民在沙漠中探险为什么比较容易?(4)海市蜃楼是怎么回事?
(5)沙漠上的声音是怎么作怪的?
(6)鸣沙山在我国什么地方?
(7)你知道我们新疆的鸣沙山吗?
(8)联系课文题目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中“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呢?
6、串讲课文
(1)第一部分(1自然段):话题,介绍沙漠的可怕之处,一起读者的兴趣。
(2)第二部分(2~4自然段):讲现代人穿越沙漠的敢说,古人描述沙漠可怕的原因,沙漠奇观----海市蜃楼
古代人的恐惧,现代人进入沙漠的目的
(3)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讲述沙漠中声音作怪的趣闻和“我”亲身滚沙鸣的情景 • 声音作怪;魔鬼迷人;宁夏中鸣沙的见闻;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课文的中心思想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了解文中所揭示出的科学道理,使我们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科学精神。
七、板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竺可桢
魔鬼的海
光线折光、反射;
鸣
沙
沙子受热、移动、摩擦
第五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教学反思
又一个循环教学。上到《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本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示异释疑,吸引力强;语言准确生动,可读性强。比较自己三年前的教学设计和我欣赏的他人今年的教学设计,反思语文教学。
三年前,我强调的是读书“三到”(宋*朱熹):眼到、口到、心到;细细品味本文,感受科学的魅力,又从中受到优美语言的熏陶。面面俱到。
今天,此教学设计注重的是情境创设,如果说《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话,这样的教学设计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启发,整堂课一线贯穿,具有整体性,更强调的是“择其一点,不及其余。”舍得放弃。
看《听李镇西老师上课》一书,联系此事,读李镇西老师的细思碎想,颇有同感。摘引如下,代为感悟:
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是我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所谓“举重若轻”,是指教师的内在功底以及对教材的处理艺术。这里的“重”,指的是教师本人的文化储备和课文固有的文化内涵;“轻”则指的是教学深入浅出的教学。备课时,教师应该尽可能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文本的精神内核,感悟其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但是在课堂上,则要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将课文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打通,让他们轻松地感悟课文内容。任何脱离学生实际因而让学生不知所云的“精彩讲解”,都不过是教师“举重若重”的自言自语。
所谓“行云流水”,是指驾驭课堂教学环节、流程、节奏等等的艺术。语文课有多种上法,不能定于一尊,但我追求追求一种自然、潇洒与“随意”。如果把语文课比作画国画,那么有人喜欢画工笔画――追求课堂的精巧,甚至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在课前都精心设计因而胸有成竹,对这样的老师我充满敬意,但我不愿意画工笔画,我更愿意“大写意”,愿意课堂上有一些“突发情况”――这最能激发我的即兴发挥的教学灵感;不要把课堂填得太满,留一些空间,留一些空白。教学的流程随课堂现场的情况而自然推进,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对方的心灵,同时也走进课文的深处。
……
有人的课充满了知识与能力的讲授与训练,便被指责为“语文课的人文精神荡然无存”;有人的课充满了思想与情感的激荡与流淌,便被批评为“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主题班会课”。我们当然可以折衷一些或者说“圆滑”一些,把语文课上得既有知识、能力,又有思想、感情。偶尔上一堂这样“全面”的课是可以的,但不太可能(至少我不可能)每堂课都如此。
评价一个老师的课是否“语文”,恐怕不能只凭一堂课就做结论,否则所作结论往往为盲人摸象般的自以为是(我有时正是这样的盲人)。如果所上的课文刚好是重点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这样的课无疑是语文课;如果所上的课文刚好是侧重于视野的拓展、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熏陶,这样的课也很“语文”。
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整个三年当中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习惯、信念、价值观等等等等,而不是某一堂课的面面俱到。只要是从文本出发,从语言出发,无论训练还是熏陶,都是语文课。管他“工具”不“工具”或者“人文”不“人文”!
……
反思之,学习之,改进之。语文教学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