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课程标准描述】
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主题图,能分析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并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2.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3.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发展数感。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重点】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习难点】
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观察情境图中每幅图中的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正确列式,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已有的学习经验,讨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分析不同的口算方法,理解掌握并能正确口算,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解决方法。通过对两题口算方法的对比分析,找出两题口算方法中的异同点,来评价学习目标3。
4.通过完成做一做,关注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来评价学习目标4。【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5+30= 64+5= 48+30= 79+4= 53+40= 66+8=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评价目标1)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预设: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板书横式:35+34=)
(4)提问: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互相交流算法。(评价目标2)
教师引导: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预设1: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35+30=65,再算65+4=69.提问: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预设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先列式,再尝试去算一算。(3)展示交流,得出算法。(评价目标2)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的练习本,组织学生交流。A、先算39+40=79,再算79+4=83。B、先算30+44=74,再算74+9=83。
C、先算30+40=70,再算9+4=13,最后算70+13=83。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评价目标3)
提问: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评价目标4)1.课本第10页做一做。2.“练习二”第1题。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五、作业
“练习二”第2-4题.【学习目标检测】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教案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1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第5-8题。【课程标准描述】
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主题图,能分析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并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2.通过已有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学习经验,能够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问题。3.通过练习,加深对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并能正确对比不退位与退位口算减法在解决方法上的异同。【学习重点】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习难点】
正确口算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观察情境图中每副图的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正确列式,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已有的学习经验,讨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分析不同的口算方法,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小组讨论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汇报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两题口算方法上的异同点,来评价学习目标3。
4.通过完成做一做,关注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来评价学习目标4。【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55-30= 24-5= 84-30= 19-4= 73-40= 43-7=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评价目标1)
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2.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预设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3.尝试解决,探究算法。(评价目标2)
(1)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口算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提问: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预设:用减法计算,列式65-54。(教师板书横式:65-54=)
教师引导: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预设1:先算65-50=15,再算15-4=11。预设2:先算65-4=61,再算61-50=11。
预设3:拆两数:先算60-50=10再算5-4=1最后算10+1=11 预设4:直接口算,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减,6-5=1在十位上写1,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减,5-4=1在个位上写1.结果为1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拆两数的方法分三步比较麻烦,有减有加,容易出错。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口算。提问: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学生集体列式,教师板书:65-48=。
提问: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65-()=()
再算()○()=()
预设1: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预设2: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
教师引导:(直接口算易错点)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减,6-4=2,在十位上写2,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减,15-8=7,在个位上写7,错误结果为27。纠错:方法2应该先估后算,先想得数是几十多,在想几十几。既提高了速度又避免了错误。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评价目标3)
比较算式。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评价目标4)1.课本第11页做一做。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6-8题。【学习目标检测】
1、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辆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买一个天线宝宝比买一辆玩具汽车贵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第三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
()
20()
()
60()
70()
30()
70()
20()
2、看谁都能算正确。
35+30=
64+5=
48+30=
79+4=
53+40=
66+8=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这些题的呢?先来看左边这一组两位数加整十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生: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学生说教师板演。
+ 30
=
630
师:那么右边这一组两位数加一位数,你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生:我想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整十数。学生说教师板演。
64+5=69
4 9
二、新知讲授。
课件出示“海宝”介绍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找到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如果你是每个年级的领队老师,首先要考虑什么? 预设:应该考虑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提问题。
2、自主探究,掌握算法。(1)教学例1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交流。
+ 34 = 69
+ 34 =
5 30
30+30=60 5+4=9 60+9=69(2)教学例2
选择学生提出的“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9+44=?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
汇报交流。
65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9+44=83
39+44=83 9 30
4
30+40=70 9+4=13 70+13=83(3)观察对比
师: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今天学习的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师引导:这两个算式的两个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和十位上的数比较,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也就是35+34是不进位加法,39+44是进位加法。师: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三、知识应用。
1、填一填(判断十位上的数)
师: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数吗?
2、先说一说,再计算。23+46=
63+17=
3、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4、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四、小结。
师:大家今天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第四篇:口算两位数加教案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执教:莫利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3页例1和例2,“做一做”和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 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五一节好多同学都出去玩了,有去过千岛湖的吗?你们想去吗?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带着我们二年级的四个班的同学到千岛湖玩一玩。但在去时老师遇到了一点小问题,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吗?出示千岛湖图、鸟岛图。
2、出示乘船画面:你看到了什么?获得那些信息?老师的问题在那里?你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吗?“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教师同时板书四个班的人数。
3、提问:你们能设计出乘船的方案吗?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出三种乘船方案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过渡:我们有三个乘船方案,是否可行呢?
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方案,学生独立列式,尝试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全班交流算法,并取最优化的口算方法。板书列试:23 + 31 = 54(人)
+ 39 = 71(人)(2)这个方案合理吗?为什么?
(3)学生独立探究另外两种方法是否合理
学生独立列试计算,全班交流算法。同学们想知道方案
二、方案三是否合理?你有什么办法找出是否合理?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喜欢哪一种口算方法?哪一种最优化?(4)比较:哪个方案最合适?为什么?
2、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既然有两种方案不合适,你有办法进行整理修改吗?,全班交流解决办法。
整理方案一,教师板书:68 – 54 = 14(人)71 – 14 = 57(人)整理方案二,教师板书:68 – 55 = 13(人)70-13 = 57(人)(2)学生口述口算的过程,你觉得哪一种口算方法最简便最优化? 揭示课题:你能给今天这节课取课题吗?板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3、小结:在口算时,你可以选择你喜欢并比较优化的方法进行口算,这样就可以算得又对又快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
2、完成做一做。
3、完成课件上的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玩得开心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延伸
请大家回去找一找在生活中用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能够解决的数学问题,并且解决。
时间:2008年5月20日
第五篇: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教材分析
“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
本课教材是以解决乘船问题为载体,通过创设 “坐船出游”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和“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这两个问题引出两位数的不进位加(23+31)和进位加(32+39),并通过对话形式给出了两个学生的不同口算思路,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探索两位数加法不同的口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已经不存在困难。而口算速度的快慢,则直接影响着后面笔算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会影响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寻找一种简便的口算方式提高口算能力是这节课的重点。同时,我们知道要提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速度,通常要“直接从高位算”起,这样比较符合算式的观察和数的书写顺序。而学生却因为长期受笔算的影响,“直接从个位加起”的算法已经根深蒂固。为了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特意采用了“听算”这样一种口算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听算的过程中,感悟“直接从高位算起”算法的优越性。设计理念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学习内容的呈现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因此,本课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坐船出游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在本课的设计中,让学生在“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多”中自主探究,体验算法多样化,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中感悟最佳的方法,实现方法优化。
3、在开放中合作,在交流中收获。《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而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谈论,独立思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讨论和交流中,让不同地见解、不同地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完善,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地全程对话。【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探究过程,培养 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 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能运用“直接从十位算起”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及优化的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附后)、把学生分为两大组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什么呢? 课件出示“口算”,师:小朋友的口算能力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听算尝试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即对有快!30+40=70 50+10=60 23+20=43 70+15=85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让学生初步感知“直接从十位算起”的计算方法
3、揭示完整的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把复习旧知的过程隐含与揭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自然感觉到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又让学生初步感知 “直接从十位算起”的计算方法,为探索新知识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小草变绿了,小树发芽了,外面的景色真美!瞧!小朋友们正准备坐船出游呢?
2、出示主题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用贴近儿童实际的“坐船出游”的情境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三、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收集信息:
生1:有4个班级,各自的人数是23人,31人,32人,39人 生2:他们要去鸟岛玩
„„„„
2、筛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老师筛选信息并板书班级以及各自人数:
1班 2班 3班 4班 23人 31人 32人 39人
师:根据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数学问题?(1)独立思考(2)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的问题有:A、船上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B、这么多的同学一共需要几条船? C、四个班的人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
师:如果2个班坐一条船,我们可以怎么安排?(3)讨论解决问题策略,老师进行及时归纳梳理: 方案一: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
方案二: 1班,4班坐一条船;2班,3班坐一条船 方案三: 1班,3班坐一条船;2班,4班坐一条船
【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学生主动地去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首要环节。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轻松的交流氛围,并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 程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多策略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添加条件,确定研究主题:
师:我们知道每种交通工具都有他最大的承受能力,这条船也不例外:
每条船限乘68人(板书:限乘68人)。
(1)明确“限乘68人”所表示的含义,最多不能超过68人。(2)确定研究主题
师:以上3种方案是否都行呢?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方案。
课件通过动态移动,出示研究主题: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四、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一)分组自主探究“1班、2班合坐一条船;3班、4班合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四组分工合作,列出算式
第一大组,解决1班、2班合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第二大组,解决3班、4班合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2)静静地思考,写出得数,并把方法简单地写在表格里。
比一比,谁想得方法多?
(3)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4)写好得小朋友,跟伙伴交流下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也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2、读懂活动要求,列出各自的算式并让学生明确自主探究的方向是:
研究“ 23+31=? 32+39=?”有多少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3、学生独立思考
4、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
5、分组汇报交流 第一大组:23+31=?
主要有以下几种算法:
A、20+30=50 3+1=4 50+4=54 B、23+30=53 53+1=54 C、笔算
师:以上几种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第二大组:32+39=?
主要有以下几种算法:
A、30+30=60 2+9=11 50+11=71 B、32+30=62 62+9=71 C、40+30=70 70+1=71
D、笔算
师:当我们口算的时候,你觉得那种方法比较方便?
(经讨论后,擦去笔算的竖式)
6、算法的初步优化:这么多的方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之后发现,以上的方法都是从十位算起,进步感知“直接从十位算起”可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提倡算法多样化,实质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张扬个性。但是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更应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吸取各种方法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听算练习:
要求学生直接写出答案,若有困难可以写出算式后计算; 并要求学生尝试从直接从十位算起。23+36= 12+49=(若发现学生的口算效果不佳,以上两道题目当作适应练习)30+40=70 50+24=74 23+32=55 36+53=89 32+46=78 15+65=80 37+54=91 22+39=61
2、拓展延伸:
(1)解决“如果我们按班级来乘船,怎么安排比较合理?”
方案一: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
23+31=54(人)32+39=71(人)不行
方案二: 1班,4班坐一条船;2班,3班坐一条船
23+39=62(人)31+32=63(人)可以
方案三: 1班,3班坐一条船;2班,4班坐一条船
32+23=55(人)31+39=70(人)不行
(2)解决“如果我们按人数乘船,两条船够吗?” 39+32+31+23=125(人)
讨论“你是怎么算的?”
可能有A、直接从十位算起: B、两位数加两位数:
30+30+30+20=110 如:39+31=70 9+2+1+3=15 32+23=55 110+15=125 70+55=125 68+68=136 同样讨论算法
(3)这两种方案,你觉得哪种好? 让学生从切身感受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案
【练习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的目标,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展开:听算的练习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计算引发对“直接从十位算起”算法的优势的感悟;拓展延伸问题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及时进行优化,还有是为了对“直接从十位算起”算法进行拓展。】
六、回顾总结
1、由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什么?
口算方法
乘船问题
解决方法
最好方法
2、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体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好几句话,说一说。)
【通过回顾和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向学生渗透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学学习思想,而让学生畅所欲言,说收获谈体会,更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教学反思】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新教材又把数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本节课的教学想通过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注重已有经验,体验“多样化”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更是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方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不同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解决“乘船问题”中,对“如果我们按班级来乘船,怎么安排比较合理?”“如果我们按人数乘船,两条船够吗?”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重视比较归纳,实现“优化”
方法是多样的,但也有 “巧”方法和“笨”方法之分。在提倡和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归纳,吸取各种方法中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