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 教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23:4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面构成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面构成 教案》。

第一篇:平面构成 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式美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通过学习,明确构成设计的目的,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法则,能将构成的知识运用到专业设计中。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及形式。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概论.

2.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平面构成成的造型要素.

4.基本形.

5.骨骼.

6.平面构成的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实训,多媒体,范例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论

教学目的:认识构成的理念,阐述平面构成的意义.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设计的理念.

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美术具象手法的差异与关联. 授课方式:讲授 课题导入: 包豪斯:

1919年,德国建筑大师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建立“国家包豪斯学院” 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核心。

包豪斯奠定了平面设计的思想和风格基础,将构成纳入现代教学体系。

包豪斯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目的,把它与艺术结合,为生活服务。

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另一方面,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又使包豪斯在设计上走向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一.构成的概念:

"构成"就是将造型元素按一定的原则组合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

构成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三种形式,被当今设计领域称为三大构成,广泛应用到诸多的现代科技美学设计领域中.

二.构成与设计,绘画的区别

1.构成与绘画的区别

绘画讲概括,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

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位,然后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 2.构成与设计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在技术性,事物性的同时,伴随着理性的直观探求.

不同点:构成不等于设计,构成去掉了时代性,地方性,社会性,生产性等诸多发面的活动,因而被称为是纯粹的构成.

三.构成设计的观念

二十世纪得艺术大师毕加索创造了立体派绘画,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把视觉表象进行分析,即把描绘的对象的"感觉"拆开,按某种标准确定为有意义和无意义的部分,然后按一定的规律把他们重新组合,重新装配.这时人们所遵循的标准和装配原则,已不是来自客观物象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作者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艺术的观察方式,表现方式.

四.平面构成的概念

1.定义: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单从词义上理解就是二维平面的形态组合构成形式.平面构成是将既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在二维的平面内依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形态及理想的组合方式,组合秩序.

平面构成从本质上讲就是平面设计,但不是应用性的平面设计,因为它不具备应用性功能. 2.应用性平面设计的定义:在二维平面上将文字,色彩,图形三大要素,按照构成美的形式法则规律,按照一定的创意构思,在不同的媒介上 组合构建起来,已期达到特定的功能和视觉传达目的.

涉及领域: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装桢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等.

五.平面构成的来源

1.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

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前卫运动和设计运动,引发了一场如何将艺术与工业联系起来的讨论,认为设计具有工程师和艺术家工作的双重性.之后,在设计领域出现了构成派的形式特征,在一些海报和书装设计上采用前卫的拼贴手法,设计的版式高低错落,字体大小参差,强调抽象的几何形构成,黑白对比,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 2.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再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与1917-1931年之间形成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他们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却有一本名为"风格"的杂志的核心刊物,绝对抽象原则,即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构成来体现宇宙的和谐法则.风格派的平面设计特点体现在他的杂志上,特点是完全的蒙德里安式的纵横构成,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版面构成采用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矩形,没有其他装饰,显示出高度的理性的抽象化特点. 3.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运动

发生在二十世纪初,艺术与设计领域的现代主义运动,未来主义版面设计中违反了正规的编排方式,将文字作为图形元素,在版面上有节奏的自由组合,同时打破纵横分割布局,使版面产生活跃的跳跃,在理性之中寻找变化,极聚设计的现代感. 4.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

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有35岁的建筑设计师沃尔特,格罗佩斯任院长,包豪 斯学院与平面构成有最直接的关系,因为"构成"这么课首先在学院开设的,融合了当时欧洲各国最先进的艺术与设计思想,成为世界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最大的贡献是开创性的设立了基础课程和推行崭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了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室制度,在基础课教学中以抽象的图形和色彩,材料和肌理等元素的形态构成作为研究对象,鼓励学生对这些元素构成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实验,培养学生崭新的,理性的,敏锐的视觉认识和表现能力.

六.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课程需要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并不复杂,但对于材料,工具和技法的掌握,也并非易事.

1.工具

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针管笔. 绘图仪器:直尺,三角板,圆规. 2.材料

纸张:白卡纸,白板纸. 颜料:水粉颜料,中华墨汁

课后小结:

第二章

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的:认识设计美在设计中的意义,学习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将形式美的基本要素灵活应用到设计中.

教学难点:侧重培养学生利用构成形式美的视觉形式与心理效应,寻求得到最佳效果的表现手段.

授课内容:1.对比与统一

2.对称与均衡

3.节奏与韵律

4.黑白灰关系

授课方式:讲授

课题导入:对比在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中的法则是普通性的,对比存在于所有形态构成当中.如黑白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方与圆的对比,大与小的对比,刚与柔得到对比等等.而统一却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统一的事物,统一和对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对比中有统一,统一中存对比.

授课内容: 一.对比与统一

在平面设计中,对比是形态间的变化和冲突,统一是形态间的相互联系及组合秩序.有时对比占主流,有时统一占主流.

二.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体就是一个对称形态的典型代表,如人的双眼,双耳,双手,双脚,对称在大自然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平面构成中的对称是指中心线的两侧的形态在位置大小上相互对应.对称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完全的平衡,具有端庄祥和,严谨稳

定的美感.对称的美是永恒的.平面构成中的对称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 而均衡的概念是非数理的,是一个纯粹艺术的概念.均衡是各种形态构成在画面上非对称性平衡状态,均衡是人的一种主观视觉感受,是多种形态在平面上构成美的基本要求.

三.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从音乐和诗歌里引入的概念.节奏是不同强弱,长短的声音有规律交替出现的现象,韵律是和谐悦耳有节奏声音组合的规律.平面构成中的节奏与韵律是指各元素组 合时,在某种秩序下起伏变化的规律.最典型的例子体现在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和重复型特异构成上,这些构成形式体现了一种重复性的节奏和起伏变化的韵律.而在另外一些构成形式中,节奏与韵律却显现出一种自由性.

四.黑白灰关系

黑白灰本来是一个明度的概念,但在平面构成中,黑白灰不仅是一个明度的概念.只要是有一个以上的元素参与构成,就必然在画面上产生黑白灰关系,各种形态元素的组构,通过面积的大小,位置的变化,排列分布的疏密而自然形成黑白灰关系.反过来说,画面黑白灰关系要达到视觉上完美的状态,必须要研究黑白灰的分布关系,也就是构成元素面积的大小,组合的疏密.

黑白灰关系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指画面一般意义上的明度深浅色调,大家要特别注意"关系"二字,关系二字的含义着重在研究因元素的组合,大小,疏密而产生的视觉模拟明度和绝对明度的综合关系.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黑白灰关系这四大形式美法则是适合于所有视觉艺术领域的普遍法则,它组成了整个宇宙的和谐之美.

课后小结: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教学目的:理解构成三要素的特征及三要素的构成规律,结合形式美法则,将三要素灵活应用于专业设计中.教学重点:造型元素的特征及构成规律.教学难点:通过大量的鉴赏及严格的分析过程,体验造型元素与视传的关系.授课内容:1.点的特征.

2.线的特征.

3.面的特征.

授课方式:讲授,实训,点评 课题导入:

构成设计中的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础的,它存在与任何造型设计中.对于一个设计着来说,点线面的构成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这些基本要素及构成原则,是我们研究其他视觉元素的起点,点线面通常被称之为"构成三要素".

授课内容:

第一节

点的特征

一.点的定义:

在几何学中:点没有大小,没有形状,是只具有位置的无限小的抽象概念.(只有位置,没有面积)

在平面构成中:"点是相对而言的",是绘画语言的最小单位,有任何的外形

特征(圆方尖以及自由形等)

二.点的视觉属性与情感表达

圆点:单纯,饱满,光润,易运动,完整有灵气,柔顺 方点:厚重坚实,静止稳定,冷静平衡,滞留感 尖点:锐利,醒目,跳跃

自由点:形象随意,自在,往往具有方向性,形成某种视觉动态,有线的因素在内(如标点符号,音符,笔画)

实点:真实,肯定

大点:简洁,单纯,缺少层次 小点:丰富有光泽,琐碎,零落 虚点:虚幻,飘渺

三.点的特征

1.点的线化:

将点按一定的密度有秩序的排列起来,这些点看起来就会有线的感觉,同时点的特征就会减弱,由于点的各种大小和形状,就赋予了这些线条非常奇妙的造型表现力. 点在线的轨迹上排列疏松

虚线感 点在线的轨迹上排列致密

实线感(越密线感越强)

2.点的面化:

无数的点不同方向密集排列,可构成面,点的特征就融入面中.可以产生神秘朦胧美感. 点排列的疏松面就越虚淡 点排列的致密面就越实在

四.点的构成形式

点细小,又具有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特征,其表现力是无限的,可创造出丰富的形态,不管是点构成线,点构成面或是点构成其他形态,点的构成都分为:等点构成,差点构成,网点构成.

1.等点构成:由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点构成画面.单纯质朴有趣,视知觉感强.

2.差点构成:由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点构成画面,画面变化多,层次丰富,具有运动感和现代科技特征.

3.网点构成:现代印刷技术的一种特殊的构成形式,分辨率.在平构中,可以将点放大,让点的形态在画面上显现出来,有张力,具有肌理感和理性特征的表现方法.

五.点的错觉

视觉与客观不相一致所产生的现象,由于点的排列位置,色彩明度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大小,远近,空间等感觉.

大小的错觉(因环境对比产生大小的变化)

.同等大的两个圆点,上下并置,上边的圆感觉稍大。

带圆角的正方形,四边感觉略向内弯,不丰满。采用稍向外弯的弧线,效果较丰满。

六.点的相对性

自然界中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可称为点.如:窗户是建筑物中的点,建筑物是城市中的点;人是花坛中的点,花坛又是广场中的点.

作业:点的构成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第二节

线的特征

一.线的定义:

在几何学中:线是点运动的轨迹,有长度有曲直变化,没有粗细变化.

在平面构成中:线有位置,有色彩,有宽度厚度与长度.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二.线的视觉属性与情感表达

直线:给人以平静,明快,硬朗,锐利之感

长直线:显舒缓速度

短直线:显急促刺激 水平线:安静,高速运动

垂直线:刚强,端庄,急速升降感

斜线:飞跃,下滑

折线:可塑性强,动荡不安,焦躁

曲线:给人以柔美,优雅,轻松之感,表现弹力

借用绘图工具:光滑而理性,坚定果断,方向明确

手绘的曲线:有张力,顿挫上产生变化,具有生动丰富表现力

几何曲线:(弧线,抛物线,波状线)规范,典雅

自由曲线:自由,轻快,随意,奔放,有个性 粗线:有力,厚重,豪放,轻松感

细线:秀气,锐利,细致,敏锐感,紧张感

三.线的构成形式

1.线的面化

线虽然是独立的造型元素,但由于线进行某些方式组合,又可转化成面的形态,这就是线的面化.线的面化有两种形式: A.线的反复平行排列,可转化成面的形态.不同形状的线排列,可以形成不同的面的形态.可以是光滑平整的面,也可以是粗糙不平的面;可以是单薄柔弱的面,也可以是刚强突出的面. B.将线合围也可形成面,线成为面的边界轮廓.这种面是虚空的,必须加以各种各样填充,才能显示面的肌理特征. 2.等线构成

粗细相等的线排列组合而成,可以是直线,曲线等等. 线越粗,造型越简洁突出; 线越细,造型越精细.

3.差线构成

由粗细不同的线排列组合而成.差线构成有三种情况: A.线与线之间的粗细变化或形状变化;

B.每跟线的一端到另一端产生的粗细变化;

C.每一根线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据造型而产生阶梯状的粗细变化,也称为屏线构成.

四.线的错觉

作业:线的构成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第三节

面的特征

一.面的定义:

几何学中,面是是线移动后的轨迹,线的移动方向必须与线构成一定角度。

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面没有厚度。平构中的:

1.面是二维空间最复杂的构成元素,不具备三维特征。2 . 面没有厚度。

二.面的形态特征与心理特征 面的相对性

面的长度、宽度与整体比例产生大的差异,面的性质便向线和点的性质 改变。2 面的分类与心理特征

(1)几何面

可以用数学几何公式对其进行描述的。

特征:简洁、安定、秩序、具有男性特征,但略呆板,缺少变化。(2)自由面

不可以用数学几何公式描述的。

特征: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因素,具有女性特征。(3)实面

连续不间断记录的线的轨迹。

特征:轮廓清晰,有明确领域感和视觉重力,稳定、坚实、明朗。(4)虚面

间隔记录的线的轨迹。

间隔记录的频率越低,虚面越不清晰。

特征:神秘、变化莫测、虚幻。. 面的错觉

(1)大小的错觉(因环境对比产生大小的变化)

(2)同等大的两个圆,上下并置,上边的圆感觉稍大。

(3)带圆角的正方形,四边感觉略向内弯,不丰满。采用稍向外弯的弧线,效果较丰满。

第四节

点、线、面的视觉因素

视觉经验作用

形状不仅是由当时刺激眼睛的东西决定的,眼前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因此,新的经验图形总是与过去曾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有时图形中包含着一些模糊的特征,所以在适当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如图所示,如果突然被告之,他画的是一只正在从窗口前经过的长颈鹿,其形状马上就会改变,因为语言的描述激起了一种与眼前的图形相联系的记忆痕迹。设计中的视觉次序

(1)居于中央部位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易成图形,且易被注意。

(2)封闭的图形比开放的图形更易显现出来。

(3)在一定领域中,异制性图形比相同性质的图形更容易显现出来。

(4)形的群化,或对称的图形,即相同因素放在一起,有秩序的排列,因具有相类似性,易成图形。

(5)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头脑中容易成像,故易成为图。如冬季玻璃窗上所结的冰花,人们往往容易感觉出有些部位像棵树。天上浮动的云彩像一种动物。这由于在视觉经验中所积累起来的形象,在观察事物时所产生的结果。

按照上述原理,平面设计过程中,我们是可以安排观察者的视觉中心,进而调整画面的视觉次序.作业:点、线、面的综合构成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第五节

基本形

一.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是用点,线,面的基本元素,构成设计形态的基本单位形象.

二.基本形的产生:

1.加法:基本形是由两个形象相加,相切,相交等组合方法而成的.即是由一个形象与另一个形象相加在一起而成的新形象.

2.减法:基本形是由两个形象相减而成的.即一个形象被另一个形象所减后形成的形象.

三.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基本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基本形态圆,方,角,经过多种组合方法而形成的,构成新的形.

1.分离:形与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2.相切:形与形的边缘相接触.

3.重叠:一个形覆盖在另一个形之上,产生前后关系形成一远一近的层次感. 4.透叠:形与形透明相交.

5.联合:两形交叠,彼此联合成一个新的形. 6.差叠:互相重叠的地方可以看见.

7.减缺:一个形被另一个形局部遮挡,形成新形.

8.重合:形与形之间套叠在一起,如果两个大小,黑白不一样的形重合在一起,就会产生新的形.

四.形象的群化

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通常可作为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手段.群化构成设计精练有力,突出明确,具有符号性强的特点. 1.群化构成的基本要领

A.群化构成要求简练,醒目,设计时基本形不宜太多,太复杂. B.群化图形的构成要完整,美观,注意整体和外观美. C.注意构图的稳定与平衡关系.

D.基本形要简练,概括,避免纤细和琐碎.

E.基本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要适当,避免形成过于松散或拥挤的形象. 2.群化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 A.基本形的线性组合.

B.基本形的对称或旋转放射组合 C.基本形的三角组合.

D.基本形的多方向的自由组合.

五.群化的方法

1.对称 2.平衡 3.平稳 4.反映 5.旋转 6.扩大 7.错位 8.回旋

课后小结: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教学目的: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形式,加深对形与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形的组织创造力.

教学重点:对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解和对基本形式的掌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形象观念. 授课内容:1.重复构成:

2.近似构成 3.渐变构成 4.发射构成 5.特异构成 6.分割重组构成 7.空间构成 8.肌理构成

课题导入:平面构成常见的形式,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两大类:有规律的构成形式有重

复,近似,变,发射,特异等;无规律的构成形式有密集,对比,分割,肌理,空间等。

授课内容:

第一节

重复构成

一.定义:

指同一个画面上同样的造型重复出现的构成形式.

二.特点:

采用重复的形式,加深印象,使主题的以强化,也是最具秩序和统一观感的手法.

三.构成形式:

1.基本形的重复

基本(形状,大小,色彩,肌理都相同)反复排列出现,易产生统一的观感,处理不当产生单调乏味感,在统一中寻求变化为设计要点,编排时注意单元形的方向,空间变化.

2.骨骼的重复

每个空间单位,完全相同的骨骼就是重复骨骼.

3.重复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

A.无作用性骨骼:重复基本形需放在重复骨骼的十字交叉点上,一方面可由基本形本身的大小,方向来增加变化或调节尺度,造成单元形的连接与重复,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B.有作用性骨骼:重复的基本形可纳入重复的骨骼内,并可在骨骼单位内进行方向或位置变化以丰富画面.

4.重复构成的基本类型

A.绝对重复:在重复骨骼中,以同种方法排列,重复单元形的构成形式.

具有统一严谨的观感,但易平淡,呆板的印象,应增加单元形的变化要素.

B.相对重复:严谨中显示丰富.

在整体重复的前提下,部分要素产生规律性变化的构成方式.

作业:绝对重复构成一张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基本形的选择要有所创新,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第二节

近似构成

导入:在自然形态中,严格的绝对的相同的形象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相同大小的东西,他们的质量,物理结构也是完全不相同的,比如,蓝天的白云,海洋的波涛,植物,树叶,人的形象.

一.定义:

形态的接近或相似.

二.特点:

求大同,存小异,方能取得统一又富于变化的效果.

三.基本形的近似:

彼此类同的一系列基本形.

1.联想:从品种,意义,功能,同谱,同族,同类等方面,取其相似又不相同的某种因素.

2.削切:用将某一种完整形象变成不完美,使它残缺或削碎等手法获得.

3.联合:有两个或更多形象组合后,在方向位置方面进行变化,可造近似形象,使其在形状,大小上有变化,所造成的基本形更丰富.

4.填色变动:以重复方格为基础,对每个方格作相同的分割,允许方向的变动,即"理想模式"便可达到一系列近似基本形.

作业:近似构成一张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注意形态间的趣味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第三节

渐变构成

一.定义:

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地有规律循环变动,它会产生节奏,韵律,空间,层次感.

二.特点:

渐变是矛盾缓和地发生变化,而不是强烈的.渐变讲究的是一个速度,要讲究速度的急缓.求大同,存小异.

三.构成形式:

渐变是多方面的,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距离方向,位置,层次,色彩的明暗,色调,声音的强弱,却可达到渐变的效果. 1.基本形的渐变: A.形象渐变:

两个不同的形象,均可以从一个形自然地渐变成另一个形,中间过度阶段要消除个性,取其共性.

B.大小渐变:

基本形逐渐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可营造空间移动的深远感. C.方向渐变:

基本形的方向逐渐有规律的变动,造成平面空间中的旋转感. D.虚实渐变:

用黑白正负变化的手法,将一个形的虚形渐变为另一个形的实形. E.位置渐变:

将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内的位置,有序的移动变化,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效果. F.明度渐变:

基本形的明度由亮变黑的渐变效果.

2.骨骼的渐变: A.等比渐变:

一个基数所的的乘方,依次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 B.等差渐变:

数列各项之差. C.费勃那齐数列:

数列相邻两项的数字和为第三项数值. D.单项渐变:

又称一元渐变,即把骨骼线一个单元等距重复,另一个单元则逐渐加宽或变窄. E.双向渐变:

又称二次元渐变,即两种组合线同时变化. F.阴阳渐变:

将骨骼宽度扩大成面的感觉,使骨骼与空间进行相反的宽窄变化,即可形成阴阳,虚实转换渐变.

作业:渐变构成构成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注意速度的控制,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第三节

发射构成

发射得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广泛,如贝壳的螺纹,炸药的爆炸等,也可以说发射是一种特殊得重复或特殊的渐变.

一.定义:

1.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 2.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同渐变一样,骨骼和基本形要做有序的变化.

二.特点:

1.必须向四周扩散或向中心聚集. 2.具有明确的中心点.(发射点可一个也可多个,可在画内也可在画外,可大可小,可动可静)

三.构成形式:

1.离心式:

基本形的方向性为向外扩散,发射点在中心部位,有向外运动感. 2.向心式:

基本形的方向性为向中心归拢,形成发射点在画面外的效果. 3.同心式:

基本形的发射点不动,而基本形的排列数量却成倍增加,形成实际上是扩大的形式,扩散的形式.

4.移心式:

基本形按照一定的动势,有秩序的移动放射点的位置,使发射形式有规律的移动变化. 5.多心式:

在一幅画中基本形以多个中心为发射点,形成丰富的发射集团. 作业:发射构成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第五节

特异构成

一.定义:

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的反差性或动感,产生趣味性,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特异是规律破坏局部和秩序的整体间的对比,特异部分总能形成视觉中心,引起注意,如万绿从中一点红,鹤立鸡群都是特异现象.

广告设计中,用此手法,引起惊奇,传达强烈的视觉效果.

二.特点:

特异构成要求形态间的突破既要有巨大反差,两者之间又必须要有很巧妙又很有趣的联系,特异部分应集中,数目应稀少,巨大的反差和巧妙的联系是特异构成的显著特点和要求.

三.构成形式:

1.位置的特异:

基本形在其位置上的特殊性,能延长视觉停留的时间,产生引导视线的作用,使其突出. 2.形象的特异:

再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有小部分基本形状发生变化与其他基本形形成对比.

基本形在形象上的特殊性,能增强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放在与其他形象有关的形象中,既不牵强而又要有适当的对比. 3.方向的特异:

基本形在方向上的特殊性,能形成视觉流程,使画面保持平衡,形成律动关系.

4.大小的特异:

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殊性,能强化基本形上的形象,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也是最容易运用的特异.

5.色彩的特异:

色彩处理上,能丰富画面的层次,使黑白灰的关系更加清晰,明快,可以填黑,勾线,空白等表现手法中得到色彩的特异. 6.肌理的特异:

使形象更加丰富,质感更加强烈. 7.空间的特异:

在画面中,有不同于其他形象空间的形象空间元素出现,有时可以结合平面空间的特性,比如矛盾性,暧昧性,形成趣味性较强的画面效果. 8.骨骼的特异:

规律性可见的骨骼当中,局部出现不同于其他的骨骼线,形成骨骼特异. 特异的骨骼线可以是形状,方向,大小,规则与非规则,封闭与开放等变化.

作业:特异构成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注意画面中的趣味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第六节

分割重组构成

一.定义:

将画面按需要进行切割分解,然后重组新的画面.即:一种破坏行为.

二.特点:

破坏的过程富于秩序,破坏的产生部位,建构新形象而产生意义的意残重构或剪切图形,再按某种规律重新组构,使图形焕发新意的剪切重构.

三.构成形式:

1意残重构:

概念:由于秩序性的破坏而产生新的形象,并赋予新的意义.

实质:一部分形发生了质的变化,性质转化的部分破坏原来的规律性,切割整体,形成强烈的残破印象.由于残破部分具有特定的造型意义,诱导人产生思维上的联想.

2.剪切重构:

概念:将原有形象剪切分解成若干部分,改变其组织结构,改变其组织结构,按主观创意进行新的组合. 实质:在破坏原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新规律,在"破坏"基础上"重组",使图形焕发出新奇,和谐和梦幻般的感觉.

A.规律错位:将原图形剪切分解成条状或方格状的单位,再按一定的秩序组构,可稍加错位,.

保持原来的基本影象,造成似残非残的观感. B.散点错位:按全新的规律组构剪切单元,画面可均匀分布,也可组织成疏密有致的形式.

3.自由分割: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为探索艺术中的节奏规律,曾把一段长线分为两段,并从中发现1:1.1618的比例关系是构成美的标准尺度.哲学者柏拉图称为"黄金分割"自由分割,比例与数列分割等.

A.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的重复性分割,有整齐划一之美感. B.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给人以活泼自由之感.

C.比例与数列分割:利用比例和数列的秩序进行分割,给人以完整,秩序,明朗的感觉. a.1:1.1618 b.费勃那齐数列

c.等差数列 d.等比数列

作业:分割重组构成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注意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第七节

空间构成

一.定义:

在平面上,空间上一个视觉幻像,是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的形式,使二维平面具有长,宽和深度的空间构成.

在平面构成中所谈到的空间形式就是人的视觉感觉而言的,具有平面性,幻觉性,矛盾性.

二.平面空间的表达方法

1.大小变化:相同的形象,通过大小的改变,呈现出远近的空间变化. 2.重叠:一个形象叠在另一个形象上,产生前后得空间变化. 3.利用透视原理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近大远小.

4.色彩变化:通过对相同或不同形象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的改变产生空间变化. 5.弯曲变化:通过对形象的局部弯曲产生空间变化. 6:利用光影效果表现空间.

7.疏密:数目多的形象按疏密不同放置在画面中,产生前后变化的空间感.

三.构成的形式:

1.平面空间:

即二维空间,也就是由长和宽两种单元元素构成的空间,形的关系是正与负,黑与白即平面性空间所存在的形式之一.

2.幻觉空间:

指平面中的立体感,由几个面组合而得到的高,宽,深三维空间感觉.

3.矛盾空间:

指真实空间不能产生或不能存在的事情,但在假设中存在得空间. 它产生荒诞的视觉效果,耐人寻味,引发联想,妙趣横生. 矛盾空间的形式通常是利用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了三维的立体感觉形态,但在三维的形体中呈现出摸棱两可的视觉效果,造成空间的混乱,形成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空间,矛盾空间具有表现多视点的特征.

正因为矛盾空间违背了视觉常规,所以很容易产生很强的视觉记忆,往往能过目不忘,因此,现代广告应用较广.

作业:矛盾空间构成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第八节 肌理构成

导入:肌理在所有的形式之中,也在所有的形式之外,即每一种形式中都有肌理的存在,而肌理又可作为一种形式单独存在.

何事物都无法回避向外界展示其自身的本质,而这种展示的视觉积累,就是肌理的视觉感受.

一.定义:

肌理是指物质内在质地构造的外在反映,也是形象的表面质感.

二.构成形式:

1视觉肌理: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

用钢笔,毛笔,铅笔,蜡笔,圆珠笔,彩笔,喷笔都能形成各自独特的肌理痕迹.也可用画,喷,洒,摩,擦,浸,烤.淋,染,熏,炙,拓印,帖压,剪,刮等手法制作. 制作肌理的材料:木头,石头,玻璃,面料,油漆,海绵,纸张,颜料,蜡等. 常见的肌理制作方法:

A.绘写:用笔进行,自由绘写或规律绘写直接产生的肌理效果.

B.拓印: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着色,用纸覆盖其上,然后均匀挤压. C.熏炙:用火焰熏炙,使纸的表面产生自然肌理.

D.自流:将油漆或油画颜料滴入水中,以纸吸入也可将颜料滴入纸上,使其自由流淌或用气吹.

E.拼贴:将各种纸材和其他平面材料通过剪切,分割后,更新组合一张新的画面.

F.印刷或自印:用丝网版,石版,钢版,木版,树皮,树叶,面料等,自行印刷所产生的肌理效果.

2.触觉肌理:手或皮肤在触摸物体时的感受. A.现成的肌理:

将纸,布,绳,金属片,碎玻璃,沙等现成材料稍加处理,贴附于平面. B.改造的肌理:

采用某种工艺手段,对材料表面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肌理效果.

作业:4幅肌理构成 规格:10*10CM

要求:采用四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去做.

第九节 图底反转及图形共生

利用图形与背景交替显现的视觉原理,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形象巧妙组合再一个画面中,使每个形象都能交替呈现,而不能同时显现.

一.图形与背景交替呈现:

造型要点:1.寻求外形具有相对共性的形象才能作到自然贴切,吻合,切不可牵强附会.

2.不同形象的部分或全部外轮廓必须共用,形和形之间不能有空隙和重叠.

3.只能用黑白平涂手法,保持剪影效果,其他处理手法都难以实现.

4.黑白面积要适当均衡,若一个色的面积过大就容易成为背景,不易转换成图形.

5.形状不同,但共用轮廓对双方的图形均有造型意义.

二.图形和图形交替呈现:

在一个图形中隐藏有其他的图形,当注视画面的整体时,很难觉察其中存在其他图形,只有当在集中精力探索时才会发现其他图形,原形象则随之消失. 造型要点:1.用明确光影表现形象,不能用平面剪影手法.

2.要选择具有相同外形或结构不同形象,并让其中一个或一组形象为主,然后将其他形象巧妙合理的放置在主体形象的某一个局部内或明暗交界处.

3.相互交替呈现的图形面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若面积相等则只能有两个形象的转换,若面积不等则可有多个形象同时转换.

4.形象的主要结构和主要局部必须承担双重角色,既是彼又是此.

5.形象塑造具象形象不能太逼真,可是适度夸张变形,给观者留下联想余地.

作业:图底反转一张 规格:25*25CM

要求:原创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课程小结:

第二篇:《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一、执 教 者: 侯志峰

二、课

题:平面构成

三、授课对象: 1207 班学生(27人)

四、授课时间: 2012 学年第 1 学期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综合应用过程。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一、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二、平面构成的用途与学习意义 用途 :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它是设计的基础。意义 :

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平面排版的问题。它要解决两大问题。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

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 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第二节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平面构成的形象

一、形象(形态)的分类

1、概念(形象)形态—纯粹形态(设计中的形)

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

2、现实(形象)形态 自然形、人为形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形状、大小、色彩、肌理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形状 大小 色彩 肌理

产生形状错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扭曲错视——由于相关因素的诱导、干扰,或是由于背景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形的视觉映像发生变化,使形状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现象。

(二)由于本身或背景环境的线型诱导,会导致形状的变化或产生某种动感。

三、空间错视:由于视觉判断的出发点不同,使得形象在空间中的位置或图

底之间产生矛盾的现象,即为空间错视。

(一)空间立体的错视——由于观看方向的改变,或是由于注目点的转移,形在空间中的位置也随之改变,产生忽远忽近、忽前忽后,摸棱两可的变化。

(二)矛盾空间——是真实空间里不存在的,只有在假象空间中才 存在,存在着不和理性的空间。

(三)图底反转——视线在图与底之间切换,使图和底的意义产生变化,相互转化的现象。

第四章 形式美的规律

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以完美的状态存在,悦目人们的视线,美化人们的心灵,这些美丽的事物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的因素。如:海螺的生长结构,符合数学秩序的规律性;向日葵的葵花籽,生长结构从小到大、从密到疏、从中心向外渐次扩散,都具有优美的比例关系和较强的韵律。这些美的因素,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接受以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视觉经验。

对称与平衡 变化与统一 对比与调和 节奏与韵律

对称:指将中心两侧或多侧的形态,在位置、方向上作互为相对形式的构成。这种形式带来的视觉感受趋于安定和端庄,显示出规范、严谨有序、安静、平和的形式特征。如中国汉代画像砖上的图案构成、唐代铜镜上的纹样构成、我国传统的建筑(特别是宫殿、庙宇的建筑)形式、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门窗的布局.我国民间结婚用的双“喜”字、新年时家家大门上贴的门对以及一些奖章、标徽的设计等都采用了对称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对称美的形式也随处可见,如人的身体构造,从五官的位置到人的躯干四肢都是对称的、蝴蝶的双翅、各种树木、果实、花卉的生长结构都呈现出对称的形式美感

平衡:形式的美感特征在于画面多个重心相互作用,对整体的和谐完 美起效应,使作品看上去舒适,各组成部分穿插得当。它不像对称只能把作品的重心放在最稳定的中心线上而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它的形式比较自由、活泼,画面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即可。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平衡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以构成的整个印象给我们以平衡之美,因而会有较高的自由度。如运动的人体、飞翔的鸟、奔驰的兽、水流激浪都是平衡的形式。表现这种平衡美的时候,保持形象的动势和重心的平稳即可。

变化: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使画面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差异性,即为变化。在变化中要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变化法则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它要为画面整体效果的传达服务。变化过多易杂乱无章,无变化又死板无趣。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细、曲直;方向的变化,如正反、旋转、内外;空间的变化,如前后、上下、左右;色彩的变化,如深浅、浓淡等都可产生多样化的视觉表现。

统一:统一是一种富有秩序的安排,是设计者对画面整体美感进行调整和把握的主要方法和意图。在此,我们要强调平面设计中的统一不是对二维平面上静止状态下多种要素机械而类似的重复,而是指多种相异的视觉要素间的和谐相构。统一原理在设计构成中的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对设计整体美感的妥善安排上,表现在对那些复杂、富有变化的状态所构成的有秩序的组合之中。

第五章 设计法则

第一节 重复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 3 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

2.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3.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4.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5.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6.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7.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第二节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近似的分类:

1.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近似基本形可用下列方法得到:

1.关联——即一组基本形,同属于一个类型,一个品种、或有相似的功能,都能成为近似的基本形。例如我国古代相传至今的“百寿”“百福”。一百个“寿”和 “福”字,有篆书,隶书,草书„„。它们彼此间有形状和大小的变动,但都表达了“寿”和“福”的意念,所以都列入近似范围。

2.相加相减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相加(联合)或相减(减缺),由于加减的方向、位置、大小、比例不同而获得一系列近似的形。作业:重复、近似

要求:

1、作业尺寸30X30cm,纸张尺寸40X40cm.2、基本形的重复或近似

3、基本形可有大小、正负、方向的变化。

4、画面边框可做处理。

第三篇: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 教案

授课时间:2012-–2013学 2 学期

授课教师: 许磊 授课对象: 图形图像 班级人数: 60 所用教材: 《平面构成》 出 版 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通过点线面的重新组合创造抽象而具有美感的画面。通过欣赏和设计训练,增强学生的平面造型观念,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现代的审美观。重点: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构成的形式美,掌握“分解构成”、“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

难点:基本形的设计及排列。

该课分两个课时上,本节着重了解并掌握基本形的构成方法,能完成一幅分解构成作业。教学过程:

第一章 构成-造型设计基础

一、什么是构成

1、概念

2、三大构成

二、为什么要学构成

1、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构成课的作用

3、构成课的特点

三、构成发展史

1、发展背景

2、发展过程

3、主要代表人物

第二章 构成的基本要素一点、线、面

第一节 点

一、点

1、概念

2、点的分类

3、点的特性

4、点的构成与应用

一、点

1、概念

(1)几何学的概念---线的端点和交点,没有大小方向和位置的最小几何单位。(2)从造型意义上讲,点必须是有其形象存在才是可见的,因此,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但其大小绝不允许超越它作为视觉单位“点”的限度,超越这个限度,就成为形或面了。

2、点的分类

点积极点、独立存在,有大小;消极点 视觉上看不到感觉到

3、点的特性

(1)点的聚集性:为画面上只有一个点时(2)点的扩张性:为点在画面中央时

(3)点的连接性:相同两点成线;一大一小产生运动感

(4)点与形的关系;圆点最佳,即使较大,仍会给人点的感觉。

4、点的构成和应用(1)等点构成(图形)(2)差点构成(图形)(3)网点构成(图形)第二节线

二、线

1、概念

2、线的种类和特性

3、线的作用

4、线的构成

二、线

1、概念

(1)几何学的概念

线只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具备宽度和厚度的是点的移动轨迹,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2)从造型意义上 它必须使我们能够看到,所以线具有位置长度和一定的宽度

2、线的种类和特性

有形的线----是直观的,能看到的,如直线、曲线、斜线等; 线从性质种类上分:

无形的线----需要观察,分析比较和研究后发现,如火车,轮船的行驶等.直线 :强性,明晰,单纯,男性性格; 粗直线:有力坚强,厚重,稳重;

线形 细直线:神经质、尖锐; 锯状直线:不稳定、焦急。

曲线:几何曲线----用规矩绘制而成的曲线 自由曲线:富个性的曲线:C曲线;S曲线涡线

3、线的作用

(1)线是物体抽象化表现的有力手段(2)线的粗细产生空间感

4、线的构成

(1)等线构成(图形)(2)差线构成(图形)(3)屏线构成(图形)第三节 面

三、面

1、概念

2、形的分类

3、面形的特性

4、面的组合形式

三、面

1、概念----线的移动轨迹,具有长度和宽度的两度空间,有方向位置。垂直线平移成方形 直线回转移动成圆形 倾斜的直线平行移动为菱形

直线以一端为中心,进行圆、形移动为扇形

2、形的分类

形:直线形、曲线形、自由形、几何形

3、面形的特性

方形、圆形、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形态中最基本的三种形式,又称为“三原形”(1)圆形

形中最完善无缺的形,也常用月圆镜圆表示美好的事物,如“花好月圆”“破镜重圆”形容人长得可爱用“圆圆的苹果脸”等。(2)方形

最常使用的形,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多是方形的,如我们住得房子、门、窗、床、桌子、黑板、讲台、课桌等等。(3)三角形

最稳固最有力的形,如金字塔,各种坡形房顶等。

4、面的组合形成(形与形的关系)图例两个或以上的形聚合时的变动(8种)并列 形与形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遇 两形边缘相连接 重叠 产生前后层次感 透叠 形成透明部分

联合 两形相重合,形成新的形 减缺 一个形减另一个形,形成新的形 差叠 重叠的部分 重合 合二为一

三、作业:点、线、面综合练习。

四、作品赏析 第三章 构成美的要素

一、变化与统一 变化---在构成中强调出各自的特点

统一---在变化中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

关系:变化与统一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只有变化而无统一,就显得松散,软弱混乱;反之,则显得呆板而无生气。

二、对称与均衡

以一轴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发展 对称(均齐)---等量等形组合 均衡(平衡)---异形等量组合 对称形式:

左右对称:以对称轴为中心,作上下左右对称的图形; 放射对称:如伞、风车、动物中如海星、水母等;

移动对称:形平行移动,方向不变,移动位置,明确而有秩序如走路; 扩大对称:形按一定的比例扩大或缩小,构成的图形产生动力之感。均衡形式:动物的各种动作,各种形态的变化,如舞蹈的动作等。

三、对比与调和

对比----不同的形态,色彩或质感,大小等要素组合起来,突出个性,使之多种造型之间造成极大差异。

如黑白、粗细、长短、胖瘦、曲直、动静等 调和:在造型的各要素中,强调其共性,达到协高

关系:对比与调和也是辩证的关系,调和即为统一,变化的统一或多样的统一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造型要素有规律的重复 韵律---节奏的反复连续形成的韵律

关系:节奏是韵律的纯化,韵律是节奏形式的深化,是互相的关系,节奏富理性,韵律富感性。

第四章平面构成形式

第一节 重复构成

一、重复构成

1、概念

2、特点

3、基本形

4、骨格

5、重复的形式

一、重复构成

1、概念

将重复的基本形排列在重复的骨格内就形成了重复构成 骨格:基本形在空间的聚集编排建立起明确的行伍关系 骨格网可变化的要素:间距、方向、线型

2、特点

平缓和谐,秩序律动

3、基本形

一个设计单元,以简炼为宜,要富有新意,要考虑整体效果。

4、骨格

(1)条式(2)斜条式(3)方格式(4)斜方格式

5、重复的形式

(1)一个形体反复连续(正负形,也叫图地反转这个理论的发现是1920年一个叫芦宾的人研究出来的,故称“芦宾之壶”又叫“图地反转”可交替)(2)两个形体反复连续(3)多个形体反复连续

三、作业:重复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四:作品赏析 第二节近似构成近似构成

一、1、概念

近似基本形在重复或近似骨格中的排列就形成了近似构成,是重复的轻度变异

2、特点

打破了重复构成的单调,表现出有变化又不失系列感,既统一又有对比的特征。

3、基本形的获取

(1)组织同一类别的形,结构、性质、形状类似如不同的树叶,形状近似(2)联合或减缺出来的形象

(3)形状不同的物象,用同一手法造型,构成近似

4、近似构成的骨格

可通过变化重复骨格网的方向,间距,线型号获取,也可把近似的形态自由排列

5、近似形在近似骨格中的排列

(1)方向、位置灵活,形在框内所占面积大致相同(2)形可以不受骨格单位约束,可占有两个骨格单位(3)形可以被骨格线切去,在框内以残缺显示。

6、近似程度的把握程度要适宜,太大,统一感太强,接近重复构成,太小,变化太大,失去近似感

7、近似构成的构成形式

(1)近似形在重复骨格的排列(最常用最基本)

(2)近似形在近似骨格中的排列(一般不主张画面效果易凌乱。(3)任选一个基本形,进行方向,位置,填色变动

二、作业:近似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四节 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

1、概念

2、特点

3、基本形的渐变形式

4、渐变骨格形式

5、渐变比率

6、表现形式

一、渐变构成

1、概念

基本形和骨格逐渐地向外或向内扩大或缩小,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变化,就构成了渐变构成。

2、特点

渐变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现象,这种现象运用到视觉设计中能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有秩序有节奏的变化

3、基本形的渐变形式(1)形状的渐变

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渐变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2)位置渐变

逐渐改变形态在空间中的朝向

(4)色彩的色相,明暗程度及鲜灰程度等(5)大小渐变

基本形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4、渐变骨格形式(1)单元渐变 单向骨格线渐变(2)双元渐变

双向骨格线渐变(既有纵向又有横向)(3)分条渐变 横条或竖条式骨格渐变(4)阴阳渐变 正负形的渐变

5、渐变构成的渐变比率

渐变比率大:变化剧烈,对比鲜明

渐变比率小:重复、柔和,缺乏空间效果。

6、渐变构成的表现形式(1)基本形渐变,骨格不变(2)基本形不变,骨格渐变(3)基本形渐变,骨格渐变

(4)单以骨格线的变化(分条渐变)分条的宽窄变动。

二、作业:渐变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四节 发射构成

一、发射构成

1、概念

2、特点

3、发射骨格形式

1、概念

是一种特殊的重复,也是一种渐变的造型,是指重复的形或骨格单位环绕一个中心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

2、特点

具有多方面 对称性及视觉焦点和光学效果,引人注目,视觉效果强烈

3、发射骨格形式

(1)离心式骨格:骨格线由中心向四周散开(2)向心式

骨格线由四周向中心集中,如万剪射向靶心。(3)同心式

以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枪靶图形。(4)多心式

以数个以上的圆心点进行的发射构成,以上3种可任意组合,一种太单调。

二、作业:发射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五节 特异构成

1、概念

2、特点

3、特异形的获取

一、特异构成

1、概念

指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省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2、特点

使画面减少单调感,造成动感增加趣味

3、特异形的获取(1)基本形的特异

(1)大小特异---改变基本形大小(2)色特异---改变基本形的黑白灰关系(3)位置特异---改变位置(4)形状特异---改变形状

(5)方向特异---改变基本形的方向(6)理特异---改变基本形的质感及纹理(2)骨格的特异(1)方向特异:骨格 骨格在运行中,方向特异(2)整体错位

(3)结构异质骨格线结构发生形态上的改变 需注意:

一般来说,特异形或骨格只占少部分或极小的位置,才能突出

二、作业:特异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六节 肌理构成

一、肌理构成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如光滑、粗糙、软硬、光泽

1、肌理的形式

(1)视觉肌理---用眼睛观察到的肌理,也叫平面性肌理

(2)触觉肌理---用手触摸感觉到的肌理,有凹凸感,也叫非平面性肌理。例(1)复印的毛线为平面肌理(视觉肌理)同样用毛线粘贴到画面上为触觉肌理(2)纸揉碎展开为触觉肌理

揉皱的纸加颜色用在绘画上是视觉肌理

2、肌理的创造

创造层出不穷,在于发现和利用,参考书P45-46 第七节密集构成

七、密集构成(结集、疏密构成)

一、密集构成

1、概念

也是一种对比,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

2、特点

(1)具有一定数量的基本形(2)不受骨格的限制(3)自由排列在画面上

3、基本形(1)重复形

(2)近似形(最美最常用)

(3)渐变形等,(强调共性,统一,否则凌乱)

4、形式(1)点的密集

基本形在组织排列上都趋向一个点密集,愈接近此点愈密(注意基本形组织不能过于规律,否则会有发射的感觉(2)线的密集

密集状态的基本形呈线状分布,周围排列稀疏的基本形(3)自由密集

不受约束,完全是自由散布,疏密变化较微妙 注意:

(1)基本形以简为好,数量要多,面积要少

(2)基本形的形状可是重复,近似或渐变在大小,方向上可自由变化(3)背景也可根据画面需要作一个疏密形式,但不应喧宾夺主,背景只是为了丰富内容。

二、作业:密集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八节对比构成

一、对比构成

1、概念

对比是一种自由生的构成形式,它不以骨格线为限制,而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色彩、肌理等对比的因素构成。

2、视觉要素的对比形与形之间(1)大小对比:造成轻重、主次、进退感(2)形状对比:不同形之间的对比--方圆、曲直(3)色彩对比(黑白灰)(4)数量对比(上下左右中等)(6)方向对比(不同方向感)(7)肌理对比(粗细、光滑等)(8)重心对比:稳定与不稳定

(9)虚实对比:明显与不明显,前进与隐退感

注意:在处理对比关系时要注意画面整体统一效果(对比与协调原理)

二、作业:对比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三:作品赏析 第九节 空间与矛盾构成

在平面构成中,空间感只是假象,也可以说是三维空间的错觉,其本质还是平面

1、平面上形成空间感的因素

(1)利用大小表现空间感:近大远小

(2)利用重叠表现前后,上下的感觉,从而产生空间感(3)利用阴景表现空间感:阴影明暗的区分使形象具有立体感(4)利用间隔疏密表现空间感近宽远窄(5)平行线的方向改变表现空间感

(6)肌理变化表现空间感(表面粗糙的物体显近,光滑细腻远)

2、空间除正负之分,根据人的视觉及心理感受主要分以下四类:(1)平面性空间

形象与画面平行,无厚度,无前后、无深度,散构图(儿童画)(2)幻觉性空间

形象不与画面平行,在平面中产生了立体感,如前后感,纵深感等,常借助渐变,发射透视等手法。(3)暧昧性空间

有些幻觉性空间是暖昧性的,形象忽前忽后,时凸时凹,使人产生闪动的错觉。(4)矛盾性空间 有些幻觉性空间是矛盾性的形象在真实的空间里不能产生或不可能有的事情,但在假设空间中存在。

3、作业:空间构成一张,尺寸:20×20cm

4、作品赏析

第四篇:平面构成教案

单元二 构成 项目一平面构成课 题 授课时间

一二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授课课次

教 具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多媒体、视频、黑板、粉笔等

授课类型 综 合

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材料、技法,设计出好的作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创造力

通过对本章学习培养同学们对建筑设计内涵的理解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平面构成的主要形态构成平面构成中的技巧

项目一平面构成

一、应知部分

平面构成概述

(一)形的基本形态

(二)构成形的要素——点线面

(三)平面构成格式与骨骼

(四)形态构成

二、职业活动训练 活动一 线的分割 活动二 点线面结合构成

组织教学:

1.点名检查学生到课情况 2.安排分组

全班25人,分为四个组 3.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有基本设计理念,讨论积极,气氛活跃,力求创新

课程导入:

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设计练习就是构成训练,构成训练充分调动了造型艺术中的有利元素,强调了造型的视觉形态要素。

在古代陶器上有装饰纹样,在青铜器上有几何图案,在传统的和民间的染指工艺品上,也大量地采用几何图案,这些具有装饰美的几何图案也就是平面构成的图案。所以,自古以来平面构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教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

1.结合实例提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平面构成的概述及形态构成 2.提供具体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第一研读教材 第二小组讨论 第三设计草图 第四老师解答 第五完成设计作品

二、交流互动

通过小组间和小组内的沟通完成以下教学内容与项目

平面构成概述

(一)形的基本形态 形的视觉元素包括: 不同的位置:上下左右

不同的大小:多少、粗细、轻重 不同的形态:方形、三角形、圆形 不同的色彩:黑、白、灰 不同的肌理

不同的方向: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二)构成形的要素——点、线、面

1、点

(1)点没有具体尺度(2)点的形态多种多样(3)点的构成

2、线(1)线的分类

线条总体分为:直线和曲线最基本的两种。直线又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

线的自身形态有:均匀线、不均匀线、粗线、细线、渐变线等

(2)有方向的线

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斜角方向(3)线的构成

3、面

(1)正负形面的组合构成(2)并列、相遇、重叠、透叠、减缺

4、点、线、面综合构成(三)平面构成格式与骨骼

1、重复构成

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类型

(1)基本型的重复(2)骨骼的重复(3)形状的重复(4)大小重复(5)色彩重复

作方(6)肌理的重复(7)方向的重复

2、近似构成

基本形与骨格接近或相似的构成形式 分类

(1)形状的近似(2)骨骼的近似

3、渐变

有规律地循序渐进的变化

类型

(1)形状的渐变(2)方向的渐变(3)大小的渐变

4、发射的构成

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分类

(1)中心点的发射(2)螺旋式的发射(3)同心式发射

5、特意构成

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 分类

(1)形状的特异(2)大小的特异(3)方向的特异(4)肌理的特异

6、对比构成

对比构成不依靠骨格线而依靠基本形的形状、大小、质感、方向、位置、色彩、肌理等形成对比因素,并结合重心、空间、虚与实、有与无等对比元素。轻微的对比趋向调和,强烈的对比形成视觉的张力,产生清晰、肯定、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类型(1)密集(2)分割 A.等形分割 B.自由分割 C.比例与数列分割

7、空间与矛盾构成

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

表现手法

(1)利用大小来表现(2)利用重叠来表现(3)利用阴影来表现(4)利用间隔、疏密来表现(5)利用平行线的方向改变来表现(6)利用色彩变化来变现(7)利用肌理变化来表现(8)利用矛盾空间来表现

8、肌理

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面之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表现技法(1)印拓法(2)湿润法(3)挤压法(4)刮擦法

三、点拨指导 1.解答本次课的疑问:

点线面在构成上各有什么特点? 格式与骨骼主要有哪几种? 强调重点、难点:

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平面构成的主要形态构成平面构成中的技巧(举例说明)

2、总结并拓展知识

四、布置作业

1、课本课后作业P119第一题、第二题

2、绘制设计发射构成、肌理构成各一幅

五、教学后记

本次课学生讨论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较高,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学生的创新思维比较约束,设计能力需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稍弱。以后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五篇:平面构成教案

前言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简称三大构成。从学校教育的视角出发,他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建筑、雕塑、绘画专业的专修课程。他是知识和技法相结合的而且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是设计理论和时间学习、启发上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起步。它的价值体现在:

基础性:课程的内容宽广,适用性强,它着眼于设计专业,也使用与其它设计专业的要求。

科学性:注重训练有序思维,养成预想和计划行为习惯,培养科学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方法。它接触各种材料,以“物以致用”的思维理念,围绕一定目的,利用传统和最新的科技成就进行艺术创造。

创新性:着重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感染力、拓宽思维与技法,发展其空间塑造与想象能力。人文性:注意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将中国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与世界的多员文化融入当代文化意识中,并能警觉、适应、引导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向。

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以及在创造与制作过程中不断对构想、结构、材料、工艺以及艺术表现修正的能力。同时强调个人和他人的合作精神。

总之,该课程的目的就是:熟悉艺术设计的要素和技法,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创新能力。

平面构成教案

第一章 构成形态要素

第一节 概述

人们通过设计来满足需求,未来的社会,设计将成为一种文化,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设计工作,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无论我们进行广告、标志、包装、版式等设计,还是为了创造更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而惊醒的平面艺术设计,无一例外的都会涉及到画面的创意、构成和表现技术等基本问题。设计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动,不同的专业设计存在着共同的基础造型原理,如果将平面构成看成是设计基础,那么它可以说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教育起源与本世纪的20年代包豪斯造型艺术基础教育,它与现代设计的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视觉语言的深入研究、设计与绘画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是本世纪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构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教育是引导学生如何应用视觉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创造,并注重对造型现代感觉的体验及训练。它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设计教育的必修课程。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训练,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其单纯性表现在摒弃功能,材料、工技、造价等关系设计的思考,而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训练,特别是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

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造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 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

作业和思考

什么是“构成”?平面构成的认识基础是从何而来来?它的应用范围在哪些方面?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基本理论

每当翻开一本版式明快,色彩跳跃,文字流畅设计精美的杂志,你都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即使你对其中的文字内容并没有什么兴趣,有些精致的广告也能吸引住你。这就是平面设计的魅力,它能把一种概念,一种思想通过精美的构图、版式和色彩,传达给看到它的人。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平面设计的规律,灵活运用,我们也能做出美妙的设计。本系列文章将向您介绍十余种平面设计的常用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基本概念

(一)、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

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对比手法对于海报、橱窗设计、展示设计等以作用于第三者的视觉为第一要求的设计来说,具有更强大的实用效果。

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

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在生活现象中,平衡是动态的特征,如人体运动,鸟的飞翔,兽的奔驰,风吹草动,流水激浪等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的构成具有动态。

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

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重心——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画面图像的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

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

运动感。

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

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对美的形式法则的认识将不断深化。形式法则不是僵死的教条,要旨在于灵活体会,灵活运用。

(三)、平面设计的门类和元素

设计的门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日益专业化,大体可分几类:

1、装饰设计---包括壁画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设计、装帧设计、图案设计等。

2、视觉传递设计---包括海报设计、广告设计、电视屏幕设计等。

3、机能设计---包括工业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家具设计等。

4、环境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

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平面构成从视觉语言入手,分成几个视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作为设计学科的一门基础。

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 的东西。例如我们看到尖角的图形,感到上面有点,物体的轮廓上有边缘线。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视觉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它将是没有意义的。概念元素通常

是通过视觉元素体现的,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

关系元素——视觉元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是靠关系元素来决定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实用元素——指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功能。

□ 基本形的组形关系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组形:在构成中,由于基本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

1.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2.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3.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4.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5.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6.减缺: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7.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8.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基本形的排列方式

基本形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在单位元素的群集化过程中,可能变化出无数的组合形式,为使构成变化不杂乱,基本形以简单的几何形态为好。

基本形的排列原则:

1.基本形线装的排列:排列向横向发展,发展成为现状图形,有很强的方向性。可以水平方向或斜线方向发展。

2.面状排列:基本形以二次方向排列,构成面状图形。

3.环状排列:把基本形线状的排列发展成为曲线,使两端连接。

4.放射状排列: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排列,造成放射图形。

5.对称排列:基本形左右对称排列,排列规律、整齐。

□骨格

骨格网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彼此的关系。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骨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

骨格分类:

1.规律性骨格:规律性骨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有规律的数字关系,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骨格。

2.非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一般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比较自由。

3.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单位的界线,骨格给形象准确的空间,基本形在骨格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出骨格线。

4.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性骨格线有助于基本形的排列组织,但不会影响它们的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骨格单位。

5.重复性骨格:是指骨格线分割的空间单位在形状、大小上完全相同,它是最有规律性的骨格,基本形按骨格连续性的排列。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作业和思考

1、设计的门类和设计元素有哪几类?

2、试述形的分类和组合方式。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平面设计的构成方式。

第二章 点线面

□ 点

点是最简洁的形态,是造型的原生要素。

在几何学上,点表示位置,它没有大小面积,表示一条线的开始与结束或者两条线的相交及相接处。而作为造型要素的点,则是具有一定大小面积和形状的一种具体形式。

点的感觉和位置

点的感觉与人的视觉相联系,依赖与周围造型要素的比较。例如:放在桌面上的书,书相对桌面而言,成为点的形象;当图钉与书比较时,书由点的形象转变为面的形象,图钉则成为了点的形象了,这就是相对性。

在我们的感觉中,我们将自然界的星星、露珠、雪花、鹅卵石、花朵、以及大海中的帆船,草原上的马、大街上的人群等等,当成点的视觉印象。从造型的角度出发,将这些物象抽象成造型的基本要素,再进行画面构成。

点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规则性的和非规则性的。越小的点,点的感觉就越强,但显得柔弱。点逐渐增大时,则趋向与面的感觉。

圆点给人圆润、饱满、活泼、和谐、运动感;方点给人稳定、坚实、规则、庄重、静止感;三角形给人尖锐、挺拔、向上、沉重感;多边形给人闪电、活泼、节奏感;多边形的性格富与变化,形态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就不同。

点的构成

点的连续排列形成虚的线,其距离越近时,线的特征就越显著。点向四边连续排列时,就形成虚的面,其距离越近时,面的特征就越显著。

点依据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时,成为静的构成。相反,点沿着斜线、曲线、旋涡线排列时,则成为动的构成。

点的大小简便运动的排列,能够形成有运动感和深度感的构成。应用电的大小、多少、聚散、连接等变化排列,形成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构成。点的均匀排列,形成画面的肌理效果。

□ 线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在几何学上,线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没有宽度,而作为视觉要素可见的线是具有一定宽度的。直线与曲线

线是点运动形成的,运动成为线的重要特征。线的两大基本类型:直线型和曲线型。

两点之间最点距离的线便是直线。直线反映了运动最简洁的形态。直线的性格是;果断、明确、理性、坚定、具有速度感和坚强感。方向不断改变的点的运动形成曲线。曲线的性格是:柔和、丰富、优雅、感性、含蓄和富于节奏感。斜线有运动、速度之感;曲线有自由流动、柔美之感。而折线有危险、不安定的感觉。

曲线可分为集合曲线和字于曲线两种形式。线与方向

线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它具有方向性。线的构成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 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 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立体化的线 不规则的线

□ 面

几何学规定面是线移动的轨迹。面具有长度、宽度,无厚度,是体的表面,它受线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形状。面有几何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梯形等)、有机形(桥梁、城楼、家具等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概括反映)、偶然形(泼墨、拓印、蜡染)等。面又分两大类:一是实面,一是虚面。实面是指有明确形状的能实在看到的;虚面是指不真实存在但能被我们感觉到的,由点、线密集机动形成。几何形 有机形 偶然形

几何形-几何形是抽象的、单纯的,一般是靠运用工具描绘的,视觉上有理性、明确的快感,但也缺少人情味。在现代工业发展的今天,理念抽象形态被大量运用在建筑、绘画以及实用品的设计中,因为它不仅便于现代化大机器的生产,而且具有时代的美感。

有机形---是指有机形的形态,如有生命的动物、生物细胞等,它的特点是圆滑的、曲线的、有生命的韵律。

偶然形---指我们意识不到,偶然形成的,如白云、枯树等偶然形成的形状。面的构成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 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 视觉效果。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 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 哲理性 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点线面的构成

将点与线、面或点线面三要素做综合构成,使视觉语言的应用更加复杂丰富,加上形的大小,数量、位置、方向、肌理、明暗与色彩诸多要素的应用,视觉语言会千变万化,容易使我们失去画面的控制力,从而陷入杂乱无章的境地这是要特别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关系,强化单纯和简洁化意识,应用同意的秩序原理去构成一种整体结构的力度,从杂乱中建立起有秩序的图形世界。

作 业 和 思 考

根据书后点线面图版,分别作点、线、面的一般排列,然后再进入较复杂的构成。点的构成、线的构成、点线面的构成各3张。20*20公分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

第一节 重复、近似、渐变、发射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重复构成形式

(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 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

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 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作 业 和 思 考

1、基本形:任选。骨格:重复骨格。色彩:3种以下。

2、尺寸:20公分*20公分。

3、类型:形状的重复。

□近似构成形式

(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 本形)。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的。基本形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基本形 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近似的程度同样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反之,近似的程度太小会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总之要让人感觉到,近似的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系。在自然办中两个完全一样的形状是不多见的,但近似的形状却很多,象树上的叶子,网块状的田野,海边的石子等等,在都有近似的性质。

近似的分类: 1.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

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基本和其它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在构成设计中请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基本形和其它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作 业 和 思 考

1、基本形:任选。骨格:重复或近似的骨格。色彩:不多于两种色彩。尺寸:20公分*20公分。

2、种类:形状的近似。

□渐变构成形式

(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 排列的构成形式),骨格 与基本形具有渐次变化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通 过变动骨格的水平线、垂直线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一是通过基本形的有秩序、有 规律、循序的无限变动(如迁移、方向、大小、位置等变动)而取得渐变效果。此外,渐 变基本形还可以不受自然规律限制从甲渐变成乙,从乙再变为丙。例如将河里的游鱼渐

变成空中的飞鸟,将三角渐变成圆。我们平常会感到路旁的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能感到山峦一层层的由浓到淡的色彩渐变。此外,还有听觉,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渐变。渐变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现象,这种现象运用在视觉设计中能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有顺序、有节奏的变化。渐变的程度在设计中非常重要,渐变的程度太大,速度太快,就容易失去渐变所特有的规律性的效果,给人以不连贯和视觉上的跃动感。反之,如果渐变的程度太慢,会产生重复之感,但慢的渐变在设计中会显示出细致的效果。

渐变的分类有: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作 业 和 思 考

1、基本形:任选。骨格:渐变或重复的骨格。色彩:黑白灰。

2、尺寸:20公分*20公分。类型:形状的渐变,大小的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

□发射构成形式

(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 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此种类的构成,是骨格线和基本形 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以及几种发射形式相叠而组成的。其中,发射状骨格可以不 纳入基本形而单独组成发射构成;发射状基本形也可以不纳人发射骨格而自行组成较大 单元的发射构成;此外,还可以在发射骨格中依一定规律相间填色而组成发射构成。发射的分类:

1.中心点的发射:由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的发射。

2.螺旋式的发射:螺旋的基本形式已旋绕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绕的基本形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

3.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箭靶的图形。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

2、尺寸:20公分*20公分。

3、种类:中心点的发射。

第二节空间、特异、密集、对比构成形式

□空间构成形式

(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 空间形态)-点的疏 密形成的立体空间 -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 -重叠而形成的空间 -透视法则形成 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 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 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空间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1.利用大小表现空间感:大小相同的东西,由于远近不同产生大小的感觉,近大远小。在平面上一样,面积大的我们感觉近,面积小的觉得远。

2.利用重叠表现:在平面上一个形状叠在另一个形状之上,会有前有后、上下的感觉,产生空间感。

3.利用阴影表现:阴影的区分会使物体具有立体感觉和物体的凹凸感。

4.利用间隔疏密表现:细小的形象或线条的疏密变化可产生空间感,在现实中如一款有点状图案的窗帘,在其卷着处的图案会变的密集,间隔小,越密感觉越远。

5.利用平行线的方向改变来表现:改变排列平行线的方向,会产生三次元的幻象。

6.色彩变化来表现:利用色彩的冷暖变化,冷色远离,暖色靠近。

7.肌理变化的表现:粗糙的表面是人感到接近,细致的表面感到远离。

8.矛盾空间来表现:所谓矛盾空间是指在真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假设的空间仲才存在。

作业和思考

1、利用大小表现空间感。

2、利用间隔疏密表现空间感。

3、利用渐变表现空间感。尺寸:20公分*20公分。色彩:黑白。

□ 特异构成形式

(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 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特异的分类:

1.形状的特异:在许多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出现一小部分特异的形状,以形成差异对比,成为画面上的视觉焦点。

2.大小的特异:在相同的基本形的构成中,只在大小上做些特异的对比,但应注意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异要适中,不要对比太悬殊或太相似。

3.色彩的特异:在同类色彩构成中,加进某些对比成分,以打破单调。

4.方向的特异:大多数基本形式有次序的排列的,在方向上一致,少数基本形在方向上有所变化以形成特意效果。

5.肌理的特异:在相同的肌理质感中,造成不同的肌理变化。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骨格:重复骨格。尺寸:20公分*20公分。

2、色彩:3种色以下。

3、种类:形状的特异、大小的特异、方向的特异。

□密集构成形式

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包括预置形密集与无定形密集两种。预置形密集是依靠在画面上预先安置的骨格线或中心点组织基本形的密集与扩散,即以数量相当多的基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从密集又逐渐散开来。无定形的密集,不预置点与线,而是靠画面的均衡,即通过密集基本形与空间、虚实等产生的轻度对比来进行构成。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密集的分类:

1.点的密集:在设计中将一个概念性的点放于构图上的某一点,基本形在组织排列上都趋向于这个点密集,愈接近此点愈密,远离此点愈疏。2.线的密集:在构图中有一概念性的线,基本形向此线密集,在线的位置上密集最大、离线愈远则基本形愈疏。

3.自由密集:在构图中,基本形的组织没有点或线的密集约束,完全是自由散布,没有规律,基本形的疏密变化比较微妙。

4.拥挤与疏离:拥挤是过度密集,所有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是一种拥挤状态,占满了全部空间,没有疏的地方。疏离与密集相反,整个构图中基本形彼此疏远,散布在各个角落,散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密集效果处理中,基本形的面积要细小,数量要多,以便有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或近似的,在大小和方向上可有一些变化。在密集的构成中,重要的是基本形的密集组织,一定要有张力和动感的趋势,不能组织涣散。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色彩:黑白。尺寸:20公分以*20公分。

2、种类:形状的密集。

□ 对比构成形式

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此种构成不以骨格线而仅依靠基本形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色彩、肌理等的对比,以及重心、空间、有与无、虚与实的关系元素的对比,给人以强烈、鲜明的感觉。例如:自然界充满了对比,天地、陆海、红花绿叶、蓝天白云,都是对比的现象。除了视觉,还有听觉上的对比,乐曲中强弱、快慢的对比等等。

对比的分类:

1.形状的对比:完全不同的形状,固然产生一定的对比,但应该注意统一感。

2.大小的对比:形状在画面的面积大小不同,线的长短不同所形成的对比。

3.色彩的对比:色彩由于色相、明暗、浓淡、冷暖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4.肌理的对比:不同的肌理感觉,如粗细、光滑、纹理的凹凸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5.位置的对比:画面中形状的位置不同,如上下、左右、高低等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对比。

6.重心的对比:重心的稳定、不稳定、轻重感不同所产生的对比。

7.空间的对比:平面中的正负、图底、远近及前后感所产生的对比。

8.虚实的对比:画面中有实感的图形称之为实,空间是虚,虚的地方大多是底。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比的使用中,要求统一的整体感,视觉要素的各方面要有一定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相互烘托。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

构成中对比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统一的整体感的问题,就是在对比的同时,视觉要素的各方面要有一定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相互烘托。如果处处对比,反而强调不出对比的因素。其次是要掌握好对 比的强度,以取得好的视觉效果。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色彩:黑白。尺寸:20公分以*20公分。

2、种类:形状的对比、大小的对比。

第三节 肌理、图与地的构成形式

□ 肌理构成形式

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面之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此种构成多利用照相制版技术,也可用描绘、喷洒、熏炙、擦刮、拼贴、渍染、印拓等等多种手段求得。要想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方法有: 滴色法 水色法 水墨法 吹色法 蜡色法 撕贴法 压印法 干笔法 木纹法 叶脉法 拓印法 盐与水色法。

具体肌理的创造方法:

1.笔触的变化:利用笔触的粗、细、硬、软、重以及笔触的不同排列,而描绘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2.印拓:用油墨或涂料雕刻及自然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然后印在图面上,便会形成古朴的拓印肌理。

3.喷绘:用喷笔或用金属网与牙刷,把溶解的颜料刷下去后,色料如雾状的喷在纸上。

4.染:具有吸水力强的表面,可用液体颜料进行渲染、浸染、颜料会在表面自然散开,产生自然优美的肌理效果。

5.纸张:各种不同的纸张,由于加工的材料不同,本身在粗细、纹理、结构上不同,或人为的折皱,揉产生特殊的肌理效果。

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色彩:黑白。尺寸:20公分以*20公分。

2、种类:浸染的肌理。

□图与地

图与底存在一种对比、衬托之中产生出来的关系。自然界中蓝天白云、红花绿叶都反映了一种对比与衬托之间的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是反转的关系。

图与底在设计中的运用:

1.色彩明度较高的有图的感觉。2.凹凸变化中的凸的形象有正图感。

3.面积大小的比较中,小的有图感。

4.在空间被包围的形状有图感。

5.在静与动的两这种,动态的具有图感。

6.在抽象的与具象的之间,具象的有图感。

7.在几何图案中,图底可根据对比关系而定,对比越大越容易区别图与底。

图与底的反转现象:有时候图与底的特征十分相似,不容易区别,这就是图底的翻转现象。作业和思考

1、基本形:任选。色彩:黑白。尺寸:20公分以*20公分。

2、种类:图地的翻转。

第四章 成功设计师的心得

成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最好是自学成材,学校里只能教出工匠,不能出好的设计师。

2.要做设计师,就别想着只读设计方面的书,要学点专业之外的东西,比如文学,历史,摇滚,法律(特别是民事和广告方面的法规),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有点和人家不一样,好的设计,也就是说有点鬼才,但鬼才的前提是杂学。

3.做平面设计师,先要学会浪费纸,别把纸排满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留空是最关键的学问,另外,常用的设计软件要都会一点,把一两样搞的更专业,比如:PAGEMAKER、CORELDRAW、PHOTOSHOP,里面的快捷方式都掌握的熟悉了,干活的时候也很快!

4.有限的消灭你的创意细胞,有时候你的所谓创意确实很漂亮,但做上去却很难有市场效应,但就是不卖货,为什么,因为很多设计师不懂得从客户和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只会把颜色配的很维美,样子弄的很酷,但没有抓住营销的关键,只是设计师一相情愿的思维“自慰”,抓住了视觉,没有抓住受众。

5.什么叫创意,可以理解为损招,这个东西比较难说,是经验的,一般都不会传授,肯传授的,一般不是经验。靠自己去领悟,有时候,好的策划,就是比较讨厌的设计,比如脑白金的广告,非常可恶、俗气,但人家卖货,卖了货,才能再投放广告,你的公司的执行费也很可观。

6.网页的设计,说到低,没有一定的规则,你的客户认可了,你才能收帐,你只能有限的说服他们,你的建议也许是为你自己带来更多工作量的建议,但人家一般不会多加钱的,网页设计,就要把你的客户要的东西都做好,他没有要求的,你别自作主张,至于颜色搭配等美工方面,学过几年网站设计的,大家都差不太多!关键看谁有胆子把传统的东西重新组合,给人一点点新意,让人家觉得你有一点点创造就可以了,一点点就够了,千万不要太多!

下载平面构成 教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面构成 教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面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 形态构成是没有具体目的的视觉创造,它通过形态要素极其空间组合原则的研究、创造独特的新形象。通过对《平面构成》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构成美的形式法......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一、构成概述 (1)构成的来源 构成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形式基础,产生与20世纪初。其三个重要的源头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

    平面构成教案

    教案续页 第一讲:平面构成基本概念及内容: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 平面构成它是现代艺术设计造型、创意的基础,是所有学习、研究、参与 设计行业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应......

    平面构成教案

    第一课平面构成——设计表达的起点和基础 一 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 第一章 概述 对于概述、概论、概念、定义之类的东西在原来上学的过程中是我特别不喜欢的一个章节,我一般都跳过不看。前段时间我在看有关其他教学课件的时候发现也......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 构 成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相关基础知识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形态构成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构成即构......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 设计的概念 "设计"一词源于英语Design,意思是通过符号把计划表示出来。设计是一种构思(设想)与计划,以及把这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之视觉化的形象创作过程。设计......

    平面构成教案1

    第一章 概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平面构成、什么是“二维设计”,以及什么是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形式法则。 二.重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