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金子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19-05-12 23:2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种金子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种金子教学设计》。

第一篇:种金子教学设计

《种金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掌握本课帝、诧、蠢、赔、噢、遂、穷、憧憬、驳、骗、愚、尴、尬、筛等生字。2.熟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遂、驳、憧、尴等难以理解的生字。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瞧他来了。(播放视频)生:阿凡提!

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朋友。你对阿凡提了解哪些?

生:《卖树荫》《真假阿凡提》《种金子》??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种金子》这篇课文。(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或者查查字典,实在认识不了就用“〇”画出来。

学生自由阅读、圈画。

师:那老师来检查一下你的阅读情况。

我会填:

(1)《种金子》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在故事中,阿凡提_______了皇帝,皇帝上了当,________金子,丢了脸面。

(2)阿凡提坐在沙滩上假装________金子,引起皇帝的注意,金子种下去就能收获,皇帝开始上当。二斤金子变十斤,皇帝交出黄金好几箱,得到金子分散,皇帝白做发财梦。__________的皇帝,哑巴吃黄连,有苦也难言!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只了一遍,就能大体弄懂了故事,还认识了文中出现的好多生字。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齐读一遍好吗?哎呀,这好几个生字可真难记呀!谁有办法帮老师记住它。生:说识字方法。(帝筛遂愚蠢赔)

重点字的讲解:遂、筛。

师:看到这个字好陌生呀!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它。例如,妈妈过生日,我会祝妈妈万事如意,还可以说成万事遂愿。过年了,你怎样祝福叔叔阿姨? 2.重点字的认读

师:一篇课文,只认识字可不行,还要把它读好,读通顺。老师不知道你有没有能力把它读好。

(1)皇帝听了更加诧异,又问道:“快告诉我聪明的阿凡提,这

金子种了会怎样呢?”

师:你能再来对一遍红颜色的词吗?你能给他换个词吗?

(2)皇帝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憧憬着美好的场景。师:皇帝憧憬什么?他的梦想实现了吗?你觉得我们怎样记住这个字呢?(它们两个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还和心情有关)

(3)愚蠢的皇帝听了,尴尬极了,活像嘴里塞了一团泥巴,再也说不出话来。

师:尴尬就是不好意思,你有尴尬过吗?

(4)皇帝顿时大怒,从宝座上直扑下来,高声反驳:“胡说八道!我不信你的鬼话!” 师:孩子们,在我们不经意间,一口气又认识了这么多生字。不知道你们是否真的认识他们?老师就来做个游戏考考你。抢金子,再识生字:

(开火车读的形式。)

师:听刚才你那震耳的声音,老师就知道,这些生字你们已经把他拿下了。恭喜你,孩子!

师: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这个故事,同学们还会有新的发现,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从头到尾地大声再来读一遍课文,读完后用坐姿告诉老师。

三、读懂课文,演故事

师:听到你们那好听的声音,看到你认真读书的样子,老师感到好高兴!若能把这个故事演下来那就更棒了,想不想把它演下来。

谁当阿凡提,谁当皇帝?谁当旁白?带上道具。孩子们,要把话说的声情并茂,还要把动作演到位。先和你的同桌演一遍试一试。师:你演得可真棒。长大后你肯定能当个最棒的演员,孩子们我们读首儿歌休息一下。

四、复习巩固,强化识字效果 1.创编儿歌

将本文所识生字融进儿歌之中。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再指名读或者齐读。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儿歌吗?老师根据课文改编了一首儿歌!很简短的一些文字,老师把这个小故事的内容都讲出来了,还包括了这么多生字!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对好它!

师:老师知道儿歌还不完美,也许还有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读书的过程中也要善于思考、善于创作、善于发现。

师:刚才,同学们抢到了能多金子,可谓是腰缠万贯了,不知道想不想花花这些钱呀? 2.课件:走进生活,用金子

选择填空:

(1)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竟然飘起了雪花,大家都感到非常____________。

(2)他说的不对,我就要____________他。

(3)我将来要上一所最好的大学,我_______着美好的未来。

(4)经过好几次的__________,他终于站在了决赛的舞台上。(5)我们如果____________老师和同学,是很__________的做法。被大家知道了,自己会十分____________。

五、总结延伸 1.总结谈话

同学们,我们这堂课是在《种金子》的故事中度过的,你们自己通过阅读、通过说话、通过思考,学会了十几个生字,认识了充满智慧的“阿凡提”。老师真为你们高兴!2.延伸学习

回家后能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吗?也许爸爸妈妈还知道关于“阿凡提”的更多故事呢!一定想着问一问哦,老师还想听你们给我讲一个新的阿凡提的故事。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篇二:种金子 教案

《种金子》教学设计

阿瓦提乡巴格伍依拉小学:

布其姑丽.依布拉音

2014.12.10 课题:第十一棵 种金子

时间:2014年 月 日

课时:第三课时 课文一 前提测试:复习上节课的字词。朗读下面的生字和词语

筛 陛下 两 打猎 沙滩 仓库 发财 合拢 收成 手下 胡说八道 哑口无言 愁眉苦脸 赔 倒霉 吩咐 礼拜 简直 假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筛,陛,滩,拢,愁,赔,霉,拜等7个生字,掌握12个词语的用法,还重点掌握《别说........,连.........。》,《要是..........,怎么能.............。》等句型。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理解课文,体味阿凡提的聪明和机智,并且让学生懂得做人要善良。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思,懂得要动脑筋的道理。教学法:启发法,示范法,图文结合法,讲解法,学习法:朗读法,总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音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知道这篇课文讲了关于谁的故事吗?阿凡提是什么人?(介绍阿凡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阿凡提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认真听。

听到这个故事以后,你所理解得多少?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让学生自由朗诵课文。

自渎提示:

1.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2.把本课生字,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3.标出自然段

2、小组内交流:

三、自学生字,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说出不会读的字,让字主认读。

强调“两”是量词,“拢”是前鼻音,“长”是多音字,“会”是多音字“筛”应读一声。

四、书写生字。

1、出示“拢、陛,筛,愁4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这三个字的“点”的写法。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五、练习朗读。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自由练读,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六,句型学习 1.《别说........,连.........。》,别说收成,连种子都赔上了。2.《要是..........,怎么能.............。》你要是不相信金子会干死,怎么能相信金子种上会长呢?

七,讲解课文

1.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国王看见阿凡提在沙滩上干什么?

○2.阿凡提是怎样回答国王的问题的? ○3.国王为什么会眼睛红了? ○4.阿凡提种了国王的两斤金子,收成怎么样? 2.分大段,来解释课文内容(第1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第8自然段到第11自然段)每个大段主要讲了什么?师生合作起来进行讨论,老师总结。3.国王的表情分析

国王的表情变了几次?这说明了什么?这个国王是什么样的人?阿凡提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八,巩固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1.阿凡提在沙滩上(筛起金子来)。2.国王听阿凡提金子能种(眼睛都红了)。3.国王看见阿凡提送来的十斤金子(高兴得简直合不拢嘴。)4.阿凡提说金子干死了,国王(顿时大怒,说:“胡说八道!你骗谁?金子哪有干死的?”)5.阿凡提哈哈大笑说:(你要是不相信金子会干死,怎么能相信金子种上会长呢?)6.最后国王(哑口无言了。只好自认倒霉。)。

九,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从阿凡提身上可以学到什么?

十,板书设计

第十一棵 种金子

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国王看见阿凡提在沙滩上干什么?

○2.阿凡提是怎样回答国王的问题的? ○3.国王为什么会眼睛红了? ○4.阿凡提种了国王的两斤金子,收成怎么样

十一,布置做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2.写一则阿凡提的故事。十二,民族团结教育:五个互相: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谅解。

十三,组长意见:

十四,教学反思:篇三:金子教学设计

《金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进而理解课文,进行想像进而充实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节描写,准确细致的对比来点化主题的方法,体会细节描写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真金”的涵义,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渴望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真金”的含义

教学难点: 知道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新课

1、看图片,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课题。

2、出示词语,认读。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不甘心 埋头苦干 失望

3、为了致富,彼得像大多数人那样去淘金,可是一无所获。六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过渡:彼得淘金的梦想最终实现了吗?快速默读4~——7自然段。

1、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出示“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3、“真金”指的是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呢?让我们从书中寻找答案吧!

三、突出重点,品读课文

(一)读四自然段。

1、刚才我们说到彼得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他走成了吗?为

什么?

2、交流

3、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4、大雨使彼得留了下来。三天后,雨过天晴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和以前不一样了:(引读: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5、彼得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心情如何?(高兴、激动、惊喜)

6、请你带着惊喜的语气来读一读彼得看到的这一幕。

7、看着这绿茸茸的小草,彼得会想些什么呢?

(二)学习第五节

他想到了:这里没找到金子;但这块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

1、请同学读读课文,看看文章是怎样写的?

2、彼得由看到的普普通通的小草想到了(土地肥沃),由土地肥沃想到(),由可以种花想到(),由人们买花想到()

3、请你想象一下彼得成功后的那一幕。

人们如何到他这里来买花?如何夸他的花好看?他的花如何供不应求等?

彼得已经不再失望,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与其说是一场大雨使彼得留了下来,还不如说是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了下来。别人都没发现的事彼得发现,大家都没想到的事,彼得想到了。大家只看到了眼前,而彼得却看得很远。谁来把彼得的这段感悟读一读。

现在你觉得彼得成为唯一找到真金的人的原因是什么?(善于思考)评价:信心百倍,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真是一个会思考,善于变通的彼得。

(三)学习第六节

1、前途是多么光明,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彼得留了下来,他——(引读第六自然段: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土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板书:全部精力)

2、瞧,春天到了,鲜花盛开了,彼得的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花儿。你能来形容一下这美丽的情景吗?

彼得的花圃可真是()。花圃里有()的花,()的花,()的()花,还有()的()花„„

3、为了这些美丽而娇艳的鲜花,请你想象一下彼得是怎样花费全部精力培育这些美丽娇艳的花儿的?(小组讨论)

(自由说:要翻地、买花苗、浇水、除草、修枝剪叶)

(引导说:为了培育这些花,彼得在太阳刚刚升起时„„在夜幕降临

时„„在烈日炎炎下„„;在风雨中„„)

总结:彼得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都辛勤地耕耘着,这种精神让我们感到敬佩。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一读4、5、6自然段,再次体会一下彼得为了实现自己梦想辛勤劳作的过程。

(四)学习第七小节,感悟“真金”。

1、过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飞快地流逝着,五年以后,彼得成功了,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对人说的?

出示句子: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再显示:不无骄傲。继续读。

去掉:不无骄傲。再读。谈谈这个地方还可以换什么词。

评价:每一个决定都掌握着命运,每一个坚持的行动,都让人份外尊敬,就在这里,我们也看出了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差距。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彼得的骄傲与自豪,谁能像他一样来读好这句话?

2、在“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后面接着出示:“因为我,所以我最终获得了成功。”

因为我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着,所以我获得了成功。

因为我埋头苦干,所以我成功了。

3、总之一句话,因为彼得很勤劳,所以他最终取得了成功。4小结:其实,彼得找到的真金不仅仅是财富,更是获得财富的方法,是从悟出的道理: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不仅彼得有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小时候老师梦想长大了当一名教师,通过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那么你们的梦想是什么?现在能说说吗?

3、此时此刻,选择一句最想说的话或者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4、未来属于大家,相信你们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愿大家都能梦想成真!

板书: 金子

起早贪黑 实现梦想 辛勤劳动

埋头苦干 找到真金篇四:《金子》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22.金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用“唯一”、“即将”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大声朗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能根据提示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熟读课文,体会“蜂拥而至”、“一无所获”、“唯一”等词语的意思,了解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以及他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4.理解“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一句中“真金”的含义,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朗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能根据提示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理解“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一句中“真金”的含义,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渴望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的道理。

难点:

理解“真金”的含义,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检查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2.在初读感知环节,根据提示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内容,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3.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和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彼得付出辛勤的劳动之后才真正获得财富和成功。

4.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标注、讨论、交流、感情朗读、复述课文内容、拓展作业检测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检查学生的预习单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学定教,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每个人都有梦想,老师的梦想是当一位教师,现在我实现了我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师生共同畅谈梦想。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梦想有关的课文,揭题,教师板书课题,重点指导规范书写“金”,明白“金”字(师:金子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人人都想拥有,所以使人字头,上面的撇和捺要写的舒展。)齐读课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与写(1)同位根据预习单交流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坑”与“杭”比较;“软”与“砍”比较;“浅、钱”与“线”比较;“盆”与“盘”比较。)

(2)展示预习单上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由该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大家共享学习收获,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2.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1)同位交流你自学到的生词。

(2)比赛认读老师欣赏的好词(生字加上拼音)。课件出示:

扫兴、即将、蜂拥而至、一无所获、埋头苦干、谋生、唯

一、倾盆大雨、若有所悟、不无骄傲 3.检查课文正确、流利朗读情况。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的学习姿势,告诉学生:仔细听,优点跟着学,读错的随时帮助纠正。教师针对难点适时加以指导、强化。

(1)点名同学大声轮流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同学们读好文中的长句,用最短的时间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指导同学们读好几个段落结尾的句子,如: a.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b.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c.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d.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真金就在这块土地里。

(三)把握主要内容,感知成功过程。1.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2.回答上面的问题。3.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为三部分:1——3节;4——6节;7节)4.按照老师给出的小提示,简要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给课文划分段落,然后归纳段落大意。

故事发生在 ,主要人物是 ,他梦想在这儿能 ,结果却。在他准备离开时 ,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 ,从而受到启发,便留下来 ,终于获得成功.5.指导朗读

(以“金子”为线索,贯穿全文.找出含有“金子” 一词的句子,引出对重点语句和情节的品读。)

(1)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2)他们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绝大多数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3)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4)“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5)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小结:当你在课本或课外书上读到“金子”一词时,请你仔细地想一想,它是什么意思?

也许你会发现它更多的含义,语文就是这么有趣。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2、3自然段)——探究淘金者由最初“蜂拥而至”到后来“扫

兴离去”的心情并初步感知彼得形象。1.默读体会:“无意”、“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无意”表明获得金子是无心为之,带有很大偶然性。

“蜂拥而至”形容淘金者很多,盲目随从。“一无所获”一点收获都没有,暗示要想成功,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2.点名同学朗读课文,朗读指导: 3.讨论:彼得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用“我找到了词语,觉得彼得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回答。☆我找到了词语不甘心落空、默默地、埋头苦干,觉得彼得是一个勇于坚持的人。4.从彼得的做法中,你觉得他与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

(学习文章的写法: 巧对比)

相同之处:

①都想找到金子。

②他们都一无所获。

③你从“蜂拥而至”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④都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理解“河床”一词。

⑤都是道听途说,没有根据。

不同之处:

绝大多数人扫兴离去,彼得却不甘心落空。通过比较,大家都觉得彼得要比其他淘金者有毅力,能吃苦耐劳。然而——(师引读)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彼得几乎——,也没有——,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 5.读一读,想一想,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情景,再说一说。6.复述课文第一部分。

小结:

尽管彼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没有发现一丁点的金子,他的希望落空了,只能失望的离去。当他准备另谋出路的时候,是什么将他留了下来,他到底有没有挖到金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回顾内容,引入关键话题,对比学习“一无所获和收获真金”部分 1.回顾课文内容。金子其实是彼得和所有淘金者的一种梦想,为了找到金子,彼得做了哪两件事?学生自由答。

默读第一部分。

(1)各自思考:这一部分写了几个方面内容?重点写谁?(2)对众多的淘金者是概括介绍的,请找一找相关的词语。相机理解:“蜂拥而至”是什么意思?至:到。拥:聚到一起。怎样而来?像蜜蜂聚在一起,黑压压的来了,说明——淘金者多。

(3)指导读出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的情感。2.读第7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这一段写——(生接)淘金者;(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这第7自然段写——彼得.弗雷特。在这两段文字中,彼得和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出一处就在相应的文字下划上线)(一无所获——实现梦想;扫兴离去——不无骄傲;金子——真金)

(学生学习行为预设: 如果学生找不到“金子——真金”的区别。教师的指导语:引读:他们在河床上??,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极少数人——(生)找到金子(强调找到的是金子)对,还是有少数人找到金子,那彼得为什么说他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让学生少有片刻思考。淘金者找到的是泥土里的闪闪发光的真正的金子,彼得是种花换成金子。(获得财富的方式不同)淘金者找到的是金子,彼得找到的是真金,金子和真金到底有什么不同?真金到底指什么?

3.引出彼得的话。彼得淘了六个多月的金却一无所获,但他五年后又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梦圆后的彼得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相机理解“唯一”的意思。4.读出彼得的骄傲来。

(六)小组合作,学习寻金。1.读着彼得说的话,大家产生了哪些疑问?梳理问题。

①如何成功找到真金? ②为什么说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③真金到底是什么?篇五:《金子》优秀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金子》教学设计

王洪雁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运用两种方法区分形近字;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能通过故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学习抓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5、通过对比、想象,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象,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人人都有梦想,莱特兄弟从小就梦想自己能像鸟一样飞翔,他们长大就发明了飞机。梦想能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前进的动力。同学们,你的梦想是什么?(找2、3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梦想)

(2)今天要学的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出示:彼得.弗雷特

这是个外国人的名字,比较难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他也有梦想,他的梦想是什么?(预设生:找到金子)板书:金子

(3)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学了课文,对于你实现梦想,会有所帮助。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查生字:出示:

甘心 河畔 金钱

绿茸茸 坑坑洼洼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1)出示第一行,指名读。强调“畔”的读音。

“钱”字,要写正确,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把“钱”放在田字格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写这个字就写漂亮了?(出示写的难看的字。师总结挺一挺,伸一伸,字就漂亮了。)师范写一个,你也来写一个。

(2)出示第二行,指名读。

像这样的词语,你能不能再说几个?

小结:其实预习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词语的特点进行积累。(3)出示: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扫兴离去

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能读好吗?

出示:句子

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只好扫兴离去。

蜂拥而至 什么意思?

了解了蜂和至的意思,谁能再来说?

方法总结:抓住关键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学生生先说。

(2)老师这有个好办法。

谁(主要人物)

干了什么?

结果怎样?

出示:

(3)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淘金失败

彼得 唯一找到真金

种花成功

(4)同学们自己来试一试。

(5)指名再说一遍。

(6)总结方法出示:故事性的文章就可以按照这个办法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感悟课文:

(一)1、对比出示:听说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唯一?什么意思?只有他一个人。刚才我们从蜂拥而至中知道来的人非常多,这里却说只有他一个人找到真金?

2、质疑: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3、总结:有这么多人为什么只有彼得一个人找到真金?

难道他有三头六臂?还是碰上仙人指点?那他到底有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聚焦彼得,看看他到底靠的是什么,让他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

(二)课文哪些段落写了彼得种花?预设生:4——6 出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4——6自然段,画出描写彼得的句子,谈谈你觉得彼得靠什么成为唯一一个找到真金的人?

1、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彼得的句子?

预设:生说第四段、第五段(还有谁找到了这一段?这么多人)、第六段

第五段:刚才我注意到了很多同学关注到这个句子,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指名读

(哪个词语让你对彼得有认识?)“若有所悟”,什么意思?刚才我们在学习蜂拥而至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理解词语?你能不能用上这个方法说一说,它的意思?

(1)彼得悟到了什么?生读句子。

(2)看了什么让他有这样的想法?一屏出示,第四段 引读:3遍

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过后,小木屋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你来读)如此普通的景象在彼得眼中却不一样,彼得若有所悟(请你接着读)

雨后推开小木屋的门,彼得看到(你来读)从这么平常的情景中彼得却想到了很多,彼得却若有所悟“(请你接着读)” 雨后大家都看到了小木屋前土地的变化(大家一起读)只有彼得一个人陷入思考,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3)彼得由看到的普普通通的小草想到了(土地肥沃),由土地肥沃想到(),由可以种花想到(),由人们买花想到()

别人都没发现的事彼得发现,大家都没想到的事,彼得想到了。大家只看到了眼前,而彼得却看得很远。

第二篇:金子教学设计

《金子》教学设计

襄 垣 小 学

22、《金子》教学设计

邢海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联系上下文理解“若有所悟”和“全部精力”的丰富内涵;读懂 “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领悟“任何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不仅要付出辛勤劳动,还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彼得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谈梦想

和小朋友谈梦想

师:猜猜这幅图上的人在干什么? 生:他在淘金子。师:他的梦想是什么? 生:挖到金子成为富翁。

师:金子是财富的象征,得到金子,拥有财富是很多人的梦想。

一、复习旧知,整体回顾。

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金子》,请大家齐读课题,再来一遍。

2、这一课有很多发人深思的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蜂拥而至 扫兴离去

埋头苦干 一无所获

若有所悟 培育花苗 找到真金 实现梦想

3、评价,读出情境,读出画面。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词。

总结:有时候,把课文中主要人物的前后言行串联起来,也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二、紧扣重点段,质疑 “真金”。

1、彼得开始是怎么做的?后来又做什么了?一起说。师板书:淘金种花

2、他的梦想实现了吗?翻开课本浏览一下,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3、(课件出示)“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学生质疑。.

4、彼得成功以后为什么说这段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段话,开始时是怎么做的?拿出笔来,一边读一边划,可以读出声来。

三、对比阅读,感知形象。

1、彼得开始时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生读第二自然段。)

2、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不甘心落空)

3、哪些词语看出他不甘心呢?(交流、说理由、再读词)

4、谁来读读这段话。

5、时间长达几个月,工作量又是如此之大,彼得却一直坚持在做一件事,你觉得彼得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

6、谁再来读?(彼得出了这么大的力,结果怎么样呀,一起说。)

过渡:虽然彼得比别人多了一份坚持,一份努力,但是淘金并没有帮他实现梦想。后来他为什么又改为种花了呢?种花怎么帮他实现梦想的呢?读一读四至六段,读出声音来。

四、聚焦关键词,领悟真金。

(一)是什么让彼得“若有所悟”?(学习第4段)

1、后来他为什么又改为种花了呢?(把第三段读一遍。出示第四自然段)

2、同学们,我们都来做彼得,来到他即将离去的那天早上,看一看当天的情景。早上,天晴了,彼得走出了小木屋,彼得,你看到了什么:

3、两个学生说好后,大家一齐说。

(二)他悟到了什么呢?(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这样普普通通的小草,却引起了彼得的思考,他想到了什么?你说?(生以读代答:读第5自然段)

2、彼得,你们还想到了什么?

3、这省略号告诉我们也许彼得还悟到什么呢?

4、他看着想着,想着看着,他好像突然醒悟了过来,书上用的什么词语?(板书:若有所悟)

5、我们了解了他内心的想法,谁再来若有所悟地读一读这段话? 过渡:想到美好的前景,还有了一丝兴奋。彼得有了新的思考,决定靠种花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彼得?(板书:善于发现

善于思考)

(三)他是怎么做的呢?(学习读第6自然段)

1、他后来是怎样实现梦想的呢?

(生: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2、师:大家有没有关注到一个词语,说明彼得全身心做一件事。(全部精力)师板书:全部精力。

3、师:想象一下,彼得可能都会做些什么?(概括地说:先平整土地,再„„,然后„„给花苗浇花、还要捉虫、还要把杂草弄掉、还要施肥、有时候土太紧,要松土。

4、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引读:

早晨天刚刚亮,彼得

骄阳似火,花苗渴得无精打采,彼得 眼看花苗一天天长大,这天夜里突然雷电交加,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花苗就要毁于一旦,彼得,累得。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培育花苗。就这样不管严寒酷暑,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培育花苗。就这样不管刮风下雨,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培育花苗。

5、“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久田地里真的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你能想象百花盛开的景象,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

6、(出示插图)这些花给彼得带来了希望,这些花给大家送去了美丽,这些鲜花让彼得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五年以后„„

师板书:实现梦想

五、回归重点句,品味真金。

1、他实现了梦想,他这样对人们说,请你说。生读最后一句话。

2、现在你们读懂了吗?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3、真正的金子是什么?这真金是淘金者挖到的金子吗?那是什么?

4、这时他的心情怎么样?(非常高兴,非常骄傲。)这就是不无骄傲的意思。

5、小结:来吧,读出来吧,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再读最后一段)过渡:对彼得来说真金是漫山遍野姹紫嫣红的鲜花;真金是遇到挫折仍能坚持不懈的执着;真金是遇到了问题能冷静思考的智慧;真金是脚踏实地,辛勤劳动换来的财富。

六、拓展延伸,收获真金。

1、彼得成功了,一群怀揣发财致富梦想的人听到了这个消息,迫不及待地赶来,询问彼得成功的秘诀,彼得会怎么和他们说?彼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写一写。

2、最后希望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周围人听。并读读《大人物小故事》。

板书设计: 金子

淘金 若有所悟 种花

善于发现

勤奋 + + 全部精力 = 实现梦想

善于思考

第三篇:金子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四、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五、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问题。

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金?(7)

六、作业:

1、写字。

2、组词。

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 金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1)轻声读这句话。(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4小节板:真金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4。

(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出示§4)(3)指导读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4)师描述:

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5。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5)(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五、作业:

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写下来,好吗? 附板书:

22、金子 梦想――→实现 若有所悟 真金 全部精力

第四篇:《金子》教学设计

《金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课后,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像,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具准备:

简单的课件 板书设计:

22、金子

绝大多数人

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 埋头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发现、若有所悟、精心培育、找到真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金子,齐读课题。

2、同学们,你们见过金子吗?金子是什么?(一种贵重的金属)人们也常常用金子来比喻什么?(珍贵的东西、美好的心灵或品质……)

3、今天的课文跟金子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自由练读。táo jué

bǐ fú

ɡān fù mǎi jué kēnɡwā

qián 淘金者 绝大多数 彼得?弗雷特 不甘心 附近买地 挖掘

坑坑洼洼

金钱 pén

shuā

ruǎn

rónɡ ruò

bàn

jiāo shí 倾盆大雨 冲刷平整 松软 绿茸茸 若有所悟 装扮 美丽 娇艳 实现 指名示范读词,读后评议是否读正确了。(注意:“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齐读生字词

3、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纠正训练。

三、了解课文梗概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围绕“金子”一词用几句话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2、金子

绝大多数人

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 埋头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发现、若有所悟、精心培育、找到真金

2、讨论:彼得?弗雷特到底有没有找到真金?(学生各抒己见)

3、齐读课文。

四、学写生字

1、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2、交流记字方法。

3、教师板书示范,揭示重点: 甘:笔顺为横、竖、竖、横、横 附:中间的“单人旁”应写在竖中线上。钱:右边要充分展开,特别是斜钩要长一些。

盆:上面“分”中的一捺要展开,下面“皿”的最后一横要长,托住上面部分。

4、学生在书上用钢笔描红。课后练习:

1、练习朗读课文。

2、书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理解课文,领悟课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淘金者 绝大多数 彼得?弗雷特 不甘心 附近买地 挖掘 坑坑洼洼 金钱 倾盆大雨 冲刷平整 松软 绿茸茸 若有所悟 装扮 美丽 娇艳 实现(“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2、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二、回顾课文

1、快速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课文题为“金子”,你能围绕课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围绕“金子”说几句话吗?(……)

2、根据课文内容来把大家刚才说的整理一下。板书: 绝大多数人

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彼得?弗雷特

埋头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发现、若有所悟、全力培育、找到真金

3、大家看看课文的内容,前后比较一下,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

(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 问题是针对课文提出的,答案还得从课文中去找,让我们再来细细地读好课文。我们要逐步学会通过认真地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三、阅读理解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

这一段中有个词“蜂拥而至”,什么叫蜂拥而至?(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说明来的人怎么样?(很多)

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听说……希望……)所以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2、谁能读好这一段,读出淘金者们从满怀希望到扫兴离去这样一种巨大的心理变化。(指名读,齐读)

(二)第二、三自然段

1、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员。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你觉得他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同样满怀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劳)从哪里看出他更吃苦耐劳?

(不甘心、默默地、埋头苦干几个月、翻遍)

3、结果如何呢?

(没有发现一丁点儿、失望、连……都没有、准备离开)

4、读到这里,你对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

是啊,命运真是太残酷了,对这样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却把他的希望完全敲碎。彼得?弗雷特开始时不甘心落空,正是因为他相信——(像他这样付出劳动,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能实现梦想)而事实却敲碎了他的梦想,他不得不准备离开。

(三)第四-七自然段

1、命运真的如此不公平吗?如果彼得就此离去,那么他的命运就会截然不同,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故事。来,我们来读读接下去又发生了什么?

自读4-7自然段。

2、你们知道彼得最后怎么样了?(……)齐读第7段

(1)彼得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你们觉得他的真金是指什么?(收获鲜花——财富——实现梦想)(2)他说话时是怎样的心情?(非常骄傲)对,也就是“不无骄傲”。

3、那他为什么会成为唯一有所收获的人呢?再读读4-6自然段,圈出你觉得能反映彼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的词和句。学生交流:(发现、若有所悟、全部精力)(1)发现

彼得发现了什么?描述一下他所看到的情景(……)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你觉得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很有根据……)你举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有心人、聪明人)(2)全部精力

彼得不但是个有心人,而且非常吃苦耐劳,这点我们从上文已经感受到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付诸行动。想一想,培育花卉要做哪些工作,他会怎么做呢?

(不怕辛苦平整土地、精心选择花苗、不分日夜照顾鲜花、四处奔波销售……)

4、现在你找到刚才我们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答案了吗?(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

(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 学生交流(……)

同学们说的真好,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能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你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

5、彼得从他的经历中明白了,生活有没有欺骗他?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没有亏待他? 现在你对彼得最后所说的话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再来好好第七段。“真金”指什么?(财富、美好生活、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6、看着彼得?弗雷特骄傲的笑容,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 要想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彼得?弗雷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有什么梦想呢?从彼得?弗雷特的故事中,你对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了什么想法?

阅读后有所领悟,还能举一反三,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你不仅是一个会读书的人,还是一个把书读活了的人。

课后练习:写一写

1、观察文中插图,想像彼得是如何付出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并获得成功的,把它写下来。

2、彼得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也可借用格言或故事的形式来表达。

第五篇:金子教学设计

《金子》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这个故事十分有意义,学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寓意,要引导阅读。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

上节课我们也认识了一位渴望实现自己梦想的人,他是谁他的梦想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22 金子 二 精读感悟 师:彼得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

生: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师:你可真会读书,一找就找准了。彼得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不无骄傲)那也请你不无骄傲地读一读。

生读。

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心情一定很高兴,再加上高兴的心情读一读。2 师:和他一起去找金子的人很多,他们找到金子了吗?

生:没有。

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快去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淘金者们刚去挖金子时心情是怎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你从哪句话,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生:一开始是很高兴的,从蜂拥而至可以体会到。

师:“蜂拥而至”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蜂拥而至的景象?

生:人们像蜜蜂一样涌过来。过节的时候,街上的人也是蜂拥而至。

师:请你读好这个词语。

生读。

师:人可真多呀!你呢?

生:结婚的时候人也很多,也是蜂拥而至。

师:是啊,读好它。

师:那么多人来到萨文河畔,此时人们的心情是高兴的,激动的,把这个词语放进课文,把人们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出来。

生齐读。

师:人们满怀梦想,希望找到金子,后来呢?

生:他们没有找到金子,从“一无所获”可以看出,他们很扫兴。

师:是啊,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结果却一无所获,我们也来学着查查无字词典,说说“一无所获”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淘金者在河床上挖了许多大坑,却没有发现一丁点金子。

师:没找到金子,他们只好——扫兴离去,谁能把人们扫兴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师:从蜂拥而至到一无所获,淘金者们经历了从高兴到扫兴的心情变化,你能把这种心情变化读出来吗?

(生读)

师:多么巨大的反差啊!

从你的朗读中我能感受到人们此时是多么失望啊!师:这么多人都没有找到金子,只有彼得一个人找到了真金,难怪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引读)

师:如果你能读好这个词——唯一,一定更能体会到彼得自豪的心情。

小组读 师:为什么只有彼得一个人找到了真金呢?难道说彼得特别幸运吗?他一开始就找到真金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从哪几句话看出来的?

生:从“彼得辛苦干了几个月,却一无所获,他失望了。”可以看出。师:(点击出示)好好读读这段话,告诉老师,从这一小节中,你体会到彼得是个怎样的人? 生读,交流

生:他是个很不甘心的人,从“不甘心”“埋头苦干”“翻遍”可以看出来。师:那你愿意通过朗读来体会你心中彼得的形象吗?(指名读)6 师:不甘心的彼得辛苦干了几个月,却没有发现一丁点金子,他失望了,读好这句话。(齐读)

师:看来幸运女神并没有眷顾彼得,一夜暴富的梦想非但没有实现,反而令他——连买面包的钱也没有了。此刻,彼得真是山穷水尽,一无所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

师: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天夜晚,天下起了雨,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生:倾盆大雨。(学生读好这个词语)

师:不但大,并却下了——三天三夜。

师:真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大雨虽然阻挡了彼得的行程,却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引读:坑坑洼洼„„

师:可真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呀,这意外的变化让彼得“若有所无”,他悟到了什么?

生:这里没找到金子„„

师:(1)哪位小彼得来悟一悟。生读(这个想法可真奇特啊!让人眼前一亮。)

(2)还有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也来悟一悟?(多么美妙的想法,多美美好的前景啊!)(3)女生一起读一读。

(4)彼得充满信心和希望,无比喜悦,你们能感悟到彼得此时的心情吗?能把它读出来吗? 7 过渡:是啊,信心和希望让彼得留了下来,这回彼得成功了吗?请你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有许多美丽的花朵在绽放。„„

师:想看看这美丽娇艳的花朵吗?

点击课件,师述:田野里的鲜花正迎着阳光开放,一丛丛,一簇簇,什么颜色都有,看,好像在向彼得微笑,又好像在感谢彼得呢!你能用上一些成语来形容吗?

生:千姿百态 百花盛开 姹紫嫣红„„ 师:透过这芬芳娇艳的花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没有想过,培育这些花朵,彼得要花多少精力,不知你的眼前是否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些画面:

课件出示:一株株花苗正在盛开„„

师: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去感受一下彼得付出的精力与汗水吧!同桌讨论交流。9 全班交流 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看着这鲜花满园,分享着彼得成功的喜悦,你是否感悟到了什么?你是否明白为什么其他人都失败了,只有彼得找到了真金呢?

生:因为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板书)

师:是呀,这就是彼得找到的真金(板书:真金)他通过踏踏实实的劳动,用他更多的汗水实现了梦想,难怪他不无骄傲地说:“——”(引读)

师:彼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满园的芬芳,找到了真金,是多么自豪啊,来,用更饱满的精神,用更真诚的态度,把彼得的这份自豪读出来。(生齐读)总结:彼得从一无所有到实现梦想,靠的是自己辛勤的劳动。他告诉了我们:

课件出示:金子是要通过

获得的,要想获得真金,需要,只要你

就能获得真金。

三 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都说了自己的梦想,学了《金子》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启发呢?准备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师:祝愿你们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四 作业设计

课后收集有关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小故事。板书设计 22 金子

辛勤的劳动——真金

下载种金子教学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种金子教学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子教学设计范文

    《金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三个维度,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

    《金子》教学设计

    《金子》教学设计 一、 揭题导入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同学们,你们对金子有多少了解? 3、 师小结:金子代表了财富,但是金子在本文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让我们用心的来读文......

    金子教学设计

    《金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进而理解课文,进行想像进而充实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节描写,准确细致的对比来点化主题的......

    种金子 教案[五篇范例]

    《种金子》教学设计 阿瓦提乡巴格伍依拉小学: 布其姑丽.依布拉音 2014.12.10 课题:第十一棵 种金子 时间:2014年月日 课时:第三课时 课文一 前提测试:复习上节课的字词。朗读下......

    22.《金子》教学设计

    《金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这个故事十分有意义,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其中的寓意,需要教师引导阅读。 教材分析:《金子》一文讲述彼得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的土地上长出了......

    《金子》教学设计九

    《金子》教学设计九 www.xiexiebang.com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2 苏教版小语三上)《金子》教学设计 ——三元区白沙小学周宇蓿 作者:周宇蓿 :本站原创 [录入日期:XX-10-1......

    《金子》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合集)

    佚名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

    《金子》教学设计八

    《金子》教学设计八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9 《金子》第二教时 B:快手王一、故事导入: 师讲述:点石成金的故事 生交流 T:是啊!彼特和其他淘金者一样也有自己的梦想,可其他......